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钻探新理论新技术勘查深部金矿床(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廷,成欢,冀月飞,李青锋[1](2020)在《秦岭陕西段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与绿色勘查开发》文中认为秦岭陕西段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作用发育,资源潜力巨大,所属的4个矿集区均发现了矿产地,并建成矿山企业。在国家相继出台的契合绿色勘查理念的技术政策推动下,借鉴国外绿色勘查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案例;有关单位在小秦岭、凤太、汉中等3个勘查基地分别采取了特色鲜明的绿色勘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绿色勘查效果;同时,从矿业权出让、应建必建、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绿色矿山报评、称号撤销、违约责任追究及处罚等方面践行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陕西省探索出"黄陵经验"和"凤县模式"。从绿色勘查流程、科技支撑、建设示范区、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区内主要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建议。
肖永泉[2](2016)在《九瑞矿集区岩心钻探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获得地质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岩心钻探。随着科学技术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岩心钻探的深度和孔径不断提高,面对的地质条件越发复杂,因而岩心钻探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大,事故种类增多,同时事故复杂程度也日趋严重。九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九瑞矿集区岩心钻探施工中,容易发生岩心钻探事故的地层主要有松散破碎地层、软硬相间的偏斜地层、溶洞裂隙发育地层和深部坚硬打滑岩层四类地层。因此本文针对九瑞矿集区各种岩心钻探事故进行了总结和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对九瑞矿集区常见的孔漏、孔斜和溶洞事故发生的地区地质特征、事故成因分类和预防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指出在该地区进行岩心钻探时,采用绳索取心钻探工艺、预备多级口径绳索钻杆、同时辅以钠土泥浆进行钻进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钻进效率、减轻钻探工作强度,并能较好的预防上述事故的发生。(2)瑞昌坳下矿区灰岩分布广泛,在钻进施工时,除在浅部可能遇到溶洞外,还可能在深部遇到大型溶洞。而深大型溶洞事故处理较为困难,采用传统方法(如充填法和保护钻进法)进行钻进施工,经济或实施效果较差。(3)通过对钻穿深大型溶洞难点和技术要点的分析,本文探索采用了钠土泥浆堵漏、高标水泥固定位置、无氧焊接底部钻杆、双绳索取心钻杆交替钻进的方法进行了钻进施工,并成功实施。(4)瑞昌坳下矿区深部存在坚硬打滑岩层(坚硬花岗岩地层),在此地层中钻进会出现钻进效率低和钻头磨损严重的问题。而面对深部坚硬打滑岩层,不能以简单增加钻压提高摩擦力的方式来提高钻进效率,否则很容易出现各种事故(如钻头磨损严重、钻杆断裂和憋钻事故)。若只考虑到增加钻头工作层厚度的方法,其效果并不明显。(5)通过分析影响深部坚硬打滑岩层钻进的因素及相互关系,本文探索提出了一种新型钻头设计(综合考虑了钻压、钻头金刚石品质、胎体硬度、唇面形状、金刚石浓度和工作层厚度等因素),并成功实施。
杨剑[3](2016)在《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的力度不断增强,易识别矿、地表矿、浅层矿的日益减少,矿产勘查工作正向着寻找难识别矿、隐伏矿、深层矿的方向转变,同时我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在地质找矿工作部署中充分发挥成矿理论和勘查模型的指导作用;以地形复杂地区勘探和深部探测的找矿方法为重点,引进国外先进勘查技术方法、自主研发、应用示范,提高矿产资源勘查的整体水平”。基于成矿理论指导和地球物理找矿实践积累所建立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可以有效地克服地质观察的不统一性和物化探的多解性,容易形成多方法、多参数、多尺度综合勘探的技术优势。滇西北衙金矿区紧邻扬子地台西缘丽江台缘褶皱地区,位于由北西-南东向分布的藏东-滇西碱性斑岩多金属成矿带的中南部,基于其自身的地质特性及地壳发展进程,优越的成矿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多样的成矿作用、复杂的矿床类型,是寻找众多贵重、紧缺或稀有矿产资源极具潜力的地区,该地区为稀缺、珍贵资源最易产生的地方,目前矿区探获金资源量300吨,铁2500万吨,是云南省储量最大的金矿。但是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工作程度又偏低,交通条件困难,人文干扰大,年度有效工作时间短等现状。因此,选择北衙矿区典型矿床,从成矿预测角度,综合分析矿床的成矿模式、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建立一种适合北衙矿区及外围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为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的快速、经济、有效找矿评价提供科学的勘探方法和勘探模式,理论上完善了该地区的找矿方法技术体系,实践上为矿区及外围找矿提供了方向,为西南地区矿产勘查快速突破提供技术支撑及勘探示范,满足国家的战略要求及地方的找矿评价需求。本文主要是针对北衙地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系统搜集以往地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期获得比较全面、系统性的认识。1、分析和研究北衙矿区成矿模式和成矿规律,通过成矿、控矿要素分析,探讨该地区找矿标志,为地球物理勘探提供有效的明确的探测目标和相应的地质依据。2、根据北衙矿区金多金属矿床在成矿与控矿方面的基本规律和特征,通过物性参数统计结合已知矿区地质情况,对构造、矿体地球物理模型进行正演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作相应的综合分析研究,物性正演模拟是矿床成矿模式到地球物理勘探模式的桥梁,正演模拟结果可预知所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否有效,通过正演模拟结果结合相关物性差异开展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原理与勘探手段研究,涵盖了直接针对矿体的激电、磁法勘探以及通过平面重力资料、csamt寻找构造、岩体等间接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建立了成矿模式——物性正演模拟——地球物理勘探模式的研究体系。通过物性参数统计结合已知矿区地质情况,对构造、矿体地球物理模型进行了正演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作了相应的综合分析研究。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利用电阻率参数开展大地电磁测深寻找构造及深部地层展布;重力异常在排除地形影响以外可揭示斑岩体在地表的投影位置;极化率及磁化率参数的激发极化法和磁法勘探可直接针对矿体开展找矿预测。从北衙地区成矿类型和特点出发,研究富碱斑岩体对成矿的作用和规律,根据富碱斑岩体的低密度特性,开展重力三维反演探测机理研究,通过地表地质模型及物性特征,结合三维密度结构,分析富碱斑岩体在深部的延展特征;通过线性信号增强与提取平面重力异常,结合区域磁源边界信息探讨区域性构造对该地区的成矿作用与影响。通过理论模拟及已知区试验结果表明,重力三维密度差非线性反演结合线性信号增强与提取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线性构造并且能够有效探测富碱斑岩体在深部的三维延展情况,这种间接提供找矿信息的地球物理勘探模式在北衙地区找矿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根据地面高精度磁测方法原理,以及北衙矿区金铁伴生的成矿特性,提出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测面积性测量,直接寻找与金矿密切相关的磁铁矿体产生的高磁异常,根据对照已知矿段矿体规模及边界,提出经验模态多尺度分解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磁异常处理,其保持了小波多分辨率特性,同时又克服了选择小波基函数困难,能够实现信号多尺度分解,提高了异常筛选的分辨率,增强了异常边界识别度。设计电性模型,以数值模拟为基础,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正、反演对比试验研究,优选适合北衙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分析数据分析与解释的一般规律。根据影响北衙地区成矿相关的区域断裂构造和局部导矿构造,提出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进行成矿有利地段勘探,以传统的occam反演确定大致地电断面,利用smoothnessconstrainedleast-squares反演来突出高阻体以及高低阻地层分界面,这种优化反演方法从电性角度构建了更加切合北衙地区实际的地电模型。针对北衙矿区硫化物矿床激发极化特性,根据实际地质结构构建了假想的激发极化法电流激发深部矿体模型,通过不同供电电压下二次场电压及测量值稳定性试验优化激发极化法工作参数,优选大功率直流激电方法,提出了在平面重磁资料圈定靶区内开展面积性激电勘探,圈定平面激电异常分布,以激电异常的最高值为基点进行激电测深,对测深断面上激电异常的延展情况进行研究,进而确定极化体纵向延展特征,并与平面异常对比,修正平面异常位置,形成“有效高极化平面异常”,进而对深部矿化同平面异常两者间的关联进行推理,为成矿聚集地区的获得奠定基础。3、在已知矿区及外围远景区实施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试验,对勘探技术及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归纳。选择北衙矿区典型红泥塘已知矿段,进行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以路线地质资料为约束条件,以重力三维反演推断隐伏岩体深部延展特征,根据CSAMT反演电阻率结构模型,圈定了红泥塘岩体、大沙地隐伏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建立地层解译模型;结合磁性信息约束,确定具有寻找矽卡岩型铁矿床潜力的接触带;根据极化率结构模型,建立矿体解译模型。利用多元信息约束构建了矽卡岩型铁金矿深部勘探的地球物理勘探模式及方法技术组合。综合利用北衙地区1:50000区域重磁化探资料,圈定找矿远景区;在远景区运用上述勘探方法(重力、磁法、激电、CSAMT、钻探),借助不同地球物理特性及各类参数约束综合解释方式实现隐伏矿藏的勘探及定位,验证和完善北衙地区深部找矿地球物理勘探模式。4、最后,通过已知区及远景区试验效果,总结并提出北衙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地球物理工作在区域性地质背景分析的过程中获得相关地质资料,基于岩矿的物性特征,匹配相应的地球物理方法。围绕面积性重力测量,在区域重力异常的基础上对区块进行整体性划分,借助线性信号分析方法处理局部异常,获取线性构造,以三维密度反演推断岩体的展布初步划分成矿有利区;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局部异常,寻找与金矿密切相关的磁铁矿引起的“干净”完整的高磁异常;用CSAMT剖面测量验证和控制深部导矿构造、岩性突变界面等成矿有利地段;在成矿有利富集区段采用大功率直流激电法,利用极化率面积测量方式对极化率异常区域进行明确,并以极化率测深进行辅助,对平面异常进行修正,获得极化体纵向延展特征;基于四种方法存在的异常结合处确定不同级次的找矿空间;基于地球物理多元信息实现多方法、多参数、多尺度、多角度综合探测;最后利用钻探来验证地球物理勘探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刊编辑部[4](2016)在《2015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文中研究指明一、山东三山岛海下钻孔2000 m,探获中国首个超大型海上金矿由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实施的莱州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详查项目于2015年12月顺利结束,探获中国首个超大型海上金矿。莱州三山岛海域金矿勘探项目始于2012年,多数钻孔设计在海域,水深510 m,最深达15 m。目前已完成钻孔130个,钻探工作量13万余米,最大钻孔深度达1973.46 m,探明金矿资源量470.47 t,属超大型金矿。
王丽华[5](2014)在《驰骋高原轻骑 探宝屡立新功——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巴颜喀拉掘金,在东昆仑探镍,在沱沱河找铅锌,在海东进行多目标化探……有一支驰骋雪域高原找宝藏、纵横青海大地寻矿藏的地质勘查队伍——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凭借一份信念与执着,凭借过硬的本领和敢打硬仗的作风,凭借地质"三光荣"精神和高原"五特别"品质,在实现地质找矿突破的进程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地质找矿捷报频传、屡立新功,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为促进青海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
程广国[6](2013)在《河南熊耳山西段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简要叙述了熊耳山西段成矿区的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背景;对熊耳山西段银铅锌多金属矿田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矿田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变质核杂岩的控岩控矿特征,通过对燕山期花岗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特征的研究,判断花岗岩为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成因并经历了上部地壳物质的混染,利用稀土元素部分熔融数学定量模型进行了模拟,表明太华群经30%的部分熔融即可形成区内的燕山期花岗岩,本区花岗岩其构造环境为造山期后型;矿田地球物理特征方面重力低异常指示隐伏岩体的存在,激电异常能够较准确地指示银铅矿体的产状及矿化规模;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处于成矿背景极佳的地球化学富集区,以寨凹岩体环形高温元素组合异常为中心,周边分布着东、北、南三个次级环形中低温元素组合异常中心;通过对铁炉坪、蒿坪沟、沙沟典型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化)体及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成矿阶段、围岩蚀变的研究,本区银铅锌矿床的总体特征可概括为矿脉规模较大,单个矿体长度小,厚度薄,银品位较高,矿石结构构造较简单,成矿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围岩蚀变以矿脉为中心对称发育,中心以硅化为主;矿床明显受地层、构造控制;主要成矿时间为燕山期且紧随Ⅰ型花岗岩侵入之后;矿床属中低温、低盐度、浅成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均支持岩浆和大气水混合的观点;在系统总结了矿床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比例尺层次下的对预测区、靶区、矿脉进行勘查的矿床勘查模型;通过基于MRAS系统的银资源潜力评价分析,估算了全区银资源总量,并划分A类远景预测区1个,B类远景预测区2个,C类远景预测区1个
肖晓林[7](2013)在《青海松树南沟金矿矿床成因成矿预测及选矿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在充分分析和综合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以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作用-开发利用为研究主线,将祁连山造山带大坂山段的松树南沟金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矿床演化特征、金成矿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及成矿机理的研究,探讨建立了成矿模型,同时围绕东西矿床的矿石物质组分进行选矿研究,改善工艺流程达到了提高金的浸出率、充分回收矿石中有用元素及有毒有害尾水零排放的目的。结合对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的实地考察,通过对矿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金矿床经历了加里东期火山作用和海西一印支期岩浆侵入作用,矿床的最终形成与晚海西一印支期陆内碰撞造山产生的大规模剪切构造一流体活动使原有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和沉淀成矿有关,具多因复成特征。总结了矿床蚀变分带等特征,认为松树南沟金矿为斑岩型金矿,指出了东西矿床金矿、铜矿、铅锌矿为同一成矿系列不同阶段的产物,通过成矿预测研究,确定了金成矿的方向和有利区段,圈出了深部和近外围的3个预测靶区,在主矿体深部和西矿段深部与东西矿段之间探到了工业矿体,成为研究成果服务于生产并取得较好效益的成功案例。通过对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金的可选性能、选矿工艺、金矿石综合利用的研究,指出了金在矿石中主要赋存在黄铜矿和长石中,且多成游离金的形式存在,明确指出了长石的氧(风)化程度是影响金浸出的关键因素,为提高金的浸出率,改进矿山环保条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实验,证明关键技术在选矿工艺应用是可行的。根据选矿工艺研究成果,改善药剂制度,控制选矿尾液中毒害物质含量并进行回水利用,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张万虎[8](2011)在《江西银山矿田九龙铅锌矿带深、边部成矿预测研究》文中指出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田,是一个具有百年开采史的老矿山。九龙区铅锌成矿带位于矿田九区铜硫矿带的北部、北山铅锌矿带的南端。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江南台隆与钱塘坳陷衔接部位,乐德中生代火山盆地的东北缘,赣东北深断裂带的西北侧。本文以生产和科研工作为基础,重点叙述成矿的地质背景,总结区域和矿床的成矿规律,归纳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建立较为切合实际的矿床成矿模式,和潜在矿床(体)与地质条件之间关系的预测模型,用于银山九龙区铅锌矿带未知地段的预测。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从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强调了九龙铅锌成矿带成矿作用的形成环境。2.银山背斜断裂带及次级构造,为导矿、容矿创造了有利空间,是控岩、控矿的主要因素,近EW向断裂控制了矿区各矿化带的矿体。3.区内S、C、O、H、Sr同位素、稀土元素、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场等特征显示,成矿物质具多来源,成矿作用具多阶段性。成矿元素Pb、Zn、Ag主要来源于区内次火山岩,基底地层中也有部分成矿元素参与了成矿作用。成矿流体是岩浆水和部分天水的混合热液。4.矿石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流体性质属中低温,还原或弱还原条件,中性-弱酸性,高矿化度的NaCl-KCl-CaSO4-H2O型热液。5.通过对银山九龙区铅锌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控制因素、成矿作用方式和成矿机制、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肯定九龙铅锌矿带深、边部的找矿潜力,认为:矿带西侧和东部的矿体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矿带东南部、西南部、北部的矿体边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杨夕辉[9](2010)在《云南中甸地区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勘查评价》文中认为“三江”成矿带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于地学界。中甸矿集区(27°41′-28°32′N,99°40′-100°15′E)位于三江中南段义敦岛弧带南段,岛弧演化历经俯冲造山、碰撞造山、后造山伸展、走滑剪切转换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与斑岩铜矿关系密切的印支期中酸性斑岩集中分布区,。本文系统研究了中甸构造岩浆岩岛弧带中酸性斑岩产出地质背景、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区域成矿系统:提出区域成矿系统由岛弧(构造)演化、岛弧火山沉积建造、中酸性岩浆活动三大要素组成,其中印支期岛弧中-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岩侵入岩浆活动是斑岩铜矿最重要的成矿作用,在不同条件、不同部位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斑岩铜矿成矿系列。通过区域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床研究,斑岩铜矿成矿具同源岩浆由中性→中酸性→酸性→偏碱性演化的成矿过程,总结该区成矿模式为:深断裂→岩浆同源演化→岩浆+构造+热液蚀变→围岩的封闭条件。通过多学科多方法勘查评价研究,总结提出了适宜高寒地区勘查评价的技术方法,建立了区域斑岩铜矿找矿及勘查评价模式,开展了靶区优选,并在浪泥塘、浪都、高赤坪等靶区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论文取得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成果:1、首次在研究区浪泥塘斑岩铜矿V1—3矿体ZK3—5钻孔岩芯中发现硬石膏(区内的其他矿床尚未发现或未报道)和磁铁矿,且石膏含量与铜品位相关性较强,直观的证明斑岩铜矿原始岩浆属氧化型,有利于斑岩铜矿的形成。提出浪泥塘斑岩铜矿是在高氧逸度条件下形成的富金的斑岩铜矿。2、对普朗超大型和雪鸡坪斑岩铜矿含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与REE、Hf测定,对岩浆演化及年代进一步确定。3、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分析显示,印支期斑岩矿化系统形成Cu-Ag-Sn-Bi幔源异常元素组合,燕山期花岗岩中钨钼矿化系统产生W-Mo-U壳源异常元素组合,该认识有效地指导研究区的成矿预测。4.运用建立的中甸地区斑岩铜矿床模型,结合有效技术方法组合,开展了靶区优选,提出了中甸地区斑岩铜矿找矿新思路
徐述平[10](2009)在《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文中提出胶东以约0.3%的国土面积占有中国约25%的黄金储量,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和黄金产区,该区经历了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架和一系列岩浆岩。近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深入贯彻“理论先导、攻深找盲、瞄准大带、重点突破”的找矿思路,金矿床研究和普查找矿不断取得突破。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多侧重于矿床尺度的观测和分析,对整个成矿带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进而构建各类金矿类型及深部矿体勘查模型方面还缺乏系统性。勘查实践证明,找矿的成功率越来越依赖于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开展,而在信息集成基础上建立勘查模型指导找矿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运用成矿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收集、消化前人研究成果和工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项目和本职勘查工作,开展金矿调查研究,系统采集各种岩石和矿石样品,开展大量的测试分析工作,总结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招平带成矿系统各要素,解剖典型金矿床,总结控矿规律,建立勘查模型,开展成矿预测。论文总结了招平断裂带分段地质特征、构造控矿型式、成矿规律、找矿方向和成矿模式,金矿带产出石英脉型(玲珑式)、蚀变岩型(焦家式)及过渡型(灵山沟式)三种金矿类型,具有构造-蚀变—矿化的水平分带性,自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花岗质碎裂岩→碎裂状花岗岩,岩石的破碎程度逐渐降低(碎粒岩到碎裂岩),矿化逐渐减弱(浸染状、密集网脉状到稀疏脉状矿化),蚀变分带明显(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硅化到钾化带)。断裂带多期叠加成矿作用明显,至少有金成矿期和银多金属成矿期两期成矿作用复合,两期成矿的成矿元素不同,金成矿期划分4个成矿阶段,银多金属成矿期划分3个成矿阶段。根据断裂带微量元素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估算了断裂带资源潜力。在多元信息集成的基础上,构建了招平断裂带六类勘查模型:矿床(体)综合预测模型、矿床(体)定位综合预测模型、焦家式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焦家式金矿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玲珑式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模型。开展了成矿预测,圈定成矿预测区11处,经工程验证,取得了较满意的找矿效果。
二、用钻探新理论新技术勘查深部金矿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钻探新理论新技术勘查深部金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陕西段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与绿色勘查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秦岭陕西段地质背景 |
2 秦岭陕西段主要矿集区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
2.1 凤太矿集区 |
2.2 勉略宁矿集区 |
2.3 柞山矿集区 |
2.4 小秦岭矿集区 |
3 秦岭陕西段主要矿产资源绿色勘查 |
3.1 国外绿色勘查的通常做法 |
3.2 我国绿色勘查的相关政策及其典型实例 |
3.2.1 我国绿色勘查的相关政策 |
3.2.2 我国绿色勘查典型实例 |
3.3 秦岭陕西段主要矿产绿色勘查实践 |
3.3.1 小秦岭金钼钨矿产基地绿色勘查 |
3.3.2 凤太铅锌金矿产基地绿色勘查 |
3.3.3 汉中锰金镍矿产基地绿色勘查 |
4 秦岭陕西段主要矿产资源绿色开发 |
4.1 绿色开发相关政策 |
4.2 陕西省创建绿色矿山的具体措施 |
5 秦岭陕西段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建议 |
5.1 科学布局立项,优化绿色勘查设计,坚持依法依规绿色勘查施工 |
5.2 发挥科技引领和技术支撑作用,推动绿色勘查开发 |
5.3 学习、推广绿色矿山先进经验,建立绿色循环矿业示范/产业园区,践行绿色发展 |
5.4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地质勘查—矿业开发一体化,实现良性绿色发展 |
6 结论 |
(2)九瑞矿集区岩心钻探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松散破碎地层钻进 |
1.2.2 偏斜地层钻进 |
1.2.3 溶洞地层钻进 |
1.2.4 坚硬打滑岩层钻进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九瑞矿集区岩心钻探特征与常见问题处理 |
2.1 九瑞矿集区地层情况 |
2.1.1 构造情况 |
2.1.2 岩层情况 |
2.2 九瑞矿集区岩心钻探特点 |
2.2.1 钻机选用 |
2.2.2 钻杆选用 |
2.2.3 钻孔孔径设计 |
2.2.4 钻井液选用 |
2.3 九瑞矿集区岩心钻探常见问题 |
2.3.1 孔漏事故 |
2.3.2 孔斜事故 |
2.3.3 溶洞事故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九瑞矿集区深大型溶洞钻进问题研究 |
3.1 瑞昌坳下萤石矿区深孔钻探概况 |
3.2 ZK15-1钻孔钻遇溶洞问题 |
3.2.1 钻遇溶洞情况 |
3.2.2 常规方法处理结果 |
3.3 钻穿深大型溶洞技术要点分析及方案探索 |
3.3.1 技术要点分析 |
3.3.2 方案探索 |
3.3.3 方案对比 |
3.4 实施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九瑞矿集区深部坚硬打滑岩层钻进问题研究 |
4.1 瑞昌坳下地热矿区深孔钻探概况 |
4.2 ZK15-1钻孔深部坚硬打滑岩层钻进情况 |
4.2.1 钻头磨耗情况 |
4.2.2 事故及处理结果 |
4.3 深部坚硬打滑岩层钻进技术要点分析及方案探索 |
4.3.1 技术要点分析 |
4.3.2 方案探索 |
4.4 实施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找矿模型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深部找矿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现状 |
1.4 北衙矿区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主要研究路线 |
1.7 创新性研究成果 |
第2章 北衙金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及成矿规律 |
2.1 矿床地质特征 |
2.2 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 |
2.2.1 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 |
2.2.2 成、控矿要素分析 |
2.3 物性基础及物性模型 |
2.3.1 岩(矿)石物性特征 |
2.3.2 构造空间电阻率模型 |
2.3.3 矿体、岩体地球物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衙金多金属矿重磁勘探技术机理 |
3.1 北衙金多金属矿重力勘探技术机理 |
3.1.1 重力勘探理论基础及工作方法 |
3.1.2 北衙矿区重力勘探应用效果 |
3.2 北衙金多金属矿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机理 |
3.2.1 磁法勘探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 |
3.2.2 地面高精度磁测应用效果 |
3.3 北衙金多金属矿重磁勘探方法及勘探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衙金多金属矿综合电法探测机理 |
4.1 激发极化法探测技术机理 |
4.1.1 激发极化法理论基础 |
4.1.2 北衙矿区激电方法应用及评价 |
4.2 大地电磁测深探测机理 |
4.2.1 大地电磁法基本理论及工作方法 |
4.2.2 北衙矿区AMT与CSAMT方法技术研究 |
4.3 北衙金多金属矿电法勘探方法及勘探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试验 |
5.1 已知隐伏矽卡岩型铁金矿床勘探方法试验 |
5.2 成矿远景区勘探模式试验 |
5.2.1 全区隐伏岩体预测 |
5.2.2 区域断裂构造识别 |
5.2.3 远景区勘探方法验证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衙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2015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东三山岛海下钻孔2000 m,探获中国首个超大型海上金矿 |
二、“松科2 井”成功突破4000 m,深井大口径取心钻进工艺取得突破性成果 |
三、新型电传动立轴岩心钻机取得多项突破 |
四、膨胀波纹管超千米深孔护壁成功 |
五、第十八届全国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学术交流年会隆重举行 |
六、“深部矿体勘探钻探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项目获多项科学技术奖 |
七、“2000 m以内全液压地质岩心钻探装备及关键器具”荣获2015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八、东南沿海第一口干热岩科学钻探深井开钻 |
九、自主研发的TKP - 1 超深水海域保压取样取得重大突破 |
十、“海底60 米多用途钻机”( 海牛) 在南海完成深海试验 |
(5)驰骋高原轻骑 探宝屡立新功——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论文提纲范文)
征服巴颜喀拉, 大场金矿实现金色梦想 |
挑战沱沱河, 多才玛寻宝“铅锌”万苦 |
奋战东昆仑, 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惊艳面世 |
探宝湟水谷地, 海东富硒为高原生态农业发展添彩 |
(6)河南熊耳山西段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研究现状 |
1.2.2 华北陆块南缘研究现状 |
1.2.3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深部构造 |
2.4 地球化学场特征 |
第3章 铁炉坪-沙沟矿田地质特征 |
3.1 矿田地层 |
3.2 矿田构造 |
3.3 矿田岩浆岩特征 |
3.3.1 侏罗—白垩纪岩浆岩 |
3.4 矿田地球物理特征 |
3.4.1 物性特征 |
3.4.2 矿田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3.4.3 激电异常特征 |
3.5 矿田地球化学特征 |
3.5.1 矿田内不同地质体元素分布特征 |
3.5.2 矿田内地球化学异常展布规律 |
3.6 遥感影像特征及解析 |
3.7 矿产特征 |
第4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1 铁炉坪银铅矿床 |
4.1.1 矿区地质 |
4.1.2 主要矿化蚀变破碎带及典型矿体特征 |
4.1.3 成矿阶段 |
4.1.4 铁炉坪矿床银的赋存状态 |
4.2 沙沟银铅锌矿床 |
4.2.1 矿区地质 |
4.2.2 矿化蚀变破碎带及矿体 |
4.2.3 矿石结构构造 |
4.2.4 围岩蚀变分带 |
4.2.5 成矿阶段划分 |
4.3 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化蚀变带及矿体 |
4.3.3 矿石矿物组成 |
4.3.4 矿石结构构造 |
4.3.5 围岩蚀变特征 |
4.4 矿床地质特征总结 |
第5章 成矿作用特征与成矿模式 |
5.1 成矿年代研究 |
5.2 成矿流体特征 |
5.2.1 矿物包裹体测温 |
5.2.2 盐度、压力及深度估算 |
5.3 稳定同位素示踪 |
5.3.1 铅同位素 |
5.3.2 硫同位素 |
5.3.3 氢氧碳同位素 |
5.4 成矿规律 |
5.4.1 控矿因素 |
5.4.2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5.4.3 成矿物质来源 |
5.4.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5 成矿作用演化 |
5.5.1 成矿作用 |
5.5.2 岩浆岩演化 |
5.5.3 成矿流体演化 |
5.6 成矿模式 |
第6章 勘查技术方法与勘查模型 |
6.1 构造+蚀变填图 |
6.2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
6.2.1 激发极化法 |
6.2.2 V8多功能电磁测量 |
6.2.3 高精度磁测 |
6.3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 |
6.3.1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 |
6.3.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
6.3.3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
6.4 勘查方法有效组合 |
6.5 矿床勘查模型 |
第7章 基于MRAS系统的银资源潜力分析 |
7.1 与银资源潜力评价有关的数据库建设 |
7.2 成矿信息的提取 |
7.2.1 地层信息的预处理、提取和分析 |
7.2.2 构造信息的预处理、提取和分析 |
7.2.3 岩浆岩信息的预处理、提取和分析 |
7.3 资源评价过程中的空间定位预测 |
7.3.1 预测单元的划分 |
7.3.2 地质变量的提取与赋值 |
7.3.3 定位预测 |
7.3.4 空间定位预测结果及其比较 |
7.4 资源估算单元的圈定 |
7.5 银矿资源潜力分析 |
7.5.1 资源量预测的信息提取和变量选择 |
7.5.2 预测结果 |
7.5.3 两种预测方法数据对比及结论 |
7.6 资源潜力评价与找矿方向建议 |
7.6.1 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划分原则 |
7.6.2 各类远景预测区特征 |
第8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青海松树南沟金矿矿床成因成矿预测及选矿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 |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量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参与的主要工作及完成的工作量 |
1.4 研究思路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
第2章 金矿床理论及研究现状 |
2.1 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 |
2.2 造山带金矿成矿研究及发展趋势 |
2.3 矿床模式及多因复成矿床 |
2.3.1 矿床模式 |
2.3.2 金成矿的多因复成 |
2.3.3 金成矿的多样性 |
2.4 金的成矿作用 |
2.5 斑岩型金矿研究及发展趋势 |
2.5.1 斑岩金矿的定义 |
2.5.2 斑岩型金矿分类 |
2.5.3 斑岩型金矿成矿地质环境 |
2.5.4 斑岩型金矿成矿地质作用 |
2.5.5 斑岩型金矿床成矿机理 |
2.6 成矿预测理论研究及发展趋势 |
2.6.1 成矿预测分类 |
2.6.2 成矿预测理论研究及现状 |
2.7 矿区研究现状 |
第3章 成矿地质背景 |
3.1 大地构造背景 |
3.2 地层及含矿性 |
3.2.1 南部 |
3.2.2 中部 |
3.2.3 北部 |
3.3 区域构造及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 |
3.3.1 区域构造层 |
3.3.2 区域断裂构造 |
3.3.3 构造与金成的关系 |
3.4 岩浆活动 |
3.4.1 基性、超基性岩 |
3.4.2 中性岩 |
3.4.3 酸性岩 |
3.4.4 偏碱性岩类 |
3.5 区域矿产 |
3.5.1 金矿 |
3.5.2 铜矿 |
3.5.3 铅锌矿 |
3.6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 |
4.1 赋矿地层 |
4.1.1 地层岩性组合 |
4.1.2 岩石学特征 |
4.2 矿区构造特征 |
4.2.1 褶皱 |
4.2.2 断裂 |
4.2.3 节理 |
4.3 矿区岩浆岩 |
4.3.1 闪长岩(δ2Mδ) |
4.3.2 花岗闪长斑岩(γδπ) |
4.3.3 石英钠长斑岩(nπo) |
4.4 矿体地质特征 |
4.4.1 矿体分布规律 |
4.4.2 矿体外部形态 |
4.4.3 矿体空间展布形式 |
4.4.4 矿体内部结构 |
4.5 蚀变围岩 |
4.5.1 蚀变围岩及类型 |
4.5.2 蚀变分带 |
4.6 成矿阶段划分 |
4.6.1 火山喷发期(包括成岩变质作用期) |
4.6.2 高、中温热液期 |
4.6.3 中低温热液期 |
4.7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样品及测试 |
5.1.1 野外采样 |
5.1.2 样品处理 |
5.1.3 测试 |
5.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1 近矿围岩微量元素特征 |
5.2.2 矿石元素特征 |
5.3 稳定同位素特征 |
5.3.1 硫同位素 |
5.3.2 氢、氧同位素 |
5.4 成矿流体特征 |
5.4.1 包裹体特征 |
5.4.2 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来源 |
5.4.3 成矿物理化学环境 |
5.5 元素组合特征 |
5.5.1 成矿及伴生元素的相关性 |
5.5.2 组合异常等值线圈定原则 |
5.5.3 异常分布特征 |
第6章 矿床成因研究 |
6.1 控矿因素分析 |
6.1.1 矿区地层与金成矿的关系 |
6.1.2 构造与金成矿的关系 |
6.1.3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地层含矿性分析 |
6.2.2 岩浆岩含矿性分析 |
6.3 金的迁移与沉淀机制 |
6.3.1 成矿溶剂 S 和 Cl 的来源 |
6.3.2 溶液水和热液的来源 |
6.3.3 金属的来源 |
6.3.4 金的迁移 |
6.3.5 金的沉淀机制 |
6.3.6 成矿过程 |
6.4 矿区的成岩成矿时代 |
6.5 成矿机理 |
6.5.1 研究区造山带演化及金矿的形成机理 |
6.5.2 松树南沟金矿床和与典型斑岩金矿的对比 |
6.5.3 成矿作用 |
6.6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探讨 |
6.6.1 矿床成因 |
6.6.2 成矿模式探讨 |
第7章 成矿预测 |
7.1 成矿信息汇总 |
7.1.1 成矿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成矿地质背景 |
7.1.2 矿床地质 |
7.1.3 控矿构造 |
7.1.4 围岩蚀变 |
7.2 成矿规律 |
7.2.1 矿体定位条件 |
7.2.2 矿体赋存规律 |
7.2.3 矿化富集规律 |
7.2.4 找矿标志 |
7.3 成矿预测 |
第8章 选矿关键技术研究 |
8.1 选矿存在的问题 |
8.1.1 矿山现状 |
8.1.2 选矿瓶颈 |
8.2 金矿石特征 |
8.2.1 矿石类型 |
8.2.2 矿石物质成份 |
8.2.3 矿石化学成份 |
8.2.4 矿石结构与构造 |
8.2.5 围岩蚀变 |
8.3 金赋存状态研究 |
8.3.1 金化学物相分析 |
8.3.2 人工重砂分析 |
8.3.3 光片扫描电镜分析 |
8.3.4 自然金嵌布特征 |
8.4 金的可选性 |
8.5 选矿关键技术研究 |
8.5.1 影响金浸出的因素 |
8.5.2 选矿中的关键 |
8.6 选矿工艺研究 |
8.6.1 现场试验 |
8.6.2 工艺设计 |
8.6.3 工业实验运行结果 |
8.6.4 松树南沟金矿除铜工业实验结果 |
8.7 金矿石综合利用 |
8.8 选矿关键技术应用的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江西银山矿田九龙铅锌矿带深、边部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 |
1.2 隐伏型矿床预测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九龙区铅锌成矿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范围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工作概况 |
1.4.2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赣东北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层岩性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大地构造演化 |
2.2.1 褶皱构造分布 |
2.2.2 断裂构造分布 |
2.3 岩浆岩演化 |
2.3.1 晋宁期岩浆活动 |
2.3.2 加里东期岩浆活动 |
2.3.3 海西-印支期岩浆活动 |
2.3.4 燕山期岩浆活动 |
2.4 地球物理特征 |
2.4.1 岩石磁性特征 |
2.4.2 岩石密度特征 |
2.4.3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4.4 德兴地体磁异常特征 |
2.5 地球化学场特征 |
2.6 区域矿产分布 |
第三章 银山矿田地质特征 |
3.1 赋矿地层及岩性特征 |
3.1.1 中元古界双桥山群 |
3.1.2 侏罗系上统鹅湖岭组 |
3.1.3 白垩系下统石溪组 |
3.1.4 第四系 |
3.2 岩浆活动与矿化作用 |
3.2.1 火山机构特征 |
3.2.2 火山岩特征 |
3.2.3 火山活动各阶段 |
3.2.4 代表性岩体 |
3.3 地质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
3.3.1 成矿前构造 |
3.3.2 成矿后构造 |
3.4 围岩蚀变及其分带 |
3.4.1 面型蚀变 |
3.4.2 线型蚀变 |
3.4.3 围岩蚀变分带 |
3.5 矿化分带及矿体特征 |
3.5.1 矿化分带 |
3.5.2 矿体特征 |
3.6 矿石类型与矿石组构 |
3.6.1 矿石类型 |
3.6.2 矿石结构 |
3.6.3 矿石构造 |
3.7 矿化期与成矿阶段 |
3.7.1 铜硫金矿化期 |
3.7.2 铅锌银矿化期 |
第四章 银山九龙区铅锌矿带地质特征 |
4.1 矿体形态及其产出部位 |
4.2 矿石类型及矿石特征 |
4.3 矿石结构构造 |
4.4 成矿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 |
4.5 近矿围岩蚀变 |
4.5.1 主要蚀变矿物 |
4.5.2 蚀变作用的分期和蚀变类型 |
4.5.3 蚀变分带 |
第五章 银山九龙区铅锌矿带成矿机制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1.1 稳定同位素组成标志 |
5.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成矿流体性质 |
5.3.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3.2 流体包裹体成分 |
5.3.3 硫逸度、氧逸度、二氧化碳逸度 |
5.4 成矿温度 |
5.5 成矿压力 |
5.6 成矿流体的盐度和酸碱度 |
5.7 成矿年代 |
5.8 含矿热液的演化 |
5.8.1 铅锌成矿期含矿热液的形成及演化过程 |
第六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6.1 成矿规律 |
6.1.1 地层的控制作用 |
6.1.2 次火山岩体的控制作用 |
6.1.3 控矿构造特征 |
6.2 矿床的成因 |
6.3 成矿作用过程 |
6.3.1 火山活动-岩浆作用 |
6.3.2 构造作用 |
6.4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成矿预测与找矿关键问题 |
7.1 成矿预测依据 |
7.1.1 直接依据 |
7.1.2 间接依据 |
7.1.3 工程依据 |
7.2 成矿预测主要区段 |
7.2.1 银山九龙区深部成矿预测 |
7.2.2 银山九龙区边部成矿预测 |
7.3 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 |
7.4 找矿关键问题 |
7.4.1 重视新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
7.4.2 开采与探索相结合 |
7.4.3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及说明 |
附录1: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参与的科研与工程项目 |
附录2: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云南中甸地区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勘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1.1 铜资源需求 |
1.1.2 中甸地区斑岩铜矿找矿前景 |
1.2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斑岩铜矿研究进展 |
1.2.2 中甸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2 资料来源及完成的工作量 |
1.4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沉积建造 |
2.2.1 沉积环境及岩性 |
2.2.2 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3.1 早期构造变形 |
2.3.2 晚期构造变形 |
2.4 岩浆活动与成矿 |
2.4.1 火山岩 |
2.4.2 侵入岩 |
2.5 构造演化讨论 |
2.5.1 印支期岛弧构造演化 |
2.5.2 燕山期构造演化 |
2.5.3 喜山期构造演化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区域成矿系统与成矿规律 |
3.1 典型矿床及成矿模式 |
3.1.1 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 |
3.1.2 雪鸡坪斑岩铜矿 |
3.1.3 浪泥塘斑岩铜矿床 |
3.1.4 红山铜矿 |
3.2 矿床对比研究 |
3.2.1 普朗、雪鸡坪、浪泥塘、春都斑岩铜矿对比(斑岩铜矿系列) |
3.2.2 红山、浪都、高赤坪铜矿对比(矽卡岩系列) |
3.2.3 斑岩铜矿与矽卡岩铜矿差异的讨论 |
3.3 成矿规律总结 |
3.3.1 区域成矿作用 |
3.3.2 中甸地区斑岩-矽卡岩型铜矿成矿模式 |
第4章 多方法勘查评价研究 |
4.1 含矿斑岩判识特征 |
4.1.1 产状、规模 |
4.1.2 岩石化学特征 |
4.1.3 围岩蚀变 |
4.1.4 物里化学特征 |
4.2 多学科信息综合与找矿靶区圈定 |
4.2.1 地球物理异常分析 |
4.2.2 地球化学异常分析 |
4.2.3 遥感地质应用 |
4.3 找矿潜力评价 |
4.3.1 红山评价区 |
4.3.2 普朗—松诺评价区 |
4.3.3 浪都—卓玛评价区 |
4.3.4 春都-浪泥塘—高赤坪评价区 |
4.4 找矿突破实例总结 |
第5章 结论 |
5.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5.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
作者简介 |
(10)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与勘查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勘查进展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1.5.1 野外地质调查及资料收集 |
1.5.2 室内测试分析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构造 |
2.1.1 EW 向构造带 |
2.1.2 NNE-NE 向断裂构造 |
2.1.3 NW 向断裂构造 |
2.2 岩浆岩 |
2.2.1 岩浆活动 |
2.2.2 岩浆活动与金矿的关系 |
2.3 地层 |
2.3.1 地层层序 |
2.3.2 胶东岩群金的丰度 |
2.3.3 金矿成矿物质来源 |
3 控矿构造地质特征 |
3.1 几何形态及分段特征 |
3.1.1 地貌特征 |
3.1.2 地质表现 |
3.1.3 分段特征 |
3.2 运动学特征及构造演化历史 |
3.2.1 运动学特征 |
3.2.2 构造演化历史 |
3.3 构造控矿型式 |
3.3.1 构造分级 |
3.3.2 构造型式 |
3.4 构造-蚀变-矿化分带 |
3.4.1 断裂带分带 |
3.4.2 主断裂分带 |
4 金矿床地质特征 |
4.1 金矿类型 |
4.1.1 蚀变岩型 |
4.1.2 石英脉型 |
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2.1 玲珑金矿 |
4.2.2 大磨曲家金矿 |
4.2.3 台上金矿 |
4.2.4 大尹格庄金矿 |
4.2.5 夏甸金矿 |
4.2.6 山后金矿 |
4.2.7 旧店金矿田 |
4.3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4.3.1 矿床展布特点 |
4.3.2 断裂构造控矿特征 |
4.3.3 成矿规律 |
4.3.4 找矿标志 |
4.4 成矿模式 |
4.4.1 成矿演化 |
4.4.2 成矿模式 |
4.5 招平断裂带多期成矿作用探讨 |
4.5.1 叠加成矿作用概述 |
4.5.2 叠加成矿作用分析 |
4.5.3 叠加成矿作用与复合成矿系统 |
4.5.4 成矿阶段划分 |
5 地球物理特征 |
5.1 区域重力与磁场特征 |
5.1.1 重力 |
5.1.2 磁场 |
5.1.3 矿产分布与区域物理场的关系 |
5.2 金矿带地球物理特征 |
5.2.1 物性参数特征 |
5.2.2 地球物理场特征 |
5.3 矿区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5.3.1 招远城北-夏甸区段物探激电异常 |
5.3.2 大磨曲家矿区激电异常 |
5.3.3 前花园矿区激电异常 |
5.3.4 山后矿区物探异常 |
6 地球化学特征 |
6.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6.2 金矿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 |
6.2.1 异常统计特征 |
6.2.2 异常分布特征 |
6.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3.1 大磨曲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3.2 前花园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6.3.3 大尹格庄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6.3.4 夏甸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6.3.5 山后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7 金矿带勘查模型及成矿预测 |
7.1 招平断裂带金矿床勘查模型 |
7.1.1 招平断裂带金矿床综合预测模型 |
7.1.2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勘查模型 |
7.1.3 石英脉型金矿勘查模型 |
7.1.4 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模型 |
7.2 资源潜力分析及找矿方向 |
7.2.1 金矿资源状况 |
7.2.2 资源潜力分析 |
7.2.3 资源潜力估算 |
7.2.4 找矿方向 |
7.3 成矿预测 |
7.3.1 空白区找矿靶区 |
7.3.2 已知矿床找矿靶区 |
7.4 成矿预测区最新勘查进展 |
7.4.1 大磨曲家金矿 |
7.4.2 前花园矿区 |
7.4.3 山后金矿 |
7.4.4 大尹格庄金矿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用钻探新理论新技术勘查深部金矿床(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陕西段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与绿色勘查开发[J]. 王瑞廷,成欢,冀月飞,李青锋. 矿产勘查, 2020(12)
- [2]九瑞矿集区岩心钻探问题研究[D]. 肖永泉. 南京大学, 2016(02)
- [3]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研究[D]. 杨剑.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4]2015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J]. 本刊编辑部.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6(01)
- [5]驰骋高原轻骑 探宝屡立新功——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J]. 王丽华. 青海国土经略, 2014(05)
- [6]河南熊耳山西段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研究[D]. 程广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
- [7]青海松树南沟金矿矿床成因成矿预测及选矿关键技术研究[D]. 肖晓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8]江西银山矿田九龙铅锌矿带深、边部成矿预测研究[D]. 张万虎. 湖南科技大学, 2011(05)
- [9]云南中甸地区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勘查评价[D]. 杨夕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D]. 徐述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