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办好合作医疗 加快农业学大寨的步伐(论文文献综述)
张瑜[1](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中共英山县委宣传部,《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哲学组[2](1978)在《照唯物辩证法办事 坚持高标准学大寨》文中研究指明 前言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有如波涛汹涌的长江大河,奔腾澎湃,一往无前。在这场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中,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自觉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个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尖锐武器,意义极其重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1—362页)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也指示我们:
易新涛[3](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陈少艺[4](2014)在《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文中认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难题,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三农”政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前,由于执政党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中国的“三农”问题,导致农业凋敝,农村落后和农民贫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改革成为重要一环。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农村改革的突破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又先后下发了11个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和内容的变化已成为中国“三农”政策的方向标。同时,由于“政策至上”的治国理念根深蒂固,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被长期漠视。无疑,这种现象不利于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因此,本研究拟从多学科视角对其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前当代中国的“三农”大事件,并对这些“三农”大事件进行述评;其次,梳理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主题、主要内容、政策亮点、影响;归纳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调整的三条主线,并进一步就“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这三条主线的主要内容做系统阐述。再次,总结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的转换与“三农”政策变动给我们留下了经验与启示。即:“三农”政策对错的标准主要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否相适应;“三农”政策制订的基本要求是实事求是;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三农”政策制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强农惠农富农”;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是保持社会繁荣稳定的关键;贯彻落实文件的关键是保持“三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最后,本研究认为“中央一号文件”起到了政策导向作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解放农村生产力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起到关键作用,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也功不可没。但是,文件也有自身的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文件治国已不符合现代民主国家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文件与法律的关系至关重要,执政党应摒弃“政策至上”的治国思维,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带头遵守法律,实行依法治国;党政要真正做到分开,执政党的发文范围应仅限于政治性文件,而不应发布管理性文件;各级政府管理性的文件也应逐步被法律和规章所取代,这样政府才更具合法性和权威性。然而,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它牵涉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只有摒弃文件治国思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不会仅是一句空话;只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中国“三农”的困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陶艳梅[5](2011)在《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以往对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一时段农业发展中的特定问题上,并多以截面分析为主。但农业发展是连续系统的过程,这样的研究无法展示整个发展过程,也不利于挖掘主要发展线索和客观规律。故本文尝试将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进行打通研究,在宏观分析体系中整理、归纳和审视农业发展状况,从中提炼出主要发展线索和规律,并做出学术史总结。这样还可实现三方面的实践意义:一是有利于改变目前“重改革后三十年,而轻前三十年”历史经验总结现状,为正确理解改革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提供相应历史经验和支撑;二是可通过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考察,为目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各项涉农政策提供相应历史依据。三是可为中国目前刚启动的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提供相应的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撑。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将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确立了基本分析框架。然后,围绕各个历史阶段农业发展主题,提炼出了中国共产党因此而做出的各种政策选择和安排,并分析了由此而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历史影响。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本文注重三方面内容的考察:一是注重对各历史阶段具体政策制度选择原因、实施过程、存在问题、绩效与历史影响等内容的阐述和分析。二是注重对各种已选政策间关联性问题,包括逻辑问题、因果问题等的具体分析和阐述,目的在于能挖掘出各种政策安排的共同动因和作用机制。三是注重对不同历史阶段农业发展基本规律、特点和整体状况的系统分析。本文所做的学术史总结如下: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以解放农村生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平稳有序地开展并最终顺利完成。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共产党对“和平土改”主张的摒弃和减少变革成本政策的采用,从而为农业经济恢复发展创造了首要条件;与新中国初期农村社会主义道路和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密切相关的互助合作,在中国共产党逐步集体化思想道路确立下,被有效引导并不断推进,农业经济恢复发展得以加快;修养生息和城乡物资交流等措施也为农业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过渡时期,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基本纲领和路线的确立,使中国“三农”承担起高积累的重任重负。于是,在工业化战略迫切需求下,国家通过对富农、中农、贫农三者间博弈,采取阶级斗争政治运动方式,使农业生产合作化快速推进。与农业合作化相配套,统购统销政策在严峻粮食供求矛盾下无奈实施,却在短期效果和长期历史影响上产生不同后果。工农城乡关系也由“比较协调”向“开始恶化”转变。尽管国家通过宏观行政手段不断加强城乡联系,使城乡关系继续保持了向前发展势头,但它依旧确定了以后城乡关系的走向和大体情况,对目前城乡二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在服务于“逐步集体化”思想的各种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作用下,经济建设的大跃进和农村制度建设的公社化随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兴起。正如粮食统购统销需由合作化配套一样,大跃进也需由人民公社配套。事实上,人民公社的兴起正与中央领导人“农业生产合作社规模太小不适应水利化和机械化发展要求”的共识有关。不仅如此,它还有利于地方工业和社区福利事业从无到有的建设。尽管从理论上讲人民公社似乎会更有利于降低政府与农民的交易费用,增加规模效益。但实际上它本身无法避免和解决农民内部相互剥夺问题,即对富社富队财富的剥夺,对勤劳农民收入的剥夺和因干部贪污腐败而造成的对普通农民群众劳动成果的剥夺。这种农村内部剥夺极大破坏农村生产力,对工业化极为不利,最终致使农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鉴于此,中央开始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中的错误,但在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相关制度的路径依赖下,纠错过程显得极其曲折和反复,最终导致大饥荒的严重后果。农业经济政策调整时期,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认识。当时,毛泽东敏锐认识到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人民公社体制问题,于是明确将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由原来生产大队下放到生产队,有效解决了人民公社农民内部剥夺问题。农业学大寨在苏联外援断裂的重要历史背景下,也应国家工业化战略所需而兴起。它为促进当时农业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突出表现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过程中,党内就两大基本矛盾和包产到户问题产生严重分歧,由此引发农村意识形态的教育与整顿——阶级斗争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贫下中农协会的成立。事实上,这两种做法从根本上讲对防止农民内部剥削比较有利,但“阶级斗争”下的社教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干扰了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进而为文化大革命埋下伏笔。文革中的农业问题并非没有争议性,同样在高层领导人内部有所谓路线分歧,甚至在农村还有许多与农业学大寨并非一致的务实做法,农村中所谓自发资本主义以逆流方式一直零星出现和顽强表现。这些争议性内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左”倾错误对农业的危害,使农业在不断调整中缓慢增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不小成绩,农村工业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这一时期,以降低城市消耗成本,服务工业化发展战略为根本目的的城镇人口反向流动措施,因国家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过大而被临时采取。农村小学教育由公社下放到生产队办,经费、校舍、师资等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农村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文革时期,存在一定缺陷弊端的“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普遍建立,并急遽改变了当时农民群众看病难的状况,在二元社会框架下最大限度实现了卫生公平。农村文化生活则完全是政治性的单调活动。通过对新中国初期三十年不同历史时期农业发展状况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有着内部和外部两个主要发展线索。一是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为核心内容的内部发展线索;二是以满足国家工业化战略原始资本需求为核心内容的外部发展线索。围绕这两个主要发展线索,可对新中国初期三十年的“三农”发展历程进行基本评述。总体上看,新中国初期三十年“三农”作为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剥夺对象,并不是自身没有发展或“停滞”,而是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某种必然。因此,对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的历史成就与历史地位,应给予充分的估计,并要深刻认识到历史遗留下的“三农”问题是一个全局性问题,解决之法必定要在三农之外,而整个过程也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充满曲折和坎坷。这些认识也是判断目前政府所采取的各项“三农”政策是否科学有效的一个基本理论认识。
方海兴[6](2010)在《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晚清以来,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主义的日益腐朽,中国农村社会深陷日趋衰败的困境之中。如何挽救与振兴农村遂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继晚清兴农运动之后,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又掀起了一场由晏阳初、梁漱溟等知识分子主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但其改良主义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亦非常重视中国的农民解放与农村发展的问题。秉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农村。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础上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从而创建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国统区农村的新民主主义的农村,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农村建设的历史新篇章。继承此前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的精神原则与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先是领导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彻底铲除了在中国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继而在紧接着开展的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建了我国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和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与组织保障。这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过程,同时也是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党和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恢复发展因长年战争破坏而凋敝不堪的农村经济。在中国农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中国共产党就在带领中国人民起步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展开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由毛泽东主持起草、历时六个年头而完善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制定的一个完整规划。在该纲要的指导下,农业合作化完成之际的中国农村迅速掀起了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各项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浪潮。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重视农村建设的典型表现,也标志着党试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道路上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在以《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为指导开展的农业“大跃进”运动中,党和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推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农村人民公社则直接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组织形式,其深层次目的则是希望通过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向更高级的集体所有制过渡以带来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然而,这种违背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以开展群众运动的方式推进农村建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主要是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中国农村从1959年起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从而铸成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在严重困难面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大力纠正农村工作中已经察觉到的“左”倾错误。一方面努力调整带有空想色彩的人民公社体制向符合农村生产力实际和农民群众觉悟水平的现实回归;一方面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同时采取得力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和继续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在此种种举措中,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从1962年起,随着党内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党在农村工作上的“左”倾错误也急剧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止常秩序因而一再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亦被逐步披上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色彩而历经了更多的曲折。1949至196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全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功绩。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时代条件的局限,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失误和教训。认真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汲取其中的历史教训,可以为如今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历史的镜鉴。
储诚炜[7](2010)在《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特定群体,弱质性农业特点和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身份定位,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相比较,其滞后性显现无疑,也正因为如此,对其进行教育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目标指向而言,其教育的正当性毋庸置疑,而时处“三农”问题破解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人的发展才是社会根本发展”命题的逻辑框架下,其教育的迫切性又理所当然。古人云“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者施行仁政,解决民生问题,三十年是一个可以显示出效果的时间区段。而中国传统的“六十花甲子”更是一个标志成熟的时间,所以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回顾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历史,系统整理和分析农民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总结其教训,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路径,从理论角度对之加以深入研究,这对如何持续发展农民教育,推进农村改革步伐,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遵循纵向梳理的历史范式,以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衍进为线索,在对史料的分解和综合之中,提取农民教育事件中的教育因素和显着特征,并努力通过对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对比,划分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总结阶段性特征,形成前后一致且自成逻辑的农民教育发展历史。试图立足于客观立场以思辨性方式评价各阶段农民教育得失,且在系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做理性分析。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农民教育研究状况,说明了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界定农民教育相关概念。开宗明义,表达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立足于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以及农民教育概念的初步形成。中国古代农民教育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占比例不高,而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则更多的是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行道德教化。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大地上掀起一场以改良农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致力于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民主化的角度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第三章:农民文化扫盲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以扫盲识字运动为切入点,分析该运动中的农民教育成效;立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从“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论断中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内在价值,力求探讨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改造、人的改造与农民教育的相互关系,并在农民利益、土地制度变迁与文化逻辑视野下去研究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在人民公社组织体制下农民教育面临着教育与被教育、理想追寻与现实困境的冲突,农民教育经历了“毛泽东思想”学习运动、“四清运动”、知识青年下乡运动等历史阶段;“农业学大寨”时期大寨精神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的理想寄托,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是其明显的特点;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制度惯性和教育困境是探索过程中的深层次考量要素。第五章涉及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历史起点,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下,农民教育工作在改革初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农民技能培训的各种类型入手,着重分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对电视媒体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和审视。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历史背景之下,分析计划经济、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诱致之间的关系,阐述市场导向下农民经营管理素质培育的历史必然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客观状况也敦促在理论上必须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的关系做出回答。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上,对目前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做系统的概括。第六章论述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三农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农民教育无疑是解决其现实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论证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和农民素质结构的内在要素;从社会和谐角度出发,讨论农民教育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公民社会视野中的农民教育更多的是一个在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基础上的文化问题,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第七章在前六章的基础上,系统回顾新中国的农民教育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对比和总结中试图总结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基本特点是教育内容不断变化,教育理念循序衍进,教育手段趋向多样,教育对象范围扩大。从国民特性视角、发展路径视角和教育本质视角分别总结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规律的总结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从职业教育、全面教育到国民教育是一个目标递进的演化过程;农民教育是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命题博弈中施教主体的角色调整和定位的历史,农民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施教主体参与、赋权与退出的博弈过程;立足于利益逻辑的角度,着重探讨农民教育历史中内在诉求、外部推动和历史契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比较视野中分析后发劣势、后发优势和农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第八章分析目前农民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并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农民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挑战,并从层次、模式、内容和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立足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历史的角度,从现代化路径、改革模式的角度来认识“三农”问题和农民教育问题,进行农民教育体制改革和综合治理,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从根本上确保农民教育改革顺利推进。
马婉祯[8](2020)在《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青带队干部是20世纪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走入困境时,由知青派出地区(后逐渐发展为知青家长所在单位)为解决下乡知青生产生活等问题派驻知青点的在职干部。石家庄地区先后约派出2158名带队干部。他们给予了知青很大帮助,包括房屋建设、食堂整顿、“一种三养”、帮办副业、建立制度、保护知青人身安全以及帮助知青重返城市等。这些都是对知青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直接反映,更是有关部门维持上山下乡运动的一种尝试。知青带队干部的派遣,充实和加强了对知青工作的领导,调动了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带队干部构架在城乡、厂社、市民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使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工业支援农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壮大了社队集体经济,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关系,加强了工农联盟,使知青工作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带队干部关心知青疾苦、倾听知青呼声,对日常生活“小”事的破解,成为知青心中“大大”的温暖,真正打入了知青内部,并创造了从知青点飞出金凤凰的时代奇迹。派遣带队干部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退维谷之时的一种补救性政策,但在“文革”既定政治路线的影响下,带队干部的派遣并不能解决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根本性矛盾。这一特殊群体在“左”的形势下,在大转折历史关头的人生选择,不仅影响了知青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带队干部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诸如言传身教、带头苦干;统一战线、融入当地;抓好典型、激励机制等经验,为中国今后派遣干部下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王景新,彭海红,老田,潘毅,龚云,马翀炜,张银锋,刘民权,罗必良,张小军,曹锦清,严海蓉,徐俊忠,麻国庆,何明,卢晖临[9](2015)在《集体经济村庄》文中认为第十二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4年11月1日至2日在江南千年古县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原慈溪县县城)慈湖书院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集体经济村庄"。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仍有少数农村因地制宜,坚持集体生产、按劳分配的集体经济制度至今。三十多年来,社会舆论对这些集体经济村庄的质疑乃至批评声不绝于耳,却鲜见学界对各地不同类型的集体经济村庄加以全面检讨与比较研究。我们希望能以当今中国集体经济村庄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市场经济、市场社会环境下的运作机制,了解其所面临的困境、挑战与发展趋向,呈现"社会主义"理念在村庄经济制度、村民认知层面的流变,为完整把握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提供一个难得的标本。本专题内容根据论坛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并经发言人审校。评论及讨论部分的小标题为编者所加。因为篇幅所限,部分内容未能一并刊出。
马娜[10](2008)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发展是国力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最主要的方面,因此,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显而易见,五个能力中的第一个能力就是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把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当作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经济工作,在成立之初就表明要消队阶级区分,实现共产主义。显而易见,这是要靠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5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人均国民收入建国初是二十几美元,不如印度的一半,不如亚洲的平均水平。现在,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不断上升,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排名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位。从建国初到2001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从20几美元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用了50年时间。到2006年年底,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5年时间增加了1000美元。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与建国初期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职工人平年收入的几百元,农民人平几十元的水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本文分十个部分:一、引言;二、恢复战后国民经济;三、探索建立计划经济;四、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五、“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六、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七、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十、结语。文章分别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阶段中,领导经济建设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特别是针对历次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某些偏差,以及党所采取的宏观调控举措的特点、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了党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深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经济建设中风险和困难局面的应对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历程。本文以历史为主线,结合运用历史与经济方面的知识,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从经验不多,到逐渐走向成熟并能够较好驾驭市场经济大局能力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粗线条的描述和刻画。特别是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以经济手段为主,主动运用利率、汇率、价格、存款准备金等经济手段,适时运用从紧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间接调控了经济的运行,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发展,实现经济“软着陆”;在注重GDP发展的同时,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凸现了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坚持办好合作医疗 加快农业学大寨的步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办好合作医疗 加快农业学大寨的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
(一)学生时代 |
(二)军旅生涯 |
(三)成为“反革命” |
(四)接受改造 |
(五)成为“群众” |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
(二)改造生活 |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
(一)求学 |
(二)工作 |
(三)管制 |
(四)改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
(一)大队书记 |
(二)大队长 |
(三)其他干部 |
三.小队干部 |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
(一)党课制度 |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
(三)作风问题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
一.制造模范 |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
二.解读模范 |
(一)模范贴近生活 |
(二)模范无处不在 |
(三)模范的奖励 |
三.典型模范 |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
四.事件中的模范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
(三)效果和经验 |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
(一)新的要求 |
(二)新的举措 |
(三)新的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人数统计 |
(二)组织、干部结构 |
(三)年龄分析 |
(四)基本情况 |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
(一)军事训练制度 |
(二)宣传、学习制度 |
(三)武器管理制度 |
(四)评优制度 |
(五)问题及对策 |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一)改造种子山 |
(二)抗旱蓄水 |
(三)抗洪抢险 |
(四)科学种田 |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现状 |
六、研究思路 |
七、概念界定 |
八、创新与不足 |
注释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当代中国“三农”大事件述评 |
第一节 1950—1958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
第二节 1958—1965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
第三节 1966—1978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跨越两个世纪的“中央一号文件” |
第一节 1982—198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
第二节 2004—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的主线之一:发展现代农业 |
第一节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
第二节 关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政策 |
第三节 关于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政策 |
第四节 关于粮食与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政策 |
注释 |
第四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主线之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 |
第二节 关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政策 |
第三节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的政策 |
注释 |
第五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主线之三:促进农民增收 |
第一节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 |
第二节 关于培育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政策 |
注释 |
第六章 历史启示与相关思考 |
第一节 历史启示 |
第二节 相关思考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理论依据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解放初农业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 |
2.1 土地改革: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
2.1.1 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诉求:土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2.1.2 政策保障:减少变革成本的《土地改革法》 |
2.1.3 实践支撑:平稳有序的土改过程 |
2.1.4 集中体现:成熟的思想理论与工作方法 |
2.1.5 基础地位、历史成就与总体评价 |
2.2 互助合作: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 |
2.2.1 新内涵: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切入点 |
2.2.2 由争论而引起的农业集体化问题 |
2.2.3 历史抉择:逐步集体化思想的最终确立 |
2.2.4 互助合作的主要成就和原因分析 |
2.2.5 “合作制”思想和“合作化”道路的深远意义 |
2.3 修养生息:恢复农业经济的有效保障 |
2.3.1 不断改进税制,减轻农民税费负担 |
2.3.2 贯彻“包禁筹”三字方针,防止乡村财政做大 |
2.3.3 合理控制“剪刀差”,减轻农民隐性负担 |
2.4 城乡物资交流:恢复和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 |
2.4.1 努力改善交通运输,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 |
2.4.2 召开城乡展览会,组织短距离物资交流 |
2.4.3 疏通城乡沟通渠道,积极开展农副土特产品购销业务 |
2.4.4 城乡市场趋于活跃,物资交流成效显着 |
第三章 过渡时期农业集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
3.1 过渡时期总路线统领农村经济工作 |
3.1.1 “一化三改”:总路线的主体和两翼 |
3.1.2 以工业化为实质内容的总路线评价 |
3.2 农业集体化的具体实践:初级社与高级社 |
3.2.1 初级合作社的发展与整顿 |
3.2.2 高级合作社的迅猛发展、整顿与全面高潮 |
3.2.3 动力机制与深层原因:阶级斗争、农民心理与工业化战略需求 |
3.2.4 绩效评估与总体评价:初级社与高级社的比较分析 |
3.3 统购统销:集体化的配套措施 |
3.3.1 政策原因:粮食供求矛盾、三改与工业化战略需求 |
3.3.2 考量过程:八种方案、三种情况和四种关系 |
3.3.3 短期作用:显着的实际效果与客观存在的诸多弊端并存 |
3.3.4 历史评价:工业化原始积累的制度安排 |
3.4 工农城乡关系矛盾凸现 |
3.4.1 “雅量之争”凸显工农城乡关系 |
3.4.2 “比较协调”向“开始恶化”的转变 |
3.4.3 继续向前的发展势头 |
3.4.4 历史影响:城乡关系基本走向和基本格局的确立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农业经济与农村制度建设 |
4.1 农业经济建设的大跃进 |
4.1.1 大跃进运动在党内分歧和矛盾中逐步兴起 |
4.1.2 农业经济建设盲目冒进 |
4.1.3 农村大炼钢得不偿失 |
4.2 农村制度建设的公社化 |
4.2.1 公社化:现实与理想的自然选择 |
4.2.2 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内部逻辑 |
4.2.3 社区福利事业试点工作展开 |
4.2.4 农村公共食堂应用而生 |
4.3 农业经济政策的小幅调整与反复 |
4.3.1 政策理论:六次纠左会议的调整努力 |
4.3.2 实践措施:各地区整顿和调整的基本内容 |
4.3.3 大跃进高潮再起:初步调整后的政策反复 |
4.3.4 调整工作曲折反复的原因透视 |
4.4 农村经济建设的某些成绩与严重挫折 |
4.4.1 农田水利建设成就空前 |
4.4.2 农村工业获得从无到有的建设 |
4.4.3 农业产量大幅下降,农民生活困难严重 |
4.4.4 工农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
4.4.5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灾难面前得不偿失 |
4.5 严重后果的最终体现:农村大饥荒的形成 |
4.5.1 各种自然灾害的交替出现 |
4.5.2 农业税负担和粮食的过度征购 |
4.5.3 雪上加霜的粮食出口贸易 |
4.5.4 保障城镇粮食供应的不合理政策 |
第五章 经济困难时期农业经济政策的全面调整 |
5.1 农业经济调整的过程与基本内容 |
5.1.1 起步阶段:人民公社的整顿和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 |
5.1.2 发展阶段:减少粮食收购和增加农村生产劳动力 |
5.1.3 高潮阶段: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 |
5.2 “三自一包”关键问题的曲折探索 |
5.2.1 自留地:保留、取消、放宽与批判 |
5.2.2 自由市场:限制开放、关闭、开展与批判 |
5.2.3 自负盈亏:生产小队、生产大队、人民公社、生产小队 |
5.2.4 农民的探索:包产到户的三起三落 |
5.3 农业学大寨运动应需而起 |
5.3.1 大寨村经验与运动历程 |
5.3.2 时代诉求:多重因素下的战略考量 |
5.3.3 历史评价:集体化体制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努力 |
5.4 农村意识形态的教育与整顿 |
5.4.1 农村阶级形势的分析 |
5.4.2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面开展 |
5.4.3 贫下中农协会成立 |
5.5 六十年代农业经济调整的基本评价 |
5.5.1 总体绩效与基本经验 |
5.5.2 不足与启示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十年徘徊 |
6.1 农村文化大革命运动 |
6.1.1 农村文化大革命逐步深入和发展 |
6.1.2 争议性内容稳定农村发展局面 |
6.2 大寨运动主导下的农村经济与社会 |
6.2.1 文革时期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
6.2.2 大寨主导下的农村经济曲折增长 |
6.2.3 大寨主导下的农村社会相对稳定 |
6.3 政策主导下的城镇人口反向流动 |
6.3.1 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6.3.2 干部五七干校农业劳动 |
6.4 文革时期的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事业 |
6.4.1 理想教育的具体实践: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和到农村办学校 |
6.4.2 “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实现卫生公平的最大努力 |
6.4.3 小靳庄典型:赋予政治色彩的农村文化活动 |
第七章 基本认识与结论 |
7.1 内部线索: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逐步转变 |
7.1.1 技术变革: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广泛应用 |
7.1.2 生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 |
7.1.3 经营制度: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益探索 |
7.2 外部线索:服务于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需求 |
7.2.1 “三农”为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无可逃遁性和特殊性 |
7.2.2 “工占农利”资本原始积累的实现形式与制度安排 |
7.2.3 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线索下的“三农”发展过程解读 |
7.3 总体评价:充分估计新中国初期三十年“三农”的历史成就与地位 |
7.3.1 历史成就:农业生产关系、生产力、工业化等多个视角的论证 |
7.3.2 历史地位:新中国60 年农业发展光辉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文献资料 |
1.2.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学术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建国以前中国农村建设回顾 |
2.1 晚清的兴农运动 |
2.2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
2.2.1 晏阳初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定县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 |
2.2.2 梁漱溟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菏泽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 |
2.2.3 卢作孚在重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实验 |
2.2.4 高阳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无锡实验 |
2.2.5 黄炎培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徐公桥实验 |
2.2.6 陶行知的晓庄实验 |
2.2.7 中国国民党主持的乡村改进实验 |
2.3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村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探索 |
2.3.1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中国农村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探索 |
2.3.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 |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3.1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村彻底获得新生 |
3.1.1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准备 |
3.1.2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开展 |
3.1.3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
3.2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3.2.1 民主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对改造个体农业的设想 |
3.2.2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出现的新情况 |
3.2.3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展开 |
4.1 建国初期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
4.1.1 关于保护与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
4.1.2 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工作 |
4.1.3 在农村组织开展爱国丰产运动 |
4.1.4 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
4.1.5 组织开展城乡物资交流 |
4.2 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规划 |
4.2.1 《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 |
4.2.2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 |
新农村的规划 |
4.3 农业合作化完成之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
4.3.1 掀起农村生产生活各项事业建设的热潮 |
4.3.2 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 |
4.3.3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 |
4.3.4 整顿与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发展(上) |
5.1 农业大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重大努力 |
5.1.1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与农业大跃进的兴起 |
5.1.2 农业大跃进运动中的农村建设工作 |
5.2 人民公社成为当时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组织形式 |
5.2.1 毛泽东拓荒早年的"新村主义"理想 |
5.2.2 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 |
5.2.3 初期人民公社的特征 |
5.3 农村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 |
第6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发展(下) |
6.1 调整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向现实回归 |
6.1.1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初步调整 |
6.1.2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 |
6.2 在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继续推进农村建设 |
6.2.1 清理劳动力,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 |
6.2.2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
6.2.3 调整农产品征购政策,降低农业税率,减轻农民负担 |
6.2.4 进一步动员各行各业支援农村建设 |
6.2.5 继续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项事业的建设 |
6.3 逐渐被纳入阶级斗争轨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6.3.1 党内农村政策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6.3.2 农村"四清"运动的开展 |
6.3.3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初步开展 |
结语: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教训与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
1.3.3 现有研究的特点和薄弱环节 |
1.3.4 研究难点和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农民教育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1.5.1 教育与农民教育 |
1.5.2 农民、农村与农业 |
1.5.3 农民教育、农村教育与农业教育 |
1.5.4 农民教育与农民职业教育 |
1.5.5 农民工教育 |
第二章 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和思想积累 |
2.1 近代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
2.1.1 历史绵延:传统社会农民教育历史的传承 |
2.1.2 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平民教育思潮的兴起 |
2.1.3 时代诉求:“教育救国”理念的现实映照 |
2.2 多样性实践模式与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
2.2.1 多样性施行模式 |
2.2.2 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
2.3 近代民主化视野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的农民教育 |
2.3.1 雏形初现:综合性、“大农教”思想的初步形成 |
2.3.2 身体力行:农民教育旗帜下的知识分子的启蒙与践行 |
2.3.3 历史期待:农民教育基础的奠定与未尽的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文化扫盲教育与农民思想改造运动 |
3.1 50 年代扫盲识字运动全面展开 |
3.1.1 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扫盲识字运动的发轫和开端 |
3.1.2 知识普及基础上的民智开启与文化启蒙 |
3.1.3 “扫盲大跃进”的泛政治化色彩与激进主义 |
3.1.4 “文化翻身”视角下和革命语境中的农民扫盲识字运动 |
3.2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改造 |
3.2.1 思想滥觞: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
3.2.2 调整逻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 |
3.2.3 政策约束:社会改造中的人的改造 |
3.2.4 土地制度变迁视阈中的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 |
4.1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政治教育的探索 |
4.1.1 体制依存: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教育的发展悖论 |
4.1.2 精神操练:学习毛泽东着作运动和“四清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
4.1.3 政治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
4.2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农民政治教育 |
4.2.1 大寨精神的政治语境和理想寄托 |
4.2.2 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 |
4.3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农民教育的理性反思 |
4.3.1 制度惯性 |
4.3.2 教育困境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蓬勃兴起 |
5.1 系统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形式多种多样 |
5.1.1 绿色证书工程 |
5.1.2 农科教和“三教合一”模式 |
5.1.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
5.1.4 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
5.2 工具载体:依托机构和媒介工具的独特作用 |
5.2.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
5.2.2 电视普及状态下的农民职业教育 |
5.3 体制诱因: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
5.3.1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
5.3.2 市场化条件下的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驱动 |
5.3.3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 |
5.4 体系建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
5.4.1 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借镜 |
5.4.2 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建构 |
第六章 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 |
6.1 破解“三农困境”中的农民教育 |
6.1.1 深层次历史积淀和综合性发展要求冲突下的“三农”困局 |
6.1.2 基于非农合作和教育合力基础上的破解途径 |
6.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 |
6.2.1 “新旧”之辩: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要求 |
6.2.2 层级递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 |
6.2.3 价值趋向: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与农民素质结构要素 |
6.3 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
6.3.1 农村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 |
6.3.2 人的和谐与农民教育 |
6.4 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 |
6.4.1 社会转型时期的目标博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农村视角观察 |
6.4.2 教化与治理:民生之计、“维稳”和农民教育 |
第七章 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变迁逻辑 |
7.1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特点 |
7.1.1 教育内容不断变化 |
7.1.2 教育理念循序衍进 |
7.1.3 教育手段趋向多样 |
7.1.4 教育对象范围扩大 |
7.2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经验 |
7.2.1 国民特性视角:厘清国民性特点基础上的针对性教育 |
7.2.2 发展路径视角:教育改革的特殊性和农民教育改革的渐进性 |
7.2.3 教育本质视角:政府的农民教育政策与农民的自我教育 |
7.3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规律 |
7.3.1 职业教育、全面教育与国民教育的目标递进 |
7.3.2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 |
7.3.3 内在诉求、外部推动与历史契机的利益逻辑 |
7.3.4 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与农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八章 农民教育发展现实困境和未来展望 |
8.1 农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8.1.1 体制性障碍 |
8.1.2 结构性问题 |
8.1.3 现实性挑战 |
8.2 多维视角下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 |
8.2.1 层次创新 |
8.2.2 模式创新 |
8.2.3 内容创新 |
8.2.4 方法创新 |
8.3 现代化路径和改革模式创新中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民教育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派带队干部的时代背景 |
(一)知青生活中遇到困难 |
(二)知青领导管理出现问题 |
(三)知青被迫害事件的出现 |
(四)知青迫切回城的愿望 |
(五)选派带队干部的酝酿与高层决策 |
二、带队干部的选拔与管理 |
(一)带队干部的选择与动员 |
(二)带队干部的回应与差异性选择 |
(三)带队干部群体的构成 |
(四)带队干部的组织管理 |
三、带队干部的工作实践 |
(一)思想政治工作 |
(二)破解日常生活难题 |
(三)青年点的整顿与管理 |
(四)支援农村工作 |
(五)青年点的收尾工作 |
四、带队干部面对的困难与应对 |
(一)带队干部面临的困难 |
(二)带队干部的自我调适 |
(三)所属单位、知青办及社队的协助 |
五、带队干部个案研究 |
(一)改变人生走向的带队干部 |
(二)热情鼓励知青高考的带队干部 |
六、对带队干部群体的评价与反思 |
(一)带队干部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
(二)带队干部的工作经验 |
(三)带队干部的负面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集体经济村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类型 |
王景新:当今“明星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 |
(一)概念界定 |
(二)样本村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 |
1. 样本分布及代表性 |
2. 村域标志和历史变迁 |
3. 样本村域当前经济状况 |
(三)“明星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形式 |
(四)余论 |
彭海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形式 |
老田:作为一种生产政体的集体经济村庄 |
(一)作为一个观察视野的生产政体 |
(二)湖北HL村成长的几个关键阶梯 |
(三)共同体信念或者集体主义精神的建设过程 |
(四)村庄与国家的一致与不一致 |
麻国庆:“集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
张小军:集体经济是一种文化秩序和编码 |
曹锦清:讨论集体经济并不等于对过去的怀念 |
王景新:“明星村”并非可以长盛不衰 |
严海蓉:是政息人亡而非人亡政息 |
潘毅:“能人”为谁服务 |
王景新:集体经济和主义是没有关系的 |
老田:所谓集体经济的“人亡政息”问题乃是一个歧视性的问题 |
二、集体经济村庄:个案研究 |
潘毅:河北周家庄 |
龚云:黑龙江兴十四村 |
马翀炜:云南大营街 |
何明:集体经济必须放在整体性社会的角度进行评判 |
严海蓉:讨论集体经济应有时代的紧迫感 |
潘毅:集体经济村庄怎样才能属于劳动者所有 |
马翀炜:因为富士康不是你的 |
卢晖临:集体经济是否仅仅是一种遗产 |
王景新:资本下乡后,集体还是有空间的 |
何明:集体经济村庄需要把产权、权益、分配等问题明确、明晰 |
潘毅:清晰产权后到底能否对普通老百姓起到保护作用 |
张银锋:京郊柳村 |
徐俊忠:历史仍在我们当下生活中延续 |
严海蓉:大循环没有了,集体经济成为孤岛 |
张小军:是泛家族主义还是公权威 |
张银锋:从国家集体主义到泛家族主义 |
三、集体经济、人民公社的产权与效率 |
刘民权:客观看待人民公社的成就 |
徐俊忠:劳动积累 |
曹锦清:工业化积累、劳动积累、人力资本积累 |
罗必良:集体经济体制的效率生成逻辑 |
张小军:谁的村落?谁的“集体”?——集体化村落发展模式反思 |
曹锦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名”与“实” |
潘毅:集体经济的内在动力 |
罗必良:将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讨论集体经济 |
张小军:个人所有而非私人所有 |
卢晖临:市场和权力瓦解共有的局面 |
刘民权:不要把产权看成绝对真理 |
严海蓉:关于出工不出力 |
老田:经济学家仅仅把眼光盯在单位劳动效率最高方面 |
罗必良:经济学是从投入产出来讲效率 |
四、集体经济是否可能 |
严海蓉:一个集体经济的胚胎 |
徐俊忠:建构农村经济有机体的一种可能 |
(10)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主要观点 |
三、创新之处 |
四、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恢复战后国民经济 |
第一节 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 |
三、打胜新中国经济“三大战役” |
第二节 掀起土地改革运动 |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制定土改政策 |
二、土地改革在全国实行 |
三、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
第三节 经济建设与政治运动、战争并举 |
一、政治运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
二、边支援朝鲜战争边恢复国内经济 |
第四节 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领导能力的思考 |
一、确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工作中心 |
二、建立和发展国营经济 |
三、正确处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第二章 探索建立计划经济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一、选择计划经济模式的背景 |
二、“三大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第二节 国家“一五”计划的制定 |
一、建国初期国家经济状况 |
二、在苏联的帮助下制定“一五”计划 |
第三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积极探索 |
一、1953、1955年经济工作的两次冒进 |
二、周恩来关于在平衡中发展的思想 |
三、刘少奇的社会调查 |
四、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
五、陈云“三个为主、三个补充”的思想 |
六、“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及其基本经验 |
第四节 急于求成思想和“大跃进”运动 |
一、“球籍”的忧虑和“超英赶美”口号的提出 |
二、反“反冒进”和“大跃进”运动 |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商品生产的否定 |
第三章 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 |
第一节 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形成 |
一、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
二、人民生活物资的严重短缺 |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 |
一、对人民公社化中问题的局部纠正 |
二、以农业为基础,大办农业 |
三、整风整社和纠正“五风” |
四、人民公社60条和各行各业条例的制定贯彻 |
五、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
第三节 主要经验与启示 |
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二、调整的特点和启示 |
三、全国三届人大“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
第四章 “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 |
第一节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
一、“文革”中“抓革命促生产”目标与方法的二律背反 |
二、1971年前后的经济调整 |
三、“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
第二节 粉碎“四人帮”后经济的恢复和再度“过热” |
一、经济建设上的部分拨乱反正 |
二、推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 |
三、经济过热和“洋冒进” |
第三节 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思考 |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初探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宏观调控的特点、作用及局限 |
第五章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方针的酝酿 |
一、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
二、平反冤假错案 |
三、国务院务虚会酝酿改革开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认识的突破 |
一、中共十二大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认识 |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创新意义 |
三、生产力标准的讨论 |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讨论 |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
一、新“八字方针”的制定贯彻 |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 |
三、农村包产到户的兴起 |
四、经济特区的建立 |
第四节 发展商品经济 |
一、农村第二步改革 |
二、发展个体经济 |
三、生产资料的商品化和计划品种的减少 |
第五节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一、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 |
二、流通体制改革 |
三、建立多种经济成份的经济结构 |
四、国营企业改革 |
五、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教育、科技改革 |
六、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及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
一、清理整顿公司 |
二、治理经济环境 |
三、治理整顿措施创新 |
第六章 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一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
一、发展是硬道理 |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 |
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
二、各部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
三、十五大提出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设想 |
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 |
第三节 运用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和疲软 |
一、1993年开始的经济过热现象 |
二、宏观调控的成功和经济的“软着陆” |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市场疲软和宏观调控措施 |
四、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决策及其应对方略 |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六、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历史比较 |
第七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 |
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创新意义 |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二、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
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第八章 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 |
一、更加强调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 |
二、更加实事求是,根据国情提出经济发展战略 |
三、更加锐意改革,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
四、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 |
五、宏观调控日益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
结语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实践 |
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坚持办好合作医疗 加快农业学大寨的步伐(论文参考文献)
-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2]照唯物辩证法办事 坚持高标准学大寨[J]. 中共英山县委宣传部,《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哲学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02)
- [3]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4]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D]. 陈少艺. 复旦大学, 2014(12)
- [5]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研究[D]. 陶艳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3)
- [6]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 方海兴.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7]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 储诚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8]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D]. 马婉祯.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集体经济村庄[J]. 王景新,彭海红,老田,潘毅,龚云,马翀炜,张银锋,刘民权,罗必良,张小军,曹锦清,严海蓉,徐俊忠,麻国庆,何明,卢晖临. 开放时代, 2015(01)
- [10]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D]. 马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合作医疗; 农业学大寨; 三农; 农民;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