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所知道的王益同志(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1](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认为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李亚辉[2](2020)在《北宋真定贾氏家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贾氏家族因贾纬修撰《旧唐书》而得以入仕做官,从此家族开始发迹。到第二代贾琰成为宋太宗的潜邸大臣而倍受宠信,家族进一步壮大。第三代成员贾黄中官至参知政事,家族走向繁荣。第四代成员贾昌朝位列宰相,达到家族的鼎盛,从而正式跻身世家大族的行列。第五代成员贾青、贾炎、贾蕃各有成就亦在仕途上经历挫折,但仍能维系家族繁荣。直到北宋末年,伴随着金兵入侵,家族走向衰落。本文利用相关资料在考证贾氏家族姓氏来源、里籍变迁、家族世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贾氏家族起家与鼎盛的关键人物贾纬、贾黄中、贾昌朝并对以上三人在政治上的成就以及对当时的影响作出相应论述。北宋中期及宋室南渡后,贾氏家族逐渐衰落,结合其家族代表人物,分析其家族衰落的原因除了与两宋之交社会动乱的大背景有关外,还与荫补、党争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家族整体的婚姻与交游情况作了系统考证,分析其婚姻与交游所具有的的特点。又对其家族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家族着述的存佚情况作了认真考证。纵观真定贾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作为北人的贾氏家族,通过科举以及家族成员个人的努力,逐步迈向世家大族。科举与当时的的政治环境对家族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通过贾氏家族的兴衰荣辱亦可管窥整个宋朝的发展轨迹。
罗梦迪[3](2020)在《纪录片《新华书店》(节选)字幕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突飞猛进,影视作品也不断涌现出经典佳作创造辉煌。字幕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实践报告主要节选《新华书店》纪录片第三、四集的字幕内容作为翻译文本。该纪录片于2017年在CCTV 10科教频道开播,庆祝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新华书店》纪录片共六集,按照时间脉络回顾书店自延安诞生后,八十年里走过的历程。本报告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来解读该纪录片的字幕翻译,参考了张德禄教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四个层面,即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为理论基础,就语言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等模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新华书店》的字幕翻译本文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发现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同时对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给出一定的建议,并让观众有更好的观片体验,更深入地欣赏和了解该纪录片。
乔晓鹏[4](2019)在《学科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关于出版学学科批判性的反思正在进行,出版学在起源、理论、教育等方面的反思正是出版学学科发展与进步的关键,而其中也不能缺少出版史料的身影。《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作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汇编,它出版于1953年,完成于1959年,由张静庐辑注,全书共408篇,约250万字,收录了有关印刷、出版业的图片和书影共262幅,体现了张静庐在出版史料整理方面的功绩。对于其研究价值,多位编辑出版家都曾对该汇编提出过积极评价。但就该书来说,《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编纂缘起展现了张静庐的出版学科关怀,围绕该书所体现的编辑特点,以及其所具有的范式意义、时代局限,都在出版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有其应有的位置,值得当下出版学学科对其进行批判性研究。张静庐从事《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编纂其原因大概有三:第一是民国出版业发展繁荣与出版史研究的失衡,为张静庐编纂该书提供了社会文化背景;第二是个人出版经历促使其重视出版史料的收集整理,他具备编纂这套书的能力;第三是晚年的出版工作生涯带来的身份转变对其从事出版史料整理工作的影响。该丛书呈现出体例多元、注释详备、求“新”价值、拓展视野、力图求真、相互相映照等编辑特点,这些编辑特点从侧面凸显出本书的学科史价值和范式意义。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编纂缘起、基本情况、特点的梳理和研究,其中既展现了张静庐和该丛书与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关系和互动,也体现了该丛书与出版学学科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呈现的新特点。概括起来其价值有四:一是史料积累价值即该书成为出版学研究的参考书,二是概念创造价值,提出了出版史料的概念,三是历史分期价值,对近、现代中国出版史进行了时期划分,四是研究视野价值,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科自觉。站在21世纪的新时代,回望《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整理与编纂,分析其在范式意义、时代局限、空间发展三方面仍然对出版学发展有着反思作用。在范式意义上,其不仅改变了出版领域对出版史料等基本问题的独特理解和关系界定,确立了出版史料的研究领域和工作范围,甚至影响了出版学研究的基础和内容;所涉及的近、现代中国出版史分期内容,为出版史料甚至出版学研究提供认识方向和课题决策上的判断依据和价值标准;在出版史料整理上的方法和特点,以及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科自觉,为以后的出版史料整理及出版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参考。在时代局限上,由于受客观历史性因素及主观取材范围、时间因素影响,该书存在史料收集不当、分类不明的缺陷。而跳脱出该书本身的范式意义及历史局限,未来学科发展应该从加强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出版研究的范式转换、加强中国出版史料学建设三个方面努力。
王彤[5](2018)在《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新闻宣传活动及思想评析》文中提出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胡乔木作为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人,长期负责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宣传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国家转型的时候引导新闻界守住了思想阵地,而且对当今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新闻宣传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其新闻宣传思想的内容,分析其新闻宣传活动及思想的特点、局限性及地位,并作相应启示。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术语界定。本文以粉碎“四人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四个重要事件为节点将改革开放初期(1977年~1989年)划分为三个阶段——拨乱反正阶段、改开放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阶段,分别阐述每个阶段胡乔木的新闻宣传活动及思想。第二部分,介绍改革开放初期三个阶段新闻界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分别介绍胡乔木三阶段的新闻宣传活动。第四部分,综合概括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新闻宣传思想的内容,分析其特点,指出其局限性,评价胡乔木在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地位。第五部分,结语。文章对改革开放初期新闻界的重要事件作了具体考察,对胡乔木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当今新闻舆论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胡乔木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的新闻宣传活动,是本文和其他文章较少涉及的。
郭景川[6](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提出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韩洪泉[7](2017)在《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述略》文中指出发挥上海大城市的优势,全力支援人民抗日武装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尤其是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是全国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赋予上海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支援工作,就内容而言是全面的,就时间而言是全程的,并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其中1938年初至1939年底是支援工作的起步与展开阶段,支援方向从江西到皖南,重点是全面支援新四军的建设;1940年初至1941年初是支援工作的转折与调整阶段,支援方向从江南到苏北,重点是人力和物力支援,并在皖南事变后为帮助新四军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作出了特殊贡献;1941年初至1945年8月是支援工作的深化与拓展阶段,支援方向从江淮到浙东,重点是支援新四军和根据地的建设事业。鉴于上海的优越条件和特殊地位,其支援工作对新四军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具有其他城市和地区难以替代的特殊意义。
沈海涛[8](2017)在《20世纪江西篆刻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期间,江西涌现出了陈师曾、傅抱石、许亦农、萧高洪等在全国印学界有着重要地位的篆刻名家和印学理论大家。纵观20世纪江西篆刻发展历程,经历了晚清印风的承续期、名家辈出的崛起期和推陈出新的繁荣期三个阶段。100年间,江西篆刻创作风格各异,既有传统的雄浑豪放、挺拔钢锐印风,也有颇具时代气息的当AI写作意印风,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风貌。在江西印学家的努力下,率先编着了篆刻教材,写出了第一部中国篆刻史,开辟了“印章历史与文化”这一印学研究新领域。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篆刻教育走在当时全国前列的,回民内部传承为该时期江西独具特色的篆刻传承方式。20世纪江西创立了一批篆刻社团,上半叶多为带有商业性质的印社,下半叶均为纯艺术性的印社,这些印社为培育篆刻家、繁荣印学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系列展赛艺术活动增进了江西篆刻家与外界的交流、学习,提高了江西在全国印坛的影响,尤其是傅抱石走出国门进行的国际交流,为中国篆刻赢得广泛赞誉。本论文在全面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江西20世纪篆刻发展的整体面貌,匡正了学界的一些错误认识,为进一步研究江西现代篆刻作出了初步的学术探索。
桑文轩[9](2017)在《同善社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是中国会道门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成立的同善社虽然被学术界多有关注,但是对其诸如思想、组织、社会功能等方面研究还不甚深入。故本文对同善社的发展演变、教义教规、内部组织、社会活动、社会影响、发展壮大的原因等方面进行考察,有利于还原同善社真实的历史面目。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探讨:第一章,同善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同善社成立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过程。第二章,探讨了同善社内部的教义体系、教规仪式、组织系统。第三章,详细了同善社传统的宗教活动与新式的外部活动,与其它宗教组织的接触与互动,以及当时社会各方面对同善社的看法。第四章,总结了同善社作为新式会道门为何会发展壮大的原因。同善社继承了旧式民间秘密宗教组织的诸多方面,发展成为了新兴会道门组织。它在教义教规、仪式规程、宗教活动、对政府的态度等方面继承了旧式民间秘密宗教的特点,但在教义教规、组织系统、道职体系方面不仅继承原有的传统,还发展出自己的特点。同善社还在教育、社会救济等方面展开新式社会活动,对政府的态度与行动也不再是一味的仇视与对抗,而是因时而异,灵活采取对策。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因素,才使得同善社成为民国时期第二大会道门组织,深刻影响着民国社会的诸多方面。
欧阳敏[10](2016)在《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企业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出版,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文化有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等多个层次,企业制度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它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现象。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企业制度的构成要素、运行状况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作为中心案例,本论文主要借鉴文化学、传播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展开研究。本论文的目标在于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建立健全正式企业制度及其实施机制?(2)非正式企业制度可否为构建有文化特色的出版企业提供一种可能?如果可以,该如何构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从正式企业制度和非正式企业制度两方面展开。正式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以及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管理活动中的制度成分,第一至第四章对此展开论述;非正式制度是企业成员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的集合体,主要包括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企业习俗等,第五章对此进行探讨。产权是指人们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关系,产权制度就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第一章主要探讨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等企业的投资者们围绕“资本”这种重要的企业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关系。从民营出版企业的资本来源而言,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企业主要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本,但由于证券市场还处于幼稚时期,股票一般并不“上市”发行,主要由公司同人及其亲友认购;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的股票在1940年代曾经“上市”发行,受到投资者的拥趸。从民营出版企业的资本结构而论,民国时期的四大书局的资本结构中都有官僚资本的存在,不同的是,整个民国时期,商务和中华的官僚资本比例很低;早期的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民间资本占主导地位,抗战以后,官僚资本开始大量注入,两家书局逐渐为官僚资本所控制。资本结构对出版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传播立场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某一时期出版业整体资本结构的考察,我们大致可以判断这一时期的出版传媒生态。第二章探讨民营出版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及员工的罢工运动。人事管理是组织的管理职能之一,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等大型企业在人事管理管理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制度化尝试:除了高管和特聘编辑,大部分职员都是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进入公司,制度严格;民营出版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较一般行业优厚,商务印书馆是民国时期最早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企业。同时企业员工尤其是印刷工人对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也进行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抗争,制度化实践与员工抗争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第三章论述民营出版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本章论述的是狭义的出版企业的生产活动,即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发稿、看样等活动。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在书刊的生产管理上“有章可循”。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早期都是靠出版通俗书刊起家,选题策略是“做通俗文化的‘弄潮儿’”,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阅读浪潮;组稿方面,以优厚稿酬聘请“鸳鸯蝴蝶派”文人专职写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稿酬制度的建立。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在实力壮大后都以教育出版为重心,在教科书的生产管理上,组建以“教学研究型”编辑为主的生产管理团队,在生产管理理念上,注重计划与创新。第四章探讨民营出版企业的营销管理制度,出版企业的营销主要包括广告宣传和发行。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在广告管理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出色,制度比较完善。在广告传播机构方面,它们设置推广科作为广告管理工作的主体,既负责本版书刊的广告业务,同时还代理其他企业的广告;在广告传播媒媒介上,以日报和杂志为主体;在广告传播内容上,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从“通俗”走向“朴实”。管理层级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是民营出版企业发行管理工作中的“二重奏”。第五章探讨非正式企业制度,着重探讨民国时期杰出出版家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和企业习俗是非正式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企业家精神是经营者企业经营者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企业家精神主要有冒险精神、契约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团结精神以及爱国精神等。总之,企业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文化,它应该为出版企业的文化传播使命服务,同时出版企业也应该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二、我所知道的王益同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所知道的王益同志(论文提纲范文)
(1)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
小结 |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
小结 |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
小结 |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北宋真定贾氏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宋代家族史的研究现状 |
(二)真定贾氏家族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真定贾氏家族概况 |
第一节 真定贾氏的源流 |
第二节 真定贾氏的迁徙 |
第三节 真定贾氏的世系 |
第二章:真定贾氏家族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真定贾氏的发迹 |
第二节 真定贾氏的崛起 |
第三节 真定贾氏的鼎盛 |
第四节 真定贾氏的延续 |
第三章:真定贾氏家族的婚姻与交游 |
第一节 真定贾氏的婚姻网络 |
第二节 真定贾氏的交游关系 |
第四章:真定贾氏家族的家风与着述 |
第一节 真定贾氏家族的家风 |
第二节 真定贾氏家族的着述 |
第五章:真定贾氏家族的衰落 |
第一节 真定贾氏在南宋的情况 |
第二节 真定贾氏的衰落过程 |
第三节 真定贾氏的衰落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真定贾氏家族部分成员墓志拓片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纪录片《新华书店》(节选)字幕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0.1 Research Background |
0.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0.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One Process Description |
1.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1.1.1 Characteristics of Documentary Subtitle Translation |
1.1.2 Reference and Research of Parallel Text |
1.2 In-translation Process |
1.3 Proofreading |
Chapter Two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
2.1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
2.2 The Form and Relationship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at Cultural Level |
3.1.1 Transliteration with Interpretation |
3.1.2 Paraphrase |
3.1.3 Literal Translation |
3.1.4 Free Translation |
3.2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at Contextual Level |
3.2.1 Paraphrase |
3.2.2 Free Translation |
3.3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at Content Level |
3.3.1 Omission |
3.3.2 Addition |
3.3.3 Paraphrase |
3.4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at Expression Level |
3.4.1 Free Translation |
3.4.2 Adjustment of Word Order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ments |
(4)学科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文献综述 |
一、张静庐与《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编纂缘起 |
(一)民国出版业的繁盛与出版研究的失衡 |
(二)个人出版经历的影响 |
(三)身份转变的影响 |
二、《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基本情况及特色 |
(一)基本情况 |
(二)编辑特色 |
1.体例多元:交叉融合 |
2.注释详备:“辑”“注”同行 |
3.求“新”价值:挖掘新史料 |
4.拓展视野:重视多元史料 |
5.力图求真:重视史料的鉴别、互证 |
6.相互映照:展现出版业与社会图景 |
三、《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学科史价值 |
(一)史料积累价值:出版学研究的参考书 |
(二)概念创造价值:“出版史料”的正式提出 |
(三)历史分期价值:近、现代中国出版史分期地提出 |
(四)研究视野价值: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科自觉 |
四、《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学科史方位 |
(一)范式意义 |
1.出版史料收集的范式意义 |
2.出版史分期的范式意义 |
3.出版研究方法上的范式意义 |
(二)时代局限 |
1.客观历史性因素造成的史料收集不当 |
2.主观取材范围及时间因素造成的分类不明 |
(三)空间发展 |
1.加强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 |
2.加强出版研究的范式转换 |
3.加强中国出版史料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新闻宣传活动及思想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相关术语界定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2. 改革开放初期新闻界基本情况 |
2.1 拨乱反正阶段新闻界基本情况 |
2.2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新闻界基本情况 |
2.3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阶段新闻界基本情况 |
3. 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新闻宣传活动 |
3.1 拨乱反正阶段胡乔木新闻宣传活动 |
3.2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胡乔木新闻宣传活动 |
3.3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阶段胡乔木新闻宣传活动 |
4. 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新闻宣传思想及评价 |
4.1 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新闻宣传思想内容 |
4.2 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新闻宣传思想特点 |
4.3 胡乔木在改革开放初期新闻宣传活动中的地位 |
4.4 争议性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一、书信往来 |
二、学术交流 |
三、工作交往 |
四、社团活动 |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江西到皖南:支援工作的起步与展开 (1938年初至1939年底) |
二、从江南到苏北:支援工作的转折与调整 (1940年初至1941年初) |
三、从江淮到浙东:支援工作的深化与拓展 (1941年初至1945年8月) |
四、结语 |
(8)20世纪江西篆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20世纪江西篆刻的研究现状 |
1.1.1 篆刻家相关研究 |
1.1.2 印学理论相关研究 |
1.1.3 展赛活动及对外交流相关研究 |
1.1.4 篆刻教育及其它相关研究 |
1.2 20世纪江西篆刻的研究对象、范围、价值及方法 |
1.2.1 研究对象、范围及价值 |
1.2.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发展脉络 |
2.1 晚清印风的承续期(1900-1923年) |
2.2 名家辈出的崛起期(1924-1976年) |
2.3 推陈出新的繁荣期(1977-1999年) |
第3章 篆刻名家篆刻艺术研究 |
3.1 陈师曾的篆刻艺术 |
3.2 傅抱石的篆刻艺术与微雕边款 |
3.3 许亦农的篆刻创作 |
3.4 萧高洪的篆刻创作 |
第4章 篆刻理论研究 |
4.1 篆刻史研究 |
4.1.1 傅抱石的中国篆刻史研究 |
4.1.2 萧高洪的印章历史与文化研究 |
4.2 篆刻技法研究 |
4.2.1 篆刻技法研究简述 |
4.2.2 篆刻技法研究的特征及意义 |
第5章 篆刻传承与印学组织 |
5.1 篆刻教育与传承 |
5.1.1 学校中的篆刻教育与专业篆刻培训班 |
5.1.2 师徒相授的篆刻艺术传承 |
5.2 印学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
5.2.1 带有商业性质的印社组织 |
5.2.2 专业印社及江西省书协篆刻委员会 |
第6章 篆刻艺术活动与对外交流 |
6.1 篆刻展赛艺术活动 |
6.1.1 江西篆刻展赛艺术活动 |
6.1.2 与省外联合举办的篆刻及相关展赛 |
6.1.3 全国赛展活动参与情况 |
6.2 对外交流 |
6.2.1 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交流 |
6.2.2 与日本的国际交流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世纪江西篆刻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9)同善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重点突破的方向 |
第一章 同善社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同善社的创立 |
一 背景 |
二 前身 |
三 注册 |
第二节 同善社的初期发展与全面繁荣 |
第三节 同善社的曲折发展 |
一 国民政府成立后被取缔 |
二 全面抗战时期与日伪合作 |
第四节 同善社的复兴与衰亡 |
一 沦为国民党对抗共产党的工具 |
二 共和国成立后彻底被消灭 |
第二章 同善社的内部透析 |
第一节 庞杂的教义体系 |
一 继承三期末劫、无生老母等传统教义 |
二 发展三教合一,突出儒家学说 |
三 传道典籍 |
第二节 仪式、入道程序与静坐修功之法 |
一 繁琐的仪规 |
二 入道仪式 |
三 静坐修功之法 |
第三节 组织体系和内部构建 |
一 严密完整的组织系统 |
二 严格神秘的道内职级 |
第三章 同善社的外部活动 |
第一节 传统的宗教活动 |
第二节 新式的社会活动 |
一 公益活动 |
二 开设国学专修馆 |
三 政治倾向与政府的态度 |
第三节 与其它宗教组织的接触与互动 |
一 本土宗教组织 |
二 外来宗教组织 |
第四节 同善社的公众形象 |
第四章 同善社发展壮大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方面的大因素 |
第二节 自身独特的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企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企业制度首先是一种文化形式 |
二、技术与制度:出版企业成为强势“新媒体”的核心要素 |
三、出版史研究为什么要引入“新制度经济学”? |
四、何以选择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 |
第二节 对基本概念的阐释 |
一、对制度的阐释 |
二、对企业制度的阐释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有关民国出版企业制度的史料情况 |
二、有关民国出版企业制度的主题研究 |
三、有关民国出版企业制度的片断式研究 |
四、有关民国出版企业制度的外围资料 |
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代出版企业制度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产权制度:资本的来源、结构及演变 |
第一节 民营出版企业股票的募集与流通 |
一、股份制出版企业股票的发行 |
二、股份制出版企业股票的流通 |
三、结论 |
第二节 民营出版企业资本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营的影响 |
一、资本结构的演变:从“在商言商”到依附官僚资本 |
二、资本结构演变对经营的影响:从经营性产权激励到企业家“政治化”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事管理制度:制度化实践与员工抗争之间的动态平衡 |
第一节 民营出版企业人事管理的制度化实践 |
一、民营出版企业的职员进用制度 |
二、民营出版企业的职员培训制度 |
三、民营出版企业的职员薪资及福利制度 |
四、结论 |
第二节 民营出版企业职工罢工的诉求、策略及影响 |
一、主要民营出版企业罢工事件的统计信息 |
二、为何抗争:生存需求还是阶级觉悟? |
三、如何抗争:内部的联合还是外部的联合? |
四、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产管理制度:从“通俗出版”到“教育出版” |
第一节 民营出版企业的通俗书刊生产管理制度 |
一、民营出版企业通俗文学的生产概况 |
二、民营出版企业如何型塑通俗文学的生产制度 |
三、结论 |
第二节 民营出版企业的教科书生产管理制度 |
一、民营出版企业教科书的生产概况 |
二、民营出版企业如何型塑教科书的生产管理制度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营销管理制度:广告与发行 |
第一节 广告管理制度的“三要素” |
一、书业广告的传播者:书局自设推广部门 |
二、书业广告的主要媒介:报纸与杂志 |
三、书刊广告文本中的企业形象 |
四、结论 |
第二节 发行管理制度的“二重奏” |
一、管理层级结构:发行部门及其运作制度 |
二、社会关系网络:发行工作中的血缘、亲缘、学缘、地缘以及业缘等关系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正式企业制度与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非正式企业制度的构成要素 |
一、行为文化层面的非正式企业制度 |
二、心态文化层面的非正式企业制度 |
三、结论 |
第二节 近现代杰出出版人的企业家精神 |
一、近现代出版企业家精神产生的背景 |
二、近现代出版企业家精神的集体呈现 |
三、近现代出版企业家精神的启示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四、我所知道的王益同志(论文参考文献)
- [1]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2]北宋真定贾氏家族研究[D]. 李亚辉. 河北大学, 2020(08)
- [3]纪录片《新华书店》(节选)字幕英译实践报告[D]. 罗梦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学科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研究[D]. 乔晓鹏. 河南大学, 2019(01)
- [5]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新闻宣传活动及思想评析[D]. 王彤. 暨南大学, 2018(01)
- [6]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述略[J]. 韩洪泉. 抗战史料研究, 2017(02)
- [8]20世纪江西篆刻研究[D]. 沈海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9]同善社研究[D]. 桑文轩.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10]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企业制度研究[D]. 欧阳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