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

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1](2021)在《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职业球员这一根本构成素,职业足球运动员是职业足球领域中所有交往行为的创造者,对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更是发展职业足球运动的本源。然而,目前我国职业足球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如职业足球运动员集体讨薪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形成以职业足球运动员为主引起的职业足球市场失序等问题成为影响职业足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由此,本研究将揭示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以下简称“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演化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该自组织系统科学的治理路径作为研究旨趣,以期推动我国职业足球市场的发展提供管见。本研究将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并辅以文献资料法、质性访谈法、系统综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推演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要素结构和演化机理的基础上,立足于自组织理论系群的支撑和我国职业足球发展实情,得出治理该自组织系统的合理路径。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不仅是一个开放且处于非平衡状态的复杂整体,更是一种包含多种子组织元素的经济行为主体和价值文明的符号,并且其形成过程动态的系统性和形成结果的构建具有耦合性的基本条件,以及单位结构要素稳定性、演化中伴随创新行为的独特优势符合自组织的属性和机制要求。(2)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具有过程曲折性和路径多样性两大演化特点,并且具备开放和非平衡态的结构特点、内部要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存在涨落行为,以及历经突变形成稳定态的本质属性,由此,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演化主要包含耗散机制、协同机制、涨落机制和突变机制四个部分。(3)在演化机制的影响下,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自我演化的过程中主要存在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生态环境差、理念意识产生偏差、存在目标定位脱离本质和规则政策变化快而缺失适配措施的涨落、核心要素具有成材率低且培养难度大的非线性特征、要素间和组织间的协同性差、实现渐进式跃迁的保障条件差等问题。(4)依据治理网络结构包含治理目标、主体、内容以及评估保障等维度,提出明确目标价值定位和现代化培养理念、形成坚持多元治理主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的协同、促进核心要素价值实现、发挥顶层设计配套具体措施的协同效应、打造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的自组织系统协同通路,以及健全自组织系统第三方协调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评估体系等科学治理路径,以期促进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实现可持续的演化发展。

姜昆[2](2020)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方法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王天娇[3](2020)在《N教育培训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呈现出旺盛的增长趋势。然而我国培训教育行业企业在快速地崛起和发展中,也凸显出了竞争激烈、运营混乱等日益严重的问题。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企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控制活动作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内部控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内部控制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教育培训行业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健康有序地发展,那么重视内部控制活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为研究对象,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在查阅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活动相关文献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所得到的信息,针对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我国目前对教育培训企业所做研究并不多的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及实地访谈等方式,从企业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对N教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本文共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该论文研究所处的背景及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打下基础;第二章为相关理论概念。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和内部控制五要素的介绍,以及控制活动的概念、措施及分类等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为本文的写作提供方向指引;第三章为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现状及问题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从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对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第四章为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优化,结合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用于该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优化建议;第五章为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优化的保障措施;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应的经验和启示以及不足之处。本文针对N教育培训企业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对改善企业实际的控制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希望对教育培训行业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优化内部控制的借鉴。

丁晓明[4](2020)在《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要面临的基本国情。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乡村老年人口众多,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保证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老年教育工作人员、政府责任部门工作人员、老年学校工作人员以及乡村老年学习者的调查与访谈,调查分析当前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通过反思,提出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策略,以期解决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现有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乡村老年人是老年队伍的重要群体以及教育支持体系是乡村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三个方面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从政府、学校及社区三个层面系统分析阐述了国内外对乡村老年教育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对老年教育、乡村老年教育、教育支持体系及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这四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阐述了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标准研究。在理论依据(系统科学理论、人本理论及多中心治理理论)及现实依据(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老年学习者的需求--培养现代社会人、现代社会对乡村老年教育的岗位素养要求--培养现代职业人、乡村老年学习者对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需求、政府对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需求)的基础上,从政府、学校、社区及家庭四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标准的内容,并尝试从政府、学校、社区及家庭四个层面提出了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指标体系。第三部分,以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现状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问卷,选取德州、潍坊、青岛等多个城市,调查对象涉及农村、乡镇等不同区域,通过向乡村老年学习者发放线上及线下问卷,以及对乡村老年教育政府部门工作者、乡镇老年学校工作者以及农村社区工作者进行访谈,深入调查分析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现状。在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老年学校、社区以及家庭四个层面对当前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中政府层面主要包括活动经费、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责任主体等方面。老年学校层面主要包括教育需求、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师资水平等方面。社区层面主要包括思想观念及教育支持力度。家庭层面主要包括情感关怀意识及家庭经济条件。通过对教育支持体系组成部分建设现状的分析,为教育支持体系的后续建设提供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基于对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从政府、老年学校、社区以及家庭四个支持要素层面对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政府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资源经费供给不足、政策及法律法规不明确及责任主体不明确。老年学校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不合理、教育模式偏重单一化与传统化以及师资队伍稳定性与专业性不强等三方面。社区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社区重视程度不高和社区支持工作缺乏全面性两方面。家庭层面的问题主要是家庭情绪情感关怀意识有待提升及家庭经济资源支持力度有待加大。第五部分,立足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自身问题及建设的指标标准,从政府层面、老年学校层面、农村社区层面以及家庭层面提出山东省乡村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其中政府层面主要从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协调资源配置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健全乡村老年教育治理体系,理顺各机构间的关系以及加强考察与评估,督促改进与完善四个方面为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意见建议。老年学校层面的对策主要从关注学员需求,科学设置培养目标、加强乡村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科学设置课程内容、扩大教育供给,转变教育发展模式及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四个层面出发为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意见建议。农村社区层面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工作价值认同感和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加大活动支持及宣传力度两方面。家庭层面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家庭支持与配合力度和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两方面。通过从山东省教育支持支持体系四个构成要素:政府、老年学校、社区及以家庭四个层面出发,通过对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为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后续建设提供一定的意见参考。

林丛珊[5](2020)在《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研究 ——以小学语文为例》文中提出基于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变化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内在要求,网络课程资源逐渐成为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性参考与借鉴,关于网络课程资源的应用问题,不仅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更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在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信息化教育又普遍为学生所认知。因此,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用网络课程资源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完善网络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有重要意义。网络课程资源即信息化课程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下位概念,结合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将课程资源发展成为大众化的方便获得的资源,扩大了课程资源的来源,突破了课程资源使用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并且以“校本化”为应用网络课程资源的必要条件,在遵循国家课程的意志之上,根据学校具体条件及学生发展情况进行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应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并不是单一的作为拓展性的资料随意补充给学生,也不是利用多媒体照搬课本内容,而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迎合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资源。有效的开发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资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网络课程资源的范围与内容十分复杂,而对其应用还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通过检索、梳理文献,对文献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从而将网络课程资源的研究划分为四个方面,即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建设与应用,本研究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理论总结与实际调查。本研究笔者选取山东省Q市的一所小学进行实地调查,由于山东大部分小学并没有普及“智慧课堂”,所以笔者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具有完善的多媒体设备与校园网的学校,具有普遍代表性。通过调查发现,在网络课程资源的整合方面,教师们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当前网络课程资源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这是由于教师在选择网络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庞杂、付费以及与更新速度慢等;在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方面,学校对于教学资源库的认识趋向片面化,未认识到当前建设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这一方面是由于上级部门的各种检查、评比占用了教师过多的精力,教师对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心无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网络课程资源的应用方面,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在课上应用网络课程资源的形式单一化,这与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素养有直接联系;还存在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教师对于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课程资源缺乏正确的引导,这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教师的引导方式有关。针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笔者通过对SECI模型的研究,与网络课程资源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基于SECI模型建立起网络课程资源校本化应用的模型,分别在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建设与应用四个方面,分别是基于教师个体认知的网络课程资源开发设计、基于资源共享性的网络课程资源整合设计、基于学科教学资源库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设计、基于课堂教学的网络课程资源应用设计。最终的应用结果又重新成为教师的个体知识,即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过程是螺旋上升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基于SECI模型建构的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模型又为网络课程资源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指导性建议,针对当前网络课程资源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教师层面、教育管理部门层面、学校层面、学生与家长层面以及课堂教学层面的相关对策。不断提升既是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促成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加强教育管理部门对网络课程资源的管理与监督;实施校际之间多样化的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模式;引导学生与家长正视网络课程资源的作用;丰富网络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形式等,对整个系统中不同角色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李翠珊[6](2020)在《多元反馈教学法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元反馈教学法是建立在反馈教学法的基础上,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多种相关理论为教学基础,改变传统的单一角色反馈模式,构成了师生、学生之间以及内容之间的相互信息反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言语反馈,将言语、动作、小视频动作反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直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身体机能发展的规律,将多元反馈教学法应用于中学跳远教学课堂,符合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发展特性,并具备较高的教学可操作性。田径作为各类体育项目的技术基础,它既能有效地提高机体运动适应能力,还能增强体质;其中跳远技术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心血管系统功能和营养物质正常代谢,提高学生户外活动适应能力,增加骨质密度。为使广大学生在实际课堂中获得愉快地情感体验,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更新,保持教学的趣味性和情感性,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目的,这也十分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观;学校要把发展学生素质与加快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改革的优势,不断挖掘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活动保持新鲜活力。本论文采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相结合,探索多元反馈教学法在跳远教学中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本论文实验的对象是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八年级的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选择蹲踞式跳远作为授课内容,配合课课练进行学习,实验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跳远基础和认知水平、跳远学习兴趣和知识了解程度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综合测试,实验后对课堂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班别的对比,探索多元反馈教学法可能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通过实践教学为基础体育课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本实验结论如下:1.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教学法均能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实验班学生无论男女生跳远远度均比对照班好,但因教学实验时间仅有6周,故两班学生跳远远度差异不明显。2.实验后,实验班跳远技评成绩比对照班好,且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在教学中通过多渠道的信息反馈,能够加深学生对跳远动作的认识,提高动作精度。3.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元反馈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对跳远技术学习的兴趣,学生能主动抑制和纠正错误动作,使学习热情得以保持和提高。4.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多元反馈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实践能力提升,掌握学习技能,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5.多元反馈教学法课堂教学营造了融洽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合作、自主、研究性地学习,小组反馈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参与学习和解决实际学习问题的能力。6.对跳远技术进行测评后,发现言语、动作和视频三者有机结合的反馈形式,使学生更自觉地调整练习,控制助跑起跳,踏板速度和空中动作,提高练习效果。

叶梦颖[7](2020)在《信息概念的再诠释:论布鲁塞尔学派耗散结构理论对香农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以复杂性和复杂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科学正在兴起,其超越传统科学的思维范式逐渐影响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此同时,由于数字网络及新媒体的发展,人类正步入信息社会。作为传播学核心概念的“信息”,正重新成为这个时代的核心议题。然而,传播学对“信息”概念的研究依旧停留在香农的信息论,主流传播学需要新的思维范式和理论指导为“信息”概念作出适应于新时代的补充和修正。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学科的横向视角以及历史的纵向视角出发展开研究,以期能在“信息”的概念研究方面对传播学研究者、学习者有参考意义。在理论层面,本研究首先对传播学中的“信息”概念进行重新审视,深入梳理了香农信息论中的“信息”概念及传播学对其引介行为的学术发展脉络。其次,本研究聚焦分析了复杂性科学研究三个阶段的相关理论对信息论的反思。作为复杂性科学主流研究阶段之一的布鲁塞尔学派,本文对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哲学价值进行了梳理和提炼。以布鲁塞尔学派代表性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对“信息”概念进行反思和重构:耗散结构理论的非线性系统视角加深了信息功能的相对性认知,涨落推动系统演化的发展视角表明信息的“噪声”因素具有相对性,系统必然分岔和选择的规律视角拓宽了信息概念“选择”的内涵和外延,熵变理论的开放交流视角为信息的“信息熵”概念增加了动态特征。本研究最后尝试对传播学视域下的“信息”概念进行全新的诠释:信息是一个处于开放交流环境下,具有非线性相干作用,遵循选择规律的相对性的自组织系统。在实践层面,本文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信息传播为例,初步展现了以布鲁塞尔学派思想体系重构的“信息”概念是如何为网络传播应用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研究框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本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张盼[8](2020)在《基于系统论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基因编辑”等词语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人们对于生物科学领域的认知也逐渐深入,作为青少年获取生物学知识、掌握必要的生物学技能的重要渠道——生物学课程在中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生物学同时具备理论性与实践性两个特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与实施对落实中学生物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便成了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着新课改的推进,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保守,“霸权主义”、“一言堂”式课堂教学仍随处可见;第二点是,学生在通过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方面欠缺相应的能力;三是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知识“碎片化”倾向日趋严重,学生得不到很好的系统性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文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系统论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研究。本文全面梳理了系统论的起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对系统论思想内涵有了深刻认识,并通过对教学模式结合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应用现状的分析,界定了系统教学模式的概念。接着,在深入分析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属性的基础上,研究系统论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适切性,探索和构建中学生物学系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和教学实践,为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系统论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基于系统论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重在将教学子系统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以期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目标,其应用对于冲破我国新课改的瓶颈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系统理论是基于当时科学研究机械化、控制化的理论现状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变化,系统理论内涵日渐丰富,中学生物学教师在应用系统理论时,一定要结合当前教育实际,批判性地进行运用,切不可照搬照抄、机械应用相关理论。

蔡毅强[9](2019)在《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立德树人本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而建构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教育系统。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构建是要研究如何让“立德树人系统”这一客观存在的对象,通过系统化地运行而有效性地实现育人目标。重点是要回答好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怎样系统化运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准确、科学地把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是整个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进行深刻精辟的论述,为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蕴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以阐述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描绘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创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人学理论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形成了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实践,高校立德树人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通过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现状的审视,我们发现立德树人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的运行过程和方式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整体性功能和系统性运行的不足。因此,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境遇出发,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系统。只有在充分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过程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探索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外路径,从而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先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来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之后,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为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来探索构建一套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外协同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启了新视界。

王思睿[10](2019)在《F教育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这既带来社会繁荣,也普遍改善民众生活,同时,各类企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企业成立之后如何管理则成为了企业发展与影响国家经济的核心问题。企业组织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治理结构,科学良好的治理结构不仅能够快速地提高运营效率与效益,更能够有效地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而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则为企业实现其经营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证。为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帮助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我国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2008年5月22日,国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2010年4月15日,上述部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基本规范连同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基本建成了既适应中国企业实际情况又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基本规范与配套指引的基础上,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在2012年12月至2017年2月间,对行政事业单位、石油石化行业、财政、政府采购活动等具体方面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为明确细致的要求及意见,不断从制度层面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我国在完善规模重要或性质重要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后,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为我国数量众多的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良好运作提供指引。小企业作为占据我国企业总数量85%以上、创造的GDP占总量40%左右、吸纳就业人口占总量60%左右的国民经济支柱,已不断成长为创业与创新的排头兵,积极地发挥着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的作用。小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受制于企业规模与发展理念,现阶段小企业内部控制参差不齐,管理情况不尽如人意,人治化较为严重,内部控制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有的小企业是没有内部控制,这严重影响了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制约了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在持续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得到更好的发展,小企业需要在《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指引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性分析风险,构建自身内部控制,提升运营及管理效率。对现实运营的小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并为其设计恰当的内部控制,对提高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用性、丰富相关内部控制实践与理论研究而言具有较大的价值。以提出问题、分析现状、解决问题为总体脉络,本文将F教育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实际情况与内部控制的理论知识进行结合。首先,本文在开篇对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总结归纳相关文献后进行了文献述评,并明确了整篇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论文框架。其次,本文对内部控制理论及细分下的小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阐述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与小企业的联系,为后文铺垫好理论依据。再次,在案例部分,选取F教育机构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为代表,通过分析企业现状、业务内容了解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企业生存背景,再通过分析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为后续的具体内部控制设计提供基础。从次,通过上述现状分析,明确了构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设计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刻不容缓。最后,以上述F教育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现状分析为基础,结合企业目前实际情况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从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到项目的筹划、实施和终结阶段分别构建了具体的内部控制。最后,为保障构建的内部控制能够得到有效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本文以F教育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为具体案例对象,通过细致阐述、详细分析与内容设计,结合案例企业实际情况为其设计了具体内部控制,并辅以配套措施。同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充分回顾相关文献资料,为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打下坚实基础。笔者希望能够从F教育机构这一具体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设计出发,在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的同时,为小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以便促进小企业更好更稳地发展。

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自组织理论的研究概况
        2.1.1 国外自组织理论的相关研究
        2.1.2 自组织理论在国内的科学研究
    2.2 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研究概况
        2.2.1 国外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的自组织系统的科研情况
        2.2.2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在国内的相关研究
3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学理概念
        3.1.1 职业足球运动员
        3.1.2 培养的意蕴
        3.1.3 自组织和系统
        3.1.4 治理一词的辨析
    3.2 理论支撑
        3.2.1 自组织理论系群
        3.2.2 自组织理论体系框架
    3.3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与自组织理论相契合
        3.3.1 基本条件
        3.3.2 独特优势
        3.3.3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治理的研究框架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质性访谈法
        4.2.3 逻辑分析法
        4.2.4 系统综合法
        4.2.5 扎根理论
5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演化分析
    5.1 具体释义
        5.1.1 内部要素与组织结构
        5.1.2 演化特点及本质属性
    5.2 演化机理
        5.2.1 形成耗散结构
        5.2.2 内在支撑动力的协同
        5.2.3 原初诱因——涨落的存在
        5.2.4 在突变中实现跃迁
        5.2.5 小结
    5.3 动态演化中的问题
        5.3.1 自组织系统的生态环境差且演化的理念意识产生偏差
        5.3.2 自我组织过程中存在目标定位脱离本质的内部涨落
        5.3.3 政策规则要素变化快而缺失配套措施等外部涨落的出现
        5.3.4 核心要素存在职业化成材率低且培养难度大的非线性特点
        5.3.5 自我演化过程中要素间和组织间的融合度低、协同性差
        5.3.6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实现渐进式阶跃的保障条件差
6 自组织理论框架下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
    6.1 厘定治理自组织系统具体的导向目标和多元化的治理主体
        6.1.1 明确培养的目标价值定位以及现代化的自组织系统培养理念
        6.1.2 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的协同
    6.2 建构实践性的协同治理内容
        6.2.1 促进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核心要素的价值实现
        6.2.2 发挥科学的顶层设计配套相应具体措施的协同效应
        6.2.3 打造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的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协同通路
    6.3 建设治理的保障及评估机制以促进整体渐进式跃迁
        6.3.1 健全自组织系统的第三方协调监督机制
        6.3.2 建立全方位评估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体系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和局限
        7.2.1 研究创新
        7.2.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科研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C 从业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D 访谈录音转录样本
致谢

(3)N教育培训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1.4.1 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理论
        2.1.1 内部控制基础理论
        2.1.2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
        2.1.3 内部控制的要素及其关系
    2.2 控制活动的相关概念
        2.2.1 控制活动的涵义
        2.2.2 控制活动的措施
        2.2.3 控制活动的分类
第三章 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现状
    3.1 N教育培训企业的基本情况
        3.1.1 N教育培训企业概况及发展历程
        3.1.2 N教育培训企业组织结构
        3.1.3 行业发展状况
        3.1.4 企业经营中的关键风险识别
    3.2 N教育培训企业企业层面内部控制现状
        3.2.1 N教育培训企业的内部环境
        3.2.2 N教育培训企业的风险评估
        3.2.3 N教育培训企业的控制活动
        3.2.4 N教育培训企业的信息与沟通
        3.2.5 N教育培训企业的内部监督
    3.3 N教育培训企业业务层面控制现状
        3.3.1 收入循环
        3.3.2 资金管理循环
        3.3.3 采购与支出循环
        3.3.4 固定资产控制循环
    3.4 问卷设计及调查情况
        3.4.1 问卷调查目的和设计情况
        3.4.2 问卷测试情况
    3.5 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5.1 不相容职务尚未完全分离
        3.5.2 授权审批执行不到位
        3.5.3 预算控制有待完善
        3.5.4 实物资产保护控制有待完善
第四章 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优化
    4.1 N教育培训企业控制活动的优化原则
    4.2 企业整体层面的优化
        4.2.1 强化内部控制环境
        4.2.2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4.3 控制活动方面的优化
        4.3.1 明确岗位设置及职责权限
        4.3.2 强化对授权的控制
        4.3.3 加强预算控制
        4.3.4 加强财产保护控制
第五章 N教育培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保障措施
    5.1 完善权利责任分配
    5.2 完善人力资源体制
    5.3 强化信息沟通
    5.4 完善监督机制
    5.5 建立奖惩制度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乡村老年人是老年队伍的重要群体
        3.教育支持体系是乡村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2.国外文献综述
        3.已有研究评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1.老年教育
        2.乡村老年教育
        3.教育支持体系
        4.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
二、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标准研究
    (一)建设标准的基本依据
        1.理论依据
        2.现实依据
    (二)建设标准的内涵解析
        1.建设标准的内容分析
        2.建设标准的指标体系
三、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现状调查
    (一)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结果
        1.政府层面
        2.老年学校层面
        3.农村社区层面
        4.家庭层面
四、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
        1.资源经费供给不足
        2.政策及法律法规不健全
        3.责任主体不明确
    (二)老年学校层面
        1.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不合理
        2.教育模式偏重单一化与传统化
        3.师资队伍稳定性与专业性不强
    (三)社区层面
        1.社区重视程度不高
        2.社区支持工作缺乏全面性
    (四)家庭层面
        1.家庭情绪情感关怀意识有待提升
        2.家庭经济资源支持力度有待加大
五、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一)政府层面
        1.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协调资源配置机制
        2.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
        3.健全乡村老年教育治理体系,理顺各机构间的关系
        4.加强考察与评估,督促改进与完善
    (二)老年学校层面
        1.关注学员需求,科学设置培养目标
        2.加强乡村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3.扩大教育供给,转变教育发展模式
        4.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三)农村社区层面
        1.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工作价值认同感
        2.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加大活动支持及宣传力度
    (四)家庭层面
        1.加大家庭支持与配合力度
        2.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研究 ——以小学语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3.将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化应用刻不容缓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案例分析法
        3.访谈法
        4.课堂观察法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一、网络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网络课程资源的内涵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非正式学习理论
        3.系统科学方法论
二、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的必要性及原则
    (一)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的必要性
        1.网络课程资源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2.网络课程资源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力
        3.网络课程资源是未来课堂教学的指向标
        4.网络课程资源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二)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发展性原则
三、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教师对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现状分析
        1.教师对网络课程资源的整合现状
        2.教师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现状
        3.教师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应用现状
    (三)网络课程资源校本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1.网络课程资源的质与量与教师需求之间的矛盾
        2.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政策要求与学校实际实施之间的矛盾
        3.资源应用形式单一化与教学环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4.学生网络课程资源的使用与缺乏教师合理引导之间的矛盾
四、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模式设计与对策建议
    (一)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模式设计前端分析
        1.学情分析
        2.语文学科特点分析
        3.支撑模型分析
    (二)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模式构建
        1.基于教师个体认知的网络课程资源开发设计
        2.基于资源共享性的网络课程资源整合设计
        3.基于学科教学资源库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设计
        4.基于课堂教学的网络课程资源应用设计
    (三)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化应用的对策建议
        1.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以促成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
        2.加强教育管理部门对网络课程资源的管理与监督
        3.实施校际之间多样化的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模式
        4.引导学生与家长正视网络课程资源的作用
        5.丰富网络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五、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6)多元反馈教学法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创新发展基础教育教学法符合发展规律
        1.1.2 新课程标准下对基础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1.1.3 多元反馈教学法运用于跳远教学中的可行性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2.1.1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2.1.2 反馈的定义及作用
        2.1.3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定义及教学作用
    2.2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2.1 信息论原理
        2.2.2 系统论原理
        2.2.3 控制论原理
    2.3 多元反馈教学的评价方法
        2.3.1 诊断性评价
        2.3.2 发展性评价
        2.3.3 表现性评价
    2.4 多元反馈教学法在跳远课堂中的教学原则
        2.4.1 主体性原则
        2.4.2 及时性原则
        2.4.3 交往性原则
        2.4.4 针对性原则
    2.5 跳远教学中多元反馈教学法与传统体育教学法的对比分析
    2.6 多元反馈教学法相关文献前期分析
    2.7 国内外关于反馈教学的研究现状
        2.7.1 国内关于反馈教学的研究
        2.7.2 国外关于反馈教学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教学实验法
        3.2.4 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结合教学探讨多元化反馈的应用
    4.2 实验前调查与测试结果分析
        4.2.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形态和素质对比分析
        4.2.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跳远基础与认知情况分析
        4.2.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跳远的学习兴趣、期望分析
        4.2.4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于课堂反馈的态度
    4.3 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
        4.3.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形态与素质对比分析
        4.3.2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组内对比分析
        4.3.3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跳远成绩与技评对比分析
        4.3.4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对比分析
        4.3.5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兴趣分析
        4.3.6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培养能力对比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教师要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
        5.2.2 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5.2.3 有效控制学生学习
        5.2.4 教师的工作态度对学习者的影响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录 A 问卷效度专家问卷
    附录 B 学生基本情况问卷
    附录 C 教学效果评价问卷
    附录 D 蹲踞式跳远评价标准及要求
    附录 E 实验班和对照班技评成绩单
    附录 F 实验班教案
    附录 G 对照班教案
    附录 H 身体素质测试细则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信息概念的再诠释:论布鲁塞尔学派耗散结构理论对香农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2 传播学中信息概念的溯源:对香农信息论的引介
    2.1 香农信息论中对信息概念的诠释
    2.2 传播学对香农信息概念的引介
    2.3 传播学中信息概念的发展现状
3 复杂性研究主流阶段思想及其对信息论的反思
    3.1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对信息论的反思
    3.2 布鲁塞尔学派的理论思想体系
    3.3 以布鲁塞尔学派思想发展传播学“信息”概念的适用性
4 布鲁塞尔学派思想的传播学引入及对信息概念的发展
    4.1 耗散结构理论的系统视角对信息概念功能视角的认知深化
    4.2 耗散结构理论的发展视角对信息概念噪声因素的理论思辨
    4.3 耗散结构理论的规律视角对信息概念选择本质的理论补充
    4.4 熵变理论的交流视角对信息熵概念的理论拓展
5 信息概念的反思与重构——以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信息传播为例
    5.1 信息功能的相对性与信息选择的反向性
    5.2 噪声因素的相对性与信息选择的适当性
    5.3 网络的全链路结构与信息选择的有效性
    5.4 交流机制的开放性与信息系统的动态有序化
6 结论和建议
    6.1 信息概念的再诠释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8)基于系统论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顺应教学模式研究范式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换的趋势
        (二)实现核心素养理念下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
        (三)解决生物学教学模式中现存问题及指导其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帮助教师灵活地选用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三)为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发展演变提供新方向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相关概念辨析
        (一)教学模式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
        (三)系统论教学模式
    五、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透视
    一、系统论理论概述
        (一)系统思想溯源
        (二)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首要教学理论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三)行为主义教学模式
        (四)个性发展教学模式
        (五)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六)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
    三、系统论的发展趋势
        (一)理论内涵不断丰富
        (二)朝向“三论归一”方向发展
        (三)与新兴学科相贯通发展
第三章 系统论与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的适切性分析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性质与教学属性分析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性质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属性
    二、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科学性发展,创新性不足
        (二)素质化教学深入人心,实践性较弱
        (三)现代教学模式发展,技术依赖性高
        (四)教学主体发生转变,师生关系失衡
    三、中学生物学教学系统特性及系统论应用适切性分析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系统具有系统性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系统具有整体性
        (三)中学生物学教学系统具有非线性
        (四)中学生物学教学系统具有开放性
        (五)中学生物学教学系统具有涨落性
        (六)中学生物学教学系统具有涌现性
        (七)中学生物学教学系统具有自适应性
第四章 系统论视域下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中学生物学系统教学模式构建
        (一)构建原则
        (二)教学模式设计图
    二、基于系统论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三、基于系统论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要素分析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程序
        (三)教学策略
        (四)师生关系
        (五)教学评价
        (六)实现条件
第五章 系统论应用延伸——中学生物学教学步入“后模式时代”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后模式时代”内涵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后模式时代”的发展条件
        (一)生物科学领域新学科的兴起
        (二)信息化背景下新技术的支持
        (三)教学论研究中教学模式学科化
    三、中学生物学教学“后模式时代”发展趋势
        (一)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推进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深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
        (三)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自组织生成
第六章 基于系统论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案例设计及评析
    一、《细胞的结构》教学案例设计
    二、《小肠的吸收》教学案例设计
    三、教学案例设计的评价性分析
        (一)专家评价
        (二)教师评价
        (三)学生评价
    四、教学案例设计的建议
        (一)优化课前引入,激发学生学习趣味
        (二)引入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
        (三)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的交互性
第七章 结语
    一、研究结果
    二、研究反思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系统论教学对教师的问卷
附录2 基于系统论教学对学生的问卷
附录3 教学案例设计应用访谈提纲
致谢

(9)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阐释
    四、研究方法
    五、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人的存在论
        二、人的本质论
        三、人的发展论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解读
        一、人的发展之“全面性”
        二、实现人的发展途径之“全面性”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
        一、现实的人: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
        二、人的需要: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
        三、人的主体性:立德树人的人“自主性”确立
        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适应革命需要的人才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
        二、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
        三、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五、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
        六、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状况审视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不断提高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三、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呈良好态势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性提升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主要问题
        一、全员育人:不同主体间尚缺共同发力
        二、全过程育人:不同育人阶段还缺有效衔接
        三、全方位育人:不同育人载体、育人资源还需共建共享
        四、高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合力还未完成形成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者教育理念还不完全清晰
        二、教育对象“自我同一性”的矛盾
        三、社会环境时代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
    第一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人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生成之要求
        二、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
        三、协调立德树人多重矛盾关系的有效方法
        四、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关系
    第二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对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启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目标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总体目标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具体目标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运行的主体要素
        二、运行的介体要素
        三、运行的环体要素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分析
        一、教育实践是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有机构成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在动力
        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子系统
    第四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过程
        一、运行过程的基本维度
        二、运行过程的主要环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部路径
    第一节 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
        一、明确全员育人的范畴与责任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
        三、构建教学相长、休戚与共的师生关系
    第二节 构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结合的全程育人机制
        一、构建小中大研循序渐进的教育链
        二、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教育
    第三节 架构多维的全方位立德树人空间体系
        一、构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与话语体系
        三、多层面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涵养作用
    第四节 完善高校党组织的育人工作机制
        一、巩固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把牢和夯实院系党的领导
        三、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外部条件
    第一节 立德树人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二、社会环境对立德树人的影响
    第二节 整合与构建立德树人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
        一、优化家校关系与合作机制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共同育人格局
    第三节 构建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一、全媒体和拟态环境的生成
        二、构建主流价值主导、有序清朗的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F教育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业务环节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框架
2 内部控制及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原则和要素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2.1.2 内部控制的目标
        2.1.3 内部控制的原则
        2.1.4 内部控制的要素
    2.2 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要素、原则、目标和基本方法
        2.2.1 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与要素
        2.2.2 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与目标
        2.2.3 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
    2.3 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论和小企业内部控制
        2.3.2 控制论和小企业内部控制
        2.3.3 协同论和小企业内部控制
3 F教育机构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的案例介绍
    3.1 F教育机构概况
        3.1.1 F教育机构简介
        3.1.2 F教育机构组织架构
    3.2 F教育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现状
        3.2.1 F教育机构的业务内容
        3.2.2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运作的主要流程
    3.3 F教育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风险分析
        3.3.1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筹划阶段的风险
        3.3.2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
        3.3.3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终结阶段的风险
4 F教育机构构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1 F教育机构构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4.1.1 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4.1.2 合理配置资源的需要
        4.1.3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4.2 F教育机构构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4.2.1 管理者制度推行意志强烈
        4.2.2 较丰富的其他项目管理经验
5 F教育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的构建
    5.1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构建的原则与架构
        5.1.1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构建的原则
        5.1.2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组织架构
    5.2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人员配置的内部控制设计
        5.2.1 建立完善人员招聘制度与流程
        5.2.2 建立完善薪酬考核制度与流程
    5.3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筹划阶段的内部控制设计
        5.3.1 建立项目风险评估机制与流程
        5.3.2 制定项目预算管理办法与流程
    5.4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实施阶段的内部控制设计
        5.4.1 设计标准化服务流程
        5.4.2 规范资金与物料的申领流程
        5.4.3 确定销售收款规范与流程
    5.5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终结阶段的内部控制设计
        5.5.1 建立学员信息登记检查归档制并规范流程
        5.5.2 建立项目总结反馈制并总结流程
6 F教育机构构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的相关配套措施
    6.1 加强机构内各部门人员间的协作
        6.1.1 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协作
        6.1.2 教学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协作
    6.2 健全F教育机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6.2.1 建立健全完善的学员信息管理模块
        6.2.2 加强业务系统操作模块与财务软件的联动
        6.2.3 采取优化系统安全性的措施
    6.3 完善F教育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6.3.1 营造具有危机意识的风险文化环境
        6.3.2 改善信息沟通机制与反馈通道
        6.3.3 强化内部审计对培训项目的协同监督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研究[D]. 王青.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方法应用研究[D]. 姜昆. 天津工业大学, 2020
  • [3]N教育培训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研究[D]. 王天娇.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4]山东省乡村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研究[D]. 丁晓明.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网络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研究 ——以小学语文为例[D]. 林丛珊.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多元反馈教学法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翠珊.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7]信息概念的再诠释:论布鲁塞尔学派耗散结构理论对香农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D]. 叶梦颖. 暨南大学, 2020(04)
  • [8]基于系统论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研究[D]. 张盼.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D]. 蔡毅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F教育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部控制设计[D]. 王思睿.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