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N系统中工作零线重复接地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戴建芯,严明锋[1](2021)在《基于低压供电系统防护特性的起重机械接地要求探讨》文中提出基于低压供电系统的防护特性分析,探讨地面总电源开关、起重机上配电箱、电气设备、金属结构与轨道五大硬件接地的要求,并指出起重机械接地保护的常见问题,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靳壮壮[2](2021)在《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解析》文中指出建筑电气是建筑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做好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项目的安全,优化建筑施工效果。本文从介绍电气接地系统入手,了解重复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在系统所起的作用,进而提出对接零支线设置方案、电缆支架、接地保护以及防雷接地等在具体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陈航宇[3](2021)在《不同接地型式的低压配网剩余电流保护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用电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用电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大,电气火灾和人身触电事故是主要的安全风险。目前,我国剩余电流保护在运行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总保安装及投运率均较低的瓶颈问题,在预防火灾和防人身触电方面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本论文以0.4k V低压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接地型式的剩余电流保护适应性展开分析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对福建地区低压配电网接地型式及部分配电台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运行现状展开调研,了解现场低压接地型式。调研结果表明,TN-C、TN-C-S接地系统在福建部分地区低压配电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TN-C、TN-C-S接地系统中的配电变压器处均无法装设总保,对配电网的泄露电流以及人身触电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安全性差,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在国内针对TN-C、TN-C-S接地系统总保无法投运问题,还没有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其次,本论文对TN-C、TN-C-S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相线碰壳故障、断零故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计算。由于总保无法投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本论文重点针对两个接地系统中总保无法投运问题,分析总保发生误动作的原理,提出将所有PEN线重复接地分流的电流接至原先总保处所测电流处的方法来消除重复接地分流的影响,使得总保在理论上能够投入运行。利用配电物联网技术对多端数据进行合成,采用配电物联网领域所用到的低功耗广域网技术(LPWAN)以及安全保护技术设计了系统总体构架,通过物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的功能及相互联系,实现对6个电流矢量和相加,理论上消除了PEN线重复接地的影响,使得总保能够在TN-C、TN-C-S接地系统中正常投运,并建立剩余电流在线监测云平台对总保进行实时监控。最后,以TN-C接地系统为例,验证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和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TN-C接地系统配电网仿真模型,对总保正常运行存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发生误动作进行分析验证;接着对所提出的利用配电物联网技术实现总保投运的方法进行验证;在总保能够投运的基础上,本论文验证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总保能够检测出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对地泄漏电流并成功实现跳闸,保障设备及人身安全。本论文研究了总保在TN-C、TN-C-S接地系统中投运的理论可行性,对提高低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杨伟洪,蒋元栋[4](2021)在《浅议起重机TN-S系统的重复接地电阻》文中提出本文以起重机TN-S系统接地保护制式为例,分析了间接接触防护的基本原理和系统中保护零线重复接地的重要性;同时结合TSGQ7015-2016《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中的相关规定,阐明了TN-S系统中控制重复接地电阻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了重复接地电阻测量的注意事项,以达到明确原理、规范测量、正确判定、保证起重机安全运行的目的。
凌智敏[5](2020)在《低压配电系统内电源侧的直接接地和一点接地》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我国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演变过程,重点介绍系统内电源侧的接地方式:直接接地和一点接地。阐述信息时代的今天,防止杂散电流、杂散电磁场对信息设备及系统干扰的重要性,推荐在多电源的TN系统中实施N线的一点接地。
程新庆,庄丹生,张国星[6](2020)在《金属外壳结构的电气设备地线过流分析和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国内城镇低压电网接地系统类型、地线带电的主要原因和特征,再通过建立电路模拟图形分析地线带电导致金属外壳电器设备地线过流的根本原因和危害。最后提出预防地线带电导致地线过流引起火灾的对策。
申光林[7](2020)在《低压线路零线故障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文中指出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是接地的,并从已接地的中性点处引出一根绝缘导线,就是中性线,也称零线。这样从变压器低压侧就引出了4根线,分别是3根火线和1根中性线。3根火线任意两根之间的电压为380V,可供三相设备用电,如水泵等。而任意一根火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可供家用电器用电,若无这根中性线,就无法获得220V电压,这就是中性线的作用。
华捷林[8](2020)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TN-C系统接地配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配电网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配电网发展取得显着成效。但是,由于低压配电网在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部分农村地区用户用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均低于城市配电网,尤其是城镇与农村的低压配电网接地系统存在安全性不高的问题。在福建省低压配电网的接地型式中,TN-C系统因其不用安装总保、可节省一根线的投资而受到供电部门的推崇,但在使用TN-C系统时,需要做好重复接地措施。为此,本文从经济、安全等多目标出发对TN-C系统的接地开展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阐述了低压配电网的几种配置型式,比较了各种不同配置型式的特点。对不同故障下TN-C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提出将TN-C系统零线进行重复接地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建立了TN-C系统接地配置的多目标函数及优化模型,然后将优化理论与优化方法用于TN-C系统重复接地的优化配置,运用罚函数法处理优化配置中的约束条件,采用线性加权法将优化配置中的多目标问题转换成单目标问题,并在分析了几种常见的优化算法后,给出了求解优化模型的具体算法流程。最后,设定一组低压配电网TN-C接地系统的算例参数,将设定的算例参数代入优化程序进行仿真,分别得到重复接地次数随迭代次数变化的曲线图、接触电压随迭代次数变化的曲线图以及零序电流随迭代次数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得出的曲线图分析在发生单相短路接地和两相短路接地的情况下TN-C系统的最优重复接地次数,从而得出可以同时满足重复接地成本最低、接触电压最低以及零序电流最大三个约束条件的最优重复接地次数。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刘毅[9](2020)在《市政设施直流供电系统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政供电场景环境复杂,供电距离较长且用电设备众多,安全隐患大,触电事故频发,现有市政场景采用交流系统供电,而相关研究表明直流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更小,因此提出市政设施直流供电系统。同时,伴随着LED路灯的应用和智慧灯杆的逐步推广,直流供电系统更适合为其中众多的直流设备供电,也更利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本文针对市政设施直流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接地方式、主接线型式和安全防护展开研究。首先,为了提出安全性优于原有交流系统的市政设施直流供电系统方案,需确定安全性评价指标以评价系统安全性能,具体包括根据人体电流效应设定危险性级别、依据标准拟合人体电阻与接触电压的关系、建立不同方案的触电模型确定预期接触电压;应用安全性评价指标评价交直流系统安全性能,最后得到安全性能优于交流的市政设施直流供电系统方案集合。其次,经公式推导和计算验证了上述方案可以满足市政供电场景对供电能力的要求;然后通过经验公式、项目调研后,在方案集合中选取一种满足供电能力要求的系统方案计算成本,证明了直流系统经济性不逊于交流;最后,选取不同方案绘制成本曲线优选供电半径和线损以优化直流供电系统成本,并提出典型直流供电系统。再次,在典型直流供电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安全防护方案,主要针对过电流防护和电击防护,经计算分析证明了直流系统可以通过直流供电电源进行过电流保护;然后在原有交流系统基础上对不同接地方式设计了以直流RCD为主的电击防护方案,并经故障分析证明了方案的有效性。供电系统纹波电压会通过电缆对地分布参数和设备对外壳通路产生交流剩余电流,进而影响RCD的检测和动作,因此对其进行路径分析和阻抗计算,为仿真计算奠定基础。最后,建立直流供电系统仿真模型,通过系统末端电压验证了系统供电能力;通过控制系统发生故障验证了安全防护效果;据上述交流剩余电流理论建立模型计算和分析交流剩余电流,证明了系统中交流剩余电流幅值可以达到百m A,在设计研制市政设施直流供电系统RCD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吴良贵[10](2020)在《浅谈施工用电安全的措施》文中指出施工用电安全关系到建筑单位作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近些年实际工作情况来看,由于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问题缺少足够的重视,时常会发生施工现场用电安全事故。本文主要以建筑施工现场为研究对象,了解施工现场用电的状况,通过调查,分析和测试,发现施工现场用电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对这些原因进行安全分析,以建筑施工安全用电规范为依据,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把危险性降到最小、增加安全系数,保障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二、TN系统中工作零线重复接地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N系统中工作零线重复接地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介绍 |
2 建筑电气接地系统常见问题 |
2.1 未按要求进行低压电源进户重复接地 |
2.2 接地与接零支线连接缺乏合理性 |
2.3 电缆桥架的接地保护被忽视的问题 |
2.4 防雷接地与保护接地混用造成安全隐患问题 |
3 建筑电气接地系统常见问题的防治对策 |
3.1 规范进行低压电源进户处重复接地安装作业 |
3.2 制定合理接地与接零支线设置方案 |
3.3 规范化开展电缆桥架接地保护作业 |
4 其他建筑电气工程安装及接地注意事项 |
4.1 做好电气管线的预埋工作 |
4.2 做好配电设备安装工作 |
4.3 做好线路连接工作 |
5 结语 |
(3)不同接地型式的低压配网剩余电流保护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压接地型式应用情况 |
1.2.2 剩余电流保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触电保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4 配电物联网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与剩余电流保护 |
2.1 福建地区接地型式及台区RCD运行调研 |
2.1.1 福建地区接地型式情况 |
2.1.2 配电台区的现场调研 |
2.2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 |
2.2.1 TT接地系统 |
2.2.2 TN接地系统 |
2.2.3 IT接地系统 |
2.2.4 各接地型式综合分析 |
2.3 剩余电流保护 |
2.3.1 剩余电流保护动作原理 |
2.3.2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分类 |
2.3.3 剩余电流保护与人身触电保护的关系 |
2.3.4 分布式电源对剩余电流的影响 |
2.4 剩余电流保护的配置与整定 |
2.4.1 剩余电流保护的配置 |
2.4.2 剩余电流保护的整定 |
2.4.3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安装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N-C、TN-C-S系统安全性分析 |
3.1 单相接地故障 |
3.1.1 金属性接地分析 |
3.1.2 高阻性接地分析 |
3.2 相线碰壳故障 |
3.3 断零故障 |
3.4 总保无法投运原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配电物联网技术的剩余电流保护 |
4.1 总保正常投运解决方法 |
4.2 物联网技术在TN-C、TN-C-S中应用的需求分析 |
4.2.1 配电物联网关键技术 |
4.2.2 系统总体构架 |
4.3 系统技术方案 |
4.3.1 智能终端设备分布 |
4.3.2 总保正常投运工作流程 |
4.3.3 剩余电流在线监测云平台工作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分析 |
5.1 总保发生误动作原理验证 |
5.2 总保正常投运方法验证 |
5.3 模拟总保正常投运单相接地故障验证 |
5.3.1 金属性接地故障仿真分析验证 |
5.3.2 高阻性接地故障仿真分析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低压配电系统内电源侧的直接接地和一点接地(论文提纲范文)
1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
1.1 TN系统 |
1.2 TT系统 |
1.3 IT系统 |
2 低压配电系统内电源侧的接地方式 |
2.1 直接接地方式 |
2.2 一点接地方式 |
3 直接接地与一点接地不同之处 |
4 一点接地及四级开关 |
5 结语 |
(6)金属外壳结构的电气设备地线过流分析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接地系统分类 |
1.1 TT系统 |
1.2 IT系统 |
1.3 TN系统 |
2 地线带电原因 |
2.1 地线的作用 |
2.2 地线故障原因 |
2.3 地线带电原因 |
2.4 地线带电特征 |
3 地线过流的原因分析 |
3.1电气设备与建筑物的钢筋接触会引起地线过流 |
3.2电气设备摆放在用户金属防盗网上会引起地线过流 |
3.3电设备的地线发生过流特点 |
3.3.1 发生不受控 |
3.3.2 不受用户电源开关控制 |
3.3.3 电流大小不受控 |
4 对策 |
4.1选取绝缘措施 |
4.2 选取安放位置 |
4.3 选取线芯面积 |
5结束语 |
(7)低压线路零线故障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故障描述及解决措施 |
2.1 线路上有电气设备漏电 |
2.2 线路上有一相接地 |
2.3 零线断裂问题 |
2.4 保护方式接错 |
2.5 工作零线接错 |
2.6 绝缘损坏 |
2.7 接触不良 |
2.8 开关与保护器不跳闸 |
3 应用效果 |
4 结论 |
(8)基于多目标优化的TN-C系统接地配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TN-C系统接地型式的使用情况 |
1.2.1 国内使用情况 |
1.2.2 国外使用情况 |
1.3 TN-C系统接地配置及优化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1 TN-C系统接地配置的研究现状 |
1.3.2 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TN-C系统接地配置分析 |
2.1 TN-C系统概述 |
2.2 TN-C系统安全隐患分析 |
2.3 TN-C系统安全措施分析 |
2.3.1 零序电流保护装置 |
2.3.2 零线重复接地 |
2.3.2.1 重复接地的概念 |
2.3.2.2 重复接地作用分析 |
2.4 TN-C系统重复接地优化配置所要完成的工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N-C系统重复接地优化配置数学模型 |
3.1 优化配置的目标及约束 |
3.1.1 优化配置的目标 |
3.1.2 优化配置的约束 |
3.2 多目标优化 |
3.2.1 多目标优化的定义 |
3.2.2 线性加权法 |
3.3 目标函数的建立 |
3.4 约束优化 |
3.4.1 约束优化的定义 |
3.4.2 约束条件的处理 |
3.4.3 罚函数法处理约束条件 |
3.5 约束条件的建立 |
3.5.1 对称分量法 |
3.5.2 边界条件 |
3.5.3 通用复合序网 |
3.5.4 三序等值阻抗电路 |
3.5.5 重复接地系统等效阻抗 |
3.5.6 故障电压与零序电流表达式 |
3.5.7 接触电压与零序电流表达式 |
3.6 不等式约束条件 |
3.7 优化理论与优化方法 |
3.7.1 优化方法的定义 |
3.7.2 粒子群算法 |
3.7.3 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配置问题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算例分析及优化仿真 |
4.1 优化算例的流程 |
4.2 参数设置 |
4.2.1 构造适应度函数 |
4.2.2 粒子群算法的初始化 |
4.2.3 设备的参数选取 |
4.2.4 算例的参数设置 |
4.3 算例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1 程序的收敛性判断 |
4.3.2 故障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市政设施直流供电系统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低压直流供电研究现状 |
1.2.2 市政直流供电系统研究现状 |
1.2.3 电击防护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市政设施直流供电系统方案安全性研究 |
2.1 系统方案概述 |
2.1.1 电压等级 |
2.1.2 主接线型式与接地方式 |
2.2 安全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2.2.1 人体直流电流效应分析 |
2.2.2 危险性分级 |
2.2.3 人体阻抗分析 |
2.2.4 预期接触电压判定 |
2.3 系统方案安全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市政设施直流供电系统方案供电能力与经济性研究 |
3.1 供电能力的计算分析 |
3.2 成本分析 |
3.2.1 投资成本 |
3.2.2 运营成本 |
3.2.3 总成本 |
3.3 成本计算及优化 |
3.3.1 交直流系统成本对比计算 |
3.3.2 投资成本的优化 |
3.3.3 总成本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设计及交流剩余电流研究 |
4.1 安全防护 |
4.1.1 过电流保护 |
4.1.2 电击防护 |
4.2 TN接地系统电击防护方案及故障分析 |
4.2.1 TN系统电击防护方案 |
4.2.2 TN系统故障的电击防护效果分析 |
4.3 IT系统电击防护方案及故障分析 |
4.3.1 IT系统电击防护方案 |
4.3.2 IT系统故障的电击防护效果分析 |
4.4 TT系统电击防护方案及故障分析 |
4.4.1 TT系统电击防护方案 |
4.4.2 TT系统故障的电击防护效果分析 |
4.5 交流剩余电流 |
4.5.1 直流剩余电流保护器工作特性 |
4.5.2 交流剩余电流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仿真 |
5.1 仿真模型描述 |
5.2 供电能力和安全防护体系效果的验证 |
5.3 交流剩余电流 |
5.3.1 正常运行时的交流剩余电流 |
5.3.2 不同因素对系统交流剩余电流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浅谈施工用电安全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
2.1 接地与接零 |
2.2.1 保护接地 |
2.2.2 保护接零 |
2.2.3 重复接地 |
2.3 配电箱设置 |
2.4 安全电压 |
2.5 电气设备的安装 |
2.6 电气设备的防护 |
2.7 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
2.8 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
2.9 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 |
3. 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
4. 结束语 |
四、TN系统中工作零线重复接地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低压供电系统防护特性的起重机械接地要求探讨[J]. 戴建芯,严明锋.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21(08)
- [2]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解析[J]. 靳壮壮. 四川建材, 2021(07)
- [3]不同接地型式的低压配网剩余电流保护适应性研究[D]. 陈航宇. 厦门理工学院, 2021(08)
- [4]浅议起重机TN-S系统的重复接地电阻[J]. 杨伟洪,蒋元栋. 建筑机械, 2021(04)
- [5]低压配电系统内电源侧的直接接地和一点接地[J]. 凌智敏. 建筑电气, 2020(11)
- [6]金属外壳结构的电气设备地线过流分析和对策[J]. 程新庆,庄丹生,张国星. 日用电器, 2020(11)
- [7]低压线路零线故障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 申光林. 石油技师, 2020(03)
- [8]基于多目标优化的TN-C系统接地配置的研究[D]. 华捷林.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2)
- [9]市政设施直流供电系统方案研究[D]. 刘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浅谈施工用电安全的措施[J]. 吴良贵. 中国盐业,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