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校函授教育管理的“三字经”(论文文献综述)
针然穗,康文蓉[1](1995)在《党校函授教育管理的“三字经”》文中认为党校函授教育管理的“三字经”针然穗,康文蓉一、“严”字在函授教育管理中应突出“严”字,“严”是函授教育管理的根本。党校函授教育管理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党校函授教育手册》中的各项管理条例及上级有关函授教育的法规、政策。在执行教学计划时,应树立教学计划...
周全华[2](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罗树林[3](2018)在《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对语言事实的客观描述,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借鉴教材语言研究、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成果,尝试建立数据库,以期在数字量化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展开深入的分析、总结和解释。本论文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在于可以促进、丰富和完善教材语言研究理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当代中国教育史理论;应用价值在于可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教材语言语料库建设等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作用。全文共分八章,分别是“绪论”、“编写概况研究”、“选文研究”、“词语研究”、“汉字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和“结语”。本文的分析结论主要有三点: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主要有语言要素编排混乱、语言知识介绍种类残缺、语言政论语体色彩浓郁、语言崇拜和语言暴力现象并存、豪言壮语句的广泛使用、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倾向突出六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功能主要有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两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原因主要有语文课程性质、编写指导思想方面和社会语言渗透三个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借鉴当下最新教材语言研究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引进了新课标的三维能力目标理论,试图用来分析语文教材语言的三大属性即工具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二是引进了语义韵理论,用来分析和解释教材语言中词语的语义感染问题;三是充实、丰富和发展了教材筛选理论、教材分类理论和教材语言特征理论的研究内容。比如提出教材筛选的五大原则(即“权威性”原则、“流行面”原则、“初始年”原则、“成熟期”原则和“学制段”原则),归纳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三大种类(即教材名称种类、教材版本种类和教材使用种类),总结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比如农村常用字、农村常用词、语录体选篇等特色语言的运用)等。
李庆刚[4](2002)在《“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跃进”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人们对“大跃进”本身及这一时期所涵盖的诸多历史现象的思索、研究与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并不表明这段历史中已没有问题值得重新检讨、没有新的领域可以开拓。“大跃进”时期的“教育革命”,就是一个久已被人忽视却又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这一时期的“教育革命”,是一教育改革、“跃进”发展的时期,但教育的改革、“跃进”发展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结果。研究这一时期“教育革命”的兴衰发展,总结其经验教训,以为今日教育发展的警示与借鉴,很有意义。论文由导言和正文七章组成。导言部分主要是引出研究对象,界定研究对象并概述国内外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论文的框架。 第一章,“教育革命”的提出及“大跃进”前的初步开展。首先,对“教育革命”口号的由来作一概说;其次,分析进行“教育革命”的原因;第三,简述“大跃进”前“教育革命”的初步开展情况。第二章,教育走上“大跃进”之途及“教育革命”的纲领。首先指出1958年4月与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教育革命”的开端;然后将“教育革命”中的纲领性文件,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作一简析,指出其对“教育革命”的影响及其经验教训。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集中论述“教育革命”的重要内容。第三章,“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第一部分是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历史考察。首先是考察经典作家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论述;其次考察“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第三是分析建国后重提“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原由及其偏差。第二部分是“拔白旗、插红旗”。简要评述一下反右斗争扩大化与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的认识与做法;对毛泽东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观点及实践进行论述;论述红专大辩论,对红专关系作一评析;对“拔白旗、插红旗”的发展线索作一梳理,由于对知识分子打击过多、过大,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不良发展倾向,学生编写教材、教学大纲和讲义成为是当时一个很大的潮流。第三部分是学校加强党的领导的措施与领导体制的变化。第四部分对当时开始的学制改革作一说明,认为其中包含有多快好省地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很强的政治因素。第四章,“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一部分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考察。首先是把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主旨原意弄清楚;然后对新民主主义教育中的教劳结合问题作一史的回顾;再考察建国以来由勤工俭学活动到教劳结合的发展。第二部分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做法进行论述。以当时较流行的“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口号为题,分“劳动人民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两部分进行分析。同时对教劳结合中发生的劳动<WP=3>过多现象进行考察与评价。第三部分对当时教劳结合引起的问题作剖析。首先概述领导人对教劳结合的理解及偏差,其次主要对当时普遍认为的教劳结合提高了教育质量和促进了学生健康问题进行探究,认为当时劳动占用时间过多,降低了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健康。第五章,“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三--教育事业的“跃进”发展。第一部分是教育事业“跃进”发展。从纵的及横的两方面对教育的“跃进”发展作一概述;考察人民公社的建立对教育“跃进”发展的影响;分析教育“跃进”发展产生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论述教育结构的变化。主要论述毛泽东非正规化教育思想及“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教育结构变化的前提保证;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是教育结构变化的思想基础;教育管理权的下放是教育结构改革的体制保证;教育结构变化是科技发展引起的一种潮流;对改变教育结构起关键作用的农业中学大发展的情况作一重点考察。第六章,“教育革命”的调整。第一部分对1958年底到1959年上半年对教育革命的“降温”情况作一叙述;主要涉及第一次郑州会议的纠“左”及教育领域的反映;1月至3月的教育工作会议及纠“左”内容等。第二部分是1959年到1960年的反复。对“反右倾”运动下的教育再次“跃进”及由此引起的1960年教育发展的混乱作一叙述。第三部分概述1961年到1963年的调整。这一过程分两步来说明:教育领域调整的轨迹;调整的主要内容。第七章,“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第一部分对“教育革命”的得失作一总体评价,认为“教育革命”是一次得不偿失的教育改革,失误大于成绩,教训多于经验。第二部分总结“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主要涉及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教育改革要顺应先进教育的前进方向;教育改革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
李勇[5](2004)在《基于社会正义的对象关切——一个成人学的研究纲领》文中提出“成人教育消亡论”包括“替代论”颇令成人教育界头疼,空洞嘶喊能解决问题吗?本文选择科学成人教育学的路子来回击形形色色的怀疑论、衰亡论和替代论。 科学成人教育学就是一个从概念到纲领的抗辨历程。“成人”是个概念,“成人学”是个研究纲领。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与成人学习者。作为教育对象的成人与生理、社会意义上的成人不同。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功能冲突(用一个词表示为“类社会”或者“类国家”):实然的社会成层功能第一与应然的文化传承功能第一的冲突。从而,导致中国成人教育的最大问题(用一个词表示为“类教育”)是培养目标的定位误差:为国家培养人才还是为社会输送公民?历史就这样跨入了“神的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宗教教育)、“英雄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精英教育)之后的“人的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平民教育。这是根据维科对社会历史的三分而有的教育历史的三分)。 拉卡托斯(Lakatos,1922—1974)使用研究纲领(research programme)这一科学哲学术语来刻画科学发展。本文是对儒家君子学的批判,从而主张“向下进路”,认为在君子学这一研究纲领中,其硬核是“向上进路”,而新文化运动批判的三纲五常只是其保护地带。本文向着君子学的硬核发动了学理冲击,用以向下进路为硬核的成人学取代君子学。 我认为,教育有三大预设:(一)、人是可教的;(二)、知识是有价值的;(三)、社会是需要正义的。处于转型社会的当今中国,想让在教育上处于不利地位的成人受教育不能不启用正义论以此为理据而为发展成人教育摇旗呐喊——并通过造成以成人为主体的学习社会——来托起一个以精英为主导(而不是精英治理)的创新社会。科学哲学与正义论把“空想成人教育学”带进了“科学成人教育学”的范式。 科学有预测职能。作为趋势文化的成人教育是合乎教育和社会发展潮流的,因为平等的潮流必然抛弃精英治理。中国式的学习化社会起初是创新社会,而学习共和国才是更理想的目标。从教育未来学观点看,本文认为成人教育是“趋势文化”,当第三产业向第四产业过渡时,成人教育的大发展是大势所趋。 本文论述成人学的行文结构如下图: 社会理解—(学理出发点) 向下进路—(教育作为行动、用教育的方式改造社会) 复数时代—(个人的复数、时代的复数,孔学作为科学对象) 对象关切—(什么是成人) 社会正义—(积极正义、消极正义) 人间性(公平、合作)
哈达[6](2013)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文中指出蒙古语授课教育是整个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自治区民族工作中不可缺失的一份责任。其中,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根基和摇篮,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振兴,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奠基的决定性意义。自治区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各方面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共内蒙古党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各级领导以及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自治区各行各业迅速恢复并得以初步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一度被称为“模范自治区”。自治区成立后,蒙古语授课教育在薄弱的基础上较快普及和提高。同时,随着时代的推进和演变,它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文革”时期批评蒙古语授课教育为“长期以来推行了一条修正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路线”,成为被“革命”的对象。到改革开放后,有人回顾这段历史时又赞扬它是实行民族政策的“黄金时期”或是发展民族教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它的评价众说纷纭。那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的蒙古语授课教育是如何起步的,具体的政策、背景、实施又如何?又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很强的学术意义,而且结合当今少数民族教育(或民族教育)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人选择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情况为题目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本论文以当时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将自治区成立到“文革”期间的十九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置于中国和自治区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查研究。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以及参考文献、后记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澄清选择该题目做研究的意义、价值及目的,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简单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该题目搜集到的基本文献资料,阐述了研究该课题的主要思维、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情况。论文的主要部分根据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分五个章节来分别论述。第一章分三个阶段回顾从清末到自治政府成立前的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情况,交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二章结合党的民族区域政策、普及和发展民族教育政策以及内蒙古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措施,从学校、学生、教师等几个方面论述了19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决定发展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论述了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师资情况、师资管理制度、培养师资的师范学校的建立以及在职教师的培训等内容。第四章从影响教学的国家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内容以及教育评价等入手考查了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第五章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和授课语言的主要变化。
张光兴[7](1999)在《导向管理:由人人文明到单位文明——鹿邑县委党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探析》文中研究表明 鹿邑县委党校是省级文明单位,周口地区党校系统唯一综合工作先进单位,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所不足百人的县级党校,正是凭藉着一套独特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导向管理,谋求着事业的发展。
王莉[8](1999)在《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政工干部现有素质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提出了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措施与对策,以期能够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路。 在导言中,作者论证了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意义;明确了政工干部的含义,以及在本论文中政工干部的特指范围;对政工干部素质的含义作了解释,并概括了政工干部素质的特征和本论文政工干部基本素质七个方面的内容;总结并介绍了新时期以来政工干部素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本论文的主要思路。 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和结束语。第一章把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置于跨世纪的人类历史进程中,从时代发展、新的国际局势、党的历史使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四个方面论证了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理论的重大作用在于指导实践。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指导意义,并且较系统地探讨和总结了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实践和理论,为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政工干部素质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严重的。第三章从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工作方法和年龄结构六个方面较全面地概括和总结了政工干部素质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心理四个方面外在因素上和政工干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知识、心理等几个内在因素上分析了影响政工干部素质的主要原因。 构建完善的素质结构系统是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目标。第四章,依据对政工干部素质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构建了以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作风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为基本内容的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目标系统,并明确提出了每一素质对政工干部的特殊要求和具体内容。 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第五章提出了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途径,即基础性环节——完善的教育培训体制;重要
王凯丽[9](2018)在《杨东莼的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东莼,字岂杂,别名人匏,当代知名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及社会活动家。综其一生,涉猎广泛,踏足于学界、政界领域。本文拟综合他在哲学、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及实践活动,对他的学术思想进行探讨,并给予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杨东莼的生平及求学之路。根据杨东莼从1900年到1979年的79年间的社会经历,对他的学术道路进行总体的叙述。首先是杨东莼在青年时期求学经历与革命活动,其次是他东渡日本后从事唯物史观理论研究以及学术实践活动,再次是归国后的教育实践活动。最后是杨东莼在调任中央后所从事的学术以及社会活动。第三部分:杨东莼的翻译之路。从哲学思想、翻译理念、哲学成就三方面出发,通过对他翻译着作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内涵进行分析以及对翻译原则进行叙述,揭示他在哲学道路上所做的巨大贡献。第四部分:杨东莼的史学之路。从史学思想、治史理念、史学成就三方面出发,通过对其着作的详细分析,探讨他的史学思想及史学理念,论述他的史学成就对当时中国学术界所产生的影响。第五部分:杨东莼的教育之路。从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两方面入手,运用大量详实史料,完整评述他的教育活动,并从国难教育和师范教育两方面对他的教育思想加以详细地分析、归纳、总结。第六部分:结语。在前五部分叙述的基础上,对他的学术思想及实践活动进行概括总结,并根据学术思想以及学术实践活动对学术界、社会的影响力,指出杨东莼学术思想的不足之处及其出现这种情况的缘由,最后做出总体评价。
张书丰,张良才,锺文,张静,孙元涛,伊焱,叶长文,苗洪霞,徐瑞,文慧,舒展,广少奎,李建刚,陈春红[10](2000)在《世纪回眸:──1900~1999山东教育大事志 1900~1999山东教育人物志》文中研究指明1900~1999。100年,在浩渺宇宙不过是弹指一瞬,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却是一个漫长的世纪。弹指一瞬间,宇宙不可能发生什么大的变化;漫长的一个世纪,沧海桑田,人间日月换新天。1899年,真正具有现代教育特点的学校在山东在寺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便是封闭保守讲授四书五经子曰诗云的书院也只有寥寥几百所。1999年,太阳还是那颗太阳,山河还是那片山河,却已有近5万所中小学星罗棋布于齐鲁大地的角角落落,已有1500万中小学生在鲜花盛开的校园中、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欢快地学习生活:49所设施完备的大学为18万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提供了健康成长的沃土……历史不能忘记。或许我们今日做的,前人已趟出了坚实的道路;或许昨天的失误之旅,正成为今天我们走向未来的必经之途!当千禧年灿烂的阳光洒遍齐鲁大地,照彻我们的身心,请再回首,让我们的视线穿越漫长的百年时空,透过纷攘的历史尘埃,去寻觅一个世纪里无数英杰为发展山东教育事业所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迹,去探索100年来山东教育所经历的曲曲折折的历程……
二、党校函授教育管理的“三字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校函授教育管理的“三字经”(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
一、停课闹革命 |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
二、"斗批改"总述 |
三、清队整党 |
四、精简下放 |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
二、工宣队状况 |
三、贫管会状况 |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
2、"掺砂"--三结合办法 |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
2、校办厂场 |
3、临时任务劳动 |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
1、开门办学 |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
一、概况 |
二、文化学习状况 |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
五、"上管改"状况 |
六、质量评估 |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
三、"边干边学" |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
三、五七学校 |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
1、办成政治大学 |
2、办成农场 |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
5、"三上三下" |
6、"对着干" |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
二、教育悄悄复苏 |
1、文化考查旋风 |
2、重整学校秩序 |
3、抓文化学习 |
4、调减生产劳动课 |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
四、批林批孔 |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
二、教育的整顿 |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
一、风云突变 |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
四、教育界的"反击"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
三、招生录取情况 |
四、考后风波 |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
1、平反冤假错案 |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
五、复兴高等教育 |
1、收回被占校舍 |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
3、恢复与增设高校 |
六、复办重点学校 |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
一、近世学风一变 |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语料、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语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概况研究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开设 |
一、语文课程的实施 |
二、指导思想的影响 |
三、语文教材的编纂 |
第二节 语文教材基本情况 |
一、教材名称分类 |
二、教材版本分类 |
三、教材使用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研究 |
第一节 选文分布 |
一、选文篇数分布及重复度 |
二、选文篇幅分布及年级增幅 |
第二节 选文出处 |
一、无产阶级革命者署名作者选文占重要地位 |
二、“报纸”和“文集”是选文的两大资料来源 |
第三节 选文内容 |
一、“革命”成了选文思想教育的重要主题 |
二、选文知识教育紧紧围绕思想教育展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词语研究 |
第一节 词语的使用 |
一、词种的界定与阶段分布 |
二、高频词语的界定及其在词语教学中的地位 |
三、单次词语的大量存在不符合词语复现规律 |
四、从词语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词语教学的阶段性 |
五、成语、习语和缩略语是三种固定格式的词语 |
第二节 词类 |
一、词类知识教学 |
二、广义词类与狭义词类是两种不同的词类划分系统 |
三、前100位名词、动词、形容词使用情况分析 |
四、其他狭义词类的词种排序 |
第三节 词语的释义 |
一、词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
二、短语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
第四节 农村常用词 |
一、农村常用词词种及语义分布 |
二、农村常用词在中小学词语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汉字研究 |
第一节 汉字的使用 |
一、字种的界定与年级分布 |
二、高频汉字的界定及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地位 |
三、单次汉字的大量存在不利于汉字学习 |
四、从字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汉字教学的阶段性 |
五、字的笔画数难度基本符合中小学汉字教学特点 |
六、非常用字比例偏高 |
七、生字难字的超纲、缺漏与重复 |
第二节 汉字的要素 |
一、字音教学贯穿于五大教学环节中 |
二、字形教学以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教学为主 |
三、字义教学以字义释例为主 |
第三节 农村常用字 |
一、农村常用字字种及语义分布 |
二、农村常用字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 |
第一节 语言教学分析 |
一、正文语言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
二、语言知识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
三、语言练习教学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和巩固语言知识 |
第二节 语言能力分析 |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二、阅读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三、写作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第三节 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一、正文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二、语言知识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三、语言练习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教材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 |
第一节 语言使用特征 |
一、基于教材编排的语言使用特征 |
二、基于“革命”主题的语言使用特征 |
三、基于情感表达的语言使用特征 |
四、基于少年儿童的语言使用特征 |
第二节 语言使用功能 |
一、知识教育功能 |
二、思想教育功能 |
第三节 语言使用原因 |
一、语文课程性质方面的原因 |
二、编写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 |
三、社会语言渗透方面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余论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教育革命”概念界定 |
第四节 论文的写作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提出及“大跃进”前的初步开展 |
第一节 “教育革命”口号的提出 |
第二节 “教育革命”提出的原因 |
一 “教育革命”是为了克服教条主义,探索走中国式教育 |
二 “教育革命”是为了解决经济,教育发展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
三 “教育革命”与整风反右派运动存在密切的联系 |
第三节 “大跃进”前“教育革命”的初步开展 |
一 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 “大跃进”前“教育革命”的初步开展 |
第二章 教育走上“大跃进”之途及“教育革命”的纲领 |
第一节 1958年4月与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二节 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第三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
第三章 “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第一节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历史考察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论述 |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为政治服务功能的极大发挥 |
三 建国后重提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原由及其偏差 |
第二节 “拔白旗、插红旗” |
一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二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
三 红专大辩论 |
四 “拔白旗、插红旗”和学术批判运动 |
五 教师地位的下降与学生编写教材,教学大纲和讲义 |
第三节 加强党的领导与学校领导体制的变化 |
第四节 学制改革 |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考察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 |
二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劳结合 |
三 建国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轨迹 |
第二节 “教育革命”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一 劳动人民知识化 |
二 知识分子劳动化 |
第三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产生的问题 |
一 对教劳结合的片面理解及影响 |
二 打乱教学秩序与教学质量问题 |
三 劳动过多与身体健康问题 |
第五章 “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三--教育事业的“跃进”发展 |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跃进”发展 |
一 从纵的教育结构角度看“教育大跃进” |
二 从横的全国各地角度看“教育大跃进” |
三 人民公社的建立与教育的“跃进”发展 |
四 “教育大跃进”带来的问题 |
第二节 教育结构的变动 |
一 毛泽东的非正规化办学思想与“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发展方针 |
二 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 |
三 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 |
四 科技革命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及在中国的表现 |
五 农业中学的兴起 |
第六章 “教育革命”的调整 |
第一节 1958年底的纠“左”及1959年上半年的“降温” |
一 1958 年底教育领域的纠“左” |
二 1959 年1月至3月的教育工作会议 |
三 1959 年上半年纠正“教育革命”中“左”的错误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1959年下半年与1960年的反复 |
一 “反右倾”条件下“教育革命”思潮的卷土重来 |
二 1960 年的混乱局面 |
三 认真调整的起步 |
第三节 1961年到1963年的调整 |
一 教育领域调的轨迹 |
二 总结经验与调整的重要内容 |
第七章 “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得失概述 |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总结 |
一 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
二 教育改革要顺应中国先进教育的前进方向 |
三 教育改革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论文参考文献与书目 |
后记 |
(5)基于社会正义的对象关切——一个成人学的研究纲领(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成人教育走向终结了吗 |
上篇 |
引言 中国成人教育:从工作研究到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国传统的社会与人才--关于“向上进路”与“向下进路”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成人观 |
第二节 君子的“精英治理”与学者的“教育独立” |
第三节 “人才”在中国选举社会中的意谓及其流变 |
第二章 “复数时代”论 |
第一节 “复数时代”里的单数皈依 |
第二节 宴阳初、俞庆棠、陶行知:“海归派”与中国成人教育 |
第三节 凝思“复数时代” |
第三章 从“群”到“化”--理解学习化社会 |
第一节 群时期论 |
第二节 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理解学习化社会 |
下篇 |
引言 从概念到纲领:成人的终结 |
第四章 成人学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中国思想 |
第二节 外国思想 |
第五章 成人学的教育思想基础 |
第一节 间接的教育思想来源 |
第二节 直接的教育思想来源 |
第六章 对象关切 |
第一节 以成人为对象的教育学 |
第二节 终身学习时代里的成人 |
第三节 以成人作为对象的教育学 |
第四节 成人教育是弱势群体教育 |
第七章 成人教育:正义的事业 |
第一节 正义、积极正义、消极正义 |
第二节 关注弱势群体教育 |
第三节 成人社会中的知识正义 |
第八章 人间性与成人学的建构 |
第一节 “成人教育基本属性”探析 |
第二节 何谓“人间性” |
第二节 成人学的建构 |
第四节 建设的成人学 |
结束语: “三反”小词典 |
参考文献 |
李勇反对尼采及其他--代后记 |
(6)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一、清末新政时期的学制改革与学堂教育的推行 |
二、内蒙古的蒙古族新式学堂教育 |
三、清末蒙古族学堂教育发展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一、北京政府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
一、日本殖民地伪满洲国境内的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二、伪蒙疆政府统治区域内的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发展 |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政策措施 |
一、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 |
二、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政策、措施和机构设置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 |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二、统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的形成 |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 |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 |
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情况 |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情况(1) |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情况(2) |
第三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
第一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师资基本情况 |
一、小学师资情况 |
二、中学师资 |
三、其他学校师资 |
第二节 培养蒙古语授课教师之师范学校的建立 |
一、初等中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
二、高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
三、师范学校主要制度的变化 |
第三节 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 |
一、在职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
二、在职教师培训方法及其规定 |
三、在职教师培训的问题 |
第四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教学评价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主要变化 |
一、1947-1956年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变化 |
二、1957-1966年中小学教育目标的重大变化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学计划的主要变化 |
一、小学教学计划 |
二、中学教学计划 |
第三节 中小学的教育评价 |
一、内蒙古自治区小学教育评价的主要规定 |
二、自治区中学教育评价的主要规定 |
三、中等和高等学校的招生与升学 |
第五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授课语言问题 |
第一节 19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的变化 |
一、蒙语文教学计划 |
二、汉语文教学计划 |
三、汉语授课蒙古族学校语文教学计划 |
四、语文教学计划的比例 |
第二节 蒙古族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
一、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蒙语文教材问题 |
二、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汉语文教材问题 |
三、汉语授课蒙古族中小学生蒙语文教材 |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的授课用语问题 |
一、自愿情况下蒙古语授课为主 |
二、提倡蒙汉兼通,蒙古语授课的被轻视 |
三、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语言授课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8)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提高政工干部素质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提高政工干部素质是迎接新的国际局势挑战的重要措施 |
三、提高政工干部素质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要求 |
四、提高政工干部素质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
第二章 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三性论”规定了政工干部素质的三个层次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决定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方向性整体性 |
三、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理论 |
第三章 政工干部素质状况分析 |
一、政工干部基本概况 |
二、政工干部素质状况 |
三、政工干部素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一、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基本内容和要求构建的原则 |
二、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第五章 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措施与对策 |
一、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是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础性环节 |
二、科学的管理是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保证 |
三、实践是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必经之路 |
四、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重在修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杨东莼的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杨东莼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与创新点 |
第2章 杨东莼生平及求学之路 |
2.1 生平求学背景 |
2.2 三年留日经历 |
2.3 投身救亡教育 |
2.4 供职高校及统战工作 |
第3章 杨东莼哲学翻译之路 |
3.1 哲学思想 |
3.2 翻译理念 |
3.3 译着成就 |
第4章 杨东莼史学之路 |
4.1 史学思想 |
4.1.1 唯物史观 |
4.1.2 历史相因整体观 |
4.1.3 人本现实感 |
4.2 治史理念 |
4.2.1 科学理性客观 |
4.2.2 经世致用 |
4.3 史学成就 |
4.3.1 《开明新编高级本国史》 |
4.3.2 《中国学术史讲话》 |
4.3.3 《本国文化史大纲》 |
第5章 杨东莼教育之路 |
5.1 教育实践活动 |
5.1.1 筹办广西师范专科学校 |
5.1.2 创办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 |
5.1.3 掌印广西大学 |
5.1.4 首任华中师范学院院长 |
5.2 教育思想 |
5.2.1 国难教育 |
5.2.2 高等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党校函授教育管理的“三字经”(论文参考文献)
- [1]党校函授教育管理的“三字经”[J]. 针然穗,康文蓉. 山西成人教育, 1995(12)
- [2]“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
- [3]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D]. 罗树林. 厦门大学, 2018(07)
- [4]“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 李庆刚.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5]基于社会正义的对象关切——一个成人学的研究纲领[D]. 李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6]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D]. 哈达. 内蒙古大学, 2013(10)
- [7]导向管理:由人人文明到单位文明——鹿邑县委党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探析[J]. 张光兴. 学习论坛, 1999(09)
- [8]跨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研究[D]. 王莉. 中共中央党校, 1999(12)
- [9]杨东莼的学术思想研究[D]. 王凯丽. 湘潭大学, 2018(03)
- [10]世纪回眸:──1900~1999山东教育大事志 1900~1999山东教育人物志[J]. 张书丰,张良才,锺文,张静,孙元涛,伊焱,叶长文,苗洪霞,徐瑞,文慧,舒展,广少奎,李建刚,陈春红. 山东教育, 200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