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重点安排好1992年计划和1993年框架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杨发祥[1](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指出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朱远来[2](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马云[3](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邹家华[4](1992)在《以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重点安排好1992年计划和1993年框架计划》文中认为 一、当前的经济情况和面临的主要矛盾,1992年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综合经济指标近三年来,经过各部门、各地方的共同努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既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又渡过了市场疲软的困难,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回升。1991年在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条件下,生产、建设、内外贸易稳定增长,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初步预计,全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7.5%。粮食产量
蔡丹[5](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崭新概念,并对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个讲话,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成熟以及“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学界对它的研究也是刚刚展开。因此加强对“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对其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为指导,主要采用史论结合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入手,尝试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整篇文章以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其基本内容涵盖总体布局思想的先期探索——初步形成——完善发展——“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最终确立等几个基本问题,其中穿插了总体布局思想的理论依据和“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的现实依据。文章主体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社会有机体的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所具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第二章论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思想的可贵探索。主要探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进行的可贵探索及其取得的宝贵成果。毛泽东“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思想: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时间设定;“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等。第三章论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主要探讨:“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过程。邓小平“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三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邓小平“三位一体”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第四章论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主要探讨:“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正式确立和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新三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制定。江泽民“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江泽民“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所蕴涵的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战略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五章论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确立。主要探讨:“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党对社会建设的探索及其成就为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正式确立。“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科学涵义:四位各自的基本内涵以及四位一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第六章论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问题。主要探讨:关于毛泽东“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问题。关于建国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问题。“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要正确认识“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是关键,围绕全面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单新国[6](2018)在《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指出市场监管权和宏观调控权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两种手段,前者针对微观经济市场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后者针对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市场监管权对于宏观调控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市场监管权的行使可以为宏观调控权造就一个宏观调控的有序基础环境;二是市场监管权可以为宏观调控权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提供一种执行保障,将调控政策和指标具体化为对被监管对象的监管内容。由于市场监管权的行使直接作用于市场主体,其对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影响更加的明显和有效,人们对市场监管权行使的结果感受也更为强烈。宏观调控权的行使由于具有间接性、引导性、软法性,其作用的发挥具有缓慢性、长期性、不确定性;而市场监管权作为行政权力的表现可以迅速的将行政经济管理的意志贯彻到经济市场的内部去。没有市场监管权对经济市场秩序的维护,就没有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每一次宏观调控的失败都表现为市场竞争秩序的失控和市场监管权力的失职。有权力就有腐败,权力越大腐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市场监管权的异化即可以导致其违背公众对其“社会契约”的委托,也可能会误导市场经营者的经济决策取向。更为严重的是市场监管权的不当行使,在政治上既败坏了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和伤害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在经济上使市场公平合法竞争得不到保护并导致投机炒作行为横行,整个社会的经济创新活力受到严重压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和行政体制改革,在举措上大力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国家治理方式改革,旨在提高行政机关的社会服务效率,激发全社会的经济创新活力和积极性,将我国的现代化和法治化建设推向更高的阶段。这其中发出的信号就是依法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政府服务于市场,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决定资源配置的制度格局。治国在于治吏,发展经济在于减少行政干预,一切要点都在于行政权力的依法运行,减少腐败和权力滥用。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决定事物的成败。无论多么宏伟的社会愿景或者激情无比的变革动机,在缺乏详细的制度设计的情况下,最终都会流于形式或者导致一败涂地。对行政管理机关的市场监管权力的改革需要在经济法律制度上理清脉络,然后在具体的规则制定上做好准备。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如何从经济法的角度监督好市场监管权的正确行使”这一基本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研究探讨。第一章,关于市场监管权概念的界定。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市场监管权概念的界定的意义。法学研究需要界定好问题对象的基本概念,法律概念的明确在哲学认识论上可以使我们将研究对象与其他事务区分开来,使问题研究的背景变得明晰;其次法律概念的明确在社会认识论上可以使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加深对它的认识,并在以后发展和改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第二,对市场监管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认为它是法律赋予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权力。第三,对市场监管权产生和发展的中外历史做了纵向梳理,揭示了市场监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的重要性。第四,对市场监管权的经济性、规则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五,分析了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含义以及进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关于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对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市场监管权依法监督的正当性是建立在社会契约、经济自由、经济民主和依法治国等理论之上的。第二,对典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监管权力监督模式进行了考察,包括美国、英国和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政府依法拥有对本国市场进行干预的权力,在此方面各市场经济国家的认识均无差别,但在对政府监管权力的监督上有所不同。美国议会对政府权力的制衡较大,独立监管委员会和议会审查制度使得政府监管权处处受限;德国更偏重于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英国的行政监督依据三权分立原则,英国政府的自我监督机制也比美国大得多,而美国偏重于议会和司法监督。这告诉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有行之有效的一套办法对政府经济管理权力的监督,对政府经济管理职权的监督机制建设要依据本国国情。第三,分析了我国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的应有选择以及该选择对监管权规制立法的影响,强调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要围绕行政中心主义来加强立法对市场监管权的制度约束。第三章,关于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何为市场监管权主体,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特征,市场监管权主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第二,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市场监管权主体划分为政府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社会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等类别。第三,要对市场监管权主体进行法律规制,就必须依法建立其市场监管权主体的资格取得、变更和丧失制度,使主体地位的取得有法可依。第四,进一步从预算和立法授权角度探讨了完善对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第四章,关于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论述了完善市场监管权力合理配置的理论原因,包括政治模式改革的需要和权力运行协调的需要。第二,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市场监管权力分工上的基本原则以及分工方式。第三,研究了市场监管权在政府与社会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的分工协作问题,并对“如何对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监管权行使进行监督”进行了论证。第五章,关于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监管主体的权力大小和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的领域范围。第一,分析了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主要从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的历史实践经验和经济法的法律性质三个角度。第二,分析论证了对市场监管权的行使范围进行法律规制的具体方法,包括依法明确其权力边界,切实推行中央规定的政府权利和责任清单制度。第六章,关于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促使法律主体守法的保障手段,没有法律责任的追究,市场监管权主体就会无所顾忌的滥用监管权。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分析了什么是市场监管权的不当行使以及其含义,接着对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下的法律责任与经济法其他主体的法律责任的区别进行了分析。第二,论述了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第三,论述了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
韩晓梅[7](2019)在《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发展的重点转向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各行各业亟需资金支持,通过扩大信贷供给规模满足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使信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凸显。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等,使新增信贷增长率大幅增加,自2010年以后随着新增信贷增长率的提升,GDP增长率却逐渐走低,这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增加信贷以拉动经济增长的观念。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发展的重点是要解决当前结构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出发推进结构性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信贷供给改革承担着改善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为其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持等重要职责。信贷供给应根据新时代发展矛盾的变化,尽快转变过去强调扩大规模以拉动经济增长的理念,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率的供给,增强信贷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金融要注重回归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作为重要金融工具之一的信贷,应找准自己在新时期的定位和改革方向才能更有效地服务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提升信贷供给效率对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立足这一出发点,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比较研究,探索信贷供给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建立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研究信贷供给应依据的方式;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贷政策特征、供给演化逻辑和有效性研究,分析当前信贷政策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贷体系机制研究,分析我国信贷供给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的特征;通过对信贷环境研究,分析环境对信贷供给的影响。总体看,原则是信贷供给的依据,方式决定方法,政策是原则和方式的具体体现,体系是信贷供给和政策落实的主体,环境是影响信贷供给的外在因素,通过对以上影响信贷供给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给出提升我国信贷供给效率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思路,文章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模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展开: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并从信贷的作用、信贷供给问题和提升信贷供给效率的方法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第二章是信贷理论的比较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出发分析信贷的产生和发展、内在机理和利息,研究认为信贷供给要以实际生产为基础、坚持按均衡比例分配的原则和通过利息率进行调控,且应当正视信贷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对西方经济学的信贷配给、信贷传导机制和信贷周期理论进行梳理,并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应以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有益成果。第三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模型研究,基于理论研究的思想,以企业收益为重点,建立企业未获得信贷、获得短期信贷和长期信贷的决策模型,研究企业将信贷用于实体生产和虚拟投资的决策,进而分析信贷在不同决策下的供给效率,探索信贷供给的有效方式。第四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政策研究,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贷相关政策研究,根据供给特征将政策划分为依计划调节与市场化并存期、依市场化改革完善期和全面完善期三个阶段,对阶段性特征进行总结并依据阶段性特征分析信贷供给思路演化的逻辑,然后从强化投入产出、推进优化升级和促进结构调整三方面分析信贷政策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分析我国信贷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重点从信贷供给体系中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主体间的机制出发,分析我国金融结构、政府干预、银企关系和市场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从而解释当前信贷资源配置不均、信贷供给存在低效浪费等现象的原因。第六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研究,从与信贷供给紧密联系的市场化、法治化和科技化环境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找到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再通过HP滤波分析、关联性分析和省际面板数据相关性分析的实证研究,分析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具体影响。研究认为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其作用的效果、阶段、滞后影响不同,当前阶段应根据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加强三方面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第七章是总结和建议,根据各章节研究结果对影响信贷供给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结合新时代要求从信贷供给的原则、方式、影响机制、政策、服务对象和环境六方面为提升我国信贷供给效率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为:一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信贷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这方面基础研究的不足。二是建立以投资决策为基础的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从三方面补充了现有研究的不足,首次根据收益建立企业在虚实经济中进行投资的决策模型并对信贷供给效率进行分析;对虚拟经济投资决策的CAPM模型引入Markov状态转移进行改进,实现理论模型的创新;根据模型研究探索出实施差别化信贷利息率、实行精准信贷供给的方法提升信贷供给效率,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齐欢[8](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李圣君[9](2002)在《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比较好的最佳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既无波动,又无通胀。由于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克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运行质量总体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2000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1年前三季度达到8,119亿美元。1953-1978年期间GDP增长率波动系数为154%,而改革开放以来,其波动系数明显下降为33%,“八五”和“九五”期间则分别为17%、12%。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率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率“八五”和“九五”期间分别为12%、8.3%。消费率由1995年的57.5%提高到2000年的60.8%,“九五”期间居民消费达到23.45万亿元,投资增长率为11.2%,财政收入增长率为16.5%。尽管如此,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却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不良资产上升,不堪重负;金融呆坏帐比率较大,信贷渠道不畅,社会信用制度急需整顿;财政赤字较大,国债市场需要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出面临持续扩张的压力;股市风险加剧,泡沫太大,市盈率较高,急需规范整顿;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但这种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高增长。因而所创造的繁荣也是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矛盾的表面繁荣。其背后是巨大的财政赤字、金融体系运转的不畅,自然资源巨大的浪费和宏观调控不力等等。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经济增长,而有效的经济增长是需要一个客观过程的。有鉴于此,为了真正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克服上述经济体制运行中所固有的弊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中的重大作用,本文选题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以期与热心于这方面研究的同志共勉。众所周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手段。正确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面对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经济<WP=3>全球化的影响,如何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行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来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诸如,财政赤字、发行国债、通货紧缩等等,这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的实践,不仅对我国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财政货币理论。本篇论文围绕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探讨中的主要问题、基本观点及政策主张,展开讨论。在全面介绍财政货币政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的经验与教训,扼要地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美、德、英、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做法与经验。并就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应新形势的一些见解和主张。例如,“十五”期间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在“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定目标约束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并明确提出在“十五”前期“反通货紧缩”,在中后期则实施有规则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例如,“十五”期间应适度缩小财政赤字的规模,逐步调整和完善国债市场,实行适度的国债调控政策,兼顾财政的周期性平衡;同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加大财政贴息的运作空间,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等。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些基本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及基本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中介绍了不同学派有关财政货币政策理论的不同观点,本部分还简要介绍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方式和效力。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几个典型国家的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相互配合的实践,以其作为参考,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相互协调发展的历史,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这意味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处于过渡时期,有其不成熟的特点。第四部分从财政政策角度论述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及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WP=4>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财政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五部分从货币政策角度论述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货币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六部分在第三、四部分得基础上阐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货币政策货币
刘伟[10](2011)在《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地域广袤、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国家,区域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政治性等多重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思想,适时推动区域战略转型,对中国区域建设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既有的区域结构。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进行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既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要求,也是区域问题集中凸显的理论呼唤,更是区域和谐发展面临挑战的紧迫需要,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党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视角,以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主线,立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对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将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前30年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改革开放后23年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和新世纪近10年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并依据此划分,深入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理论资源、内外部因素,系统总结了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了战略思想的实施成效,进而剖析了建国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创新,提炼出其发展演进的基本特点和经验教训。通过研究,论文重点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提出“民族问题区域化”和“区域问题民族化”两个概念。强调在当前的背景下应该更多采取“民族问题区域化”策略,就区域谈民族、就经济谈和谐,弱化、消弭民族隔阂,强化、放大经济因素。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划分。既打破了按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将“两个大局”割裂开来的传统划分方式,又突破了目前对于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关注不够的问题,提出以“西部大开发”为代表的控制区域差距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第二个大局”思想的回应、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特征的战略思想,而“统筹区域发展”在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阶段性的意义。三是首次对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经济区经济”发展、“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和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等5个方面阐述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认为实现由“主次性”向“全面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发展的整体性,由“先后性”向“共时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发展权的公平性,由“弥补性”向“互利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间的共生性,由“缩小区域生产力水平差距”向“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转变、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是“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最独特的理论创新之处。四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性角度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评述,力求做到历史的“公允”。如在分析1958年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时,并没有简单认为这是“大跃进头脑发热”的产物,而是从当时缓解交通运力紧张、“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调动地方生产积极性等角度探究了其提出的历史合理性;在认识“三线”建设时,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肯定其军事成效,也分析了经济方面存在的弊病;在探讨“改革开放缘何发起于南方小镇”时,不仅分析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因素,而且从中国渐进性改革、南北区域的政治风险差异等方面探究了党的区域战略初衷。五是分析了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并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角度提炼了四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二、以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重点安排好1992年计划和1993年框架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重点安排好1992年计划和1993年框架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2)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述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
四、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基本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
二、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
三、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 |
一、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
三、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共生的过程 |
四、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过程 |
五、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展开的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二章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思想的可贵探索 |
第一节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贵探索 |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方面的探索 |
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治方面的探索 |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方面的探索 |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思想 |
一、“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 |
二、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时间设定” |
三、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经济社会“两步走”发展战略 |
第三章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邓小平“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三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
第三节 邓小平“三位一体”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三、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深化 |
第一节 “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正式确立和发展 |
一、“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正式确立 |
二、“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深化与发展 |
第二节 江泽民“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
第三节 江泽民“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蕴涵的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战略思想 |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二、科教兴国战略 |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
四、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确立 |
第一节 “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 |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需要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
三、党对社会建设的探索及其成就为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正式确立 |
第三节 “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科学涵义 |
一、四位的基本内涵 |
二、四位一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六章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
一、关于毛泽东“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问题 |
二、关于建国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问题 |
三、“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 |
四、全面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市场监管权及其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概述 |
一、市场监管权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的历史镜像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的基本特征 |
一、市场监管权内容上的经济性 |
二、市场监管权功能上的规制性 |
三、市场监管权监管手段的综合性 |
四、市场监管权关系主体的多样性 |
五、市场监管权的法定性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的法律规制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选择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社会契约论理论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经济自由理论 |
三、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经济民主理论 |
四、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法治理论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考察 |
一、美国议会主导模式 |
二、英国专门机构模式 |
三、德国行政主导模式 |
第三节 我国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选择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选择的反思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选择的本土要素 |
三、行政中心主义模式对我国市场监管权规制法律的影响 |
四、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的我国选择 |
第三章 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主体 |
一、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特征 |
三、市场监管权主体的分类 |
四、市场监管权主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法律规制 |
一、法律资格的功能 |
二、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取得 |
三、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变更和丧失 |
四、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法律规制的完善 |
第四章 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制度背景 |
一、政府治理模式改革 |
二、市场监管权的协调配置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央地之间的纵向配置 |
一、市场监管权央地纵向配置的回溯 |
二、央地之间市场监管权配置存在的问题 |
三、央地之间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的横向社会配置 |
一、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分权对象 |
二、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内容 |
三、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存在的问题 |
四、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的法律规制 |
第五章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 |
一、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哲学基础 |
二、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实践需要 |
三、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法律要求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方式 |
一、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限定 |
二、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权力清单 |
第六章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 |
一、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表现 |
一、市场监管违反法律程序 |
二、市场监管权超越权限范围 |
三、市场监管权的滥用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 |
一、不当监管行为的纠正责任 |
二、不当监管行为的行政赔偿责任 |
三、不当监管的其他责任 |
四、不当监管法律责任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对信贷供给作用的研究 |
二、对信贷供给问题的研究 |
三、对提升信贷供给效率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信贷相关概念和理论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信贷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 |
一、信贷基本内容 |
二、信贷供给遵循原则 |
三、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 |
一、信贷配给理论研究评述 |
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研究评述 |
三、信贷周期理论研究评述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比较 |
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比较 |
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比较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模型 |
第一节 企业未获得信贷的收益模型 |
第二节 企业获得短期信贷的决策模型 |
一、企业获得短期信贷投资生产 |
二、企业获得短期信贷投资虚拟经济 |
第三节 企业获得长期信贷的决策模型 |
一、企业获得长期信贷投资生产 |
二、企业获得长期信贷投资虚拟经济 |
第四节 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研究的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政策 |
第一节 1978-2018 年我国信贷政策梳理和研究 |
一、信贷政策依计划调节与市场化探索并存期(1978-1992 年) |
二、信贷政策依市场化改革完善期(1993-2008 年) |
三、信贷政策全面完善期(2009-2018 年) |
第二节 信贷供给政策思路演化逻辑 |
一、信贷供给思路演化背景 |
二、信贷供给思路演化的影响因素 |
三、信贷供给思路演化内在逻辑 |
第三节 信贷政策有效性分析 |
一、信贷政策对投入产出的强化效应 |
二、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效应 |
三、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效应 |
第四节 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制 |
第一节 金融结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一、政府主导占优的金融结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二、金融机构行政化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第二节 政府干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一、政府主导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二、政企关系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三、政府监管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第三节 银企关系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一、预算软约束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二、信息不对称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三、政治性偏好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第四节 市场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一、行业竞争加剧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二、非正规信贷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 |
第一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
一、市场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
二、法治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
三、科技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
第二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的全国整体数据分析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数据变动趋势的Hodrick-Prescott滤波分析 |
三、信贷供给效率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
一、单一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分析 |
二、综合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分析 |
第四节 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研究结论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建议 |
第一节 信贷供给效率主要影响因素总结 |
第二节 提升信贷供给效率对策建议 |
一、明确信贷供给根本原则 |
二、实施精准和差别化的供给方式 |
三、科学合理制定信贷供给政策 |
四、优化信贷供给体系 |
五、保障实体和虚拟经济均衡发展 |
六、改善信贷供给环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行的一般原理 |
1.1 财政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1.2 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1.3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性理论分析 |
1.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
第2章 西方主要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 |
2.1 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2 德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3 英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4 日本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3章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实践的发展和回顾 |
3.1 财政政策实践和历史回顾 |
3.2 货币政策的实践和历史回顾 |
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
第4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
4.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2 促进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3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4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 |
第5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 |
5.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选择 |
5.2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货币政策选择 |
5.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第6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
6.1 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协调配合 |
6.2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财政货币政策运用 |
6.3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
6.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通过松紧搭配来实现内外平衡 |
第7章 我国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展望 |
7.1 “十五”时期经济环境分析 |
7.2 “十五”时期金融形势展望 |
7.3 “十五”时期货币政策取向 |
7.4 “十五”时期财政形势展望 |
7.5 “十五”期间财政政策的取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区域 |
1.2.2 区域发展战略 |
1.2.3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概况 |
1.3.2 总体评述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主要框架 |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区域结构格局 |
2.1 中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
2.1.1 疆域环境的丰富性 |
2.1.2 地域经济的自足性 |
2.1.3 区域生态的脆弱性 |
2.2 中国区域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 |
2.2.1 中国区域文化的分布 |
2.2.2 文化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2.3 中国区域结构的历史变迁 |
2.3.1 中国古代区域结构的演变 |
2.3.2 近代中国区域结构的变动 |
第3章 以改变生产力布局为重点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1949-1978) |
3.1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
3.1.1 历史遗留条件的客观诉求 |
3.1.2 国防安全与地缘政治因素 |
3.2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2 前苏联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3 建国初期党的"重点建设内地"区域战略思想 |
3.3.1 "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论 |
3.3.2 "统一规划、合理配置"的生产力布局原则论 |
3.3.3 "注重战略防御"的地缘安全论 |
3.3.4 "重点建设内地"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评价 |
3.4 "八大"前后"注重沿海与内地配合"的区域战略思想 |
3.4.1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背景 |
3.4.2 《论十大关系》对适合中国国情区域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
3.4.3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
3.5 "大跃进"时期建立地方工业体系的区域战略思想 |
3.5.1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的必要性探究 |
3.5.2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3.5.3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历史局限 |
3.6 六十年代后的"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 |
3.6.1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提出背景 |
3.6.2 "三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3.6.3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 |
3.6.4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反思 |
第4章 以效率优先为指向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1978—2002) |
4.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4.1.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形势新变化 |
4.1.2 周边国家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发展压力 |
4.1.3 自身区域建设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 |
4.1.4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的引入 |
4.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4.2.1 孕育时期 |
4.2.2 发展时期 |
4.2.3 完善时期 |
4.3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
4.3.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4.3.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基本特点 |
4.4 "第一个大局"——"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思想 |
4.4.1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
4.4.2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
4.4.3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理论创新 |
4.4.4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实施效应 |
4.5 "第二个大局"——"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思想 |
4.5.1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
4.5.2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基本内涵 |
4.5.3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
4.5.4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重点措施 |
4.5.5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实施效果 |
第5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2002年——至今) |
5.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依据 |
5.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
5.1.2 区域经济的理论创新拓展了发展新视野 |
5.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现实基础 |
5.2.1 区域发展差距呈继续拉大趋势 |
5.2.2 不同类型的区域问题开始集中出现 |
5.2.3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增加了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压力 |
5.2.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区域协调方式提出新要求 |
5.2.5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 |
5.3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过程 |
5.3.1 孕育时期 |
5.3.2 发展时期 |
5.3.3 成熟时期 |
5.4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 |
5.4.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
5.4.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5.5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5.5.1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思想 |
5.5.2 主体功能区战略思想 |
5.5.3 推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
5.5.4 促进"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的思想 |
5.5.5 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
5.6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实践效应 |
5.6.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对"十一五"中国区域建设的推动作用 |
5.6.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方略 |
第6章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启示 |
6.1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 |
6.1.1 战略内容上,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6.1.2 战略选择上,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时代局限性的统一 |
6.1.3 战略推进上,具有包容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
6.2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历史启示 |
6.2.1 发挥集权与分权的最大效能,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
6.2.2 寻求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
6.2.3 坚持集中谋划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
6.2.4 实现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的转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以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重点安排好1992年计划和1993年框架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2]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3]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4]以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重点安排好1992年计划和1993年框架计划[J]. 邹家华. 计划经济研究, 1992(01)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D]. 蔡丹.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6]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D]. 单新国.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7]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D]. 韩晓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9]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 李圣君. 东北财经大学, 2002(01)
- [10]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刘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