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九四年市场物价运行态势前瞻(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指出
陈斯亮[2](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李全平[3](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认为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柳笛[4](2020)在《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构成了“民生”概念的基本范畴,并在这些生存需要的改善和满足中不断丰富着“民生”的内涵。人类对丰衣足食的向往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为了实现这一最为朴素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便使“经济”具有了最初的价值,在基础与目的的循环往复之间,展开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图样。“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是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秉持的初心和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回望历史,可以看出“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而重要的手段就是“发展经济”。迈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指明了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循环贯通的基本逻辑,具体回答了在“何种发展”中“如何改善民生”这两个相互融通的问题,如何在历史的变迁中掌握其运动变化的轨迹,对新时代交出“怎样做”的答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实的人”因其需要的广泛性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这既包含“吃喝住穿”的需要,也包含因“生产”所带来的“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伴随着“生产”不断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使生活不再仅仅围绕“吃喝住穿”的同时,也围绕“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延续。这个朴素的逻辑构成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般规律,二者的运动不仅包含了来源于其二者本身相互作用的运动轨迹,也包含“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的外部条件的运动轨迹,良好的外部条件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序地循环,反之则成为桎梏。针对“经济”和“民生”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属性和发展变化的特性,探究其之间变化规律的同时需要将二者置于纵深发展的历史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把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难甫平,为了实现“民生改善”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出于国际竞争角度考虑,受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需要建立起以重工业为核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了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中,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国家财力物力基础薄弱,社会物质财富严重匮乏的条件下,依赖“高积累、低消费”、“统分统配”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生活,用“三个人饭,五个人吃”的办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以牺牲“农、轻、重”比例的协调,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这一时期是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并在一种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一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运而生,使得作为国家发展核心议题的经济建设开始成为推动国家富强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在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缓解了落后地区的贫困、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实现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愈发突出,解决好这些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在经济发展中真正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产生这些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发展,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等问题掣肘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在人民生活水平上呈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党中央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关系科学认识的深化,更回应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逐渐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精准发力,注重积极而为的同时更注重量力而行,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得以提升。总体上看,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正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然而,当前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强化。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鉴于此,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价值旨趣,要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成为驱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用民生的层级性发展优化经济系统的供给质量。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就如何妥善地把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关系和运动规律来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发展难题。未来的发展中要在不断建设的同时汲取各国的经验教训,要克服“贫困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警惕“高福利陷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质的飞跃,我国经历了以“经济与民生平行”、“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为外在表现形式的三个阶段。从二者的运动演进规律来看,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而改善民生始终是发展的价值坐标,要在不断夯实经济发展这一“水之源、木之本”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二者互动的外部影响条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持续完善制度建设,铸就创造历史伟业。
彭敏[5](2020)在《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学科是构成高校的基本元素,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基于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学科在分化的同时也不断综合,并且综合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趋势,交叉学科备受关注,高校为了增强竞争力也越来越重视交叉学科建设。文章以“交叉学科”为研究对象,以某地方高校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为案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过程及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交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发展对策,并分析其发展前景。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从国家、社会、高校层面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对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交叉学科建设等概念进行界定,对和交叉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从国内、国外两个领域对交叉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性回顾,并提出了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的描述,以及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状况的介绍,论证了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简单介绍了SWOT分析法,分析了SWOT分析法在本研究中的可行性,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选取了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作为个案,采取访谈法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对某校的教育技术学进行了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方面描述了该高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具有学校特色和稳定的招生规模方面;劣势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科研究深度不足,学科建设要求相对偏高,学科内部不协调;机遇方面主要从国家和学校提供的支持进行分析;挑战方面则主要分析了社会认可度低,高校传统体制和模式的不足,缺乏资源共享和资金等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前文对该校教育技术学的SWOT分析,从交叉学科的学科内部、地方高校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学科对策主要为坚持学科间深度融合,促进交叉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不断研究创新,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活力;明确交叉学科的学科定位。学校对策主要为合理配置交叉学科建设资源;营造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完善师资队伍;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外部对策主要为创新交叉学科研究资助体系;创新交叉学科平台管理机制;创新教师聘任评价体系。并且提出以问题解决导向为主线、以特色学科为中心、以前沿性学科为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四个方面的关于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展望。
尚林涛[6](2020)在《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政府举债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缓解地方财政短缺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但规则缺失下地方政府举债的直接后果是地方政府债务激增,财政风险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化运行形成潜在威胁。因而,为避免因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促进地方政府举债健康发展,加强对地方政府举债专门性整治就愈发紧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我国已经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政府举债作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一环,需对其加强关注和规制。就现行法律规制与地方政府举债实践而言,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制在举债主体资格、举债程序、举债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而,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制道路任重而道远。针对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此进行分析论述。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地方政府举债一般理论基础的梳理。这一部分从地方政府举债的理论基础、举债作用、举债历史发展历程以及举债现状等四个单元对地方政府举债展开相关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概括性认识。第二部分是根据我国地方政府举债现状,特别是我国地方政府举债相关法律规范文件。梳理出我国地方政府举债存在的法律规范和制度问题。法律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规范效力水平低与专门性法律规范缺失两个方面。制度问题则集中反应在事前发行审核制度、事中监督制度和事后责任追究三个方面,并据此展开相关论述。第三部分是针对我国地方政府现存问题,考察域外之美国、日本和巴西三国有关地方政府事前发行审核、事中风险防控和时候责任追究三个方面相关规定,为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制提供域外参考。第四部分是在我国地方政府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从原则性条款入宪、适时制定《财政责任法》、扩大地方政府举债主体资格、完善举债发行审核程序、加强举债信息公开、完善地方政府举债风险防控、明确地方政府举债责任主体和强化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追责等方面提供完善建议,为我国地方政府举债实践与法律规制提供理论参考。
秦涛[7](2019)在《NHK公司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橡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对橡胶制品施加较小的力就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这种形变会随工件的形状改变,填补工件间隙,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NHK公司是专业生产橡胶制品的中型公司,由于现有的部分橡胶制品产能过剩,公司在探寻市场的过程中发现O型圈密封件的市场较好,发展空间广阔,于是开发了新的橡胶制品——O型圈密封件,公司进而面临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时,公司新开发的O型圈密封件生产成本高、渠道销售能力弱、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阻碍着公司的发展。因此,NHK公司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会,克服弱点,制定正确的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成为公司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思路。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市场营销的内涵,洞悉营销观念的演变,回眸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并且着重介绍了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以及PEST分析模型的内涵和方法,以及建立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和PEST分析模型基础上的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环境进行分析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介绍了NHK公司的概况,对O型圈密封件国内外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对NHK公司O型圈密封件的市场进行了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市场需求三个方面。第四部分基于NHK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O型圈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制定了NHK公司O型圈密封件市场营销策略,并对其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进行详细的说明。第五部分提出了NHK公司实施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有针对性的从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强市场营销控制、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三方面展开。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李震邦[8](2019)在《香港房地产发展的周期波动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自香港在1997年回归之后,香港房地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方面是政府对土地供应量的改变,其次是发生了亚洲金融风暴;这些事件使香港房地产市场出现剧烈的震荡;这种情势非但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格局没有益处,当中楼宇价格快速上涨,资产价格急速上升,房地产产业运作周期扩展失调等,都并未出现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本文希望以香港回归前与回归后的房地产市场运行周期的状况,从香港情势及房地产业根本入手,继而建立一套有效的波动范围法“房地产指数方法”使避免经济大幅度被房地产市场拖垮,并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减少房地产周期波动对香港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探究香港房地产市场为例,划分当中周期的变化,从往绩数据中可了解到香港房地产周期,存在着三段式的结构,即从80年代开始统计直至现在(2019年),发现正循上升循环趋势作正向循环上升,即大涨小回的趋势不变,打破了传统的周期分析;传统的周期形态分析大都是平衡在山字形方向出发,并以横行式发展作基础分段分析;而本文就发展三段式结构,作N字形的上升周期循环为依归,并首次明确提出了三段式的分段周期形态划分(1),而传统的周期划分只以平衡式作区分,究其原因很大机会是由于西方经济历史使然,例如欧洲、德国、法国等大城市,其房产价格在长时间内都是处于平衡式周期循环发展,而并非作上升式周期循环态势作发展,所以本文在研究香港房地产周期,从统计数据上得出N字形,三段式(近40年)的周期发展是对研究周期划分及形态结构上的大不同。接着,从香港的房地产供应数据上,找出供需差异的变化,得出供需差异是周期改变走向形态的重要因素,供需差异是扭曲周期通道的重要归因,例如当建屋落成量出现较大的差异变化时,房地产价格趋向便有扭曲改变之势头,明显的差异是发生在1996和1997年,1996年的私营楼宇总体供应是明显低于五年的平均(少于三万个单位),而1997年的楼宇供应却比较起1996年更少,而1998至1999年供应却大幅度攀升、多于近八成,这表示供需差异的改变是有扭曲趋向势头的征兆作用;其特征基理为供应先大幅明显下降(低于平均),价格大幅上升,然后却大幅下降,但整体下降的最终价格,都不会低于上一次周期的最低,亦即是周期波浪形态上一浪高于一浪的态势。第三章清楚划分香港房地产周期及供需差异拐点改变周期趋势征兆势头。接着,本文会把香港房地产作实证分析。在房地产实证分析里,本文比对了香港及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发现香港与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较不受人均收入的影响,反而更受当地总体生产总值影响,其信度高达七成;意即反映出经济生成并没有受惠于方众,而经济成长的果效在房地产市场有比较突出的体现,这表示当地贫富差距比较严重,经济生成的成果并没有流向方众。本文更从比较香港与深圳的房产价格形态,发现两者有成反比之势,即每当年度香港房产价格火热,深圳房产的升幅也会相应放缓,反之亦然,这显现出两地经济及资金流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地热钱流动频繁。本文并从实证分析发展出七项房地产景气指数,简称为香港七项房地产经济指数,这个指数先以各项因子为锚,然后以平均化加权形式将七项指数编制,项目加入失业率,租金及房屋供应等重要相关因子项,因而达至调配香港七项房地产指数,并从中观察到其独有基理形态,继而从这个基理形态的波动中,发现了其有着比较显着的先行者形态征兆出现,若加入仰角分析法,角度趋势征兆更益发明显,可从中观察得到房产价格改变的征兆。其特点是失业率、租金调整稍微早于房地产价格调整,而房地产价格调整是稍微早于经济调整,反之亦然。即房产衰退微微先行于经济发展,繁荣滞后于经济。这与传统基理相一致。而传统上房地产景气指数一般会使用八项指标作分析,本文尝试减少一项相关因子项目,得出七项房地产指数,其形态发展势态比较突出,因而使分析形态上有更好的体现,对了解转势有显着帮助。最后,发展出香港房地产反周期预警基制措施,在本文里前述的周期划分,继而对香港房地产周期的实证分析,与香港七项房地产指数建立及V分法(超45°度)的使用,都可更清晰明了香港房地产周期的基理及当中的变化。最后,本文就是从这些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房地产的周期通道,并希望从这周期通道中找出预警讯号机制,及时作出反周期调控以稳定房地产市场。在建立周期通道上,本文先以中原城市领先指数为基准,设定年度上轴、中轴及下轴,继而把这个基轴作延伸,建立出周期通道;而从本文前述的研究发现香港经济生成与房地产生成是呈正向关系,而香港经济更二十年上落幅度都不超过十个百份点(例如2001年香港经济成长率最高为9.5%而最低时负增长为-5%),通过这一发现,因而得出预警周期通道为上下不多于一成,从而建立出香港房地产预警周期通道;透过这个预警通道的建立,作出反周期预警;当房地产价格在短期里大幅攀升或下跌,有冲穿预警通道之势,反周期预警调控措施就会出台,目的是稳定房地产市场使之能健康发展;其主战略是积极不干预为本,市场为主;配合香港七项房地产景气指数(简称香港七项房地产指数)及V分法(超45°度仰角分析法)的运用更可准确地把预警发挥效果,七项房地产指数和预警周期通道是独立运作,但可互相配合,两者是两种不同的系统,目的是使预警更准确,在反周期调控措施操作上更能发挥作用。反同期预警措施分为短、中、长期的操作措施,短期操作措施包括加或减房贷利率,中期操作措施是预售房产期货以稳定预期供应,长期措施是建立熟地储备。短、中期操作措施是治标,长期操作措施才是治本。其中在愿景方面,本文建议成立土地中央银行以创新方式造地,建立成熟的土地储备,以供应为本位出发,作出适当稳定的长远土地规划才是治本之法。
杨学平[9](2019)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等55个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对祖国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创造作出了卓越贡献。虽然,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情况有所差异,但是,总的趋势是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而巩固统一稳定的中华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的“大一统”观念便形成,且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此后的汉、唐、元、明、清等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尽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过割据和分裂,但国家的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方向。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遭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民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中华民族久经磨难的近百年中,能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国家独立、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留下的最有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了,并且实现了中国化,进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实践。对于中国的民族问题,也正因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了,才成功解决了各民族在国家中处于何种地位、如何实现各民族完全平等、通过何种制度确保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等系列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就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的“法宝”。这个“法宝”内容是什么?是怎样进行“中国化”的?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的展开,期望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丰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战略、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所裨益。本研究结合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研究所提供的文献资料和学术成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行研究时,主要探讨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了“化之源”,即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进行了阐释。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并没有以独立的篇章展现出来,而是有机地渗透在他们关于民族和国家理论的论述中。他们的思想光芒主要由继承者列宁完整提出,进而系统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化”之“源”。基于此,本部分较为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的形成动因、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进而呈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之基本轮廓。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机”,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契机进行了剖析。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中国化”正处于艰辛探索的关键节点为视阈,并从国家和民族层面、国际层面、中国共产党层面三个维度,考察了是什么样的历史契机,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在那个节点能够明显“起步加速”,以此更加全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路”,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进行了划分和阐述。在纵向上,以显着变化的历史阶段节点为界,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分为1921-1949、1949-1978、1978年以来三个主要阶段来考察,并尝试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的基本态势。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多维成果进行了梳理。将成果划分为理论成果、制度成果、道路成果。具体而言,理论成果分为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制度成果分为政治制度成果和制度性法规成果;道路成果集大成了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总结,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以此坚定民族区域自治自信,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一步推向深入提供路径参考。这也是本研究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之所在。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同样在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上,中国走上民族区域自治道路,也并非偶然,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国情,以及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持续推进“中国化”的结果。这一“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解放、实现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正确抉择过程,顺应了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化”产物的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成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而且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这启示我们,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继承者”的永恒主题。这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虽然任重道远,但前景一片光明。
王雨菲[10](2018)在《我国通货膨胀的运动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如此高速的增长与政策当局对经济形势的精准解读和宏观政策的恰当实施密不可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水平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已经逐渐步入“新常态”时期,呈现出了新的阶段性特点。与此同时,通货膨胀问题也需要我们重点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货膨胀的运动特征主要指通货膨胀的持续性特征和波动性特征。本文首先通过AR-trend-bound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运动特征进行探析。AR-trend-bound模型是一个有界的非线性模型。本文使用的衡量通货膨胀的数据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度同比数据,样本区间为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情况进行了描述统计,并对1997年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进行了分析,接着利用AR-trend-bound模型得出1997年至2017年我国通货膨胀的持续性、波动性情况。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的持续性较高,波动具有周期性和聚集性。另外,本文还讨论了通货膨胀运动特征的影响因素。利用AR-trend-bound模型得出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和波动性的数据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来分别探讨货币因素、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汇率对通货膨胀持续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长期均会对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和波动性产生正向的影响,而经济增长在长期会对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和波动性产生负向的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一九九四年市场物价运行态势前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九九四年市场物价运行态势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3)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整体上把握民生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
1.3.2 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作用研究 |
1.3.3 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性创新之处 |
1.6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2.1.2 经济发展的目标 |
2.1.3 民生概念界定 |
2.1.4 民生改善的内涵 |
2.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逻辑 |
2.3.1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关系的媒介是“人” |
2.3.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内在互动机理 |
2.3.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实现互动关系的外部条件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推进工业化中保障民生 |
3.1 构建保障民生的经济基础 |
3.1.1 恢复经济是首要目标 |
3.1.2 土地改革奠定发展基础 |
3.1.3 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
3.1.4 统筹规划发展布局 |
3.2 经济恢复发展民生初步改善 |
3.3 经济条件制约民生改善水平 |
3.3.1 国家财政积累薄弱 |
3.3.2 工业化发展依赖“高积累、低消费” |
3.3.3 农、轻、重比例关系让步于工业体系发展 |
3.4 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低水平的平衡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 |
4.1 民生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 |
4.1.1 农业是发展生产的核心 |
4.1.2 解决贫困是发展的基本要求 |
4.1.3 注重效率与公平是发展的根本保障 |
4.1.4 解决民生问题是发展的基本目的 |
4.2 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新面貌 |
4.2.1 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
4.2.2 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
4.2.3 多种所有制经济保障就业 |
4.2.4 脱贫减贫取得显着成就 |
4.3 “经济先行”使民生改善面临瓶颈 |
4.3.1 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 |
4.3.2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直接影响 |
4.3.3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间接影响 |
4.4 “改善民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坐标 |
第5章 新时代奏响民生改善最强音 |
5.1 构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
5.1.1 明确改善民生新思路 |
5.1.2 拓宽民生改善边界 |
5.1.3 高质量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础 |
5.1.4 优化保障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
5.2 新时代民生改善的新成就 |
5.3 民生领域仍然存在短板 |
5.4 使民生改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5.4.1 民生改善是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源 |
5.4.2 民生改善优化供给质量 |
5.4.3 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 |
第6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民生改善的经验梳理及未来展望 |
6.1 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规律认识 |
6.1.1 二者平行发展阶段 |
6.1.2 民生为标,经济先行 |
6.1.3 经济与民生良性循环 |
6.2 警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不良的弊端 |
6.2.1 贫困陷阱 |
6.2.2 中等收入陷阱 |
6.2.3 高福利陷阱 |
6.3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未来展望 |
6.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
6.3.2 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
6.3.3 不断完善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
6.3.4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概念界定 |
2.相关概念辨析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四)研究计划 |
1.研究目标 |
2.拟突破的难题 |
3.论文的创新或特色 |
(五)研究方法 |
1.案例分析法 |
2.访谈法 |
3.SWOT分析法 |
二、我国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相关理论分析 |
(一)我国高校交叉学科概述 |
1.我国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概况 |
2.交叉学科的特征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
1.国内关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研究 |
2.国外关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研究 |
3.教育技术学学科特征分析 |
4.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史 |
(三)SWOT分析法概述及其可行性分析 |
1.SWOT分析法概念 |
2.SWOT分析在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 |
三、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的SWOT分析 |
(一)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 |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的SWOT分析 |
1.优势分析 |
2.劣势分析 |
3.机遇分析 |
4.挑战分析 |
四、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对策和展望 |
(一)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对策 |
1.交叉学科的学科对策 |
2.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学校措施 |
3.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外部对策 |
(二)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展望 |
1.以问题解决导向为主线 |
2.以特色学科为中心 |
3.以前沿性学科为方向 |
4.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先行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1.3.1 先行研究的贡献 |
1.3.2 先行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2 我国地方政府举债的一般理论基础 |
2.1 地方政府举债理论依据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财政分权理论 |
2.2 地方政府举债作用 |
2.2.1 经济领域 |
2.2.2 制度领域 |
2.3 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时间史 |
2.3.1 分税制改革前 |
2.3.2 分税制改革后 |
2.4 我国地方政府举债现状 |
2.4.1 地方政府举债规模 |
2.4.2 地方政府举债相关法律规制文件 |
2.4.3 地方政府举债成因探析 |
3 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制现存漏洞 |
3.1 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范有待完善 |
3.1.1 法律规范效力等级较低 |
3.1.2 专门性法律规范缺失 |
3.2 地方政府举债制度问题 |
3.2.1 举债事前发行审核问题 |
3.2.2 举债事中监督问题 |
3.2.3 举债事后责任问题 |
4 域外地方政府举债规制考察 |
4.1 美国地方政府举债规制研究 |
4.1.1 事前发行审核规制 |
4.1.2 事中监督规制 |
4.1.3 事后责任规制 |
4.2 日本地方政府举债规制研究 |
4.2.1 事前发行审核规制 |
4.2.2 事中风险防控规制 |
4.2.3 事后举债责任规制 |
4.3 巴西地方政府举债规制研究 |
4.3.1 事前发行审核规制 |
4.3.2 事中风险防控规制 |
4.3.3 事后责任追究规制 |
5 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制完善路径 |
5.1 完善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范 |
5.1.1 举债原则性规定入宪 |
5.1.2 适时制定《财政责任法》 |
5.2 健全地方政府举债制度 |
5.2.1 完善举债事前发行审核制度 |
5.2.2 完善举债事中监督制度 |
5.2.3 完善举债事后追责机制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NHK公司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市场营销的内涵、演变及发展 |
2.2 STP理论 |
2.2.1 市场细分理论 |
2.2.2 目标市场理论 |
2.2.3 市场定位理论 |
2.3 SWOT分析理论 |
2.3.1 外部环境分析 |
2.3.2 内部环境分析 |
2.3.3 基于内外部环境的态势分析 |
2.4 4P理论 |
2.4.1 产品策略 |
2.4.2 价格策略 |
2.4.3 渠道策略 |
2.4.4 促销策略 |
3 NHK公司概况及其O型圈密封件的市场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O型圈密封件国内外市场现状 |
3.3 公司O型圈密封件市场环境分析 |
3.3.1 外部环境 |
3.3.2 内部环境 |
3.3.3 市场需求 |
4 O型圈密封件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
4.1 市场细分 |
4.1.1 按主机厂类型细分 |
4.1.2 按使用地区细分 |
4.1.3 按材料种类细分 |
4.1.4 按环保性细分 |
4.2 目标市场选择 |
4.3 市场定位 |
4.4 O型圈密封件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
4.4.1 产品策略 |
4.4.2 价格策略 |
4.4.3 渠道策略 |
4.4.4 促销策略 |
5 NHK公司实施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
5.1.1 人员选择与培训 |
5.1.2 提升团队执行力 |
5.2 加强市场营销控制 |
5.2.1 销售目标和盈利控制 |
5.2.2 效率控制 |
5.3 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香港房地产发展的周期波动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房地产周期论述概念 |
1.3.1 房地产生命周期 |
1.3.2 总结国外国内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的缺失 |
1.4 研究的脉络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房地产实证和理论 |
1.4.3 时间差距 |
1.4.4 分析比对研究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创新与不足 |
2 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 |
2.1 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意义探究 |
2.1.1 房地产周期基本理论 |
2.1.2 复苏及增长阶段 |
2.1.3 房地产在繁荣层阶 |
2.1.4 房地产危机与衰退阶段 |
2.1.5 房地产萧条调整阶段 |
2.2 房地产周期的理论分类 |
2.2.1 周期性的特征 |
2.2.2 房地产周期的波动与波长 |
2.3 房地产泡沫的归因 |
2.3.1 泡沫与房地产同期的关连 |
2.3.2 波动与房地产周期的因素剖析 |
2.3.3 宏观经济周期与房地方产周期的关联 |
2.4 衡量房地产周期的波动计量指标 |
2.4.1 先行作用指标 |
2.4.2 滞后作用指标 |
2.4.3 同步作用指标 |
2.4.4 房地产周期的指标殷选 |
3 香港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划分 |
3.1 香港房地产业结构及香港房地产周期的划分方法 |
3.1.1 房地产周期区间 |
3.1.2 房地产产业政策(回归前及回归后) |
3.2 上行周期升浪(回归前) |
3.2.1 第一组升浪 |
3.2.2 第二组升浪 |
3.2.3 第三组升浪 |
3.3 房地产下降周期(回归后) |
3.3.1 第一组跌浪(1997至1998 年) |
3.3.2 第二组跌浪(2001 年至2003 年) |
3.4 回归后的房地产上升周期(2003 年至现在) |
3.4.1 第一组升浪(2003至2008 年) |
3.4.2 第二组升浪(2010至2015 年) |
3.4.3 第三组升浪(2016 至现在进行式) |
3.5 香港房地产同期波动分析 |
3.5.1 波动拐点与差异量关系 |
3.5.2 回归后房产波动拐点与供应差异 |
3.5.3 供应差异的原因 |
3.5.4 房屋单位的预测落成旺与供应量变化 |
3.5.5 房地产周期波动趋势的系统性分析 |
4 香港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周期划分的实证分析 |
4.1 扩散指数 |
4.1.1 七项房地产相关因素指标 |
4.1.2 七项指标循环景气指数 |
4.1.3 香港房地产周期起伏比较 |
4.2 香港扩散指数基理论述 |
4.2.1 扩散指数阶段分析 |
4.2.2 八项扩散指数总项分析 |
4.2.3 八项扩散指数成分指标 |
4.2.4 八项指标循环景气指标 |
4.2.5 扩散指数的四个阶段分析 |
4.3 香港房地产周期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4.3.1 香港房地产周期的定性起伏分析 |
4.3.2 香港房地产周期定量分析 |
4.3.3 香港房地产周期的趋势分析 |
4.4 香港经济周期波动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关系 |
4.4.1 香港房地产周期起伏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 |
4.4.2 香港房地产数学统计回归分析 |
4.4.3 衡量回归系数的可靠性总结 |
4.4.4 衡量回归系数的可信度总结 |
4.5 深圳与香港的人均生产总值及房价值(平方米)数据 |
4.5.1 深圳人口与人均生产总值分析 |
4.5.2 香港人口与人均生产总值分析 |
4.5.3 深圳与香港房价增长比较分析 |
4.5.4 深圳香港房地产统计数据分析总结 |
4.6 香港房地产价格的周期波动值 |
4.6.1 香港房价周期波动数值例表分析 |
4.6.2 香港房地产周期波动图 |
4.6.3 波动周期趋势所得分析 |
4.6.4 发展形态趋势比较 |
4.6.5 香港房地产周期波动总体观点 |
4.7 香港房地产周期的实证分析总结 |
5 香港房地产反周期波动的预警与调控措施 |
5.1 香港房地产调控措施的预警周期模型建立 |
5.1.1 香港房地产逆周期调节的路径方法指示 |
5.1.2 香港房地产警界线的设置 |
5.2 香港房地产反周期的调控脉路及目标“市场为主、干预为次” |
5.2.1 房地产调控措施的时间差距特性 |
5.2.2 房地产反周期调控所面对的挑战 |
5.3 香港房地产反周期措施政策建议 |
6 本文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概念界定 |
(一) 民族区域自治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
四、结构设计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原则 |
(二) 具体技术方法 |
六、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化之源”: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动因 |
(一) 对“民族文化”自治思想泛滥的直接回击 |
(二) “联邦制”还是“集中制”争论的持续升温 |
(三) 民族平等理想的矢志追求 |
(四) 地方自治理论的深入思考 |
(五) 民族自决权理论发展的纵深推进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十月革命”之前:“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
(二) “十月革命”之后:“联邦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基本特征 |
(一) 批判性和革命性 |
(二) 开放性和发展性 |
(三) 时代性和具体性 |
(四) 阶级性和人民性 |
第二章 “化之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历史契机 |
一、国家和民族层面:统一融合的历史传统与救亡图存的特殊处境 |
(一) 长期统一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 |
(二) 命运共同体接连遭受危机 |
二、国际层面: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兴未艾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推动 |
(一)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大潮流的深刻影响 |
(二) 共产国际“民族化”信号的强力释放 |
三、中共层面:民族问题理论的逐步涉猎与民族工作实践的有序推进 |
(一) 民族问题解决之道的初步认识 |
(二) 民族工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拓展 |
第三章 “化之路”: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 |
一、1921-1949:从“蹒跚学步”的“应然”到“独立前行”的“必然” |
(一) 1921-1931年的酝酿萌芽期 |
(二) 1931-1937年的起步尝试期 |
(三) 1937-1946年的加速探索期 |
(四) 1946-1949年的初步形成期 |
二、1949-1978:从“全新起航”的“阶进”到“挫折发展”的“缓进” |
(一) 1949-1956年的全面奋进期 |
(二) 1957-1966年的曲折发展期 |
(三) 1966-1978年的挫折发展期 |
三、1978年以来:从“步入正轨”的“求实”到“平稳迈进”的“务实” |
(一) 1978-1982年的回归初心期 |
(二) 1982年至今的丰富发展期 |
第四章 “化之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多维成果 |
一、理论成果 |
(一) 创立了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 |
(二) 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 |
二、制度成果 |
(一) 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制度 |
(二) 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代表的制度性法规 |
三、道路成果 |
(一)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基本内涵 |
(二)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主要特征 |
(三)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时代意义 |
第五章 “化之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经验启示与未来走向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一) 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是基本前提 |
(二) 保障国家团结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是价值追求 |
(三) 助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是重要动力 |
(四) 紧扣民族工作时代主题是内在要求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
(一) 推动统一与自治的顶层设计 |
(二) 推进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
(三) 加大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力度 |
(四) 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
(五) 处理好民族与宗教的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 |
(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 |
(二) 不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新 |
(三)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 着力增进民族区域自治文化认同 |
结语: 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我国通货膨胀的运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通货膨胀运动特征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通货膨胀运动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通货膨胀的相关概念 |
2.1.1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分类 |
2.1.2 通货膨胀运动特征的含义 |
2.2 AR-trend-bound模型 |
2.3 VEC模型 |
第三章 AR-trend-bound模型下我国通货膨胀运动特征的分析 |
3.1 数据选择 |
3.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和描述性统计 |
3.3 1997年以来我国历次通货膨胀情况 |
3.4 我国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和波动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通货膨胀运动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变量选择 |
4.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4.3 协整检验 |
4.3.1 通胀持续性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 |
4.3.2 通胀波动性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 |
4.4 建立VEC模型 |
4.4.1 通胀持续性与解释变量之间的VEC模型 |
4.4.2 通胀波动性与解释变量之间的VEC模型 |
4.5 脉冲响应函数 |
4.5.1 通胀持续性与解释变量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 |
4.5.2 通胀波动性与解释变量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 |
4.6 方差分解 |
4.6.1 通胀持续性与解释变量之间的方差分解 |
4.6.2 通胀波动性与解释变量之间的方差分解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一九九四年市场物价运行态势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4]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柳笛. 吉林大学, 2020(01)
- [5]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为例[D]. 彭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法律规制研究[D]. 尚林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7]NHK公司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研究[D]. 秦涛. 江苏大学, 2019(05)
- [8]香港房地产发展的周期波动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震邦. 江西财经大学, 2019(11)
- [9]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D]. 杨学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我国通货膨胀的运动特征研究[D]. 王雨菲. 山东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