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熊猫的人工繁育与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王乙[1](2018)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灭绝速度由每天1种增加到每小时3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想要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保护野生动物。人类保护决策的主要原因是钱的问题,就是计算投入多少成本并带来多少回报,虽然决策也会受道德、美学、科学的影响,但主要依据是经济问题。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明确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本底和质量本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就是研究测度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底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定保护政策、配置保护资源、提升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是在物种稀缺濒危的背景下,人类通过保护行为能够保存、延续并产生的野生动物总体价值,包括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内禀价值是物种延续自身存在和特征的价值,利用价值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贡献价值。本文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指出内禀价值就是野生动物作为种质资源维系物种特征延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稀有性、遗传资源信息、自然历史及进化信息、生产力供给能力和所处营养级等五个方面,尝试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内禀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拓展了保护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其次,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禀赋是影响保护价值的首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最能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这些因素彼此关联并形成包括直接关系、中介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复杂机理关系。第三,将保护价值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与评价体系结合,以自身禀赋特征作为种质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提出包括5个因素15个指标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已有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基于CE方法的非消费型游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包括4类、14项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根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与层次,明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保护名录以外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总体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保护级别与层次分别选取丹顶鹤、黑熊、东北林蛙3个物种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
洪孝友[2](2020)在《濒危动物鼋保护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龟鳖类是爬行动物中较为古老的类群与恐龙同代,最早出现在晚三叠纪,至今已有2.5亿多年的历史,龟鳖类动物在漫长的地史演变和物种进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鼋(Pelochelys cantorii)是我国内陆体型最大的水生龟鳖动物之一。历史上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各国,近现代由于不正当贸易及人类的滥捕导致鼋栖息地生境不断恶化,分布区逐渐缩小,种群数量锐减,鼋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在一些地域甚至已经灭绝,于1989年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200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为濒危动物,2003年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名单。我国虽然成立了一些以鼋为保护对象自然保护区,但到目前为止这种与大熊猫和扬子鳄齐名的珍稀濒危物种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报道极少,近10年也基本上没有关于鼋野外个体的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我国鼋自然保护区以及人工驯养基地,总结了我国鼋保护现状;通过人工驯养的6只亲鼋,研究了鼋的产卵时间、产卵行为、产卵特性、孵化和生长等繁殖生物学特性;基于二代基因组测序开展了物种进化等相关分析;进行了形态、DNA含量、细胞核型等种质特性研究;建立了鼋微卫星多重PCR体系的亲子鉴定技术;最后根据鼋生物学特性以及资源分布现状,对鼋种质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出合理性建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通过对鼋自然保护区资源状况半结构式访谈法,发现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鼋自然保护区(全国唯一一个鼋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自然保护区(县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方面做得较好,指标分数为3.75和3.0(总分4分),但鼋栖息地环境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有3处保护区保护状况指数仅为1.25,保护区管理基本上形同虚设。其它一些县市的保护管理工作很薄弱,鼋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环境基本上均破坏严重。全国目前有鼋人工驯养基地5处,其中有2处成功进行了鼋人工繁育。通过对我国成功开展鼋人工繁育保护区的河段沿岸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63.6%的沿岸村民不认识鼋,仅有15.2%的渔民见过鼋,并且大部分发生在前10~20年。77.3%的渔民认为河段建立的水坝导致河段鱼的种类和数量变少,同时72.7%渔民认为沿岸建立的工厂排污导致该河段水质污染。总的来说,虽然历史上鼋分布广泛,但由于近年来的人类活动干扰,鼋在空间分布上越来越碎片化,目前数量稀少,处于濒危状态。可见,我国鼋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2.2014~2019年,分别对初次性成熟2只广宁的鼋(1雌1雄)以及产卵多年4只高明的鼋(2雌2雄)开展了繁育生物学研究。人工驯养鼋的产卵期集中在5~8月,夜间产卵,无护卵行为。通过视频观察分析,鼋产卵过程可分为Ⅳ个阶段。初次产卵的广宁鼋和已产卵多年的高明鼋在产卵特征方面具有显着差异:广宁鼋2014年产3窝卵,平均每窝22.0±3.0枚,卵平均重13.27±0.97 g,卵直径2.90±0.12cm,刚孵出稚鼋体重为10.00±0.56 g。高明雌鼋年产卵5~6窝,平均每窝43.6±8.2枚,卵平均重为17.31±1.99 g,卵直径为3.13±0.25 cm,刚孵出稚鼋重13.31±1.03 g。每窝卵的产卵用时(T,min)与每窝卵数量(N)具有正相关关系,N=4.3863 T-0.9059(r=0.872,P<0.01),平均13.67 s产1枚卵。平均产卵间隔天数为16.49±4.32d,中位数为15 d。鼋卵重(We,g)和卵直径(De,cm)间有显着相关性We=8.3362De-8.8494(r=0.861,P<0.01)。在温度28.8℃±1.5℃,介质湿度59.9±4.9%RH条件下,鼋卵孵化期为64.94±3.47 d。高明2只雌鼋每窝产卵量无明显差异,但体重大的雌鼋产的卵均重显着大于体重轻的雌鼋,卵大,孵出的稚鼋也大,且差异显着。孵出的稚鼋以活鱼苗为饵料,在温室内人工养殖周年,均重可以达510.30±82.77 g。建立的生长公式为Y=1.4993 t+58.521(R2=0.991,t为此阶段培育天数d,Y为体重g)。高明鼋2019年孵化率为78.39%,苗种培育成活率达到93.33%,5年共成功繁育出鼋子代群体700余只。这些研究实现了鼋人工保种,丰富了繁育生物学基础数据,为其保护提供了物质和理论基础。3. 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保护鼋,开展了鼋种质特性研究。鼋雌雄个体在尾巴长度、泄殖孔颜色方面有明显区别,另外,稚幼鼋和成鼋在体表斑纹方面也有明显不同。在形态可量性状方面,鼋和中华鳖在背甲长/背甲宽、吻长/背甲长、吻突长/背甲长、眼间距/背甲长、体高/背甲长等性状比值方面均有明显差异。164只新生到3龄鼋的体长(SCL)-体重(TW)关系为log TW=log 0.148+2.858×log SCL,同人工养殖的中华鳖类似,均属非逆速生长模式。鼋细胞DNA含量大小为3.1033±0.722 pg/2c,明显小于中华鳖的4.0967±0.1430 pg/2c。通过对1只鼋的肝细胞原代培养获得的细胞分裂中期图的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鼋体细胞染色体数2n=62。这些种质特性研究,为鼋的物种鉴别提供了理论指导。4. 基于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策略(WGS),利用Illuminate Hiseq 2500测序系统,对鼋进行了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分析。获得了293.4 Gb基因组初始数据,鼋组装的基因组Contig N50的长度为32.2 Kb,Scaffold N50的长度为1.47 Mb,组装获得了高质量的全基因组图谱,预测鼋基因组大小约2.27 Gb。鼋基因组平均GC含量为44.9%,稍高于中华鳖、绿海龟、西部锦龟等近缘物种。基因组注释得到的重复序列占总序列的40.34%,其中LINE重复序列最高,达到了28.73%,SINE仅为0.99%。通过多种方法结合注释出的鼋蛋白编码基因集有个19767个基因,平均转录本的长度为40629 bp,平均CDs的长度为1637 bp,基因的平均外显子个数为8.75个,外显子的平均长度为187 bp,内含子的平均长度为5029 bp。利用14个物种的100个单拷贝同源基因家族构建的进化树显示,鼋与中华鳖的分歧时间大约为55×106年之前。通过CAFE软件基于最近共同祖先分析结果表明:同其它12个物种相比,鼋扩张了684个基因家族,收缩了2485个基因家族。利用PSMC对种群历史动态分析表明:鼋、中华鳖在106~4×106年间发生了种群衰减,鼋在2.5×105~5×105年间出现有效种群数量翻倍的情况,而绿海龟有效种群大小一直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5. 对鼋的全基因组数据进行扫描,共发现了182277个微卫星序列,将通过过滤筛选获得的62个位点作为候选标记,使用35只鼋个体基因组DNA对候选标记进行多态性检测。查看分型结果,筛选具备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构建了两组微卫星标记多重PCR体系,每个多重PCR体系包含12个标记。两组多重PCR全部位点基因分型成功率分别为97.1%和99.2%。通过GERUD2软件分析表明,使用1 0 个位点在已知双亲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鉴定99.8%的子代,已知一个亲本的情况下可鉴定97.8%的子代,在双亲未知的情况下,仍有87.9%的子代个体可被鉴定。在2组同窝后代样本中发现了多重父权现象,表明雌性亲鼋个体可能存在多次交配现象。6.通过鼋资源环境调查情况及生物学研究资料,分析认为鼋濒危主要有以下二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内在原因,鼋性成熟周期长,很多个体未能长到成年就死亡。具吞咽食物和潜沙的习性,易被人类捕获。二是客观原因,主要是人为捕杀、水利工程建设、过段开采河砂、水环境污染、入侵物种威胁等原因。针对保护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实拯救和保护这一濒危物种,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野外资源调查及栖息地环境监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展鼋栖息地修复和有效保护、深入开展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建立人工繁育群体、迁地保护及增殖放流、加强公众宣传和科普教育等建议。
冯文和[3](1992)在《大熊猫的人工繁育与保护》文中认为本文对大熊猫的学术价值、观赏价值,以及在人工繁育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报导,并用人工繁育大熊猫以来的统计数据,预测了大熊猫在人工饲养繁殖下的发展,其总趋势是死亡率仍将大于繁育幼仔的成活率。作者强调,当务之急是大熊猫的科学饲养、管理、防治疾病,不失时机的提高大熊猫雌性的正常发情、配种,雄性的自然交配能力和人工授精的受孕产仔率,提高幼仔的成活率,使其均能达到遗传后代的目的。否则,仅就目前饲养的大熊猫作繁殖种群,大熊猫的数量增长,将会走向低谷。针对目前大熊猫饲养繁育及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钟健军[4](2019)在《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深圳鹦鹉案”“马戏团运输野生动物案”等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案件司法裁判结果被各大媒体曝光,关于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犯罪对象、主观方面认定问题引发舆论轩然大波。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将人工繁育技术相当成熟、数量极大的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也认定为本罪犯罪对象,将一些实质无罪的案件纳入犯罪圈,进而使得裁判结果难以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一方面,由于人工繁育技术成熟,某些保护物种的人工种群数量稳定、较大,达不到实质意义上的珍贵、濒危标准,有的甚至已作为商品流通和利用。这种未不加以区分地将数量极大的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视为犯罪对象的裁判模式,难以为公众接受。另一方面,由于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冗杂、修改频繁,在普法较为不充分的背景下,行为人完全可能由于缺乏违法性认识而实施危害行为。然而,对于行为人的辩解,法院或予以忽视、或认为不知法不免责。本文以司法实践现状为研究起点,从实践到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全文约4.6万字,除引言与结语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认定的现实问题进行考察。首先是犯罪对象司法认定的混乱,具体包括野生动物认定范围混乱、对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的保护程度不一。其次是主观方面司法认定的问题,具体包括重视事实性认识,忽略评价性认识;缺少对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评价,强调不知法不免责的不当做法;意志因素的认定以行为态度为核心,忽视了行为人对结果的意志态度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针对本罪司法认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其一,犯罪对象保护标准混乱主要是由于环境刑法伦理观定位存在偏差、个案法益认定失准、野生动物概念不明以及法院规范适用模式僵化造成的。其二,主观方面司法认定中呈现的问题是由于法院对犯罪故意构造的片面解读、忽视本罪作为法定犯的特殊性以及违法性认识错误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的。第三部分针对本罪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一是针对犯罪对象司法认定问题,通过树立共进的生态人类主义伦理观、澄清本罪法益实体是具有“珍稀性”的野生动物资源、界定野生动物概念、确立野生动物分级分类保护制度以及增设物种濒危等级临时调查制度予以解决。其二,就主观方面司法认定问题提出三点对策,应当以评价性认识为核心判断主观明知、建构违法性认识错误评价体系、犯罪故意的认定坚持意志本位与结果本位。
王四维[5](2020)在《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水生野生动物,有被誉为“长江女神”的白鱀豚,也有“微笑的精灵”长江江豚,还有“长江三鲜”之一的鲥鱼等,它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留给了人们无限的财富。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受水利工程、水域环境污染、生物入侵、过度捕捞及误捕等影响,长江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全面衰退,部分物种已极度濒危,如白鱀豚、长江江豚、中华鲟、白鲟、胭脂鱼、鲥鱼等。长江的生态环境恶化会影响到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反之,它们的生存状况也可以反映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一个物种的消失或许无法引起人类的重视,但如果有一天长江的濒危物种灭绝殆尽,那么那时的长江生态系统也不足以维系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并不仅仅是保护物种本身,更是为了恢复长江生态系统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拯救长江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应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物种现状、导致其濒危的原因、相关的保护的法律及制度,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的建议及新的保护模式的思考,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作出了介绍。并通过对淡水水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梳理与分析,发现目前国外的研究进展已从多角度对淡水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进行了多种保护工作的探索,并展开了相关的保护实践工作,值得借鉴。而国内大多从微观角度逐一剖析威胁长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生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是这些对策措施大多是集中于一个领域的保护性研究及对策,缺少相互关联性、整体性。第二章介绍了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理论依据与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整体性原则、政府主导的多主体参与模式,在进行保护工作时,应始终运用与贯彻这些理论与原则。第三章首先根据国内外不同的濒危物种的分级标准整理了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代表种的物种现状,其次梳理了造成长江流域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水域环境污染、噪音污染、水利工程的建设、过度捕捞以及误捕、生物入侵。第四章论述了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现有法律制度,并分析了相关法律制度的不足,包括:管辖权问题不明确、缺少行政补偿、奖励的具体落实规定、保护名录的制定相对落后、缺少相关野生动物福利的相关规定、法律责任较弱。第五章提出了未来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方式的探索,包括加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的重视,提倡综合流域保护模式、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尽早颁布《长江保护法》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修订、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的保护方式、呼吁拆除部分水利设施,建立专项补偿、加强相关执法监督、加强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科研投入、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公民保护意识。最后第六章对本文做出了总结。尽管经过前人多年的努力,长江流域部分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自然种群状况有所恢复,部分保护管理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让物种走向灭绝的进程得到了有效地遏制,但是对于保护的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希望未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生活在长江的生灵得以被拯救。
黄松林[6](2016)在《中国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标识是规范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活动,实现保护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国内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应用的实践与理论,本研究系统阐述了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的技术与应用状况。针对我国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确定标识范围时主观性过强而客观性不足的弊病,首次提出了采用定量评价体系来确定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标识管理范围,并建立了定量化评定体系的基本架构,对我国常见的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及制品开展了评定,得出优先标识管理的物种及制品类型。通过对我国常见的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类型开展长期的标识应用跟踪实验,获取了大量一手、详实的数据,据此对常见标识手段在不同动物类群的标记效果开展了研究和评价。以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标识的立法缺失为切入口,分析了法律保障对标识管理的根基作用。根据修订后将于2017年1月1日实施的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从实施条例、管理办法、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标识法律制度的系统性建议,并且完成了关于标识管理办法和标识管理范围的建议稿。标识以实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身份识别为手段,以实现数量控制和提供理想的可追溯结果为目标。为保障该目标的实现,在标识技术、标识范围、标识制度之外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因而,针对理想的可追溯效果构想,对现行标识数据系统进行了全面剖析,综合管理部门、标识用户、服务机构、社会公众、执法机构等多方面的意见,汇聚共识,提出了建立理想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原则,并以部分示意图的形式进行了描述。采用了资料查询、现场实验、社会调查、比较分析、专家咨询、归纳整合、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主要创新成果体现在:(1)系统地阐述了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应用的源起、制度与实践。(2)系统地梳理了我国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管理的实践与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和背景。(3)创建了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管理范围的定量化评定体系和指标,提高了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范围确定的科学性。(4)首次对全球和我国常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标识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并分析了优点和不足。(5)首次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立法的问题开展全面剖析,并在即将实施的新保护法框架下,提出了完善标识管理法律保障的具体措施,特别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详细举措。基于上述综合性研究,还形成了《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管理办法》(建议稿)以及《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管理范围》(建议稿)。(6)提出了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理想可追溯目标的内涵,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信息系统构架和建设原则。
刘章[7](2018)在《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犯罪对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犯罪对象的界定,当下存在着错误的机械化认识,导致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偏差,违背了刑法保护野生动物的初衷,导致了一系列诸如深圳鹦鹉案、马戏团案等实质无罪却被认定有罪的案件发生。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犯罪对象是“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可能涵义存在广义和狭义理解,最主要的分歧在于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是否属于“野生动物”。基于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和纯粹的野生动物的比较,可以得出不可一概而论的结论。界定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正确认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法益。此类犯罪所保护的法益应是野生动物资源,而不是抽象的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秩序或管理制度。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保护动物同野外的野生动物相比,其对于生态的意义大小有所不同。唯有在生态意义上与野外野生动物等同或者接近的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才应属于刑法保护的对象。现行《动物案件司法解释》的规定过于机械和一刀切,但简单废除也不可取,需要结合某一物种人工繁殖的目的、难度、数量、代际、对物种保护的意义以及野生动物珍贵、濒危程度等进行判断,原则上人工驯养繁殖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以及CITES附录一的野生动物应属于犯罪对象,原则上人工驯养繁殖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以及CITES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不应属于犯罪对象,另应根据具体物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可以立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收购、出售、运输人工繁殖野生动物的行为人承担非法猎捕、杀害、收购、出售、运输的野生动物是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的证明责任,防止不法分子借机“洗白”且倒逼其合法地进行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活动。在司法解释、立法没有修改之前,司法机关应坚持实质解释论、目的解释决定论以及常识主义的立场,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法益做正确理解,合理界定野生动物的范围,对不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做非罪化处理。
宋博涵[8](2020)在《大熊猫圈养空间及其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大熊猫是世界濒危物种中重点保护的对象,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然而随着让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气候变暖、砍伐森林、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得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劣。为了保护大熊猫这一濒危物种,我国自1953年便成立的大熊猫圈养空间,承担起对这一濒危野生物种的救治、繁育研究等。而在圈养空间中,气候环境对大熊猫的繁殖、生长和健康具有广泛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借展活动空间的游览体验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管理难度等。但目前针对圈养大熊猫的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繁殖、觅食、行为、疾病等生物学研究,基于气候适应性角度进行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研究鲜少。所以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运用建筑学、气象学、生态学、景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获取理论基础,并结合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访谈法、量化分析法等多种调查方式获取丰富的基础资料信息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四大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探究大熊猫圈养空间与气候适应性的关系。从气候、大熊猫、大熊猫圈养空间以及相关气候因子的概念、特征入手,明确气候与大熊猫圈养空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梳理清楚明确的研究主体。第二部分:对不同气候区域的大熊猫圈养空间进行实地案例研究。结合地方气候,分析讨论各地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手法及气候适应性方面的应对手段,从总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环境三方面归纳总结出最佳设计手段以及当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部分:确立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需求。通过归纳文献资料、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总结出大熊猫的需求、饲养管理的需求、游客的需求,指引后续的研究工作。第四部分:探讨大熊猫圈养空间及气候适应性的设计要点。根据实地调研和设计需求的总结,进行大熊猫圈养空间及气候适应性设计的要点提出,包括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环境和丰容设计四个方面。总结出不同气候区域大熊猫圈养空间的最佳实践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些新的设计思路及指导借鉴,为大熊猫带来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圈养环境与生存福利。
朱洪民,杨彪,何可,青菁,张泽钧,戴强,张勘,唐博,古晓东,杨旭煜,黄炎,李德生,张和民,杨志松[9](2019)在《天气条件对放归大熊猫活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放归已被广泛应用于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管理。作为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天气条件对动物活动有重要影响。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放归动物的活动特点,对于改进放归技术和提高放归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GPS项圈数据对5只人工繁育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放归后的行为进行研究,比较不同天气条件下放归个体日移动距离、日活动率和日活动强度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放归个体在晴/多云天活动性更强,日移动距离(426.74 m±17.54 m)更长、日活动率(32.60%±0.60%)和日活动强度(21.00±0.49)更高,而长时间降雨(小雨、中/大雨)会导致放归个体活动性降低(日移动距离:359.32 m±18.95 m、338.19 m±32.36 m,日活动率:24.38%±0.71%、23.25%±1.28%,日活动强度:15.22±0.56、12.97±0.79),阴天的活动性(日移动距离:345.83 m±14.27 m,日活动率:27.79%±0.56%,日活动强度:18.15±0.47)总体介于晴天和长时间降雨天之间。短时间降雨(阵雨)对日活动率(28.78%±1.81%)和日活动强度(17.82±1.46)影响较小,大熊猫活动性更接近晴/多云天。结果表明,天气条件对放归大熊猫个体的活动有显着影响。此外,尽管大熊猫属食肉目Carnivora,但是放归大熊猫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活动模式更接近杂食动物。
吴凯[10](2017)在《大熊猫新鲜和冷冻精子中microRNAs差异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是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的主要方法。然而,在大熊猫人工授精实际操作中新鲜精液为首选,冷冻精液极少采用。大熊猫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产仔率低下,导致冷冻精液利用效率极差,原因在于冷冻对大熊猫精子的损伤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精子冷冻保存在大熊猫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冷冻对大熊猫精子的冷冻损伤及作用机制尚未有报道。已有研究表明,精子中有大量的RNA分子,证实了miRNA调控着精子发生及成熟过程,并且影响着早期胚胎的发育和后代的性状。因此,本研究采用m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大熊猫新鲜和冷冻精液中miRNAs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揭示冷冻过程中大熊猫精子miRNAs表达的变化及其靶基因作用的信号途径,探讨miRNA调控大熊猫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大熊猫新鲜精液小RNA文库获得了16,980,071条原始序列,冷冻精液获得了19,571,331条原始序列。其中,clean reads在新鲜精液所占的比例为80.32%,冷冻精液占73.94%。(2)在新鲜精子和冷冻精子中总共检测到899个miRNAs表达。总共检测到有284个miRNA在新鲜精子和冷冻精子中表达差异显着,其中有195个miRNA表达上调,89个miRNA表达下调。(3)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KEGG的注释结果表明,富集到嗅觉传导通路(Olfactory transduction)的基因数量最多,有328个。其次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内质网蛋白质加工(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和轴突导向(Axon guidance),各有87、69、69个基因富集。(4)与精子凋亡相关的p53、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通路中有15个mRNA,其中7个是新基因。其中,在新鲜精子和冷冻精子中表达差异显着的有ANGPT4、SGK2、PandanewGene197067、PandanewGene545068。而P53通路中表达差异显着的只有SESN2。
二、大熊猫的人工繁育与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熊猫的人工繁育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
2.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野生动物 |
2.1.2 保护价值 |
2.1.3 价值评价 |
2.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特征 |
2.2.1 复杂特殊性 |
2.2.2 综合影响性 |
2.2.3 动态变化性 |
2.2.4 保护约束性 |
2.2.5 种间差异性 |
2.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
2.3.1 劳动价值论 |
2.3.2 效用价值论 |
2.3.3 环境价值论 |
2.3.4 能值理论 |
2.3.5 认知心理学理论 |
2.3.6 野生动物可持续经营理论 |
2.3.7 保护经济学理论 |
2.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
2.4.1 直接市场法 |
2.4.2 间接市场法 |
2.4.3 虚拟市场法 |
2.4.4 路径分析法 |
2.4.5 层次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
3.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影响因素结构 |
3.1.2 影响因素内容 |
3.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机理 |
3.2.1 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 |
3.2.2 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 |
3.2.3 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
3.3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及变量预设 |
3.3.1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
3.3.2 观测变量预设 |
3.4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研究 |
3.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3.4.2 数据分析及检验 |
3.5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结果分析 |
3.5.1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
3.5.2 模型路径拟合分析 |
3.5.3 观测变量差异分析 |
3.6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解释 |
3.7 本章小结 |
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1 保护级别对评价体系的约束 |
4.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构建 |
4.2.1 种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 |
4.2.2 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
4.2.3 生态价值构成分析 |
4.2.4 社会价值构成分析 |
4.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
4.3.1 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2 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3 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4 社会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5 预期收益折现方法设计 |
4.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指标设定及内涵阐释 |
4.4.1 种质资源价值指标设定 |
4.4.2 活体价值指标设定 |
4.4.3 一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
4.4.4 多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
4.4.5 消费型游憩价值指标设定 |
4.4.6 非消费型游憩价值(CE方法)指标设定 |
4.4.7 能量供给价值指标设定 |
4.4.8 有害物种控制价值指标设定 |
4.4.9 植物授粉及种子传播价值指标设定 |
4.4.10 科学研究价值指标设定 |
4.4.11 社会生产力价值指标设定 |
4.4.12 文化、美学及遗产价值指标设定 |
4.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总体评价方法 |
4.5.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
4.5.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
4.5.3 国家保护名录外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
4.6 本章小结 |
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研究 |
5.1 案例研究的原因、物种选取标准及数据来源 |
5.1.1 案例研究的原因 |
5.1.2 案例物种选取的标准 |
5.1.3 参照物种选取的标准 |
5.1.4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构成的确定依据 |
5.1.5 数据来源 |
5.2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
5.2.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
5.2.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2.3 丹顶鹤保护价值评价 |
5.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保护价值评价 |
5.3.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
5.3.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3.3 黑熊保护价值评价 |
5.4 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
5.4.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
5.4.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4.3 东北林蛙保护价值评价 |
5.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及解释 |
5.5.1 影响因素对案例物种价值评价结果影响分析 |
5.5.2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
5.6 本章小结 |
6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 |
6.1.1 重点保护高度濒危野生动物 |
6.1.2 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
6.1.3 加强历史孓遗野生动物保护 |
6.2 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 |
6.2.1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产业 |
6.2.2 发展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产业 |
6.2.3 探索野生动物新型保护经营模式 |
6.3 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 |
6.3.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
6.3.2 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
6.4 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 |
6.4.1 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 |
6.4.2 推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2)濒危动物鼋保护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鼋的概述 |
1.1 鼋的分类和主要外部形态 |
1.1.1 鼋的分类 |
1.1.2 鼋的外部形态 |
1.2 鼋的分布和保护现状 |
1.2.1 鼋的分布 |
1.2.2 鼋的保护自然保护区 |
1.3 鼋的保护研究现状 |
1.3.1 鼋的资源现状 |
1.3.2 鼋的繁育生物学 |
1.3.3 鼋的保护遗传学研究 |
2 保护生物学研究动态 |
2.1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 |
2.2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
2.2.1 拯救和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
2.2.2 做好栖息地保护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 |
2.2.3 加强科学管理,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
3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一章 鼋在中国的保护现状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保护区鼋资源状况半结构式访谈法 |
1.2 广宁县鼋保护区问卷调查 |
1.3 鼋人工驯养繁育状况 |
2 结果 |
2.1 全国鼋保护区管理和生境状况 |
2.2 广宁县鼋保护区问卷调查 |
2.3 鼋人工驯养繁育情况 |
3 讨论 |
第二章 鼋繁育生物学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人工驯养环境及驯养管理 |
1.3 繁殖行为观察 |
1.4 鼋卵孵化 |
1.5 稚鼋培育 |
1.6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鼋繁殖产卵行为 |
2.2 鼋个体产卵量与产卵特征 |
2.3 稚鼋个体大小 |
2.4 稚鼋生长 |
3 讨论 |
第三章 鼋种质特征及与其它鳖科动物的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测量 |
1.2.2 血液处理 |
1.2.3 染色体制备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形态特征与生长 |
2.1.1 形态特征 |
2.1.2 体长-体重关系 |
2.1.3 可量性状 |
2.2 细胞DNA含量 |
2.3 细胞核型 |
3 讨论 |
第四章 鼋基因组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DNA及RNA样品提取 |
1.2.2 文库构建 |
1.2.3 基因组组装 |
1.2.4 基因组注释 |
1.2.5 进化分析 |
1.2.6 进化分析 |
1.2.7 基因家族扩增和收缩分析 |
1.2.8 种群历史动态 |
2 结果 |
2.1 鼋基因组数据产出 |
2.1.1 测序数据 |
2.1.2 鼋基因组大小评估 |
2.2 基因组组装 |
2.3 基因组注释 |
2.3.1 重复序列基因组注释 |
2.3.2 基因注释 |
2.4 比较基因组学 |
2.4.1 进化分析 |
2.4.2 基因家族扩增和收缩分析 |
2.4.3 性别决定相关基因 |
2.4.4 种群历史变动 |
3 讨论 |
第五章 鼋分子标记开发及种内繁殖策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微卫星标记开发 |
1.2.2 同窝稚鼋亲缘关系分析及鼋交配模式推断 |
2 结果 |
2.1 鼋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开发 |
2.2 鼋基因组微卫星标记检验 |
2.3 微卫星标记在亲子鉴定中的期望排除率 |
2.4 稚鼋亲缘关系鉴定及鼋的交配模式 |
2.5 繁殖策略 |
3 讨论 |
第六章 鼋濒危原因及保护建议 |
1 濒危原因 |
1.1 内在原因 |
1.1.1 生活史周期长 |
1.1.2 吞咽进食习惯 |
1.1.3 潜沙习性 |
1.2 客观原因 |
1.2.1 过度捕杀 |
1.2.2 水利工程建设 |
1.2.3 过渡开采河砂 |
1.2.4 水环境污染 |
1.2.5 入侵物种的威胁 |
2 近年来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
2.1 物种及其关键栖息地获得立法保护 |
2.2 人工繁育技术取得一定突破 |
2.3 相关保护科学研究取得初步成绩 |
3 存在问题 |
3.1 人类活动对鼋的威胁和影响不断加大 |
3.2 保护力度亟待加强 |
4 保护建议 |
4.1 开展野外资源调查及栖息地环境监测 |
4.2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
4.3 开展鼋栖息地修复和有效保护 |
4.4 深入开展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建立人工繁育群体 |
4.5 迁地保护及增殖放流 |
4.6 成立鼋保护行动联盟 |
4.7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
4.8 加强公众宣传和科普教育 |
结论 |
全文小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认定问题之考察 |
(一)犯罪对象司法认定问题之考察 |
1.野生动物认定范围混乱 |
2.对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的保护标准不一 |
(二)主观方面司法认定问题之考察 |
1.以事实性认识认定主观明知 |
2.缺少对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评价 |
3.以行为意志径直推定罪过形式 |
二、司法适用问题之原因剖析 |
(一)犯罪对象认定问题之原因剖析 |
1.环境伦理观定位偏差 |
2.个案法益认定失准 |
3.野生动物概念不明 |
4.规范适用模式僵化 |
(二)主观方面认定问题之原因剖析 |
1.对犯罪故意构造的片面解读 |
2.忽视法定犯的特殊性 |
3.违法性认识错误评价体系的缺失 |
三、司法适用问题之应对之策 |
(一)犯罪对象司法认定问题之对策 |
1.共进的生态人类主义之提倡 |
2.本罪法益实体之澄清 |
3.犯罪对象之应然界定 |
4.犯罪对象分级分类保护制度之确立 |
5.增设物种濒危等级临时调查制度 |
(二)主观方面司法认定问题之对策 |
1.以评价性认识为核心认定主观明知 |
2.违法性认识错误之具体处理 |
3.以对结果的意志态度判定罪过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保护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
2.1 理论依据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生物多样性理论 |
2.1.3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
2.2 保护原则 |
2.2.1 整体性原则 |
2.2.2 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原则 |
第三章 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物种保护现状及濒危原因 |
3.1 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定义 |
3.2 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保护现状 |
3.2.1 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分级 |
3.2.2 部分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自然种群现存数量 |
3.3 造成长江水生野生动物的濒危原因 |
3.3.1 水域环境污染 |
3.3.2 噪音污染 |
3.3.3 水利工程的建设 |
3.3.4 过度捕捞以及误捕 |
3.3.5 生物入侵 |
3.3.6 水生野生动物贸易屡禁不止 |
第四章 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法律制度及不足 |
4.1 基本法律体系 |
4.2 特别保护制度 |
4.2.1 生物资源的保护 |
4.2.2 生境的保护 |
4.2.3 人工繁育与增殖放流 |
4.2.4 损害补偿制度 |
4.3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 |
4.3.1 管辖权问题不明确 |
4.3.2 缺少行政补偿和行政奖励的具体落实规定 |
4.3.3 保护名录的制定相对落后 |
4.3.4 缺少野生动物福利的相关规定 |
4.3.5 法律责任较弱 |
第五章 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路径的探索 |
5.1 加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的重视,提倡综合流域保护模式 |
5.2 以就地保护为主和迁地保护为辅 |
5.3 呼吁拆除部分水利设施并建立专项补偿 |
5.4 完善现有法律制度并尽早颁布《长江保护法》 |
5.4.1 及时修订现有法律法规,完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
5.4.2 推进《长江保护法》的颁布 |
5.5 加强相关执法监督并鼓励公众参与 |
5.6 加强科研投入与提高公民保护意识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内容 |
1.3 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的历史沿革 |
1.4 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技术的发展现状 |
1.5 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标识需求及现状 |
1.6 我国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的体系化管理 |
附件1: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图选 |
2 我国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构建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材料 |
2.1.2 研究地点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研究期限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常见的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及其利用类型 |
2.2.2 常见的野生动物制品类型及用途 |
2.2.3 野生动物标识范围的重要遴选因子 |
2.2.4 野生动物标识范围的重要遴选因子赋值 |
2.2.5 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标识优先序列 |
2.2.6 亟待标识管理的野生动物制品 |
2.2.6.1 列入活体标识范围的野生动物制品 |
2.2.6.2 不在活体标识管理范围的野生动物制品 |
2.2.6.3 野生动物原材料 |
2.2.6.4 野生动物标本 |
2.3 讨论 |
2.3.1 我国亟待开展标识的野生动物种类分析 |
2.3.2 野生动物标识范围界定结果的校调 |
2.3.3 野生动物标识的驱动力分析 |
2.4 小结 |
3 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技术现状及问题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活体野生动物标识技术分类 |
3.2.2 活体野生动物标识技术比较 |
3.2.2.1 临时性标记技术的比较 |
3.2.2.2 半永久性标记技术的的比较 |
3.2.2.3 永久性标记技术的比较 |
3.2.3 野生动物制品标识的种类及加载 |
3.2.3.1 野生动物制品标识的种类 |
3.2.3.2 野生动物制品标识的加载 |
3.2.3.3 野生动物制品标识的防伪 |
3.3 讨论 |
3.3.1 活体标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制品标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1 标识版式的问题 |
3.3.2.2 防伪设计的问题 |
3.3.2.3 信息构成的问题 |
3.3.2.4 原材料和部分标识的空白问题 |
3.3.2.5 标识使用的问题 |
3.4 标识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 |
3.4.1 活体标识的解决途径 |
3.4.1.1 增加活体标识种类 |
3.4.1.2 完善已有活体标识 |
3.4.2 制品标识的解决措施 |
3.4.3 制定标识取得、加载和使用的技术规范 |
3.4.3.1 活体野生动物标识的系列规范 |
3.4.3.2 野生动物制品标识的系列规范 |
3.4.3.3 活体标识实施的系列规范 |
3.4.3.4 制品标识实施的系列规范 |
3.4.3.5 标识的制作、取得与发放规范 |
3.4.3.6 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信息采集系列规范 |
3.5 小结 |
4 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 活体野生动物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1 兽类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1.1 东北虎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1.2 灵长类动物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1.3 有蹄类动物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2 鸟类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2.1 鹤、鹳、天鹅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2.2 普通雉鸡类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3 爬行类动物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3.1 鳄鱼标识的实验研究 |
4.1.3.2 蛇类标识的实验研究 |
4.2 野生动物制品标识的实验研究 |
4.2.1 中成药纸质标识的实验研究 |
4.2.2 象牙制品、标本、皮具、蟒皮乐器标识的实验研究 |
4.3 小结 |
附件2:标识实验中的有关图片 |
5 野生动物及制品标识的法律问题研究 |
5.1 现保护法有关标识管理的立法问题剖析 |
5.2 新保护法有关标识管理的法律问题分析 |
5.2.1 新保护法有关标识管理的专门制度 |
5.2.2 新保护法有关标识应用的主要问题 |
5.2.2.1 标识应用范围界定不科学 |
5.2.2.2 标识费用的规定缺失 |
5.2.2.3 标识构成与样式无规定 |
5.2.2.4 标识的制作、发放和使用无规定 |
5.2.2.5 可追溯法律基础的分析 |
5.2.2.6 取消运输证可能产生的问题分析 |
5.3 应对标识法律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
5.3.1 通过制定法规完善标识制度 |
5.3.2 通过制定部门规章完善标识制度 |
5.3.3 通过制定政策性文件完善标识制度 |
5.4 讨论 |
5.5 小结 |
附件3: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管理办法(建议稿) |
附件4:第一批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管理范围(建议稿) |
6 中国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可追溯信息系统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对象 |
6.3 研究方法 |
6.4 研究结果 |
6.4.1 现行标识管理信息系统评析 |
6.4.1.1 现行标识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 |
6.4.1.2 现行标识信息系统的主要问题 |
6.4.2 理想的标识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
6.4.2.1 构建标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
6.4.2.2 标识信息系统构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6.4.2.3 明确新版信息系统的使用对象 |
6.4.2.4 标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研究 |
6.4.2.5 标识管理信息系统的页面设计 |
6.5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 |
致谢 |
(7)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犯罪对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犯罪对象概述 |
一、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涵义及其犯罪对象 |
二、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立法沿革与演进 |
(一)立法沿革 |
(二)演进 |
(三)小结 |
三、“野生动物”的可能涵义 |
(一)“野生动物”的文理解释 |
(二)“野生动物”的体系解释 |
(三)“野生动物”的历史解释 |
(四)“野生动物”的比较解释 |
(五)“野生动物”的目的解释 |
四、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与纯粹野生动物的比较 |
(一)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的概念 |
(二)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存在的原因 |
(三)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与纯粹野生动物的区别 |
五、小结 |
第二章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法益的界定 |
一、秩序法益与实质法益的争议 |
(一)一般理论 |
(二)秩序法益与实质法益之争 |
二、实质法益论中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议 |
(一)生态中心主义立场下的法益 |
(二)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下的法益 |
三、法益解释机能在“野生动物”界定中的实现 |
第三章 对《动物案件司法解释》的检讨 |
一、《动物案件司法解释》对“野生动物”的界定 |
二、《动物案件司法解释》之批判 |
(一)一刀切式“立法”模式明显不当 |
(二)超越立法目的或保护法益 |
(三)超越CITES的宗旨和成员国义务 |
(四)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过于严苛 |
(五)导致机械司法现象严重 |
第四章 我国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犯罪对象的界定及其完善 |
一、应然界定 |
二、完善路径 |
(一)修改司法解释 |
(二)相关立法建议 |
(三)《动物案件司法解释》修改前的出罪路径 |
第五章 余论:非人为死亡的野生动物是否是犯罪对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大熊猫圈养空间及其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现状 |
1.1.2. 气候对大熊猫圈养空间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4.1. 大熊猫圈养空间 |
1.4.2. 气候适应性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圈养大熊猫的科学研究 |
1.5.2. 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
1.5.3. 研究现状小结 |
1.6. 研究方案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对象 |
1.6.3. 研究方法 |
1.6.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熊猫圈养空间与气候适应性 |
2.1. 气候 |
2.2. 大熊猫 |
2.2.1. 大熊猫的生物学习性 |
2.2.2. 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布 |
2.2.3. 大熊猫栖息地的特征 |
2.3. 大熊猫圈养空间 |
2.3.1. 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 |
2.3.2. 圈养大熊猫的热应激行为 |
2.3.3. 大熊猫圈养空间的功能 |
2.3.4. 大熊猫圈养空间的现状 |
2.4. 大熊猫圈养空间与气候的相互作用关系 |
2.4.1. 与大熊猫圈养空间有关的主要气候因子 |
2.4.2. 气候因子影响大熊猫圈养空间的总体规划与构成要素 |
2.4.3. 大熊猫圈养空间引起气候因子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熊猫圈养空间案例研究 |
3.1.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3.1.1. 案例概况 |
3.1.2. 总体布局 |
3.1.3. 建筑设计 |
3.1.4. 景观环境 |
3.1.5. 分析与讨论 |
3.2. 厦门灵玲动物王国——大熊猫馆 |
3.2.1. 案例概况 |
3.2.2. 总体布局 |
3.2.3. 建筑设计 |
3.2.4. 景观环境 |
3.2.5. 分析与讨论 |
3.3. 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 |
3.3.1. 案例概况 |
3.3.2. 总体布局 |
3.3.3. 建筑设计 |
3.3.4. 景观环境 |
3.3.5. 分析与讨论 |
3.4. 福州熊猫世界 |
3.4.1. 案例概况 |
3.4.2. 总体布局 |
3.4.3. 建筑设计 |
3.4.4. 景观环境 |
3.4.5. 分析与讨论 |
3.5. 案例总结 |
第4章 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需求分析 |
4.1. 动物的需求 |
4.1.1. 大熊猫生物环境的需求 |
4.1.2. 圈养大熊猫的饲养展出环境需求 |
4.2. 饲养管理的需求 |
4.2.1. 室内饲养管理区 |
4.2.2. 室内展区 |
4.2.3. 室外展区 |
4.2.4. 后勤管理区 |
4.3. 游客的需求 |
4.3.1. 人口特征分析 |
4.3.2. 旅游者的基本行为特征 |
4.3.3. 空间气候舒适度的情况调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熊猫圈养空间及气候适应性设计要点 |
5.1. 设计原则 |
5.2. 总体规划 |
5.2.1. 合理选址 |
5.2.2. 布局形式 |
5.2.3. 道路规划 |
5.3. 建筑设计 |
5.3.1. 建筑朝向 |
5.3.2. 建筑形态 |
5.3.3. 建筑空间(功能布局) |
5.3.4. 室内微气候调节 |
5.3.5. 流线设计 |
5.3.6. 细部设计 |
5.4. 景观环境 |
5.4.1. 植物 |
5.4.2. 水体 |
5.4.3. 地形 |
5.4.4. 景观设施 |
5.4.5. 地面铺装 |
5.5. 丰容设计 |
5.5.1. 食物丰容 |
5.5.2. 环境丰容 |
5.5.3. 感知丰容 |
5.5.4. 社群丰容 |
5.5.5. 认知丰容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空间舒适度及行为需求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天气条件对放归大熊猫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数据采集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天气条件对日移动距离的影响 |
2.2 天气条件对日活动率的影响 |
2.3 天气条件对日活动强度的影响 |
3 讨论 |
(10)大熊猫新鲜和冷冻精子中microRNAs差异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大熊猫 |
1.2 大熊猫保护现状 |
1.2.1 野外大熊猫保护现状 |
1.2.2 圈养大熊猫现状 |
1.3 圈养大熊猫繁殖技术 |
1.3.1 自然交配 |
1.3.2 人工授精 |
1.3.3 自然交配结合人工授精 |
1.4 大熊猫精液冷冻保存 |
1.5 miRNA与雄性生殖 |
1.5.1 miRNA的产生与作用机制 |
1.5.2 miRNA与精子 |
1.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设备和材料 |
2.1.1 精液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3 主要试剂和样品 |
2.1.4 主要试剂配制 |
2.2 试验步骤与方法 |
2.2.1 精液冷冻保存 |
2.2.2 SmallRNA测序 |
2.2.3 测序结果分析 |
2.2.4 荧光定量验证与分析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小RNA测序分析 |
3.1.1 测序数据质量及长度分布 |
3.1.2 smallRNA分类注释 |
3.2 大熊猫新鲜与冷冻精液miRNA差异表达分析 |
3.2.1 miRNA表达分析 |
3.2.2 差异表达的miRNAs |
3.3 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3.3.1 miRNA靶基因预测 |
3.3.2 靶基因功能注释 |
3.4 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与mRNA联合分析 |
3.5 荧光定量PCR验证 |
4 讨论 |
4.1 大熊猫的microRNA的表达 |
4.2 冷冻保存下大熊猫精子中miRNAs差异表达 |
4.3 miRNA及靶mRNA参与精子冷冻过程中的凋亡 |
5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大熊猫的人工繁育与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王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2]濒危动物鼋保护生物学研究[D]. 洪孝友.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3]大熊猫的人工繁育与保护[J]. 冯文和. 大自然探索, 1992(04)
- [4]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D]. 钟健军.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5]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D]. 王四维.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中国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研究[D]. 黄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7]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犯罪对象研究[D]. 刘章. 中国政法大学, 2018(10)
- [8]大熊猫圈养空间及其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D]. 宋博涵. 华侨大学, 2020(01)
- [9]天气条件对放归大熊猫活动的影响[J]. 朱洪民,杨彪,何可,青菁,张泽钧,戴强,张勘,唐博,古晓东,杨旭煜,黄炎,李德生,张和民,杨志松. 四川动物, 2019(05)
- [10]大熊猫新鲜和冷冻精子中microRNAs差异表达研究[D]. 吴凯.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