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勇[1](2014)在《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演进轨迹:1979~2014年》文中认为1979年以来,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19791993年,我国恢复了预算报告与批准制度,建立了以《国家预算管理条例》为标志的新预算管理制度,着重加强预算平衡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管理。19941999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初步形成,注重预算收入管理,与此同时初步形成了复式预算体系,完成了《预算法》的立法工作,并进一步加强了预算平衡与赤字控制和债务管理。20002013年,我国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这一阶段以部门预算改革为中心,以支出预算管理为重点,统筹预算内外资金。2013年至今,预算管理制度正在按照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总体方向进行改革。未来预算管理制度将在中期财政规划、预算体系、预算公开与监督等多方面同时展开,并将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
徐键[2](2010)在《地方财政自主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宪法第3条、第95条、第99条和第101条的规定,在形式上确立了“二元性政体”结构。但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中却很难推导出地方自治的法根据,以此为基础的财政自治亦不能得到法规范上的确认。然而,地方自主权(包括财政自主权)经常被用以讨论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事实上,地方自主权一词在国家话语体系中也并不鲜见。地方自主权概念在中国的使用溯源表明,它并非是一般认知中的地方自治概念。财政自主权是行政性财政放权结果的概括性表达,并且主要是一种地方自主性财政职权;同时,也包含了预留地方改革试验行动空间的内容。以此为基础展开的研究表明,在既有的法律规范体系(本文定义为正式制度)下,地方政权在预算、组织收入,以及支出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地方政权能够在该种财政自主状态下,实现地方的有效治理。然而,基于特殊的宪法设计、政治体制,以及历史的原因,地方在正式制度下赋得的财政自主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缩。但在正式制度外,地方政权通过改革创新、试验,以及其他策略性行动,获得了大量的事实上的财政自主权。也因此,在事实状态下,地方财政自主权表现为构成的复杂性、边界的不稳定性和渊源上的非规范性。宪法和法律没有明确、具体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限。在实际的权力运行过程中,这种不确定性展开了一把可以接受各种解释的宽大纸扇。在一方面,地方的财政自主权难以获得宪法上的制度性保障,因而,地方财政自主权可能会受到来自中央的干预与侵害;在另一方面,基于宪法有关“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则,以及在不同时期中央对地方创新或试验的激励,地方的行动往往会拓展其财政自主空间,从而在某些方面形成财政自主的事实效果。财政立法的一元化和执行的分权性、地方民主构造与地方财政自主之间的分离、财政权限划分的不明确,以及为降低改革成本而对地方既得利益的妥协等现实因素,导致了中央倾向于通过非正式制度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地方也倾向于在法律规范之外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历次改革获得的既得利益,并以改革的名义逐次拓展其财政自主空间。由此,形成了地方财政自主权在规范和事实间的巨大张力。要实现地方财政自主权从变动到稳定的转捩,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理性的反思:第一,从负担的功能主义出发,立足于地方财政的均衡化和地方治理的有效性,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权限的配置结构,确立合理的地方财权与事权范围。第二,以规范性财政分权为导向,在宪法和法律上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权限,并为地方财政自主权提供制度性保障,以体现地方财政自主权的防御原则。第三、以建立民主化的公共财政为目标,通过地方民主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监督地方的财政行为,以此替代部分来自中央的直接监督与制约的功能,充分释放地方的财政自主性。
许金柜[3](2014)在《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它在一国的政治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集中体现了一国政府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法进行筹资、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规范、约束和监督政府行为的一种根本方法。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府预算思想和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预算经验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预算制度,当时称为“国家预算”。之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先后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四个时期60余年的历史演进,形成了与各时期相应的预算内容与特点,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初步建立起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基本相适应的政府预算制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未来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在现行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框架下,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我国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展开分析。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考察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变迁过程,揭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变规律、特征与经验教训,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另一方面,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预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改革的绩效、难点与局限,提出今后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基本思路、对策建议和未来政府预算的目标模式。我国政府预算改革近期目标主要不是强化预算绩效问题,而是要强化和实现预算在行政层面的全面控制,中长期目标主要是要实现预算在立法层面的全面控制,未来政府预算模式是通过构建“五级政府、三级预算”的中间过渡型预算模式改革,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级政府三级预算”的分级分权预算体制和以基金制为特征的完善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走向预算国家。
杜坤[4](2016)在《非税收入预算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税收入是我国政府收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统观近些年来的财政数据,可知非税收入的增长呈现出非常规无序发展的态势,甚至在有些地方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一度超过税收,成为维系地方政府运转的“血液”。不过,此种局面并非财政收入的常态,亟需遏制本应作为补充政府财力的非税收入野蛮生长。通常认为,对非税收入的规制应当从征收、管理与支出三个层面进行,预算与支出管理的“缺位”与“不到位”始终是阻碍非税收入规制的绊脚石。新近修葺一新的《预算法》对非税收入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例如全口径预算、限制财政专户、明确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非税收入在复式预算体系的定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预算法》对“野蛮生长”的非税收入立法回应,意味着对非税收入规制从重视“征管层面”修补向关注“管理与支出层面”的深刻转变。尽管《预算法》发出将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的“最强音”,这只不过是在规制非税收入的漫漫长路上跨出的第一步,不代表非税收入问题的完美解决。总体上可以说,对非税收入预算的规制既是《预算法》的重心所在,又是《预算法》不容回避的软肋。不彻底的分税制引发地方政府对非税收入的过度依赖,催生非税收入的蓬勃发展。作为“政府钱袋子”的预算理应要有所作为,“如何捏紧非税收入的钱袋子”毫无疑问成为预算法必须回答的问题。非税收入预算重要不等于对非税收入预算规制就完美无憾。事实上,控制非税收入预算不但需要科学完备的法律规则,更需要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然而由于授权立法在非税收入预算条文中的大量应用、行政机关内部非税收入预算运行规则的缺失以及立法机关监督法律规则的不完备,例如尽管新预算法肯认了全口径预算,将政府所有收支都纳入预算之中,由此按照不同收入形式的具体特性构造出复式预算体系,但复式预算在内容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对非税收入的定位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加之人大预算审批的虚化与弱化等等。非税收入预算规则的刚性有所减损,最终出现“看似有规则,但有效性欠佳”的尴尬局面。寻求非税收入预算规制的有效路径需要回归到真实的财政预算世界。以预算权配置的基本格局为线索,以非税收入预算流程为指引,将非税收入预算划分为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与立法机关监督控制两大体系,将财税法的“控权”思维植入非税收入预算在行政机关内部制约环节与立法机关监督环节,形成两大板块之间的耦合,以期改善非税收入规制的境况。有鉴于此,本文遵循“界定对象—揭示本质—价值考量—问题检视—制度完善”的逻辑脉络,界定非税收入预算的概念、归纳非税收入预算的特征、发展历程、理论根基、价值诉求,结合我国财政实践中非税收入预算管理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论证非税收入预算法律关系,立足于行政与立法机关预算权配置与非税收入预算的流程,梳理非税收入预算管理的立法与实践,提出构筑和完善非税收入预算法律体系基本构造的设想。最后,反思非税收入预算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以及立法机关监督体系的“中国图景”,提出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流程强化和统合非税收入预算行政机关内部制约法律体系,从“信息—对话—强制”维度整合与增强立法机关监督控制,以期对强化我国非税收入预算有所助益。按照这一基本思路,除导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五章探讨非税收入预算法律问题。第一章为非税收入预算范畴界定。界定非税收入预算概念范畴是首先应回答清楚问题。第一部分解读非税收入概念。非税收入概念不仅是探究非税收入预算的逻辑起点,也是非税收入类型化的前提。主要是厘清非税收入与税收的区别。第二部分是对非税收入预算概念和法律特征的分析。非税收入预算是对一般公共预算中非税收入部分、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总称。非税收入预算具有法定性、层级性、效率性等特征;第三部分归纳非税收入预算历史与现实,主要是对计划经济和转轨时期的非税收入预算管理梳理。重温历史与规整现实是规范非税收入预算的重要步骤,在历史和现实的叙事中探寻非税收入预算症结之所在。第二章为非税收入预算的理论阐释。本章对非税收入预算的相关法学理论进行阐释。第一部分是整合非税收入预算法律关系。在公私交融的背景下以往法律关系权利义务说已无法全面厘清非税收入预算参与者之间的权力与权利配置。在反思分析法学范式下的预算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借用“法权中心主义”的“权力-权利”一体分析框架重新整合非税收入预算法律关系。第二部分是回答非税收入预算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预算民主与预算法定是非税收入预算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重要依据,是构造非税收入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石。第三部分回答创设非税收入预算的终极目标。没有目标定位的制度设计,只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左顾右盼,非税收入预算既是“政府的钱袋子”,又是社会公众私人财产转化为公共财产的管道,透射出国家财政权与私人财产权之间微妙关系,因此将平衡两权关系定位为非税收入预算的终极目标。第三章为非税收入预算法律体系基本构造。本章以非税收入预算权在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之间配置为指引,构造出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与立法机关监督体系。第一部分是非税收入预算法律体系构造标准的设定。以非税收预算权力配置作为构造非税收入预算法律体系的基准,根据《预算法》的规定,行政机关掌握非税收入预算的编制权、执行权,而立法机关则拥有非税收入预算的审批权和监督权。以此为理论的基点,将非税收入预算的法律体系划分为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和立法机关监督体系。第二部分是分述非税收入预算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主要涉及内涵、功能定位、实然情况等。第三部分是分述非税收入预算立法机关监督体系,主要涉及法律含义、功能定位、理念选择以及实然情况。第四部分则是对非税收入预算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与立法机关监督体系二则之间关系的探讨。事实上行政与立法体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是立法机关监督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立法机关监督体系反向作用于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倒逼行政机关不断完善非税收入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第四章为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的现实问题及其优化路径。本章从分流归位、权力配置以及控制手段三个层面优化非税收入预算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第一部分简要分析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存在的问题,如税费改革的进度缓慢、非税收入类型化有限、非税收入所有权归属摇摆不定,预算管理权划分不细致、预算控制手段不健全等。第二部分是对非税收入的分流归位。针对非税收入的体系庞杂的特征,有必要通过“减法”的形式对非税收入进行分流,在分流之后,对剩余的非税收入按照生成的依据将其归纳为依据公共权力、公共产权和其他类型三类。第三部分分析非税收入管理权在行政机关内部的分解与配置。在将凝结在非税收入资金之上的权力细化的基础上,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按照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进行分配。第四部分是对非税收入控制手段的强化与提升。按照非税收入预算内部“编制—执行—稽核”的流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梳理,提出从部门预算编制、深化收支两条线、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以及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等建议。第五章为完善立法机关监督体系。立法机关对非税收入预算的监督与控制是预算法的题中之义,如何完善立法机关的监督是本章的重要使命。第一部分提出以“信息—对话—强制”作为分析非税收入预算立法机关监督的分析框架。三个分析要素之间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只有在充分掌握非税收入预算信息的前提下,立法机关才能与行政机关平等对话,而且之后经过详细的询问、质询,立法机关才能动用手中的预算审批与监督权,对政府的非税收入预算草案进行规制。第二部分是分析非税收入预算中立法机关预算监督所面临的困境。包括预算信息所有权观念偏差、预算信息不完整、预算信息实体和程序规则缺失、人大对话能力有限、对话制度保障有限、预算权力配置不合理、预算修正权、分项审批权、资金拨款权尚付阙如。第三部分是优化立法机关获取监督的信息途径。包括理顺预算信息的归属逻辑、落实非税收入预算的全面性与详尽性、完善政府提供预算信息的法律规则。第四部分是完善立法机关预算监督的对话制度,主要包括修复人预算询问权、增设预算公开听证制度。第五部分是赋予立法机关实质性权力,主要包括赋予人大预算修正权、完善人大否决权的救济机制以及创设独立的立法审计机关。
杨婷婷[5](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债务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在弥补地方财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同时,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且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经济可能的“灰犀牛”。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地方政府债务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还存在隐性债务考虑不充分、风险成因定量研究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框架下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审计署、财政部等相关公开数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等4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接着运用常规指标、资产负债表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然后,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以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目标,分别从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在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分税制改革后四个阶段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接着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现状(包括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及隐性债务规模)、结构现状(包括行政层级、区域、举债主体、资金来源、债务投向、债务偿还期限等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深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文章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制度四个角度对债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财政分权因素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体制中的政绩考核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内在动力,宏观政策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催化剂,而债务管理制度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技术层面原因。第三,根据以上分析,从省级层面定量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30个省级政府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因素、政绩考核因素等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着影响。其中,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债务风险越低;政府间晋升竞争越激烈,债务风险越高。通过对比定量分析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逻辑可知,定量分析结果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这为管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多角度、全面、客观评估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首先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形式,将债务风险分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外在风险,并分别进行阐述。然后运用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六大常规指标对债务风险进行逐项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存在一定举债空间,但债务隐性化问题严重,局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风险不容忽视。接着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从总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角度分别对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总资产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的总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其总负债且还有一定空间;从流动性资产角度考虑,当或有债务转化率高于50%时,需警惕和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最后,在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政策目标下,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综合测评。结果发现,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较低,而经济较落后的西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反而较高,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第五,对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体制,梳理巴西和墨西哥处置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做法,并阐述哥伦比亚的债务风险预警经验,文章得出可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借鉴的几点启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有必要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视角出发,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也要结合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将风险管理纳入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完善债务风险内部管理机制,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梁志华[6](2019)在《中国政府资产研究》文中认为对于政府资产的研究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政府资产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在为政府机关相关经费的支出提供保障的同时,政府资产又通过社会总需求这一指标调节社会经济运行,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而通过对国内外国家(政府)资产负债表研究发现,大多数研究主体是国家,对以政府为主体的相关研究较少,但实际上中国政府拥有和支配着大量的资产,探索研究中国政府资产的准确货币价值和合适估算方法是必要的。同时,在核算过程中可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管理方法,对维护政府资产权益,促进政府资产规范运作,增强政府资产的利用效率等有较强现实意义。本文对政府资产的研究从政府资产核算和政府资产管理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对国际和国内国家资产负债表和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比较分析,在遵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等国际准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政府会计制度》等相关制度,参考国内已有对国家资产负债表和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制定出中国政府资产负债的类别和主体框架。以理论框架为指导,文章分别估算了中国2016年和2017年的政府资产和政府负债。其中,对非生产资产和金融机构国有净资产的核算是重点内容。在非生产性资产的核算中,主要测算了土地资产、煤炭资产、石油和天然气资产和水资源资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政府土地资产应包含的面积进行了重新确定,对石油和天然气资产的核算用净现值法对中国现有已探明的储量进行估算。同时尝试在中国政府煤炭资产和水资源资产的核算中采用净现值法对现有储量应缴资源税折现得到估算值。金融企业国有净资产的计算从重点银行企业扩展到了银行业中的城市商业银行、证券期货业、保险业,具体分析选取的各个企业,并对核算出的数据与《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中的官方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估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另外,还估算了生产资产和政府负债。通过估算中国政府资产,发现了在政府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从生产资产管理,非生产资产管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而政府资产管理的改进将为政府资产的准确核算和计量打下坚实的统计基础。本文对于中国政府资产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第一,非金融类企业国有净资产的估算方法和数据较为合理。文章通过计算分析2010年至2017年非金融机构的国有净资产,结合《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公布的数据,对估算数据和官方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非金融机构的国有净资产估算数据与官方差别不大,估算方法是较为合适的。第二,非生产资产的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搜集计算中国土地资源、煤炭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无线电频谱资源的资产数据过程中发现,自然资源的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只有加大力度针对性的加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非培育性生物资源和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管理和统计工作,才有可能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打下基础。目前可借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做法,尝试编制卫星账户,对自然资源的损耗、新发现资源详细记录,并将各资源账户与中国的经济和环境保护政策相联系,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金融机构的国有净资产核算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分别从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三个行业对金融机构的国有净资产进行了核算。在测算出具体政府资产数据后,根据《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中公布的数据,对核算数据和官方数据进行了分行业对比分析,发现金融机构国有净资产与官方数据差别较大,其中保险业国有资产的估算数据与官方差距不大,而银行业和证券业的估算数据与官方差距较大,并对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只有加强金融企业的管理工作,注重部分金融企业的信息记录和公开,完善金融企业的国有权益数据,分行业、分类别进行汇总,才能实现金融企业国有权益部分的准确计量和真实反映,加强金融资产的管理和监管。第四,中国政府资产总量较大,可被利用的资产较多。本文核算的中国政府资产与实际价值相比是低的。一方面,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不仅包括文中核算的土地、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等资源,还包括其他各种自然资源,未来对它们的计量将是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金融企业的国有净资产因数据的可得性等原因未包括全部的金融企业。即便如此,计算得出的中国政府资产的总量仍较大,而且通过对资产负债结构的分析发现,中国政府所掌握的可被利用的资产较多。
叶姗[7](2015)在《增值税收入划分规则何以再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税制改革确立了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税收收益权按税种按比例分配给中央和地方、税收征管权分别由国家和地方税务系统行使的税收体制。国内增值税收入在中央和省之间的分享比例是75%:25%,进口增值税收入由中央独享,出口退增值税分担比例是92.5%:7.5%,省以下增值税收入划分规则不一而足,这种按环节按比例划分收入的规则是一种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在增值税"扩围"改革过程中,增值税扩增税目收入留存地方的权宜之计,解决不了因此造成的地方税收收入下降和少量纳税人税负增加等问题。改革完成后,增值税仍然应当确立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央和省的分成比例则应当依据各省的财政资金筹集能力强弱、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值高低来确定,省以下增值税收入划分规则需要配合地方税收收入变化和地方支柱性税种来重构。
徐纯[8](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彭超[9](2019)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双重压力下,新旧矛盾交织,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为保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系统性风险发生,积极的财政政策被提出要“加力提效”,即在加大减税降费和支出力度的同时,要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然而,实践中财政资金沉淀问题突出,不断揭露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尤其是在财政政策重点发力的领域,政府逐渐形成“无钱发展、依靠举债”和“资金沉淀、无法使用”的矛盾局面。在更加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中,如何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目标,既满足人民对公共物品或服务需求的数量,又保障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质量,以免发生财政风险进而引起系统性风险,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因此,本文以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为研究对象,以机制设计理论、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为研究基础,围绕当前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构建展开讨论。首先,本文从理论分析出发,分别分析了机制设计理论、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内在联系,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从基本要素、改革定位、关系处理三个方面给出了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指导。其次,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现状出发,以财政存量资金作为探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的指标,评价统筹取得的效果,并得出在政策不断出台和推进的背景下,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产生了一定效果。但进一步分析发现,统筹空间被压缩、统筹能力被限制的困境制约了统筹效果的产生。随后,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关系,得出统筹效果越好,效率越高的结论,提出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抑制改革效果的背景下,打破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刻不容缓的观点。进而,本文就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进行探究,认为统筹困境主要是因三个方面产生的:一是各主体利益诉求和利益分布的差异性,包括多元利益主体的差异化、利益主体博弈的非合作化、政府行为惯性和制度中的冲突与失衡;二是信息不对称的执行偏差,包括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三是激励机制中的激励相容“缺失”。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利益和信息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影响,得出了与前文理论探讨中一致的结果,即利益格局固化与存量资金的产生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既有的利益格局下,信息公开程度越高,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越好,存量资金越少的结论。基于此,提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构建方法,从目标、原则、路径和基本框架出发,通过强化执行有效性和实现多元共治局面,依托信息互通建立共享机制、依托内部制度完善激励机制、依托外部监督形成约束机制、依托利益协调实现协同机制,构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最后,提出应从完善的治理结构、匹配的制度改革、科学的预算编制三个方面给予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七章:第一章:导论。结合当前我国发展现状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提出“经济人”、有限理性等假设,并对文中涉及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利益格局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研究创新等。第二章:相关文献评述。第一,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包括了学者们有关存量资金盘活和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观点和政策建议。第二,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包括了支出的效率、支出的影响、支出的结构三个方面。第三,总结了机制设计理论的相关文献,包括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和对我国改革中具体问题的探讨。第四,对相关文献综述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当前学者倾向于将财政资金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进行探讨,在对资金统筹使用方面倾向于就表面问题提出短期政策建议,并且没有上升至理论高度,缺乏向后续统筹机制构建的延伸。因此针对目前文献中的缺陷,本文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出发,以机制设计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以打破困境和机制构建为重点,构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第三章: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本章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中涉及理论的内容、模型、框架等进行论述。第一,从机制设计理论内涵出发,提出机制设计理论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具有的指导意义。第二,基于统筹中利益诉求不同的统筹主体间存在博弈关系这一客观事实,对博弈论内涵进行论述,并从博弈论视角下论述博弈论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联系。第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中涉及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必然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对委托代理理论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搭建统筹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给出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理论框架,包括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的基本要素、定位以及应处理好的关系等。第四章: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现状及困境。首先,以财政存量资金作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指标,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近年来我国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其次,从问题出发,得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困境:在政策文件不断出台的背景下,既存在受支出格局影响导致的统筹空间压缩,难以缓解现阶段财政收支矛盾的困境;又存在着由于管理、政策、制度等原因导致的统筹能力受限,难以更好地支持国家重点领域保障的困境。最后,利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关系,得出统筹可以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突出了在当前改革背景下,打破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为后续研究给出定量支持。第五章: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探究。本章主要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进行深层次的原因探究,为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切入点。首先,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存在的利益隔阂进行了阐述,认为财政资金难以统筹的先决条件就是在不同的利益格局下,各统筹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进而形成资金流动桎梏、难以统筹的局面,加之原有利益的路径依赖和改革成本,加深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难度。其次,基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这一客观事实,结合理论基础,得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第六章: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检验。基于前文分析可以得出,在利益驱动下,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使得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难以发挥最大效果。本章从实证的视角出发,选取政府规模和财政透明度作为衡量利益、信息的指标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利益格局和信息有效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影响。第七章: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的探索。本章是全文的重点,目标是构建具有长期有效性特征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第一,对长效机制的顶层设计进行论述,包括了指导思想、目标、原则等内容,给出了长效机制构建的框架图。第二,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进行具体构建,包括了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第三,从根本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包括了完善的治理结构、匹配的制度改革、科学的预算编制等内容,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做出贡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构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框架。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构建长效机制以实现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因此引入机制设计理论,并根据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特征,基于利益诉求和目标函数的差异,结合博弈论、委托代理模型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不同利益格局形成的不同利益诉求、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信息无效、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的激励不相容是统筹困境产生的原因。随后从困境出发,依托理论构建了一个包括信息、激励、约束和利益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框架。在该框架中,应包括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协同机制等机制,并认为要实现上述机制的构建,应依托信息互通、内部制度完善、外部监督、利益协调等方式。第二,为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以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发展中的实践问题出发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当前该方面缺乏深层次、系统性的可借鉴文献这一特征,提供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框架,并通过机制的构建,为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具体来说,从文献梳理可知,国内外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存量资金分别展开了探讨,且就我国而言,统筹已渗入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突出表现在对各行业、各领域、各级政府的统筹要求上,相关的理论研究体系也逐渐形成。然而就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这一特定主体的探讨,还相对较为缺乏。因此本文以存量资金作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效果指标,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中存在的困境、成因及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配置效率做出贡献。第三,实现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为研究手段,创新性地引入了实证模型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进行成因检验,弥补了现有研究中缺乏定量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构建模型,从利益和信息两个方面出发,探索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一是利益格局越复杂、利益固化程度越高,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越差;二是信息透明度越高,统筹效果越好。信息不透明时,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存在困境,在加入其他变量后发现,财政信息透明度对统筹效果不显着,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目前信息公开程度不够;三是财政资金透明度提高可以抑制利益固化,统筹效果增加,存量资金减少;四是在不同区域中,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城镇化进程程度等影响,利益、信息对统筹效果产生的效果不同。
楼继伟[10](2019)在《40年重大财税改革的回顾》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税改革成效显着,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财税体制框架,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逐步显现。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在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回顾和梳理40年重大财税改革的出台,在还原历史的同时,澄清社会上存在的典型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以更好地推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演进轨迹:1979~2014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预算管理制度的恢复:1979~1993年 |
(一) 预算报告与批准制度的恢复 |
(二) 预算管理制度的更新:《国家预算管理条例》的发布 |
(三) 预算平衡管理:更加注重综合平衡 |
(四) 预算外资金管理:从总量调节到制度规范 |
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的初步形成:1994~1999年 |
(一) 应对国家财力困境, 注重预算收入管理 |
(二) 适应不同资金管理需要, 初步形成复式预算体系 |
(三) 规范财政行为, 完成预算立法 |
(四) 注意预算平衡, 加强赤字和债务规模控制 |
(五)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促进财政秩序的规范化 |
三、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的阶段:2000~2013年 |
(一) 推行部门预算改革, 促进预算制度的现代化 |
(二) 适应财政管理需要, 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
(三) 进一步完善复式预算体系, 规范公共资金管理 |
1.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 |
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 |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编制 |
(四) 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需要, 推行预决算公开 |
(五) 预算管理的新要求:从合规管理走向绩效管理 |
(六) 债务管理: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地方债管理的探索 |
1. 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的确立 |
2. 地方债管理的探索 |
(七) 预算监督:审计监督与人大审查监督 |
1. 审计监督 |
2. 人大的审查监督 |
四、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2013年至今的改革及未来方向 |
(一)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总方向:“全面规范、公开透明” |
(二) 确立跨年度平衡机制, 编制中期财政规划 |
(三) 按照公共资金性质, 进一步改革预算体系 |
(四) 进一步推动预算公开与监督, 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五) 进一步探索参与式预算, 发挥人民在预算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
(2)地方财政自主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地方的财政地位 |
一、地方在国家结构中的地位 |
二、地方在国家财政结构中的地位 |
第三节 财政自主权概念的界定 |
一、地方自主权的一般认知 |
二、我国宪法和法律规范体系下的自主权概念 |
三、地方自主权概念在我国的使用溯源 |
四、本文对财政自主权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正式制度下的地方财政自主权 |
第一节 预算自主权 |
一、地方预算制度 |
二、地方预算自主权 |
第二节 自主组织收入权 |
一、税收自主权 |
二、非税收入自主权 |
三、公共债务举借权 |
第三节 支出自主权 |
一、地方财政收入的支配自主权 |
二、收支均衡化与地方支出自主权 |
第三章 地方财政自主权的限缩 |
第一节 预算自主权的限缩 |
一、预算批准权的限缩 |
二、不稳定的预算收入对预算自主权的限缩 |
三、预算程序独立性的限缩 |
第二节 收入自主权的限缩 |
一、税收自主权的限缩 |
二、非税收入自主权的限缩 |
第三节 强制性支出责任对支出自主权的限缩 |
一、强制性支出责任的功能 |
二、强制性支出标准与项目 |
三、支出责任的转移 |
四、无经费式指令 |
第四章 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功能性扩张 |
第一节 预算外活动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扩张 |
一、预算约束在中央与地方财政结构上的意义 |
二、预算外活动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影响 |
第二节 税收竞争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扩张 |
一、税收竞争在中央与地方财政结构上的意义 |
二、税收竞争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影响 |
第三节 政府融资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扩张 |
一、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
二、地方政府土地融资 |
三、政府融资方式多元化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影响 |
第四节 事实上形成的地方财政自主权 |
一、正式制度难以容纳地方利益 |
二、事实上的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形成 |
第五章 地方财政自主权非稳定化的原因 |
第一节 规则的一元化与执行的分权性 |
一、规则的一元化 |
二、规则执行的分权性 |
三、零碎化的威权体制 |
第二节 地方民主构造与地方财政自主的分离 |
一、参照框架意义上的地方民主构造 |
二、政治集权框架下的财政分权 |
第三节 财政权限划分与既有的财政自主权 |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划分的模糊性 |
二、非正式制度下的地方财政自主权 |
第四节 财政自主权确定标准的碎片化 |
一、中央立法的赋权标准 |
二、非正式制度下既得利益的确认标准 |
三、地方自律的能力可及标准 |
四、中央统合的适度性标准 |
第六章 地方财政自主权从变动到稳定的逻辑 |
第一节 负担的功能主义 |
一、财政应当分权 |
二、层级重叠的结构产生权限竞合 |
三、事务性质论的界定 |
第二节 规范性财政分权 |
一、财政分权的规范化 |
二、干预的法定主义 |
三、市场化背景下的规范性财政分权 |
第三节 民主化的公共财政 |
一、地方财政民主化的愿景 |
二、议会中心主义的公共财政 |
三、参与式公共财政与财政透明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3)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政府预算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
一、政府预算的基本内涵 |
二、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 |
三、政府预算的一般原则 |
四、政府预算的基本功能 |
五、政府预算的体系、形式与管理流程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府预算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预算思想 |
二、列宁的政府预算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的政府预算思想 |
四、简评 |
第三节 西方政府预算理论 |
一、政府渐进预算理论 |
二、公共选择中的预算理论 |
三、“软预算约束”理论 |
四、公共决策中的预算理论 |
五、绩效预算理论 |
六、简评 |
第四节 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
二、制度变迁的原因、条件与方式 |
三、制度变迁的三大理论组合 |
四、制度变迁的渐进性与路径依赖 |
五、简评 |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1949——1977)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 |
一、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背景 |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初步形成 |
三、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 |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二、分类分成的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特点 |
三、财政分权与预算管理体制的调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评价 |
一、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特点 |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成就与缺陷 |
第三章 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1978——1997) |
第一节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一、“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78——1992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1997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
第二节 放权让利与政府预算制度的分权化改革 |
一、“分灶吃饭”:1980——1984年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预算体制 |
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985——1987年的财政预算体制 |
三、“财政大包干”:1988——1993年的财政预算体制 |
四、“分灶吃饭”改革中政府预算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分税制改革与政府预算管理权的上收 |
一、分税制改革的提出 |
二、分税制改革的原则、指导思想 |
三、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四、分税制配套改革与政府预算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
第四节 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评价 |
一、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的成就与不足 |
二、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四章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与政府预算制度改革(1998——2013) |
第一节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 |
一、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提出 |
二、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以公共化为导向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
一、部门预算改革 |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
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
四、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 |
五、“金财工程”建设 |
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
七、全口径预算改革的提出与启动 |
第三节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尝试 |
一、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依据 |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演进过程 |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 |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关系 |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成效与不足 |
第四节 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基本评价 |
一、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成就 |
二、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 |
三、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趋向 |
第五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英国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英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
二、英国政府预算收支分类 |
三、英国政府预算编制与执行 |
四、英国政府的预算监督 |
五、英国政府预算法律体系 |
六、英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美国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美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
二、美国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与执行 |
三、美国政府预算的审计与监督 |
四、美国政府预算的法律体系 |
五、美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日本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日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
二、日本政府预算的编制 |
三、日本政府预算的审议和执行 |
四、日本政府预算监督 |
五、日本政府预算的法律体系 |
六、日本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现行模式与缺陷 |
第一节 中央政府预算改革分析 |
一、中央层面政府预算改革 |
二、中央层面政府预算改革存在的不足 |
第二节 地方政府预算改革模式探索 |
一、“河北模式”:系统规范化预算改革 |
二、“广东模式”:阳光财政改革 |
三、“温岭模式”:参与式预算改革 |
四、地方政府预算改革简评 |
第七章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思路与创新模式 |
第一节 树立现代政府公共预算理念 |
一、公共理念 |
二、法治理念 |
三、绩效理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
一、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近期目标 |
三、中长期目标 |
第三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近期改革建议 |
二、中长期改革建议 |
第四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创新模式的初步构想 |
一、“五级政府三级预算”的中间过渡型预算模式 |
二、以“基金制”为特征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非税收入预算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析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价值、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非税收入预算的范畴界定 |
第一节 非税收入概况 |
一、非税收入内涵的廓清 |
二、非税收入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非税收入预算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
一、非税收入预算的概念 |
二、非税收入预算的法律特征 |
第三节 非税收入预算的历史与现实 |
一、我国政府收入分类改革的历程 |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非税收入预算 |
三、转轨经济时期的非税收入预算 |
第二章 非税收入预算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非税收入预算法律关系 |
一、非税收入预算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
二、重新整合非税收入预算法律关系 |
第二节 非税收入预算控制的三个基本问题 |
一、控制主体 |
二、控制方式 |
三、控制程度 |
第三节 非税收入预算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
一、非税收入预算的正当性:预算民主 |
二、非税收入预算的合法性:预算法定 |
三、预算民主与预算法定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非税收入预算的终极目标 |
一、非税收入预算产生条件:私人财产权的勃兴 |
二、非税收入预算发展动力:私人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的对立统一 |
三、非税收入预算终极目标:私人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分离与均衡 |
第三章 非税收入预算法律体系基本构造 |
第一节 构造非税收入预算法律体系必要性及其标准 |
一、构造非税收入预算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
二、构造非税收入预算法律体系标准 |
第二节 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规范非税收入预算的起点 |
一、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内涵界定 |
二、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基本要素 |
三、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的价值导向 |
四、行政机关内部制约的现实情况 |
第三节 立法机关监督体系:控制非税收入预算关键环节 |
一、立法机关监督体系的法律含义 |
二、立法机关监督体系的理论根基 |
三、立法机关监督体系的法律价值 |
四、立法机关监督的现实情况 |
第四节 非税收入预算内部制约与监督体系之间的关系 |
一、在规制主体、途径和方法方面之差异 |
二、指向与目的趋于一致 |
第四章 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的现实问题及其优化路径 |
第一节 行政机关内部制约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一、税费改革的进度缓慢以及有限的非税收入类型化 |
二、非税收入所有权以及预算管理权尚未明确细化 |
三、非税收入预算控制的手段不甚健全 |
第二节 分流归位:非税收入预算内部制约的前提条件 |
一、分流:进行税费改革 |
二、归位:非税收入的类型化 |
第三节 非税收入管理权的分解与配置:内部制约的必要条件 |
一、非税收入所有权的归属之争:国家所有 |
二、非税收入管理权之分解与配置分析 |
第四节 控制手段:非税收入预算内部制约的基本途径 |
一、预算编制阶段:细化部门预算 |
二、预算执行阶段:完善收支管理制度 |
三、预算监督阶段:稽查检查、绩效评价制度 |
第五章 立法机关监督体系的实施困境及其完善建议 |
第一节 立法机关监督的分析框架 |
一、立法机关监督的信息维度 |
二、立法机关监督的对话维度 |
三、立法机关监督的强制维度 |
第二节 立法机关实施预算监督所面临的困境 |
一、立法机关监督的“信息困境” |
二、立法机关监督的“对话困境” |
三、立法机关监督的“强制困境” |
第三节 优化立法机关监督信息途径 |
一、理顺预算信息的归属逻辑 |
二、落实非税收入预算的全面性和详尽性 |
三、完善政府提供预算信息的法律规则 |
四、设立立法机关预算研究机构 |
第四节 完善立法机关预算监督的对话制度 |
一、修复人大预算询问权的漏洞 |
二、增设预算公开听证制度 |
第五节 赋予立法机关实质性权力 |
一、赋予人大预算修正权 |
二、完善人大预算否决权的救济机制 |
三、创设独立的立法审计机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六、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地方政府债务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性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建立前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三、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四、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分析 |
一、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算 |
二、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现状分析 |
一、债务层级结构 |
二、债务区域结构 |
三、举债主体结构 |
四、资金来源结构 |
五、债务投向结构 |
六、债务期限结构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性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财政分权因素 |
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
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 |
三、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不健全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政治体制因素 |
一、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三、地方官员违规举债问责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宏观政策性因素 |
一、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影响 |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债务管理制度因素 |
一、缺乏有力的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
二、用债效率低 |
三、偿债无保障 |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二、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样本选择 |
一、模型设计 |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选择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风险 |
一、规模风险 |
二、结构风险 |
三、效率风险 |
四、外在风险 |
第二节 运用常规指标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一、债务负担率 |
二、债务率 |
三、偿债率 |
四、债务依存度 |
五、或有债务比例 |
六、或有债务与综合财力比率 |
第三节 运用资产负债分析法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一、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框架 |
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
三、考虑流动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联合分析 |
第四节 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一、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 |
二、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
第七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
三、风险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
三、风险管理机制 |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及风险预警 |
一、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
二、墨西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
三、哥伦比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
第四节 国际比较对我国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
一、对地方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 |
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 |
三、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
四、应对地方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 |
第八章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正确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一、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二、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城镇化的关系 |
三、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区域差异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
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 |
三、完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 |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
三、积极应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6)中国政府资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1.2 有关政府资产的研究综述 |
1.2.1 政府资产 |
1.2.2 政府资产核算研究 |
1.2.3 政府资产管理研究 |
1.3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文局限性 |
第2章 政府资产的概念与范畴 |
2.1 政府资产的概念 |
2.1.1 政府资产定义 |
2.1.2 与政府资产相关概念解析 |
2.2 政府资产的范畴 |
2.2.1 政府资产中的自然资源资产 |
2.2.2 政府资产中的其他资产 |
第3章 中国政府资产负债理论框架 |
3.1 国际上国家资产负债核算方法 |
3.1.1 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国际做法 |
3.1.2 不同国际机构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
3.1.3 不同国家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
3.1.4 国际国家资产负债核算方法对中国政府资产核算的启示 |
3.2 中国国家(政府)资产负债的核算方法 |
3.2.1 中国现有的政府会计制度 |
3.2.2 中国国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进程 |
3.3 中国政府资产负债类别与框架 |
第4章 中国政府资产负债核算 |
4.1 非生产资产 |
4.1.1 核算资源性资产的重要性 |
4.1.2 土地资产 |
4.1.3 矿产资源 |
4.1.4 水资源 |
4.1.5 森林资源 |
4.2 金融机构国有净资产 |
4.2.1 银行业国有净资产 |
4.2.2 证券期货业国有净资产 |
4.2.3 保险业国有净资产 |
4.2.4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净资产 |
4.2.5 金融机构国有净资产汇总 |
4.3 生产资产 |
4.3.1 政府存款 |
4.3.2 全国社保基金 |
4.3.3 固定资产及其他 |
4.3.4 非金融类企业国有净资产 |
4.4 政府负债 |
4.4.1 直接负债 |
4.4.2 或有负债 |
4.5 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 |
4.6 中国政府资产负债数据分析 |
4.6.1 政府资产结构分析 |
4.6.2 政府负债结构分析 |
4.6.3 政府资产负债分析 |
第5章 政府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
5.1 生产资产管理 |
5.1.1 生产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2 生产资产管理的政策建议 |
5.2 非生产资产管理 |
5.2.1 非生产资产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2 非生产资产资产管理政策建议 |
5.3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
5.3.1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2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建议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A 4.1:2016年31个国家的资产负债情况 |
附录A 4.2:2006年至2017年中国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 |
附录A 4.3: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股东持股情况 |
附录A 4.4:截止2016年底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情况表 |
附录A 4.5:2016年证券、期货公司经营业绩排名靠前的公司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增值税收入划分规则何以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收入划分规则为何应当再造 |
二、按环节按比例划分收入的规则 |
三、扩增税目留存地方的权宜之计 |
四、收入划分规则该当如何再造 |
五、结论 |
(8)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假设及概念界定 |
一、研究假设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构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文章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文献评述 |
第一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相关文献综述 |
一、存量资金的盘活 |
二、财政资金的统筹 |
第二节 财政资金使用相关文献综述 |
一、财政支出效率 |
二、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
三、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 |
第三节 机制设计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
二、机制设计理论对我国改革的影响 |
第四节 总结与评述 |
一、现有文献的贡献 |
二、现有文献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三章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机制设计理论 |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内涵 |
二、机制设计理论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理论贡献 |
第二节 博弈论 |
一、博弈论的内涵 |
二、博弈论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理论贡献 |
第三节 委托代理理论 |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 |
二、委托代理理论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理论贡献 |
第四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理论框架 |
一、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的基本要素 |
二、构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定位 |
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
第四章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及困境 |
第一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 |
一、存量规模逐渐下降,增长率保持负数 |
二、存量占比先增后降,统筹不断发力 |
三、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力度持续提升 |
第二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 |
一、统筹空间被压缩,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的效果差 |
二、统筹效果被限制,支持国家重点保障领域的能力低 |
三、以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为例的统筹困境分析 |
第三节 基于DEA-Tobit模型的资金统筹效果与使用效率分析 |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思路 |
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及数据分析 |
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和效率的实证分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利益格局的成因分析 |
一、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多元利益主体:资金流动的桎梏 |
二、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利益主体博弈:打破固化的困境 |
三、财政资金使用中的政府行为惯性:利益藩篱的路径依赖 |
四、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制度冲突和失衡:改革的制度成本 |
第二节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分析 |
一、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政策中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表现 |
二、基于逆向选择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执行偏差 |
三、基于道德风险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执行偏差 |
第三节 基于激励缺失的成因分析 |
一、基于动态博弈的激励机制分析 |
二、我国现有激励机制的不足 |
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中的激励不相容——以转移支付为例 |
第六章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检验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一、研究假设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回归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面板回归结果 |
三、东中西部差异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结论 |
第七章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构建 |
第一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顶层设计 |
一、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目标和原则 |
二、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基本理念 |
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框架 |
第二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 |
一、依托信息互通建立共享机制 |
二、依托内部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
三、依托外部监督形成约束机制 |
四、依托利益协调实现协同机制 |
第三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 |
一、根本保障:完善的治理结构 |
二、制度保障:匹配的制度改革 |
三、技术保障:科学的预算编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40年重大财税改革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财税改革作为突破口为经济体制改革“杀出一条血路” |
(一) 打破“统收统支”, 在摸索中寻找改革方向 |
1.“统收统支”“必须坚决加以改变” |
2. 财税改革先行一步 |
(二) “放权让利”, 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
1.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探索:试行企业基金制、利润留成制 |
2. 两步“利改税”势在必行 |
3.“利改税”是改革的方向 |
4. 从企业承包制到“税利分流” |
(三) “分灶吃饭”, 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
1. 从“分灶吃饭”到“财政大包干” |
2. 预算外资金膨胀 |
3. 土地财政起源 |
4. 中央财政职能弱化 |
5. 分税制的早期探索 |
(四) 矫正包干制, 酝酿价税财联动改革 |
1. 从价格“双轨制”到“价格闯关” |
2. 价税财联动改革的设想 |
3. 市场化改革取向的艰难探索 |
二、税制和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基础 |
(一) 工商税制改革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
1. 税制替代承包制 |
2. 税制改革“一石三鸟” |
3. 为控制投资过热实行生产型增值税 |
(二) 分税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
1. 分税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整体性改革的中心环节 |
2. 原有的财税体制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
3. 中央财政“站在悬崖边上”, 危及国家长治久安 |
(三) 分税制财税体制建立了中央与地方稳定规范的财政分配关系 |
1. 收入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改为按税种划分 |
2. 把地方政府藏于预算外的财政资金引入“分税制基数” |
3. 建立转移支付制度调节地区财力差距 |
(四) 分税制改革“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
1. 分税制改革是制度建设的里程碑, 奠定了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
2. 分税制改革:在历史约束条件下做出了最大努力 |
三、公共财政:基于市场化的财政改革目标模式 |
(一) 建立公共财政解决政府越位和缺位问题 |
1. 市场化改革要求转变财政大包大揽的模式 |
2. 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要要求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与优化 |
(二) 预算制度成为财政改革的重点 |
1. 首部《预算法》的出台 |
2. 从一本预算到四本预算 |
3. 从预算角度看宏观税负和土地收入 |
4. 预算外资金的终结 |
(三) 扩大社会性支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1. 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 |
2.“非典”后大幅增加公共卫生支出 |
3.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覆盖城市和乡村 |
(四) 公共财政参与和支撑关键领域市场化改革 |
1. 支撑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脱困, 塑造成熟市场经济主体 |
2. 财政支撑金融改革破局 |
3. 推动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
(五) 首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
1. 启动积极财政政策, 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 |
2. 从积极到稳健、再到积极, 积极财政政策退出受阻 |
四、新时代财税改革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
(一) 财税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
1.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要求财政发挥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 |
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财政主动改革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3.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财政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二)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打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
1. 以“营改增”为重点完善税收制度 |
2. 修订《预算法》现代预算制度起步 |
3. 启动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
(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1. 初步实现全民医保 |
2. 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 |
3. 推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
4. 加强基本住房保障 |
5. 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
(四)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任重道远 |
1. 防控重大财政风险 |
2. 夯实国家治理的基础 |
3. 推动实现“四个全面” |
4. 协调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
四、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演进轨迹:1979~2014年[J]. 杨志勇. 改革, 2014(10)
- [2]地方财政自主权研究[D]. 徐键.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3]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D]. 许金柜.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4]非税收入预算法律问题研究[D]. 杜坤. 西南政法大学, 2016(01)
- [5]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杨婷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中国政府资产研究[D]. 梁志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7]增值税收入划分规则何以再造[J]. 叶姗. 法学评论, 2015(01)
- [8]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9]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 彭超.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40年重大财税改革的回顾[J]. 楼继伟. 财政研究, 2019(02)
标签:非税收入;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 预算执行; 审计报告; 政府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