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72—1976年电工产品“三防”质量鉴定情况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汤宝流[1](1991)在《机电产品环境技术研究三十年》文中研究说明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是以环境技术为重点的多专业综合性的电工研究所。设置的专业有:环境技术、特殊严酷环境电机、分马力电机、日用电器、绝缘材料、工程塑料、金属表面防护技术、电气自动化、测试仪器、电力电子元件和电力成套设备等。三十年来,我所在为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在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环境技术为重点的科学研究中,以产品为龙头,同材料、工艺、试验技术密切配合,各专业协同攻关,为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为解决重大技术装备的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可靠性问题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取得主要科技成果1384项,其中211项获得国家、部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大部分科技成果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推广应用,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邱树人[2](1985)在《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简史(上)》文中认为本文介绍我国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四个发展阶段:开始阶段、发展阶段、挫折和恢复阶段以及积极采用IEC标准阶段。 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 1.开始阶段 2.发展阶段 3.挫折与恢复阶段 4.积极采用IEC标准阶段 前三个阶段反映热带、化工、户外电工产品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过程(未包括船用、高原等电工产品标准)。第四阶段反映全国组织起来,开展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情况。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即中南)“三防”试验点[3](1977)在《1972—1976年电工产品“三防”质量鉴定情况介绍》文中指出 自1972年一机部发出(72)一机技字074号文之后,几年来,我所在一机部和广东省一机局的领导下,在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对出口和援外热带电工产品“三防”鉴定试验做了一些工作,对我国出口和援外热带电工产品保证质量,维护对外政治影响和
王金仁[4](1980)在《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技术发展情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环境条件的重要性 产品在贮存、运输和使用时,其周围的环境对产品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有的影响产品使用的可靠性。人们把这些环境因素进行分类,并经过分析研究,提出其影响程度的等级,再把这些有关的因素组合起来即称为环境条件,它常以标准或规范的形式出现,是工厂设计、制造和选用产品的一个依据。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5](1977)在《国际电工委员会环境试验发展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概述 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I.E.C)是一个国际性电工产品标准化方面的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现有42个国家参加,主体力量是欧洲共同体,英、法、德、荷等国。它的宗旨是制定和统一国际性的推荐标准。自1906年成立以来专业面逐步扩大,从电力产品发展到电子产品,从几个技术委员会发展到76个,加上分技术委员会共达178个之多。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不少标准从推荐逐步过渡到正式执行。如插头、插座标准,由原来推荐的三种类型(美国、英国和欧洲型)统一为一种世界通用型的插头、插
天津市电子产品例行试验站[6](1977)在《关于开展三防试验工作的几点体会》文中研究指明 一、认真执行标准 严格鉴定产品 我站的三防试验工作是从1966年开始的,当时由于这项工作是新开展的,没有经验干起来是陌生的,经向兄弟单位学习,尤其是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的大力帮助下,使得我站的三防工作比较迅速地成长起来。
邓海洲[7](2008)在《矿井安全生产模糊综合评判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矿井开采的地质条件和作业环境比较恶劣,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是煤矿特有的不安全因素。煤矿生产事故严重制约了煤矿生产,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科学、系统地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不仅直接起到了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减少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系统地、针对性的加强对不安全状况的治理、改造,从而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因此,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开展安全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式,阐述了矿井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与现有的评价方法,同时,结合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将矿井生产系统划分为不同的评价单元,为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并确定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指标体系的模糊评价评语集,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标因素的权重,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矿井安全生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论文结合淮南X矿的具体实际,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NET和微软数据库软件SQLSERVER编制了基于C/S的安全评价系统应用软件。最后,将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与评价软件应用于淮南某矿的安全生产评价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国钧[8](2016)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CC)是政府为保障产品安全、公共安全、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由特定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于安全、效率与秩序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众多的认证机构,其认证服务广泛渗透经济、社会、环境、政府管理、教育及人权保障,逐渐成长为重塑世界秩序的引导者。基于中立、客观、专业立场及“平民主义”精神,认证的理念、内容与方式具有普适性与超国家性,具有克服外部性、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政府规制市场,事实上承担着干预主体的角色。在国家干预与社会自治之间,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既有中介服务组织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异性。已有的研究探讨大多局限于认证对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影响。多年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颇受垢病,认证标志的“安全性”与“消费导向”价值尚未得到社会认可。保障认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是认证行业的生命线,也是认证主体的基本法律义务。尽管入世以来,国家认监委组织多次专项执法行动,但效果并不佳,认证主体不实认证、认证合谋、市场主体花钱买证等认证“形式主义”尚未予以根治;另一方面,认证程序、认证模式、认证单元划分、认证收费制度规定不尽合理,导致强制性认证产品合格率不高,认证有效性不强,消费安全面临极大隐患。本质上,在产品质量治理方面,当下政府所面临的并非单向式简单干预,而是双层干预,既要直面规制微观市场,维护竞争秩序,又要对认证主体实行干预。政府经济干预权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认证主体,对这种“混合规制”的规制已有的主流经济法理论并未对此予以恰当的重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存在问题也多,已构成对我国市场秩序及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的极大挑战,带来的命题是:什么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规制能够使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系统最有效率地履行其支持市场系统的应然功能?为此,本文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尝试在“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的分析框架下,以风险社会为切入点,以认证权为逻辑起点,以解决认证有效性为主线,以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为研究重心,探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范畴,以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为基础,检视并总结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及运行的规律和特征、存在问题,细致考察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模式、特征及趋势,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做一个一般性和基础性的制度研究,以澄清和巩固认证机构的经济法主体地位,找到认证有效性不足问题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多年未根治的原因,从宏观上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从微观上明晰政府规制认证有效性的策略工具及法律责任实现机制。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各章内容具体分述如下:第一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在政府、社会中间层和市场三者间合理地分配权力与权利,明晰干预权力边界和责任范围,形成三方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局面,可改变政府“一股独大”的权力配置结构。认证制度源于西方,只有观照其制度起源和发展史,才能探究和洞悉其内在的功能与价值。风险社会的来临,引发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需求,凸显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首要“安全性”应用价值,阐释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与现实的五个动因及意义。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本质上究竟有何特别的制度机理?故有必要梳理认证概念起源和沿革,从而揭示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从权力与权利的分野与耦合角度,揭示了认证权的权源、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择取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分别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主体间性“多元治理”视角、法律与伦理交融视角,阐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该当性,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理论上的铺垫。第二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具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双重特征,引进并借鉴于西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正在从认证大国向认证强国迈进。作为一种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我国市场规制法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全景式梳理其基本内容及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制度渊源、监管体制、认证程序、认证模式及收费制度。制度渊源除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之外,还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指南、国际标准及国家认监委、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认证认可行业协会的规范性文件。从制度渊源的广泛性、复杂性、多层次性凸显了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变动性特征。良好的监管体制、科学的认证程序、优化的认证模式、市场化的收费制度对提高行政效率、认证绩效具有正向效应。上述事实性内容的交代,为概括和总结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提供素材和依据,即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第三章是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应然意义上,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现实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简单模仿到改革完善,从被动依从到主动融入,在曲折探索中不断前行。在深入剖析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面板数据,总结认证主体社会化、认证证书集中化、认证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等整体失衡基础上,梳理、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度创新与完善提供靶向。大抵来说,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立法机制视角的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行政干预视角的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认证绩效视角的认证有效性不高。具体表现为:立法位阶低层次,法律规范严重冲突,立法空白,立法体系不完整;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行机制不顺畅,执法力度不够大;机构独立性不强,技术标准不协调,认证程序不规范,虚假认证未根治及认证采信度不高。立法缺陷是根源,有效性不高是制度运行的表征,而监管不力是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认证典型案例,运用博弈利益主体分析,进一步剖析和归纳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及影响。第四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作为“互补性”制度移植,认证来源与引进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制度与实践的深入考察可为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经验和范本。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和历史传统、法系差异,世界各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运行和规制并没有统一固定的版式,从而表现为一定的“地方性知识”。在概述世界主要国家放松规制政策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背景基础上,检视世界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运行状况,并从宏观上归纳了各国模式,即美国、德国的标准先行、市场推动型模式;俄罗斯、日本、印度立法规范、政府主导型模式;英国、韩国因势利导、协同推进型模式。并总结概括上述典型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启示与借鉴,即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第五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国际认证的发展趋势,需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做出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完善。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坚持科学发展、认证主权的总体理念指导下,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前提,科学界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定位,统筹规划,宏观布局,理顺政府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相结合,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认证有效性为核心目标,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基础上,坚持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认证协同发展原则。针对目前中央力促审批制度改革背景下,同时要克服国家干预过度与干预不足的倾向,坚持国家干预适度性的经济法理念。放开认证行业,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干预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范围,要正确处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与生产许可证制度两者的关系和边界,促进合格评定方式的改革创新。剖析了《合格评定法》与《技术监督法》两种立法模式的历史条件和优劣,探讨了《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总体框架及立法重点,分析了强制性标准在强制性产品认证中的法律地位,建设性提出修订《标准化法》的总体导向、基本原则和建议。第六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法律制度运行好坏取决于其责任的科学设计与实施。预期成本超过预期收益是有效治理的基本要求,认证主体法律责任是认证市场有序发展的保证,是认证法律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然而,认证的公益性与自利性的冲突与矛盾决定了对其规制的复杂程度。在论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律效力和范围基础上,以提高认证有效性为目标,探讨了市场导向与强制性产品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提出科学构建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的指定标准、程序规则、权利救济途径。认证行为的可控性是法律规制的目标,建议从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规范性两个方面来强化指定认证机构的规制。最后,从法律责任创新与完善角度,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法治化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声誉成本;连带责任的认定与实现。从适用主体、行为模式、责任承担角度对《产品质量法》与《认证认可条例》中的连带责任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连带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的程序与条件、责任分担规则等,并提出合理化的立法建议。从制度执行的个体维度,提出在保证职业独立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制度。
韩仲儒[9](1981)在《三防绝缘涂料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 一、前言一九七三年,哈尔滨化工研究所承担了三防绝缘涂料研究课题。我们立足于国内实际出发,大胆实践,终于摸索出一条较为先进的合成路线,即绝缘有机硅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主体,与乙烯系有机单体(多种乙烯基有机原料),在过氧化物存在下,进行共聚的方法,制得了这种新型的合成涂料。该三防绝缘涂料,于一九七七年六月进行了技术鉴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其产
黄竟成[10](1984)在《从若干实例看科技情报调研成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文章提出了对科技情报调研成果(国外科技文献专题综述)评价的一般原则,着重以电工领域的技术综述为媒介,探讨了评价情报调研成果真实价值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二、1972—1976年电工产品“三防”质量鉴定情况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72—1976年电工产品“三防”质量鉴定情况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7)矿井安全生产模糊综合评判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Introduction)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The Research Actuality of Overseas and Domestic for Safety Evaluation) |
1.2.1 国外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The Overseas Research Actuality ) |
1.2.2 国内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The Domestic Research Actuality )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The Research Content)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The Research Process) |
1.5 小结(Conclusion) |
2 矿井安全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
2.1 矿井安全生产现状(Safety Status of Coal Mine) |
2.1.1 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System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for Mine Safety Production) |
2.1.2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特点(Safety Features for Mine Production) |
2.1.3 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Causes for Mine Accidents) |
2.2 安全评价的内容、分类和程序(The Content, Category and Process of Safety Evaluation) |
2.2.1 安全评价的内容(The Content of Safety Evaluation) |
2.2.2 安全评价的分类(The Category of Safety Evaluation) |
2.2.3 安全评价的程序(The Process of Safety Evaluation) |
2.3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Introduction of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
2.3.1 现有安全评价方法的概述(Comparisons Among Typical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
2.3.2 安全评价方法发展趋势(The Trend of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
2.4 煤矿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The Choice of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for Coal Mine Enterprise) |
2.5 小结(Conclusion) |
3 矿井危险源辨识与安全因素分析 |
3.1 危险源及其辨识的概念(Introduction on Hazard Identification) |
3.2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与组织程序(Standard and Process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
3.3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途径(Method of Maj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
3.4 煤矿井下灾害系统的结构特点(Characteristic of Coal Production System) |
3.5 煤矿各生产系统安全因素分析(Hazard Analysis of Production System for Coal Mine) |
3.6 小结(Conclusion) |
4 煤矿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
4.1.1 模糊性的数学描述(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for Fuzzy) |
4.1.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
4.2 矿井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Construction of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oal Mine) |
4.2.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The Rule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4.2.2 确定因素集(Establishing Factor-sets) |
4.2.3 确定评语集(Establishing Judgement-Sets) |
4.3 模糊评判指标隶属度的确定(Calculating Membership Degree of Fuzzy Index System)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获取(Calculating weight of Index System)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Basic Theory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4.4.2 判断矩阵的建立(Construction of Judge Matrix) |
4.4.3 依照判断矩阵计算权重(Calculating weight of Index System) |
4.5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Construction of Safety Evaluation Model) |
4.5.1 选择合适的模糊算子(Choosing Appropriate Fuzzy Operator) |
4.5.2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Construction of Safety Evaluation Model) |
4.6 小结(Conclusion) |
5 矿井安全生产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System Designing Objective and Principle) |
5.1.1 系统设计目标(System Designing Objective) |
5.1.2 系统设计原则(System Designing principle) |
5.2 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介绍(Development Tools and Environment) |
5.2.1 系统开发思想(System Development Ideas) |
5.2.2 系统开发工具(System Development Tools) |
5.2.3 开发环境(Syste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
5.2.4 开发步骤(Development Approach) |
5.3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 |
5.3.1 综合评价系统功能设计(Function Design of Compressive Evaluation System) |
5.3.2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 |
5.3.3 界面设计(Design of Interface) |
5.3.4 输入输出设计(Design of Input and Output) |
5.4 子系统介绍(Introduction of the Subsystems) |
5.4.1 应用程序动态连结数据库(Dynamic connection between Programming and Database) |
5.4.2 数据编辑界面(Interface of date edit) |
5.4.3 权重模拟演示(Simulated Demonstration of Wright) |
5.4.4 评价结果计算(Calculation of Appraised Result) |
5.4.5 改进措施(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Safety Situation) |
5.5 小结(Conclusion) |
6 模糊综合评判在淮南X 矿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
6.1 被评价矿井基本情况介绍(Introduction of Basic Situation About X-mine) |
6.1.1 地质条件(Geological Conditions) |
6.1.2 井田开拓与开采(Underground Mine 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 |
6.1.3 其他工业设施(Other Industrial Facilities) |
6.2 本矿井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for X-mine) |
6.2.1 安全管理系统(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
6.2.2 一通三防系统(System of Ventilation and Preventions) |
6.2.3 运输提升系统(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and Lifting) |
6.2.4 采掘系统(System of Mining and Driving Face) |
6.2.5 地测防治水系统(System of Geologic Measurement and Waterproof) |
6.2.6 机电系统(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
6.3 本矿井安全状况模糊综合评判(Application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
6.3.1 模糊综合评判检查(Inspection of Fuzzy Compressive Evaluation) |
6.3.2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Calculation of Fuzzy Compressive Evaluation) |
6.4 改善矿井安全状况的措施与建议(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Safety Situation) |
6.4.1 安全管理系统改进措施(Measur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
6.4.2 一通三防系统改进措施(Measures of Ventilation and Preventions) |
6.4.3 运输提升系统(Measur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Lifting) |
6.4.4 地测防治水系统(Measures of Geologic Measurement and Waterproof) |
6.4.5 机电系统(Measures of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
6.5 小结(Conclusion)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社会对认证的制度需求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背景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动因与意义 |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理内涵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概念之界定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分析 |
三、认证权的本质与特征 |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治理理论 |
二、社会中间层理论 |
三、法律的道德性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及转轨特性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历程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转轨特性 |
第二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体系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渊源 |
二、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运行体制 |
第三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特征 |
一、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 |
二、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 |
三、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 |
四、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 |
五、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 |
第三章 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整体失衡 |
一、认证主体社会化 |
二、证书分布集中化 |
三、寡头垄断的认证市场结构 |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立法机制视角 |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行政干预视角 |
三、认证有效性不高——基于认证绩效视角 |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影响:案例研究与批判 |
一、案例述介 |
二、认证法律制度移植出现异化 |
三、认证合谋导致监管机制缺失 |
四、政府干预不足与干预过度并存 |
第四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运行概况 |
一、放松规制下的制度替代 |
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 |
第二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检视 |
一、标准先行、市场推动 |
二、立法规范、政府主导 |
三、因势利导、协同推进 |
第三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 |
一、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 |
二、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 |
三、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 |
四、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 |
第五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
一、他治与自治平衡:强制性与自愿性协同发展 |
二、硬法与软法结合:适度干预理念下弹性管理 |
三、认证与审批衔接:促进合格评定的方式创新 |
第二节 路径选择的立法模式 |
一、总体思路:《合格评定法》抑或《技术监督法》? |
二、《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 |
三、标准改进模式——兼谈《标准化法》的修改 |
第六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法律效力和范围 |
第二节 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中市场准入制度 |
一、市场导向与强制性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 |
二、认证机构的指定及救济 |
第三节 强化对指定认证机构行为的规制 |
一、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 |
二、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的规范性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指定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 |
一、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 |
二、完善认证制度中的连带责任 |
三、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1972—1976年电工产品“三防”质量鉴定情况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机电产品环境技术研究三十年[J]. 汤宝流. 环境条件与试验, 1991(01)
- [2]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简史(上)[J]. 邱树人. 环境条件与试验, 1985(02)
- [3]1972—1976年电工产品“三防”质量鉴定情况介绍[J].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即中南)“三防”试验点. 特殊电工, 1977(04)
- [4]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技术发展情况[J]. 王金仁. 特殊电工, 1980(01)
- [5]国际电工委员会环境试验发展动态[J].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 特殊电工, 1977(Z1)
- [6]关于开展三防试验工作的几点体会[J]. 天津市电子产品例行试验站. 特殊电工, 1977(04)
- [7]矿井安全生产模糊综合评判系统的研究[D]. 邓海洲. 中国矿业大学, 2008(02)
- [8]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D]. 高国钧.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9]三防绝缘涂料的研制[J]. 韩仲儒. 绝缘材料通讯, 1981(04)
- [10]从若干实例看科技情报调研成果评价[J]. 黄竟成. 情报学刊, 19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