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级笔试样卷(Windows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刘丁溢[1](2020)在《罗马尼亚克鲁日孔院初级汉语“体演文化”教学法测评》文中研究指明源于美国的“体演文化”教学法以演练文化为目的,旨在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该教学法认为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行为,学习一门外语需要先身体力行地去体验并反复演练这种文化行为。在学习者离开课堂,融入社会活动时,可以形成条件反射进行得体而符合规范的跨文化交际。该教学法具有科学的分级制度,针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吸纳了听说法、交际法以及情景演绎法的优点,兼顾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巩固并熟练运用所学汉语知识,构建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的长期记忆。通过体演的方式有效地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并达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本文首先以罗马尼亚克鲁日孔院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现状的相关研究引入,通过对该教学法理论的详细阐述以及该教学法与传统认知派、经验派教学法的对比论证了将“体演文化”教学法实践于初级汉语课堂的可行性。通过对孔院教学现状的全方位调查分析出教学问题的成因,由此确定教学目标,并结合“体演文化”教学法基本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本文着眼于“体演”的实践过程和教学效果,展示了基于《HSK标准教程1》课文内容而设计出的不同语境的脚本及其设计思路,以及以学生为主导完善的多个剧本。详细记录了体演的过程,后期通过学生体演案例的总结与点评、学生汉语水平前后变化的对比与分析,以及学生的主观反馈,综合评述“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效果和作用。文末以笔者所作实践的成果为基础,从教师的专业素养、体演脚本设计的思路和要领,以及语言和文化在课堂比重的安排、教学成绩检测方式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和策略,为推动“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海外孔子学院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许红花[2](2018)在《朝鲜族小学生汉语能力的优势及成因》文中提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能力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从交际语言能力视角看,少数民族汉语能力由汉语知识、汉语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要素构成。对朝鲜族小学生汉语能力考察的结果表明,朝鲜族小学生汉语语音标准,词汇量丰富,汉文化意识浓厚,对汉语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语言运用中理解能力高于表达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汉语综合能力和良好的汉语素养。这主要源于党和国家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语言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汉语教学纲领性文件、中朝(韩)历史文化渊源、尊师重教的民族传统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白玲[3](2017)在《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建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的,对基于能力的翻译测试实证研究比较少见。现有的翻译能力研究方向主要从外语翻译到母语,且多适用于源语和目的语语法差异较小的语对,因而并不完全适用于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在翻译测试研究领域更未引起重视。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汉英翻译能力的构成成分是什么?这些单项成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2)如何设计与开发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3)本研究所开发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和效度如何?基于国内外有关翻译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侧重翻译教学中可测试的核心翻译能力,提出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将汉英翻译能力分解为双语能力、翻译策略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语言外能力、工具使用与研究能力及译者生理心理主体因素等子能力。这些子能力互为补充,整合作用于整个翻译过程。根据此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本研究基于翻译课堂教学实践,将翻译测试与诊断测试相结合,运用诊断测试、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设计出一套实验用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题目,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并对该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加以检验。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汉英翻译能力模式是合理的。从语段的角度设计汉英翻译诊断测试是有优势的。语段翻译不仅长度适宜,还能提供一定的语境,切合翻译教学的需要,在翻译测试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研究能有效诊断出受试者汉英翻译能力中的弱项。测试材料题材、体裁适宜;难度、长度适中;内容符合翻译专业笔译课程;试卷信度、效度均达到标准;测试报告能够呈现受试汉英翻译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依据诊断报告,结合细致的评分量表,受试者可以自主判断检查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翻译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本研究的设计理念以及对翻译测试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今后的翻译测试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助于翻译测试的公平、科学与规范,推进翻译测试领域的深入发展。此外,本研究对国家教育部正在研制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的翻译专业硕士学生的笔译能力描述语和能力定级有借鉴价值。
Zaporozhchenko Lyudmyla(米拉)[4](2017)在《乌克兰学生汉语常用委婉语习得情况调查及教学建议 ——以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乌克兰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否正确使用委婉语是衡量第二语言学习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在委婉语本体研究的基础上,以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的乌克兰学生为例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查乌克兰学生委婉语教学情况,并分析乌克兰学生委婉语习得偏误的原因,同时提出提高乌克兰学生汉语委婉语习得水平的建议和策略。本文共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任务、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综述。第二章是汉语乌克兰语的对比研究,本文是从委婉语的避讳功能和礼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分析。首先,在对比汉乌两国委婉语相同点的时候,本文在关于死亡和职业的委婉语做了研究,分析了汉乌委婉语在避讳功能方面有什么相同点。然后,对于礼貌功能,本文以疾病和生理现象的委婉语为例,分析了礼貌功能方面的相同点。最后,本文又再一次从礼貌功能和避讳功能两个方面比较了两国委婉语的不同点。文章中的委婉语选自大家较为常用的委婉词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至第五册),此教材是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汉语语言专业的乌克兰籍学生课堂上使用的教材。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三章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汉语语言专业的乌克兰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乌克兰学生对委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委婉词汇的理解和使用、委婉语句的理解和使用情况、发挥避讳功能与礼貌功能委婉语的理解和使用情况,并分析乌克兰学生学习汉语情况对委婉语习得情况的影响。另外,本文分析乌克兰学生委婉习得偏误的原因,分别是学生对委婉语知识的缺乏,文化因素在教学中尚未受到重视,教师、教材和测试方面的忽视。第四章探讨了如何提高乌克兰学生委婉语习得水平这一问题,分别从对乌克兰学生汉语委婉语的教学建议,对乌克兰学生汉语委婉语的习得策略,对汉语教材中有关委婉语的编写建议。首先,在对乌克兰学生汉语委婉语的教学建议方面,本文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分析的。其次,本文又对乌克兰学生汉语委婉语的习得策略做了分析,主要是从中国文化、中国人心理和汉语语言的特点这些方面。最后,本文对汉语教材中有关委婉语的编写建议做出了分析,主要研究方面是教材课文的选择和教学项目的安排。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几个问题。首先,本文研究了乌克兰语和汉语委婉语有哪些相同与差异点。其次,通过对乌克兰学生的调查发现了在汉语委婉语理解与使用能力方面,乌克兰学生比较擅长理解对方委婉表达的意思,而不能在沟通时使用合适的委婉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另外,本文中的调查显示,在避讳与礼貌功能委婉语掌握当中,乌克兰学生对礼貌功能委婉语的掌握程度比避讳功能委婉语掌握程度低。最后,本文对教师,学生与教材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课堂上老师应该多注重学生是否能够自己使用学过的汉语委婉来表达,学生应该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人心理特点,以致于让自己对一些与乌克兰语不同的汉语委婉语加强理解。除此之外,教材中应该包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话题与相关的练习题,从而帮助学生进入汉语语言环境,并练习使用汉语委婉表达。
李瑞芬,高伟[5](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认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迟浩[6](2010)在《基于XML和JAVA的通用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教学方式和发展方向,并对整个教育结构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网络教学系统就是为了配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适应教学需求发展而构建的。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设计一个基于XML和JAVA的通用课程教学网站。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网络教学应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参加省教学评估工作急需建立大量课程网站的现实困难,对课程网站建设做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和实现了通用课程网站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学习国内名校的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情况,研究课程教学网站必须具备的主要内容,进而根据职业学院的办学特点,总结我院课程教学网站向学生展示的主要教学内容。(2)学习XML技术,将课程教学网站的主要教学内容以XML文档和中文标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院内其他学科老师就可以直接按照中文标记,填写XML文档中应该填写的教学内容。(3)学习Java语言编程技术和通用教学网站的设计技术,通过设计和开发的Java语言程序,解析和读取课程教学内容的XML文档,然后转换成HTML页面,直接部署到网站服务器的对应目录中,就完成相关课程教学网站的开发和部署工作。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论文设计了通用网络教学站点构架,并给出了相应实现,完成了内容——控制——表现分开的通用课程网站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研究成果可以使得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直接通过在XML中填充内容的方式产生所需的网络教学站点;(2)论文分析课程教学站点的内容要求,研究和总结了国内主要知名大学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整理总结了我院课程教学站点的内容数据规范,对于建立课程教学网站的内容准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邹彭[7](2009)在《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学概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本论文已经是第二届了。通过两届的研究,在有关网络精品课程以及语言学概论网上精品课程的普遍共性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各自侧重内容的不同,因此结构和方法等方面各有所长。本论文所讨论的语音学章节在内容组织上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层次、联系以及区别用图像、表格和流程图形式等进行深入挖掘和阐述,做到各级关系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同时补充和延伸了前者的研究;在结构上,重点突出,扩展合理,第一章是概述,第二、三章是核心详解,第四章是扩展部分,向语音教学和实验语音学方向扩展,既可以对今后的多媒体语音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补充解释了Praat语图等;在方法上,广泛应用了WAV音频、FLASH动画文件、实验语音学语图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信息技术和实验语音学技术,系统、科学地开展《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的网络课程教学,以达到生动直观地理解语音学基础知识,了解国内语音学研究内容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了解汉语语音教学研究和应用的目的,同时继续加强并推进《语言学概论》的精品课程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二部分重点探讨语音部分的网络课程建设的原则、具体步骤和素材的建设以及语音部分的教学脚本设计;第三部分把课题向实践性强的语音教学和实验语音学方向扩展,加强课题的延伸性。最后结论部分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
张桂云[8](2008)在《基于IR谱图智能解析的红外光谱VL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虚拟实验室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在教育、科研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实验教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开发虚拟实验室十分必要。红外光谱实验的试样制备方法多,谱图受实验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红外虚拟实验室的构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本文采用Flash 8.0及其ActionScript 2.0编程技术、模块化和开放性的设计思想、Flash 8.0+PHP+MY SQL的网络技术开发红外光谱实验室。红外光谱实验室把红外光谱分析的理论学习、测试、谱图查询和实验模拟有机结合为一体,并可自动识别、解析谱图。多模块构建思想和开放式的谱图库构建的红外光谱实验室,不但加快了网络运行速度,而且当新的实验技术和flash技术出现时,可以及时地修改、扩充虚拟实验室,为网络红外虚拟实验室设计与实现方法开辟出一条有效的实现途径。红外谱图的查询,光栅格式谱图的识别、解析,谱图库的设计是构建虚拟实验室的重点和难点。谱图库的开放性体现在可以随时添加,修改和删除谱图库中的谱图;谱图的查询是以XML数据文件为中介,连接虚拟实验室软件与外部谱图库中的谱图;谱图的解析是把外部的光栅格式的谱图调入虚拟实验室软件,软件把光栅图转化成矢量谱图,同时提取谱图信息,依据谱图信息对谱图进行初步的解析。红外光谱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分析手段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司法鉴定中各类物证材料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公安司法送检的有关毒品走私、炸药爆炸、伪造假币等多起案件的物证样品进行分析鉴定,并提供准确数据和分析结论等科学依据。本文根据司法鉴定中各类物证材料样品的特点开发了警用红外虚拟实验室,它包括毒品和油漆的红外分析,印章和签字笔的红外图像分析。虚拟实验室可按真实仪器的操作过程进行各种模拟操作,场景逼真,操作简便,可以单机运行,也可在网络上运行,满足了司法鉴定教学中物证分析实验教学方面的需要,为虚拟实验室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做出了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
孙中涛[9](2008)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入学标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回顾了1977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的变革及入学标准的变化。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普通高考成为高校招生的主要方式,除此以外,还有保送生招生、特长生招生和自主招生等招生方式,招生方式开始多元化。不同的招生方式由于面对的招生对象和培养目标不同,其入学标准也不相同。接着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入学标准的现状,主要按照高考招生、保送生招生等不同招生方式分别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目前的入学标准,并简单剖析了这些标准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章第四章主要从比较角度介绍了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三所研究型大学的入学标准,并归纳了这三所研究型大学的共同之处,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招生改革起到借鉴意义。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开始试点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以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为案例,介绍了复旦大学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入学标准,分析了其试点改革对我国大学招生改革的重大影响。另外,本文还对复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试点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和普通高考入学的两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学习、社会活动和科创等方面进行了调研。问卷分析的结果,证实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最后得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招生入学标准已实现多元化,但还存在分数至上、入学标准缺乏平时考查、标准较为单一和标准趋同化等不足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冯志峰[10](2006)在《公开选拔考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选考试到底考什么?如何才能考出应试者的真实水平?这不仅是公选考试推行必须解决的现实性问题,也是公选考试理论建设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因此本文以公选考试为研究对象,在对公选考试的概念、原理、特征和主要程序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对公选考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消除认识误区、优化公选考试操作、控制测评误差角度出发,对公选考试与领导干部素质测评的相关性、公选笔试、公选面试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主要观点如下:筛选淘汰、甄别区分、价值导向是公选考试的三大功能,公平公正原理、竞争择优原理、个体差异原理、人职匹配原理和系统原理是公选考试设计和实施所应遵循的基本原理。现代领导干部素质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等构成,公开选拔就是对领导干部素质进行综合测评的过程,考试是其中最重要的测评环节之一,通过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三个环节,可以对应试者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有效的测评。当前公选考试存在着考试设计不科学、鉴别功能有待强化、试题质量不高和测分误差较大等问题,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公选考试理论研究不够、认识欠全面、考试技术创新力度不大和对公选考试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公选笔试分为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笔试,它既需要测试应试者的理论知识水平,更需要测试其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公选笔试的质量应重点在笔试设计、试题编制和误差控制三个环节进行控制和提高。公选面试是在笔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要充分发挥面试的功能,必须正确认识公选面试的特点,遵循公选面试的基本原则,科学编制面试试题,加强误差控制和不断创新面试方法。
二、一级笔试样卷(Windows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级笔试样卷(Windows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罗马尼亚克鲁日孔院初级汉语“体演文化”教学法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缘起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综述 |
第一节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基础理论阐述 |
第二节 “体演文化”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异同 |
一 与情景法的比较 |
二 与交际法的比较 |
三 与以直接法、翻译法、阅读法等为代表的的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
第三节 如何引入“体演文化”教学法 |
一 引进的意义 |
二 如何引进 |
第二章 克鲁日孔院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从“三教”问题分析克鲁日孔院现状 |
一 教师 |
二 教材 |
三 教学法 |
第二节 教学对象调查 |
第三节 教学环境 |
第三章 课程设计与实践 |
第一节 班级设置 |
第二节 实施“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详细流程 |
第三节 脚本设计的标准和缘由 |
第四节 基于课文的“体演文化”教学法脚本设计案例 |
一 A班 HSK1级7 单元 |
二 A班 HSK1级8 单元 |
三 中级脚本HSK3级3 单元 |
第五节 体演记录 |
第四章 观察反馈与思考 |
第一节 学生反馈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实验反思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A班口语试卷 |
附录二 A班笔试试卷 |
附录三 学前问卷调查 |
附录四 往届志愿者教师访谈录音文字稿 |
附录五 现任志愿者教师访谈录音文字稿 |
附录六 A班笔试样卷 |
附录七 B班笔试样卷 |
(2)朝鲜族小学生汉语能力的优势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语能力的构成要素及考察形式 |
(一) 汉语能力的构成要素 |
(二) 汉语能力的考察形式 |
二、朝鲜族小学生汉语能力的优势 |
(一) 汉语知识 |
(二) 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 |
(三) 情感态度 |
(四) 汉语技能 |
三、朝鲜族小学生汉语能力的成因 |
(一) 国家及自治州政府的语言政策 |
(二) 汉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
(三) 中朝 (韩) 历史文化渊源和尊师重教的民族传统 |
(四)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
四、结语 |
(3)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价值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历史与现状 |
2.1 翻译能力研究 |
2.1.1 国外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2.2 诊断测试研究 |
2.2.1 国外诊断测试研究现状 |
2.2.2 国内诊断测试研究现状 |
2.3 翻译测试研究 |
2.3.1 国外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2.4 语段的相关研究 |
2.5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总体构思 |
3.1.1 测试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思路 |
3.2.1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目的 |
3.2.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原则 |
3.2.3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与开发流程 |
3.3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检验思路 |
3.3.1 信度检验的目的 |
3.3.2 影响翻译测试信度的主要因素 |
3.4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效度检验思路 |
3.4.1 效度检验的目的 |
3.4.2 影响翻译测试效度的主要因素 |
第4章 汉英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 |
4.1 汉英翻译能力构念 |
4.1.1 双语能力 |
4.1.2 翻译策略能力 |
4.1.3 语言外能力 |
4.1.4 翻译专业知识 |
4.1.5 工具使用与研究能力 |
4.1.6 译者生理心理主体因素 |
4.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 |
4.2.1 语段的定义 |
4.2.2 语段与语篇、自然段的区别 |
4.2.3 语段作为翻译单位的优势 |
4.2.4 语段翻译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与开发 |
5.1 翻译测试的设计 |
5.1.1 翻译测试的题型分类 |
5.1.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题型 |
5.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任务 |
5.2.1 考试大纲 |
5.2.2 命题 |
5.2.3 文本体裁 |
5.2.4 考试题型 |
5.3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测试评分方法评述 |
5.3.1 评分质量控制 |
5.3.2 汉英翻译评分方法 |
5.4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施测 |
5.4.1 实验设计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效度分析 |
6.1 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的关系 |
6.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中的试验性信度验证 |
6.2.1 内在一致性信度 |
6.2.2 评分者信度 |
6.3 信度检验结果与讨论 |
6.3.1 信度在翻译测试各阶段的考量 |
6.3.2 提高翻译测试信度的方法 |
6.4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中的试验性效度验证 |
6.4.1 内容效度分析 |
6.4.2 评分效度分析 |
6.4.3 后效效度 |
6.5 效度检验结果与讨论 |
6.5.1 效度在翻译测试各阶段的考量 |
6.5.2 提高翻译测试效度的主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贡献与创新 |
7.3 对翻译专业翻译测试与教学的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内外翻译测试评分标准 |
附录二: 国内主流外语考试中的翻译题型 |
附录三: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考试大纲 |
附录四: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试卷 |
附录五: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诊断报告 |
附录六: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数据 |
附录八: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九: 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十: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评价问卷统计数据 |
附录十一: 考试后效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十二: 翻译难度测量调查问卷(一) |
附录十三: 翻译难度测量调查问卷(二) |
(4)乌克兰学生汉语常用委婉语习得情况调查及教学建议 ——以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乌克兰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定义的研究 |
1.2.2 关于委婉语功能的研究 |
1.2.3 关于委婉语习得的研究 |
1.3 研究任务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汉乌委婉语使用的对比研究 |
2.1 汉乌委婉语使用的相同点 |
2.1.1 发挥避讳功能的汉乌委婉语使用的相同点 |
2.1.1.1 有关死亡的委婉语 |
2.1.1.2 有关职业的委婉语 |
2.1.2 发挥礼貌功能的汉乌委婉语使用的相同点 |
2.1.2.1 有关疾病的委婉语 |
2.1.2.2 有关生理现象的委婉语 |
2.1.3 汉乌委婉语趋同性原因 |
2.2 汉乌委婉语使用的差异 |
2.2.1 发挥避讳功能的汉乌委婉语使用的差异 |
2.2.2 发挥避礼貌能的汉乌委婉语使用的差异 |
2.2.2.1 委婉语体现出汉乌语谦虚表达的差异 |
2.2.2.2 委婉语体现出汉乌语婉拒的差异 |
2.2.3 汉乌委婉语差异的原因 |
第三章 乌克兰学生使用汉语委婉语的问卷调查 |
3.1 问卷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对象及范围 |
3.1.2 调查思路与方法 |
3.2 调查情况与偏误分析 |
3.2.1 对汉语委婉语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
3.2.2 对汉语委婉语的理解情况 |
3.2.2.1 对跟乌克兰语相同的汉语委婉语理解情况 |
3.2.2.2 对跟乌克兰语不同的汉语委婉语理解情况 |
3.2.3 对汉语委婉语的使用情况 |
3.2.3.1 对跟乌克兰语相同的汉语委婉语使用情况 |
3.2.3.2 对跟乌克兰语不同的汉语委婉语使用情况 |
3.2.4 对发挥避讳与礼貌功能的汉语委婉语的掌握情况 |
3.2.5 乌克兰高级班学生学习汉语情况对委婉语习得情况的影响 |
3.2.5.1 汉语水平对乌克兰学生委婉语习得情况的影响 |
3.2.5.2 学习汉语的原因对乌克兰学生委婉语习得情况的影响 |
3.2.5.3 在华学习的经验对乌克兰学生委婉语习得情况的影响 |
3.3 偏误产生的原因 |
3.3.1 学生对有关委婉语知识的了解不够 |
3.3.2 文化因素在教学中尚未受到重视 |
3.3.3 教学方面的忽视 |
第四章 对乌克兰学生学习汉语委婉语的建议 |
4.1 对乌克兰学生学习汉语委婉语的教学建议 |
4.1.1 教学内容的设计 |
4.1.2 教学方法的改革 |
4.2 乌克兰学生汉语委婉语的习得策略 |
4.2.1 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 |
4.2.2 了解中国人心理的特点 |
4.2.3 了解汉语语言的特点 |
4.3 汉语教材中有关委婉语的编写建议 |
4.3.1 教材课文的选择 |
4.3.2 教学项目的安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6)基于XML和JAVA的通用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典型精品课教学网站分析 |
2.1 精品课程建设的依据和原则 |
2.2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
2.4 知名大学精品课程建设 |
2.5 通用课程教学网站的异同 |
2.6 我院课程网站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
2.7 本章小结 |
3 Java和XML技术分析 |
3.1 Java语言的现状 |
3.2 Java技术 |
3.3 Java技术在系统开发中的影响和应用 |
3.4 XML技术 |
3.5 XML数据处理 |
3.6 Java与XML |
3.7 本章小结 |
4 通用课程网站内系统设计和实现 |
4.1 通用课程网站的设计 |
4.2 通用课程教学网站系统的功能类说明 |
4.3 教学内容的XML文档模板介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Java的精品课内容展示 |
5.1 用户界面说明 |
5.2 程序中各个类的介绍 |
5.3 网站首页 |
5.4 学院概括中的页面 |
5.5 教学情况中的各个页面 |
5.6 网络课堂中的各个页面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课题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 语音部分网络课程的基本开发 |
2.1 开发的原则和理论基础 |
2.2 开发步骤 |
2.3 素材的建设 |
2.4 技术手段 |
2.5 网络课堂的利用 |
3 语音部分网络教学内容设计 |
3.1 语音是语言的听觉形式 |
3.2 音素 |
3.3 音位 |
3.4 音位系统 |
3.5 语音系统 |
4 语音部分扩展建设 |
4.1 语音教学 |
4.2 实验语音学 |
4.3 总结 |
5 结论 |
5.1 取得的成绩 |
5.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IR谱图智能解析的红外光谱VL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虚拟实验室与职业教育 |
1.2.1 高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2 实施虚拟实验策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
1.3 虚拟实验室及其发展现状 |
1.3.1 虚拟实验室的含义及分类 |
1.3.2 虚拟实验室的作用 |
1.3.3 虚拟实验室的发展 |
1.4 网络虚拟实验室 |
1.4.1 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发展及其特点 |
1.4.2 网络虚拟实验室体系结构 |
1.4.3 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关键技术 |
1.4.4 网络虚拟实验室开发过程当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5 小结 |
2 虚拟实验室的实现技术讨论 |
2.1 虚拟实验室的实现模式 |
2.2 虚拟实验室的实现技术对比 |
2.3 开发工具Flash技术 |
2.3.1 Flash技术简介 |
2.3.2 Flash版本的发展 |
2.3.3 ActionScrip3介绍 |
2.4 小结 |
3 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的实现 |
3.1 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的分析 |
3.1.1 开发前提及面向对象分析 |
3.1.2 红外光谱分析仪及FT-IR |
3.1.3 红外光谱实验教学的特点 |
3.1.4 红外光谱实验教学的现状及需求 |
3.1.5 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设计 |
3.1.6 实现模式和开发技术的选择 |
3.2 实现环境的准备 |
3.2.1 开发技术支持系统 |
3.2.2 测试技术支持系统 |
3.2.3 应用技术支持系统 |
3.3 小结 |
4 通用红外光谱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 |
4.1 红外吸收光谱网络虚拟实验室结构框图 |
4.2 红外虚拟实验室场景的模拟 |
4.3 红外样品的制备模拟 |
4.4 红外光谱仪工作站的模拟 |
4.5 建立开放式的谱图库 |
4.6 小结 |
5 红外光谱图像系统虚拟实验室 |
5.1 警用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 |
5.1.1 警用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结构设计 |
5.1.2 警用红外光谱图像系统实验场景设计 |
5.1.3 警用红外光谱工作站的模拟 |
5.2 警用红外成像系统虚拟实验室 |
5.2.1 红外成像虚拟实验室的布局设计 |
5.2.2 红外成像虚拟实验过程中关键步骤的模拟 |
5.2.3 红外成像系统工作站的模拟 |
5.3 小结 |
6 其他辅助模块的实现 |
6.1 学习模块 |
6.2 测试模块 |
6.3 查询模块 |
6.4 谱图解析模块 |
6.4.1 光栅图的导入 |
6.4.2 光栅图的识别与谱图重绘 |
6.4.3 提取谱图信息 |
6.4.4 自动解析 |
6.5 小结 |
7 虚拟实验室与数据库通讯 |
8 虚拟实验室的测试与评价 |
8.1 测试 |
8.1.1 传播 |
8.1.2 应用 |
8.2 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一. 已发表论文 |
二. 所获奖项 |
三. 参与出版 |
致谢 |
(9)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入学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型大学与入学标准 |
第五节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1977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的变革 |
第一节 1977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变革的回顾 |
第二节 1977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入学标准的变化 |
第三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入学标准现状 |
第一节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高考)招生的入学标准 |
第二节 保送生的入学标准 |
第三节 特长生的入学标准 |
第四节 自主招生的入学标准 |
第五节 华侨及港澳台学生的入学标准 |
第六节 国防生的入学标准 |
第四章 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招生入学标准 |
第一节 哈佛大学的入学标准 |
第二节 牛津大学的入学标准 |
第三节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入学标准 |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入学标准改革——以2006年复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为案例 |
第一节 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实施概况 |
第二节 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的入学标准 |
第三节 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对研究型大学招生改革的深远影响 |
第四节 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的优势凸显——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入学与普通高考入学学生对比调查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公开选拔考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对象与范围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公选考试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 公选考试的相关概念 |
2.2 公选考试的主要功能 |
2.3 公选考试的基本原理 |
2.4 公选考试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公选考试与领导干部素质的相关性分析 |
3.1 领导者的素质特征研究 |
3.2 现代领导干部素质构成 |
3.3 公选考试与领导干部素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公选考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公选考试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
4.2 现行公选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五章 提高公选考试笔试质量的对策研究 |
5.1 进行科学的笔试设计 |
5.2 编制高质量的试题 |
5.3 加强笔试的评分误差控制 |
5.4 2000——2005年长沙市公选县处级干部笔试实例分析 |
第六章 提高公选考试面试质量的对策研究 |
6.1 提高对公选面试的认识 |
6.2 科学命制公选面试试题 |
6.3 加强公选面试的评分误差控制 |
6.4 加大公选面试的创新力度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职务分析调查表 |
附录B:笔试样卷 |
附录C:面试样卷 |
附录D:心理测验综合测评报告样本 |
附录E: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一级笔试样卷(Windows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罗马尼亚克鲁日孔院初级汉语“体演文化”教学法测评[D]. 刘丁溢.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2]朝鲜族小学生汉语能力的优势及成因[J]. 许红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3]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D]. 白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4]乌克兰学生汉语常用委婉语习得情况调查及教学建议 ——以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乌克兰学生为例[D]. Zaporozhchenko Lyudmyla(米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2)
- [5]《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6]基于XML和JAVA的通用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与开发[D]. 迟浩.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 [7]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研究[D]. 邹彭.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1)
- [8]基于IR谱图智能解析的红外光谱VL的研究[D]. 张桂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9]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入学标准研究[D]. 孙中涛. 复旦大学, 2008(03)
- [10]公开选拔考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冯志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