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太仓五级地震与上海天文台测时异常(论文文献综述)
尹志强,王博,田立丽,王红旗,韩延本[1](2017)在《一种可能的地震前兆及其应用问题的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40年前的1976年7月28日,一个7.8级的特大地震发生在河北唐山.这是一次震源深度约12 km的浅源地震,最大烈度为11度,唐山市超过95%的民用建筑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造成了24万余人丧生、16万余人严重受伤的惨重后果.一个工业城市几乎被夷为废墟,造成了非常巨大的财产损失,在全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胡辉,李语强,苏有锦,尹志强,韩延本,王锐,王博[2](2017)在《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在强震预测中的实践——纪念唐山地震暨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发现40周年》文中认为为了进一步研究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在地震预测中的作用,介绍了光学天文时纬残差震前异常的发现和在地震预测中的研究实践,以及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的时纬残差异常变化与其周邻强震的对应关系,最后以讨论的形式给出了这种关联的可能的地球物理机制,目前在地震预测中的局限性和可能的解决途径。重要的是,2010年以来的预测实践进一步表明,利用光学天文时纬残差的同步异常提供地震预测信息,既没有虚报,也没有漏报。这就说明,它是完全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投入地震预测实践中,值得更多重视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田立丽,郭金运,韩延本,卢秀山,刘卫东,王政,王博,尹志强,王红旗[3](2014)在《我国的数字化天顶望远镜样机》文中指出经典的光学天体测量技术观测得到的是地方铅垂线在恒星背景上的指向,它受重力场变化的影响,因而可用于垂线变化的测量和研究.这对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具有特殊的意义,非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激光测距(SLR)等技术所能取代.经典光学的天体测量技术的最大缺陷是观测效率低、多数仪器的自动化程度低、需要的人力较多、有的目视观测的仪器还有观测者的误差,难以降低随机观测误差的影响.为此,我们利用CCD等相关新技术、新器件,研制成功了口镜为20 cm的数字化天顶望远镜样机(digital zenith telescope DZT-1).试观测表明,DZT-1做到高效率,每晚可观测上万个星次,这对抑制随机观测误差的影响,提高观测精度起到很明显的作用.同时DZT-1自动化程度高,甚至可通过遥控实现无人值守观测.同时因其小型化和易于移动,便于垂线偏差的流动测量,适于在地学领域及天文领域推广应用.
韩延本,王红旗,尹志强,王博,刘卫东,田立丽,王政[4](2012)在《建立华北及西北地区垂线变化试验监测网的意义和可行性》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天文时间和纬度观测资料的残差值在天体测量仪器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震发生前夕出现短期异常波动的现象,及不同地区天体测量仪器的观测残差与地震关系的特征,认为地方铅垂线的震前异常变化是造成天文时纬观测资料的残差值出现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相关的研究结果曾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本文还论述了该现象发展成为有效的短期地震前兆的可能性和目前该研究面临的情况,及利用天体测量仪器监测垂线变化及对其开展深入研究的意义.讨论了利用一定数量的天体测量仪器组建试验观测网对认识什么构造区带上的什么类型的地震更容易使处于何种构造区带上的时纬仪器提前出现残差异常,异常特征和时间提前量出现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异常与地震三要素的定量或半定量的关系,以及优化观测和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的必要性.讨论了组建观测网所需观测仪器的性能,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合作试制的新仪器的特征.再次提出了在多震的华北、西北地区组建试验观测网的建议,讨论了组网的意义、可行性和有关问题.
王博,尹志强,韩延本[5](2012)在《地震前天文时纬观测异常现象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天文时间和纬度观测资料的残差在地震前出现短期异常波动现象的发现及多年来开展的相关研究的进展,分析了不同地区天文时纬仪器的时纬残差异常变化与其周围地区地震的关系及残差异常变化的特征.论述了地方铅垂线的震前异常变化造成的天文时纬残差的异常波动,以及天文时纬观测监测垂线变化的意义及对其开展深入研究的重要性,讨论了该现象发展成为有效的强地震短期前兆的可能性和深入该研究目前面临的情况和应当注意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研制新型高精度自动化天体测量仪器在地震多发区布设试验观测网,以深入发展该研究并优化观测及提取异常信息用于短期地震预测的方法等建议.
胡辉,韩延本,苏有锦,付虹,尹志强,李语强,王锐[6](2011)在《2008~2009年云台等高仪时纬残差的异常波动》文中指出分析了2008~2009年间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的时纬资料的残差值的变化,讨论了残差异常变化与此期间云南天文台周围发生的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8月30日攀枝花6.1级地震以及12月26日昆明4.3级地震的可能的关系,并讨论了与该研究有关的问题。
李月锋,丁行斌[7](2008)在《垂线偏差时变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垂线偏差时变实质上是铅垂线随时间的变化,是地球内部物质变化的一种反映.讨论了计算垂线偏差时变的几种公式,探讨了用重力方法测量垂线偏差时变的精度,理论上可达0.005″,实测精度可达0.02″,以北京—唐山重力网19871998年46期重力资料计算了该区垂线偏差变化,与同期发生的38次地震(M>4.0)进行比较,指出垂线偏差时变和地震之间的关联.
李正心,李辉[8](2008)在《19871998年间唐山铅垂线变化及其与周围地震的关联》文中指出利用中国北京-唐山重力网19871998年间46期重复重力测量的资料计算了唐山所在地的铅垂线变化.将所得铅垂线变化的测量结果与唐山周围同期发生的38次地震(M≥4)比较后发现,两者之间关联.唐山邻近的地震,以及其周围的地震,其发生的时间往往与唐山铅垂线开始反向变化的时间相符合.
卞显红[9](2007)在《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进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为实证研究区域,分别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群)形成机制、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等相关论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对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依据、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概念界定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再次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概况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体系、技术路线与方法。第二章首先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与特征;其次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分布形态进行了分析;再次从旅游资源区位因素、旅游市场区位因素、旅游交通区位因素、旅游从业人员区位因素、旅游集聚因素与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等方面对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费用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两方面阐述了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基础理论;最后基于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视角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产业机理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基本概念、内涵与分类及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其次对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异同及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从城市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城市旅游业作为城市推动型产业、持续增长的城市旅游需求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首先构建了城市旅游产业土地投标租金模型,对城市旅游核心区空间结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城市旅游边缘区形成的区位效应、城市居民与旅游者对城市旅游边缘区自然游憩需求的日益增加等方面对城市旅游边缘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统筹和谐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视角构建了大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模式,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及其总体演变趋势与形成机制。第五章首先对旅游“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基本要点、旅游“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城市旅游发展轴线的基本概念等进行了探讨;其次对旅游节点系统的形成机制、旅游交通发展轴线的形成机制、旅游发展水轴线的形成机制等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对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形成的影响机制;最后以长江三角洲为实证研究区域,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第六章首先对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群)的概念、类型与特征进行了论述;其次从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及城市商业游憩业在城市游憩商业空间集聚区集聚所获取的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效应等角度对城市商业游憩空间集聚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经济学解释;然后从形成的资源与区位基础、大中型自然与商业游憩项目的建设、南京河西新城的建设、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自然与商业游憩者的休闲需求等六个方面对南京河西新城自然与商业游憩空间集聚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共同的自然与人文基础、发达的城市与旅游经济、旅游经济全球化、旅游交通通道、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第七章为论文主要研究结论、论文创新点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韦兵[10](2006)在《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文中认为星占历法知识在古代社会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古代政治运作中,天文星占扮演了重要角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决策和政治斗争。本文着重探讨天文历法与政治间的互动,特别关注星占在政治运作、军事斗争等方面是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也探讨政治权力对天文历法知识确立过程的影响。论述了宋代官方天文星占的理论与方法,朝廷对异常天象的反应模式,天文历法在宋代王朝政治运作中的功能和角色,并以个案说明在具体的政治事件、军事斗争、对外关系上天文历法知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同时,讨论宋代士大夫天文历法研究背后的政治动机,考述了宋代士大夫对汉唐天人观的发展和改造及其对士大夫政治的作用,并在唐宋变革的大背景下辨析了宋代儒家之历和历家之历间的争论,进一步揭示士大夫天文历法关怀背后深厚的文化忧患感和使命感。还论述了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各种权力如何介入并影响这种知识的确立,最终确立的知识形态如何体现利益集团的诉求。本文既研究天文、星占对政治的影响,也讨论现实政治中诸种权力如何影响天文历法知识的形成,这样就展示了天文历法与政治互动的两个方面。本文希望能够通过星占历法这一个视角,透视宋代的文化政治的特点,加深我们对这一时代的理解。
二、江苏太仓五级地震与上海天文台测时异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太仓五级地震与上海天文台测时异常(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可能的地震前兆及其应用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现象 |
2 组建观测网的意义和条件 |
3 DZT观测网的初步构思 |
4 讨论与结语 |
(2)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在强震预测中的实践——纪念唐山地震暨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发现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的时纬残差与周邻的强震 |
2 2010年以来的预测实践 |
3 讨论 |
(3)我国的数字化天顶望远镜样机(论文提纲范文)
1 DZT的主要技术及性能 |
1.1 DZT的光学系统和结构 |
1.2 DZT-1 的控制系统 |
1.3 DZT-1 的主要性能及特点 |
1.4 DZT-1 的试观测结果 |
2 结语与讨论 |
(4)建立华北及西北地区垂线变化试验监测网的意义和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天文时纬观测及其残差的震前异常现象 |
2 组建华北垂线变化试验监测网的意义和可行性 |
3 关于组建观测网的仪器 |
4 组建华北及西北地区试验观测网 |
(5)地震前天文时纬观测异常现象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现象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
1.1 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现象的发现 |
1.2 ATLR震前异常的意义及研究进展 |
2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
3 结语与建议 |
(6)2008~2009年云台等高仪时纬残差的异常波动(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文时纬残差与其异常的定义 |
2 时纬残差的处理方法 |
3 2008~2009年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情况 |
4 讨 论 |
(7)垂线偏差时变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垂线偏差时变研究历程 |
2 垂线偏差时变研究进展 |
2.1 垂线偏差计算公式的改进 |
2.2 垂线偏差时变测定精度估计 |
2.3对京津唐张地区的模拟计算[6] |
3 垂线偏差时变在地震方面的研究进展[13] |
4 结 论 |
(8)19871998年间唐山铅垂线变化及其与周围地震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1 北京-唐山重力网与1987~1998年间的唐山铅垂线变化 (Plumb Line Variations:PLV) |
2 唐山及其周围地区1987~1998年间的地震 |
3 1987~1998年间唐山铅垂线变化PLV与唐山邻近和周围地震的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9)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目 |
表目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依据 |
一、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我国旅游研究主流之一 |
二、长江三角洲:我国非常重要的城市旅游联合发展区域 |
三、本选题重要基础: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
第二节 旅游空间结构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概念界定 |
一、旅游空间结构的涵义 |
二、城市旅游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的界定 |
第三节 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研究进展 |
一、旅游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地区)旅游研究进展 |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概况 |
一、长江三角洲概况 |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概况 |
第五节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体系、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一、本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内容体系与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形成的产业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解析 |
一、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判别 |
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解析 |
第二节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特征与类型 |
一、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分析 |
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类型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分布形态分析 |
一、一核和五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空间分布形态 |
二、五大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分布形态 |
三、七带: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带状分布形态 |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产业机理 |
一、研究说明 |
二、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理论 |
四、旅游企业在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空间尺度上的选择对其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影响 |
五、旅游企业在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具体区位上的选择时其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影响 |
六、费用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及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 |
七、结语 |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城市旅游增长极基础理论 |
一、增长极及城市旅游增长极基本概念 |
二、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内涵与分类 |
三、城市旅游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
第二节 基于旅游产业集群视角的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分析 |
一、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理论:地理空间视角下对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反思 |
二、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异同 |
三、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影响机制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分析 |
一、城市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资源与区位基础 |
二、城市旅游业作为城市推动型产业: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产业基础 |
三、持续增长的城市旅游需求: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直接推动力量 |
四、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空间差异与极化: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重要机制 |
五、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内在产业机理 |
六、城市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作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积极推动力量 |
七、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影响 |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基础理论 |
一、研究说明 |
二、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动态过程与旅游核心-边缘区域的变化 |
三、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中的核心旅游城市 |
四、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中的旅游边缘区域 |
五、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中的旅游网络系统 |
六、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中核心旅游城市、旅游边缘区、旅游网络三者的组合关系 |
第二节 城市旅游核心区形成机制分析 |
一、研究说明 |
二、城市旅游空间集聚与城市旅游核心的形成 |
三、城市旅游核心区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 城市旅游边缘区形成机制分析 |
一、研究说明 |
二、城市旅游边缘区的形成机制 |
三、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统筹和谐发展 |
四、结语 |
第四节 大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
一、研究说明 |
二、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经济学分析 |
三、相关变量对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分析 |
四、上海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 |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总体演变态势 |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旅游"点-轴"渐进扩散与旅游发展轴线基础理论 |
一、研究说明 |
二、旅游"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基本要点 |
三、旅游"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
四、城市旅游发展轴线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
一、研究说明 |
二、城市旅游节点系统的形成是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 |
三、旅游交通发展轴线的形成是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 |
四、城市旅游发展水轴线与"点-轴"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
五、结语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分析 |
一、主要旅游节点系统: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形成的节点基础 |
二、城市旅游交通轴线: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形成的基本框架 |
三、城市旅游节点、城市旅游交通发展轴线的空间耦合形成"点-轴"空间结构系统 |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群)形成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群):概念、类型与特征 |
一、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群)的概念 |
二、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群)的类型 |
三、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群)的特征 |
四、长江三角洲旅游空间集聚区主要类型 |
第二节 城市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区形成机制分析 |
一、研究说明 |
二、城市商业游憩空间集聚区形成的经济学解释:城市商业游憩厂商角度 |
三、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对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形成的影响 |
第三节 城市自然与商业游憩空间集聚区形成机制分析 |
一、南京河西新城NBRSADs的形成过程 |
二、南京河西新城NBRSADs形成机制 |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机制分析 |
一、共同的自然与人文基础: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 |
二、发达的城市与旅游经济: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基础之二 |
三、旅游经济全球化动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重要外部驱动力 |
四、快速、复合旅游交通通道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空间骨架 |
五、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力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
六、对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追求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的形成 |
七、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市场机制 |
八、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宏观政策机制 |
九、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辐射机制:上海等城市的核心作用 |
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的形成是城市旅游空间自组织与被构组织的过程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论文创新点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需要进一步进行的研究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一、发表论着 |
二、主持与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10)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让天文历法回归历史的现场 |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文化史取径下的天文历法研究 |
1、一种知识的诸种形态 |
2、王朝政治的层面的天文历法知识 |
3、士大夫层面的天文历法知识 |
4、民间层面的天文历法知识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述思路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宋代星占概说 |
第一节 星占理论:宋对前代星占理论的承袭 |
一、分野 |
二、星官 |
三、应期 |
第二节 星占方法:宋代星占与政治关系举隅 |
一、荧惑入、犯 |
1、荧惑犯南斗 |
2、荧惑犯房 |
3、荧惑犯紫微垣相位 |
4、荧惑入太微垣犯左执法 |
二、太白昼见、经天 |
1、朝政有失 |
2、定省有失 |
3、战争 |
第二章 徽宗朝异常天象与政治:权力博弈中的皇帝、权臣与占星术士 |
第一节 异常天象与徽宗朝党争 |
一、荧惑犯房与章惇罢相 |
二、元符三年日食与崇宁元年邪正之分 |
三、建中靖国元年日食与曾布罢相 |
第二节 天变与蔡京的政治命运 |
第三节 徽宗对天变的态度:从灾异到祥瑞、神降 |
第四节 政治斗争中的天文术士 |
小结 |
第三章 星占、历法与宋朝对外关系 |
第一节 天文星占与战争 |
一、天文星占观念对宋代军事的影响 |
二、宋夏战争:天文星占与军事决策 |
三、宋辽战争:日食天象与澶渊之役 |
四、宋金战争:宋高宗与星占学 |
第二节 从历日颁赐与正朔之争看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 |
一、历法颁赐:再认统治秩序的仪式 |
二、历法争议:时间厘定中的天命竞争 |
第四章 圣节:权力互动的场域——以天申节等为中心 |
第一节 国家、皇权与民族认同 |
一、皇权、朝廷与地方武装 |
二、圣节中的宋金民族竞争 |
三、圣节银绢:皇权与国家的分别 |
四、从圣节看皇权交替 |
第二节 圣节中的利益集团 |
一、圣节恩荫 |
二、御宴簪花 |
第三节 地方—中央的利益互动 |
一、地方对天申节的运作 |
二、天申节中的地方基层势力 |
小结 |
第五章 五星聚奎天象与宋代文治之运 |
第一节 北宋前期:作为王朝受命之符的五星聚奎 |
第二节 两宋之际:作为有宋文治之兆的五星聚奎 |
第三节 南宋以降:作为道统复续之征的五星聚奎 |
小结 |
第六章 士大夫天文灾异观念的政治意义 |
第一节 宇宙论与共治资格问题 |
第二节 宋与汉唐天人观的分野:宋景公典故的新阐释 |
一、如影随形与至诚反省 |
二、敬天玩天之别 |
第三节 应天以实不以文 |
第四节 寅畏天变与圣明独断 |
第七章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代儒家历和历家历之争 |
第一节 儒家之历和历家之历的分野:雅俗之分与夷夏之辨 |
第二节 历数与历理之争 |
第三节 近世历元与上古历元之争 |
第四节 左旋与右旋之争 |
余论 |
第八章 宋代天文历法知识确立中的皇权与利益集团 |
第一节 天文历法知识的皇权独占 |
一、天文历法禁令 |
二、司天监、翰林天文院二元并立体制 |
第二节 儒臣提举司天监(太史局)与大臣监定、提举天文历法 |
一、儒臣提举司天监(太史局) |
二、大臣监定、提举天文历法 |
第三节 历官—草泽之争 |
一、天文弛禁与征召草泽历人 |
二、历官-草泽之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江苏太仓五级地震与上海天文台测时异常(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可能的地震前兆及其应用问题的讨论[J]. 尹志强,王博,田立丽,王红旗,韩延本. 科学通报, 2017(14)
- [2]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在强震预测中的实践——纪念唐山地震暨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发现40周年[J]. 胡辉,李语强,苏有锦,尹志强,韩延本,王锐,王博.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7(03)
- [3]我国的数字化天顶望远镜样机[J]. 田立丽,郭金运,韩延本,卢秀山,刘卫东,王政,王博,尹志强,王红旗. 科学通报, 2014(12)
- [4]建立华北及西北地区垂线变化试验监测网的意义和可行性[J]. 韩延本,王红旗,尹志强,王博,刘卫东,田立丽,王政.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4)
- [5]地震前天文时纬观测异常现象的研究进展[J]. 王博,尹志强,韩延本. 科学通报, 2012(22)
- [6]2008~2009年云台等高仪时纬残差的异常波动[J]. 胡辉,韩延本,苏有锦,付虹,尹志强,李语强,王锐.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1(01)
- [7]垂线偏差时变的研究进展[J]. 李月锋,丁行斌.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6)
- [8]19871998年间唐山铅垂线变化及其与周围地震的关联[J]. 李正心,李辉.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04)
- [9]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D]. 卞显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 [10]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D]. 韦兵. 四川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