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埃及客轮红海沉没惨案(论文文献综述)
张淳[1](2014)在《海难大盘点·国际》文中认为美杜莎号海难因悬挂于卢浮宫的油画——《美杜莎之筏》而历经二百年仍然警钟长鸣。事故发生于1816年7月,这艘载有400人左右的法国船只前往圣·路易斯港。然而,法国海军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马·雷任远洋船美杜莎号的船长,这艘巨型船在驶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上有权势的人都乘小船逃命,遗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员。他们为生存造了一只木筏漂泊海上,因为饥饿,甚至出现抛弃亲友,吃死者生肉的场景。在半个月后得救的
彭燚[2](2015)在《历史上的重大海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4月16日,韩国客轮"岁月"号失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船上476人中仅有172人获救,295人遇难,9人失踪。历史上,多国曾发生游轮、货轮、油轮的沉船事件,究其原因,或是两船相撞,或是着火,或是遭遇强台风,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超过1500人遇难泰坦尼克号失事应该是史上最着名的海难事件。1912年4月15日凌晨,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差不多两
邢旭东[3](1992)在《埃及客轮红海沉没惨案》文中认为 开罗专电 1991年12月14日夕阳西下时分,埃及“萨利姆·艾克斯巴利斯”号客轮汽笛一声长鸣,徐徐驶出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开始了它往返于埃及苏伊士港和吉达港之间的又一次航行。船上登记在册
雨辰,龚常[4](2011)在《邮轮海难:漂浮的都市浪漫悲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期的邮轮其实就是远洋客轮,当旅游者的目的地需要跨越大海,在没有飞机的时代只能选择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式的悲剧时有发生。今天的邮轮则完全扮演着一种海上交通工具、水上豪华酒店的角色,成为周游沿海特色城市文化的高级享受。但是由于触礁触雷、严重超载、劫持袭击、风暴机械等原因,海上的罹难事故仍然经常发生,而且十分悲惨。
姜龙飞[5](2006)在《“江亚”轮海难之谜》文中指出北京时间2006年2月3日凌晨,一艘载有1400多名乘客和船员的埃及客轮“萨勒姆98”号在红海沉没。埃及交通部长2月13日发表声明说,此次事件中仅有387人幸免于难,411具遇难者尸体被找到,仍有611人失踪,重演了近百年前“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悲剧。然而, 国内有很多人不知道,在上世纪的中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类似的特大海难,那就是1948年的上海“江亚”轮惨案,当时船上4000余人有3000多人遇难。
张笑天[6](2004)在《尼罗河文明的遗嘱》文中研究表明 埃及的金字塔是被世人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中仅存的,其他如巴比伦空中花园、土耳其的阿尔特弥斯神庙、希腊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青铜巨像……不是毁于大火,便是毁于地震,只有埃及的金字塔群完好地屹立着,神秘的象形文字、金字塔、木乃伊、法老和诅咒成了埃及古老文明的符号。直到200年前才被破译的象形文字揭开了尼罗河的面纱,但它绝对是面纱的一角。有人称金
刘益迎[7](2016)在《北极航线经济性及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复杂网络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为北极资源开发带来了机遇,北极航线的商业性试航也逐年增加。北极航线的开发将对世界海运贸易格局和海上运输网络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复杂,影响通航安全的因素尚未完全掌握,一旦发生海上突发事件将导致巨大的人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对北极航线通航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如何实现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的有效救助、航线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等,对北极航线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基于模糊、灰色评价指标的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灰云聚类评价模型,得出目前东北航线通航环境处在可以通航但不安全状态的评价结果。分析对比了集装箱船、油船和散货船在北极航线与我国传统海运航线的经济性,结合目前苏伊士运河航线与北极东北航线设计了中欧集装箱海运的班轮航线,考虑了未来征收航海碳税对北极航线经济性的影响,并对关键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构建了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复杂网络,通过分析得到相关国家的救助强度、对北极航线各海域救助强度的差异性。基于公共物品博弈及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北极航线环境治理公共物品复杂网络的演化博弈模型,发现提高长远收益并选择适合的投资回报增益系数将促进博弈合作。建立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复杂网络演化模型,分析了各层次预案的影响力及非北极国家参与预案制定对预案体系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少数权威预案对预案网络影响较大,在一定优先概率内非北极国家的参与可使预案体系更加稳定。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北极航线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可为北极航线设计、海上救助及环境治理合作、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严烨[8](2018)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日期》(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关于《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日期》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作者为英国作家彭尼·克拉克。该书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儿童群体详细介绍了世界历史知识。在报告中,译者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力图再现原文本意义和风格。首先,译者通过对翻译实践的反思,归纳了原文本语言特点和风格。然后,译者总结了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如何满足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水平,如何在目的语文本中再现文学性,并利用增译、转换、四字结构和重复来解决翻译中的困难。最后,译者总结了在翻译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以及提高翻译能力的对策。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对儿童科普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中总结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希望在提升自己翻译水平的同时,对其他参与儿童科普材料翻译的译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马远文,刘姚尧,莫染,李航,Helen[9](2009)在《纪录与传奇》文中提出他是衔着银匙出生的王子,14载的似水流年见证了他接手皇马权杖的坎坷与艰辛。1994年以来,伯纳乌经历了十余位主教练的更迭,来去匆匆的球员更是不胜枚举,唯有他是一面在血雨腥风中屹立不倒的猎猎战旗。从破门后忘情亲吻戒指的"指环王"到频频创造历史的"纪录王",他在不经意间步入了传奇的殿堂。皇马总进球纪录,皇马联赛进球纪录,欧洲冠军杯进球纪录,西班牙队进球纪录,多少球员穷其职业生涯难得其一,他却将上述纪录集于一身——他就是劳尔·冈萨雷斯,在马德里这座欧洲足球名城,他就是最醒目的座标,他成为了堪与俱乐部名誉主席迪斯蒂法诺比肩的巨人。为纪录而生,这就是关于劳尔的真实写照,尽管业已手握四项伟大纪录,但永不满足的劳尔依然在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天空才是他的极限,这是飞人乔丹所收获的最高评价,而劳尔的极限究竟在何处,或许是无人知晓的世界第七大谜题。
二、埃及客轮红海沉没惨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埃及客轮红海沉没惨案(论文提纲范文)
(1)海难大盘点·国际(论文提纲范文)
“美杜莎”海难与名画 |
泰坦尼克“阴谋论” |
战争中的商船 |
难民与黄金一同沉没 |
备受争论的古斯特洛夫号 |
杜纳巴兹号:和平时期的最大海难 |
内普图诺海难:气候惹的祸 |
忘记“关门”的爱沙尼亚号 |
超载的乔拉号 |
“红海沉轮”色拉姆98 |
“风神”倾覆“公主” |
(2)历史上的重大海难(论文提纲范文)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超过1500人遇难 |
◎1987年:菲“杜纳巴兹号”与邮轮相撞,逾4000人丧生 |
◎1993年:海地“内普图诺”号客轮沉没,约1000人丧生 |
◎1994年:“爱沙尼亚”号渡船沉没,900多人死亡 |
◎2002年:塞内加尔“乔拉号”失事,1863人死亡 |
◎2006年:埃及客轮“萨拉姆98”沉没,1000多人遇难或失踪 |
(4)邮轮海难:漂浮的都市浪漫悲情(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冰山撞沉的泰坦尼克号 |
二、遭劫财纵火的莫洛?卡斯号 |
三、被潜艇击沉的古斯特洛夫号 |
四、遭战机轰炸的兰开斯特里亚号 |
五、疑撞上漂雷的上海江亚号 |
六、被撞击沉没的台湾太平号 |
七、被武装劫持的阿基莱?劳伦号 |
八、遭暴风骤雨的乔拉号 |
九、被台风掀翻的群星王子号 |
(7)北极航线经济性及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复杂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 |
1.2.2 北极航线经济性 |
1.2.3 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环境治理及应急预案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分析及评价 |
2.1 北极航线的通航状况 |
2.1.1 通航历史及现状 |
2.1.2 通航船型 |
2.2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分析 |
2.2.1 自然环境 |
2.2.2 相关法律及规范 |
2.2.3 地缘政治环境 |
2.2.4 助航设施及信息系统 |
2.3 基于灰云聚类模型的北极东北航线通航环境评价 |
2.3.1 评价指标体系 |
2.3.2 评价方法选择 |
2.3.3 评价模型构建 |
2.3.4 评价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极航线对中国海运的影响及经济性分析 |
3.1 北极航线通航对中国海运的影响 |
3.1.1 对集装箱海运的影响 |
3.1.2 对原油进口海运的影响 |
3.1.3 对干散货海运的影响 |
3.2 考虑北极航线的中欧集装箱运输经济性及班轮航线设计 |
3.2.1 经济性分析 |
3.2.2 班轮航线设计 |
3.3 考虑北极航线的中国原油进口海运航线经济性 |
3.3.1 模型参数 |
3.3.2 经济性分析 |
3.3.3 碳税影响和灵敏度分析 |
3.4 考虑北极航线的中国-美东干散货海运航线经济性 |
3.4.1 模型参数 |
3.4.2 经济性分析 |
3.4.3 碳税影响和灵敏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复杂网络分析 |
4.1 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概述 |
4.1.1 海上突发事件定义 |
4.1.2 海上突发事件分类 |
4.1.3 海上突发事件特点 |
4.1.4 海上突发事件具体状况 |
4.2 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复杂网络的构建 |
4.2.1 应急响应特点及资源 |
4.2.2 复杂网络基本概念与特征 |
4.2.3 复杂网络构成 |
4.3 北极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复杂网络的实证分析 |
4.3.1 权值指标分析 |
4.3.2 权值指标测度 |
4.3.3 拓扑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极航线环境治理公共产品供给复杂网络演化博弈分析 |
5.1 北极航线环境治理公共产品供给 |
5.1.1 公共产品供给必要性 |
5.1.2 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5.2 公共物品博弈理论及演化博弈理论概述 |
5.2.1 博弈论 |
5.2.2 公共物品博弈理论 |
5.2.3 演化博弈理论 |
5.3 北极航线环境治理公共产品供给复杂网络建立 |
5.4 北极航线环境治理公共产品供给复杂网络演化博弈模型 |
5.4.1 假设及参数 |
5.4.2 博弈收益 |
5.4.3 博弈算法 |
5.5 北极航线环境治理公共产品供给复杂网络演化博弈实证分析 |
5.5.1 投资回报增益系数 |
5.5.2 长远收益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化分析 |
6.1 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概述 |
6.1.1 应急预案含义和作用 |
6.1.2 应急预案存在问题 |
6.2 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结构 |
6.2.1 预案层级及参与国家 |
6.2.2 预案区域 |
6.2.3 预案事件类型 |
6.3 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化策略 |
6.4 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化模型构建 |
6.4.1 预案点集生成 |
6.4.2 预案体系演化算法 |
6.5 北极航线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化的复杂网络 |
6.5.1 复杂网络的度分布 |
6.5.2 复杂网络的聚类系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日期》(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Task and Process |
1.1 Translation Background |
1.2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1.3 Translation Process |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2.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2.1 Diction |
2.2.2 Sentence Structure |
2.2.3 Style |
Chapter Thre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
3.1 How to Meet the Cognitive Level of the Target Readers |
3.1.1 Amplification |
3.1.2 Transition |
3.2 How to Recreate the Literary Style in the Target Text |
3.2.1 Use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Structure |
3.2.2 Use of Rhetorical Repetition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 &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四、埃及客轮红海沉没惨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海难大盘点·国际[J]. 张淳. 珠江水运, 2014(13)
- [2]历史上的重大海难[J]. 彭燚.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5(03)
- [3]埃及客轮红海沉没惨案[J]. 邢旭东. 了望周刊, 1992(01)
- [4]邮轮海难:漂浮的都市浪漫悲情[J]. 雨辰,龚常. 上海城市管理, 2011(05)
- [5]“江亚”轮海难之谜[J]. 姜龙飞. 党员干部之友, 2006(03)
- [6]尼罗河文明的遗嘱[J]. 张笑天. 作家, 2004(11)
- [7]北极航线经济性及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复杂网络研究[D]. 刘益迎.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5)
- [8]《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日期》(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严烨.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2018(01)
- [9]纪录与传奇[J]. 马远文,刘姚尧,莫染,李航,Helen. 全明星,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