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显[1](2016)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般理论》文中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内容丰富、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从法哲学层面梳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般理论包括关于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特征的理论,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关于党法关系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关于法治与改革发展的理论,关于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
张文显[2](2015)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纲领——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认知与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髓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这就是"新起点"、"总目标"、"总路线"。新起点:以四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总目标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主线,是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总路线是贯穿《决定》全篇的红线,保证法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张文显[3](2017)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和实践》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创立新思想,形成新方略,引领新实践。"八个明确"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十四个坚持"精准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定位和基本方略。如何将"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创造性地运用于法治领域并转化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中国的指导思想、基本方略、实践路径,是当前法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方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性地把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方略新实践概括为保持法治定力、发展法治理论、提升法治方略、拓展法治道路、深化法治实践、统筹法治改革、建设法治强国、加强法治领导。
张文显[4](2017)在《新思想引领法治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文中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八个"明确"精辟概括和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八个"明确"的每一项都与法治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都对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在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和十八大以来系列讲话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就八个"明确"对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现实性、前瞻性指导意义逐一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李步云,李林,胡云腾,程燎原,周汉华,马怀德,付子堂,孙笑侠,刘作翔,李洪雷,周尚君[5](2013)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迈向法治新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或许已踏上法治中国的又一个新起点。近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等话语,自上而下,流行全国。劳教制度改革、信访工作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已被列为今年政法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于1月19日主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会议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制度保障、发展目标及依宪治国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本刊选发部分会议发言或论文精要,以飨读者。
李林[6](2019)在《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在法治领域取得的最重大成就,是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这条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目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努力开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
公丕祥[7](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进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中国人民大革命的胜利开启了旨在创设新型国家与法律制度的当代中国第一次法律革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之形成奠定了基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当代中国法治发展进入第二次法律革命的新时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经过30多年广泛而深刻的社会与法治变革,其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011年初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等标志意义的重大法治事件,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以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精心谋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方案,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显着特征。
张文显[8](2018)在《中国法治40年:历程、轨迹和经验》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的40年,是中国法治发展波澜壮阔的40年。40年间,中国法治建设历经法制创建新时期、依法治国新阶段、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发生三次历史性飞跃。在4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法治留下了辉煌的历史轨迹,显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鲜明特征和规律。40年的法治建设不仅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实现法治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理论。
公丕祥[9](2015)在《习近平法治思想述要》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进程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系统表达。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基本原理,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考量、根本遵循、推进方略、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悉心思考和深入研究,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严整的法治思想理论系统,从而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张文显[10](2021)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文中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伟大实践中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在概念上系统集成、在话语上自成一体、在逻辑上有机衔接。本文以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为理论旨趣,尝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三大板块,即法治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观点。其中,法治的基本原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内核,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观点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要素。这种"三基本"的理论模型亦可作为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种新的学术范式。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般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关于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1.领导立法 |
2.保证执法 |
3.支持司法 |
4.带头守法 |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三)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关于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特征的理论 |
(一)首次把“三统一”凝练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二)强调“三统一”的根本与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
(三)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汇合点、凝聚点和根本制度安排 |
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 |
(一)建设法治中国、实现法治强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建设法治中国的着力点 |
1.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
2.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
3.推进国家法治、地方法治、社会法治协调发展 |
四、“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关于党法关系的理论 |
(一)正确认识党法关系的性质 |
(二)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三)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
1.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2.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
3.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改善党的执政方式 |
4.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四)正确认识党内法规、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
1.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2.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 |
3.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 |
4.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先导和指引 |
(五)“党大还是法大”是个政治陷阱 |
五、“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关于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的理论 |
(一)“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 |
(二)“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
(三)坚守人类社会共同价值 |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关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 |
(一)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二)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
(三)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
(四)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
(五)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
七、“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关于法治与改革、发展关系的理论 |
(一)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 |
(二)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
(三)积极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
1.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
2.以法治引领改革方向 |
3.以法治规范改革进程 |
4.以法治预防和化解改革风险 |
5.以法治确认、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 |
(四)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 |
1.坚持依法治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2.全面建设法治中国是“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
(五)以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 |
八、“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 |
(一)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二)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
(三)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3)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保持法治定力 |
二、发展法治理论 |
三、提升法治方略 |
四、拓展法治道路 |
五、深化法治实践 |
(一) 深化法律体系建设实践 |
(二) 深化法治体系建设实践 |
(三) 深化宪法实施监督实践 |
(四)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实践 |
(五)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实践 |
(六) 深化法治社会建设实践 |
六、统筹法治改革 |
七、建设法治强国 |
八、加强法治领导 |
结语 |
(4)新思想引领法治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思想的指导意义 |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的指导意义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思想的指导意义 |
四、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思想的指导意义 |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思想的指导意义 |
六、新时代强军思想的指导意义 |
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
八、坚持党的领导思想的指导意义 |
(6)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
三、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形势新目标 |
(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面临的新形势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目标 |
四、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 |
(一)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
(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四)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
(五) 改革与法治紧密结合。 |
(六)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
(七) 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
(八)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九) 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新时代法治理论创新发展。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国之初中国法治道路的艰辛探索 |
二、中国法治道路的形成 |
三、中国法治道路的丰富 |
四、中国法治道路的拓展 |
五、中国法治道路的历史新阶段 |
结语 |
(8)中国法治40年:历程、轨迹和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法治40年的历程 |
(一) 法制创建新时期 (1978—1997) |
1.“一日七法” |
2.“九·九指示” |
3. 世纪审判 |
4. 全面修宪 |
5. 全民普法 |
(二) 依法治国新阶段 (1997—2012) |
1. 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
2. 确立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
3.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三) 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 (2012—) |
1. 明确定位“法治小康” |
2. 提出法治新十六字方针 |
3. 建设法治中国 |
4. 全面依法治国 |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6. 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 |
二、中国法治40年的轨迹 |
(一) 从“法制”到“法治” |
(二) 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 |
(三) 从建设“法治国家”到建设“法治中国” |
(四) 从建设“法律体系”到建设“法治体系” |
(五)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 |
(六) 从“法律之治”到“良法善治” |
(七) 从“法制建设”到“法治改革” |
(八) 从“常规建设”到“加快推进” |
(九) 法学教育从“恢复重建”到“繁荣发展” |
(十) 从“人治”到“法治” |
三、中国法治40年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二)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三) 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
(四) 坚持法治与自治良性互动 |
(五) 坚持以依宪执政和依宪治国统领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 |
(六) 坚持法治与改革双轮驱动 |
(七)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 |
(八) 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 |
(九) 坚持顶层设计、科学布局与试点探索、先行先试相结合 |
(十) 坚持遵循法治规律与秉持中国法理相一致 |
(9)习近平法治思想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考量 |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
四、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方略 |
五、全面依法治国的动力机制 |
六、结语 |
(10)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治的基本原理 |
(一)法治概念论 |
1.法治的语义和意义 |
第一,法律之治。 |
第二,良法善治。 |
第三,和谐秩序。 |
第四,文明表征。 |
2.“法治”与“法制” |
3.法治与人治 |
(二)法治关系论 |
1.法治和政治的关系 |
2.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
3.法治和民主的关系 |
(三)法治发展论 |
1.法治发展以现代化为目标 |
2.法治发展以文化传承、文明互鉴为规律 |
3.法治发展以变法革新为动力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 |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
(三)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四)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公正为生命线的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体系 |
(五)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六)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
(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2.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
3.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
4.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
5.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
(九)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 |
(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观点 |
(一)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
(三)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 |
(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 |
(五)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六)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建设法治军队 |
(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构建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权运行体制机制 |
(八)建设法治社会,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九)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法治经济建设 |
(十一)完善科技法治,规范科技伦理 |
(十二)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
(十三)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
(十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
(十五)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十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结 语 |
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般理论[J]. 张文显.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03)
-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纲领——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认知与解读[J]. 张文显.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1)
- [3]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和实践[J]. 张文显. 中国法学, 2017(06)
- [4]新思想引领法治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J]. 张文显. 法学研究, 2017(06)
-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迈向法治新时代[J]. 李步云,李林,胡云腾,程燎原,周汉华,马怀德,付子堂,孙笑侠,刘作翔,李洪雷,周尚君. 法学研究, 2013(02)
- [6]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 李林. 中国法学, 2019(03)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进程[J]. 公丕祥. 中国法学, 2015(05)
- [8]中国法治40年:历程、轨迹和经验[J]. 张文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5)
- [9]习近平法治思想述要[J]. 公丕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05)
- [10]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J]. 张文显.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