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分压定律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

道尔顿分压定律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

一、道尔顿分压定律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之明,马名杰[1](2021)在《NHD脱碳装置工艺运行总结》文中研究表明摘要:天源公司系统节能挖潜和气化升级改造后,现有脱碳装置出口指标超标,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通过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系列优化措施并实施,最终实现装置安全达标运行。

王培[2](2021)在《运用化学史开展探究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本质观的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杰英[3](2021)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史料支架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韦一[4](2020)在《甲烷、丙酮和正庚烷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可燃气体和蒸气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储存和运输等环节中。然而,由此导致的爆炸事故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研究和分析此类物质的爆炸特性对预防爆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实验测量可燃气体和蒸气的爆炸特性参数为主,且大多数实验均在宏观静止条件下进行,对流动状态下可燃气体和蒸气爆炸特性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不够充分。本文采用改进后的20 L球形爆炸容器测试系统,对甲烷、丙酮和正庚烷在宏观静止和流动状态下的爆炸特性参数进行了测量和计算,构造了拟合曲线对各参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三种可燃物质的爆炸危险性和破坏性进行了评估,取得了一些有学术意义的研究成果:(1)实验研究了容器内初始真空度和流动状态对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在0.2、0.4、0.6和0.8 bar的初始真空度下对不同浓度甲烷的爆炸特性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初始真空度的降低,各工况下的爆炸压力及其上升率增大,相应的实验偏差度则减小。分别在宏观静止和流动状态下对不同浓度甲烷的爆炸特性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两种状态下甲烷的爆炸压力及其上升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最佳爆炸浓度(即危险程度最高的浓度)为11%。此外,流动状态下甲烷的最大爆炸压力小幅增加,最大爆炸压力上升率和爆炸指数则显着提高。(2)实验获得了宏观静止和流动状态下丙酮和正庚烷蒸气的爆炸特性参数,并对比分析了流动状态对两种蒸气爆炸特性的影响。分别在宏观静止和流动状态下对不同浓度丙酮和正庚烷蒸气的爆炸特性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两种状态下丙酮和正庚烷蒸气的爆炸压力及其上升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最佳爆炸浓度分别为6%和4%。此外,流动状态下丙酮和正庚烷蒸气的最大爆炸压力均小幅增加,最大爆炸压力上升率和爆炸指数则显着提高。(3)构造了拟合曲线对宏观静止和流动状态下测得的甲烷、丙酮和正庚烷爆炸特性参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讨论了三种物质的爆炸危险性,并提供了预防爆炸发生的建议。结果表明,四阶多项式曲线可对三种物质的爆炸压力-浓度关系进行准确拟合,高斯曲线则可以准确地反映出三种物质爆炸压力上升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此外,两种状态下正庚烷蒸气的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率和爆炸指数均大于甲烷和丙酮,证明正庚烷是三种物质中爆炸危险性和破坏性最高的。在生产、储存和运输可燃气体和蒸气时,需合理设计防爆容器,严格监测可燃物浓度,并避免其处于流动环境。

王伟[5](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林进太[6](2020)在《如何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中的“压强”》文中研究指明从学生对勒夏特列原理运用过程中的经典误区出发,分析了勒夏特列原理中涉及的"压强"在高中阶段学生理解的困难,并结合自身实践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张瑞[7](2020)在《分类归纳 整合突破——浅析平衡分压常数Kp计算的技巧突破》文中研究指明最近几年高考中不断将平衡分压常数引入到计算中来,究其原因是在化工生产中为了追求反应的效率和反应安全,控制气体在反应釜中的气体压强表来控制反应的气体投料,即安全快捷又能体现化学与工业生产的联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考生对Kp的相关性质和计算又十分陌生,大多考生丢分严重,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总结相关规律,从以

周强[8](2019)在《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2与SO2相互作用机制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经济建设和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降低燃煤电厂CO2排放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可靠的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冷氨溶液相较于传统有机胺溶液而言,由于其优异的CO2吸收性能、热稳定性强、再生能耗较低、对设备腐蚀性小和氨挥发程度低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工业应用上烟气中存在SO2气体将会对冷氨溶液吸收CO2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燃煤电厂烟气条件,研究了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2和SO2过程中的反应热、吸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动力学问题等,从而弄清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2和SO2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利用Aspen Plus分别建立了NH3-CO2-H2O系统、NH3-SO2-H2O系统和NH3-CO2-SO2-H2O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分析上述系统中各个反应,特别是固相NH4HCO3(s)的析出对NH3-CO2-H2O系统总反应热的影响规律,厘清冷氨溶液NH3-CO2-H2O系统中各个反应尤其是固相NH4HCO3(s)析出反应对系统总反应热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引入SO2,研究NH3-CO2-SO2-H2O系统中SO2对冷氨溶液吸收CO2反应热的影响机制。根据固相NH4HCO3(s)析出条件,研究了不同温度和CO2荷载对固相NH4HCO3(s)析出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合理的吸收温度和CO2荷载以控制固相NH4HCO3(s)析出、降低反应热的调控方法,从而达到降低解吸能耗的目的。结果表明,控制吸收温度在288 K左右固相NH4HCO3(s)析出的临界CO2荷载较高(>0.8mol CO2/mol NH3),同时系统最低吸收热低至-43 kJ/mol CO2,并且在此温度下能有效的抑制氨挥发(出口处氨气体积浓度小于5%)。此外,增加SO2能够减少溶液中固相NH4HCO3(s)的析出量。冷氨溶液单独吸收SO2的反应热高于单独吸收CO2的反应热,但是适当增加SO2在NH3-CO2-SO2-H2O系统中的荷载,可以降低系统总吸收热。采用双搅拌反应器通过实验测定了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2和SO2过程中CO2的传质行为;基于三膜理论提出了SO2对CO2在冷氨溶液中传质的影响机理:由于NH3与SO2的反应速率远高于其与CO2的反应速率,当混合烟气与液相接触时SO2优先与液相中的NH3反应而在气液界面处形成一层没有NH3存在的液相薄膜区(SO2区),使CO2在液相中的扩散距离增大,从而抑制CO2在冷氨溶液中的传质过程。进一步建立了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2和SO2过程中CO2传质数学模型,并利用实验结果进行了可靠性验证。该数学模型可直接计算烟气中SO2浓度、吸收温度和吸收液NH3浓度对CO2在冷氨溶液中传质过程的影响;提高吸收温度、吸收液NH3浓度和降低烟气中SO2浓度均有利于促进CO2在冷氨溶液中的传质。根据实验结果基于三分子动力学模型得出了冷氨溶液吸收CO2反应动力学方程:kNH3T=1.23×1016·exp(-9149.7?T),kH2OT=5.09×109·exp(-5687.8?)。根据Aspen Plus软件RateFrac模块中的Rate-based模型,建立并验证了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2和SO2严格的速率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填料高度、吸收液NH3浓度、烟气CO2浓度、吸收液SO2荷载、烟气温度、吸收液温度、吸收液流速和吸收液CO2荷载等因素对CO2吸收的影响规律。

张旭[9](2019)在《基于(火用)分析的焦炉煤气甲烷化工艺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稳步推进,天然气需求急剧上升,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然而,中国的天然气消耗量远远大于产量,天然气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因此,各种合成天然气技术已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与煤制天然气相比,焦炉煤气甲烷化生产天然气具有污染小、成本低、技术成熟等特点。它不仅可以实现气体的清洁高效利用,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对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根据焦炉煤气甲烷化反应体系特点,选取了反应体系独立反应。计算出不同反应条件下甲烷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反应焓变以及平衡常数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甲烷化反应的进行,而且CO甲烷化反应要优先于CO2甲烷化反应发生。建立了焦炉煤气甲烷化反应体系的绝热平衡模型,研究了不同温度、压力对反应器出口平衡温度、平衡组成、CO和C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得出焦炉煤气甲烷化过程较为适宜的操作条件:反应器进口温度为300500 K;反应压力在3 MPa左右。通过对甲烷化反应机理分析并结合文献中多段绝热甲烷化工艺的稳态模拟结果,确立了适合焦炉煤气甲烷化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方程。基于Aspen Plus软件建立流程模拟,为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灵敏度分析考察氢碳比、循环比、原料气中N2摩尔分数、操作压力和进料量等工艺条件对甲烷化反应及产品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氢碳比为3.63.7,最佳的循环比为1.0,原料气中N2摩尔分数的升高会使产品气中甲烷浓度下降,压力升高有利于甲烷的合成,焦炉煤气最佳进料量为13000 m3(STP)·h-1。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部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基于龟山-吉田环境状态模型,计算了各组分的标准摩尔化学(火用)。通过提取Aspen Plus软件各股物流的模拟结果中的熵值、焓值和物流组分等参数,计算了各股物流的物理(火用)、化学(火用)、混合(火用)和总(火用)。基于(火用)平衡原理计算了不同单元的(火用)损失,找出了(火用)损失关键单元为换热单元。按照能量梯级利用原则,对现有工艺进行了改造。原工艺经改进后(火用)损失降低610.54 kW,(火用)效率提高0.9%。利用夹点-(火用)技术分析,从Aspen Plus软件中提取出物流参数,采用问题表格法对系统换热过程作出冷热复合温-焓图,得出夹点平均温度为305℃(热流夹点温度为310℃,冷流夹点温度为300℃)。根据(火用)的定义式,将冷热复合温-焓图变换为换热系统(火用)复合曲线,采用图解法得出热量(火用)为3686.92 kW,冷量(火用)为3373.57 kW,换热系统(火用)损失为313.15 kW。本论文在焦炉煤气甲烷化反应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焦炉煤气甲烷化制取天然气工艺(三段式绝热循环“补碳”甲烷化工艺)中的流程模拟、灵敏度分析、系统(火用)分析及夹点-(火用)分析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整个焦炉煤气甲烷化过程的工程分析、工艺优化、能量回收以及稳定运行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张治[10](2018)在《冬季热电联供的和双压力蒸发的氨水动力循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冬季热电联供的和双压力蒸发的氨水动力循环的流程及其性能,包括一种可实现在冬季增加供暖功能而在其他季节高效发电的热电联供的氨水卡林纳-朗肯循环组合系统和两种在中温余热源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卡林纳循环效率的双蒸发压力卡林纳循环流程。工质物性计算是热力循环计算的基础,由于工作参数区间与原有制冷循环应用范围不同,需要根据卡林纳循环的工作参数范围对工质物性计算方法进行相关讨论和确认。本文采用Schulz方程与PR方程分区域进行了氨水混合工质热状态参数计算,并得到较高精度的计算结果;建立了相应的氨水动力循环的热力学分析计算模型。在之基础上,采用动力回收效率以及?效率为系统评价指标,分别从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完成对循环的热力学分析和优化。本文首先讨论的是针对北方地区冬季需要集中供暖的需求。其依据的原理是变浓度的卡林纳循环的大温差蒸发和小温差吸收冷凝的特点有利于对余热热源高效发电利用,而固定浓度的氨水朗肯循环在冷凝器中具有大温差排热的特性,可以将冷却水在逆流式冷凝器中加热到供暖所需要的温度。通过将卡林纳循环与氨水朗肯循环相结合,组成了氨水卡林纳-朗肯循环(AWKRC)组合系统。该循环系统是在卡林纳循环的基础上通过增设3对三通阀(亦可用3套四通阀)使某些设备退出运行以转换为朗肯循环。在冬季按氨水朗肯循环运行以实现北方地区集中供暖的需求,在非供暖季节则按发电效率性能更优的卡林纳循环方式运行。建立了AWKRC系统的计算模型和各个设备的质量、能量平衡方程以及循环热效率、余热回收率和动力回收效率等评价准则的计算方程,编制计算软件对AWKRC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在设定初始条件下分析了循环过程中的基本浓度和工作浓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卡林纳循环的工作浓度和基本浓度的最佳匹配关系。在热源进口温度为300°C,卡林纳循环冷却水进口温度取25°C而氨水朗肯循环冷却水进口温度取15°C,热水供暖和回水温度分别为90°C和40°C条件下,选取卡林纳循环的最佳工作浓度为0.5和对应的基本浓度为0.314,并取氨水朗肯循环的工质浓度与卡林纳循环工作浓度相同即0.5,分别计算了两种循环在给定条件下的各状态点参数和循环性能;并重点讨论了在卡林纳循环下蒸发器中蒸发露点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论文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冷热源温度条件下,蒸发器工质蒸发露点温度对应于给定的工作浓度存在最佳值,使得循环性能达到最优,且在不同工作浓度下蒸发露点温度最优值和循环性能值均有所不同。由此还进一步给出了不同工作浓度条件下循环性能的最佳值随热源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上述计算条件下,卡林纳循环和氨水朗肯循环发电部分的动力回收效率分别达到了16.05%和12.95%;但是加上供暖负荷以热泵COP折算为当量电效率后,氨水朗肯循环的综合动力回收效率可以达到23.72%。同时在最佳浓度匹配的条件下对AWKRC系统还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系统的?效率和循环过程中的各个设备的?损失和?效率并进行了相关计算分析。在上述给定的外界条件且内部参数优化的情况下,卡林纳循环的?效率为41.9%;而氨水朗肯循环虽然其发电部分的动力?效率仅为33.1%,但考虑供暖部分后综合?效率为46.5%。本论文所研究的第二种情况是针对温度为350400°C的中温余热,提出了两种可以对中温热源进行梯级利用的双蒸发压力卡林纳循环流程。第一种是串联循环流程(DPV-KC),即在卡林纳循环的基础上通过在第一蒸发器后增设较低蒸发压力的第二蒸发器来利用第一蒸发器出口的热源,可以进一步提高循环对外输送的净功。通过计算得出,DPV-KC的工作浓度和基本浓度同样存在最佳的匹配关系,在工作浓度分别取0.35、0.4和0.45时,对应的最佳基本浓度分别为0.214、0.243和0.277。在热源进口温度和冷却水进口温度分别取400°C和25°C条件下,计算分析了不同浓度条件下蒸发露点温度对DPV-KC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了不同工作浓度条件下对应的最佳蒸发露点温度。在工作浓度和基本浓度分别取0.45和0.277时,对应的第一蒸发露点温度的最佳值为300°C,在此条件下,双蒸发压力卡林纳循环的动力回收效率达到了25.43%,相对于单蒸发压力卡林纳循环提高了13.2%。针对DPV-KC系统的第一蒸发器的过冷吸热段与热源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温差不可逆损失的情况,进一步讨论了串并联布置的双压力蒸发卡林纳循环(DPV-KC2),即将第二蒸发器与第一蒸发器的部分液体加热段(省能器)并列布置的方案。讨论和优化了影响DPV-KC2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如第一蒸发露点温度、第一蒸发器进口溶液的过冷度和第二蒸发器工质的过热度。结果表明,DPV-KC2系统的动力回收效率达到了26.61%,相对于单蒸发压力卡林纳循环提高了18.5%,相对于DPV-KC提高了4.64%。本文讨论的改进型卡列纳循环流程为季节性热电联供和进一步提高中温余热动力回收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二、道尔顿分压定律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尔顿分压定律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NHD脱碳装置工艺运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优化方案
    (1)提高气相运行压力
    (2)降低入口气体温度
    (3)降低NHD溶液温度
    (4)降低NHD水含量
    (5)降低NHD溶液杂质含量
    (6)提高NHD溶液循环量
    (7)更换新型脱碳塔填料
3.工艺优化前后效果对比
4.结束语

(4)甲烷、丙酮和正庚烷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可燃气体和蒸气爆炸基本理论
        1.2.1 爆炸灾害的分类
        1.2.2 爆炸产生原理
        1.2.3 爆炸特性参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可燃气体爆炸特性的国内外研究
        1.3.2 可燃蒸气爆炸特性的国内外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标准测量方法及实验装置介绍
    2.1 爆炸特性参数标准测量方法
    2.2 实验装置介绍
        2.2.1 20L球形爆炸容器
        2.2.2 点火装置
        2.2.3 配气、进气装置
        2.2.4 气流输出装置
        2.2.5 冷却、排气装置
    2.3 实验选材及浓度范围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甲烷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方案
    3.2 实验原理和方法
    3.3 容器内初始真空度对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
    3.4 流动状态对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
        3.4.1 流动状态对甲烷爆炸压力的影响
        3.4.2 流动状态对甲烷爆炸压力上升率和爆炸指数的影响
        3.4.3 本章实验结果与文献资料对比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丙酮蒸气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方案
    4.2 实验原理与方法
    4.3 流动状态对丙酮蒸气爆炸特性的影响
        4.3.1 实验前准备工作
        4.3.2 流动状态对丙酮蒸气爆炸压力的影响
        4.3.3 流动状态对丙酮蒸气爆炸压力上升率和爆炸指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正庚烷蒸气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方案
    5.2 流动状态对正庚烷蒸气爆炸特性的影响
        5.2.1 实验前准备工作
        5.2.2 流动状态对正庚烷蒸气爆炸压力的影响
        5.2.3 流动状态对正庚烷蒸气爆炸压力上升率和爆炸指数的影响
    5.3 甲烷、丙酮和正庚烷爆炸特性参数对比情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5)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一、理解
        二、学科
        三、学科理解
        四、学科理解水平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六、相近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第一节 PCK理论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二、学科知识与PCK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六、研究启示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四、结语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五、研究小结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六、研究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过程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五、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二、实证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2与SO2相互作用机制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全球气候变化及二氧化碳的排放现状
    1.2 CO_2减排技术简介
        1.2.1 燃烧前CO_2捕集技术
        1.2.2 燃烧中CO_2捕集技术
        1.2.3 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
    1.3 常见的CO_2化学吸收剂
        1.3.1 有机胺吸收剂
        1.3.2 离子液体
        1.3.3 水氨溶液
    1.4 二氧化硫的排放现状及危害
        1.4.1 我国SO_2的排放现状
        1.4.2 SO_2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1.4.3 目前主要的脱硫技术简介
    1.5 联合吸收CO_2和SO_2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6.3 主要研究内容
2.实验系统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2 实验设备及步骤
3 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_2和SO_2的反应热研究
    3.1 冷氨溶液吸收CO_2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3.1.1 NH_3-CO_2-H_2O系统气液平衡模型建立
        3.1.2 NH_3-CO_2-H_2O系统热力学模型建立
        3.1.3 化学平衡常数的确定
        3.1.4 NH_3-CO_2-H_2O系统的热力学模型验证
        3.1.5 热力学模型计算冷氨溶液吸收CO_2的反应热
    3.2 冷氨溶液吸收SO_2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3.2.1 NH_3-SO_2-H_2O系统气液平衡模型建立
        3.2.2 NH_3-SO_2-H_2O系统热力学模型建立
        3.2.3 NH_3-SO_2-H_2O系统热力学模型验证
        3.2.4 热力学模型计算冷氨溶液吸收SO_2的反应热
    3.3 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_2和SO_2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3.3.1 NH_3-CO_2-SO_2-H_2O系统热力学模型验证
        3.3.2 热力学模型计算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_2和SO_2的反应热
    3.4 本章小结
4 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_2和SO_2动力学研究
    4.1 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_2和SO_2传质系数与反应速率常数
        4.1.1 传质系数
        4.1.2 CO_2与NH_3的反应速率
        4.1.3 OH~-修正反应速率常数
        4.1.4 物理化学参数
    4.2 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_2和SO_2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
        4.2.1 SO_2和温度对CO_2总传质系数的影响
        4.2.2 NH_3浓度对CO_2总传质系数的影响
        4.2.3 CO_2浓度对CO_2总传质系数的影响
        4.2.4 CO_2在气相中的传质系数(kg)
        4.2.5 CO_2在液相中的传质系数(k’G1,k’G2)
    4.3 操作参数对各层膜中CO_2传质阻力的影响
    4.4 冷氨溶液吸收CO_2的动力学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SO_2对CO_2在冷氨溶液中传质行为的影响研究
    5.1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5.1.1 CO_2、SO_2和NH_3的传质微分方程
        5.1.2 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
    5.2 建立SO_2影响CO_2传质的数学模型
    5.3 数学模型的验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CO_2吸收特性的影响研究
    6.1 模型建立
        6.1.1 严格的速率模型
        6.1.2 传质特性模型
    6.2 模型验证
        6.2.1 CO_2吸收效率
        6.2.2 水氨系统液相传质和热力学特性
        6.2.3 CO_2荷载对CO_2吸收特性的影响
    6.3 冷氨溶液吸收CO_2的影响因素
        6.3.1 吸收塔填料高度的影响
        6.3.2 吸收液NH_3浓度的影响
        6.3.3 烟气CO_2浓度的影响
        6.3.4 温度的影响
        6.3.5 吸收液流速的影响
        6.3.6 吸收液CO_2荷载的影响
        6.3.7 吸收液SO_2荷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及创新点
        7.1.1 结论
        7.1.2 主要创新点
    7.2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_2和SO_2的传质和动力学实验数据
    附表2:主要符号对照表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奖励
    C 作者参研的主要科研项目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基于(火用)分析的焦炉煤气甲烷化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焦炉煤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技术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甲烷化工艺
        1.3.1 高温甲烷化工艺
        1.3.2 低温甲烷化工艺
    1.4 国内外甲烷化技术进展
        1.4.1 甲烷化催化剂
        1.4.2 甲烷化反应器
        1.4.3 过程系统能量集成
    1.5 软件简介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6.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焦炉煤气甲烷化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甲烷化反应体系独立反应的确定
    2.3 甲烷化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和反应热
    2.4 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
    2.5 绝热反应体系平衡组成的计算
    2.6 小结
第三章 焦炉煤气甲烷化工艺模拟和优化
    3.1 引言
    3.2 甲烷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3.2.1 甲烷化反应机理
        3.2.2 动力学方程的选择
    3.3 甲烷化稳态模拟
        3.3.1 模型建立及流程说明
        3.3.2 工艺模拟结果及分析
    3.4 操作条件对甲烷化工艺的影响
        3.4.1 操作压力对工艺的影响
        3.4.2 循环比对工艺的影响
        3.4.3 原料气N2摩尔分率对工艺的影响
        3.4.4 氢碳比对工艺的影响
        3.4.5 进料量对产物的影响
    3.5 工艺参数的优化
    3.6 小结
第四章 焦炉煤气甲烷化工艺系统(火用)分析
    4.1 引言
    4.2 环境和物系基准
    4.3 标准化学(火用)的计算
    4.4 工艺系统(火用)分析
        4.4.1 物流(火用)的计算
        4.4.2 单元(火用)损失的计算
        4.4.3 工艺改进方案
    4.5 小结
第五章 换热系统夹点-(火用)分析
    5.1 引言
    5.2 换热系统夹点分析
        5.2.1 公用工程参数
        5.2.2 夹点分析
    5.3 换热系统(火用)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
致谢

(10)冬季热电联供的和双压力蒸发的氨水动力循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卡林纳循环流程改进和对热力性能的热力学优化研究
        1.2.2 工质物性计算研究
        1.2.3 动力/制冷/供热复合循环的研究
        1.2.4 卡林纳循环的应用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氨水动力循环的热力学基础
    2.1 氨水混合工质热物性状态参数计算模型编制
        2.1.1 氨水溶液Schulz状态方程
        2.1.2 PR(Peng-Robinson)方程
        2.1.3 不同已知条件下氨水混合工质方程的求解方法
        2.1.4 编程计算中注意的问题
    2.2 卡林纳循环数学模型及热力学分析
        2.2.1 三压力卡林纳循环工作原理
        2.2.2 卡林纳循环基础数学模型与热力过程求解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电联供的卡林纳-氨水朗肯循环组合系统模型
    3.1 AWKRC循环流程
    3.2 AWKRC循环能分析
        3.2.1 基本假设
        3.2.2 循环的计算过程
        3.2.3 循环的热力计算模型
        3.2.4 循环性能的评价准则
    3.3 AWKRC循环的?分析
        3.3.1 ?分析的基本概念
        3.3.2 循环各部件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卡林纳-氨水朗肯循环组合系统热力学分析
    4.1 卡林纳循环参数优化与性能分析
        4.1.1 基本浓度与工作浓度
        4.1.2 循环倍率
        4.1.3 蒸发器工质露点温度
    4.2 朗肯循环的性能分析
    4.3 AWKRC性能分析
        4.3.1 AWKRC状态点参数
        4.3.2 工质与热源和冷源的传热温差曲线
        4.3.3 能流图
    4.4 AWKRC?分析
        4.4.1 卡林纳循环?分析
        4.4.2 氨水朗肯循环?分析
        4.4.3 AWKRC各设备?分析
        4.4.4 AWKRC各设备?流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压力蒸发卡林纳循环
    5.1 串联双压力蒸发卡林纳循环(DPV-KC)
    5.2 DPV-KC系统性能分析模型
    5.3 DPV-KC系统参数优化与性能分析
        5.3.1 浓度的优化
        5.3.2 第一蒸发器蒸发参数的确定
        5.3.3 循环状态参数
    5.4 DPV-KC系统与卡林纳循环的性能对比
        5.4.1 卡林纳循环的参数优化
        5.4.2 DPV-KC与卡林纳循环随热源温度变化的性能比较
    5.5 串并联双压力蒸发卡林纳循环(DPV-KC2)流程和计算模型
    5.6 DPV-KC2 系统性能分析
        5.6.1 工作浓度与基本浓度
        5.6.2 蒸发器参数
        5.6.3 DPV-KC2 综合寻优
        5.6.4 循环热力性能比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道尔顿分压定律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NHD脱碳装置工艺运行总结[J]. 朱之明,马名杰. 当代化工研究, 2021(21)
  • [2]运用化学史开展探究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本质观的行动研究[D]. 王培.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核心素养视野下史料支架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胡杰英.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4]甲烷、丙酮和正庚烷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D]. 韦一. 江苏大学, 2020(02)
  • [5]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如何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中的“压强”[J]. 林进太.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0(03)
  • [7]分类归纳 整合突破——浅析平衡分压常数Kp计算的技巧突破[J]. 张瑞.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0(01)
  • [8]冷氨溶液同时吸收CO2与SO2相互作用机制及特性研究[D]. 周强. 重庆大学, 2019(01)
  • [9]基于(火用)分析的焦炉煤气甲烷化工艺优化[D]. 张旭.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10]冬季热电联供的和双压力蒸发的氨水动力循环性能研究[D]. 张治.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道尔顿分压定律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