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年来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朱英,陈谦平,徐勇,江沛,张生[1](2021)在《新时期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反思及展望(笔谈)》文中研究表明抗战大后方是与根据地、沦陷区相对应的战时中国的三大政治版图之一,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新时期值得深化研究。在很长时期内,整个史学界对抗战时期商人和商会的研究都比较欠缺,战时商会的命运与作用的发挥同样很值得研究。抗战大后方的意义,需要透过对"后抗战时代"以及更长历史时段进行考察,才能获得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抗战大后方"的历史研究,应该有一个整体的历史架构。结合现代物理学概念,有助于深化抗战大后方研究。同时,目前的抗战史研究对于战时大后方的财政体系、工业进步的研究仍较为薄弱,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吸收多领域新知识与新思想,有助于改进思维方法,维护并促动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开放格局,以争取新的学术成果。
侯旭东[2](2020)在《政治史与事件史在中国:一个初步反思》文中研究说明政治史是20世纪初才产生的新提法,出自梁启超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后逐渐降级为史学的一门分支,与文化史等并立。其内涵则多歧,关注制度的颇多,针对政治现象的少,与时人理解的西方政治学关系密切。将重大事件作为分析对象,始于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受其影响,政治史转向重大事件与事件序列研究。在史学一般认识上,以事件为论述与研究对象,定型于20世纪50年代,源于苏联影响。此时"事件"内涵已经经过了转化与窄化。"事"从甲骨文中出现到后来成为一个常用词,含义则不断受到削减,从祭祀、战争、职事、文书、事务等几乎无所不包到仅限于"大事"。这种窄化的"大事"与"事件",通过近现代的中小学教育融入人们的头脑,沉入"日用而不知"的"无意识"层面,暗中约束着近代以来史家的思考。研究者须突破它的限制,回到"事"字的初始义与衍生义中,对照认清史书"纪事"内容与角度上的局限,跨越现有的分类框架,重新思考研究对象与内涵。
刘后德[3](2020)在《1979年:中国历史学的再出发》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偏差,在“文革”中更是遭遇严重挫折。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的再定向再出发,是从否定“文革”开始的。它起自政治批判,成于学术反思。它针对“文革”,但绝不限于“文革”。这种专业层面的更深入阶段的拨乱反正在1979年表现得极为典型。在这一年,伴随着全社会思想解放的氛围,历史学呈现出与“文革”时期彻底决裂的姿态。将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一度成为当时整个中国史学界的主流追求。这一追求在中国历史学的理论探讨层面、古代史研究部分和近代史研究领域都有着鲜明的体现。而它在1979年表现得特别集中,并在1979年度走向高潮。那时的中国历史学存在一种明显倾向,即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研究模式,特别是“文革”时期畸形的研究状况,针锋相对地开展再认识、再纠正。这一趋向深刻影响了之后的史学研究面貌。人们首先就统摄整个研究局面的理论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纠偏匡谬。从理论根源和实践经验两方面重新理解和认识“阶级观点”,从而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根本塑造当时史学面貌的指导思想,是197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所获得的最大理论共识。此时,笼统的阶级观点得到重新审视:一切以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为史学研究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极端做法也得到纠正;历史的全部内容绝不仅仅只有阶级之间的冲突,也不是所有的阶级斗争都可以纳入“革命”的范畴;阶级斗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或唯一动力的尊崇地位受到挑战,诸如生产力、生产斗争或矛盾斗争的合力等历史发展要素的重要性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强调;阶级考察之外的广阔历史空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阶级批判之余的丰富历史遗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者们不再简单一律地套用阶级分析作为研究模具,而是积极倡导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把握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以往用阶级观点打量一切,言必称“阶级”的不正常状况大为改观。还有,深入反思教条主义、公式主义的危害,也是1979年史学界所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一切唯本本是从,照搬简易公式的惯常做法遭到批评。在理论阐释与史料求真的结合方面,脱离史实进行虚、假论述的做法受到抵制。它们逐渐被诸如“论从史出”或“史论结合”等主张所平衡。还有一些因固守个别论断、预设某种前提而未曾从根本打破僵局的问题研究也开始得到触动。以上变化归结到一点就是,面对任何问题,人们都转而尝试通过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得出自己的独立认识。此时,史学与政治的关系也开始在反省中得到重新定位。人们一致反对炮制“影射史学”以作政治工具的行为,并且通过重新诠释“古为今用”的内涵,以尝试进一步明确史学之于政治的价值功用及合理边界,尊重学术探索的独特规律,纠正违背学术自由的做法,从而扞卫历史学应有的生存空间和独立的价值尊严。1979年,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针对以往的认识局面进行剧烈调整的整体倾向。首当其冲的是,作为“五朵金花”之一的农民战争史所存在的研究偏向受到检讨。农民战争所蕴含之消极作用的集中凸显,成为1979年中国历史学在专题研究领域所经受的最大冲击。在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上,“阶级观点”受到研究实践的重新检验。人们注意到,农民战争在社会生产和秩序稳定等方面存在不容回避的破坏作用。曾经化约为中国古代历史的真正内容或全部内容的农民战争,其价值地位因这种阻碍历史进步的消极因素存在而受到削弱。与此同时,农民本身难以抗拒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在经由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分析中遭到集中剖析。进而,农民及其领袖不能摆脱具有负面作用的皇权主义、平均主义等思想,预示了农民战争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催生出又一个大同小异的封建政权。随着农民战争在变革封建制度方面的革命性作用遭到质疑,其价值作用至多不超出改朝换代的范围,甚至客观上有着维护和延续封建统治的认识开始出现。由于人们拒绝沿用简单张贴阶级标签的做法,以及随之而来的道德评判泛化倾向被遏制,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些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代表性人物得到重新评价。作为封建帝王的秦始皇残暴专制等负面因素被集中展露;作为思想文化领域代表性人物的孔子,其礼制、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价值重新凸显;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李自成,难以摆脱天命思想束缚,即使最后取胜也必然成为封建皇帝,而不可能具有无产阶级领袖那样的进步特征和成就,这样一种宿命般的历史结局在讨论中被强调。此外,在中国社会形态及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上,由于人们对固定一种学说、服从一种认识的垄断局面多有不满,古史分期领域遂有诸说并起,从而颠覆了之前郭沫若等人所主张的战国封建说一家独尊之局面。由此,“魏晋封建说”、“西周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等不同论见纷纷出现。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这一思潮,在1979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表现的最为充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关键节点上的典型认知呈现出“过山车”般的翻转。比如,曾经作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典型的义和团运动受到集中质疑。该运动被认定为具有盲目排外、愚昧迷信等特点,甚至存在受清廷利用而“奉旨造反”的过程和行为,其对内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和对外的反帝作用及价值都出现较大争议。再者,针对以往卖国之定性,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洋务运动作为近代工业化肇始的标志性作用开始得到积极肯定。在企业管理、规模化机器制造、引进利用外资技术等方面,洋务运动所带来的进步影响;抗击外部势力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构筑自身近代化的经济和国防基础,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拉开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序幕,形成开放、理性的进取精神,以及在整体上开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化进程的重要意义,都得到有力阐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从单纯依托目的初衷或阶级进行定性分析,开始向重视客观效果的考察方面倾斜。还有,对于被批软弱妥协且“阻挡人民革命”的戊戌变法运动,学者在现代性视野下重新将其定义为,一场由资产阶级发起的,旨在通过制度革新以挽救家国危亡的进步运动。其爱国主义价值,借鉴先进制度进行资本主义改革的宝贵尝试,以及改革过程中所推动实现的启蒙解放等,都开始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同。该运动的改良主义定性开始动摇,资产阶级维新派对抗封建顽固派,以及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进步作用越发得到肯定。1979年,是中国历史学进行再调整的关键年份,是“文革”时期史学向改革开放史学过渡的转捩点。它以反思姿态挺立于两种史学研究样式转换的紧要关头,通过一系列史学认识的再纠正实现了浴火重生。显而易见,研究样态的根本转变需要借助史实的订正,研究方法及理论指导的校准,但更仰赖于观念层面的透彻省悟。在追求学术独立和求实精神方面的启蒙重塑,是这一特殊年份留于后世的最醒目价值。与此同时,就学科本身而言,经过1979年前后学界在思想观念、理论方法、价值立场等方面的及时调整,历史学得以迅速转入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的中国历史学,为之后研究内容从较为单一的政治史向着结合社会史、文化史等领域延伸,以及研究范式和研究重心从革命史向现代化叙事转变,奠定了基础。同时,它还孕育了几种研究趋向。比如重建史实真相,考求真实;再次确认坚持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宏观研究,偏重线索规律的合理化梳理;或者吸收借鉴西方理论方法重建历史叙事等。它们都在反思以往研究弊端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竞发的态势。细致的文献梳理,结合对“文革”前后及当时中国历史学研究取向的综合对比,以期最大限度地呈现当时史学研究领域深刻调整的思想史价值,以及为新时期史学研究健康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学术史意义。选取1979年这一独特的年份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充分彰显其年代史学层面的蕴涵;史学界通过积极拨乱反正以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体现出中国历史学在参与历史中创造历史的传统致用色彩;以“颠倒”求“反正”,尽可能地释放出了解放思想的能量,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从一个极端倒向另一极端的危险。因此,反思学术研究的偏向,仅仅通过“翻烙饼”的方式进行显然是不够的。准确拿捏1979年中国历史学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充分衡估这一时期史学研究所具有的转折过渡意义,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清除畸形的“文革史学”那样的研究生态,为此后学术转型奠定基本格局方面,很有必要进行专门探讨。如果说1949年,崭新的中国历史学依靠政治得以确立,那么1979年,就是中国历史学在反求诸己的背景下实现学科化重生、专业化再造的又一次开始。从学术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它不啻于共和国史学的“第二次开国”。
宋浠睿[4](2020)在《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内忧外患,动荡不安。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为了改变中国屈辱的命运,推翻了中国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型,并建立了中华民国。带着如何使中华儿女真正吃饱穿暖的现实思考,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对策,并建立了民生主义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素材。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做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本文不仅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具体内涵,同时深入研究其详细的发展脉络,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民生主义,梳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以及把握其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当前的研究现状,简要做了相关概念的阐释,提出了研究途径与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交代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溯源,通过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民生理论及政策实践的回顾与考察系统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渊源。任何思想家的理论学说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理论铺垫与现实实践形成的,思想理论溯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铺垫与支持。第三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涵,简要分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根本、核心、基础与实现的途径。第二部分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发展历程,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阶段、发展过渡阶段和飞跃完善阶段。第四章通过历史文献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围绕中国共产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和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主要从政策和理论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纵向对比两党都是在继承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方面的完善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在民生方面的缺失与不足。第五章是新时代视域下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加以评析。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三个方面。旨在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进行相对系统、公正的评析。第六章整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也就是当代价值。笔者在此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当代价值整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仍然可以从孙中山民生主义中提取许多的启示与价值。
杨卓[5](2020)在《移民、商帮与融合:明清以来客湘江右商与在地融合》文中提出明清时期,伴随着江西填湖广地移民浪潮,江右商帮随之兴起,成为全国范围内规模仅次于晋商、徽商的第三大商帮。江右商人以人数多、活动范围广、涉及行业多等特点闻名于世。而与江西毗邻的湖南,则成为江西商人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湖南各地均可见江西商人的身影,江西商人在当地的活动也对湖南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明清至近代的数百年间,江右商在当地经历了一个由矛盾对立到逐步融合的过程。其中万寿宫作为江西会馆,在外乡的江西商人之间起到了联结乡谊的乡土之链作用,与商帮的壮大紧密相连。而在传统的地域性商帮走向商会组织过渡的过程中,同业公会继承了商帮的经济职能,同乡会则继承了商帮的社会职能,共同代替了商帮组织继续发挥作用。近代以降,随着商会的不断发展,地缘的隔膜逐渐被业缘所取代,江西商人与当地商人纷纷走上了商业合作的道路。由于江西商人持续的影响力,在湖南各地商会中都不乏江西商人的身影。他们也承担起推动湖南近代化的任务,在商业合作、商民运动和抗战救国等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世杰[6](2014)在《甘肃辛亥革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辛亥革命是近代甘肃,乃至西北地区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对甘肃社会的长远发展及民众的生产生活均影响深远。由此,甘肃才开始真正摆脱封建专制统治,进入近代民主社会。这是甘肃社会近代化的开端,也是甘民启蒙觉醒的起点。通过辛亥革命的洗礼,甘肃由蒙昧落后开始走上一条民主共和的新兴之路,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论文试图探析甘肃辛亥革命的全貌及革命发展迟缓的原因,以期揭示其伟大的历史功绩和意义,填补区域性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些许不足。以下是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绪论,共分四节,即“选题旨意”、“学术史回顾”、“研究方法与思路”、“资料来源”。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主旨,回顾甘肃辛亥革命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与难点。首先较为全面的揭示辛亥革命在甘肃演进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总结甘肃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及历史意义。第一章,甘肃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共分三节,即“辛亥革命前的甘肃社会”、“辛亥革命前甘肃各地的历次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前民主革命思想在甘肃的传播”。着重论述甘肃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阶级条件及民众的思想意识形态。第一节,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阐述辛亥革命前甘肃社会的主体概貌及其特点,并解析革命爆发的契机。第二节,主要论述辛亥革命前甘肃所爆发的一些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由此探析革命在甘肃爆发的阶级条件及群众基础。第三节,重点介绍辛亥革命前同盟会在甘肃的一些革命活动及民主革命思想在全省的传播情况,进而阐述该省的新军、会党、学生等对民主革命思想的接受与宣传,以便进一步揭示辛亥革命前甘肃社会的实况和具体的革命环境。第二章,辛亥革命在甘肃,共分五节,即“陇东地区的革命风潮”、“河西一带的反清起义”、“陇南及天水地区的数次革命”、“宁夏起义”、“西宁起义”。主要阐述甘肃辛亥革命发展演变的概况,并分析各地起义的异同及相继失败的原因。第一节,着重论述陇东地区的几次重大起义。譬如,“胡家店起义”、“早胜镇起义”等,进而分析该地区的革命动态。第二节,论述河西一带的两次革命,即“凉州起义”、“肃州起义”,并探析两次起义失败的动因。第三节,为本章核心章节,探析甘肃辛亥革命的高潮——“秦州起义”的相关概况,并介绍陇南地区的历次小规模起义。最后,综述甘肃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第四节,重点探讨宁夏地区革命发展的情况,并分析“宁夏起义”的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第五节,阐述“西宁起义”的具体脉络,并探究当时青海地区的革命态势。第三章,革命进程迟缓的缘由,共分四节,即“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保守闭塞的人文与社会”、“先进的革命力量薄弱”、“甘肃当局全力抵制镇压”。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解析甘肃辛亥革命发展缓慢的原因。前两节是客观因素,后两节是主观因素。第一节,论述甘肃的自然地域条件,进而分析其不利于革命发展的先天因素。第二节,分析近代甘肃社会的特性,并从中探究革命爆发的巨大阻力。第三节,探析本省及外省的革命志士对甘肃辛亥革命的贡献及努力。主要从进步官绅、革命党人、学生、会党人士、新军和民众等方面予以研究,探寻甘肃革命力量的特点与不足。第四节,研究甘肃当地的一些顽固派对革命的打击与迫害,着重从封建官吏、地方军阀及旧士绅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社会影响:民国初年甘肃的变与不变,共分五节,即“封建势力与地方军阀相互固结”、“社会经济缓慢前行”、“文教事业初步发展”、“城市及家庭日益褪旧换新”。主要从民初甘肃社会的概况分析此次革命的深远影响,并以近代化为视角从一些历史细节入手,辨析甘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学术地位。最后以期能较为中肯的对其予以评述。结语:辛亥革命对甘肃社会近代化的作用及意义。统贯全文,总述甘肃辛亥革命对民初甘肃社会的有力冲击和激流涌荡,指出其虽发展进程稍缓,但仍有伟大的历史功绩。特别是首启甘省近代化之门,顿促千余年专制陈腐之气日益消散,使大量进步事物逐渐传入省内,不仅推动了该省政治、经济的前进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令甘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些许变更,为日后甘肃的长远发展奠定了一个较为坚实的根基。
李细珠[7](2014)在《清末新政、立宪与革命研究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关于清末十余年(19011912年)历史的研究,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大致包含在辛亥革命史、立宪运动史和清末新政史三个相关的研究领域。本文不拟一一列举各种研究论着,只是从研究史的角度,结合近代史研究的学术背景与时代变迁因素,举例分析各个领域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做一宏观性检讨。同时,充分关注这些领域里业已发生过的研究范式转变问题,具体分析从革命史研究到现代
李细珠[8](2013)在《清末政治史研究的宏观检讨》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政治舞台上存在着三股重要的政治势力:清政府、立宪派和革命派,他们各自设计了不同的政治方案,开展了既互有歧异又相互关联的政治运动:新政、立宪与革命,正是这三股势力的较量与消长决定了中国政治的新走向。关于清末最后十余年历史的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主要是以辛亥革命为主线,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只是作为革命的背景来叙述,甚至是当作革命的对立面来批判。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认识的视角发生转变,使立宪运动和清末新政进入理性实证研究,并逐渐与辛亥革命的研究鼎足而三,甚至有后来居上而超迈之势。从研究史的角度,对于清末十余年历史的研究成果做一宏观性的检讨,并具体分析从革命史研究到现代化研究范式转变的利弊得失,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展现新的研究趋向,将有助于清末政治史研究的深入拓展。
陈鹏,韩祥,张公政[9](2012)在《百年“清帝逊位”问题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引言"清帝逊位"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政治事件,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它既是帝制时代的终结,也宣告了共和时代的真正开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它还是中国近代
许小青[10](2010)在《倾心半世纪 领潮海内外——章开沅先生与辛亥革命史研究访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章开沅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权威。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章先生历经曲折,取得辉煌的学术成就。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他先后提出"解放思想与突破禁区"、"上下延伸与横向会通"、"群体研究与中间集团"等学术前瞻性思想,引领国内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此外,章先生还在编辑文献、组织协会、培养人才等方面花费大量心血,"使武汉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并且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让中国的辛亥革命研究走向世界"。
二、近年来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年来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反思及展望(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努力推进抗战史暨抗战大后方研究 |
抗战大后方刍议 |
“弹着图”与“枪后”:开放格局中的抗战大后方研究 |
一、“弹着图”的发掘及其运用 |
二、“枪后”语境及其用法 |
三、维护与推进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开放格局 |
关注战时大后方财经建设对于持久抗战的支撑作用 |
一、税收锐减与金融动荡 |
二、调整产业结构与夯实持久战根基 |
三、征兵、征粮中的利益博弈 |
现代物理学概念的借用:历史研究的新可能——以抗战大后方研究为例 |
一、黑洞——历史研究的“视界” |
二、背景辐射、哈勃红移——历史的“远去” |
三、引力波——历史事件的“涟漪” |
(2)政治史与事件史在中国:一个初步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政治史” |
二、“事”与“事件”来历考 |
三、“事件”何以成为史学分析对象? |
四、结论 |
(3)1979年:中国历史学的再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历史学基本理论的拨乱反正 |
第一节 以历史主义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一、反思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 |
二、破除“暴力革命”崇拜 |
三、用历史的观点重新看待阶级和阶级斗争 |
第二节 以实事求是替代教条主义 |
一、从“唯上唯书”到“唯真求实” |
二、跳出公式套用的怪圈 |
三、走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第三节 重审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 |
一、批判“影射史学”,放弃“古为今用” |
二、打破史学研究的“禁区” |
三、史学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反思与重建 |
第一节 对既有农民战争史模式的挑战 |
一、检讨农民战争阻碍历史发展的一面 |
二、农民阶级思想落后性剖析 |
三、农民战争是封建制度的掘墓人还是修理工? |
第二节 历史人物再评价 |
一、重评秦始皇 |
二、为孔子正名 |
三、李自成再评价 |
第三节 打破古史分期讨论定于一尊的局面 |
一、魏晋封建说“卷土重来” |
二、西周封建说“重新开张” |
三、其他诸说“群雄并起”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叙事的突破与转型 |
第一节 现代化视野下义和团运动的再评价 |
一、凸显迷信落后特征 |
二、强调盲目排外问题 |
三、质疑义和团运动反封建性质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再衡估 |
一、肯定洋务企业奠定中国民族资本的基础 |
二、积极评价洋务运动对列强侵略的抵制 |
三、认识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历程的贡献 |
第三节 古今之变视角下戊戌变法历史意义的刷新 |
一、正视戊戌变法的救亡活动 |
二、全面认识戊戌变法时期的制度革新 |
三、注意发掘戊戌变法的启蒙价值 |
小结 |
结语: 新时期史学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5 相关概念阐释 |
1.5.1 民生主义的概念 |
1.5.2 民生主义中的经济范畴 |
第二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溯源 |
2.1 民生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近代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的持续加剧 |
2.1.2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
2.2 民生主义的本体文化根源 |
2.2.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民本思想 |
2.2.2 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民生理念 |
2.3 民生主义中的西方参系 |
2.3.1 西方经济思潮与政策实践 |
2.3.2 西方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 |
2.4 马克思主义对民生主义的现实启示 |
2.4.1 孙中山对共产主义学说的思考 |
2.4.2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策实践 |
第三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与发展历程 |
3.1 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 |
3.1.1 “平均地权”是根本 |
3.1.2 “节制资本”是核心 |
3.1.3 “振兴实业”是途径 |
3.1.4 “发展教育”是基础 |
3.2 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 |
3.2.1 民生主义的萌芽 |
3.2.2 “平均地权”的提出 |
3.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设想 |
3.3 民生主义的发展过渡 |
3.3.1 民生主义的宣传 |
3.3.2 《实业计划》的完成 |
3.3.3 教育思想的完善 |
3.4 民生主义的飞跃完善 |
3.4.1 “节制资本”的明确 |
3.4.2 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
3.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完善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超越与背离 |
4.1 中国共产党对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 |
4.1.1 民生主题的坚持 |
4.1.2 政策措施的借鉴 |
4.1.3 理论层面的超越 |
4.1.4 政策措施的超越 |
4.2 中国国民党对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 |
4.2.1 民生主题的继承 |
4.2.2 政策措施的发展 |
4.2.3 民生哲学的发展 |
4.2.4 政策措施的背离 |
第五章 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评析 |
5.1 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 |
5.1.1 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问题 |
5.1.2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 |
5.1.3 对马克思及其社会理想的认识问题 |
5.2 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 |
5.2.1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5.2.2 倡导社会主义思想 |
5.2.3 饱含人文主义精神 |
5.3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 |
5.3.1 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 |
5.3.2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 |
5.3.3 民生主义的局限性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 |
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 |
6.1.1 把民生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着力点 |
6.1.2 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性 |
6.1.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
6.2 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
6.2.1 持续发展生产力 |
6.2.2 加强基础设施与实业建设 |
6.2.3 缩小收入差距 |
6.3 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 |
6.3.1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
6.3.2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
6.3.3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
6.4 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 |
6.4.1 平衡教育资源 |
6.4.2 促进教育公平 |
6.4.3 发展素质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5)移民、商帮与融合:明清以来客湘江右商与在地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2.1 江西填湖广的移民研究 |
1.2.2 江右商帮的研究 |
1.2.3 江西会馆与万寿宫的研究 |
1.2.4 近代湖南经济与湘省的江西商人研究 |
1.2.5 商会史和湖南商会的研究 |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移民与江右商帮的兴起 |
2.1 江西填湖广 |
2.2 江右商帮的兴起 |
2.2.1 唐宋时期的江西商人 |
2.2.2 明清时期的江右商帮 |
2.2.3 兴起原因 |
2.3 江右商帮的人员构成、活动地域及经营行业 |
2.3.1 人员构成 |
2.3.2 活动地域 |
2.3.3 经营行业 |
第3章 湖南的江右商人与江西会馆 |
3.1 湖南的江右商人 |
3.2 江西会馆——万寿宫 |
3.2.1 湖南的江西会馆 |
3.2.2 会馆的经济职能 |
3.2.3 会馆的社会文化职能 |
3.3 利益冲突与土客矛盾 |
第4章 近代江右商帮的转型 |
4.1 新瓶装旧酒:帮派体系下的早期湖南商会 |
4.2 地缘向业缘的转化:同业公会的成立与湖南商会 |
4.3 退而求次:湖南的江西同乡会 |
第5章 江西商人与湖南地方社会 |
5.1 江西商人与湖南商业的融合 |
5.2 江西商人与湖南商民运动 |
5.3 抗战期间湘省的江西商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甘肃辛亥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意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资料来源 |
第一章 甘肃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的甘肃社会 |
第二节 辛亥革命前甘肃各地的历次农民起义 |
第三节 辛亥革命前民主革命思想在甘肃的传播 |
第二章 辛亥革命在甘肃 |
第一节 陇东地区的革命风潮 |
第二节 河西一带的反清起义 |
第三节 陇南及天水地区的数次革命 |
第四节 宁夏起义 |
第五节 西宁起义 |
第三章 革命进程迟缓的缘由 |
第一节 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保守闭塞的人文与社会 |
第三节 先进的革命力量薄弱 |
第四节 甘肃当局全力抵制镇压 |
第四章 社会影响:民国初年甘肃的变与不变 |
第一节 封建势力与地方军阀的固结 |
第二节 社会经济缓慢前行 |
第三节 文教事业初步发展 |
第四节 城市及家庭日益褪旧换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甘肃临时军政府职官表 |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 |
后记 |
(9)百年“清帝逊位”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清帝逊位”的历史过程和关键环节 |
二、“清帝逊位”的原因、评价和影响 |
三、清帝逊位事件中的人物及群体 |
四、“清帝逊位”与列强 |
五、“清帝逊位”的法律文本 |
六、“清帝逊位”的相关史料 |
七、“清帝逊位”研究的思考 |
(10)倾心半世纪 领潮海内外——章开沅先生与辛亥革命史研究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悉心研究成果丰硕———研究缘起与历程 |
1. 拓荒与曲折 |
2. 收获与辉煌 |
二、独寻真知引领潮流———研究思想与前瞻 |
1. 解放思想, 突破禁区 |
2. 上下延伸与横向会通 |
3. 社会环境与历史土壤 |
4. 群体研究与中间集团 |
三、承前启后沟通中外———学术组织与贡献 |
1.“使武汉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辛亥革命研究中心” |
2.“让中国的辛亥革命研究走向世界” |
四、近年来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反思及展望(笔谈)[J]. 朱英,陈谦平,徐勇,江沛,张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政治史与事件史在中国:一个初步反思[J]. 侯旭东. 清华社会科学, 2020(02)
- [3]1979年:中国历史学的再出发[D]. 刘后德. 山东大学, 2020(10)
- [4]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宋浠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5]移民、商帮与融合:明清以来客湘江右商与在地融合[D]. 杨卓. 南昌大学, 2020(01)
- [6]甘肃辛亥革命研究[D]. 韩世杰.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2)
- [7]清末新政、立宪与革命研究的几个问题[A]. 李细珠. 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 2014
- [8]清末政治史研究的宏观检讨[J]. 李细珠. 史学月刊, 2013(02)
- [9]百年“清帝逊位”问题研究综述[J]. 陈鹏,韩祥,张公政. 清史研究, 2012(04)
- [10]倾心半世纪 领潮海内外——章开沅先生与辛亥革命史研究访谈[J]. 许小青. 华中人文论丛,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