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炼油技术普查数据汇编(续) 催化重整部分

国外炼油技术普查数据汇编(续) 催化重整部分

一、国外炼油新技术普查资料汇编(续) 催化重整部分(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煜,朱葆琳[1](1959)在《十年来中国石油和人造石油的科学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大量史料說明,中国在紀元之初就已經发現了石油,石油在照明、潤滑、葯物、炭黑等等方面的应用在中国也有近千年历史。而且,早在1521年(明朝正德末年)就在四川嘉州开凿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事实証明,中国劳动人民在石油工业技术的首創上有着很大的貢献。但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和近百年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长期持續,生产力发展极

袁俊斌[2](2006)在《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循环经济是物资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资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资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将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环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模式,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向。 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煤都”抚顺,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在“三高一低”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指导下,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严重弊端正日益凸现: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巨大;环境容量缺失;城市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资源已难以继续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增长,转变传统发展模式,靠循环经济,促进矿山转型,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已成为抚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内外的循环经济实践,虽总结出了一些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但是,不同的地区、城市有不同的特点,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供抚顺市照搬照抄。在分析了抚顺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基础优势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以“三学统筹、三经并举、三流并重、三R协同”原则为指导,以提高“获取资源的能力、驾御资源的能力、运用资源的效率、运用资源的效果”为主要思路,以资源投入减量化、物料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资源再生为发展方向,提出了抚顺市发展循环经济的“3+1”模式,并设计了以煤的深加工和油页岩、煤矸石等“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同时,研究中开展的实践证明,“3+1”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本研究是国内首次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开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并首次提出了“三三原则”和“两能两效”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不仅是循环经济理论上的探索,也是实践的尝试。研究成果对于抚顺市调整产业结构,重构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模式,早日走出资源枯竭困境,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

燃化部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3](1973)在《国外炼油新技术普查资料汇编——催化裂化部分》文中提出在七二年九月间燃化部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组织了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设计研究所、荆门炼油厂设计研究所和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设计院的同志,将1969年至1972年5月的英、日文有关石油炼制方面的几本主要杂志进行了一次普查,经整理后分为六个部分——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烷基化及异构化、润滑油和环境污染等。本刊将连续登载每一部分的简要说明,使有关同志对国外的进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作为今后需深入研究某一专题时的参考。

李德江[4](2007)在《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借鉴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探讨和解析理论入手,吸收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来构架资源型城市和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和对策。从组织结构、产权结构和企业的经营等几个大的方面着手,通过具体分析资源型企业的特点,为资源型企业未来的可持续竞争力提升构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煤炭、石油、森林型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和论证研究,为这类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具有实践意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对中国资源型地区历史与演化特征的详细考察,来探讨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问题。对以煤炭、石油、森林等为经济支柱的资源型地区,面对资源衰退的影响,要实现有效转型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应该立足现有的存量优势,抓住国际产业分工和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延长产业链条,积极构筑先进的采掘基地和国际化生产制造基地;通过活化存量国有资产,吸引域外资本和资金、技术和管理,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培育对地方经济发展拉动力强的大集团和大公司,努力形成产业集群高地,最终破解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使自身焕发新的生机。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关联、连续和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形成“专、精、特、新”的产品。对于多种资源配套较好、区位和市场基础较好的城市和地区,需要形成主导产业以及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大的产业;对于资源已近枯竭的城市,要利用工业基础、技术条件和市场网络,介入农业等新产业的开发和培植。发挥存量优势、发展非煤、非油、非林产业和利用国家援助政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培育接续产业。只有这样,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企业才能实现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本文开始把研究的中心议题确定为一些基础的工作: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特定含义、资源型企业的基本特征、发展机制与模式、未来发展的可能前景,以及基于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调控对策等。通过从产权关系、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等诸多方面来综合论述资源型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最后通过对典型煤炭、石油、森林型资源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来为资源型地区和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办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创新。研究领域主要把研究的对象集中于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企业这一理论空白点,不拘泥于以前学者局限于对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研究,使研究的结果更具有针对性;研究的方法主要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偏重于定量和实证分析,使理论成果更具有说服力和实践的指导效果。研究角度主要针对于资源型企业的产权理论、组织结构和经营上的特点,进行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论文就资源型企业的纵横兼并、资源产品多元化、经营领域多元化、全球化等企业发展的新态势,构建资源型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论述。从制定和实施资源型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将资源型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目标具体化,对我国的主要矿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根据各类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突破以往单方面偏重理论研究或仅以单一地区为对象的研究,力求在理论和实证的结合上寻找新的突破,选取三大典型资源型地区,根据本文理论上的构架,寻求解决特定地域问题的新方法。针对资源型地区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从困扰资源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因素出发,提出一套提升资源企业竞争力的切实办法。强调了对资源型企业实施综合系统地调控,城市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分离,实施城市发展与生产基地建设相分离的新的调控策略。本文通过构建资源型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根据资源型企业的开发、成长、衰退的生命周期,并结合对典型地区的实证分析,提供一套基于资源型地区发展实际的未来企业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王言法[5](2011)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开端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社会,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政治制度腐败,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十分落后。高等教育仍处在古代教育阶段。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在科举制度的左右下,始终以儒家学说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这种教育尽管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思想和科学教育的成分,因而没有培养出大批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教育落后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和科学技术固步自封和落后的重要根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西方引进时,西方英法德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高等教育为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这些国家得以最先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国家的强盛。先进的高等教育是这些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和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推动下,清政府内部一批受过经世之学教育和熏陶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个谋西学图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为办洋务创办的新式学堂,不仅直接服务和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重要的是它变革了中国传统教育,开辟了中国近代教育,同时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了中国近代早期的科技人才,在神州大地上衍生了新知识、新人才、新观念,这些新的变化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十九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一批具有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通过创办新学堂等途径,培养和锻炼了维新运动的先锋和骨干,壮大了维新派的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改革运动,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变革。在二十世纪初清末新政的推动下,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民主革命领袖和骨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以留学生为先锋和中坚的知识分子们开辟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腐败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以知识分子为领导主体的中华民国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千年巨变。1917年,经教育家蔡元培改革后的北京大学旋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它把新文化、新思想与爱国思想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北京大学的学生培育成为具有新的特点和气质的知识分子,北大由此成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也改变了民主革命的性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的曙光。1924年,孙中山为了实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合作建立了黄埔军校。国民党依托黄埔军校师生建立了校军,进而建立了国民革命军,不仅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还统一了中国,巩固了民国新政权。蒋介石还依靠黄埔师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建立和巩固了其军事统治集团。几乎伴随着近代中国始末的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创立和发展,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崛起,不仅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而且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社会转型的现代化人才,为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二十世纪初,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充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锋和桥梁,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依托大学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于1921年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为共产党早期培养了众多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们从1927年开始逐渐构成了共产党高层的政治领导核心和军事统帅,不仅找到一条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正确道路,而且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不断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的高等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大发展,由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到了现代高等教育。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思想、政治的大变革,还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各行各业的现代化人才,他们带动近代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从无到有并在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依靠它所培养的大量现代化人才,有效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科学等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现代大学引领了中国近代社会科技、经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就重视革命的人才培养,对于教育在革命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为此,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自己的独成体系的高等教育,为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得以正确贯彻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广泛组织、发动和领导群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一个世纪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嬗变的关系充分说明,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嚆矢。近代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二是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三是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四是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周荣荣[6](2002)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与生态建设的跃迁 ——世纪之初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发生了三种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一是发达国家率先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武装农业,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二是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安全、健康食物的需求日益增大;三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新的障碍和威胁。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将面临着三大方面的挑战,即:一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巨额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二是如何保持和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如何阻止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中国是幅员辽阔,经济迅速增长、人口众多,同时也是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生态矛盾尤其突出,生态经济基础“先天不足加后天失调”,其效益日减,承受不起走发达国家“先污染、破坏,后治理”复辙的沉重代价;我国不可能、也不具有发达国家在实现常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廉价能源供应条件及经济承受能力,加上特有的劳力过剩和农业难以得到大量政府补贴等问题,因此,常规农业现代化不完全符合我国农业实际,要求替代性农业技术的开发应用。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演变,从整体上看是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到今天,至少在许多“发达的”和“中等发达的”地区,已在重演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耗竭的恶性循环历史。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农业持续发展”日益强烈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如何走出“常规发展模式”的低谷,实现持续发展,奔向健康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这一问题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和解决的时候。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或重要组成部分,在80年代初期应运而生,并因适合中国国情,而得到迅猛发展。生态农业在我国二十多年的实践,经过中国政府的长期提倡、学术界的多方面理论研究与探索,特别是全国农村大规模与多层次的群众性实践,充分证明其指导思想、发展方向、技术原理、工程模式符合我国国情,易于被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接受和 中文摘要推行,并在全国上千个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点上显示出巨大的生产开发与环境保护潜力。生态农业以有限的物质、技术投入获得了多方面的显著综合效益,是劳动密集、资金、技术、能量商品密集交叉的新型集约经营,恰恰是以“绿色技术革命” 为重点的常规发展模式所缺少、难以达到的目标。生态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大有可为。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突出表现在:生态农业示范区内的林木覆盖率提高,农民增收增长率达到 2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份额由 45%提高 55儿 环保“i同时”执行率和工业“i废”处理率达100%,二、i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粮经比由 8:2调整到6.5:3.5,化肥利用率提高5儿 植保综合防治面积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农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是,领域、规模不断扩大,并形成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科学、农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与隅合,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也将日臻完善和咸熟,生态系统的经济规律将进一步被揭示,并被人们所掌握。生态衣业经济发展模式将更加丰富和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进一步配套、完善。一些追求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如:基因工程、生物发酵工程、新微观工程技术和宏观生态工程技术、新型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等将日益被广泛采用。 《世纪之初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研究入 正是在我国近十几年中央政府、省及各级政府大范围推动以县域为单位的试点、示范,并取得阶段性咸就的大背景下而展开的。本论文从生态农业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生态农业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的确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制度供给、生态农业建设的发生环境及限制困素、生态农业发展前瞻等诸方面,论述了生态农业是解决中国生态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问题带有方向性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其中并以江苏省的成功发展模式为典型范例,使论点更加鲜明具体和具有说服力。本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一第三章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相关理论的研究,第四章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的指标评价体系,第五章、第六章为 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及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区建设成效的实证分析。第七章为我国生态农业工程的各种模式内容及主要经营绩效,第八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市场环境分析、政策分析,第丸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制约因子,第十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衣业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前瞻。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紧紧抓住生态环境建设?

隋笑宇[7](2012)在《美国东北部城市的外来移民及其影响(1880-1920)》文中研究说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全面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转型期下的美国迎来了一轮空前的移民高潮。本文从实证的角度介绍了这个时期移民高潮的发展脉络和成因,以及移民为美国城市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考察东南欧新移民在美国社会的同化进程及其缓慢的适应,探析移民深陷排外主义浪潮的遭遇及移民回流现象。全文采取编年体体例,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顺序展开。除前言和结语外,论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在回顾美国城市、移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中移民新高潮的出现。以统计、图表展示等方法相对系统地、全面地对这一时期的移民与城市发展进行描述,并分析其成因、特征及人口流向。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移民为美国城市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从促进城市化、提供劳动力、带来新技术和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丰富城市生活的角度,论述移民在美国的积极作用。第三章,通过分析移民在城市中的社区生活来展现他们在美国的同化进程。从其就业、生活和教育等侧面反映出新移民同化的艰难,并以民族观念、家庭观念和社会认同的角度揭示出移民在同化过程中的徘徊与痛苦。也正因如此,他们并未通过入籍和通婚等方式实现良好的归化。第四章,论述美国对新移民的排斥以及多种原因造成的移民回流。美国民众诟病移民破坏罢工、抢走饭碗、造成社会问题以及宗教冲突等,并以伪科学的论调推行排外活动,大肆宣扬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由此掀起了一场由民间到政府的美国化运动,促成了一系列限制性移民政策的出台。最终新移民在故土情结、母国召唤、美国处境艰难等综合因素下,产生了回流浪潮,改变了以往从欧洲到美国的单向流动局面,移民循环开始出现。

陈明[8](2009)在《我国城镇密集地区聚集与扩散机制研究 ——微观机理、实证研究与政策引导》文中研究指明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我国城镇密集地区中新城市的形成、城镇结构的稳定性以及福利的变化;城镇密集地区人口、产业、技术进步与用地规模间的关系;交易成本与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城镇密集地区产业扩散与聚集及其空间分布;城镇密集地区影响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因素,以及政府间的税收竞争与合作;影响我国城镇密集地区有效管治的相关因素。最后,分析了我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4个城镇密集地区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战略。

闫志彬[9](2010)在《宁夏能源开发与输送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是根据宁夏能源资源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分析宁夏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对未来能源需求与供应情况的分析结果,重点围绕宁夏的优势资源——煤炭,研究分析煤炭资源的开发规模、转化方式与输送方式等问题。提出了以煤为基础、坚持能源多元化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以及煤炭、电力、煤化三大主导产业的开发重点、开发布局、预期目标等,对能源输送方式及通道建设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同时对其它型式的能源开发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做好宁夏能源开发、转化及输送工作的相关措施或建议。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推动宁夏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国外炼油新技术普查资料汇编(续) 催化重整部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炼油新技术普查资料汇编(续) 催化重整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2)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循环经济概述
        1.1.1 循环经济理念及其产生背景
        1.1.2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原则
        1.1.3 国内外循环经济实践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的理论框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抚顺市地质环境条件与区域资源分布
    2.1 资源型城市的含义和划分
        2.1.1 资源型城市的含义
        2.1.2 资源型城市的数量和分布
    2.2 资源型城市实例—抚顺
        2.2.1 基本概况
        2.2.2 地貌特征
        2.2.3 地质特征
        2.2.4 岩浆岩特征
        2.2.5 矿产资源概况
        2.2.6 抚顺市支柱产业
        2.2.7 抚顺市面临的主要矛盾
    2.3 结论
第三章 抚顺市水资源、能源消耗特征分析
    3.1 抚顺市水资源量及消耗状况分析
        3.1.1 水资源量分析
        3.1.2 用水及单位 GDP水耗分析
        3.1.3 水资源问题分析
    3.2 抚顺市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状况
        3.2.1 能源结构
        3.2.2 单位 GDP能耗及原因分析
    3.3 抚顺市重点行业能源消耗分析
        3.3.1 抚顺市主要行业能源消耗预测
        3.3.2 能源消耗综合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抚顺市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和环境容量分析
    4.1 污染物排放及环境质量现状
        4.1.1 水污染物排放及水环境质量现状
        4.1.2 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4.1.3 工业固体废弃物
    4.2 抚顺市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分析
        4.2.1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
        4.2.2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4.2.3 抚顺市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
        4.2.4 抚顺市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4.2.5 综合分析
    4.3 抚顺市环境容量分析
        4.3.1 环境容量
        4.3.2 抚顺市环境容量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抚顺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5.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2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5.2.1 评价模式
        5.2.2 协调度分级
        5.2.3 评价指标
    5.3 抚顺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5.3.1 抚顺市“经济—环境”系统基础数据及评分
        5.3.2 抚顺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5.3.3 影响抚顺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因素
    5.4 结论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6.1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实现形式
        6.1.1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1.2 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
    6.2 抚顺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分析
        6.2.1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6.2.2 抚顺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比较优势
    6.3 抚顺市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6.3.1 “三三三三”原则和“两能两效”思路
        6.3.2 小循环一创建循环经济型企业
        6.3.3 中循环—创建抚顺矿业集团生态工业园区
        6.3.4 大循环—创建资源循环型社会
        6.3.5 大力发展一个产业—资源再生产业
    6.4 结论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著、获奖情况

(4)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及基本内容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总体框架
2 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发展现状
    2.1 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地区)的定义
        2.1.2 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界定标准
        2.1.3 本文采用的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界定标准
    2.2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的数量和分类
        2.2.1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的数量
        2.2.2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的分类
    2.3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3.1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发展的现状
        2.3.2 资源型企业经营的特点
        2.3.3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4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发展的趋势
    2.5 本章小结
3 企业竞争力理论综析
    3.1 企业竞争力理论
    3.2 企业竞争力的本质与特点
        3.2.1 企业竞争力的本质
        3.2.2 企业竞争力的特点
        3.2.3 企业竞争力的“宽度”和“密度”
    3.3 企业竞争力的培育
    3.4 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3.4.1 可持续竞争力
        3.4.2 可持续竞争力的特点
    3.5 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现状
        3.5.1 企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3.5.2 影响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3.5.3 企业个体竞争力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企业竞争力的组织结构分析
    4.1 组织结构理论
        4.1.1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演变
        4.1.2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新发展
        4.1.3 各类型组织结构比较
    4.2 资源型企业的组织结构
        4.2.1 国外大型资源型石油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4.2.2 西方现代管理体系与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4.2.3 如何借鉴西方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的经验
    4.3 资源型企业现代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4.3.1 企业组织发展的两个方向
        4.3.2 资源型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4.3.3 未来我国资源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4.4 本章小结
5 企业竞争力的产权结构分析
    5.1 产权相关理论
        5.1.1 产权涵义
        5.1.2 产权的构成要素
        5.1.3 产权的性质
        5.1.4 产权的基本特征
    5.2 资源型企业产权结构现状
        5.2.1 资源型地区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特点
        5.2.2 西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主要途径
    5.3 资源型地区企业产权发展模式
        5.3.1 我国资源型地区企业产权改革的设想
        5.3.2 企业产权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5.3.3 深化资源型地区企业产权改革的途径
        5.3.4 产权多元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6 资源型企业经营与竞争力
    6.1 管理创新与竞争力
        6.1.1 以竞争力为重点的企业管理刨新
        6.1.2 资源型企业未来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
    6.2 技术创新与竞争力
        6.2.1 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特性
        6.2.2 企业技术创新对策
        6.2.3 技术创新应该注意的问题
    6.3 产品创新与竞争力
        6.3.1 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产品面临的主要问题
        6.3.2 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6.4 营销创新与竞争力
        6.4.1 营销创新的动因分析
        6.4.2 营销创新途径
    6.5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竞争力
        6.5.1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
        6.5.2 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为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
    6.6 企业文化与竞争力
        6.6.1 资源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6.6.2 资源型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
    6.7 本章小结
7 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与对策
    7.1 制约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问题
        7.1.1 企业组织混乱不合理
        7.1.2 地区产业结构的初级单一性
        7.1.3 所有制结构单一
        7.1.4 可开采资源枯竭,成本上升
        7.1.5 企业以上游初级产品为主
        7.1.6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7.2 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7.2.1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7.2.2 建立资源型企业合理规模结构
        7.2.3 调整产业结构
        7.2.4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7.2.5 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7.2.6 发挥存量资产优势
        7.2.7 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延长产业链条
        7.2.8 寻找替代产业,开发新兴产业
        7.2.9 产品多样化战略
    7.3 本章小结
8 实证研究——大庆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
    8.1 大庆地区经济的总体情况及分机
        8.1.1 大庆地区的基本情况
        8.1.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8.1.3 大庆地区经济结构特征
        8.1.4 大庆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8.2 大庆地区企业经营力分析
        8.2.1 勘探能力与竞争力
        8.2.2 开发能力与竞争力
        8.2.3 管理能力与竞争力
        8.2.4 人才开发能力与竞争力
    8.3 制约该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8.3.1 管理体制不合理
        8.3.2 内部运行机制不顺畅
        8.3.3 经营能力不足
    8.4 大庆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
        8.4.1 对优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8.4.2 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8.4.3 发展优质高效型农业
        8.4.4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8.5 大庆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8.5.1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8.5.2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8.5.3 加强技术创新
        8.5.4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8.5.5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8.5.6 搞好资本运营
        8.5.7 大力开发外部市场
        8.5.8 塑造昂扬向上的企业文化
    8.6 本章小结
9 实证研究二——鸡西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
    9.1 鸡西地区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9.1.1 自然资源丰富
        9.1.2 产业结构调整已有一定的基础
        9.1.3 鸡西矿务局的基本情况
    9.2 鸡西地区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9.2.1 工业企业现状
        9.2.2 产业结构调整是鸡西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9.3 鸡西地区企业的产权改革
        9.3.1 产权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9.3.2 鸡西地区企业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途径
        9.3.3 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实行股份制的途径
    9.4 鸡西矿务局的组织结构改革
        9.4.1 改制后集团公司的组织管理结构
        9.4.2 管理组织机构
    9.5 鸡西地区企业经营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9.5.1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9.5.2 实施产品创新
        9.5.3 延长产业链条
        9.5.4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9.5.5 加强企业管理
        9.5.6 实施人才战略
        9.5.7 努力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
        9.5.8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9.6 本章小结
10 实证研究三——方正林区企业竞争力提升
    10.1 方正林区自然条件
    10.2 方正林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10.3 森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10.3.1 多产业性
        10.3.2 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生产并存
        10.3.3 林木资源培育的长期性和开发利用的短期性
        10.3.4 生产作业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10.3.5 产品规格的弹性和产品的稀缺性
        10.3.6 社会性
    10.4 森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10.4.1 产业结构的失衡性
        10.4.2 多维效益的并存性
        10.4.3 政企难以分开
        10.4.4 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难
        10.4.5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
        10.4.6 难以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10.5 方正地区林业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10.5.1 以林为主合理经营森林资源
        0.5.2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5.3 森工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
        10.5.4 森工企业经营竞争战略的调整
    10.6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学术综述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文章框架
    五、创新点与不足
    六、高等教育概念界定
第一章 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状况
    一、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状况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及其社会影响
第二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产生时之西方高等教育
    一、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渊源
    二、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三、西方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及影响
第三章 兴西学办洋务图自强
    一、新的思潮涌动
    二、一座书院与一场改革运动
    三、兴新学孕育新生机
第四章 维新派办学堂促维新
    一、对洋务教育的反思
    二、教育维新思潮冲击旧的教育制度
    三、办学堂培育维新人才
    四、维新教育与维新运动之互动
第五章 留学生教育助推民主革命
    一、清末新政推动留学生教育勃兴
    二、留学生教育造就民主革命领袖
    三、留学生兴起民主革命思想浪潮
    四、留洋知识分子掀起民主革命风暴
    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建立民国政权
第六章 北京大学的革新推动新文化和五四运动
    一、新式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
    二、北京大学之革新
    三、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四、北大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策源地和指挥部
第七章 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巩固新政权
    一、为建国民革命军创建黄埔军校
    二、革命军对于巩固国民党新政权之作用
第八章 教会大学推进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一、教会大学的创立与发展状况
    二、教会大学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
    三、教会大学推进了中国近代科技进步
    四、教会大学培养中国社会转型人才
第九章 高等教育促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发展
    一、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创立中国共产党
    三、知识分子革命家与军事家铸就革命之栋梁
第十章 现代大学引领近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现代化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二、新型知识分子引领科学技术现代化
    三、高等教育驱动社会经济现代化
第十一章 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推动革命胜利
    一、共产党充分认识教育对于革命之重要性
    二、创办高等教育培养骨干力量推动革命胜利
第十二章 结论——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一、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
    二、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
    四、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价论立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与生态建设的跃迁 ——世纪之初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1.1.2 全球性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1.2 理论综述
        1.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1.2.2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1.2.3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生态农业
        1.2.4 生态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1.2.5 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第二章 农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原理
    2.1 生态农业的经济观
        2.1.1 生态农业的生产观
        2.1.2 生态农业的价值观
        2.1.3 生态农业的产值观与财富观
    2.2 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律
        2.2.1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2.2.2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
        2.2.3 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2.3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2.3.1 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
        2.3.2 良性循环的十大特征
        2.3.3 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
第三章 区域资源经济开发与生态农业
    3.1 区域发展与资源利用
        3.1.1 发展是结构功能的变换过程
        3.1.2 资源的种类和特性
        3.1.3 农业资源管理利用的原则
    3.2 区域资源结构与开发模式
        3.2.1 资源——经济组合类型与战略模式
        3.2.2 我国资源——经济组合类型与农业发展模式
        3.2.3 区域结构与农业效率的选择
    3.3 农业的发展阶段与资源开发
        3.3.1 初级阶段农业(第一阶段农业)
        3.3.2 发展阶段农业(第二阶段农业)
        3.3.3 发达阶段农业(第三阶段农业)
        3.3.4 结构功能转换与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四章 评价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决策体系与机制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1.1 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4.2.1 江苏省“九五”期间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综合评价内容
        4.2.2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实际评价
    4.3 按照模型分类为三大效益指标的内容
        4.3.1 生态效益
        4.3.2 经济效益
        4.3.3 社会效益
        4.3.4 几点说明
        4.3.5 各类指标的合理权重
        4.3.6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际评价
    4.4 生态示范区(EASD)的开发环境及效果评价
        4.4.1 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4.4.2 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4.4.3 农业产业内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
        4.4.4 农田生态良性循环改造工程
第五章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典型经验与模式
    5.1 生态农业发展的历程
        5.1.1 发展的历史
        5.1.2 进展与创新
    5.2 主要成就——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证分析
        5.2.1 强化政府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宏观管理及调控
        5.2.2 健全生态农业建设的法规政策保障体系
        5.2.3 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产品质量水平提升有机结合
        5.2.4 突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佳统一
        5.2.5 生态农业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良好
        5.2.6 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技术支撑体系配套
        5.2.7 突出宣传与培养造就生态农业建设的队伍相结合
        5.2.8 经济效益增长分析
    5.3 环太湖流域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效的典型分析
        5.3.1 基本情况
        5.3.2 环太湖生态示范区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5.3.3 控制和治理农业污染的技术及成效
        5.3.4 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取得初步成效
        5.3.5 调整沿湖地区农业结构,促进良性循环
        5.3.6 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控体系
        5.3.7 加强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力度
第六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背景质量
    6.1 自然资源的特点及经济发展简况
        6.1.1 自然资源的特点
        6.1.2 社会经济发展简况
    6.2 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与农业生态环境状况
        6.2.1 环境问题
        6.2.2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第七章 各类生态农业工程模式、技术及经营纯绩效
    7.1 生态农业工程的主要特征
        7.1.1 生态农业工程的特点
        7.1.2 生态工程在中国应用领域的扩展
        7.1.3 生态农业工程的主要类型
    7.2 生态农业工程的主要模式、技术及经营绩效
        7.2.1 农田生态综合整治工程
        7.2.2 工业“三废”污染分区治理工程
        7.2.3 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7.2.4 节水与污水处理生态工程
        7.2.5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及经营绩效
        7.2.6 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及经营绩效
        7.2.7 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建设工程模式
第八章 市场环境分析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制度供给
    8.1 市场环境分析
        8.1.1 要素市场分析
        8.1.2 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及引导
        8.1.3 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及农村合作化组织
        8.1.4 农产品供求发生了本质变化
    8.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及政策
        8.2.1 中国环境发展政策的演变
        8.2.2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8.3 农业投入政策
        8.3.1 农业科学技术与生态农业
        8.3.2 农业科技投入政策
        8.3.3 增加投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8.4 农业产业化及发展
        8.4.1 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
        8.4.2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8.5 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法律制度
        8.5.1 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
        8.5.2 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保护的法律制度
第九章 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
    9.1 人口增长,资源匮乏、污染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9.1.1 人口增长与农产品总供给的矛盾
        9.1.2 农产品总量增长与资源有限的矛盾
        9.1.3 农业实现持续发展与后劲不足的矛盾
        9.1.4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9.2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与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
        9.2.1 农业投资与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
        9.2.2 农业科技投入与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
    9.3 农业市场竞争力弱与农业投入报酬递减的矛盾
        9.3.1 农业的基本特点
        9.3.2 农业面临新的风险
        9.3.3 农业的规模经营与效益增加的矛盾
        9.3.4 农业投入报酬递减的矛盾
    9.4 制度创新与技术储备,研究开发不足的问题
        9.4.1 生态农业建设制度创新不足问题
        9.4.2 生态农业技术储备和研究开发仍然比较薄弱
第十章 生态农业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
    10.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0.1.1 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历史阶段
        10.1.2 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新体系
        10.1.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10.1.4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贡献率
        10.1.5 调整结构,实现质量效益农业
    10.2 强化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0.2.1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0.2.2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化体系
    10.3 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10.3.1 建立完善农业自然资源的使用保护机制
        10.3.2 完善农村双层经营运行机制
    10.4 新时期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及发展战略
        10.4.1 新时期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目标
        10.4.2 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战略及步骤
    10.5 推进农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应对加入WTO的挑战
        10.5.1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10.5.2 中国加入WTO对农业所带来挑战和机遇
        10.5.3 中国应对加入WTO,农业发展的对策
    10.6 新世纪生态农业、农业持续发展趋势
        10.6.1 生态农业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将更加理论系统化
        10.6.2 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10.6.3 现代高新科技将更加广泛地渗透于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美国东北部城市的外来移民及其影响(1880-19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对象概述
    二、 国内外学界研究动态
        (一) 国内学界的研究
        (二) 美国学界的研究
    三、 研究内容、重点问题及其学术价值与意义
    四、 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学术创新
        (一) 研究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
第一章 城市中的外来移民潮及其区域流向
    一、 1880 年前的美国城市与移民
        (一) 美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二) 美国城市化的区域性特征
        (三) 美国的外来移民史回顾
    二、 外来移民新高潮及其特点
        (一) 移民规模空前
        (二) 移民来源转变
        (三) 新移民的特征
    三、 新移民潮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 推力与拉力的合力作用
        (二) 人口压力与产业革命的合力
        (三) 交通技术发展对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
        (四) 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体系的共同作用
    四、 新移民的流向
        (一) 新移民的城乡流向
        (二) 新移民的区域流向
        (三) 东北部城市中的新移民
第二章 外来移民对东北部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 外来移民推动了东北部城市化进程
        (一) 外来移民与美国城市化的完成
        (二) 移民促进大都市区的形成
    二、 外来移民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一) 新移民的构成
        (二) 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
        (三) 移民及产业与城市化间的联系
    三、 外来移民的技术发明和创业推动了城市发展
        (一) 移民是技术革新的传播者
        (二) 移民是城市中的创业者
    四、 外来移民对经济繁荣的间接影响
        (一) 节约劳动力培养成本
        (二) 促进了城市财富的积累
    五、 移民推动美国文化发展
        (一) 促进实用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形成
        (二) 推动美式英语的发展
        (三) 丰富城市文化生活
第三章 城市移民的美国化进程
    一、 母国生活的复制——民族社区
        (一) 移民社区的概念
        (二) 东北部城市中的移民社区
        (三) 移民社区的作用
        (四) 民族社区中的同化
    二、 外来移民的缓慢适应
        (一) 移民互助会的形成
        (二) 生存适应与职业选择
        (三) 生活适应与习惯改变
        (四) 发展适应与美式教育
    三、 移民在两种文化中间的徘徊
        (一) 民族观念
        (二) 家庭观念
        (三) 社会认同
    四、 移民的归同问题
        (一) 移民的归化
        (二) 移民的通婚
第四章 美国的排斥与回流移民的出现
    一、 社会问题的加剧与美国的排斥
        (一) 罢工运动与移民排斥
        (二) 社会问题与民众误读
        (三) 宗教信仰的分歧与排斥
        (四) 市政腐败的有加无已
    二、 排外主义浪潮的兴起
        (一) 种族主义的泛滥
        (二) 民族主义情绪加剧
    三、 限制性移民政策
        (一) 移民政策的转变
        (二) 限制性移民法案的出台
    四、 部分移民的回流
        (一) 母国的拉力
        (二) 移民的放弃与回流
结语
参考资料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8)我国城镇密集地区聚集与扩散机制研究 ——微观机理、实证研究与政策引导(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城镇密集地区演化方式的理论研究
        1.2.2 我国城镇密集地区的演化动力
        1.2.3 地理和规划学者所做的定量实证研究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1.4.1 研究的主要特点
        1.4.2 研究主要内容
        1.4.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2 城镇密集地区的再认识
    2.1 城镇密集地区的概念辨析
    2.2 城镇密集地区范围界定
    2.3 城镇密集地区形态与功能的再认识
        2.3.1 形态多中心
        2.3.2 功能多中心
        2.3.3 空间规划的政策取向
    2.4 城镇密集地区内部关系的再认识
    2.5 城镇密集地区的价值判断
        2.5.1 城镇密集地区可实现总交易成本最小化
        2.5.2 城镇密集地区是效率最大化的集合
        2.5.3 城镇密集地区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最好方式
3 城市形成、体系的稳定性及福利分析
    3.1 新城市的出现及其稳定性分析
        3.1.1 假设条件
        3.1.2 市场潜能函数
        3.1.3 新城市的稳定性分析
    3.2 北京和天津市场潜能函数的研究
    3.3 城市规模的一些实证研究
        3.3.1 从生产函数分析城市人口规模
        3.3.2 产业与人口的关系研究
    3.4 城市体系演化过程中的福利分析
4 分工演化、交易成本与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
    4.1 交易效率、分工经济与城市的出现
    4.2 交易成本与内生的城镇密集地区结构
        4.2.1 假设条件
        4.2.2 城市系统等级结构表达式
        4.2.3 京津冀城镇体系结构讨论
    4.3 从贸易效率看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路径
        4.3.1 影响贸易效率的硬条件
        4.3.2 影响贸易效率的软环境
5 产业扩散、聚集与其空间分布格局
    5.1 产业扩散及其空间分布
        5.1.1 产业扩散的界定
        5.1.2 两城市两部门的扩散
        5.1.3 多城市多产业情况下的产业扩散
        5.1.4 产业扩散的一些实证研究
    5.2 产业聚集及其空间分布
        5.2.1 产业聚集理论:从传统集群学说到空间经济学集群学说
        5.2.2 空间经济学对产业集群总体特点的分析
        5.2.3 对产业集聚、空间关系和政府政策的几点认识
    5.3 小结
6 政府间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分析
    6.1 行政区划调整的博弈分析
        6.1.1 完全民主下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6.1.2 部分民主下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6.1.3 人口流动下的行政区划调整
    6.2 政府间税收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分析
        6.2.1 分析框架
        6.2.2 均衡税率
        6.2.3 税收竞争和贸易自由化
        6.2.4 政府间的税收合作
7 城镇密集地区案例研究与政策引导
    7.1 重在协调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研究
        7.1.1 规划区范围
        7.1.2 现状与趋势
        7.1.3 长三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1.4 长三角城镇群发展的目标与战略
        7.1.5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与实施保障机制
    7.2 开发开放与保护并重的辽宁沿海城镇群规划
        7.2.1 从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看国家战略的需要
        7.2.2 沿海地区发展对辽宁省的战略意义
        7.2.3 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
    7.3 两型发展背景下的长株潭城镇群规划浅议
        7.3.1 长株潭一体化的历史演变
        7.3.2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
        7.3.3 两型发展背景下的长株潭发展条件的再认识
        7.3.4 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考虑
    7.4 重在发展的北部湾城镇群发展战略
        7.4.1 北部湾城镇群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7.4.2 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根源探求
        7.4.3 北部湾城镇群发展战略
    7.5 四大城镇密集地区发展战略小结
8 城镇密集地区的管治困境与未来出路
    8.1 不断分权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8.2 现有的财政分权体制强化了政府间的"画地为牢"
        8.2.1 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划分
        8.2.2 现有财政分权改革的内在缺陷
        8.2.3 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导致市场的分割
    8.3 行政区经济对我国城镇关系的影响
    8.4 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对城镇关系的影响
        8.4.1 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的激励区别
        8.4.2 "标尺竞争"下的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8.4.3 标尺竞争下评价指标设计的困境
    8.5 城镇密集地区如何走出管治困境
        8.5.1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
        8.5.2 形成有特色的大国发展模式
        8.5.3 建立公共服务型的财政体系
        8.5.4 建立区域性的基础设施融资体系
        8.5.5 创新城镇密集地区的管治机制
9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博士后期间发展的学术论文,专著

(9)宁夏能源开发与输送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能源资源与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2.1 宁夏概况及发展能源的基础条件分析
        2.1.1 宁夏自治区基本情况
        2.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2.1.3 发展能源的基本条件分析
    2.2 能源资源概况及评价
        2.2.1 煤炭资源
        2.2.2 水能资源
        2.2.3 石油天然气资源
        2.2.4 可再生能源
        2.2.5 资源综合评价分析
    2.3 能源生产情况分析
        2.3.1 能源生产总量
        2.3.2 煤炭生产情况
        2.3.3 电力生产情况
        2.3.4 煤化工生产情况
        2.3.5 石油天然气生产情况
        2.3.6 能源生产简析
    2.4 能源消费简况
    2.5 能源运输情况分析
        2.5.1 交通运输网络概况
        2.5.2 煤炭运输情况
        2.5.3 电力输送情况
        2.5.4 石油天然气运输情况
    2.6 能源产业发展水平
        2.6.1 煤炭工业
        2.6.2 电力工业
    2.7 能源效率及能耗
        2.7.1 总体情况
        2.7.2 煤炭行业
        2.7.3 电力行业
    2.8 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
    3.1 国民经济发展预测
        3.1.1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3.1.2 重点产业布局
    3.2 煤炭供需分析
        3.2.1 煤炭需求
        3.2.2 煤炭供应
        3.2.3 煤炭供需平衡分析
    3.3 电力供需分析
        3.3.1 电力需求历史增长情况
        3.3.2 电力需求预测
        3.3.3 电力平衡计算及供需分析
    3.4 油气供需简析
    3.5 能源供需平衡与流向
第四章 能源开发研究
    4.1 宁夏能源开发的主要技术原则
    4.2 煤炭开发研究
        4.2.1 煤炭开发重点
        4.2.2 重点矿区布局与开发时序分析
        4.2.3 煤炭预期开发规模与相关指标
    4.3 电力开发研究
        4.3.1 电源、电网发展重点
        4.3.2 大型电源布局与项目建设时序
        4.3.3 电力预期开发规模与主要目标
    4.4 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
        4.4.1 煤化工发展方向
        4.4.2 煤化工主要产品与项目开发布局
        4.4.3 煤化工产品预期规模与能耗目标
    4.5 油气行业开发简析
第五章 能源输送方式研究
    5.1 能源输送方式综合分析
        5.1.1 分析思路与方法
        5.1.2 主要测算参数
        5.1.3 测算结果及分析比较
    5.2 煤炭及煤化工产品运输通道
        5.2.1 铁路建设
        5.2.2 公路建设
    5.3 输电通道
        5.3.1 750kV主网架
        5.3.2 330kV及以下电网
        5.3.3 外送电通道
    5.4 油气管道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有关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国外炼油新技术普查资料汇编(续) 催化重整部分(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年来中国石油和人造石油的科学进展[J]. 张大煜,朱葆琳. 燃料学报, 1959(04)
  • [2]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 袁俊斌. 东北大学, 2006(12)
  • [3]国外炼油新技术普查资料汇编——催化裂化部分[J]. 燃化部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 炼油设计, 1973(02)
  • [4]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 李德江.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5]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 王言法. 山东大学, 2011(12)
  • [6]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与生态建设的跃迁 ——世纪之初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研究[D]. 周荣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2(01)
  • [7]美国东北部城市的外来移民及其影响(1880-1920)[D]. 隋笑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我国城镇密集地区聚集与扩散机制研究 ——微观机理、实证研究与政策引导[D]. 陈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9(05)
  • [9]宁夏能源开发与输送方式研究[D]. 闫志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10)

标签:;  ;  ;  ;  ;  

国外炼油技术普查数据汇编(续) 催化重整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