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致液晶小球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荣,殷恭宽,廖工铁[1](1993)在《溶致液晶小球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从溶致液晶的角度概述了脂质体、表面活性剂小囊和乳状液等溶致液晶小球体的形成过程和条件;稳定性机理和影响稳定性的因素;释药速度及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特征。是具有应用前景的药物载体系统。
赵静[2](2011)在《表面活性剂聚集体流变性质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溶剂中,两亲分子可以形成多种缔合结构,如胶束、微乳液、囊泡、溶致液晶等。因溶致液晶相态丰富多样、结构可调控等特殊的性能而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萃取、材料合成、催化、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本论文从扩展溶致液晶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角度出发,主要利用流变学方法,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12E4P5)水、蔗糖及NaCl溶液体系,在药物辅料IPM、油酸、香叶醇等介质中层状液晶的形成、动态流变性质和稳态流变性质,以及对体系的相态展开研究,得到了创新性结果。进一步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体系层状液晶作为药物载体在药物水杨酸钠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这些工作在表面活性剂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论文包括如下四章内容:1.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流变性质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本章简单的阐述了表面活性剂聚集体胶束、微乳液和囊泡的流变性质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重点叙述了三种溶致液晶(层状,六角状和立方状)的流变性质,并概括了各自的流变性质特点,而且还系统的论述了溶致液晶在药物运输领域的应用进展。非离子型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已成为药物传输系统的重要成分,但以药物载体为目标的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溶致液晶的研究报道则相对较少,并且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12E4P5)是一种低毒的、易降解的和人体可以接受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基于此,在论文的第二、三章,我们开展了C12E4P5在不同介质中的二元和三元体系层状液晶的相行为及流变性质的研究,并且在论文的第四章尝试性的研究了层状液晶对药物水杨酸钠的释放作用。2.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12E4P5/H2O二元体系相行为和流变性质的研究本章中,测定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H2O二元体系温度(T)-组成(X)的相图,温度测定范围是10℃到70℃。在二元体系中,随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可以发现有两个液晶相(Lα)的存在。通过差示量热分析(DTA)确定了T-X相图的层状液晶的相边界,又应用TA-2000ex流变仪在20℃和35℃时测定了溶致液晶的稳态和动态流变性质。稳态剪切流变结果表明层状液晶表现为剪切-稀释流体行为,而且通过经验公式σ=σHB +Kγm中的常数m值在0.6和0.7之间,推测出层状液晶是一种塑性材料。动态流变结果表明:层状液晶显示出一种典型的gel-like流变谱图。为了考察浓度和温度对层状液晶的流变性质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模量值越高;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频率扫描,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动态模量逐渐下降。3.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12E4P5/油/H2O三元体系相行为和流变性质的研究本章在25°C下,通过流变技术测定不同添加剂生理盐水、20%的蔗糖溶液、十四酸异丙酯(IPM)、油酸和香叶醇对C12E4P5水溶液形成层状液晶的影响。层状液晶显示高的黏弹性,这表明它们有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与其他体系相比较,C12E4P5/water/IPM形成的层状液晶表现出最低的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值,暗示它有一个低的网络结构和弱的结构稳定性。体系C12E4P5/water/oleic acid有强的结构稳定性和强的网状结构,然而,体系C12E4P5/0.9%NaCl/ IPM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fluid-like行为。35°C下,对于含有相同浓度C12E4P5的层状液晶来说,二元体系的模量值大于三元体系模量值。这些不同点都是通过对不同体系层状液晶流变数据处理得到的。4. C12E4P5的层状液晶对水杨酸钠的释放行为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12E4P5)形成层状液晶对水杨酸钠的药物释放行为。在25℃时,采用透析试验对层状液晶中水杨酸钠的体外释放研究。水杨酸钠包裹到液晶相后释药行为发生改变,表现出明显的缓释特征,且遵循一级释药动力学方程。对于水杨酸钠载药层状液晶,其单位时间的累积释放率明显降低;且随着C12E4P5浓度增大或体系载药量减小,药物的累积释放率增大。C12E4P5/水层状液晶体系可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
陈玉林,桂双英,钱珊珊[3](2013)在《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溶致液晶的形成、结构特点、制备及表征,重点对反相双连续立方液晶和反相六角相液晶在药物载体领域中的应用做了归纳总结,分析其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溶致液晶载药系统提供参考。
张晋[4](2008)在《类脂立方液晶及咪唑类离子液液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溶剂中,两亲分子可以形成多种的缔合结构,如胶束、囊泡、溶致液晶等。溶致液晶因为相态丰富多样、结构可调控等特殊的性能而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材料合成、萃取、催化、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被广泛的研究。本论文从扩展溶致液晶在药物载体及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两个角度出发,对溶致液晶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系列研究。首先,利用甘油单酸酯构建了类脂立方液晶,研究了多种添加剂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药物分子在立方液晶中的增溶位置,同时考察了其作为药物载体在药物包载及药物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其次,利用长链咪唑类离子液体与水和对二甲苯共同构筑了溶致液晶,研究了溶致液晶的结构参数、流变学性质与各组分含量、烷基链长之间的关系,还比较了长链咪唑类离子液体形成的溶致液晶与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致液晶在结构及流变学性质上的差异。这为今后以咪唑类离子液体溶致液晶作为模板进行纳米材料的制备打下了理论基础。甘油单油酸酯(MO)与水形成的类脂立方液晶具有生物可降解、生物亲和度高、粘度大、有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等优点,因此其在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本论文的第二章中,我们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流变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考察了嵌段共聚物(F-127)、药物分子(盐酸普鲁卡因,PC)对MO/水类脂立方液晶结构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发现,F-127的加入可以引起MO/水立方液晶的结构由CD型向CP型转变,而盐酸普鲁卡因的加入则可以引起立方液晶由CG型向CD型转交。相应的,体系的流变学性质也随着立方液晶结构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体系流变学性质非线性变化也证实了,随着F-127和PC的加入,立方液晶内部结构的变化不是连续的,体系确实存在着相态类型的变化。利用FT-IR技术研究了盐酸普鲁卡因对立方液晶中MO分子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加入盐酸普鲁卡因后,MO分子烷基链构象的变化较大,随着PC的加入,红外光谱的特征峰宽度变窄,说明烷基链活跃度降低,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增强。同时,PC的加入更有利于立方液晶相中kink构象的形成。PC对MO分子极性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MO分子中羰基的氢键形式加强,这是由于PC中的N-离子上的H原子与羰基上的氧原子间形成了氢键作用。进一步证实,盐酸普鲁卡因可以增溶在MO分子形成的双层膜中,与MO共同构筑立方液晶中骨架结构。而随着PC含量的升高,MO分子中构象的不连续性变化也恰好对应于SAXS结果中表明的,MO/水立方液晶由CG型向CD型的结构转变。类脂立方液晶在水中的分散体系(cubosome)也是一种潜在的药物载体。在本论文的第三章中,我们用一种操作简单的前体法制备了cubosome,通过SAXS、冷冻蚀刻电镜(FF-TEM)和激光光散射(DLS)等技术考察了该分散体系颗粒的结构类型、形貌以及粒径分布。研究发现,一定量的嵌段共聚物F-127和P6100对cubosome的形貌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分散体系仍然为不规则的立方状颗粒,但颗粒的粒径尺寸变化明显,这与嵌段共聚物可以引起体系内部结构由CD向CP变化有关,而且相同量的嵌段共聚物由于分子量的差异对颗粒尺寸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链长不同的三种甘油单酸酯均可以得到相应的cubosome,但其分散颗粒的粒径尺寸存在差异;由于药物分子咖啡因可以破坏MO分子极性头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因此其加入可以引起体系发生由cubosome向囊泡的相转变。两亲分子在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但可以起到增溶药物、保护药物、稳定药剂等的作用,而且其在溶剂中形成的多种有序结构本身即可用作药物载体。在本论文的第四章中,我们在类脂立方液晶作为药物载体方面进行了研究尝试。首先,研究了两种药物分子——盐酸普鲁卡因(PC)和盐酸环丙沙星(CF),对两种双尾巴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和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在水中胶束化过程热力学参数的影响,从分子层面揭示了药物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包括表面张力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稳态荧光技术等。研究发现,药物分子对双尾巴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张力平衡值(γcmc)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子胶束化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机理有所不同。PC与AOT之间的静电引力,可以导致水溶液中AOT的cmc及γcmc值降低。当PC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PC可以与AOT形成混合胶束,进一步影响其胶束化行为。PC与DDAB之间的静电斥力,导致DDAB胶束排列松散,水溶液的γcmc升高。CF和AOT间的静电引力同样可以引起水溶液中AOT的cmc值及γcmc降低。另一方面,CF导致DDAB在水溶液中cmc及γcmc升高,则是因为CF可以破坏DDAB疏水部分周围水分子形成的“冰山”结构。同时,通过对比药物分子在水溶液及胶束溶液中光学性质的差异,也可以证实PC与AOT混合胶束的生成,并推测出CF增溶在AOT胶束的栅栏层中,而在DDAB体系中,CF位于DDAB胶束/水的界面附近。其次,在本章中,利用释放度测定法研究了PC在MO/水立方液晶中的释放行为。发现在研究的时间和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盐酸普鲁卡因均可以在MO/水立方液晶中达到缓释,t1/2超过20小时,且释放效率超过80%,基本达到完全释放。PC在不同体系中的释放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暴释阶段,对应于自由药物分子的释放;第二阶段为载体中包结的药物分子的释放。两个阶段的释放曲线均符合Higuchi平方根定律。而第二阶段中,PC在CD结构立方液晶中的扩散系数高于在CG结构立方液晶中的扩散系数,说明药物释放行为的差异与载体体系的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最后,我们还考察了F-127的含量对氯霉素在MO/水体系形成的cubosome中释放行为的影响。发现氯霉素的释放效率与体系的结构有关,对于氯霉素这类亲油的模型药物来说,cubosome是一种暴释载体。近些年来,离子液体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绿色化学、合成、催化及材料制备方面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离子液体除了作为传统溶剂的替代品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其分子结构的调控,使之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进而扩展了离子液体的应用范围。在本论文的第五章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链长的1—烷基—3—甲基澳代咪唑类离子液体(CNmim-Br,N=12、14、16),并利用这几种离子液体与对二甲苯和水共同构筑了溶致液晶体系,同时应用SAXS、偏光显微镜(POM)、核磁共振(2H-NMR)等技术对离子液体溶致液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溶致液晶的结构参数受到体系中离子液体的种类及各组分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六角相中,随着离子液体含量的升高,一方面,离子液体分子在形成结构单元的棒状胶束中的聚集更加紧密;另一方面,结构单元在体系中的聚集也更加紧密。在层状相中,随着水含量的升高,溶致液晶的水通道厚度增大,相应的离子液体分子双层膜受到挤压,其厚度降低。同时,体系的流变学性质与溶致液晶的结构有关,在六角相中随着离子液体分子的聚集更加紧密,体系的稳态参数和动态模量值均增大,松弛时间缩短。在层状相中,则由于水含量的升高,体系的模量值降低。长链咪唑类离子液体形成的溶致液晶的结构参数与流变学性质随组分含量变化的规律与在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形成的溶致液晶体系中的变化规律一致。但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长链咪唑类离子液体形成的溶致液晶的结构与相同碳链长度的三甲基季铵盐体系有所差异。在C12mim-Br/对二甲苯/水三元体系中,除六角相和层状相外,还利用SAXS和NMR等技术手段证实了双连续型立方相溶致液晶的存在。根据IPMS理论计算了立方液晶的结构参数,发现随着离子液体含量的升高,离子液体分子双层膜逐渐膨胀,进而挤压水通道,使水通道半径的值降低。长链咪唑类离子液体疏水烷基的长度对其形成的溶致液晶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疏水烷基的长度越大,液晶的晶胞参数越大、流变学模量参数的值越高。同时,体系的流变学性质与液晶的结构有关。这部分研究丰富了溶致液晶体系,同时为离子液体在合成纳米材料、催化和萃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房盛楠,张美敬,余越,王天宇,薛丹平,田雪梅,陶春,宋洪涛[5](2017)在《溶致液晶的制备、表征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脂质已经被广泛地用作多种药物传递系统中的主要组分,例如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溶致液晶。其中,溶致液晶具有高度的有序性和热力学稳定的内部纳米结构,从而具有作为持续释放药物模型的潜力。立方相和六角相的复杂结构已经被证实能够为活性药物原料(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极性)提供由扩散控制的释放。此外,脂质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证明了其具有最小的毒性并且可应用于多种给药途径。因此,近几年对溶致液晶的研究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对溶致液晶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表征进行综述。此外,溶致液晶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将被进一步讨论。
范军[6](2016)在《药物有序聚集体的释放行为及性能》文中提出多酚类药物优异的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作用是目前食品药品领域关注的热点,但由于这类药物的溶解度较低、稳定性较差且易被氧化等缺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溶致液晶作为一种药物载体,不仅具有绿色低毒,增溶效果好,生物相容性好,生物降解率高,生理活性强等特点,还对药物有很强的缓释、控释和保护效果。因此,本论文运用溶致液晶对天然多酚类药物进行包封,研究其缓释、控释效果和性能。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一)本论文前期主要查阅了有关文献,对目前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作为药物载体做了全方位的了解,进而阐述了表界面活性剂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药物载体性能及药物释放的研究进展。本论文在实验室原有工作的基础,发现芹菜素和姜黄素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经查阅文献,发现FDA收录的PEG 400能对芹菜素起到非常好的增溶作用,因此就选取了两种具有PEG 400的溶致液晶对芹菜素进行包封,试图解决芹菜素溶解度极其低的缺陷,进而通过流变性能和体外释放实验建立了流变性质和体外释放的关系。又用多种数学模型对体外释放动力学进行了模拟,发现芹菜素的释放是浓度控制的。经查阅文献,发现Tween 80和乙酸异戊酯都对DMY溶解度比较大,又选用了由此构成的液晶对二氢杨梅素包封,试图解决DMY光热稳定性差的缺点,并对药物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二)本文首先用含有PEG 400的六角相液晶和层状相溶致液晶对芹菜素进行包封,极大的提高了芹菜素的溶解度。然后通过流变技术研究了其流变性能,用体外释放实验研究了其释放行为。结果发现,六角相液晶:(a)包载芹菜素的六角液晶在25、30、35和40oC下,六角液晶的结构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然保持着很好的六角相液晶的结构。(b)稳态流变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释现象,并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剪切速率下的剪切粘度减小。(c)在不同的温度下,虽然液晶类型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粘性模量和弹性模量的比值(tanδ),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又增大。(d)在不同温度下的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当六角相液晶保持很好的结构时,tanδ值越大,累计释放率越小。(e)六角相液晶的体外释放主要扩散控制的。层状液晶:(a)与六角相液晶不同的是,层状液晶在低于40oC时是混合相,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合相中的六角相液晶逐渐向层状相转变,然后在低于55oC下保持了一个比较纯净的层状液晶。(b)在不同温度下,溶致液晶的体外释放是典型的温度控制,即温度越高,累计体外释放率越大,释放速率越快。(三)用立方相溶致液晶对芹菜素包封,研究了载药溶致液晶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流变性质,并对同一液晶在不同温度下和不同液晶在同一温度下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流变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载药液晶的剪切粘度逐渐减小,在25、30和35oC条件下,载药液晶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释现象,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在40oC条件下在较低或较高剪切速率下有两个明显的牛顿平台,是典型的牛顿流体。频率扫描显示,在40oC时,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明显下降了几个数量级,表现出胶束溶液的特征。从连续温度扫描看出,在35.7oC左右时立方相溶致液晶被破坏。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在保持较好的立方相液晶前提下,随着tanδ的增大,累计释放率和释放速率均减小。当温度在40oC时,体外释放率又由于液晶的破坏而增大,是典型的扩散控制。(四)用对DMY有很好增溶效果的Tween 80构筑成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研究了其流变性质、体外释放行为和对药物的保护作用。对七个包载DMY的不同样品的连续温度扫描表明,样品F3和F7依然保持了很好的原有液晶结构,有较高的粘弹性模量。F3样品对温度有丰富的相行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药物进行有效的缓释、控释和保护。在不同温度下的稳态扫描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剪切粘度逐渐减小,发生相转变之后,模量减小的更加明显。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扫描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频率扫描的粘弹性模量均减小,特别是在发生相变后,模量的下降更为明显,扫描的曲线形状也发生了明显变化。F7是原有六角相中包载DMY后粘弹性模量最大的。不同温度下的稳态扫描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释现象,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剪切粘度逐渐下降。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扫描表明在各个温度下,粘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相似,进一步表明了,在不同温度下依然保持了很好地六角相液晶的结构。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分子热运动是DMY体外释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扩散控制的。累计释放率和释放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
汤晓露[7](2012)在《低毒性两亲分子体系的相行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用流变技术,偏光技术等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烯基聚氧乙烯(20)醚C18:1E20(AEO20)的水溶液以及和生物表面活性剂脱氧胆酸钠、常用乳化剂Tween80复配体系在药物辅料乙酸丁酯、乙酸异戊酯、IPM等介质中的溶致液晶的形成、微观结构、流变性质,以及体系的相态展开研究;得到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结论。并且运用表面张力手段测定了AEO20/Tween80混合体系的平衡表面张力,为此混合体系的相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获得的溶致液晶相被主要应用于天然提取物姜黄素的释放以及姜黄素稳定性维持的研究;所得结果与AEO20构筑的传统微乳药物载体进行对比,展现了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这些工作所获得的结论在基础理论和药物载体应用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论文包括以下五章内容:1.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及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本章在调研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众多文章的基础上,综合地阐述了胶束,微乳,溶致液晶等不同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微观结构、表征手段及药物载体领域的研究现状;着重叙述了溶致液晶的微观结构和表征手段以及流变学方法研究溶致液晶的现状。重点关注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的聚集体在药物载体研究方面的现状:随着对聚氧乙烯类大分子胶束,微乳,囊泡体系研究的深入,氧乙烯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已成为药物载体领域的重要一员,但以靶向给药为目标的氧乙烯类溶致液晶的研究报道则相对较少。油烯基聚氧乙烯(20)醚(C18:1E20)是聚氧乙烯类中一种有着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且配伍性好。在此基础上,论文的2,3,4部分开展了C18:1E20单一体系和复配体系形成的溶致液晶相的研究,并且在论文的第五章研究了这些聚集体对药物释放的影响。2.油烯基聚氧乙烯(20)醚C18:1E20/油相/H2O体系的相行为绘制了25℃下油烯基聚氧乙烯(20)醚在乙酸丁酯/水,乙酸异戊酯/水介质中的相图,体系存在六角相和立方相两种溶致液晶,当油相中碳原子个数增加体系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低的区域发生了相转变。用TA-2000ex流变仪在实验温度对相图中的溶致液晶相进行研究得到:液晶相在稳态剪切流变实验中表现为剪切稀释流体行为,动态实验结果经Maxwell模型拟合后发现立方相的不连续松弛时间谱图中不连续松弛时间个数较少但在各个松弛时间上都有很高的模量,二元立方体系曲线为单调增,三元立方体系则在中等长度的松弛时间有最低点出现,而六角相通常情况下曲线表现为单调减,或在中等长度的松弛时间出突然下降出现一个低谷。3. Tween80/AEO20体系胶束形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相行为本章为Tween80/AEO20体系相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前期探索,用wilhelmy吊片法研究了混合体系的平衡表面张力。探讨了温度对其平衡表面张力的影响,计算了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并进一步用Clint和Rubingh理论探讨该混合体系在胶束形成过程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βm,分子交换能εm。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AEO20和Tween80混合体系表面活性得到提高,且混合胶束形成过程中产生较强烈的相互作用。其在25℃时所有配比都有协同效应,因此选择25℃下进一步研究AEO20/Tween80以乙酸异戊酯和IPM做油相时体系的相行为并研究了其中的溶致液晶相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的相转变区域发生改变,凝胶常数下降等。4. AEO20/NaDC复配体系的相行为脱氧胆酸钠(NaDC)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但其本身有具有良好的药理性质。本章在25℃时测定了AEO20/NaDC/水混合体系添加不同油相(乙酸丁酯,乙酸异戊酯)中的相图。并研究了其复配后以及添加不同油相后相行为,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质的变化。研究发现当减少油链中所含的碳原子个数发生了立方相相六角相的转变。用Power Law拟合样品的流动曲线表明立方相溶致液晶的理论指数在–0.77–1.17之间,而六角相的指数范围是–0.60–1.51。动态流变性质表明立方相相对于六角相溶致液晶流动性更小。频率谱图所得实验结果G′,G″用多个松弛时间的Maxwell模型进行拟合我们发现:对于立方相一般拟合得到3个Maxwell单元,而六角相要相对复杂一般58个Maxwell单元才能完全表达。NaDC的加入使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但提高了溶致液晶所承受的最大剪切速率。5. AEO20聚集体作药物载体的应用研究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烯基聚氧乙烯(20)醚(C18:1E20)形成的聚集体在25℃时对水溶性药物水杨酸钠和油溶性药物姜黄素的药物释放行为。对比油烯基聚氧乙烯(20)醚在与胆汁盐表面活性剂复配前后对姜黄素释放的影响。并研究了加入无水乙醇构筑微乳区,并发现改变当乙醇含量低于表面活性剂总量的1/6时有一个较小的液晶区出现。采用透析试验对不同聚集体中药物的体外释放进行研究。发现药物包裹到在聚集体后释药行为发生改变,表现出的缓释特征。NaDC的加入延长了其释放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增强缓释效果。溶致液晶做药物载体在日光下对姜黄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减少了姜黄素的分解;NaDC的加入同样增强了保护作用。
成朋[8](2011)在《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性质及作药物载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分子可以形成多种缔合结构,溶致液晶和微乳液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溶致液晶具有相态丰富、结构可调控等特殊的优点,因而在食品、药品、材料合成、家具产品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油、助表面活性剂和水形成的各向同性,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微乳液具有粒径小、透皮能力强、良好的增溶性和靶向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程、纳米材料的制备、农药喷洒、燃料、化妆品及三次采油等领域。本论文从扩展溶致液晶和微乳液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角度出发,首先,选取了几种低毒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大分子嵌段共聚物,并研究了这几类表面活性剂以及其复配体系的溶血性,在此基础上分别绘制了三个溶致液晶体系和三个微乳液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其次,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流变学方法等手段考察了C12APG/油酸/0.9%生理盐水体系、C12APG/油酸/水体系以及C12APG/0.9%生理盐水/香叶醇体系三个溶致液晶体系溶致液晶的形成、动态流变性质、稳态流变性质以及体系的相态展开研究,得到创新性结果;利用电导率法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考察了Tween80/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和Tween80/EPE/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以及Tween80/C12APG/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的相行为及其相结构转变。进一步研究了以上体系作为药物载体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以上工作在表面活性剂的实际应用和基础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论文包括如下五章内容:1.表面活性剂聚集体溶致液晶和微乳液的性质本章中系统的阐述了溶致液晶(立方状、六角状和层状)和微乳液(油包水型、双连续型和水包油型)的性质和应用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烷基糖苷类和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已成为药物传输系统的重要成分,但是以药物载体为目标的烷基糖苷类溶致液晶和聚氧乙烯类微乳液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在论文的三、四章我们展开了对烷基糖苷类溶致液晶和聚氧乙烯类微乳液的相态及性质的研究。2.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以及低溶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探索本章首先介绍了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介绍了具体的溶血试验和溶血机理以及抗溶血和降溶血,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以新鲜的兔血为对象研究了烷基糖苷类和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的溶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相同浓度下吐温80和大分子嵌段共聚物都使烷基糖苷的溶血性数值降低,但从总的溶血趋势看,吐温使烷基糖苷的溶血作用趋于平和而大分子嵌段共聚物使烷基糖苷的溶血趋势更加明显;2、当吐温和大分子嵌段共聚物同时作用于烷基糖苷时,吐温对烷基糖苷的影响起主导作用;3、C12APG、EPE(Al-4)以及吐温80在低浓度下溶血活性都相对较低,并且都属于非离子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因此可以考虑将C12APG、EPE(Al-4)以及吐温80或者其复配体系应用于制药工业。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体系的液晶相行为及流变性质本章以香叶醇油酸为药物辅料,开展了对C12APG/油酸/0.9%生理盐水体系、C12APG/油酸/水体系以及C12APG/0.9%生理盐水/香叶醇体系三个溶致液晶体系相态和流变性质的研究。首先在37℃绘制了C12APG/油酸/0.9%生理盐水体系、C12APG/油酸/水体系以及C12APG /0.9%生理盐水/香叶醇体系三个溶致液晶体系拟三元相图,然后通过流变技术和偏光显微镜对三个体系展开了流变性质的研究。研究表明三个体系所形成的溶致液晶都为层状液晶。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体系的微乳相行为及其相结构本章以丁酸乙酯为油相以异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开展了对Tween80/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和Tween80/EPE/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以及Tween80/C12APG/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三个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及其相结构转变的研究。首先在37℃绘制了Tween80/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和Tween80/EPE/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以及Tween80/C12APG/异丙醇/丁酸乙酯/生理盐水体系三个拟三元相图,然后通过电导率法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相结构转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乳结构在较低盐水浓度下形成油包水型微乳,在中等盐水浓度转变为双连续型结构,在高盐水浓度连续转变为水包油型结构。5.姜黄素在烷基糖苷液晶体系以及Tween80微乳体系中的释放行为溶致液晶和微乳液体系具有热力学稳定,生物可降解性,类似于生物膜,包封和缓释药物并且能够保护被包封的药物等优点,因此,它们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大关注。本章中我们分别用三种溶致液晶和三种微乳液作为药物载体,以姜黄素作为被载药物进行了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六种体系都对姜黄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缓释。
刘洋[9](2020)在《羟基磷灰石胶态液晶及其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指出骨骼中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与骨胶原纤维形成的层次结构和无机液晶中各向异性纳米单元的有序结构极为相似。受到其相似之处的启发,论文围绕羟基磷灰石液晶行为进行了探究。在本论文中,采取了液-固-溶液(LSS)的合成策略,通过油酸或柠檬酸钠辅助水热法成功的制备出了形貌均一、分散效果好的一维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并研究了其液晶相转变和复合材料的性质。论文中首先研究了油酸与乙二胺和油酸与钙盐的摩尔比以及水热时间、水热方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初步探究出了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的实验条件。随后优化了实验方案,系统的研究了水热方式对于所合成颗粒的影响,并选取了最优实验条件下制备的油溶性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进行了液晶行为的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口烧瓶中采取低温常压水热处理时所制备的颗粒呈细线状,长度为228.23±99.22 nm,环己烷中的浓度为1wt%时分散液无明显沉淀;在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后所制备的颗粒呈规则短棒状,长度为51.46±31.37 nm,其1wt%分散液有明显沉降。当提升分散液的质量浓度时,经过三口烧瓶低温常压水热处理后的颗粒能够出现各向同性相向液晶相的转变,转变的临界浓度为15.2wt%。而经过聚四氟乙烯高温高压水热处理后的颗粒分散液则不能出现液晶相转变,初步认为是所制备颗粒的长径比较低导致的结果。此外三口烧瓶中合成的颗粒在其它非极性溶剂中也能表现出类似的液晶行为转变。最后论文利用所制备的水溶性羟基磷灰石初步探究了其与聚乙烯醇(PVA)复合材料的性质,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HA-PVA复合膜材料中HA的含量对其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所制备的HA-PVA块状材料在经过热压处理后,能够控制材料的厚度,且在偏振光下展现出极强的液晶织构。这些结果都表明了这种复合材料在医学、生物学领域都可能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宛君,桂双英,杨转转,杨晔[10](2018)在《甘油单油酸酯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从溶致液晶的形成、结构特点以及在药物载体领域中的应用做归纳总结,分析其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添加物对甘油单油酸酯溶致液晶形成及结构的影响进行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溶致液晶载药系统提供参考。
二、溶致液晶小球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致液晶小球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表面活性剂聚集体流变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流变性质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1. 流变技术学研究聚集体的方法 |
1.1 Maxwell 模型 |
1.2 Kelvin-Voigt 模型 |
2. 胶束流变性质及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2.1 胶束的流变性质 |
2.2 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3. 囊泡流变性质及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3.1 囊泡的流变性质 |
3.2 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4. 微乳液流变性质及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4.1 微乳液的流变性质 |
4.2 微乳液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5. 溶致液晶流变性质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5.1 层状液晶 |
5.1.1 稳态流变性质-剪切诱导相转变 |
5.1.2 动态流变性质 |
5.2 六角状液晶 |
5.2.1 传统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六角状液晶 |
5.2.2 绿色溶剂体系的六角状液晶 |
5.3 立方状液晶 |
5.3.1 双连续立方液晶 |
5.3.2 不连续立方液晶 |
5.4 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6. 本研究论文的工作意义及创新点 |
6.1 本研究论文的工作意义 |
6.2 本研究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_(12)E_4P_5/H_2O 二元体系相行为和流变性质的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药品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相图的绘制 |
2.3 样品的准备 |
2.4 差热分析法(DTA) |
2.5 流变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二元相图的测定 |
3.2 DTA 的测定 |
3.3 稳态流变行为 |
3.4 动态流变行为 |
3.4.1 线性粘弹性区 |
3.4.2 浓度的影响 |
3.4.3 温度的影响 |
3.4.4 松弛时间 |
4.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_(12)E_4P_5 /油/H_2O 三元体系的相行为和流变性质的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相图的测定 |
2.3 流变性质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_(12)E_4P_5/IPM/H_2O 体系相图 |
3.2 C_(12)E_4P_5/IPM/H_2O 体系稳态流变性质 |
3.2.1 粘度的影响 |
3.2.2 剪切应力的影响 |
3.3 C_(12)E_4P_5/IPM/H_2O 体系的流变性质 |
3.3.1 线性粘弹区测定 |
3.3.2 动态粘弹性测定 |
3.3.2.1 IPM 浓度对层状液晶的影响 |
3.3.2.2 温度对层状液晶的影响 |
3.3.3 油相对C_(12)E_4P_5 形成溶致液晶的影响 |
3.3.4 水相对C_(12)E_4P_5 形成溶致液晶的影响 |
3.3.5 相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 C_(12)E_4P_5 的二元和三元体系相图形成溶致液晶的影响 |
3.4 层状液晶的松弛时间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_(12)E_4P_5的层状液晶对水杨酸钠的释放行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品及仪器 |
2.2 液晶样品的配制 |
2.3 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2.3.1 辅料干扰试验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3 回收率试验 |
2.3.4 精密度试验 |
2.5 水杨酸钠载药液晶的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3.1.1 辅料干扰实验 |
3.1.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1.3 回收率实验 |
3.1.4 精密度试验 |
3.2 药物体外释放 |
3.2.1 液晶体系中C_(12)E_4P_5 浓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3.2.2 载药量水杨酸钠释放行为的影响 |
3.2.3 层状液晶对水杨酸钠的药释动力学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溶致液晶的结构及其特点 |
2 溶致液晶结构的表征 |
2.1 小角度X射线衍射 |
2.2 冷冻透射电镜 |
3 溶致液晶用作药物载体的研究 |
3.1 注射给药 |
3.2 口服给药 |
3.3 透皮给药 |
3.4 黏膜给药 |
3.5 新型给药系统 |
4 结语 |
(4)类脂立方液晶及咪唑类离子液液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液晶的简介 |
2.液量的分类 |
2.1 热致液晶 |
2.2 溶致液晶 |
3.溶致液量的检测手段 |
3.1 偏光显微镜法 |
3.2 X射线散射 |
3.3 核磁共振法 |
3.4 流变学性质 |
3.5 其它检测手段 |
4.溶致液晶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 |
5.本论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类脂立方液晶的物理化学性质 |
1.前言 |
1.1 双连续型立方液晶的结构特点 |
1.2 药物对类脂立方液晶相行为的影响 |
1.3 本章的研究内容 |
2.实验 |
2.1 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F-127对MO/水立方液晶相行为的影响 |
3.2 盐酸普鲁卡因对MO/水立方液晶相行为的影响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类脂立方液晶在水中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
1.前言 |
2.实验 |
2.1 试剂 |
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聚合物对cubosome结构的影响 |
3.2 不同链长的脂类形成的cubosome |
3.3 咖啡因对cubosome结构的影响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药物对载体热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其在类脂立方液晶中的释放行为 |
1.前言 |
2.实验部分 |
2.1 试剂 |
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药物与双尾巴型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
3.2 盐酸普鲁卡因在MO/水立方液晶中的释放行为 |
3.3 药物在cubosome中的释放行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咪唑类长链离子液体/对二甲苯/水体系形成的溶致液晶 |
1.前言 |
2.实验 |
2.1 试剂 |
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3.结果和讨论 |
3.1 C_(16)mim-Br/对二甲苯/水体系 |
3.2 C_(12)mim-Br/对二甲苯/水体系 |
3.3 烷基链长对离子液体/对二甲苯/水溶致液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两篇已发表的英文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溶致液晶的制备、表征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及材料 |
2 制备方法 |
2.1机械搅拌法 |
2.2前体注入法 |
3 溶致液晶结构的表征 |
3.1 小角度X射线散射 (SAXS) |
3.2 冷冻透射电镜 (Cryo-TEM) |
4 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4.1 静脉注射 |
4.2 皮下注射 |
4.3 口服给药 |
4.4 经皮和局部给药 |
4.5 眼和鼻给药 |
4.6 其他给药途径 |
5 结论和展望 |
(6)药物有序聚集体的释放行为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 |
1.1.1 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概述 |
1.1.2 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1.2 药物载体性能及药物释放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工作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本论文的工作意义 |
1.3.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包载芹菜素六角和层状溶致液晶流变性质及其体外释放动力学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仪器 |
2.2.2 芹菜素饱和油相的配制 |
2.2.3 包载芹菜素溶致液晶的配制 |
2.2.4 流变性质测量 |
2.2.5 载药液晶的体外释放研究 |
2.2.6 芹菜素体外释放动力学模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流变性质研究 |
2.3.1.1 六角相 |
2.3.1.2 层状相 |
2.3.2 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
2.3.2.1 芹菜素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2.2 精密度试验 |
2.3.2.3 不同温度下的体外释放行为 |
2.3.2.4 不同组分条件下的释放行为 |
2.3.3 体外释放动力学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包载芹菜素立方相溶致液晶流变性质及其体外释放动力学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仪器 |
3.2.2 芹菜素饱和油相的配制 |
3.2.3 包载芹菜素溶致液晶的配制 |
3.2.4 流变性质测量 |
3.2.5 载药液晶的体外释放研究 |
3.2.6 芹菜素体外释放动力学模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流变性质研究 |
3.3.1.1 立方相 |
3.3.2 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
3.3.2.1 不同温度下的体外释放行为 |
3.3.2.2 不同组分条件下的释放行为 |
3.3.2.3 油的比例不同时的释放行为 |
3.3.3 体外释放动力学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包载DMY溶致液晶的释放行为及其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与仪器 |
4.2.2 DMY饱和乙酸异戊酯的配制 |
4.2.3 包载DMY溶致液晶的配制 |
4.2.4 流变性质测量 |
4.2.5 载药液晶的体外释放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流变性质 |
4.3.1.1 连续温度扫描 |
4.3.1.2 油含量不同时载药液晶的剪切粘度和动态扫描 |
4.3.1.3 温度对载药液晶剪切粘度和动态扫描的影响 |
4.3.2 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
4.3.2.1 最大吸收波长建立 |
4.3.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3.2.3 温度对DMY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 |
4.3.2.4 液晶组分对DMY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 |
4.3.2.5 pH对DMY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 |
4.3.3 DMY的体外释放动力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低毒性两亲分子体系的相行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及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1. 引言 |
2.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在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 |
2.1 胶束在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 |
2.2 微乳液在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 |
2.3 囊泡体系在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 |
2.4 溶致液晶在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 |
3. 本论文的工作意义及创新点 |
3.1 本论文的工作意义 |
3.2 本研究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油烯基聚氧乙烯(20)醚C_(18:1)E_(20)/油相/水体系的相行为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药品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AEO_(20)/油相/H_2O 体系相图的测定 |
3.2 AEO_(20)溶致液晶的偏光织构 |
3.3 AEO_(20)/乙酸丁酯/H2O, AEO_(20)/乙酸异戊酯/H_2O 稳态流变性质 |
3.4 AEO_(20)/乙酸丁酯/H2O, AEO_(20)/乙酸异戊酯/H_2O 动态流变性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Tween80/AEO_(20)体系胶束形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相行为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药品与仪器 |
2.2 表面张力的测定 |
2.3 相图的测定 |
2.4 偏光显微镜 |
2.5 流变性质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Tween80/ AEO_(20)体系的表面性质 |
3.2 Tween80/ AEO_(20)之间的相互作用 |
3.3 Tween80/ AEO_(20)体 系的相行为 |
3.4 Tween80/ AEO_(20)体系溶致液晶的流变性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AEO_(20)/NaDC 复配体系的相行为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药品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AEO_(20)/NaDC 复配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
3.2 偏光测定 |
3.3 AEO_(20)/ NaDC 混合体系的稳态流变性质 |
3.4 AEO_(20)/NaDC 混合体系动态流变性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聚集体对姜黄素和水杨酸钠的体外释放行为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药品及仪器 |
2.2 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2.3 载药液晶和载药微乳制备 |
2.4 AEO_(20)微乳液的构筑和单相区的划分 |
2.5 姜黄素稳定性的测定 |
2.6 体外释放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药物辅料干扰和药物标准曲线 |
3.2 AEO_(20)形成的溶致液晶对姜黄素的缓释作用 |
3.3 AEO_(20)载药微乳的构筑以及缓释 |
3.4 姜黄素的稳定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性质及作药物载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溶致液晶和微乳液的性质 |
1 溶致液晶 |
1.1 溶致液晶的形成 |
1.2 溶致液晶的流变性质 |
2 微乳液 |
2.1 微乳液的结构和性质 |
2.2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
2.3 微乳液的表征方法 |
2.4 微乳液体系的应用 |
3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
3.1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的意义 |
3.2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类型 |
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以及低溶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探索 |
1 引言 |
2 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溶血 |
3 溶血机制 |
3.1 细胞膜穿孔导致溶血 |
3.2 细胞膜溶解导致溶血 |
3.3 细胞发生胶体渗透膨胀导致溶血 |
4 抗溶血和降溶血 |
4.1 抗溶血 |
4.2 降溶血 |
5 低溶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探索 |
5.1 低毒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体系的液晶相行为及流变性质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药品与仪器 |
2.2 相图的测定 |
2.4 流变性质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_(12)APG/油酸/0.9%生理盐水体系的相行为 |
3.2 C_(12)APG/油酸/水体系的相行为 |
3.3 C_(12)APG/0.9%生理盐水/香叶醇体系的相行为 |
3.4 C_(12)APG 层状液晶的流变性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 体系的微乳相行为及其相结构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药品与仪器 |
2.2 相图的测定 |
2.3 微乳相结构的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Tween80/异丙醇/丁酸乙酯等体系的相行为 |
3.2 Tween80 等微乳相结构转变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姜黄素在烷基糖苷液晶体系以及Tween80 微乳体系中的释放行为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辅料干扰试验 |
3.2 姜黄素标准曲线 |
3.3 姜黄素药物释放行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羟基磷灰石胶态液晶及其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仿生材料概述 |
1.2 羟基磷灰石 |
1.2.1 纳米羟基磷灰石简介 |
1.2.2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
1.2.3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
1.3 无机液晶 |
1.3.1 液晶简介 |
1.3.2 溶致液晶简介 |
1.3.3 无机溶致液晶的研究进展 |
1.4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油酸修饰一维羟基磷灰石纳米线/棒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数据表征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样品XRD |
2.3.2 样品分散液照片 |
2.3.3 样品TEM、HRTEM和颗粒统计 |
2.3.4 样品FTIR和 TGA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油酸修饰一维羟基磷灰石纳米线/棒胶态液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数据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XRD和 ICP |
3.3.2 样品分散液照片 |
3.3.3 样品TEM、HRTEM和颗粒统计 |
3.3.4 液晶相图 |
3.3.5 样品SAXS和 SEM |
3.3.6 不同溶剂中液晶照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柠檬酸钠修饰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数据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样品XRD |
4.3.2 样品分散液照片和Zeta电位 |
4.3.3 样品TEM和 HRTEM |
4.3.4 样品偏振光照片 |
4.3.5 HA-PVA复合膜的力学性能 |
4.3.6 HA-PVA块状材料液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论文创新点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甘油单油酸酯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甘油单油酸酯溶致液晶的形成及结构 |
2 添加物对甘油单油酸酯溶致液晶结构的影响 |
3 甘油单油酸酯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3.1 口服给药 |
3.2 注射给药 |
3.3 经皮给药 |
4 展望 |
四、溶致液晶小球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溶致液晶小球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J]. 张志荣,殷恭宽,廖工铁. 中国药学杂志, 1993(01)
- [2]表面活性剂聚集体流变性质的研究[D]. 赵静.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3]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 陈玉林,桂双英,钱珊珊. 中国新药杂志, 2013(06)
- [4]类脂立方液晶及咪唑类离子液液晶的研究[D]. 张晋. 山东大学, 2008(12)
- [5]溶致液晶的制备、表征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J]. 房盛楠,张美敬,余越,王天宇,薛丹平,田雪梅,陶春,宋洪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18)
- [6]药物有序聚集体的释放行为及性能[D]. 范军.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7]低毒性两亲分子体系的相行为及应用研究[D]. 汤晓露.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8]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性质及作药物载体的研究[D]. 成朋.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9]羟基磷灰石胶态液晶及其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研究[D]. 刘洋.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10]甘油单油酸酯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 宛君,桂双英,杨转转,杨晔. 中国药学杂志,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