一、南巴颜喀拉山三叠系浊积岩(论文文献综述)
刘大明,谭洪旗,朱志敏,姚虹佑,余亮[1](2021)在《川西归宁地区西康群物源和构造背景:来自碎屑岩地球化学的约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归宁地区紧邻江浪穹隆和长枪穹隆,大面积出露三叠系西康群,主体表现为一套浅变质的浊积岩复理石建造。对该套地层的碎屑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对物源和其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砂岩主量元素SiO2、P2O5与上地壳相近,CaO、MgO较高,而Al2O3、Fe2O3、K2O、TiO2含量偏低;微量元素蛛网图呈"M"型向右缓倾,富Th、U、La、Nd、Zr、Sm,贫K、Nb、Sr、P、Hf元素;样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具中等负Eu异常;化学蚀变指数及成分成熟度均偏低,反映出物源区化学风化程度弱,沉积物具近源快速堆积的特征,是活动构造带的首次沉积;砂岩-泥岩套的物源区指纹判别图解及微量元素值显示该区西康群为上地壳长英质物源区。根据地球化学构造判别图解,并结合野外调查的古水流和古地理重建的证据,该套碎屑岩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及大陆岛弧的构造背景,其物源区有可能来自于南东方向邻近的康滇古陆,与扬子地块西缘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
耿国帅[2](2020)在《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处于青海省中部,与其周边地区共同构成青藏高原北部的重要地质单元,并以其丰富的金、铜、铁、多金属矿产资源,成为国内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目前该地区基本实现了 1:50万、1:20万或1:25万化探数据覆盖,前人基于这些数据,采用传统方法圈定大量的化探综合异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论文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为主,把成分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稳健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中,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的含量信息、空间信息与内部结构信息,综合地球化学各方面特征、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统计各网格单元的综合信息,从而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根据该区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结合研究区矿床类型划分,把该区的矿床类型分为以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SEDEX型、VHMS型和沉积变质型),与中酸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和热液型金矿成矿组合(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三种组合八种类型。2)提出并应用中值和几何平均值的差与变异常系数图,分析了昆北、昆中、昆南和北巴四个子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指出昆北W、Bi、Pb、Cr、As、Ag等,昆中 Hg、Au、Sb、Mo、Bi、Ag、Sn、W、As 等;昆南 Hg、Sb、Bi、Ni、Au、Cr、Mo、As、Cu、Ag;北巴Hg、Au、Sb、As、W等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3)采用两种方法圈定单元素异常,①利用ILR转换后造岩元素的稳健因子分析,进行地球化学分区,对元素含量进行分区标准化,从而圈定各元素异常。②提出利用改进的Aitchison距离方法来圈定单元素异常,从两种方法圈定的效果看,与矿床点的对应关系都较好,但相对而言,Aitchison距离由于考虑了与其它元素的关系,且消除了成分数据的闭合效应,圈定的异常更好。4)利用成矿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了以基性岩成矿、与中酸性岩成矿和与金矿成矿有关的主成分异常。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和矿床特征元素,选择Cu、Co、Cr、Ni、V、Zn;Ag、Cd、Pb、Mo、Sn;Au、As、Sb 和 Au、Bi、W四种元素组合,进行稳健马氏距离计算,并圈定马氏距离异常。5)综合分析了 Au、Cu、Co、Pb等元素含量在E、SE、S、SW四个方位的空间变化情况,总体上,元素NS向的空间变化率好于EW向的空间变化率,与区内矿床点的走向一致。对比Au、Cu两元素含量变化等值线图和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认为元素的含量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比含量等值线图更具找矿意义。6)综合各类地球化学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计算各网格单元的成矿信息量,根据信息量,圈定了三类靶区共32处,其中与基性岩成矿有关找矿靶区10处;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0处;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2处。在此基础上,圈定10处成矿远景区。在靶区验证中,热液型金矿找矿靶区内发现金、锑矿脉,在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内发现了钨的矿化线索。
董瑞,王核,闫庆贺,张晓宇,魏小鹏,李沛,周楷麟[3](2019)在《西昆仑甜水海地块巴颜喀拉山群地球化学特征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对物源及构造环境的启示》文中认为松潘-甘孜-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主体地层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其形成与特提斯演化密切相关。前人对盆地中东部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盆地西部的研究较为薄弱。西昆仑甜水海地块位于松潘-甘孜-巴颜喀拉沉积盆地西部,区内广泛出露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是区域地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甜水海地块阿克萨依地区的该套地层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限定其形成时代及物质来源,探讨沉积构造背景。该区巴颜喀拉山群浅变质碎屑沉积岩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峰与侵入其中的岩体限定了该区巴颜喀拉山群沉积时代为209~246 Ma。成分变异指数(ICV)与化学蚀变指数(CIA)的研究表明原岩成熟度中等,化学风化作用较弱。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及比值(如, La、Ce、Th、U、Hf、∑REE及LaN/YbN)与大陆岛弧碎屑沉积物特征值较为接近,结合构造判别图解,我们认为该套浅变质碎屑岩可能沉积于大陆岛弧相关的盆地中,这与松潘-甘孜-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东部的大地构造环境相似,支持其为盆地西延的观点。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形态及年龄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巴颜喀拉山群主要接受西昆仑造山带内的近源碎屑沉积,少量前寒武纪碎屑可能来自冈瓦那大陆北缘。
张朝锋[4](2019)在《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文中提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三角图中,三叠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三叠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SE向为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中前寒武纪和345300 Ma年龄不明显,表明物源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玛多-达日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W向为主,碎屑锆石谱系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相似,物源来自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若尔盖-松潘-理塘地区古流向以SW向为主,物源来自扬子陆块西部。治多-玉树-甘孜地区古流向以NW向为主,下-中三叠统碎屑锆石1110820 Ma年龄突出,上三叠统21491750 Ma年龄不显着、1000±100 Ma年龄特征明显,物源来自羌塘陆块和义敦岛弧。3.依据航磁特征,可将巴颜喀拉盆地及邻区划分为塔里木陆块(南部)、羌塘陆块、扬子陆块(西部)、秦-祁-昆造山带和巴颜喀拉盆地五个磁性构造单元。盆地东部松潘-甘孜地区东缘显示为NE走向的高正磁异常区,异常强度、形态与西秦岭地区相似,中-西部为低的正磁异常,该区磁性基底可能由元古宇变质岩系构成;可可西里-不冻泉-玉树地区为正负变化的块状弱磁场区,磁性基底可能由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4.根据沉积充填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将巴颜喀拉盆地划分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洋盆地和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边缘前陆盆地两个演化阶段;盆地三叠系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早印支运动构造样式主要为紧闭褶皱、稀疏但普遍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和透入性强片理化带,晚印支运动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燕山运动以宽缓的开阔褶皱和稀疏的断层为特征,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性、间歇式抬升。
王国灿,张攀[5](2019)在《蛇绿混杂岩就位机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新解:基于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构造解析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蛇绿岩代表了古洋壳的残余,通常被作为识别古汇聚板块边界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通过对西准噶尔造山带和松潘-甘孜造山带内出露的蛇绿混杂岩的大比例尺填图和构造解析,揭示出并非所有的蛇绿混杂岩带都具有缝合带的大地构造意义.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将蛇绿混杂岩划分为缝合带型和非缝合带型2种类型.非缝合带型蛇绿混杂岩带的分布与残余洋盆在闭合过程中的构造过程密切相关.在残余洋盆被巨厚层的碎屑岩填充之后,作为残余盆地基底的大洋岩石圈物质在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可通过多种形式构造就位于上覆碎屑沉积地层之中,形成具有弥散性分布特点的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系统.而缝合带型蛇绿混杂岩的就位过程可划分为3种方式,分别是俯冲就位、仰冲就位和碰撞就位.这些不同类型的蛇绿混杂岩带在板块汇聚后的再造山过程中,早期的构造变形会被叠加改造甚至导致蛇绿混杂岩的重新就位,使其分布形式复杂化.因此,正确识别和厘定不同构造过程形成的蛇绿混杂岩带及其对应的大地构造背景,对研究洋陆转换过程和造山带的演化至关重要.
杨晓刚[6](2019)在《青海省曲麻莱县扎开陇巴地区金的成矿与远景评价》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在青海南巴颜喀拉山金、锑成矿带陆续发现了一系列金、锑矿床(点),显现了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金、锑矿资源。研究区扎开陇巴地处南巴颜喀拉山金成矿带中段,金、锑成矿区位条件优越。根据已有区域地质矿产资料,通过本次野外调查与采样分析,结合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等分析研究,查明了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综合分析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时空格架及相互关系,总结了研究区成矿特征、控矿因素、矿体成因和进一步的找矿方向。认为研究区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地质背景,研究区断裂构造发育、变质作用普遍、石英脉发育,地质构造活动存在多期性,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三叠系清水河组地层中,金矿化受北西向断层破碎带控制,目前发现的蚀变破碎带及其中产出的石英脉中发现了金矿(化)体,矿体成因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和少量石英脉型。含矿破碎蚀变带沿走向延伸较稳定,目前所取得的初步找矿成果经与大场金矿、牙扎曲金矿的成矿特征作对比,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对今后在研究区及外围的金矿勘查工作具有找矿指导意义。
李康宁[7](2018)在《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下中统甘德组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阿尼玛卿山脉南坡。大地构造位置主要处于布青山——玛多——玛沁结合带之南部,羌塘——三江造山系西北部之可可西里——松潘前陆盆地。本研究课题通过搜集、整理前人资料,以“青海省北巴颜喀拉山地区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总体设计”为项目依托。并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绘制实测剖面,针对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下中统甘德组,以区域内的岩性、岩相、古生物化石为手段,分析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甘德组地层特征,探讨其地质时代和沉积环境的演变。本研究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由于青海北巴优云地区甘德组岩性单一,厚度巨大,化石稀少,覆盖严重,不易划分对比地层。通过野外实测6条剖面以及室内整理资料,对比岩性组合,确定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甘德组的地层特征。认为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甘德组的厚度大约为1800m到3500m,是一套整体以灰绿色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板岩为主体的偶夹薄层灰岩的沉积地层。研究区内为砂板岩浊流沉积序列,发育深海盆地沉积。砂板比大,为浊流沉积扇头或扇中的相对近岸环境,而砂板比小,则为扇中或扇缘。研究区范围内甘德组中发现了植物化石新芦木、三叠纪动物化石菊石和早三叠世双壳,可大致判断青海北巴优云地区甘德组形成的地质时代。
许文彤[8](2018)在《松潘甘孜盆地巴颜喀拉山群古水流分析及对物源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松潘-甘孜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区,北侧毗邻东昆仑造山带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东侧隔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与扬子板块相望,南部有金沙江缝合带连接盆地与羌塘地块。盆地整体呈一个巨大的倒三角型,其内部蕴含一套巨厚层的三叠系沉积盖层。有关该套沉积物物源的分析,一直是近几年来学者们争论的重点。本文从古流向以及碎屑锆石U-Pb年龄入手对巴颜喀拉山群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的古流向资料是以实地收集与前人资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处理后获得两幅古流向图。通过分析古流向数据表明,盆地北部主要存在南东、南西向的古水流,盆地东北部存在南西向的古水流,在盆地南部,主要是义敦岛弧附近,存在北、北西向的古水流。本文还发现在盆地内部,古流向存在一个汇聚现象,汇聚的中心位置在花石峡-玉树一带。本文认为该地区在三叠系时期地势相对较低,是盆地内的一个沉积中心。本文还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选择两组典型样品进行测试,共测试214个数据点。所得数据中可以发现,大部分锆石的Th/U>0.3,且阴极发光照片显示其环带较为明显,是为岩浆成因的锆石。样品20110808存在200-320Ma,380-550Ma,700-1000Ma,1700-2000Ma,四个主要年龄段。样品20120801主要为214-330Ma,390-520Ma,1700-2000Ma,2400-2600Ma四个年龄段。通过对比分析表明200-330Ma和380-550Ma年龄段的锆石来自东昆仑造山带和秦岭造山带;700-1000Ma年龄段的锆石主要来自于秦岭造山带和大别造山带;1700-2000Ma和2400-2600Ma两个年龄段的锆石主要来自于华北板块。本文并未发现有扬子板块的锆石,所以本文认为青海境内的松潘-甘孜盆地的主要物源区是东昆仑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大别造山带和华北板块。除此之外,义敦岛弧在237-206Ma时期有较为剧烈的岩浆活动,可能为盆地南部地区提供过一部分碎屑物质。本文还对所测碎屑锆石数据以及收集的前人碎屑锆石数据,进行了锆石年龄概率累计曲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松潘-甘孜盆地的构造背景以碰撞环境为主。
刘大明,孙占营,杨鹏涛,敬乐,余亮,赵学森[9](2018)在《青海省达卡地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岩石学特征及物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青海省达卡地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碎屑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初步分析了该地区的物源。研究表明,达卡地区的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岩石类型复杂,其复成分的砾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均表现出近源沉积的特征,该区的构造背景以活动大陆为主,次为大陆岛弧区,物源性质主要为再旋回物源区造山带,少量为岩浆岛弧带,表现出物源的多样性,主体应为一套以变质酸性火山岩为主的区域。化学蚀变指数(CIA)及成分成熟度(ICV)均较低,反映出物源区可能处于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的构造较活动区域。
崔青岩[10](2017)在《青海北巴优云三叠系下中统昌马河组地层特征与沉积相分析》文中认为研究区主体位于青海省东偏南部,地处巴颜喀拉构造带、阿尼玛卿山脉南坡。区内构造最早始于华力西期,形成二叠纪马尔争组火山岩、碳酸岩夹碎屑岩建造,构成区内三叠纪浊积盆地的基底,为研究区三叠纪昌马河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以研究区内实测地层剖面测制所得到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资料,对研究区内地层做了多重地层划分,并对该区三叠系下中统地层进行了沉积相分析,推测出研究区沉积相展布及演化,得出研究区内早-中三叠世沉积模式图。本文测制了6条剖面,根据剖面的地层描述,得出研究区内地层的岩性、岩石组合等特征。研究区地层厚度巨大,几乎全由砂岩板岩组成的地层,难见顶底;主要岩性为灰色、灰绿色、褐色粗-细粒杂砂质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板岩及薄层灰岩,砂岩可含砾。沉积厚度大,岩性单调,生物贫乏,具有浊流沉积特点。根据区内地层中所含古生物的化石种类、特征、出露层位、分布规律等,建立了两个菊石类组合带:Wordiceras-Flemingites、Subcolumbites-Procarnites-Prohungarites,一个双壳类组合带:Claraia aurita顶峰带、丰富的孢粉和大量的植物化石新芦木以及两个牙形石组合带:Parachirognathus-Pachycladina、Neospathidus带,另外包含腕足类、腹足类、?类等化石,这对下一步沉积相分析提供依据。根据研究区内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特征对研究区内做了沉积相分析,把北巴优云三叠系下中统划分为海洋沉积体系、浊流沉积体系。其中海洋沉积体系主要为浅海陆棚相,半深海-深海沉积相;根据沉积物岩性可细分为内陆棚亚相、外陆棚亚相。浊流沉积体系主要是斜坡浊积扇相。大陆斜坡浊积扇相细分为斜坡浊积外扇亚相、斜坡浊积中扇亚相、斜坡浊积内扇亚相。根据北巴地区内中-下三叠统沉积相研究,建立了北巴地区早-中三叠统沉积相模式,认为研究区沉积模式为海相模式,并总结得出研究区的沉积相模式图。
二、南巴颜喀拉山三叠系浊积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巴颜喀拉山三叠系浊积岩(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归宁地区西康群物源和构造背景:来自碎屑岩地球化学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及岩石特征 |
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 地球化学特征 |
3.1 主量元素 |
3.2 微量元素 |
3.3 稀土元素 |
4 讨 论 |
4.1 源区风化程度 |
4.2 沉积物成熟度 |
4.3 源区物质组成 |
4.4 构造背景判别 |
4.5 可能的物源区 |
5 结 论 |
(2)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地理概况 |
1.3 勘查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1.4 化探信息提取 |
1.4.1 背景和异常的概念 |
1.4.2 背景和异常确定方法的分类 |
1.4.3 异常下限的确定 |
1.5 化探数据处理的两个进展 |
1.5.1 稳健分析 |
1.5.2 成分数据 |
1.6 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6.1 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6.2 存在问题 |
1.7 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7.1 科学问题 |
1.7.2 研究思路 |
1.7.3 研究内容 |
1.7.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8 两点说明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研究区主要构造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4 岩浆岩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2.2 区域磁场特征 |
2.3 区域矿产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 |
2.3.1 区域矿产特征 |
2.3.2 成矿区带划分及各带成矿规律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化学总体特征 |
3.1.1 元素分布特征 |
3.1.2 元素富集离散特征 |
3.1.3 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 |
3.2 元素的时空分布规律 |
3.2.1 元素的时间分布规律 |
3.2.2 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
3.3 元素在各地质子区中的具体特征 |
3.3.1 昆北子区元素特征 |
3.3.2 昆中子区元素特征 |
3.3.3 昆南子区元素特征 |
3.3.4 北巴子区元素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处理及异常识别 |
4.1 数据处理和异常识别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
4.1.1 影响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的因素 |
4.2 单元素数据处理及异常圈定 |
4.2.1 ILR变换后数据因子分区标准化方法 |
4.2.2 Aitchison距离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方法 |
4.3 多元异常圈定 |
4.3.1 主成分分析法 |
4.3.2 马氏距离法 |
4.4 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率 |
4.4.1 具体做法 |
4.4.2 主要成矿元素的空间变化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地球化学数据的靶区圈定 |
5.1 思路 |
5.2. 具体做法 |
5.2.1 选择地球化学参数 |
5.2.2 确定各地球化学参数的权重系数 |
5.2.3 各地球化学参数赋值及单元格划分 |
5.3 3种类型的找矿信息量及靶区圈定 |
5.3.1 与基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3.2 与中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3.3 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4 典型成矿远景区评述 |
5.4.1 小干沟-西藏大沟成矿远景区(Y_1) |
5.4.2 五龙沟一带成矿远景区(Y_3) |
5.4.3 诺木洪郭勒一波洛斯太一带成矿远景区(Y_5) |
5.4.4 大厂一扎陵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7) |
5.4.5 东山根一沟里一带成矿远景区(Y_8) |
5.4.6 孟可特一冬给措纳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10)) |
5.4.7 Y_1、Y_5、Y_7、Y_8四个远景区内金矿的找矿潜力分析 |
5.5 远景区找矿发现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西昆仑甜水海地块巴颜喀拉山群地球化学特征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对物源及构造环境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及样品特征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采样位置及样品特征 |
2 分析方法和样品处理 |
2.1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2.2 锆石U-Pb定年 |
3 测试结果 |
3.1 地球化学特征 |
3.1.1 主量元素 |
3.1.2 稀土及微量元素 |
3.2 测年结果 |
3.2.1 锆石特征 |
3.2.2 锆石U-Pb年龄组成 |
4 讨论 |
4.1 阿克萨依地区巴颜喀拉山群沉积年龄限定 |
4.2 巴颜喀拉山群构造背景 |
4.3 巴颜喀拉山群的物源 |
5 结论 |
(4)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
1.4.1 工作概况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演化 |
2.1.3 地层系统 |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
2.2.1 主要块体 |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3.1.1 下三叠统(T_1) |
3.1.2 中三叠统(T_2) |
3.1.3 上三叠统(T_3) |
3.2 古流向特征 |
3.2.1 下三叠统(T_1) |
3.2.2 中三叠统(T_2) |
3.2.3 上三叠统(T_3) |
3.3 分析结果 |
3.3.1 碎屑颗粒组成 |
3.3.2 地球化学 |
3.4 讨论 |
3.4.1 构造环境 |
3.4.2 沉积物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4.1.1 下三叠统(T_1) |
4.1.2 中三叠统(T_2) |
4.1.3 上三叠统(T_3) |
4.2 古流向特征 |
4.2.1 中三叠统(T_2) |
4.2.2 上三叠统(T_3) |
4.3 分析结果 |
4.3.1 碎屑颗粒组成 |
4.3.2 地球化学 |
4.3.3 碎屑锆石测年 |
4.4 讨论 |
4.4.1 构造环境 |
4.4.2 源岩特征 |
4.4.3 沉积物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5.1.1 下三叠统(T_1) |
5.1.2 中三叠统(T_2) |
5.1.3 上三叠统(T_3) |
5.2 古流向特征 |
5.2.1 下三叠统(T_1) |
5.2.2 中三叠统(T_2) |
5.2.3 上三叠统(T_3) |
5.3 分析结果 |
5.3.1 碎屑颗粒组成 |
5.3.2 地球化学 |
5.3.3 碎屑锆石测年 |
5.4 讨论 |
5.4.1 构造环境 |
5.4.2 源岩特征 |
5.4.3 沉积物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
6.1.1 概述 |
6.1.2 典型剖面 |
6.1.3 地球化学特征 |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
6.2.1 概述 |
6.2.2 典型剖面 |
6.2.3 地球化学特征 |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
7.1.1 构造单元 |
7.1.2 断裂系统 |
7.1.3 盆地基底 |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
7.2.1 剖面概述 |
7.2.2 典型构造形迹 |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
7.3 小结 |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
8.1 盆地沉积 |
8.1.1 地层展布 |
8.1.2 沉积物源 |
8.2 盆地属性 |
8.2.1 基底属性 |
8.2.2 构造属性 |
8.3 盆地演化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分析结果 |
(5)蛇绿混杂岩就位机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新解:基于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构造解析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蛇绿混杂岩的就位 |
2 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的就位机制 |
2.1 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 |
2.2 西准噶尔残余洋盆型蛇绿岩带及其转换楔冲就位 |
2.3 松潘-甘孜-巴颜喀拉造山带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带及其楔冲就位 |
3 讨论与启示 |
3.1 蛇绿混杂岩的大地构造意义及就位机制 |
3.2 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构造就位的启示 |
(6)青海省曲麻莱县扎开陇巴地区金的成矿与远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工作完成情况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2.1 1 :20 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
2.2.2 1 :20 万重砂异常特征 |
2.2.3 1 :5 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2.3 区域矿产及典型矿床特征 |
2.3.1 折尕考砂金矿 |
2.3.2 布曲砂金矿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地球化学特征 |
3.3 矿(化)体地质特征 |
3.3.1 含矿蚀变破碎带特征 |
3.3.2 矿体特征 |
3.3.3 矿石类型 |
4 区域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分析 |
4.1 矿床成因 |
4.2 控矿因素 |
4.2.1 地层的控矿作用 |
4.2.2 构造的控矿作用 |
4.2.3 岩浆岩的控矿作用 |
4.2.4 变质作用 |
4.3 找矿标志分析 |
5 区域成矿远景评价 |
5.1 已有成矿事实 |
5.2 成矿前景分析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个人简介 |
2、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3、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7)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下中统甘德组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依托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历史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 |
1.7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1.1 构造单元特征 |
2.1.2 断裂特征 |
2.1.3 褶皱特征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中生代三叠系(T) |
2.2.2 新生代新近系(N) |
2.2.3 第四系(Q) |
2.3 测区岩浆岩 |
2.3.1 基性岩脉 |
2.3.2 酸性岩脉 |
2.3.3 石英脉 |
第三章 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下中统甘德组地层特征 |
3.1 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下中统甘德组地层沿革 |
3.2 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下中统甘德组地层特征 |
3.2.1 野外实测地层剖面绘制 |
3.2.2 甘德组地层特征 |
第四章 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下中统甘德组沉积环境分析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特征 |
4.1.2 沉积构造特征 |
4.1.3 生物化石特征 |
4.2 沉积环境演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8)松潘甘孜盆地巴颜喀拉山群古水流分析及对物源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盆地性质研究现状 |
1.2.2 地层划分沿革 |
1.2.3 沉积环境的研究进展 |
1.2.4 碎屑锆石研究现状 |
1.2.5 古流向研究现状 |
1.2.6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第三章 古流向分析 |
3.1 研究区古流向分析 |
3.2 分析和结论 |
第四章 碎屑锆石年龄特征 |
4.1 碎屑锆石年龄特征 |
4.2 碎屑锆石年龄概率密度曲线 |
4.3 对比分析与结论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青海省达卡地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岩石学特征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岩石学特征 |
2.1 砾岩 |
2.2 砂岩 |
2.3 粉砂岩 |
3 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2 主量元素特征 |
3.3 微量元素特征 |
3.4 稀土元素特征 |
4 物源分析 |
4.1 物源区母岩性质 |
4.2 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讨论 |
4.2.1 砂岩骨架颗粒统计 |
4.2.2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4.3 物源区古风化作用及古气候分析 |
5 大地构造意义 |
6 结论 |
(10)青海北巴优云三叠系下中统昌马河组地层特征与沉积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2 构造发育特征 |
2.2.3 区域构造演化史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2.3.1 古生代地层 |
2.3.2 中生代地层 |
2.3.3 新生代地层 |
第三章 昌马河组地层特征 |
3.1 昌马河组岩石地层划分及沿革 |
3.1.1 昌马河组下段(T_(1-2c)1) |
3.1.2 昌马河组上段(T_(1-2c)2) |
3.2 地层剖面描述 |
3.2.1 青海省玛沁县昌马河西三叠系下中统昌马河组实测剖面(A) |
3.2.2 青海省玛沁县昌马河西三叠系下中统昌马河组实测剖面(B) |
3.2.3 青海省玛沁县昌马河东三叠系下中统昌马河组实测剖面(C) |
3.2.4 青海省玛沁县昌马河西下巴颜喀拉山群上岩组、中巴颜喀拉山群下岩组实测剖面(D) |
3.2.5 青海玛沁县昌马河北三叠系下巴颜喀拉山群下岩组实测地层剖面图(E) |
3.2.6 甘德县龙格库达三叠系下巴颜喀拉山群下、中岩组实测剖面(F) |
3.3 昌马河组岩石地层特征横向变化 |
第四章 昌马河组沉积相特征 |
4.1 岩石特征 |
4.1.1 砾岩 |
4.1.2 砂岩 |
4.1.3 粉砂岩 |
4.1.4 泥岩 |
4.1.5 碳酸盐岩 |
4.2 沉积构造特征 |
4.2.1 层理构造 |
4.2.2 层面构造 |
4.3 生物组合特征 |
第五章 沉积相分析及其演化 |
5.1 主要岩相组合与相类型特征 |
5.1.1 浅海陆棚相 |
5.1.2 斜坡浊积扇相 |
5.1.3 次深海-深海相 |
5.2 垂向剖面与沉积演化 |
5.3 沉积演化阶段与特征 |
5.4 北巴地区中-下三叠统昌马河组沉积相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图版及说明 |
四、南巴颜喀拉山三叠系浊积岩(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归宁地区西康群物源和构造背景:来自碎屑岩地球化学的约束[J]. 刘大明,谭洪旗,朱志敏,姚虹佑,余亮. 地质通报, 2021
- [2]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D]. 耿国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西昆仑甜水海地块巴颜喀拉山群地球化学特征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对物源及构造环境的启示[J]. 董瑞,王核,闫庆贺,张晓宇,魏小鹏,李沛,周楷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06)
- [4]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D]. 张朝锋. 西北大学, 2019(01)
- [5]蛇绿混杂岩就位机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新解:基于残余洋盆型蛇绿混杂岩构造解析的启示[J]. 王国灿,张攀. 地球科学, 2019(05)
- [6]青海省曲麻莱县扎开陇巴地区金的成矿与远景评价[D]. 杨晓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青海北巴优云地区三叠系下中统甘德组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D]. 李康宁. 河北地质大学, 2018(03)
- [8]松潘甘孜盆地巴颜喀拉山群古水流分析及对物源启示[D]. 许文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9]青海省达卡地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岩石学特征及物源分析[J]. 刘大明,孙占营,杨鹏涛,敬乐,余亮,赵学森. 地质科技情报, 2018(02)
- [10]青海北巴优云三叠系下中统昌马河组地层特征与沉积相分析[D]. 崔青岩. 河北地质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