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俑”的文化意象——我观《古今大战秦俑情》(论文文献综述)
简雄[1](1991)在《“秦俑”的文化意象——我观《古今大战秦俑情》》文中指出 当张艺谋高喊“蒙家剑第十三代传人”的时候,那张倔强的脸上永远布满“老井”式的忧患。与《红高梁》相比,《古今大战秦俑情》(以下简称《秦俑》)更充分体现了“第五代电影人”的文化风味。因此我以为,倘如不是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秦俑》决不致于取此不伦不类的片名。《秦俑》取材于秦始皇建陵的荒诞故事,说是“故事”,其实已没有“故事里面有只免子,免子跑了,故事完了”之类的传统戏剧化结构,而是形象地传达了一种浓烈的“文化意象”。所谓“文化意象”,即指通过电影艺术的各种功能(如造型、闪回),将人的主观意志、情感思维等等对象化。我以为《秦俑》中的人物都是具有这种“文化意象”的符号,试以蒙天放和冬儿析之。
胡敏[2](2006)在《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开篇考察了人体美的涵义,指出人体美以人的自然身体形式与内在精神心灵的美及其审美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人体美观念起源于人对自身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价值判断。人体美观念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向,是从原始时期对生殖和生命力之美的重视,过渡到文明时期对人体的性吸引力的表现,最后上升为对人的形体美与精神美的和谐一致的强调。人类的人体美观念既有民族、国家、地区、时代、阶级、个人等方面的差异,也存在着共性,即以健康为美,以充盈的生命力为美;要求人体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之美;强调人的精神、气质与风度美。 本文所要探讨的人体审美之“中国”的概念范畴,是指古代中华民族所居住的华夏地区。“西方”包括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欧洲,近、现代的欧洲和北美民族国家。古希腊艺术关注的中心是人体。在希腊文明的全盛时期,人体艺术发展到顶峰。古罗马艺术大体上延续了希腊传统,在雕塑与绘画的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竞相模仿希腊艺术。古希腊罗马的人体美观念共同为从中世纪到近代欧洲的人体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中世纪宗教哲学与艺术对希腊罗马文化进行了歪曲,但仍然大量地整理与探索了相关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艺术与文化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近、现代欧洲伟大的思想家与艺术家们也都十分注重从古希腊文化中汲取营养。总之,希腊艺术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它在人体美观念、趣味及表现方式等方面都对西方人体美理论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以此为前提,本文针对美学界在中西人体美学比较研究方面的缺憾,从多学科交叉综合的视角,具体分析了中国与古希腊人体审美形成遮蔽和敞露观念的深层原因,并结合对各种审美现象与典型个案的具体分析,分别论证了中国与古希腊人体审美趣味各自独特的民族特性,比较了中国与西方文学艺术中的人体美表现形式的同异,进而揭示出中西民族的人体美观念、趣味及表现形式同社会存在之间的因果联系。 因此,本文从中国与古希腊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着手,论证了中国冬冷夏热的气候与农业劳作方式使穿衣成为必须,而希腊温暖和煦的气候则决定了居民着装的少、薄和裸露。其次,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分别造成了中西民族的“尚文”与“尚武”精神的差异。在中国,礼仪制度作为“尚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规定了服饰必须遮盖住人体的生理性特征,直接影响到人体审美的遮蔽观念的形成。希腊民族的“尚武”精神则带来了公民的体育训练与竞技风习的产生;裸体训练的习惯消除了希腊人的羞耻心,使希腊人形成了敞露的审美观念。再者,中西民族严峻和松散的伦理规范,也分别引发了中西不同倾向的人体审美观念的形成。中国儒家伦理规范以“仁”为核心,“礼”为具体表现。“礼”对于中国人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的全方位的渗透,影响到人体审美形成遮蔽观念。希腊独特的气候、错综分裂的地理环境、海上贸易和移
陈晓旭[3](2015)在《古今浪漫主义作品穿越情节比较》文中指出穿越题材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受到观众的追捧,其中主要看点是作品中从当代穿越到古代的女主人公和几位王公贵族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感情故事。在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中,类似的穿越情节早已出现,主要是生死之间的穿越,相爱的两个人因为感情而超越生死,穿越时空。古代和当代这些有穿越情节的作品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其共同点是古今作品都有穿越情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品都以爱情为中心。不同点是古今作品产生的时代不同,从个人视角和社会环境角度看皆是;古代穿越作品是作者出于一定目的采用的手法,当代的穿越只是为了吸引读者、观众的眼球。
孟飞[4](2017)在《李碧华“故事新编”小说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鲁迅《故事新编》问世以来,无论内地或香港的文学,都对“故事新编”小说传统有着延续和光大。李碧华沿袭着这一传统,逐渐锤炼出鲜明的私人印记,并铺张扬厉成个中好手。其“故事新编”小说量多质优,足以傲视群雄、睥睨同侪,经典代表作更多为此类。本文拟从人物塑造、传奇叙事、技巧翻新三个角度,对李碧华“故事新编”小说的艺术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藉此对李碧华的小说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角,获得新的认识。本文绪论对“故事新编”做了界定,并对本文选题依据和目前研究现状做了概括与陈述。第一章从复仇主题入手,分析了古今比照的人物塑造特色,将李碧华笔下的人物分为作为复仇者的女性、作为承受者的男性以及性别模糊的特殊形象三类进行说明。第二章从别具深意的时间布排、灰暗呈现的悲剧情境、前贤经典的戏仿反讽三个角度分析了李碧华的“传奇叙事”手法,并将她的作品同白先勇、苏童等作家的类似“新编”作品进行比较,以彰显特色。第三章则分析了李碧华极具个人风格的指涉象征的动物寓言、不堪破碎的残酷意象、锦上添花的电影元素三个“旧瓶新酒”翻新技巧。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文学史上对李碧华的评价。虽偶有纰漏,但总体看,李碧华的“故事新编”小说仍是瑕不掩瑜的,她的风格自成一家,许多妙处尚待挖掘。李碧华为了实现自己“先娱己后娱人”的写作原则,通过“故事新编”的桥梁,既做到了将自己信奉的鬼神、轮回和宿命论作为底色,搬演新传,借古讽今、观照现实,又给读者带来了深情绵邈的爱情传奇与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更在文字冲击外还多了一点思考回味的余地,真正找到了一条穿越于雅俗之间的成功之路。
王卓慈,张卫凤[5](2010)在《潜隐还是显在——李碧华影调小说的“文本互涉”现象》文中提出"文本互涉"是研究李碧华小说思想意蕴和艺术形式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李碧华从人性关爱的角度,在貌似陈旧的观念和情调中,蕴涵着浓重的现代意识,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落笔为文,使其文本内部和文本之间独具连续性和整体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话关系——影调小说,其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以极大的拓展。
毛琼[6](2010)在《李碧华小说与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碧华是中国香港的一位畅销书作家,小说以言情为主,却有着比爱情更丰富的内涵,作品充满香港特色并常含有社会、历史、政治层面的思考,又常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赢得业内和观众的喜爱。在大众化的商业潮流中,她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文学与电影结盟的成功范例。但目前无论是对她的小说还是电影都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深化对李碧华小说与电影的综合研究。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电影化的小说写作风格”,因为李碧华拥有多年编剧经验,她的小说常常有很强的电影性,如小说剧本化、情节戏剧化、蒙太奇手法、画面动作感和镜头叙事法。第二章“文化消费与影像狂欢”,着重分析李碧华小说中的娱乐性、通俗性与以商业性为主要特征的电影的契合之处。第三章“多元语境下的另类写作”,李碧华小说还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吸引了部分文艺片或拍独立电影的导演,如其小说中的后殖民主义文学特色、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视角和“文革”书写等。第四章“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比较分析李碧华从小说到电影的转换过程中作品的主题、情节、结局等是如何变更的,如此改编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以及电影票房的成败。
薛茗[7](2018)在《李碧华小说与电影改编研究》文中指出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曾是通俗文学改编电影的经典案例与现象,影响与丰富着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是展示香港文化的代表性场域。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改编电影持续发轫,IP热、眼球经济等新的电影市场发展趋向让文学改编电影呈现出多元化与奇观化的典型特征。然而在新的电影发展语境中,一直以市场为导向的李碧华小说改编电影却脱离文学改编电影的持续热潮,被当前的电影市场忽略,呈现式微态势。本研究通过回溯李碧华小说的经典电影改编案例,细读李碧华小说和改编电影,梳理不同导演对文学文本重构后的主题延伸表达,纵向分析了电影改编的阶段性特征,横向对比同期其他类型电影,提炼出了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一直遵循的改编模式,明确其较为独特的改编策略。首先,李碧华小说本身具有突出的影像化叙事基础,分镜式的叙事语言、轮回式的叙事结构、批判式的叙事内容、内聚焦式的叙述视角为电影改编的文本转换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并借用文学作品的受众基础进行差异性转化吸引受众。在文本的媒介转换过程中,改编导演不约而同地对李碧华小说的核心文化主题进行了延伸性表达,并基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认知,在个性化追求的同时与受众进行互动沟通,寻求文化情感共鸣,获得受众认可。另外,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也通过类型化的创作探寻电影市场,对穿越题材、历史题材和恐怖题材进行了有别于同类型的奇观性塑造,在追随电影市场潮流的同时强调差异、形成典型。这一改编过程最终形成了特定的电影改编模式,获得了市场成功。但面对当前的文化语境和电影市场环境,李碧华小说改编电影的几个关键性成功因素发生转变,使已然成型的改编模式出现断裂无法适应新的文学改编电影环境,特别是李碧华小说创作形式转向短篇小说和散文的创作,让改编失去影像化叙事基础,也因为李碧华小说的创作深度加深缩减了导演主题表达的延伸空间,弱化电影改编的可塑性。同时,IP热的市场追逐、“后情感”危机和“眼球经济”的威胁也让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面临更加激烈和多变的市场环境,需要警惕被动性的市场追求,主动开拓市场空间,重新发掘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可能。
韩彦妍[8](2020)在《论李碧华电影的“陌生化”美学效果》文中提出李碧华作为香港电影史上重要人物,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她独特的"故事新编"创作手法制造的"陌生化"审美效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向我们证明了文学和电影的成功联姻,证明了商业秘密和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本文试从时空重组、原型人物变形两个方面入手,结合李碧华经典影片中产生的"陌生化"美学效果进行分析。
张利杰[9](2013)在《从冰点到沸点 ——探究1989年以来中国的穿越剧》文中研究说明今天,随着网络、电视、电影等新型媒介的兴起,穿越作品日渐繁多,尤其是网络穿越小说的异军突起让穿越风愈演愈烈。无论是作家出版社斥巨资签下“穿越四大奇书”,还是多部网络穿越小说被搬上荧屏,都让观者痴迷不已。当穿越元素作用于电视时,便成为穿越剧。中国(涵盖内地、香港、台湾)最早的穿越剧可追溯到1989年香港制作的《都市剑客》,不过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问津者甚少。之后,经过20多年的积淀,到2011年穿越剧达到了“沸点”,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种。目前,穿越剧存在诸多争议,呈现出大众追看、官方批判的复杂局面。学术界对穿越剧的研究尚处于探索期。因此,本文将试图对1989年以来的中国穿越剧进行历史梳理和类型分析,并在大众文化背景中讨论其流行原因、问题弊端以及未来发展等。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选题的意义,梳理了学术界对穿越剧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选题的创新之处。正文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穿越剧的概念界定和发展阶段。该部分准确界定了穿越剧的内涵和外延,并将其与玄幻剧、科幻剧等容易混淆的剧种进行区分;其次,根据穿越剧发展的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最后分析穿越剧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语境。第二章:穿越剧走红原因分析。该部分从内在审美特质、外在文化环境、受众群体分析三个角度来论证穿越剧的流行。第三章:穿越剧的抵抗与收编。该部分根据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详细分析了穿越剧在新时期面临的两种收编命运,深刻剖析了穿越剧在发展过程中暴漏出的重重问题,最后对其发展提出中肯意见。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回顾,肯定了穿越剧的部分价值,并透过穿越剧的走红反思整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凌逾[10](2015)在《论李碧华的轮回叙事》文中认为作家的影像思维和编剧身份能给小说叙事带来创意。李碧华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时空快速切换法,正好与其善写的轮回穿越叙事契合,中西时空符号呼应。其善于向中国传统戏曲取经,善于将经典元素转世,化为当世新意,开辟出剧中剧叙事法。其让经典女性形象转世再生;然而女作家建构女性意识,总被男导演不经意解构,导致理念建构和叙事方式的差异。显然,轮回叙事能开拓出多元的新创意。
二、“秦俑”的文化意象——我观《古今大战秦俑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俑”的文化意象——我观《古今大战秦俑情》(论文提纲范文)
(2)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总论人体美 |
第一节 人体美和美感的产生 |
一、人体美 |
二、美感与人体美观念的产生 |
第二节 人体美观念的历史发展 |
第三节 人类共同的人体美观念 |
一、人体以健康和生命力充盈为美 |
二、人体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之美 |
三、人体应显现出精神、风度和气质美 |
第二章 中西人体审美观念差异之成因 |
第一节 中西人体美观念生成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一、中国冬冷夏热的气候与农业劳作影响到遮蔽观念的产生 |
二、希腊温暖和煦的气候影响到敞露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中西人体美观念生成的文化环境 |
一、中华民族“尚文”精神与古希腊民族“尚武”精神之歧异 |
二、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导致了遮蔽观念的产生 |
三、希腊民族的尚武风气引发了敞露观念的形成 |
第三节 中西人体美观念生成的伦理背景 |
一、中国严峻、完整的伦理规范衍生了人体美的遮蔽观念 |
二、希腊松散、独立的伦理规范孕育了人体美的敞露观念 |
第三章 中西人体审美趣味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人体审美趣味 |
一、从性生殖到性欣赏、性享受的女性人体美历程 |
二、女性人体审美以贵族士大夫趣味为宗 |
三、男性人体审美的“比德”传统与阳刚、阴柔并存的审美趣味 |
第二节 古希腊人体审美趣味 |
一、人体以健康及符合发育目的与形式美为前提 |
二、女性人体审美的两极化倾向与多样化趣味 |
三、男性人体审美重视动态和力量之美 |
第四章 中西文艺的人体美表现形式比较 |
第一节 中西人体艺术写实化方式之比较 |
一、中西人体艺术都以写实为基础 |
二、中西人体艺术的意象化与科学主义写实之歧异 |
三、形成“意象化”与“科学主义”写实方式的深层原因 |
第二节 中西人体艺术理想化途径之比较 |
一、理想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中西艺术的共同追求 |
二、中西人体艺术理想化创作手段的区别 |
第三节 中西文艺中的怪诞人体形式比较 |
一、中西人体美的怪诞表现形式 |
二、中曲怪诞人体构形的同与异 |
三、产生中西怪诞人体形式的思维基础与时代观念 |
第四节 中西文艺关于人体美的象征与比喻表现之比较 |
一、中西人体美的象征表现形式之区别 |
二、中西人体美的比喻表现手法之同异 |
结语 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人体美进程 |
参考文献 |
(3)古今浪漫主义作品穿越情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今浪漫主义穿越作品分类 |
二、古今浪漫主义作品穿越情节之共同点 |
三、古今浪漫主义作品穿越情节之不同点 |
四、结语 |
(4)李碧华“故事新编”小说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何谓“故事新编” |
二、立题依据及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古今比照的人物塑造特色 |
第一节 作为复仇者的女性 |
一、委婉柔弱的小女子:弄巧成拙 |
二、强势霸道的女强人:有意为之 |
第二节 作为承受者的男性 |
一、有心无力的末路英雄:明日黄花 |
二、软弱卑锁的白面书生:银样枪头 |
第三节 性别模糊的特殊形象 |
一、川岛芳子:身份与性别的错位 |
二、程蝶衣:性别的扭曲与回归史 |
第二章 超越常格的传奇叙事手法 |
第一节 别具深意的时间布排 |
一、线块流淌的时间:戏梦人生 |
二、循环交叉的时间:命中注定 |
第二节 灰暗呈现的悲剧情境 |
一、暗黑的出场:基调 |
二、幽森的氛围:烘托 |
三、意外的收尾:反转 |
第三节 前贤经典的戏仿反讽 |
一、解构与重建:弱者视角的言外之意 |
二、复调与反讽:文本互涉的借古讽今 |
第三章 自成一家的“旧瓶新酒”技巧 |
第一节 动物指涉的寓言象征 |
一、爱情游戏迷了眼:非生即死 |
二、“它们”眼里的人类世界:荒诞可笑 |
第二节 不堪破碎的残酷意象 |
一、情感漩涡的点睛之笔:怀疑讽刺 |
二、家国生死的可见一斑:批判堕落 |
第三节 锦上添花的电影元素 |
一、强烈戏剧冲突:故事性 |
二、浓烈光影色彩:视觉化 |
三、蒙太奇的跳接:镜头感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潜隐还是显在——李碧华影调小说的“文本互涉”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调小说与“文本互涉” |
二、对话关系与圆整故事 |
三、历史重构与创作模式 |
(一) 男性形象的社会意义 |
(二) “爱”与“情”的悱恻缠绵 |
(三) 人性背叛的复杂探幽 |
(四) 历史传奇的现代解读 |
四、结语 |
(6)李碧华小说与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电影化的写作风格 |
1.1 小说剧本化 |
1.2 情节戏剧化 |
1.3 蒙太奇手法 |
1.4 画面动作感 |
1.5 镜头叙事法 |
第二章 大众消费与影像狂欢 |
2.1 故事新编 文本戏拟 |
2.2 痴男怨女 畸情孽恋 |
2.3 情色媚惑 暴力血腥 |
2.4 时空交错 奇幻风格 |
第三章 多元语境下的另类书写 |
3.1 后殖民文化中的"他者" |
3.2 反抗与宿命的女性主义解读 |
3.3 新历史主义视角与现实观照 |
3.4 冷酷妖冶的海外"文革"印象 |
第四章 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
4.1 小说改编概况 |
4.1.1 对主题的改编 |
4.1.2 对情节的改编 |
4.1.3 对结局的改编 |
4.1.4 其他方面的改编 |
4.2 改编的深层原因 |
4.2.1 艺术形式的不同 |
4.2.2 精英立场与大众化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7)李碧华小说与电影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媒介转换:李碧华小说的影像化叙事基础 |
2.1 分镜式的叙事语言 |
2.1.1 剧本化的写作方式 |
2.1.2 场景化的语言表达 |
2.2 轮回式的叙事结构 |
2.2.1 故事新编下的轮回观念 |
2.2.2 蒙太奇式的轮回叙事 |
2.3 批判式的叙事内容 |
2.3.1 用虚幻满足受众的现实渴求 |
2.3.2 用独特人物实现社会批判 |
2.4 内聚焦式的叙述视角 |
2.4.1 为代入故事创造视点 |
2.4.2 为重塑人物定下基调 |
第三章 主题流变:文本重构与文化奇观的延伸 |
3.1 女性意识与男性批评 |
3.1.1 女性导演渲染浪漫爱情 |
3.1.2 男性导演宣誓强权存在 |
3.2 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
3.2.1 生存语境的差异性表述 |
3.2.2 文化命运的划归与想象 |
第四章 市场追求:电影改编的类型化探索 |
4.1 穿越题材成功占领市场 |
4.1.1 穿越激发的回忆与想象 |
4.1.2 经典穿越电影的诞生 |
4.2 历史题材尝试引导市场 |
4.2.1 引发同情的个体悲剧 |
4.2.2 以造型展现东方神韵 |
4.3 志怪题材遗憾失去市场 |
4.3.1 新时代的文艺气息恐怖电影 |
4.3.2 鬼魅系列的艰难探求 |
第五章 改编式微:创作路径隔断与市场环境新转向 |
5.1 李碧华的文学创作转变削弱改编基础 |
5.1.1 形式的转变与改编断想 |
5.1.2 立意的加深与改编之难 |
5.2 市场发展的新语境要求重探改编空间 |
5.2.1 在成功IP基础上探求多元类型 |
5.2.2 警惕被动的市场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李碧华小说的改编电影简介 |
附录 B 李碧华小说的改编电影票房与参展纪录 |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论李碧华电影的“陌生化”美学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空重组—轮回叙事产生的“陌生化”效果 |
二、原型人物变形—边缘人物中心化产生的“陌生化”效果 |
(9)从冰点到沸点 ——探究1989年以来中国的穿越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 关于穿越剧概念的研究 |
(二) 关于穿越剧审美特质的研究 |
(三) 关于穿越剧流行原因的研究 |
(四) 关于穿越剧缺陷弊端的研究 |
(五) 关于穿越剧未来发展的研究 |
三、 研究评价 |
第一章 穿越剧在中国的发展 |
一、 穿越剧的定义 |
(一) 概念界定 |
(二) 概念区分 |
二、 穿越剧的发展 |
(一) 第一个阶段:从 1989 到 2000 年 |
(二) 第二个阶段:从 2001 年到 2007 年 |
(三) 第三个阶段:从 2008 年至今 |
三、 穿越剧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语境 |
四、 穿越剧的类型分析 |
(一) 穿越家庭剧 |
(二) 穿越历史剧 |
(三) 穿越神鬼剧 |
(四) 穿越言情剧 |
第二章 穿越剧的流行原因 |
一、 内在特质 |
(一) 时空并置 |
(二) 英雄美梦 |
(三) 成长主题 |
(四) 历史新观 |
(五) 悲剧色彩 |
(六) 轮回之美 |
二、 外在因素 |
(一) 消费时代 |
(二) 后现代性 |
(三) 收视需要 |
(四) 网络文学 |
三、 受众分析 |
(一) 受众特征 |
(二) 女性穿越剧的发展 |
(三) 穿越剧与女权主义 |
(四) 穿越剧与女性爱情观 |
第三章 穿越剧的收编 |
一、 收编形式 |
(一) 官方收编 |
(二) 商业收编 |
二、 问题重重 |
(一) 过分随意 |
(二) 恶搞历史 |
(三) 错误导向 |
三、 何去何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论李碧华的轮回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轮回穿越与中西时空符号 |
二、剧中剧:戏曲符号轮回流转 |
三、性别轮回翻案:女作家建构与男导演解构 |
四、“秦俑”的文化意象——我观《古今大战秦俑情》(论文参考文献)
- [1]“秦俑”的文化意象——我观《古今大战秦俑情》[J]. 简雄. 电影评介, 1991(01)
- [2]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 胡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3]古今浪漫主义作品穿越情节比较[J]. 陈晓旭.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9)
- [4]李碧华“故事新编”小说艺术研究[D]. 孟飞. 江南大学, 2017(02)
- [5]潜隐还是显在——李碧华影调小说的“文本互涉”现象[J]. 王卓慈,张卫凤. 唐都学刊, 2010(03)
- [6]李碧华小说与电影研究[D]. 毛琼. 中南大学, 2010(02)
- [7]李碧华小说与电影改编研究[D]. 薛茗. 广州大学, 2018(01)
- [8]论李碧华电影的“陌生化”美学效果[J]. 韩彦妍.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20(10)
- [9]从冰点到沸点 ——探究1989年以来中国的穿越剧[D]. 张利杰. 河南大学, 2013(02)
- [10]论李碧华的轮回叙事[J]. 凌逾. 华文文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