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本质与宁波经济体系运行过程的评价

宏观调控的本质与宁波经济体系运行过程的评价

一、宏观调控的本质和宁波市经济系统运行过程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胡美娟[1](2020)在《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如何协调二者关系,减轻生态压力与环境污染,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一直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面临的热门话题。由于长期依靠自然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系统已经从“空的世界”进入到“满的世界”,自然资本开始变得绝对稀缺,阻碍了人类福利的有效提升。当前,经济发展不能依靠更多的资源环境消耗来提升福利水平,只能依靠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维持或优化人类发展现状,提升生态福利绩效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长三角41座城市为研究单元,借鉴福利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效率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着眼于福利评价体系的改进,从综合福利视角出发,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网络NSBM-DEA模型、空间自相关、结构分解模型、LMDI模型、面板灰色关联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脱钩效应、空间变差函数、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门槛面板回归模型等多种地学统计和数理方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格局、过程、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突破了以往基于生态效率的二维发展模式,向自然消耗、经济增长、人类福利组成的三维模式过渡,同时也实现了从弱可持续发展范式向强可持续发展范式的转变,弥补了生态效率在社会维度上关注的不足,彰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城市建设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诉求。论文以资源环境压力、综合福利的测度与分析为基础,以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时空关系与效应为前提,遵循“要素测度与评估——要素时空关系——格局特征——演化过程——模式总结——机制提炼——路径优化”为主线,探究长三角地区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格局、过程、驱动机制、模式及路径优化。全文研究内容共包含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为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全文研究背景、目标与意义、主要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框架构建、区域概况等。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包含第四、五、六章,综合评判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要素时空特征及其演变机理、要素时空关系、演化格局及过程、发展模式、投入产出要素冗余分析及改进方向。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分析生态福利绩效驱动机制、综合效应及优化路径。第四部分为第八章,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呈现逐渐上升态势,其增长速度大体可划分为快速增长期、中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三大阶段,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分异格局;经济欠发达的边缘地区压力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追赶效应”,经济增长是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加的直接效应。(2)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福利、经济福利、社会福利水平均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受到环境质量影响环境福利出现了显着下降,制约了综合福利的优化提升。空间上呈现自东南向西北地区持续降低格局,空间差异逐渐缩小,趋于均衡化发展。(3)经济增长充当了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的中间变量和工具,架构起资源环境压力和综合福利水平关系的桥梁,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反馈。(4)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值总体不高,受福利水平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强度的相互影响出现时升时降现象,波动频繁;大多数城市实现从中低绩效水平向较高级绩效水平转化,高速经济增长伴随着低生态福利绩效爬升,总体呈现由“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特征向“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演化,空间极化效应减弱。少数城市进入到可持续发展模式,然而大部分城市仍然陷入资源投入过度、绿色福利产出不足的漩涡。(5)长三角区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变化受到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化发展模式、城市规模、消费、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环境治理成效、区域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与抑制、促进与抵消、调节与响应等多维效应的综合影响与相互作用,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溢出效应和时间上的门槛效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共同驱动着区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格局演变。最后根据一系列实证分析,针对如何提升生态福利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何翔宇[2](2020)在《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成为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如何构建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准确定位“三生”空间功能成为市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省鹤壁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识别划定为研究的切入点,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基础上,开展国土空间优化调控利用相关研究。本文针对鹤壁市各区县开展“三生”空间功能水平评价,对市域国土“三生”空间功能格局分布特征进行空间异质性和相关性分析。对鹤壁市“三生”空间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鹤壁市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承载等级和适宜程度。在“双评价”的基础上,对鹤壁市进行“三生”空间功能优化分区,为确定“三生”空间优势功能分布格局,引入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确定“三生”空间优势主导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生”空间优化分区。研究表明“三生”空间利用受城镇化、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大于自然环境因素,“三生”空间利用的演化受到社会经济系统、自然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的作用的相互影响。通过对鹤壁市“三生”空间功能进行定量识别的实证研究,表明构建的“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可以较好的反映不同地类的功能类型,同时不同地类功能的划分与空间主导功能的识别结果基本一致。从空间异质性来看,生产功能高值区位于淇县和浚县,在空间分布上位于市域东南部,该区域土地利用以水浇地、旱地等农用地为主导,生活功能高值区分布在淇滨区、鹤山区和山城区,在空间格局上,该区域主要分布为鹤壁市老城区和新城区,由于连片发展而形成的带状区域,生态功能高值区分布在鹤山区和山城区,主要位于市域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带,该区域多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从空间相关性来看,“三生”空间各功能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可以通过全局自相关和局域自相关检验,不同功能集聚区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具有较大差异。鹤壁市农业生产承载等级和适宜性程度均以高等级区域为主,高承载等级和适宜区面积分别占评价面积的89.39%和88.67%;鹤壁市城镇建设承载能力较高和高等级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36.38%和8.85%。鹤壁市国土空间适宜农业开发区域占比高,城镇建设开发以中度适宜为主。鹤壁市国土空间划分为7种国土空间功能区类型,根据各分区特征提出“三生”空间优化调控的格局重构模式,提出“三生”空间优化调控利用的政策建议,生产空间的农业用地应加大投入水平,生活空间城镇建设用地应提高利用效益,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生态空间的生态用地应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本文的创新主要是基于土地的多功能性,提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划定的新视角和技术方法,构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优化调控利用的实现路径;开展“三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将单要素集成确定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承载等级,评价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等级;以优势功能为基础进行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提出了鹤壁市“三生”空间优化的分区方案和实现路径。该研究为具体的规划实践工作提供更好的决策和技术支撑,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对提高区域国土空间治理的执行力和效能,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优化调控理论研究有所借鉴。

鲁慧君[3](2006)在《宁波市经济系统运行过程再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系统运行过程评价的提出是为一国或一个地方的宏观(区域)经济调控服务的。在一般均衡状态下,经济系统存在总供求平衡和结构平衡。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这种理想状态是永远不会出现的。所以在经济系统运行过程评价的设计中,本文采用了一个只包含几个有代表性的主要经济变量的模拟均衡系统,并把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指标"均值"设计成近似一般均衡状态的参照系,即经济指标评价系统。本文运用这一思想对宁波市1985-2004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价。

李嵩誉[4](2015)在《无居民海岛立法的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与制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生存环境的有序、和谐与人类求养行为的公平、合理应该成为资源环境立法的规则制度。生态脆弱性是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逻辑起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必须改变单一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价值观为有益于生态可持续性的多价值目标实现。法律对无居民海岛保护的历史演进代价已确证“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陆地发展路径不适用于无居民海岛,体现市场价值的经济理性规则也与海岛内在价值的生态理性相左。无居民海岛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根源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原则与制度的缺失。海岛生态性在于其整体性和系统性,每一个整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对系统干扰超过其生态阈限,不仅导致其生态退化,甚至永远不可逆。海岛的任何开发利用必然威胁其生态安全,而被利用海岛的人为干扰活动已经导致其生态严重退化。这些既是海岛生态遭受人类胁迫超过其自身恢复力的异常反应,也是人为肢解、割裂海岛资源环境要素与其生态整体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所致。现有无居民海岛保护的法律规范的实质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无居民海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立法理念、目标、原则和制度等存在诸多混乱与冲突。《海岛保护法》对无居民海岛保护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立法目标多元、罚则规制不科学、生物保护制度疏漏、污染防治规制匮乏、生态保护优先制度缺失等。法律既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也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利器。然而,一旦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作用丧失就会造成“理性人”行为无度的破坏性后果,已利用无居民海岛的生态退化正是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及制度缺失造成的。法是获取或减损利益的方式,是利益确认、衡平与维护的规范化途径,而立法的过程既是利益确认的过程也是价值选择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法学的语境下可以转化为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对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如何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权衡、取舍,从形式上是取决于立法者的价值选择。但法律本质上不是制定规则和创造规则,而是发现和认同规则。无居民海岛立法的主导价值观不能完全按照人类的社会价值来判定与权衡其取舍,而必须超越人类传统的经济理性的价值判定,应以其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为依据。无居民海岛所赋存的自然生态性特质要求对其生态优先保护,也决定了生态价值在多价值属性中的主导价值地位。生态保护优先肇始于海岛生态价值,根置于生态理性的内在逻辑,旨在生态价值观制度化,彰显着生态优先制度居于无居民海岛整体制度结构的内核。生态保护优先是无居民海岛立法的最高准则。生态保护优先要求生态利益优先于经济利益,生态系统整体优先于个体,自然经济系统优先于社会经济系统,以自然生态秩序模式优先建构人类经济行为秩序。生态保护优先具有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政治学的正当性理论基础。法的基本原则是体现法的基本精神的根本原则,是人们在制定和实施法律过程中必然遵循的、贯穿立法和执法全过程的基本准则,它承载并昭示着相关领域内基本法律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目标。生态保护优先作为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基本原则,就决定其在该立法中处于基础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地位,构成了无居民海岛保护制度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础,并作为调整和指引整个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方向贯彻到无居民海岛立法的各个层面。生态保护优先既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摒弃,也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扬弃,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经济秩序的建构。制度是规则、理性。无居民海岛生态优先保护原则最终需要转化为制度规则,才能实现对其生态的真正保护。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原则性制度是贯穿其保护全过程的制度,禁限行为制度作为生态优先的核心制度既是对传统法律权利的约束,也是可操作性制度的本质要求。用岛行为人若违反法定或约定规范,就须承担救济性制度中的不利后果。一切导致生存环境无序、不和谐、不公平、不合理的求养行为都将是非法的。无居民海岛立法作为部门法的配套法,其生态保护除具备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外,还须具备制度实施的良好制度环境。《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干法,其立法价值目标旨在环境秩序的实现,应该是生态保护优先法。而现行陆地、海域环境资源法律的制度结构仍是资源要素的单一性效率利用,共性问题是缺少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优先保护理念,这也是其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的根源所在。任何资源都构成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实现其系统管理,应确立生态优先保护为陆地、海域环境法律的基本原则,并以此原则建构生态优先制度秩序。

马冉[5](2019)在《政务营商环境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文中提出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营商环境分为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四个大类。其中,政务营商环境指的是制约企业达到其最高生产率的政府服务能力及水平的总和。2019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因此将其列入2019年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政务营商环境的优化,有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政商关系规范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以及增强国家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政务营商环境的优化还能通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立起安全、高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财源体系,有力支撑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如何定义、分析、评价和优化政务营商环境。首先,从营商环境、政务营商环境问题的由来、发展及概念内涵外延的辨析入手,厘清了政务营商环境的内涵和特征,并通过文献的评述和理论的回顾与运用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现阶段政务营商环境相关研究存在着整体水平不佳、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留言数据进行了理论抽样,在达成理论饱和的基础上,通过三级编码形成了政务营商环境研究的分析框架。之后,运用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从“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全体留言数据中筛选出政务营商环境相关留言,并运用构建的分析框架对文本数据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最终对我国企业在政务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需求偏好形成了整体的认识。再次,基于政务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改进政府服务、提升政府效能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和评价工具的意义,本文尝试着构建了政务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赋权,并收集了国内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据此来计算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指数,并分析了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的主要特点和我国地方政府在构建政务营商环境方面的主要问题。最后,在综合前述分析的基础上,以服务型政府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优化我国政务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改进和优化政务营商环境提供理论支撑和工具选择。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企业对政务营商环境的主要诉求包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充足的现金流与完善的产权保护、有效的政策落实、完备的基础设施与优质的生产要素、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等。但是,政府服务理念转变滞后、服务内容不清晰、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制度不健全、服务流程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企业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要想建立起需求识别有效、服务职能合理、服务能力良好、服务供给优质的政务营商环境,政府需要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设施、服务制度、服务流程、服务供给、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八个方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并运用合理科学的政务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和指导政务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本文运用经济学的视角与方法研究了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并将这个问题置于保障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逻辑中,即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具有跨学科和综合性特点。此外,本文以政务营商环境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企业对政务营商环境的需求偏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政务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指数、提出了优化政务营商环境的有效路径,这既有助于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扩展和深化,也希望能够对政府营商环境建设的实际工作提供政策工具和理论指导。

秦学[6](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提出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钱志刚[7](2015)在《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的核心主体,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然而,经过近二、三十年外延式快速扩张后,地方大学普遍陷入多重发展困境之中,转型发展诉求非常强烈。由于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转型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实现路径的多样性,使得该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复杂性和现实挑战性。本研究主要选择从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维度来分析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支持体系等。本研究实际上是围绕二个中心环节、四个核心问题来展开的。二个中心环节就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是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诉求是什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在关联是什么;二是“为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为什么要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依托;三是“转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要往哪个方向转,其转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什么;四是“怎么转”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其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支持体系是什么。试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研究,旨在为我国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厘清思路、拓宽视野;为地方政府及国家的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提供理论参考、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法、案例法、比较法等方法的运用与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是对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组织结构、制度文化、运行模式等核心要素的根本性转变的抽象概括,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改革工程。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既体现了地方大学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又是一种基于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选择。否则,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就会很难实现,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地方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与服务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十分吻合的,服务型大学应是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理想类型和目标定位所在。第二,地方大学要实现向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大小高低就成了衡量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以及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因而,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成了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吉首大学、宁波大学等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表明,地方大学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服务促转型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可循,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等等。第四,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路径,如,通过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以平等、对话、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通过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使地方大学与地方产业成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耦合体以及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以及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升,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搭建专业就业职业对接平台、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发展等等。第五,地方大学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支持体系作保障,如,地方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明确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提供制度环境和制度支持。地方大学组织自身必须要构建一种服务型教育体系,它既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通过区域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的构建和运转,促进服务文化的产生、复合组织的出现、合作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环境的优化等,进而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韩立达[8](2004)在《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均衡、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房地产经济周期以及经济预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详细地分析了城市房地产预警的方法,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界限,最后建立了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并结合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时序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论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周期、不确定性与房地产预警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和结合我国房地产预警的实践及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建立了房地产预警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以一种新的角度揭示了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内在逻辑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警情、警兆及警限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分析。其次,本文以房地产经济周期并结合周期变动的特点来建立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为主线,其主要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的理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同时在对相关城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应用了一些计量经济学方法,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直接运用。事实上,现有的城市房地产预警在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分析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如果仅注重理论分析显然是不够的,尽管这些分散的多角度的论述能给有关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方法,所以,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收集相关的实证资料和大量的数据。 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房地产经济预警理论的分析,应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确定相应的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典型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数据来检验我们建立的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践。 论文的第1章是作为导论和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题、研究意义、研究动态、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等进行了提纲挈领地阐述。 论文的第2章到第3章是对城市房地产经济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关于房地四川大举偏士学位论文产经济的长期均衡、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房地产投资与GDP的双向因果和协整关系、房地产经济周期以及经济预替理论方法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详细分析。首先,论文借用了目前被学者接受的四象限分析模型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及内部依存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指出了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存在大量不确定的外部干扰,这些干扰既有来自包括经济增长、长期利率、金融信贷等为主的宏观经济变t,也有包括政府资助房地产(住宅)、地方政府的开发管制、金融监管措施、房地产税收等在内的公共政策影响。由于这些外部的千扰,会使房地产经济面临大盘的不确定性。紧接着我们对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展开了分析,它主要包括不确定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不确定性研究的计级经济模型选择以及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大t不确定性问题,针对房地产经济外部干扰而引起的内部传导,有针对性的阐述了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的类型和形态,其目的是为后面建立城市房地产预替系统和预替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分析基础.然后,我们结合葛兰杰(Granger)双变盆因果性检验模型,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计算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与GDP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且是长期平稳系列,这从定盆分析方面验证了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对基本理论分析的深入,我们开始在此基础上对房地产的经济周期展开讨论,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和经济周期理论、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随机经济周期理论、国内外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理论研究、经济预普的研究范式等。这些基础理论的分析为建立城市房地产预普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佐证。在本章的最后,我们结合当前对房地产泡沫的讨论,分析了房地产预替与房地产泡沫的关系,详细探讨了房地产泡沫的基本含义、房地产泡沫侧度方法、关于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预替监测、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控制策略等。 论文的第4章是本文的总体分析框架。在探讨了国内学者对房地产预普系统的一些较为有代表性的定义后,界定了城市房地产预替系统的基本内涵,较为全面地介绍和评析了城市房地产预普方法.从系统论的原理出发,提出了我国城市房地产预普系统的构建思路,尤其是构造了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与国家房地产预替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思路,对计算机技术在房地产预替系统中的应用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分析模块,从而为后面各章的分析提供了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理论分析构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的第5章到第7章是对建立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具体动态和详细的分析,也是本文的重点。由于建立一个理论分析透彻,又有定量分析并基于实践基础的警情指标是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关键和核心。为此,我们详细分析了房地产的投资过热和投资萎缩等房地产经济的不正常表现,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分析了房地产警情的基本特征和各种实际意义,进而对房地产经济警情进行了界定。然后通过对价格指数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提出了房地产价格指数是反映房地产经济等情的核心指标,为了深化对房地产价格指数的认识,我们详细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含义及特征、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及我国

曹裕[9](2016)在《社会空间网络分析视角的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逻辑框架、治理机制和管控策略》文中认为纵观人类文明史,农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活动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最主要方式。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时期,在跨越“刘易斯拐点”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双重约束下,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正从根本上对国家的经济结构与产业形态实现着重塑。然而城市化并不简单是提升城市人口比重和国有土地比例的扩展问题,城市体系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必须在“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的制衡机制中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企业的自主选择以及劳动力的自由迁徒。由于未能深刻认识到城市化体系构建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耦合机理,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要求下,存在着东部沿海快速城市化地区发展普遍面临着“城市建设用地短缺”,而中西部地区“有限的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方式粗放浪费”的矛盾困境,如何提高土地供应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土地供需成本成为核心问题。由于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土地利用的“非均匀混合污染特性”和“区域土地资源的时空间禀赋差异”,一方面,在城市建设用地侧造成地方政府“公地悲剧”式多占多用建设用地指标依赖土地财政的“竞次式”发展;另一方面,土地与户籍的二元管理体制在城市化中创造了大量的两栖人口,农村土地确权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土地禀赋效应限制了农地的流转规模,从而在农村集体土地侧,造成大量农村土地的闲置浪费,形成“反公地悲剧”。本文的最终目标旨在解决当前我国建设用地利用中的这种“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并存的困境。通过土地资源治理结构的改革,提高土地供需和管控效率,降低土地利用后期管护的外部性成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在理论研究上,本文从逻辑框架、治理机制选择和可能的管控路径三个维度开展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的研究;在实证研究上,宏观上采用1999年-2014年全国层面的空间面板数据,以“核心-边缘”理论构建土地利用的三次函数模型,分别进行了混合面板回归、16期的截面数据回归和面板数据的FGLS回归,并模拟了地理距离与土地利用效率的边际分析过程;在中微管层面,以浙江省1999年-2007年开展的“折抵指标有偿调剂”为研究案例,构建浙江省城市簇群的空间竞争与合作模型,以社会网络关系的视角识别城市个体的角色、地位和相互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最后根据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选取了 4个国家的多样化指标体系进行制度分析,在诊断社会-生态系统(SES)分析框架下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用地管控模式和路径选择。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梳理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关于边际分析和治理结构选择的逻辑思路和理论假说,结合新经济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发现经济学与社会学经历了嵌套-脱藕-融合的演变历程,以经济-社会融合的视角分析了市场制、科层制和网络制治理结构的异同属性,在全面分析土地资源的物理属性和社会利用的特殊性基础上,确立网络制为本文治理结构,并将社会关系嵌入到土地资源的配置中,确立了由追求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向控制治理的过程效率过渡的逻辑基础。(2)以交易最低信用问题的提出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制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原因,并给予了数学上的逻辑证明,无重复一次静态博弈方法揭示了网络制的发生机制、约束合作和信任回报机制的原理,并以“围栏陷阱”案例介绍了自组织网络机制的作用,嵌入社会关系的诊断社会-生态分析(SESs)框架揭示了治理结构选择的机理。针对土地利用规划中“不易算”、“不易分”和“不易控”难题,在此基础上以非线性的复杂思维提出以“基础配置+奖励配置+竞争配置”的增量建设用地管控模式,并主张由追求不切实际的建设用地配置的边际效率向过程控制、结构控制和效率实现目标的过渡,实现这三个目标也就达到了总量控制的目的。数理分析和案例分析论证了在本文提出的新的分配框架中区域间的指标交易的确可以增进建设用地利用效率。(3)以构建“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的效率函数为出发点,通过空间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FGLS)和边际模拟(GLS)证实了区位因素与土地利用效率的关系符合核心-边缘模型,研究发现地理距离与建成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形规律,并存在一条北起吉林松原(15.38,1065)和吉林市(15.16,1050),中间经过河南三门峡(14.9,1032)湖北荆门(15.41,1067)和随州(15.22,1054)以及湖南张家界(17.01,1177),西至广西百色(15.63,1082)的类似人口密度的“胡焕庸线”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边界曲线,最优效率的建设用地利用区域在距离三大港口 350公里至400公里范围内,超过1100公里以后土地利用的负面效果将越来越大,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三大最优土地利用效率圈的边界城市大概是天津港到河北张家口(4.79,331.85)和山东淄博(5.24,363.02);上海港到浙江丽水(5.28,365.8)、台州(4.92,340.86)和安徽芜湖,5.45,376.9),香港到广东阳江(5.44,376.8)和揭阳(5.6,386)的范围。另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人口承载最大上限量为2.39万人/平方公里;通过对1999-2014年16条曲线的拟合发现:有效距离内的大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动一倍,可以带来平均意义上1.2亿元的GDP收益;而在边际意义上,在距离三大港口最优效率圈范围内的大城市,则可以带来每平方公里5650万元的土地利用效益增加值。(4)为了论证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作为一种独立机制配置稀缺社会资源,本文构建了社会网络空间竞合模型,发现浙江省1999年-2007年城市簇群空间的中介度(结构洞)变化曲线与折抵指标资源流向的曲线拟合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76.44%。凝聚子群分析发现存在四组城市网络合作族群,分别是杭州、湖州、嘉兴和绍兴组合,宁波和舟山、台州组合,温州和丽水组合,金华和冲州组合。并通过宁波和绍兴的土地指标交易案例说明了经济联系的网络密度分析和地位分析可以为建设用地指标交易辨识潜在的交易分区和交易组合提供技术支持。(5)在奥斯特罗姆SES框架下通过对美国的土地发展权模式(TDR)、荷兰的分区模式(Zonal)、德国的无差异交易(UTP)、按比率交易(RTP)和分区模式(Zoning)以及中国的CAC模式比较,发现当前适合中国的指标控制模式是“Zonal+Pollution Offset+Big CAT”,大致类似于“总量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大区域的浙江折抵指标模式”,而区别在于前者CAT的交易范围更大,污染补偿模式可以不设置初始配额。传统的CAC体系有利于总量控制和保持低交易费用,缺点在于无法处理信息不对称和土地利用的时空间属性差异,事后交易成本巨大,而分区的办法既照顾了不同区域的时空间专属性,也有利于控制每个分区的总量;污染补偿模式则类似于现行的城乡增减挂钩模式,优点是不涉及到初始指标的配置,并且交易只在区域内进行,在当前的“市管县”体制下有利于近郊县的建设用地指标供应;更大范围的CAT最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大城市,这种机制的难点在于转换比率的设置需要较大的交易成本以及如何科学划分市场边界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市场热点或市场淡静。

张侠[10](2009)在《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文中提出都市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都市旅游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普遍受到关注,尤其是都市凭借多元的文化内涵、强大的城市功能和巨大的包容性,推动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体现了旅游的多重功能,不仅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眼球,也对完善政府职能的提出了更多要求。本文以政府经济学、旅游学、产业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和城市发展理论的多重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开展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综合研究。从泛旅游社会发展观出发,辨析了旅游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区别;分析了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行政运行职能在我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作的重要性;提出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模式;通过对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武汉市优化政府旅游行政职能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研究的背景、论文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及本文的思路框架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都市旅游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都市旅游竞合背景下政府职能的演变规律进行了阐述;以政府职能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城市发展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相关的理论依据;着重解析了都市旅游发展观。第三章分析了旅游发展对都市发展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旅游发展对都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系统关系和互动关系。第四章分析了政府职能对都市旅游发展的作用,在阐述部分国家以及我国旅游发展中政府与产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旅游产业政策、政府投入与税收、管理体制等与都市旅游发展的关系,对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范围、强度以及政府行为“泛化”现象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第五章对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运作进行了研究;从基本职能、运行职能和部门职能三个方面界定了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阐述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主要职能之间、政府职能与都市旅游发展阶段之间、都市旅游发展战略与职能运作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我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作的主要经验与不足;提出了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主要发展趋势。第六章研究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路径;提出了优化的总体原则;着重阐述了行政运行职能的优化思路;总结了政府管制、政府主导和自组织三种职能模式;阐述了政府职能优化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财税保障和危机管理体系;根据都市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产业一体化、价值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三种职能优化途径。第七章分析了武汉市都市旅游发展和政府职能运作的现状,提出了政府职能优化的基本对策和建议。第八章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宏观调控的本质和宁波市经济系统运行过程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宏观调控的本质和宁波市经济系统运行过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类社会已进入自然资本绝对稀缺的“满的世界”
        1.1.2 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1.1.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方位加速阶段
        1.1.4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是城市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技术路线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2.1.1 福利与福祉概念辨析
        2.1.2 生态福利
        2.1.3 生态福利绩效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福利研究进展
        2.2.2 生态福利研究进展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研究框架与区域概况
    3.1 理论基础
        3.1.1 福利经济学理论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3 生态效率理论
        3.1.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2 理论研究框架
        3.2.1 研究范式:从弱可持续到强可持续范式
        3.2.2 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要素关系理论
        3.2.3 研究框架构建
    3.3 区域概况
        3.3.1 区域范围界定
        3.3.2 区域自然概况
        3.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4 区域资源环境概况
第4章 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综合福利的综合评价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
        4.1.1 资源环境压力评价
        4.1.2 城市综合福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4.1.4 结构分解模型
        4.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长三角地区城市资源环境压力评价
        4.2.1 资源压力评价
        4.2.2 环境压力评价
        4.2.3 资源环境压力综合评价
        4.2.4 资源环境压力驱动效应分析
    4.3 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福利评价
        4.3.1 经济福利评价
        4.3.2 社会福利评价
        4.3.3 绿色福利评价
        4.3.4 综合福利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时空关系
    5.1 研究方法
        5.1.1 面板灰色关联分析
        5.1.2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5.1.3 脱钩效应
        5.1.4 LMDI因素分解
    5.2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时空关联
        5.2.1 总体关联特征
        5.2.2 空间关联特征
    5.3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动态交互影响
        5.3.1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关系检验
        5.3.2 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脉冲响应分析
    5.4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5.4.1 资源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
        5.4.2 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5.4.3 经济增长与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5.5 “福利门槛”假说验证及增长模式
        5.5.1 “福利门槛”假说及验证
        5.5.2 综合福利增长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过程
    6.1 研究方法
        6.1.1 两阶段Super-NSBM-DEA模型
        6.1.2 区域差异测度法
        6.1.3 空间变差函数
    6.2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过程
        6.2.1 动态变化:生态福利绩效纵向分析
        6.2.2 空间分析: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横向对比
    6.3 长三角生态福利绩效转化过程分解
        6.3.1 生产效率分析
        6.3.2 服务效率分析
        6.3.3 投入产出冗余度分析
    6.4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发展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机制及路径优化
    7.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7.1.1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7.1.2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
        7.1.3 变量选取依据
    7.2 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机制
        7.2.1 空间溢出效应
        7.2.2 门槛效应分析
        7.2.3 机制提炼
    7.3 生态福利绩效路径优化
        7.3.1 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网络化治理模式
        7.3.2 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
        7.3.3 促进政府服务向福利主义转变,以提高福利为目标
        7.3.4 补齐生态短板,增进绿色福利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2.1 研究视角创新
        8.2.2 研究内容创新
    8.3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
致谢

(2)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背景
        1.1.2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背景
        1.1.3 实施全域空间管控的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1.3.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进展
        1.3.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研究进展
        1.3.3 “三生”空间识别划定研究进展
        1.3.4 国土空间优化调控配置研究进展
        1.3.5 研究进展总体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国土空间规划
        2.1.2 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2.1.3 “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2.1.4 空间功能识别
        2.1.5 空间优化调控
    2.2 理论基础
        2.2.1 空间结构理论
        2.2.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2.2.4 地域分工理论
        2.2.5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2.2.6 人地关系系统协调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三生”空间利用影响因素与演化分析
    3.1 “三生”空间优化调控的目标与测度标准
        3.1.1 “三生”空间利用总量
        3.1.2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
        3.1.3 “三生”空间利用结构
        3.1.4 “三生”空间利用形态
        3.1.5 “三生”空间利用效益
    3.2 “三生”空间利用研究基本框架
        3.2.1 理论分析
        3.2.2 量化方法
        3.2.3 实证分析
        3.2.4 模拟优化
    3.3 “三生”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定性分析
        3.3.2 定量分析
    3.4 “三生”空间利用的演化机理
        3.4.1 “三生”空间利用影响机理综合分析
        3.4.2 土地投入水平与“三生”空间利用演化
        3.4.3 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三生”空间利用演化分析
    3.5 “三生”空间利用演化的实证分析
        3.5.1 研究区概况
        3.5.2 鹤壁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鹤壁市“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划定
    4.1 “三生”空间利用分类体系
        4.1.1 分类依据
        4.1.2 分类原则
        4.1.3 “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划分
    4.2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识别划定方法
        4.2.1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三生”空间功能初步识别
        4.2.2 “三生”空间功能定量识别方法
        4.2.3 “三生”空间功能组合模式
        4.2.4 “三生”空间主导功能识别方法
    4.3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识别与划定的实证研究
        4.3.1 数据来源
        4.3.2 功能价值量计算方法
        4.3.3 “三生”空间功能识别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鹤壁市“三生”空间格局分析
    5.1 “三生”空间格局分析框架
    5.2 “三生”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5.3 “三生”功能空间异质性分析
        5.3.1 “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5.3.2 生产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5.3.3 生活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5.3.4 生态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5.4 “三生”功能空间相关性分析
        5.4.1 生产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5.4.2 生活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5.4.3 生态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三生”空间“双评价”实证研究
    6.1 评价原则与方法
        6.1.1 评价原则
        6.1.2 评价方法
    6.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评价
        6.2.1 土地资源
        6.2.2 水资源
        6.2.3 环境评价
        6.2.4 生态评价
        6.2.5 灾害评价
    6.3 农业生产承载等级及适宜程度评价
        6.3.1 农业生产承载等级评价
        6.3.2 农业生产适宜程度评价
    6.4 城镇建设承载等级及适宜程度评价
        6.4.1 城镇建设承载等级评价
        6.4.2 城镇建设适宜程度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双评价”的“三生”空间优化与实现路径
    7.1 双评价与空间优化的理论框架
        7.1.1 理论内涵
        7.1.2 “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评价模型
        7.1.3 “三生”空间优化分区方法
    7.2 优化分区方案
        7.2.1 优化分区原则
        7.2.2 功能优化分区
        7.2.3 “三生”空间功能优化分区特征
    7.3 “三生”空间优化实现路径
        7.3.1 “三生”空间格局优化
        7.3.2 “三生”空间优化对策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无居民海岛立法的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与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制度契机
    第一节 生态脆弱性是一切保护的肇始
        一、海岛生态性脆弱于人迹资源环境
        二、经济理性与海岛生态性相左
        三、生态保护“优先”观
    第二节 生态优先制度缺位导致海岛破坏
        一、海岛开发必然威胁其生态安全
        二、海岛不当使用已导致其严重破坏
        三、生态恶化呼唤生态优先保护
    第三节 海岛管理无序源于生态优先制度缺失
        一、生态损害实质重在优先制度缺失
        二、生态管理缺位招致生态秩序失衡
        三、生态思想匮乏期待生态伦理回归
第二章 生态保护优先缺失的制度困境
    第一节 立法演进凸显生态优先制度稀缺
        一、“疏于管理”导致生态灾难
        二、“有偿使用”重经济弃生态
        三、“保护优先”不等于“生态保护优先”
    第二节 法律性规范失灵在于生态优先缺失
        一、多且乱法律性规范的效率失灵
        二、生态优先缺失的法律性制度困境
    第三节 《海岛保护法》生态保护的检讨
        一、原则规范无力于生态优先保护
        二、现行生态保护的优先制度缺陷
第三章 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制度抉择
    第一节 经济理性与其生态保护理念相悖
        一、市场经济架构是“反自然的”
        二、经济理性是加剧生态危机的根源
        三、生态保护期盼生态经济秩序
    第二节 生态理性旨在生态价值观制度化
        一、生态理性的整体论、系统论是生态方法论
        二、生态价值根置于生态理性的内在逻辑
        三、生态保护优先:生态理性植入法治轨道
    第三节 生态保护优先居于制度结构的核心
        一、整体制度结构旨在保护与管理
        二、生态保护优先居于制度结构内核
第四章 生态保护优先的制度理性
    第一节 “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内涵
        一、“生态保护优先”的历史发展追溯
        二、“生态保护优先”内涵的全新诠释
        三、海岛“生态保护优先”的域外典范
    第二节 “生态保护优先”的正当性理论基础
        一、生态学的科学基础是生态本位
        二、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是生态义务
        三、生态经济学倡导生态秩序优于经济秩序
        四、生态政治学要求政治制度生态化
    第三节 海岛生态可持续维护的制度要求
        一、可持续性的多维度阐释
        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质疑
        三、海岛生态可持续规范要求
第五章 无居民海岛生态优先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生态优先的原则性制度
        一、整体使用制度
        二、严格管理制度
        三、管理及于任何使用制度
    第二节 生态优先的可操作制度
        一、禁限行为制度
        二、生态影响评价制度
        三、生态保证金制度
        四、环境治理制度
        五、生态巡查制度
    第三节 生态优先的救济性制度
        一、生态修复制度
        二、代表诉讼制度
第六章 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优先立法的制度匹配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立法价值观评估与诊断
        一、“经济优先”观解构
        二、“生态保护优先”观重构
    第二节 陆地环境资源立法价值观缺陷
        一、环境退化昭示经济理性窘境
        二、社会生态标准优于经济理性标准
    第三节 海域环境资源立法价值观重构
        一、生态理性是海域属性的客观抉择
        二、生态优先规范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论文

(5)政务营商环境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体现改革政策的价值取向
        1.1.2 实现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
        1.1.3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要
        1.1.4 规范政商关系的重要途径
        1.1.5 保障财政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可能的贡献和研究的难点
        1.3.1 可能的贡献
        1.3.2 研究的难点
第2章 政务营商环境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政务营商环境及其内涵
        2.1.1 营商环境的由来、发展与界定
        2.1.2 政务营商环境的概念及重要性
        2.1.3 政务营商环境的特征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政务营商环境与政务环境、政务服务、服务型政府
        2.2.2 政务营商环境与制度质量、政府质量、政府效能
        2.2.3 政务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
    2.3 国内外营商环境研究现状综述
        2.3.1 源起:比较成本分析
        2.3.2 营商环境、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
        2.3.3 各种营商环境指标排名的大规模涌现与反思
        2.3.4 营商环境研究的总结与发展趋势
        2.3.5 国内营商环境相关研究
    2.4 政务营商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逻辑起点
        2.4.2 制度与经济增长:实现路径
        2.4.3 服务型政府:理论指导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务营商环境的分析框架建构
    3.1 问题的提出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3 范畴提炼和模型建构
        3.3.1 开放性编码
        3.3.2 主轴编码: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3.3.3 选择性编码:良好政务营商环境的构成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务营商环境的企业需求分析
    4.1 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企业诉求的议题分布
        4.3.2 企业诉求的时间分布
        4.3.3 企业诉求的空间分布
        4.4.4 企业诉求的文本长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务营商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1 构建政务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意义
        5.1.1 厘清政府角色
        5.1.2 推动职能转变
        5.1.3 提升政府效能
    5.2 既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比较
    5.3 政务营商环境评价的主要原则
        5.3.1 一般性原则
        5.3.2 特殊性原则
    5.4 政务营商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5.4.1 企业需求的识别
        5.4.2 服务职能的履行
        5.4.3 服务供给的能力
        5.4.4 服务供给的结果
    5.5 政务营商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测算
    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赋权
        6.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6.1.2 构造判断矩阵
        6.1.3 指标权重计算
        6.1.4 一致性检验
        6.1.5 权重计算过程示例
        6.1.6 政务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6.2 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测算
        6.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6.2.2 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水平测算
    6.3 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的主要特点
        6.3.1 整体水平相对偏低
        6.3.2 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6.3.3 区域内部差距明显
        6.3.4 地区差距逐渐缩小
    6.4 地方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
        6.4.1 服务理念转变滞后
        6.4.2 服务内容不清晰
        6.4.3 服务能力不足
        6.4.4 服务制度不健全
        6.4.5 服务流程不合理
        6.4.6 服务供给不佳
        6.4.7 评价标准不一
        6.4.8 激励机制不完善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务营商环境优化的路径思考
    7.1 更新服务理念
    7.2 明确服务内容
    7.3 完善服务设施
    7.4 创新服务制度
    7.5 再造服务流程
    7.6 优化服务供给
    7.7 改进评价标准
    7.8 完善激励机制
    7.9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8.2.1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8.2.2 研究数据的局限性
        8.2.3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过程数据
附录B 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指数的计算过程数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1 经济学理论
        2 地理学原理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4 系统论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附图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致谢

(7)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目的
    二、概念界定
        (一) 地方大学
        (二) 社会服务
        (三) 社会服务能力
        (四) 转型发展
    三、研究现状
        (一) 关于地方大学的研究
        (二) 关于大学转型发展的研究
        (三) 关于大学社会服务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假设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一、社会服务本质内涵
        二、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三、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第二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
        一、社会服务参与能力不足
        二、社会服务投入能力不足
        三、社会服务结构能力不足
        四、社会服务规制能力不足
        五、社会服务信息能力不足
        六、社会服务评价能力不足
    第三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
        一、价值困境的制约
        二、技术困境的制约
        三、组织困境的制约
        四、制度困境的制约
第二章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第一节 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取向
        二、地方大学发展价值取向的变迁
        三、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服务型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二、欧美国家同类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三、服务型大学的概念和实践
        四、服务型大学: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第三节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
第三章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案例及经验
    第一节 吉首大学的转型发展
        一、历时视界:吉首大学的现状和前身
        二、转型发展:吉首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三、结论析出:吉首大学转型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宁波大学的转型发展
        一、第一印象:初识宁波大学
        二、深度接触:宁波大学转型发展之路
        三、回顾总结:宁波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第三节 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经验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
        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
第四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路径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一、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基础
        (一) 自身利益诉求的需要
        (二) 双方共同目标的需要
        (三) 组织转型发展的需要
        二、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障碍
        (一) 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性
        (二) 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三) 地方大学组织的依附性
        三、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途径
        (一) 落实地方大学法人化制度,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法律根基
        (二) 改革公共权力运行方式,重构合作伙伴关系的权力配置
        (三) 推进利益主体多中心治理,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模式
        (四) 畅通对话协商和利益分配渠道,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信任机制
    第二节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地方产业结构的演变促进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 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可行性
        二、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与机制
        (一)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基础
        (二)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机制
        三、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影响
        (一) 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
        (二)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
    第三节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一、从就业能力到可雇佣性能力:毕业生就业评价的转变
        (一) 毕业生能力缺失及其原因
        (二) 就业能力与可雇佣性
        (三) 可雇佣性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二、从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三、建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一) 以可雇佣性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 以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三) 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为路径,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支持体系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地方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
        (一)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能的缺失与错位
        (二) 从“全能”到“有限”: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三) 从“管制”到“服务”:地方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构建
        (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二)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三)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
        三、服务型政府对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支持
        (一)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二)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三)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第二节 服务型教育体系: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系统支撑
        一、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自身组织系统转型的目标所在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以他方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创新
        二、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成功耦合的基础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的依托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载体
        三、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与实现路径
        (一)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
        (二)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三)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三重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互动关系新模式
        (一) 三重螺旋产生的背景
        (二) 三重螺旋的核心目标
        (三) 三重螺旋的动力机制
        二、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定位与转型诉求
        (一) 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与作用
        (二) 区域三重螺旋中参与主体的互动与自反
        (三) 三重螺旋视角下的地方大学转型诉求
        三、三重螺旋对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
        (一) 服务文化的产生
        (二) 复合组织的出现
        (三) 合作机制的形成
        (四) 社会环境的优化
结语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简况
致谢

(8)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题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动态
        1.3.1 国内外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理论研究
        1.3.2 关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与预警研究
        1.3.3 关于房地产预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1.3.4 关于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1.3.5 关于国内部分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及实践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点
2 房地产经济的基本理论
    2.1 房地产市场的均衡状态分析
        2.1.1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2.1.2 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均衡分析
        2.1.3 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的外部干扰
        2.1.4 公共政策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的影响
    2.2 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
        2.2.1 不确定性经济学概述
        2.2.2 不确定性研究的计量经济模型选择
        2.2.3 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2.3 我国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关系研究
        2.3.1 房地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
        2.3.2 葛兰杰(Granger)双变量因果性检验模型
        2.3.3 时间序列变量的DF和ADF检验模型
        2.3.4 我国EI与GDP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3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与房地产资本再生产
        3.1.1 社会各产业的简单再生产
        3.1.2 社会各产业的扩大再生产
        3.1.3 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房地产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分析
    3.2 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3.2.1 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对房地产经济周期的诠释
        3.2.2 卡尔多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3.2.3 哈罗德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3.2.4 萨缪尔森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3.3 随机经济周期理论
        3.3.1 随机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3.3.2 卡莱斯基的经济周期经验模型
        3.3.3 克莱勒模型
        3.3.4 莱德勒的货币主义经济周期模型
    3.4 经济预警的研究范式
        3.4.1 经济预警研究的发展脉络
        3.4.2 经济预警的基本分析框架
        3.4.3 经济预警研究的方法
        3.4.4 经济预警系统的设定
    3.5 房地产预警与房地产泡沫
        3.5.1 房地产泡沫的基本含义
        3.5.2 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研究
        3.5.3 关于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预警监测
        3.5.4 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控制策略
4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分析框架
    4.1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基本理论
        4.1.1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内涵
        4.1.2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分析原则
        4.1.3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特征
        4.1.4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功能
    4.2 房地产预警方法分析
        4.2.1 指数预警方法
        4.2.2 统计预警方法
        4.2.3 其它预警方法
    4.3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
        4.3.1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
        4.3.2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基本要素
        4.3.3 计算机技术在房地产预警中的应用
5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警情指标分析
    5.1 房地产经济警情的概念及特征
        5.1.1 房地产经济警情的内涵界定
        5.1.2 价格指数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5.1.3 房地产价格指数是反映房地产经济警情的核心指标
    5.2 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特征及编制
        5.2.1 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基本概念
        5.2.2 房地产价格指数的重要作用
        5.2.3 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理论模型
    5.3 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5.3.1 国外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综述
        5.3.2 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的原则和一般程序
        5.3.3 国内房地产价格指数应用的实践——以“中房指数”为例
6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
    6.1 警兆指标的选择原则及分类
        6.1.1 警兆指标的选择标准和原则
        6.1.2 警兆指标选择的步骤
        6.1.3 警兆指标的基本分类
    6.2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评析
        6.2.1 上海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评析
        6.2.2 深圳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评析
        6.2.3 青岛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评析
        6.2.4 武汉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评析
    6.3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的聚类分析
        6.3.1 聚类分析法概述
        6.3.2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的聚类分析
        6.3.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
    6.4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的时差相关分析
        6.4.1 时差相关分析方法简述
        6.4.2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的时序分析
        6.4.3 警兆指标的确定和解释
7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警界及警情分析
    7.1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警界控制原理
        7.1.1 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数据的统计特性
        7.1.2 房地产预警系统预警指标的变异规律
        7.1.3 预警控制原理
    7.2 城市房地产预警界限的确定
        7.2.1 城市房地产预警界限状态区域划分和临界点确定方法
        7.2.2 预警界限中σ和μ的确定
        7.2.3 各警兆指标预警界限的确定和调整
    7.3 我国城市房地产警情的分析和预测
        7.3.1 警情分析的一般方法
        7.3.2 单一警兆指标的预警分析
        7.3.3 综合预警分析
8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实证分析
    8.1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8.1.1 成都市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的说明
        8.1.2 成都市2003年房地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8.1.3 2003年成都市房地产警情分析
        8.1.4 2004年以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1.5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较分析
    8.2 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与国家宏观调控
        8.2.1 国家宏观调控系统与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关系
        8.2.2 宏观调控与房地产中的土地资源
        8.2.3 宏观调控与房地产中的各经济变量
        8.2.4 宏观调控与房地产的结构性问题
    8.3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的运行机制创新
        8.3.1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3.2 行政审批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8.3.3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
主要参阅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致谢

(9)社会空间网络分析视角的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逻辑框架、治理机制和管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路线和方法
        1.3.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架构和内容
    1.5 主要概念释义
2 文献综述
    2.1 文献梳理的视角
    2.2 土地资源配置的逻辑基础
        2.2.1 土地资源配置的边际分析逻辑
        2.2.2 土地资源配置主体逻辑之争:规划还是市场
        2.2.3 完全市场制的失效
        2.2.4 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之逻辑
    2.3 土地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和实践
        2.3.1 土地分区利用理论
        2.3.2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3.3 土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实践
    2.4 土地利用的治理结构研究
        2.4.1 治理结构层次理论的假设条件
        2.4.2 基于土地规划的建设用地治理: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视角
        2.4.3 治理结构层次建设用地管控技术
    2.5 公共治理理论和实践:城市社区治理和城市更新的启示
        2.5.1 公共治理理论与社区治理模式发展动态
        2.5.2 基于线性思维的市场-政府两分法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2.5.3 城中村更新治理理论及实践
    2.6 土地资源管理的路径选择和管控策略研究
        2.6.1 社会关系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2.6.2 制度环境和正式制度的路径选择
        2.6.3 建设用地治理路径选择和实践探索
    2.7 新经济社会学与社会网络理论
        2.7.1 经典社会经济学简史和社会网络思想发展
        2.7.2 新经济社会学派系和社会网络理论群
    2.8 文献述评
3 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的逻辑基础:市场制和治理结构选择
    3.1 治理机制选择的逻辑
    3.2 神话与现实:效率还是秩序
        3.2.1 配置效率:由“赫姆斯特姆不可能定理”说开去
        3.2.2 报童模型:对边际原则和利润最大化的挑战
    3.3 面对复杂的世界:由配置效率转向过程效率
        3.3.1 管中窥豹:经济学假设的变迁
        3.3.2 舍优求次:由市场效率向治理效率过渡
    3.4 本章小结
4 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的理论基础: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
    4.1 治理结构选择的标准:市场、科层和网络制的一般形式表达
        4.1.1 治理结构的选择准则:企业和市场的本质
        4.1.2 社会建构的市场资源配置:社会网络与交易秩序
        4.1.3 市场竞争:结构洞的社会资本
    4.2 网络:作为一种自组织的治理机制
        4.2.1 网络制问题的提出
        4.2.2 网络的资源配置形式
        4.2.3 三种治理机制间的比较与权衡
    4.3 网络制社会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析
        4.3.1 最低信任问题的提出
        4.3.2 社会关系网络制与企业交易成本的节约
        4.3.3 网络制与博弈困境
        4.3.4 网络制的应用与集体行动困境
    4.4 本章小结
5 分析框架:嵌入社会网络的社会-生态分析(SESs)框架
    5.1 薛定谔的猫与研究假设
    5.2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理论假说和市场建构
        5.2.1 理论假说
        5.2.2 土地资源交易市场类型的建构
        5.2.3 市场的路径依赖与定向演化
    5.3 土地资源的外部性引致的复杂治理问题
    5.4 基于非线性复杂理论的诊断社会-生态分析(SESs)框架
    5.5 本章小结
6 双重困境: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的建设用地管控政策
    6.1 新古典视角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指令性配额管理困境
        6.1.1 不易算
        6.1.2 不易分
        6.1.3 不易控
    6.2 新的分配框架:基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6.2.1 解决不易算
        6.2.2 解决不易分
        6.2.3 解决不易控
    6.3 新框架的理论逻辑和讨论
        6.3.1 理论逻辑
        6.3.2 经济学分析
        6.3.3 边际收益的拉平效应
    6.4 本章小结
7 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交易市场边界的确定
    7.1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7.2 城市区位与土地利用效率的比较
    7.3 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7.3.1 SES框架下模型变量的选择
        7.3.2 空间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
        7.3.3 SES语境下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社会网络空间竞合模型与城市空间网络关系的验证
    8.1 城市发展背景与空间网络联系
    8.2 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建构
        8.2.1 社会网络的表达形式
        8.2.2 社会网络模型和结构度量
    8.3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8.4 社会空间网络实证分析
        8.4.1 城市网络簇群密度分析
        8.4.2 城市网络簇群的中心度分析
        8.4.3 城市经济网络的凝聚子群分析
        8.4.4 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核心-边缘模型验证
    8.5 基本农田异地代保:基于生产性服务外包的视角
    8.6 本章小结
9 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的路径选择和管控策略
    9.1 制度选择的国情依据:中国的土地利用控制体系
        9.1.1 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背景
        9.1.2 执行方式和面临的困境
        9.1.3 指标交易政策创新
        9.1.4 存在的问题
    9.2 制度选择的国际经验:治理机制的选择和政策工具的应用
        9.2.1 偏市场制弹性的美国用途分区管制控制体系
        9.2.2 偏层级制刚性的荷兰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体系
        9.2.3 向混合型转变的德国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体系
    9.3 SES框架下的路径选择逻辑
    9.4 建设用地差别化的管控策略
        9.4.1 路径选择逻辑对管控策略的启示
        9.4.2 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具体管控策略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可能的创新
    10.3 研究展望和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旅游业科学发展需要政府职能转换
        二、理论背景:政府职能研究需要多学科理论支撑
        三、政策背景:科学发展观需要都市旅游业大发展
    第二节 研究动态
        一、政府旅游行政职能研究评述
        二、城市旅游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都市旅游与政府职能研究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都市旅游的特征、功能和发展趋势
        一、都市旅游的特征
        二、都市旅游的功能
        三、都市旅游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都市旅游竞合背景下政府职能的演变规律
        一、都市旅游竞合的一般特征
        二、政府职能的演变规律
    第三节 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产业经济学理论
        三、城市发展理论
    第四节 都市旅游的发展观解析
        一、旅游发展观的演变
        二、旅游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解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发展对都市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互动分析
        一、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互动分析
    第二节 旅游发展对都市经济影响
        一、目的地的集聚效应
        二、客源地的扩张效应
        三、集散地的辐射效应
        四、经济贡献及分析
    第三节 旅游发展对都市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文化弹簧效应明显
        二、文化首位度提高
        三、社会影响的双重效应
    第四节 旅游发展对都市环境资源的影响
        一、旅游发展与都市环境资源的关系
        二、旅游发展对都市环境资源的影响
        三、都市旅游环境资源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职能对都市旅游发展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旅游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分析
        二、部分国家、地区旅游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二节 旅游产业政策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一、旅游产业政策的含义与特征
        二、部分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政策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三、中国旅游产业政策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政府投入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一、政府投入与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二、税收与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四节 管理体制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一、部分国家旅游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
        二、中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演进和主要特点
    第五节 政府行为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一、都市系统和都市旅游产业特征
        二、政府职能范围、强度与都市旅游发展
        三、都市旅游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范围、强度
        四、政府行为"泛化"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运作
    第一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概述
        一、旅游行政基本职能
        二、旅游行政运行职能
        三、旅游行政部门职能
    第二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主要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职能:在旅游行政环境中趋于主导地位
        二、经济职能:保障旅游活动实施的基础职能
        三、文化职能:旅游活动的精神导向职能
        四、社会职能:面向公众的社会形象职能
    第三节 政府职能与都市旅游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一、都市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二、都市旅游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职能转变
        三、利益相关者角度的政府职能与都市旅游阶段关系
    第四节 都市旅游发展战略与职能运作
        一、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职能
        二、宏观发展战略与政府旅游行政职能
    第五节 中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现实运作
        一、中国主要都市政府旅游行政职能分析
        二、中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作的主要经验和不足
    第六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趋势分析
        一、宏观层面:都市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职能
        二、中观层面:社会互动职能
        三、微观层面:支撑体系职能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
    第一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原则
        一、观念优化:全球化视角
        二、依法行政:推动法制建设
        三、顺应形势:调整基本职能配置
        四、城市经营:全面强化营销职能
    第二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运行职能的优化
        一、规划职能优化:旅游规划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统一
        二、组织职能优化:上下一致基础上的因地制宜
        三、协调职能优化:效益最大化产生共同愿景
        四、控制职能优化:赋予旅游部门社会监督权和公众服务权
    第三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模式选择
        一、政府管制模式
        二、政府主导模式
        三、自组织模式
    第四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保障体系
        一、政策保障体系
        二、法律保障体系
        三、财税保障体系
        四、危机管理体系
    第五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途径
        一、旅游系统模式
        二、旅游价值链模式
        三、社会公众满意模式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分析:武汉市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优化
    第一节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部门职能的演变历程
        一、武汉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二、武汉旅游行政部门的演变历程
    第二节 武汉市都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
        二、都市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
        三、武汉与国内部分都市旅游业发展的比较
    第三节 政府职能与武汉都市旅游发展
        一、武汉都市旅游发展的市场情况
        二、武汉都市旅游发展的阶段判断
        三、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四节 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与对策
        一、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战略布局
        二、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组织设计
        三、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现实对策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发展观
        二、市场竞合背景下都市旅游政府职能运作的演变规律
        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相互关系
        四、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模式选择
        五、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一、提出了提出了政府主导模式的全新释义
        二、提出了当前我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主要着力点
        三、提出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途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宏观调控的本质和宁波市经济系统运行过程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D]. 胡美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D]. 何翔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宁波市经济系统运行过程再评价[J]. 鲁慧君.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06(04)
  • [4]无居民海岛立法的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与制度设计[D]. 李嵩誉.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5]政务营商环境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D]. 马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6]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7]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D]. 钱志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8]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D]. 韩立达. 四川大学, 2004(02)
  • [9]社会空间网络分析视角的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逻辑框架、治理机制和管控策略[D]. 曹裕. 浙江大学, 2016(11)
  • [10]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D]. 张侠.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宏观调控的本质与宁波经济体系运行过程的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