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育种苗圃建设简报

橄榄育种苗圃建设简报

一、油橄榄繁殖圃营建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林建民[1](1977)在《油橄榄繁殖圃营建简报》文中研究表明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圃广大革命职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促进了油橄揽繁殖圃的营建和培育工作。一、油橄榄引种一九七五年,我圃引种二批油橄榄苗开始建立繁殖圃。第一批从南京植物研究所引种98株,有佛奥和卡林二个品种,当年二月二十八日起苗,三月七日定植;第二批从福州桐口

刘红[2](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徐刚标,张合平,朱积余[3](2002)在《中国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林木良种壮苗在林业生产中作用认识的深入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已成为现代林业技术研究中最主要、最热点技术之一。对上世纪 5 0年代以来我国林木良种壮苗培育研究、开发主要成果进行了综述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戴柯炜[4](2009)在《福建省油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尤溪县油茶产业化实践剖析》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食用油料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植物油和油脂才能保障供给,而且随着国内油料播种面积增长变缓并呈萎缩的趋势,进一步加大中国对世界食用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对外依存度高达60%。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茶油色清味香,经久耐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是当前深受人们喜爱的绿色、保健食用植物油。粮油安全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油茶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在山地丘陵区大力发展良种油茶林基地,改善种植结构,扩大良种油茶比例和规模,缓解食用油种植用地紧张和总量不足的状况。福建省是全国油茶的中心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油茶栽培历史,但是福建省油茶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认识不足,产业政策不到位;(2)品种低劣,优良品种推广面小;(3)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低;(4)树龄老化,密度不均;(5)科技含量不高;油茶产业化程度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5)科技投入欠缺,科研队伍萎缩。油茶产业发展的这些问题导致福建省油茶产业发展和先进省区有较大距离,产业化程度进程缓慢。本文简要介绍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福建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油茶产业化的内涵及其特性,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油茶产业化利益分配的主要方式;介绍了国外油橄榄产业化发展经验,湖南省、江西省及浙江省油茶产业化发展经验;以尤溪县油茶产业化发展为实例,调查和分析了尤溪县油茶的栽培历史、生产现状、油茶产业政策和产业化状况。根据福建省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总结尤溪县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实践,借鉴油橄榄产业化发展、湖南、江西及浙江油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提出福建省加速推进福建省油茶产业化进程的对策与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2)优化产业布局;(3)推广油茶优良品种;(4)开展标准化栽培管理;(5)强化科技支撑;(6)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7)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8)培植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进程;(9)注重生态保护。

岳华峰[5](2010)在《无患子主要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研究》文中指出无患子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无患子属(Sapindus)落叶乔木,果皮中含有的皂苷是理想的环保型化妆品、洗涤剂原料,种仁中的油脂可开发生物柴油,是潜在的重要经济树种。本文在野外调查采种的基础上,对无患子果实形态性状、种仁油脂含量和果皮皂苷含量进行了地理变异研究,同时,对其子代苗木性状遗传变异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产地无患子果实形态性状的地理变异9个产地间的无患子果实各性状产地间差异均为极显着,质量与体积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不同产地间果实性状之间及与产地地理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纬度升高,年日照时数增加,年降雨量减少,果实、种子质量增加,体积增大;随经度减小,果皮有加厚的趋势;聚类分析表明无患子产地间果实性状依据地理聚类。(2)无患子种子出仁率及种仁含油率的地理变异不同产地间、产地内株间无患子种仁含油率和种子出仁率差异均为极显着,且株间差异大于产地间。含油率较高的是浙江的遂昌、庆元和广西的龙州,含量最低的是最北部的河南西峡,而出仁率高的产地是浙江天台、庆元和河南西峡,较低的为福建武夷山和江西宜丰。相关性分析表明的是无患子种仁含油率与地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而出仁率随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增加显着升高。(3)无患子果皮皂苷含量的地理变异研究不同产地间,产地内株间的无患子果皮皂苷含量产地间差异极显着,且产地间差异大于株间差异。含量较高的依次是江西分宜、贵州榕江、广西龙州。不同产地的无患子皂苷含量与纬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将雨量相关性均不显着,但与经度呈显着负相关,与产地海拔高度呈显着正相关。(4)无患子种源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无患子一年生苗在一年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生长时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速生期从5月下旬到10月上旬。无患子苗高生长与地径生长不完全同步,地径生长高峰要迟于苗高生长的高峰。从遗传参数来看,种源和家系的苗高、地径遗传力都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无患子种源苗高、地径与纬度呈显着负相关,与年均温、年均日照呈显着相关,与其它气候因子间相关性不显着。

杨杨[6](2010)在《油茶优良杂交子代主要性状变异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三个油茶优良杂交组合子代为材料,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对其主要性状的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子代树体结构性状变异规律:三个杂交子代的变异系数均为树高<冠幅,其树体结构性状变异范围分别为16.77~31.08%、11.98~19.43%、17.92~22.48%。2.杂交子代枝梢性状变异规律:湘林69号和湘林67号的变异系数均为枝梢长<枝梢叶片数,湘林63号则为枝梢长>枝梢叶片数。三个杂交子代的枝梢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27.89~36.64%、26.93~33.63%、33.41~35.28%。3.杂交子代叶片性状变异规律:湘林69号变异系数为叶长<叶厚<叶宽<叶形指数,湘林67号为叶厚<叶长<叶形指数<叶宽,湘林63为叶厚<叶形指数<叶长<叶宽。三个杂交子代的叶片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4.42-23.25%、10.99-12.8%、8.63-16.13%。4.杂交子代果实性状变异规律:三个杂交子代变异系数均为果形指数<果高<果径<果皮厚<心室数<单果籽数。其果实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9.65-43.13%、9.59~47.55%、9.03~51.01%。5.杂交子代茶籽性状变异规律:湘林69号为鲜出籽率<每500克果数<含油率<每500克籽数<干出籽率,湘林67号为含油率<鲜出籽率<干出籽率<每500克果数<每500克籽数,湘林63号为鲜出籽率<含油率<每500克果数<干出籽率<每500克籽数。三个杂交子代的茶籽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2.14~27.73%、10.32~43.75%、11.82~35.12%。6.杂交子代叶片光合指标变异规律:湘林69号为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湘林67号为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湘林63号为胞间CO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三个杂交子代的叶片光合指标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5.15~12.24%、1.96~18.86%、2.81~13.36%。7.杂交子代生理指标变异规律:湘林69号为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湘林67号为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湘林63号为SOD活性<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三个杂交子代的生理指标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5.79~14.85%、7.72~23.91%、6.4~19.09%。8.综合20项指标进行分析,评选出优良单株为湘林69号杂交子代的株17、株19、株22和株10,湘林67号杂交子代的株7,以及湘林63号杂交子代的株9、株12、株13、株14、株2和株6。9.相关分析表明,湘林69号、湘林67号和湘林63号三个杂交子代的各单株综合得分均与每500克籽数极显着相关,这说明每500克籽数是影响杂交子代品质优良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曾凡勇[7](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张平安[8](2011)在《油茶无性系表型及对环境条件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茶(C.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营养成分丰富,脂肪酸结构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优于橄榄油,是一种健康型高级食用油。茶枯和茶壳是提取茶皂素、制刨光粉和提取糠醛的工业原材料,而且油茶适应性广,能耐干旱痔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潜力大,是我国南方丘陵底岗地重要的经济林树种,被林民称为“铁杆庄稼”、“绿色油库”,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我国将其作为有效破解食用油供应紧张、保障粮油安全的重要经济林树种发展,同时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由此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油茶热。在当下各地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大背景和各地急需油茶无性系良种种苗造林的现实压力下。部分地区出现跨区域随意调苗,且大部分地区所引种油茶无性系尚未进行全分布区域试验或只有有限区试,油茶无性良种跨区域推广存在一定的风险。针对此问题,本研究以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经济林课题组于2000年至2003年前后在江西、贵州、湖北、安徽、浙江等油茶主产区布置的油茶区域试验林:树体营养生长性状、果实经济性状、茶油脂肪酸组分和油脂品质性状、丰产稳产特性等数据为基础量化评价各无性系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于当地气候土壤等外因一起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选出最适宜当地发展的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并阐明油茶良种与立地、气候等环境因子的互作效应,为适地适无性系油茶良种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述。12个参试无性系树高、地径、冠幅等生长量指标在同一试验点即相同的环境和管理水平下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4号、180号、23号、20号树冠生长量最大;40号、3号、166号、21号树冠生长量中等、53号、26号、27号、18号树冠生长量较小。根据试验可初步得出:4号、180号、23号、20号、40号、3号、166号无性系树形较开张7年生冠幅即达3m2左右,适宜的造林密度应为3mx3m;21号、53号、26号、27号、18号树形较紧凑,2m×3m的造林密度较为适宜。在实际造林中可以将树冠较大的7个无性系与树冠较小的5个五个无性系交叉搭配栽植。对12个参试无性系果实经济表型性状研究表明。各无性系单果鲜重、鲜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等果实经济性状指标在不同个试验点间表现出极显着差异;果实经济性状基因型与环境存在极显着的交互效应其进行分解表明油茶无性系在多个环境下的区域试验中果实经济性状整个处理变异的绝大部门是由其本身特有的基因型导致的,环境对其影响甚微。这说明参试的12个油茶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表型较稳定;对油茶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表型特征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鲜重与果皮厚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鲜果出籽率、种仁出油率呈不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果实越大果皮越厚,出籽率相应的降低,种仁出油率也降低。油茶无性系脂肪酸组分及油脂品质稳定性研究表明油茶果实脂肪酸成分主要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脂酸四种,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的棕榈烯酸、亚麻酸和花生烯酸和其他成分。油茶无性系脂肪酸组分,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等油脂品质指标。在无性系效应、试点效应和二者的互作效应均达到1%极显着水平。对油酸含量与环境交互作用的AMMI模型分析表明说明油茶无性系在多种环境下的区域试验中油酸含量的整个处理变异的绝大部门是油无性系所特有的基因型导致的,环境对油酸含量的影响较小。这进一步揭示了油茶无性系在油脂品质上的内在稳定性。优良而稳定的品质对油茶生产非常重要,对油茶无性系主要脂肪酸油酸含量的稳定性分析表明:高油酸而又品质稳定的是166号、53号、23号、18号;品质相对稳定的无性系为4号、18号、21号、27号、3号、180号;高油酸且不稳定的无性系有26号;低油酸而不稳定的有20号。油茶无性系丰产稳产特性及产量稳定性研究表明。12个参试无性系单株产量在同一试验点即相同的环境和管理水平下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各无性系在在不同试验点间产量表现出极显着差异;平均单株产量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差异也表现出极显着差异。说明无性系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各无性系稳定性和对环境适应性有较大的差别。用回归系数bi和误差S2di、Wricke生态价法、Nassar&Huhu非参数法和Francis & Kannenberg基因型分组法4种方法对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分析结果一致表明:4号、18号、53号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无性系;20号、21号、27号和180属于低产、稳产、适应性强的无性系;3号、23号、26号、40号和166号高产,但稳定性较差在立地条件较差的环境下表现较差,在立地条件较好的环境下表现较好,属于高生产潜力品种。各无性系的稳定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分析为无性系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适地适无性系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经区域试验与基因×环境(GE)互作的分析,从油茶无性系单株产量的适应性可以初步区划出:3号、4号、18号、20号、21号、26号、27号、40号、53号、166号和180号等适合江西省各地;3号、4号、20号、21号、23号、26号、27号、40号、53号和180号等无性系适合贵州黔东南地区;3号、4号、18号、20号、21号、23号、26号、40号、53号、166号和180号等无性系适合浙江金华地区;3号、4号、18号、20号、21号、26号、27号、40号、53号和166号等无性系地区;3号、4号、20号、21号、23号、18号、27号、53号和180号等无性系地区。对油茶无性系各数量性状与单株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9个主要表型性状与单株产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依次是树高>果纵径>地径>冠幅>果皮厚度>种子质量>单果重>种子质量>果横径。这说明树高、地径、冠幅是构成产量三大因素。通过油茶无性系主要表型性状的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对单株产量的作用重要性依次为:果纵径(Px4=0.339)>树高(Pxl=0.2521)>地径(Px2=0.339)>冠幅(Px3=0.339)>果皮厚度(Px5=-0.2311)>种子个数(Px5=-0.0044)。其中果皮厚度和种子个数的直接效应表现为负效应。对油茶无性系各性状与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分析可知,树高、地径、冠幅、单果重、果纵径、种子数、种子质量、果形系数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不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2、0.09、0.11、0.12、0.07、0.03、0.13、0.12;果横径、果皮厚度、种仁出油率、鲜果出籽率与不饱和脂肪酸呈不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6、-0.05、-0.05、-0.01。通过对油茶无性系主要表型性状与脂肪段组分的通径分析表明,各表型性状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作用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果形系数>种子质量>果横径>冠幅>果皮厚度>种仁出油率>树高>地径>单果重>鲜果出籽率>果纵径。其中树高、地径、单果重、果纵径、果皮厚度、种仁出油率、鲜果出籽率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

张国武[9](2007)在《油茶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的比较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油茶是指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它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为世界四大名优食用油料树种之一。本研究对长林3号、4号、27号、53号、56号和166号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在早实期从形态特征、个体差异、生长状况、经济性状以及净光合速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从分子水平上探索了上述6个及长林18号、21号、40号和59号共1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及1个油茶实生苗对照之间的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6个无性系在许多性状的表现上有较大相似性,但某些形态特征体现了较大差异,可作为品种区分和识别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叶片大小,27号最大(16.57cm2),3号(9.25cm2)和166号(9.00cm2)最小。果实大小,53号最大(果高3.7cm,果径4.13 cm),166号最小(2.85cm,3.40cm)。树体结构,56号树型高大,53号低矮;166号冠幅最宽,27号最窄;4号枝叶浓密,56号和3号稀疏;(2)对树高、冠幅、地径、枝下高、产量等性状个体差异(变异)综合评定,各无性系遗传稳定性的优劣次序为:3号、4号、53号、166号、56号、27号;生长状况综合评定,其优劣次序为:4号、3号、166号、56号、53号、27号。以产油量、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亚油酸含量为衡量指标,对各无性系经济性状综合评定,其优劣次序为:3号、56号、53号、4号、166号、27号。由此,初步认为,3号是重点优选对象;其次为4号;27号最差,若在6个无性系中再选择,可考虑淘汰。(3)各无性系种子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高低依次为166号(90.16%)、4号(89.81%)、53号(89.12%)、27号(88.69%)、3号(88.47%)、56号(83.61%),其中亚油酸含量高低依次为56号(14.09%)、53号(10.81%)、3号(6.35%)、27号(6.30%))、166号(5.33%)、4号(4.40%)。(4) 6个无性系在同一生长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大致相同,光合强度仅在个别时段差异相对较大;不同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7月最低,11月其次,9月最强。7月和9月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型, 7月峰值分别在8:00a.m.和17:00p.m.,最大值为8:00a.m.; 9月分别在10:00a.m和17:00p.m.,最大值为10:00a.m.;11月为单峰曲线型,峰值在12:00p.m.。(5)以实生苗为对照,对10个无性系进行ISSR分子标记。测得各基因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19,其中无性系与对照相差较大,平均为0.58。聚类结果划为三大类群:类群Ⅰ为实生苗;类群Ⅱ为4号无性系;类群Ⅲ为其它9个无性系,其中3号和18号,27号和56号,21号和40号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研究表明,各无性系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将它们进行鉴别,同时也体现了它们在分子水平上的这种遗传差异与其某些性状外部表现上的差异的一致性。(6)从个体差异、生长状况、各性状相关性分析均表明:生长年龄不同或性状不同,各无性系之间的比较分析,其结果排序仅体现了一定趋势,规律不明显,有的变化较大。初步分析可能的原因有:研究期间各无性系尚为4~6年生,而正常成龄期至少在8~10年,各方面生理机能未完全成熟,生理活动异常活跃,波动大;进入成龄期早,3~4年生就开始挂果,营养与生殖生长难于平衡;果实生长与花芽分化、开花同时进行,养分等的供给矛盾突出;各无性系本身的遗传基础不一样。

苏家寅[10](2014)在《史前社会复杂化理论与陶寺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南地区的陶寺文化属于龙山时代晚期的一支具备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无论是就目前已经掌握了的考古发现还是遍见于古史传说材料中的各类记述来看,这支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中都极有可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角色,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探究中国早期复杂社会兴起的历史,那么无可置疑地,陶寺文化应该成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在篇章安排方面,我们首先探讨的是理论问题。具体而言,对于现有理论认识的辨析分作前后紧密联系着的两大部分来进行:其一,我们向读者解释了相关概念本身的含义,即学术界当前对于“社会复杂化”或“复杂社会”的基本认识,这一部分见于绪论;其二,我们系统地回顾了学术界以往对于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各类解释模式,为保证论述内容尽量丰满完密,对于学术史的回顾我们选择同时从两个维度入手,也就是说,既历时性地考察了从19世纪的古典进化论到20世纪的新进化论学派对于社会复杂化运动过程的解释,同时又共时性地辨析了同辈学者之间的异同。古典进化论与新进化论两者相较,论述的重点在于新进化论,而在新进化论中,酋邦问题又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写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对于酋邦问题,我们也从两个角度入手来组织讨论,既关注概念层面上的代际传承,譬如从奥博格与斯图尔德到塞维斯再到卡内罗与厄尔等人,又对隶属于这一概念之下的各个子命题做了较为充分的探讨,诸如经济制度与等级体制的关系,继承制度与亲族结构所经历的变化,前国家时代的权力性质与运行模式,简单酋邦与复杂酋邦,集体取向的酋邦与个人取向的酋邦,早期复杂社会中不同种类的财政制度,战争与政体规模的发展,以及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体系及其常见的表达方式等,还特别反驳了所谓“古代国家产生的两种途径”一类的说法。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我们都有着比较深入的论述,详情可参阅敝文第一至第三章,其中第三章是专论酋邦的。在辨明理论问题之后,我们转入了对于陶寺的案例研究,目的是为了将一般理论与具体材料结合起来,进而建立具备自身特色的对于当地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的解释。首先,敝文对于关涉到陶寺的现有研究成果做了一次细致的回顾与梳理。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认为,迄今为止的陶寺研究,如果依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作前后互有联系的三个阶段,其发展历程深受田野发掘进度的影响,总体表现为以聚落考古与天文考古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新理论对于史学界惯用的二重证据法等传统研究模式的渐替与修正。在此基础上,我们相继探讨了公共工程所具备的社会政治指示意义,早期礼制的多元性,个人经济成就与政治地位之间的关系,大同社会、尧舜时代与陶寺文化三者各自代表着怎样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世界体系与区域等级政体发展的时序性,聚落发育模式与社会从酋邦向国家的演进等一系列与陶寺研究密切相关的重要的原则性问题。有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可参阅敝文第四章。陈述我们自己对于陶寺社会复杂化问题的理解,这也是敝文继一般理论辨析、陶寺研究历程回顾之后的第三个相对完整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正力图恢复的恰是古典进化论以及新进化论的一贯主张,即从经济领域内的变动,也就是首先从生产专业化这个角度入手来解释政治结构所经历的复杂化过程,在我们看来,发生于后者内部的各种改革究其实质主要仍是对于变化了的经济现实的一种反映,目的则是为了重新安排关于已经增多了的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策略,这正是政治等级制度必须予以实现的基本目标,而意识形态体系又是对于政治结构的进一步说明,因此也可以被看作是对于经济现实的反映的反映,这才是社会生活中这三大领域之间的主要的合理的关系。用我们这种视野来重新审视现有材料,就可以看出,陶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高度复杂化的社会,目前尚无法就陶寺文化的最终去向问题给出确切的说明,至于促成这支文化勃兴的主要原因,我们以为,除了人口增长之外不可能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且对于这种增长过程做出最大贡献的应是外来人口的挹注,有鉴于当时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水平,只有在投入更多劳动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产出,也只有在拥有更多产出的情况下,陶寺人才会面对政治结构进一步复杂化的问题。以上所述就是我们对于陶寺文化社会复杂化过程的基本解释,至于此中详情,敬请参阅敝文第五章的具体论述。

二、油橄榄繁殖圃营建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橄榄繁殖圃营建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2)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2.5 本章小节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1.1 概念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3.6.2 分析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3.7.2 公共政策理论
        3.7.3 公共财政理论
        3.7.4 行政法理论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9.2 科学发展观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3.11 本章小节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1 研究背景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4 主要启示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1 研究背景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4.2.5 主要启示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4.3.6 主要启示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4.1 研究背景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4.4.4 主要启示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1 研究背景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4.5.4 主要启示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4.6.1 研究背景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4.6.4 主要启示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4.7.1 研究背景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4.7.4 主要启示
    4.8 本章小节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5.1.2 苗木供需情况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5.2 发展趋势分析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5.3 需求预测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5.4 本章小节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6.2.1 战略布局
        6.2.2 战略目标
        6.2.3 战略途径
    6.3 战略重点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节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7.1.1 战略目标
        7.1.2 战略重点
        7.1.3 战略措施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7.3.1 战略目标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7.3.3 战略措施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7.5.2 战略目标
        7.5.3 战略重点
        7.5.4 战略措施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7.8 本章小节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8.1.4 理论分析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8.3.2 基本思路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8.4.2 基本思路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8.5.2 基本思路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8.6.2 基本思路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8.7 本章小节
9 结论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1 发表的论文
    2 编着的书籍
    3 获得的奖项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3)中国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林木良种选育技术
    1.1 引种
    1.2 选择育种
    1.3 杂交育种
2 苗木培育技术
    2.1 播种苗培育
    2.2 营养苗培育
    2.3 容器育苗
    2.4 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技术
3 展 望

(4)福建省油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尤溪县油茶产业化实践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我国食用油现状
    1.2 山茶油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可能的创新
2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2.2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 福建省油茶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福建省油茶生产的发展历程
    3.2 福建省油茶产业现状
    3.3 福建省油茶产业化存在问题
4 福建省油茶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4.1 农业产业化
    4.2 油茶产业化的内涵及其特性分析
    4.3 油茶产业的特性分析
    4.4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4.5 油茶产业化利益分配的主要方式
    4.6 油茶产业化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5 福建省油茶产业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5.1 承包经营模式
    5.2 龙头公司+基地模式
    5.3 股份制基地模式
    5.4 龙头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5.5 专业合作组织模式
6 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6.1 国外油橄榄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6.2 湖南省油茶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6.3 江西省油茶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6.4 浙江省油茶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7 尤溪县油茶业产业化实践分析
    7.1 尤溪县油茶产业现状
    7.2 尤溪县油茶产业政策
    7.3 尤溪县油茶产业化发展现状
    7.4 尤溪县油茶产业化发展经验
8 福建省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8.1 加强组织领导
    8.2 优化产业布局
    8.3 推广油茶优良品种
    8.4 开展标准化栽培管理
    8.5 强化科技支撑
    8.6 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
    8.7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8.8 培植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进程
    8.9 注重生态保护
9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无患子主要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产地无患子果实性状的地理变异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产地间果实性状变异
        2.2.2 不同产地间果实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3 无患子果实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2.4 不同产地无患子果实性状的聚类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产地无患子种仁含油率、种子出仁率的地理变异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产地间无患子种仁含油率、种子出仁率的方差分析
        3.2.2 无患子种仁含油率与种子出仁率及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产地无患子果皮皂苷含量的地理变异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2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4.1.3 测定方法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产地无患子果皮皂苷含量差异显着
        4.2.2 无患子果皮皂苷含量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2.3 依据皂苷含量的无患子产地聚类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种源无患子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种源无患子各时期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
        5.2.2 苗高和地径遗传变异
        5.2.3 无患子苗木性状地理变异模式
        5.2.4 长势较好的种源、家系苗期选择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无患子天然群体果实性状变异
        6.1.1 不同产地间无患子果实性状差异显着
        6.1.2 无患子果实性状变异呈规律性变化
    6.2 不同产地无患子种仁含油率、种子出仁率的地理变异
        6.2.1 不同产地间无患子种仁含油率、种子出仁率差异极显着
        6.2.2 不同产地间无患子种仁含油率、种子出仁率与产地地理因子的相关性
    6.3 不同产地无患子果皮皂苷含量变异规律
    6.4 无患子子代苗期生长节律和苗期性状遗传变异
    6.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油茶优良杂交子代主要性状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油茶概况
    1.2 油茶杂交育种概况
    1.3 油茶遗传变异性状研究进展
        1.3.1 营养体性状的遗传变异
        1.3.2 果实及茶籽性状的遗传变异
        1.3.3 抗逆性的遗传变异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营养体性状指标的测定
        2.2.2 果实及茶籽性状指标的测定
        2.2.3 叶片光合指标的测定
        2.2.4 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营养体性状变异性分析
        3.1.1 树体结构性状变异性分析
        3.1.2 枝梢性状变异性分析
        3.1.3 叶片性状变异性分析
    3.2 果实及种籽性状变异性分析
        3.2.1 果高、果径和果形指数变异性分析
        3.2.2 单果籽数、心室数和果皮厚度变异性分析
        3.2.3 产量及茶籽性状变异性分析
    3.3 叶片光合及生理指标变异性分析
        3.3.1 叶片光合指标变异性分析
        3.3.2 生理指标变异性分析
    3.4 杂交子代各性状相关分析
        3.4.1 杂交子代树体结构及茶籽性状相关分析
        3.4.2 杂交子代枝梢性状相关分析
        3.4.3 杂交子代叶片性状相关分析
        3.4.4 杂交子代果实性状相关分析
        3.4.5 杂交子代净光合速率与生理指标相关分析
    3.5 杂交子代综合多指标分析
        3.5.1 A杂综合多指标分析
        3.5.2 B杂综合多指标分析
        3.5.3 C杂综合多指标分析
        3.5.4 杂交子代综合得分与各性状相关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杂交子代营养体性状变异及相关性
    4.2 杂交子代果实及茶籽性状变异及相关性
    4.3 杂交子代光合及生理指标变异及相关性
    4.4 杂交子代多指标综合分析及优良单株评选
    4.5 杂交子代综合得分与各性状相关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油茶无性系表型及对环境条件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油茶国内外研究进
        1.1.1 油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1.2 油茶的栽培历史及生产现状
        1.1.3 油茶的技术研究进展
    1.2 油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1.3 油茶低产现状、原因及措施
    1.4 油茶种质资源与优良无性系
        1.4.1 油茶种质资源
        1.4.2 油茶优良无性系
    1.5 油茶无性系区域试验简介
        1.5.1 区域试验的重要性
        1.5.2 区域试验数学统计模型及稳定性分析模型
        1.5.3 油茶区域试验
第2章 前言
    2.1 研究背景
    2.2 总体设计
    2.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4.1 油茶无性系各试验点树体性状表型分析
        2.4.2 油茶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表型分析
        2.4.3 油茶无性系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2.4.4 油茶无性系表型性状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2.4.5 油茶无性系适应性综合评价
        2.4.6 油茶无性系适应性综合评价
第3章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3.1 试验地概况
        3.1.1 贵溪试验点概况
        3.1.2 樟树试验点概况
        3.1.3 黎平试验点概况
        3.1.4 金寨试验点概况
        3.1.5 新洲区试验点概况
        3.1.6 金华试验点概况
    3.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3 试验林营造
        3.3.1 整地和造林
        3.3.2 试验林的抚育管理
    3.4 区域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第4章 油茶无性系营养生长和树体生长特性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野外测量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试验点油茶无性系树高生长量分析
        4.2.2 各试验点油茶无性地径生长量分析
        4.2.3 各试验点油茶无性系冠幅生长量分析
        4.2.4 油茶无性系树体性状相关性分析
        4.2.5 油茶无性系树体性状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油茶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指标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测量指标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各试验地油茶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方差分析
        5.2.2 油茶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多试验点联合方差分析
        5.2.3 油茶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指标值多重比较
        5.2.4 油茶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相关性分析
        5.2.5 油茶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遗传稳定性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油茶无性系油脂组分及品质稳定性分析
    6.1 实验材料
        6.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6.1.2 实验仪器
        6.1.3 色谱条件
    6.2 实验方法
        6.2.1 脂肪油提取
        6.2.2 脂肪油甲酯化
        6.2.3 脂肪酸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油茶无性系脂肪酸组分分析
        6.3.2 各试验点油茶无性系脂肪酸组分方差分析分析
        6.3.3 油茶无性系脂肪酸组分联合方差分析
        6.3.4 油茶无性系脂肪酸主要组分含量多重比较
        6.3.5 油茶脂肪酸组分规律分析
        6.3.6 油茶无性系品质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油茶无性系丰产稳产特性分析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1.1 参试无性系
        7.1.2 设计与观测
        7.1.3 统计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各试验地油茶无性系单株产量方差分析
        7.2.2 油茶无性系单株产量的多点联合方差分析
        7.2.3 油茶无性系单株产果量比较
        7.2.4 油茶无性系单株产量及遗传稳定和生长适应性统计量估计和评价分析
        7.2.5 适应性统计量与稳定性统计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7.2.6 油茶无性系生长交互作用及适生范围分析
    7.3 结论与讨论
第8章 油茶无性系表型性状相关性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材料
        8.1.2 试验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油茶无性系各数量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8.2.2 油茶无性系各数量性状与茶油脂肪酸组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8.3 小结与讨论
第9章 总结与讨论
    9.1 总结
        9.1.1 油茶无性系营养生长和树体生长特性分析
        9.1.2 油茶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分析
        9.1.3 油茶无性系脂肪酸组分分析
        9.1.4 油茶无性系丰产性与稳产性分析
        9.1.5 油茶无性系表性性状相关性分析
    9.2 讨论
        9.2.1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集约化程度
        9.2.2 深入开展遗传变异规律研究
        9.2.3 新品种选育
        9.2.4 提高田间管理水平
        9.2.5 不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9)油茶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的比较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油茶的栽培利用历史与技术研究进展
        1.1.1 油茶栽培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1.1.2 油茶技术研究进展
    1.2 开展油茶研究的重要意义与潜力
    1.3 当前油茶技术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
        1.3.1 育种技术需要改进
        1.3.2 油茶生理生化及其生长发育内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1.3.3 新优品种的开发力度不够,经营水平不高
        1.3.4 油茶加工技术水平低下,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1.4 油茶种质资源与优良无性系
        1.4.1 油茶种质资源
        1.4.2 油茶优良无性系
    1.5 油茶的性状表现与生长发育特点
        1.5.1 树木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1.5.2 油茶的树体结构与生长发育特点
        1.5.3 油茶的产量与茶油的品质
    1.6 油茶的光合生理特性
        1.6.1 植物光合生理研究进展
        1.6.2 树木光合生理生态研究方法简述
        1.6.3 油茶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1.7 油茶的适生环境与养分需求
    1.8 遗传多样性与分子标记技术
        1.8.1 生物遗传多样性与遗传标记
        1.8.2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原理
        1.8.3 I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第2章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2.1 罗坊试验地土壤与环境条件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概貌
        2.1.2 土壤养分状况
        2.1.3 土壤水分与气候状况
    2.2 长埠试验地地理位置与气候概貌
    2.3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第3章 表型性状的比较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叶片形态特征测定
        3.2.2 果实特征测定
        3.2.3 物候现象观测
        3.2.4 主要生长性状指标调查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形态特征比较
        3.3.2 个体差异(变异)分析
        3.3.3 生长状况分析
        3.3.4 主要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3.4 讨论
第4章 种子脂肪酸组分与含量分析
    4.1 材料
        4.1.1 试剂和样品
        4.1.2 仪器
        4.1.3 色谱条件
    4.2 方法
        4.2.1 脂肪油提取
        4.2.2 脂肪油的甲酯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脂肪酸含量
        4.3.2 脂肪酸的组分与含量
第5章 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综合评价与结果分析
        5.2.1 模糊概率综合评判方法
        5.2.2 计算性状的隶属度
        5.2.3 计算无性系的模糊概率
        5.2.4 对油茶各无性系的综合评价
第6章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比较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季节环境因子日变化
        6.2.2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6.3 小结
    6.4 讨论
第7章 ISSR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实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油茶无性系ISSR 扩增结果
        7.2.2 DNA 的多态性分析
        7.2.3 遗传差异
        7.2.4 聚类分析
    7.3 讨论
第8章 总结
    8.1 总结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表(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活动成果

(10)史前社会复杂化理论与陶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社会复杂化:概念问题
第一章 古典进化论的解释
    第一节 摩尔根:亲属制度与社会复杂化
    第二节 恩格斯:技术进步与社会复杂化
第二章 新进化论的解释
    第一节 怀特:能源开发与社会复杂化
    第二节 斯图尔德:生态环境与社会复杂化
第三章 酋邦:早期社会复杂化的关键一环
    第一节 塞维斯之前:概念的提出
        一、 奥博格
        二、 斯图尔德
    第二节 塞维斯的“酋邦”:社会复杂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一、 再分配体系与早期等级制度的兴起
        二、 继承制度与亲族结构
        三、 司法实践与权力性质
        四、 酋邦概念的特点
    第三节 塞维斯之后:概念的修正与扩充
        一、 简单酋邦与复杂酋邦
        二、 集体取向的酋邦与个人取向的酋邦
        三、 生计财政与财富财政
        四、 战争与政体规模
        五、 所谓“古代国家产生的两种途径”
        六、 酋邦时代的意识形态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陶寺文化研究回顾
    第一节 第一阶段:新材料与旧模式
        一、 二重证据法的实践
        二、 二重证据法的不足
    第二节 第二阶段:困顿与转型
    第三节 第三阶段:新理论与新技术
        一、 聚落考古
        二、 天文考古
第五章 陶寺文化的社会复杂化进程
    第一节 研究策略
        一、 社会理论:专业化与等级化
        二、 考古材料:装饰性组件与实用性组件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 专业化
        二、 等级化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四、油橄榄繁殖圃营建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橄榄繁殖圃营建简报[J]. 林建民. 福建林业科技, 1977(S1)
  • [2]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3]中国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J]. 徐刚标,张合平,朱积余. 广西林业科学, 2002(01)
  • [4]福建省油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尤溪县油茶产业化实践剖析[D]. 戴柯炜.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3)
  • [5]无患子主要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研究[D]. 岳华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5)
  • [6]油茶优良杂交子代主要性状变异分析[D]. 杨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3)
  •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8]油茶无性系表型及对环境条件的响应[D]. 张平安. 西南大学, 2011(08)
  • [9]油茶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的比较分析与评价[D]. 张国武. 江西农业大学, 2007(03)
  • [10]史前社会复杂化理论与陶寺文化研究[D]. 苏家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标签:;  ;  ;  ;  ;  

橄榄育种苗圃建设简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