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向“被看”的美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21)在《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1926-2018)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英语哲学界(Anglophone philosophy)最重要的电影研究学者之一。卡维尔的哲学思想以抵制英美传统和欧陆传统的分裂为特征,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概念化因素对哲学认知的干扰,并坚持把文化和艺术纳入哲学探究的范畴。他以本体论和伦理学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议题,提出哲学反思是基于语言交流关系之上的对自我和世界关系的认知活动,并认为这种认知是艺术和哲学的恒久追求,因此他被认为是一位具有“人文主义”和“现代主义”精神的当代哲学家,而此基本思想也贯穿了他对电影的研究。①卡维尔继承了经典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对现实生活的观照精神,擅长从哲学视角探讨电影与人性、电影与世界的关系。他提出电影的本质具有浑然天成的思想性和哲学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于媒介特性的电影本体论和类型发展观,为电影媒介本身和电影的阐释行为赋予了“哲学合法性”②,开启了电影研究中的哲学转向,因此被认为是当代电影理论时期“电影哲学”学派的杰出代表。同时,作为一位当代主流哲学家,卡维尔早在五十年代就将电影带到大学课堂中探讨,设立了基于电影解读的哲学理论课,对电影学科在美国高校体制内的建立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③卡维尔的电影哲学中和了新好莱坞电影对艺术形式的反思以及经典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生活的表现,是对欧洲电影理论的美国式解读,从理论上提高了好莱坞流行电影在电影研究中的艺术地位。卡维尔主张从哲学视角来研究电影的本体特征和艺术价值,其观点在“电影作为语言”盛行的七八十年代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进入数字电影时代以后才受到追捧,并在九十年代得到重新阐释,成为“电影作为哲学”(Film as Philosophy)派系的主要理论来源,为重新界定电影本体概念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他的电影类型观对商业化程度极高的当代电影产业也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借鉴意义。统观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着述,可以发现其理论是从哲学的视角探讨电影本质和电影体验的研究,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电影本体论、电影的类型分析和电影阐释与批评。为了完整地呈现卡维尔的电影哲学思想,本文以这三部分的核心问题为支撑点,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把分散于卡维尔着述中涉及电影意义的观点进行整理,甄别和归纳他对电影阐释批评的立场和特点,并以此作为电影本体、类型研究和批评阐释之间的关联和延伸,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基于该思路,本文的主要内容大致安排如下:绪论部分简述选题缘由、研究目的、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从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内容上看,卡维尔提出电影本身的内在逻辑使其具有自主性和思想性,该观点引领了正在发生的电影研究的哲学转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电影理论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卡维尔的电影哲学属于当代电影理论阶段“本体论2”①思想的代表,在电影理论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研究价值,值得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借鉴。但是,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呈碎片化特征,缺少对其电影哲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本文在全面地搜集和整理了相关文献之后,意欲对卡维尔的电影哲学进行整体理论研究,揭示其电影哲学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作出系统的分析和呈现。论文第一章梳理了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过程。鉴于卡维尔对于国内学术界来说还比较陌生,本章使用较多篇幅勾画其学术成长道路,并圈点出了对其电影哲学有重要影响的理论。首先,略述卡维尔的求学生活,指出正是对电影的迷影情结引导他从作曲专业转到哲学专业,并引导他把电影纳入哲学研究范畴。其次,分别论述了实用主义哲学、现象学、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和伦理学对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影响。最后,分析其电影哲学理论形成的文化语境,指出经典好莱坞电影和新好莱坞影片在他的理论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第二章阐述了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基础和核心——电影本体论。首先,把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具象为他对电影媒介的本体反思,通过对比卡维尔的本体论与巴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将两者的根本性差异放在电影媒介中摄影和投影装置的区别上,并进一步剖析卡维尔基于“一系列自动的世界投影”的本体描述,指出其电影本体论的核心为投影装置及其产生的现象学关系之和。该观点是其电影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直接影响了他后来对电影艺术现象和电影体验的看法。接着,本章展开对电影媒介特性的分析,说明电影具有“单向性”“自动性”和“自指性”,因此电影媒介本身具有内在逻辑性和自主性,并非再现现实的工具。最后,分析电影媒介的素材来源一—现实世界,指出卡维尔所理解的电影中的世界是一个现象学意义上的艺术空间,具有过去时间性和空间延展性的特征。第三章论述了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卡维尔对电影类型的归纳和论述是其电影本体论在电影艺术现象层面的具体体现,因此他对电影类型的探讨也围绕电影最本质的意义展开。本章通过三个小节,分别阐释了卡维尔的“类型基因”概念、以“类型作为媒介”的论点,和类型的再叙述与发展演变;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指出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没有拘泥于标准化的外显特征,而是强调对人文主义内核的把握,并且突出文化和社会演变给电影类型带来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动态发展观,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第四章分析卡维尔的电影阐释与批评观。这部分内容是从电影本体论到电影批评实践的延伸,并呈现了两者之间的互动作用。首先从电影如何对观看者产生意义谈起,指出电影是通过“承认”的心理前提和“移情投射”的认知行为产生意义,并指出卡维尔在阐释电影意义时对直觉和科学论证方法的双重依重。接着,阐明卡维尔电影批评的基本立场是把“电影作为哲学”看待。在此基础上,继续说明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中的伦理性和社会性特征,指出他的阐释和批评最终还是以现实存在作为界限,其普世的哲学追求始终落实于具体的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第五章分析卡维尔电影哲学在学术界的接受状况、理论意义和局限性。首先指出卡维尔的电影哲学受历史语境的影响以及自身表述风格的限制,始终没有成为主流电影理论。但是,其跨学科的研究特点也使卡维尔的理论具有自己的独特立场和学术价值,十分契合当下的电影文化和电影研究语境。同时,结合我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可以发现,过度集中于中观层面的理论研究或者沉迷于具体作品的微观批评都不利于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卡维尔所采取的微观批评与宏大理论结合的研究路径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另外,他的电影哲学体现了媒介和技术背后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义,是一种凸显人文性和日常性的电影哲学,为当代的电影理论研究带来了更宽广的方法论视域和多样化的阐释角度。结语部分首先简要回溯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其次总结了本文在明晰卡维尔电影本体论概念、归纳电影媒介的特性、通过卡维尔的伦理学思想脉络解析其电影阐释观、对其电影哲学进行整体评价这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把卡维尔电影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浓缩为电影的投影装置和意义,较为清楚地阐明了他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由此产生的电影媒介特性,并将这些特性作为进一步理解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此外,本文将卡维尔具有争议性的方法论和研究路径也作为其电影哲学的一部分,指出其电影哲学的意图不在于设立任何判断标准,而在于创建一个由电影通达哲学认知的思想路径。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未把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置于电影理论和哲学理论并行发展与交错影响的综合语境中研究,缺少对电影和哲学关系的历时性发展的详细论述,影响了对电影哲学范畴和研究边界的明晰;另外,将卡维尔与电影哲学流派中的其他学者进行更广泛的横向对比也将有助于明确其观点的原创性和继承性关系。这两方面的未尽之处也是笔者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张鹏[2](2021)在《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后半叶视觉研究作为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还未得到充分阐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种视觉文化读本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出现,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工作已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思潮下,视觉文化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论,更是重新获得了其特有的独立和自治身份。但现有的这些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构筑成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体系,它们彼此孤立于自身的视觉研究领域,只通过强行打开的一个文化研究的范围,或是与某些跨学科性的知识专业的综合体建立少量的联系。本文意在通过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为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认知视角,有助于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文化现象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论的导向。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解读杰伊的视觉政体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西方哲学话语中隐藏着一条关于视觉性隐喻的正反叙事,作者成功地将视觉文化研究重新纳入到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传统之中。第二部分分析了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并对该理论展开批判,即指出其为一种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第三部分分析了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考古学,指出克拉里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对观察者身体注意力问题的操控,忽视了视觉现代性中本雅明关于辩证意象的启蒙路线。第四部分分析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指出了他作为一种景观的否定性力量,为视觉文化理论提供了阐释的路径;而德波在景观社会语境下提出的总体都市主义计划,也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本文对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固有的现代性方案进行并置且提出批判,同时着重引出德波的“景观社会”概念,即这位逐渐被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淡忘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学者,使其重新返回到西方视觉现代性可行性方案的谱系之中,将视觉现代性谱系的目光转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上来。
杨峥嵘[3](2021)在《当代艺术中的“身体在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体在场,即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身体在特定的空间、场所中所显现出来的存在状态。我们通过身体与世界相接触,并在世界之内所体验到它。身体,不仅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载体,更是我们观看世界、体验世界、内省自身的起点。与其他时代的艺术类型相比,当代艺术尤其重视身体的在场意义和感性认识。艺术家将身体引入艺术作品之中,认为身体比思想、认识先一步领会到艺术的魅力与价值,身体形成艺术作品的独有氛围。本文主要以当代艺术中“身体在场”这一艺术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当代艺术中身体在场的艺术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通过艺术学、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角度来分析这一艺术现象,探讨“身体在场”对当代艺术而言存在怎样的价值和影响。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从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多角度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并分析了与本论文相关的三个重要概念;第二章主要梳理了西方从传统哲学到后现代哲学中哲学家对身体的不同态度以及身体美学的基本内涵。探讨身体在哲学、美学史上是如何从被贬低的对象到形成一门具体的学科研究,这一章节主要研究的是身体的哲学、美学历史;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在艺术领域中,身体从缺席到在场的变迁历史。身体虽然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史上的重要主题,但艺术家们往往只是将其作为对象表现自己的主观精神。而在当代艺术中,富有敏锐感知的创造性身体开始被重视,从此意义上看,当代艺术可以说是古希腊艺术身心合一观念的复归;第四章主要对当代艺术中“身体在场”的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读。从身体的客体性、主体性以及主客同构的关系来具体剖析身体的在场性特征;第五章主要从艺术观念、艺术语言和艺术接受三方面谈“身体在场”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和意义。在身体在场的影响下,当代艺术重新回归到美学意义上的感性体验中来,艺术家开始重视身体的主体性特征。身体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积极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开始关注受众的审美体验方式。与此同时,接受主体的审美体验方式得以转变,审美感知能力也得以提升。
毛悦梅[4](2021)在《张看:讲述“传奇”的方法 ——《传奇》中的视觉性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从《传奇》增订本封面“窥视图”的出现到《张看》散文集的出版,“看”成为张爱玲构建文学世界、理解现实生活的重要方式,也为研究者指明了进入其人其作的新通道。笔者试图在借助当下有关视觉性、视觉文化等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对《传奇》文本中的视觉性行为进行深入探究,挖掘视觉性场景呈现背后的隐秘文化心理内涵。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试图厘清“看”及其相关概念,并在整体上对《传奇》文本中的视觉性在场及其主客体关系作了梳理。首先是“视觉性”概念的阐释,区别于日常所使用的“看”,它的范围更小,集中于具有各种力量关系生发的视觉行为本身,而非单纯的视觉感知过程。这一过程还离不开大脑意识以及其他感官的参与,因而是含混的。文学中细腻描述的大多是视觉性行为以及包含多种行为的视觉性场景,也是本文所分析的重点。其次,通过附录的展示,笔者认为《传奇》中视觉性的在场是毫无疑问的,是张爱玲文学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则是对视觉性行为中“看与被看”主题的分析,笔者指出看与被看的关系并非以往使用情景中的二元对立,而是呈现互动状态,被看客体是作者的关注重心,因而通过对被看者看到被看场景后相关心理行为的展示进而扩展为“传奇”世界中个体生存的普遍状态。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章,主要对视觉性行为的方式以及所见内容作了具体分析。镜像和窥视作为文本中出现较多的行为方式,是连接个体与外界环境、个体与自我欲望的重要通道,通过不同视觉性行为方式的展现,作者将人物内心世界完整呈现出来。而具体到所见内容的部分,笔者从个体和环境两方面入手,试图通过个体社会定位的模糊、个体情感能力的流失;生活环境的枯朽、时代背景的模糊瑟缩四方面来阐释个体所看到的自我生存处境,这种无所适从共同构成了携带有不安感的生存体验。第三部分对视觉性行为的文化心理内涵作了探究。首先是人本关怀,张爱玲将对个体的关注放置于和环境的较量中呈现。环境的不断规训和惩罚将个体禁锢其中,既无力也不愿反抗,只能被同化或走向灭亡。对自我意愿萎缩的残酷生存真相的反复书写体现了作者对人、人性的深刻关怀和洞察。此外,真实的日常生活书写、真挚的情感展现都通过人物的视觉性行为呈现出来,这种一贯的求真风格不仅塑造了众多“真”人形象,也使得张爱玲的作品能历久弥新。
范颖琳[5](2021)在《晚期梅洛-庞蒂的间距美学》文中指出间距(écart)作为一处空白,一段距离,一条裂隙或是某种不可定义的“有”,展开身体与他者、经验界与超越界、意义表达及其背景存在、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之间彼此交织(le chiasme)的存在状态,从而摆脱非此即彼的主客体视角,以看似中立的间距概念反拨笛卡尔以来的二元论思想。在梅洛-庞蒂晚期思想中,出于对“中立”间距的理想勾勒,他将间距升华为“肉”本体论世界中普遍之“有”,作为动力性因素推动原初世界的运动与生成。然而,这一理论困境在于,间距若在超验界才得以解释,那么其如何从超验界落实到实践层面,从而解释主体与世界之间密切联系?基于这一难题,梅洛-庞蒂不可避免摇摆于早期“身体”与“肉”本体论之间,而间距亦不可能作为纯粹普遍的功能性概念发挥作用。我们看到,梅洛-庞蒂以经验身体与表达层面为切入点,追溯身体与世界的亲缘关系(charnellement apparenté)。表达意义的绘画,作为画家主体创作,呈现了身体视觉的可见性秘密。绘画之所以成为绘画,不仅在于前景形象的突显,同时也是间距作为沉默的背景而烘托并成就具有张力的统一画面。画家熟练运用间距手法背后,依靠的正是身体中自返而不可还原的间距。通过间距,身体走出自身又回到身体隐匿处而导致重叠性自返的失败。画家与万物交织,通过自我的缺席和间距化,从知觉到身体、他者乃至世界本身作为神秘且真实存在而彼此共存,从而构成从主体出发却并不完全还原回自身的唯我论与本体论。在这一过程中,间距呈现纵横交错的存在体系:间距展开主体的可见世界,而这一私人世界潜在地通向更为深厚的“世界之肉”。私人世界与普遍的“世界之肉”,具有如前景般突显的可见性与背景般否定的不可见性,相互推动“肉”本体论以及与他者交流的可能。可以说,梅洛-庞蒂目的不在于对“肉”进行定义,而是通过经验-超验的间距,在不预设二元对立之上,提供具体而真实地通往运动的、显隐交织的总体存在之法。间距贯通经验与超验界,最终落实于身体之上。然而间距与身体的结合并非与生俱来。间距是身体与他者打交道时不断加深的空白与扭结,通往个人世界的隐晦地带,亦暗通被遗忘的存在领域,使主体与世界彼此不相分离。人(身体主体)因间距与万物共存,同时人又创造并加深共存的厚度,以语言、艺术间接表达存在的神秘与真实。因此,间距依赖于人,人是世界所撕裂的间距,尽管它什么也不是,却向着身体以及相互共存的世界延展,展开以人为起点的诗意与生命的自由体系——思维返回身体,收回意图控制他者的手;他者从透明性领域恢复自身的神秘;人与世界共存,不断地运动与生成。
邸小松[6](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雷晶晶[7](2021)在《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抒情文学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经验做出理性安排,并使之转化成为与读者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建构不仅仅是对作者内心活动的传达,同时也是在重组情感经验和构筑审美理想,最终使得在所创造的这个艺术世界中能够直观我们自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抒情形式无疑是直抵抒情文学研究本质的命题之一。抒情形式包括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和抒发这种情感的代表样式。词作为中国古典抒情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内涵,承载着作家的审美体验和思想情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尤其是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三百余年的历史,词经历了从发生、发展,到北宋中后期达到高峰,在实践上具备了整个词史上几乎所有的抒情形式,并在理论上成为与诗歌并驾齐驱的重要文体,唐五代北宋文人词确是研究文人词的根基和源头。本论文从抒情视角的变换、抒情内容的革新、抒情时空的创设、悲感成分的增减四个角度,分为四章对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的演进过程作以分析和概括。第一章,分析抒情视角的动态变迁,总结出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变革的三个阶段:局外观色的旁观立场→模拟代言的女性心态→缘己恋情的自我表现。晚唐文人往往是以叙述者的角色出现,以客观之笔法装饰美女,点染丽情。五代时期,词人逐渐转向对抒情主人公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的关注,注意安排词中事件的叙述逻辑和人物的情感流程。时代环境迫使南唐李后主成为词中自我化抒情的第一人,北宋词人接替其继续将词境扩大,词朝着表达文人文化心理的纵深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抒情视角和抒情角色经过了四次演进。第一次是词人以外视角对审美对象进行叙抒;第二次是词人以内视角对自我情怀进行披露;第三次是词人以平行视线,通过同构隐喻,借他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第四次是词人以外视角进行自我审视,在突围个体的有限性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第二章,观照词体抒情重心的转移,探寻词体在不同时期的抒情内容。“花间”之“情”突出男女情爱,咏唱的是情爱缺失的人生体验;南唐词凸显的是家国之“情”,吟唱的是失国离家之悲;北宋前期词聚焦的是士大夫日常生活之“情”,吟诵的是聊佐清欢的闲笔,是富贵盛明的闲情;北宋后期词陶写的是人之性情,是士大夫的中心遥遥之志,是深刻的人生体悟,是文化滋养与人生境遇交汇所生育出的情志与情趣。抒情内容的迁移总体上昭示着词人主体意识和抒情成分的增强,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在词中心态、趣味和对词体功能认识的变化:当词向着与士大夫紧密相关的人生经验开掘时,词的价值也从“资羽盖之欢”到发抒人生重压,到聊佐清欢、形容盛明,再到陶写性情,最终在实践和理论上完成蜕变,成为与诗歌并驾齐驱的抒情样式。第三章,论述时空创设、组合与抒情方式变革之关系。词人在相对有限的篇幅中,通过对时空的精心结构,既避免了叙抒结构散漫无章之弊,又使得事件发展和情感活动脉络因时空明晰而收条理贯穿、曲尽人心之益,多种时空组合方式,展现了词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小令往往以单一时空和追叙笔法进行模糊叙抒,由此带来了词体的深幽性。长调相对小令容量有所扩大,对时空的铺叙更为直接、明确,渐次出现了设想未来与时空之延伸、追忆过往与时空之回溯、双向对写与时空之拓展三种时空组合方式,其意味着词人不再遵循物理的逻辑,而是诗性或曰情感的逻辑进行精神的自由创造。在这种自由创造中,个体抒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两种典型的扩张方式,即历史追忆与羁旅、游仙,其成为词人人生困顿和命运焦虑的异时、异域投映。时空设置作为一种文学手段,强化着抒情的力度和深度,构筑起词体抒情的深幽性、感染力。第四章,论述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情感抒发和抒发这种情感的代表样式的阶段划分,以及贯穿这几个阶段的总体审美倾向。根据不同时期词的吟咏重心,将唐五代北宋文人词自然划分为四个时段,即花间词(836—941)、南唐词(916—978)、北宋前期词(1017—1068)和北宋后期词(1068—1125)。在词的不同发展时期,贯穿始终的是以悲为美的审悲趣尚。其根因于悲感作为节制和调配乐感的角色而出现,悲感一方面使词不至于在制造富贵欢乐的艺术幻觉中流于狂欢;另一方面,悲感作为乐感的调配,丰富了词的内涵层次,增强了词的韵味。审悲意识实际上显示了士大夫对享乐警惕与矛盾的心态。
苏昕[8](2021)在《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技术到现阶段依然存在的眩晕症、以及头戴过重等问题,追根溯源回到身体与技术关系问题的原点。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催生了相关的哲学理论前瞻的内在动力,技术哲学现象学派关于单技术视域下人与技术关系的诠释很难适用于人机融合的高技术情境,用物质框架下的关系解释虚拟框架下的关系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单技术的身体与技术理论内涵的丰富与调整因此成为必然,才能让人更好地提高对于身体、技术、身体与技术以及世界关系的认知,并尝试给予虚拟现实技术痛点以现象学的解决路径。本研究通过现象学还原法、多重视角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运用梅洛-庞蒂身体知觉理论以及“侵越”关系提法,结合唐·伊德的人与技术关系理论等技术哲学现象学理论为基础,从虚拟现实技术锚定的虚拟知觉空间出发,以身体图式为基础通过知觉来感知技术塑造的现实,包括身体对技术、技术对身体两个方向的具体论述,在身体获得知觉的动态过程中阐释身体与技术的回环结构,并把结论放到虚拟现实技术前沿的实践情境,从现象学层面探讨一般性和特殊性。通过现象学进路来探究现实技术中的身体与技术。梅洛-庞蒂现象学理论及其相关现象学理论在新时代的技术情境下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论证技术现象理论是否具有可适用性,以此疑问为切口,打破现象学理论和新技术之间的隔膜,用现象学理论来证明具象技术中的现象学经典谜题,同时技术前沿情境下的现象学理论的研究又为现象学理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最终再把明晰的框架理论放到虚拟现实技术前沿中讨论合理性。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虚拟现实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并论述技术中的虚与实、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区别与联系诸问题,从主体、客体、界面三个角度来论述技术场域中的何为实、何为虚。在概念辨析基础上展开研究。第二,对于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进行论述和追溯,对胡塞尔的“还原”现象学理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进行思考,并对伊德的“三种身体”理论进行现象学审视,讨论新技术视域下的“四种关系”。对技术哲学中身体的概念进行了现象学还原,并从实在身体与虚拟身体两个维度展开于具象技术情境下身体本质的探讨。第三,从身体本位出发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情境下身体之于技术的建构作用和存在机制。结合惯性动捕系统的例子来阐释技术链的构建基于身体动觉的捕捉,技术尝试构建“虚拟身体”以便更好地与真实身体发生交互,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有内在同构效应,技术设计参照于身体,技术经验来源于身体实践。现阶段的技术设计以及技术经验的创新还离不开身体,要求身体必须在场。第四,VR技术对于身体的感觉和知觉维度有着特殊影响。技术调节身体的知觉内容,技术参与构建身体的知觉结构,在虚拟空间中技术身体逐渐形成。并尝试推论技术情境中身体与技术的“侵越”结构和关系。第五,论述虚拟现实技术具体运用中的身体与技术的结构性关系。尝试论证VR绘画、VR健身等新形式下的身体与技术,分析虚拟现实晕动症的现象学原因,并尝试讨论了 VR电影中虚拟现实“奇点”的具身形态。将前文已得出的身体与技术理论放在虚拟现实技术新形式下进行思考,并讨论其特殊性,对技术的现象学研究路径进行考察和反思。通过具体案例来检验结论,拓展技术现象学相关理论外延,并尝试给技术问题以解决方向。
郑思慧,王琼[9](2021)在《浅析《红字》中“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模式》文中研究表明"看与被看"的实质是"凝视与被凝视","看者"与"被看者"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通过多种媒介,体现在角色之间,也体现在文本之外。在《红字》中,不仅仅主要人物之间、中心人物与大众之间彼此存在着"看与被看"的关系,文本外的作者与小说、作者与读者之间也都存在着"看"与"被看"模式的设置与转变。
付玉琪[10](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二、走向“被看”的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向“被看”的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1)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思路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语境 |
第一节 迷影情结和实用主义哲学观 |
一、卡维尔的迷影情结 |
二、实用主义哲学观 |
第二节 现实主义电影理论 |
一、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二、现实主义理论的现象学渊源 |
第三节 从怀疑论到伦理学 |
一、怀疑论与反怀疑论启示 |
二、日常生活——怀疑论之争的伦理归宿 |
第四节 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变迁 |
一、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期” |
二、新好莱坞电影的崛起 |
第二章 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 |
第一节 作为本体的电影媒介 |
一、电影媒介的基础装置——摄影 |
二、电影媒介的本体装置——投影 |
第二节 电影媒介的特性 |
一、电影媒介的单向观看性 |
二、电影媒介的自动性 |
三、电影媒介的自我指向 |
第三节 电影媒介的素材:现实 |
一、具有过去时间性的世界 |
二、现实空间的转换和延展 |
三、技术与现实——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例 |
第三章 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 |
第一节 类型基因说 |
一、“史前条件”和类型“基因” |
二、西部片类型发展中的颠覆和继承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电影类型 |
一、电影类型作为“电影艺术的可能性” |
二、电影类型与语言游戏的类比 |
第三节 电影类型的再叙述模式 |
一、类型的原型与演变 |
二、成为类型成员的标准——意义生成与复杂关系建构 |
第四章 卡维尔的电影阐释与批评论 |
第一节 电影的意义生产 |
一、意义生产的前提:“承认”主体与世界 |
二、意义生产的过程:“卡普拉时刻”与电影的体验 |
第二节 “电影作为哲学”的阐释观 |
一、电影阐释的方法论:带有哲学反思的审美批评 |
二、美学可能性的哲学阐释 |
三、以《西北偏北》为例 |
第三节 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伦理维度 |
一、卡维尔的道德至善论 |
二、电影体验中的伦理关系 |
三、一种空间和时间的伦理 |
第四节 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社会维度 |
一、“日常性”作为“世俗”的隐喻 |
二、从复婚式喜剧、陌生女人情节剧到《卡罗尔》中的女性成长 |
第五章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接受和学术价值 |
第一节 对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接受与“回避” |
一、卡维尔电影哲学与电影研究历史语境的磨合 |
二、卡维尔的写作风格 |
第二节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
一、卡维尔电影哲学的理论史价值 |
二、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
三、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斯坦利·卡维尔学术年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谓西方视觉现代性 |
一、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阐释 |
二、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定位 |
第二节 西方视觉现代性的理论梳理 |
一、作为现代性哲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二、作为现代性社会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三、作为现代性审美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政体 |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笛卡尔的视觉中心主义 |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20世纪反视觉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反视觉中心主义的解构理论 |
二、新视觉本体论的理论重建 |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三节 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的视觉政体 |
一、视觉技术中的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 |
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人造视角与技术拜物教 |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与图像转向 |
第一节 米歇尔与视觉文化 |
一、视觉性与艺术性 |
二、视觉文化的霸权主义 |
三、视觉媒介的批判 |
第二节 米歇尔的图像转向 |
一、作为图像学1.0的转义修辞 |
二、作为图像学2.0的图像何求 |
三、作为图像学3.0的甜蜜形象科学 |
第三节 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 |
一、形象的价值 |
二、形象的政治 |
三、虚假的面孔 |
第三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技术装置 |
第一节 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装置 |
一、观察者技术的外在性研究 |
二、观察者知觉的内在性研究 |
三、反视觉: 走向晚期资本主义的观察者技术 |
第二节 散心的谱系——对克拉里视觉考古学的批判 |
一、散心概念与消遣娱乐 |
二、散心感受与早期电影技术 |
三、散心概念的价值差异 |
第四章 视觉现代性与景观社会 |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
一、景观社会与图像转向 |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化 |
三、景观社会与视觉性 |
第二节 总体都市主义与视觉民族志 |
一、德波与总体都市主义计划 |
二、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视觉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当代艺术中的“身体在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章 身体问题的内涵 |
2.1 西方哲学史上对“身体”问题的不同态度 |
2.1.1 传统哲学对“身体”问题的偏见 |
2.1.2 现代哲学中“身体”问题的出场 |
2.1.3 后现代哲学中“身体”价值的凸显 |
2.2 身体美学的提出及其内涵 |
2.2.1 身体美学兴起的背景 |
2.2.2 身体美学的基本内涵 |
2.2.3 身体在场的重要价值 |
第3章 “身体”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出场 |
3.1 本真:灵肉合一的身体 |
3.2 缺失:重灵魂而轻身体 |
3.3 觉醒:身体本体被关注 |
3.4 复归:身体问题被重视 |
第4章 “身体在场”在当代艺术中的具体运用 |
4.1 身体作为审美客体的在场性 |
4.1.1 艾瑞克·费舍尔《老人的狗与老人的海》 |
4.1.2 奇奇·史密斯《莉莉丝》 |
4.2 身体作为审美主体的在场性 |
4.2.1 小野洋子《剪碎衣服》 |
4.2.2 兰登国际《雨屋》 |
4.3 当代艺术中主客体同构的在场性 |
4.3.1 阿布拉莫维奇《The Artist is Present》 |
4.3.2 提诺·赛格尔《这一变奏》 |
第5章 “身体在场”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
5.1 “身体在场”对艺术观念的影响 |
5.1.1 当代艺术回归感性体验 |
5.1.2 对身体艺术的重新解读 |
5.2 “身体在场”对艺术语言的影响 |
5.2.1 身体作为艺术媒介 |
5.2.2 受众作为核心要素 |
5.3 “身体在场”对艺术接受的影响 |
5.3.1 审美体验方式的转变 |
5.3.2 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张看:讲述“传奇”的方法 ——《传奇》中的视觉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视觉性”及《传奇》中的视觉性呈现 |
第一节 不纯粹的“视觉性” |
第二节 《传奇》中的视觉性在场 |
第三节 我看着我被看 |
第二章 联通内外的视觉性行为方式 |
第一节 镜像:可见世界的入口 |
第二节 窥视:规范束缚下的欲望出口 |
第三章 所见:众生生存的不安 |
第一节 自我存在的尴尬 |
第二节 真挚与爱欲的流逝 |
第三节 艰难之世 |
第四章 张望:梦魇时代的真切人生 |
第一节 时代梦魇中的人本关怀 |
第二节 朴素的求真底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晚期梅洛-庞蒂的间距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2 否定的间距 |
2.1 何为间距 |
2.2 间距的双重否定 |
2.3 对绝对同一性哲学的批判 |
3 交织的间距 |
3.1 间距的辩证法 |
3.2 自我回返的身体 |
3.3 间距的图式结构 |
4 普遍的间距 |
4.1 间距展开“肉”的本体论世界 |
4.2 间距展开垂直世界 |
4.3 间距对“肉”的本体论创新 |
5 间距的人类诗学 |
5.1 无意识的间距 |
5.2 间距与身体-主体的联系 |
5.3 间距的生命诗学 |
6 结语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附件 |
(6)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看”与“被看”——词的抒情视角之嬗变 |
第一节 叙述者的全知视角——局外观色的旁观立场 |
一、强化视觉的装饰艺术 |
二、心境物化的抒情方式 |
第二节 代言的第一人称抒情——模拟代言的女性心态 |
一、不同代言对象的相似艳情 |
二、超越同质艳情的象喻潜能 |
第三节 作者的第一人称叙抒——缘己恋情的自我表现 |
一、抒情第一人称“我”的出现 |
二、真正作为第一人称的叙抒 |
三、风雅比兴的托寓抒情 |
第二章 “风骚”还是“艳情”——词的抒情内容之迁移 |
第一节 花间词——以双衬单的表情模式 |
一、常见“双”的物态及其功能 |
二、词人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南唐词——政治陈情的两性表达 |
一、两性构象下的政治陈情 |
二、“儿女态”中的家国心绪 |
第三节 聊佐清欢、形容盛明的北宋前期词 |
一、聊作清欢:丽情、闲情与风情 |
二、形容盛明:干谒、酬唱与祝寿 |
第四节 陶写性情、审音定调的北宋后期词 |
一、陶写性情:士心、社稷与悼亡 |
二、审音定调:字法、句法与章法 |
第五节 走向抒情的误区——词丧失感发功能的两种形态 |
一、畸形的艳 |
二、病变的雅 |
第三章 时空与诗性——词的抒情形式之变革 |
第一节 小令的时空设置与诗性思维 |
一、活在过去的词人 |
二、追忆笔法的虚拟叙事 |
第二节 长调的时空安排与词体革新 |
一、设想未来与时空之延伸 |
二、追忆过往与时空之回溯 |
三、双向对写与时空之拓展 |
第三节 个体抒情在时间上的扩张——历史追忆与人生失落 |
第四节 个体抒情在空间上的扩张——羁旅、游仙与命运焦虑 |
第四章 唐五代北宋文人词的发展阶段与吟咏重心 |
第一节 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发展的雅化过程和突出阶段 |
第二节 总体基调:历史—道德二律悖反下词的吟咏重心与悲剧美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身体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
1.2.3 知觉理论研究现状 |
1.2.4 身体与技术关系研究现状 |
1.2.5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概念阐释 |
2.1 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 |
2.1.1 知觉之于身体的首要性地位 |
2.1.2 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知觉观的批判 |
2.1.3 图形-背景结构中的知觉 |
2.2 伊德的人-技术四种关系 |
2.2.1 具身关系 |
2.2.2 解释学关系 |
2.2.3 背景关系 |
2.2.4 他者关系 |
2.3 概念诠释 |
2.3.1 身体图式 |
2.3.2 身体习惯 |
2.3.3 身体技术 |
2.3.4 身体空间 |
2.3.5 “侵越”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之“虚”与现实之“实” |
3.1 虚拟现实技术 |
3.1.1 概念解释与发展历程 |
3.1.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
3.2 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区别 |
3.3 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联系 |
3.3.1 虚拟现实来源于客观实在 |
3.3.2 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改造客观实在 |
3.3.3 虚拟现实和客观实在呈现互相转化的趋势 |
3.4 虚拟现实技术中何为实何为虚 |
3.4.1 主客体的虚与实 |
3.4.2 内容的虚与实 |
3.4.3 界面中介的虚与实 |
3.5 虚拟实践特性 |
3.5.1 虚拟性与虚拟实践 |
3.5.2 人—机新感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现象学理论视域下的身体本质 |
4.1 身体理论 |
4.1.1 现象学还原基础上的存在 |
4.1.2 经验视域下身心一元的锚定 |
4.1.3 “三种身体”的现象学审视 |
4.1.4 新技术视域下的“四种关系” |
4.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的身体本质 |
4.2.1 具身身体本质 |
4.2.2 虚拟身体本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体之于技术的建构作用和存在机制 |
5.1 技术链的构建基于身体动觉捕捉 |
5.1.1 身体图式的动觉内涵提供了基础性的架构 |
5.1.2 技术链建构的“虚拟身体”之维 |
5.2 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内在同构效应 |
5.2.1 虚拟情境中的身体技术的意涵 |
5.2.2 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在统一性特征 |
5.3 技术设计参照于身体 |
5.3.1 技术设计建构与身体知觉相契合的符号语言 |
5.3.2 技术设计的主客体的站位是具有可逆性的存在 |
5.4 技术经验来源于身体实践 |
5.4.1 实践背景下的技术经验 |
5.4.2 信息时代技术创新的身体复归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之于身体的特殊作用和“侵越”关系 |
6.1 技术调节身体的知觉内容 |
6.1.1 技术对于身体的感觉和知觉维度的特殊作用 |
6.1.2 技术透明性之于身体知觉的具身化阐释 |
6.2 技术构建身体知觉结构 |
6.2.1 技术经验的积累促进现象“习惯”的获得 |
6.2.2 技术调节的复杂知觉结构的形成 |
6.3 技术营造空间中技术身体的形成 |
6.3.1 赛博空间中现象身体的技术经验 |
6.3.2 技术身体的形成与多层含义 |
6.4 技术情境中身体与技术的“侵越”结构 |
6.4.1 体现现象中的双向关系 |
6.4.2 虚拟空间中的知觉建构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虚拟现实技术案例的现象学分析 |
7.1 论VR绘画空间中的身心合一机制 |
7.1.1 从VR到VR绘画 |
7.1.2 身体空间: 作为基点的处境空间 |
7.1.3 身体空间与虚拟现实空间相互“侵越” |
7.1.4 虚拟空间的意义呈现与现实转换 |
7.2 论VR运动中的身-技关系 |
7.2.1 现象学视域下VR健身的身体理论 |
7.2.2 VR运动中晕动症减弱的现象学分析 |
7.3 论VR电影中技术“奇点”的具身形态 |
7.3.1 虚拟现实“奇点”的知觉发生机制 |
7.3.2 虚拟情境中的虚拟性和现实性 |
7.3.3 虚拟现实技术“奇点”的具身形态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反思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8.2.1 研究反思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走向“被看”的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D]. 王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2]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3]当代艺术中的“身体在场”研究[D]. 杨峥嵘.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4]张看:讲述“传奇”的方法 ——《传奇》中的视觉性行为研究[D]. 毛悦梅.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晚期梅洛-庞蒂的间距美学[D]. 范颖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09)
- [6]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D]. 雷晶晶.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8]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D]. 苏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浅析《红字》中“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模式[J]. 郑思慧,王琼. 名作欣赏, 2021(08)
- [10]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