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一九九一年检察工作计划要点》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突出反映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重大理论、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19年9月)》。现将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张凤辉[2](2019)在《仫佬剧研究 ——重拾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仫佬剧是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剧种,是广西少数民族戏剧剧种之一。本文从仫佬剧的历史发展状况及现状出发,以梳理和整合剧种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经验为主导,结合现有的剧种发展条件及成果,阐述仫佬剧在当今时代下重新被研究的潜在价值以及其发展方向的探索。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仫佬剧的诞生背景讲起,尝试勾勒出新剧种诞生的民族因素和时代因素。民族因素上,包含了仫佬族自身民族文化为戏剧提供的土壤以及本族文艺人才对戏剧创作的贡献;时代因素上,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戏剧政策已经为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机遇性事件即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成立与广西戏剧展览会举办成为仫佬剧诞生的直接推动力。第二章以仫佬剧的文本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文本结构、语言特征和文本所体现的审美情感与价值三个方面去论述。从戏剧文本上看,仫佬剧现有文本有着“戏曲化”和“民族化”的特征倾向,但整体创作尚处于不成熟、不成体系的阶段。第三章是仫佬剧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分别是剧种源生的依赖性和隔阂性、戏剧类型探索过程中未能坚持的“戏曲化”以及创演阶段中出现的创作和舞台、和观众的分离趋势。第四章是仫佬剧的价值和发展方向探索,以前面三个章节的阐述为基础,分析仫佬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价值、地域文化价值和历史与当下的价值,这既是仫佬剧重新被研究和重视的价值意义,也是它在当代重新振兴与发展的价值基础。从探索仫佬剧发展的角度,本文还提出立足自身、合理借用外力和培养观众群体三个发展方向。
张瑞岚[3](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政治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是我国建国后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成为影响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梳理、总结和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本文写作的整体构想。此部分在界定“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思想”等核心概念以及与选题相关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次,具体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9至1997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7至2002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2002至2007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至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献分析,主要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道路的思想,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和途径的思想。首先,民主和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基本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方面,通过研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思想,系统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从立法、执法(执政)和法治观念的角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探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其次,研究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途径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治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并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郭炜[4](2014)在《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至1992年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历史阶段。拨乱反正政策的落实和新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出台都在这一关键时期成功地实践。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问题,从理解和关怀的角度,主动改善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以解决知识分子实际困难入手,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不断创造有利于知识分子能力和作用发挥的条件和环境。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正逐渐把知识分子问题放在“安邦兴国”的高度,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基本方针指导下,以积极的态度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国家利益与知识分子价值共赢的发展思路。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知识分子能动作用的发挥,波及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关系是通过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进行调整的。这一时期,按国内环境背景,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历史任务需要解决。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主要归纳如下:如何改善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如何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如何保障知识分子的权益?如何促进知识分子的发展?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形成和确立。本文将从国内环境背景中厘定知识分子政策出台的现实依据;对政策文本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廓清不同时期问题集中的领域和政策调控的重点;通过搜集整理真实论据来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做简单评述。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在对大量材料进行梳理中完成对整体框架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全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组成。绪论部分,首先是阐释问题的提出、选题的意义。其次是界定相关概念,明确研究对象。再次是研究基础与学术史回顾。对本文理论性、科学性的必要支撑进行说明,并阐述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是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揭示本文的思考脉络与内在逻辑,并论证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沿革进行阐述。之后,详解在拨乱反正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政策。基于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正确认知,中国共产党从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地位、改善知识分子待遇、重视知识分子培养、规范知识分子管理和使用几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与知识分子的互信关系,为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第二章阐述在全面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和发展目标要求,秉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推进科教体制改革、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的落实,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第三章阐述在国内外政治局势趋于紧张、改革路遇深层次矛盾的困窘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从而保证了政策的平稳发展。中国共产党从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高层次人才的优待、管理和使用,引导知识分子合理流动、保障知识分子权益几个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全面优化环境,通过健全法制保障知识分子权益,为促进知识分子的全面发展开辟新路径。在第四章,笔者通过获取和整理能够反映当时知识分子政策实施情况的政策文本、国家财政投入、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相关数据样本,在实证研究视阈下进行分析与阐释,全面总结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绩效。最后,笔者结合实际,阐释“尊重”应有的涵义。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理解和尊重知识分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规律性,是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政策执行的实效性的前提。“尊重”的立意首先要从知识分子主体性要求出发,准确把握知识分子问题的实质,强化知识分子参与政策制定的作用,以此构建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互利共赢的和谐关系。其次,“尊重”的内容要具体,尊重的层面要扩大。在实践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立足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使政策内容具体化。要恰当地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政策的执行具有可操作性。要针对不同群体、分类细化知识分子政策,使知识分子政策真正惠及到更多的领域和群体。再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与氛围的营造,要围绕知识分子问题的解决,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排解矛盾与阻障,积极创造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条件。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需要有健全的经济体制、社会机制等方面的保障。要建立良好的运行、监督、反馈机制,保证政策效力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达成。最后,要适应发展的需要,统筹现实需求,全面优化环境。要不断完善知识分子政策,保障知识分子权益,体现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创造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良好局面。
曹祯[5](2013)在《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研究》文中提出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司法制度,它是特定历史阶段下的必然产物。这一制度的产生是由于建国初期中国法制非常不健全,司法人员职业水平不高,当事人参诉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的。在法院审判经验的总结、审判工作的指导,重大疑难案件的讨论决定以及有关审判工作方面的其他的问题处理方面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审判委员会的存在发挥了审判委员的集体智慧,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案件的正确处理。然而,我国的审判委员会制度从其诞生之初就颇受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审判委员会讨论重大疑难案件的职能行使上,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司法行政化影响下,法院在司法裁判的决策问题上依然保持行政审批占主导地位,审判委员会通过汇报—讨论—表决的行政会议式的审理方式得出的案件结论合议庭必须执行,这导致我国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出现“审而不判”、“判而不审”、“先定后审”甚至使合议庭审判流于形式。实际上,导致审判委员会饱受诟病的原因在于其议案机制设置的不合理。迄今为止对我国法院的审判委员会的工作规则或议事规则作出全面详细规定的就只有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年前年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然而此工作规则只是规范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管理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却对于其他的法院没有普遍的可适用性,仅仅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近几年来各级法院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也陆续制定了各自的工作规则或者议事规则,然而这些规则却在诸如案件讨论范围、会议召开程序、案件讨论流程等方面出入很大。法院的工作规则或者议事规则如果不规范或者不统一的话将会严重制约审判委员会职能的发挥。因此,在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体制下,以当前我国法制为基本框架,对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进行全面细致的改革和完善变得颇为重要。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重点对现行体制下刑事诉讼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从限定审判委员会讨论刑事案件的范围,严格规范审判委员会讨论刑事案件的程序,明确审判委员会委员责任,赋予被追诉人及其代理人参加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改革和完善刑事诉讼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建议,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以期弥补现行的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不符合刑事司法公正要求的弊端,从而保证刑事案件的正确审理,切实落实刑事司法公正原则的要求,从而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下去。
刘辉,郭云忠[6](2011)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的文本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不同阶段的定位、发行、编辑风格有巨大差异,反映出检察工作从运动化到专业化、常规化的变迁轨迹。《公报》选编案例的变化,表明检察机关长期以刑事检察工作为重心、诉讼监督检察业务从起步到规范的发展历程。《公报》的未来发展应以追求司法的透明、民主为理念,以实现"检务公开"为目的,坚持"检察业务"的专业性定位;以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和与检察工作相关的重要通知、规定为主要内容;以"指导性案例"的发布为核心竞争力。
李志明[7](2011)在《公民检举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公民检举权为研究对象,遵循从公民检举权的一般理论到公民检举权法治化的具体实践的思路,运用规范分析与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公民检举权的内涵、价值与功能、内容、基本原则与立法保障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引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动机、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并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共五章,前三章主要研究公民检举权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公民检举权的学理分析、公民检举权的历史考察以及公民检举权的内容界定等内容。后两章主要研究公民检举权法治化的具体实践,包括公民检举权的实现与保障,并且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公民检举权保障制度进行初步的制度重构。第一章对公民检举权进行了学理分析,探讨了公民检举制度的含义、理论基础和当代价值,文章认为,公民检举权是一种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具有人民民主理论、权力制约理论、抵抗权理论以及廉政理论等历史与现实的理论基础,体现了正义、秩序、自由、人权和民主等价值,在当今可以承载政治、经济以及道德等多方面的社会整合功能。第二章对中外公民检举权制度进行了比较考察。现代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芬兰、香港、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公民检举权制度。中国从古代开始同样有民众检举制度,尽管这种民众检举制度与当代检举制度性质完全不一,但对于考察我国检举制度的发展脉络仍有学术史的价值。本文对此进行了历史梳理,总结出对我国当代的启示。第三章对公民检举权的内容即检举人的检举权利及义务进行了界定。公民检举权的实现是一把双面刃,如何合理配置公民检举时的权利与义务十分关键。本文认为,公民检举时应该享有检举自由权、要求保护权、获得奖励和补偿权、优先知情权以及其他权利,同时也应当承担诚信、守法、协助调查、保密等义务。第四章探讨了公民检举权实现的基本原则与途径。公民实现自己的检举权必须遵守伦理原则、客观真实原则、责任原则、效率原则等基本原则。实现途径主要有通过国家依法设立的常设组织与公权力的体制内途径和非常设的公权力以外的体制外途径两种。所谓体制内的途径主要是国家依法设立的专门处理公民检举的常设权力,体制外途径则与之相反,是非国家常设的专门处理检举事宜的权力。检举人较佳的选择是选择体制内的方式,当然,在某个阶段,适当地引入体制外的途径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向。第五章探讨了我国公民检举权保障制度的完善问题。本文以增强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反腐新形势下的公民检举权保护制度、激励制度、救济制度完善提出了初步的建议。本文认为,在保护制度的完善方面,应该加强对检举人的各种保护;在激励制度的完善方面,除了物质奖励之外,还应该丰富激励的类型;在救济制度的完善方面,因为我国在这个方面目前完全缺失,所以应该从受理机关多类型化、申诉方式的完善等方面进行完善。余论部分分析了我国公民检举权充分实现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法律方面的条件,即制定专门的举报法,统一规范公民检举行为、公务人员检举行为以及普通举报行为;外在组织与制度条件,即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制度、言论自由制度以及结社自由制度,鼓励各种公民组织的建立;以及文化条件,即培育健康的公民意识等。只有这些条件的达成,我国的公民检举权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杨黎[8](2009)在《权利时代的迷思 ——一位老上访户的17年境遇透视》文中研究指明信访“案结事不了”、老上访户“缠访”、“闹访”,这严重困扰着政府的工作秩序与社会的稳定和谐。描述老上访户的权利现状、分析造就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才能为理论界提供真实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为实践部门在根本上解决信访实践中的难题提供可资分析的样本。信访是公民的权利表达,以现实权利为最终归宿的“权利实现问题”是权利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权利现象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的体现。本文以“信访中的权利表达及其实现”这一微观视角对公民的权利实现问题进行思考,考察社会的权利文化,为公权力如何应对转型时期的权利意识转变与权利实践的多样化提供启示。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由于乡邻的违章建筑而利益受损,在寻求权利救济的过程中被公权力压制,从而走上举报之路。面临法律适用的难题,在信访机制运作的权力逻辑支配下,相关部门以自身利益为取向,采用“强者的弱武器”消极对待公民的权利表达,使得信访人陷入困境。以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力量的介入打破了这种僵局,信访人最初的权利诉求得以满足。但是,“迟到多年”的正常权利实现对信访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努力要重拾失落的人生观与伦理情感。这种权利观念的膨胀逐渐超出了公权力的理性限度,衍生出难以调和的冲突。出于政治绩效考核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其当上了村委会主任,上访户暂时息访罢诉。但信访人却不能顺利转换身份,仍然以“信访逻辑”进行村治,仍然行进在信访的路上。特别当他在政治上失势时,信访活动也就变本加厉了。从这起信访案件的考察情况来看,权利的实现是一个社会交往的过程,个体权利的实现必须依靠相对方从观念上认可其权利、行为上积极承担相应的义务。在我国公民权利实现过程中,社会仍然缺少这种共识,以基层政权为代表的公权力对权利的尊重与保护缺少稳定性和统一性,对部门利益的维护远远超越了对公民权利的真正关怀。所以在信访过程中就让每一个人去确认自己的什么权利不应受到政府侵害,并在受到侵害时与政治组织交涉,从而付出了太高的交易成本,形成了“老上访户”现象。当代中国公民权利实现的道路还很漫长并充满了艰难,应该开始对“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进行思考,通过实践摸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制度,并用于具体的权利实践,呼唤一个开始思考和追究我们自己的根本生活状态之正当性的时代的来临。
陈柏峰[9](2008)在《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两湖平原,1980-2008》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两湖平原的三个乡镇为田野,以乡村混混与村庄生活的互动为研究对象,展示和理解转型期村庄社会性质的变迁。1980年代,当农民从人民公社体制中解放出来,青春期的“无聊”年轻人走到一起,组成了独特的乡村江湖。乡村江湖中洋溢着畸形的英雄主义,争勇斗狠、爱慕虚名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但年轻人并不敢在村庄内过于放肆,因为熟人社会能对他们及其家庭构成约束。当乡村江湖危及村庄基本秩序时,国家便开始治理,治理遵循了熟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利用了熟人社会的“本土资源”,乡村江湖因此衰落了一段时间。不久后,1990年代的乡村“混混”重组了乡村江湖。此时的乡村江湖不再爱慕虚名,转而追逐实利,而国家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乡村江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乡村混混抓住了时代机遇,通过关系网络形成了稳定的组织结构,乡村江湖实现了联盟格局和城乡一体化,其中有了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机制。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面对乡村江湖联盟格局,乡村治安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在江湖联盟格局中,上层混混可以有效规避国家的打击,下层混混因有充足来源而打击不尽。当关系组织化的乡村混混插入到村庄中,就成了村庄中的“超级权势”,从根本上改变了村庄生态。在乡村混混的超级权势面前,村民实在太渺小,村干部和村集体的软弱则是普遍现象,甚至有时国家政权力量也显得软弱无力。乡村混混成了村庄秩序的主导者,成为村级治理和村庄生活中暗着起实际作用的力量。他们改变了熟人社会内部的诸种微观权力关系,改变了熟人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原则。在这一背景下,“有才无德”的村干部、“好混混”都怪异地出现在村级治理的舞台上。村庄生活和村级治理日益受乡村混混支配,日益呈现出暴力化景象。本文最终得出结论: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发生了变异,村民的行为准则不再是人情,行为不再围绕着人情关系展开,他们不再顾及情面、讲究互让,而是为了利益动辄求助于乡村混混,倚仗于暴力。乡土逻辑变异使得村庄道德秩序濒临瓦解,村庄因而不再是“熟人社会”。尽管村民之间可能还互相熟识,但村庄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乡村社会的秩序机制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去熟人社会化”,是“农村社会灰色化”。
卢希起[10](2008)在《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的过程是一个价值更替、秩序重构和文明再生的过程,法治进程也必然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指国家对受到犯罪侵害而又未能从犯罪人或其他渠道得到充分赔偿的刑事被害人或其家属,通过法定程序给予一定补偿的制度。本文立基于推动中国构建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并最终形成相关之本土立法的理想与热情,在研究社会转型时期法治建设规律的基础上,试图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作一全景式的分析:第一章,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历史沿革。这部分划分了三个时间段,即初民社会—中世纪前后——近代社会,勾勒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实践与理论发展轨迹,并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对中西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第二章,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学说和价值分析。作者在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多种理论学说进行介绍、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责任说为主体、社会保险说为辅”,以此作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理论根基。在区分法的价值与法的作用、功能的前提下,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恢复正义、保障人权与增强效益。第三章,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例考察。本部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外相关立法例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阐述了我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的被害人补偿制度,对国际及区域范围内被害人补偿制度的最新进展予以了关注。第四章,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宪法基础。从宪法原则的性质、功能与效力入手,在区分宪法规定的国家补偿的基本类型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宪法基础: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保障原则与法治原则。第五章,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之一。作者根据制度变迁原理,剖析了国家补偿制度变迁的成本结构与收益结构,对国家补偿制度之成本收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第六章,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设计。这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之一。作者提出了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念、基本原则,并且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提出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立法设计思路。最后,探讨了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的评估问题。第七章,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相关问题研究。此章研究了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密切相关的三个问题:一、国家补偿与刑事国家赔偿。二、国家补偿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三、恢复性司法与刑事损害赔偿。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一九九一年检察工作计划要点》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一九九一年检察工作计划要点》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四九年 |
一九五〇年 |
一九五一年 |
一九五二年 |
一九五三年 |
一九五四年 |
一九五五年 |
一九五六年 |
一九五七年 |
一九五八年 |
一九五九年 |
一九六〇年 |
一九六一年 |
一九六二年 |
一九六三年 |
一九六四年 |
一九六五年 |
一九六六年 |
一九六七年 |
一九六八年 |
一九六九年 |
一九七〇年 |
一九七一年 |
一九七二年 |
一九七三年 |
一九七四年 |
一九七五年 |
一九七六年 |
一九七七年 |
一九七八年 |
一九七九年 |
一九八〇年 |
一九八一年 |
一九八二年 |
一九八三年 |
一九八四年 |
一九八五年 |
一九八六年 |
一九八七年 |
一九八八年 |
一九八九年 |
一九九〇年 |
一九九一年 |
一九九二年 |
一九九三年 |
一九九四年 |
一九九五年 |
一九九六年 |
一九九七年 |
(2)仫佬剧研究 ——重拾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和背景 |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三、研究现状和空白 |
第一章 仫佬剧的生成语境及过程 |
第一节 民族语境 |
一、仫佬族的历史与文化 |
二、仫佬族的文学艺术人才 |
第二节 时代语境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剧环境 |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代因素 |
第三节 仫佬剧诞生的过程 |
一、《潘曼小传》:从彩调剧到仫佬剧的演变 |
二、仫佬剧的初步探索和实验 |
第二章 仫佬剧的文本特征 |
第一节 仫佬剧的剧目情况 |
第二节 仫佬剧的文本结构 |
一、剧本题材与内容 |
二、戏剧语言:人物对话与唱词 |
第三节 仫佬剧的语言呈现 |
一、人物唱词与“戏曲化” |
二、人物对话与“话剧化” |
三、戏剧语言与“民族化” |
第四节 仫佬剧的人文关怀 |
一、勇于反抗的不屈精神 |
二、追求智慧的生活哲学 |
三、幸福生活的美好寄托 |
第三章 仫佬剧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仫佬剧源生的问题与原因 |
一、仫佬剧诞生的依赖性 |
二、仫佬剧诞生的隔阂性 |
第二节 仫佬剧戏剧类型探索的问题与原因 |
一、关于戏曲化或歌剧化的探索 |
二、戏曲化未能坚持实行 |
第三节 仫佬剧创演活动中的问题与原因 |
一、“剧展模式”限制创作 |
二、观众群落难以培养 |
第四章 仫佬剧的价值与发展方向探索 |
第一节 仫佬剧的多元价值形态 |
一、民族文化价值 |
二、地域文化价值 |
三、历史与当下价值 |
第二节 仫佬剧发展方向的探索 |
一、立足自身资源与多元价值 |
二、合理借用外力 |
三、多措施并举培养观众群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掌握的仫佬剧剧目情况表(1984-2018年)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资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思想 |
2.2 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 |
2.2.1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民主理论 |
2.2.2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理论 |
2.2.3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3.1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
2.3.2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
2.4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4.1 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4.2 在阶级斗争的思路下开展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
3.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1989年) |
3.1.2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89年-1997年) |
3.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2002年)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 |
3.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2年-2007年) |
3.2.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07年-今) |
4 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总体思路 |
4.1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
4.1.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4.1.2 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集合 |
4.1.3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4.2.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
4.2.2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了三者有机统一的实现 |
4.2.3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 |
4.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4.3.1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发展模式 |
4.3.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5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 |
5.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
5.1.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
5.1.2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
5.1.3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
5.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5.2.1 “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 |
5.2.2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5.3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5.3.1 重点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 |
5.3.2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6 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 |
6.1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6.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
6.1.2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6.2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
6.2.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6.2.2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
6.2.3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6.3 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6.3.1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 |
6.3.2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
7 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
7.1 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
7.1.1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
7.1.2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
7.1.3 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
7.1.4 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 |
7.2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
7.2.1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 |
7.2.2 “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
7.3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7.3.1 完善党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领导 |
7.3.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7.4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7.4.1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
7.4.2 “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关键” |
7.4.3 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
7.5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7.5.1 妥善解决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 |
7.5.2 培养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 |
7.5.3 加快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
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 |
8.1.1 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 |
8.1.2 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 |
8.1.3 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 |
8.1.4 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
8.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意义 |
8.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
8.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与理论背景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知识分子及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 |
二、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 |
三、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共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
第二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危害 |
二、拨乱反正工作的全面开展 |
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开启 |
第三节 1978—1982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三、最大限度汇聚知识分子发挥作用 |
第四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和地位 |
二、改善知识分子的待遇 |
三、重视知识分子的培养 |
四、规范知识分子的管理和使用 |
第五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问题 |
二、改善知识分子待遇,构建良好信任关系 |
三、服务建设需要大规模造就知识分子队伍 |
第二章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
二、科教领域改革全面启动 |
三、改革衍生问题的全面调整 |
第二节 1983—1988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加大科教投入 |
二、利用国外智力,扩大对外开放 |
三、推进体制改革,创造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环境 |
第三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二、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 |
三、推进科教体制改革 |
四、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第四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科教改革拓展知识分子作用空间 |
二、反思现实困境,调整知识分子政策 |
三、综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第三章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平息政治风波与领导层的平稳过渡 |
二、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
第二节 1989—1992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
二、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
三、不断深化改革,全面优化环境 |
第三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 |
二、高层次人才的优待、管理和使用 |
三、引导知识分子的合理流动 |
四、保障知识分子权益 |
第四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深化改革为知识分子解缚松绑 |
二、以激励政策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的管理与使用 |
三、推动科技立法,保障知识分子权益 |
第四章 从数据看 1978—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效果 |
第一节 政策文本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组织领导 |
二、关于激励政策 |
三、关于人才流动 |
第二节 国家财政投入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财政科技拨款 |
二、关于国家教育支出 |
三、关于文教科卫事业投入 |
第三节 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教育发展 |
二、关于科技发展 |
三、关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
第四节 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知识分子变化 |
二、关于知识分子的荣誉奖励 |
结语“尊重”知识分子的当代解读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一、审判委员会的历史沿革、性质与功能 |
(一) 审判委员会的历史沿革 |
(二) 审判委员会的性质 |
(三) 审判委员会的功能 |
二、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基本理论 |
(一) 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内容 |
(二) 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的作用 |
三、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存在的问题 |
(一) 审判委员会议事方式行政化 |
(二) 案件评议程序相对简单 |
(三) 欠缺审判委员会成员责任追究机制 |
(四) 缺少当事人参与审判委员会评议讨论案件程序 |
四、刑事诉讼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行政司法一体化观念的惯性渗透 |
(二) 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不到位 |
(三) 刑事检察权职能的失衡 |
五、完善刑事诉讼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建议 |
(一) 设立审判委员会专职工作机构 |
(二) 规范审判委员会审议案件的启动程序 |
(三) 限定审判委员会讨论刑事案件的合理范围 |
(四) 严格规范审判委员会评议讨论案件的程序 |
(五) 明确审判委员会委员的责任 |
(六) 赋予被追诉人及其辩护人参与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程序的权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的文本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的基本情况 |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的发展阶段 |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选编案例的变化 |
(一) 案件数量分布 |
(二) 案件类型分布 |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的职能定位及未来走向 |
(一)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的定位及内容调整 |
(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关于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发布 |
(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关于指导性案例的发布 |
(7)公民检举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公民检举权的学理分析 |
第一节 公民检举权的内涵 |
一、公民检举权的定义 |
二、公民检举权的性质 |
三、公民检举权的特征 |
第二节 公民检举权的理论基础 |
一、人民主权理论 |
二、以权利制约权力理论 |
三、抵抗权理论 |
四、廉政理论 |
第三节 公民检举权的价值与功能 |
一、公民检举权的价值 |
二、公民检举权的功能 |
第二章 中外公民检举权制度 |
第一节 我国历史上的民众检举制度 |
一、古代的民众检举权制度 |
二、当代的民众检举权制度 |
第二节 域外公民检举权制度 |
一、域外公民检举权制度 |
二、域外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章 公民检举权的内容 |
第一节 检举人的权利 |
一、检举自由权 |
二、要求保护权 |
三、补偿和奖励请求权 |
四、优先知情权 |
五、其他权利 |
第二节 检举人的义务 |
一、诚信义务 |
二、守法义务 |
三、协助调查义务 |
四、保密义务 |
五、无伤义务 |
第四章 公民检举权的实现原则与途径 |
第一节 公民检举权实现的基本原则 |
一、正义原则 |
二、客观真实原则 |
三、责任原则 |
第二节 公民检举权的实现途径 |
一、体制内途径 |
二、体制外途径 |
第五章 我国公民检举权保障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理论工具 |
第二节 我国现有检举权保障制度 |
一、我国现有公民检举权保障制度 |
二、现有保障制度的总体缺陷 |
三、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检举人保护制度的完善 |
一、我国现有的保护制度及其不足 |
二、完善建议 |
第四节 检举人激励制度的完善 |
一、国外制度借镜 |
二、我国现有激励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 |
第五节 检举人救济制度的完善 |
一、国外制度借镜 |
二、我国现有规定的不足及其完善 |
结语 培育我国公民检举权充分实现的条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
(8)权利时代的迷思 ——一位老上访户的17年境遇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带手铐的"刁民" |
(一) 利益冲突引发的信访 |
(二) 被漠视与打击的信访者 |
(三) 信访者权利话语的初步形成及其表达 |
(四) 基层政府眼中的"刁民"——另一种不同的权利逻辑 |
二、在权力网中奔走的举报人 |
(一) 左右为难:十余年举报案的底色背景 |
(二) 埋下隐患的处罚决定 |
(三) 县法院与土管局的"拉锯战" |
(四) 进入司法程序:仍然走不出的怪圈 |
(五) 各有打算的区乡政府 |
(六) 强者的弱武器——应对权利表达的非正式权力运作 |
(七) 信访者的应对——权利话语的"扩大再生产" |
三、横空出世的信访英雄与权利观的冲突和反思 |
(一) 1998年:一切从头再来 |
(二) 信访英雄诞生 |
(三) "拆房"新思维:整治村容村貌 |
(四) 权利观的冲突与反思:如何面对公民权利表达史? |
四、回不去的"职业"信访者 |
(一) 息访罢诉:出任村主任 |
(二) "昔日上访户、今日好村官" |
(三) 渐渐失势的村主任 |
(四) 重走信访路 |
(五) 尾声:张腾海落选 |
五、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字资料目录 |
附录二:录音整理资料目录 |
(9)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两湖平原,1980-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与进路 |
1.1 问题缘起与中心主题 |
1.2 理论模型与分析概念 |
1.3 本研究的方法论 |
1.4 田野工作与章节安排 |
2 熟人社会与乡土逻辑 |
2.1 熟人社会与“熟悉” |
2.2 熟人社会的礼俗与人情 |
2.3 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 |
2.4 村庄微观权力的规训与再生产 |
2.5 集体化实践对村庄的意义 |
3 乡村江湖初兴与熟人社会 |
3.1 那些无聊的年轻人 |
3.2 无聊年代的乡村江湖和地缘团伙 |
3.3 乡村江湖的英雄主义和关系团伙 |
3.4 乡村江湖的阴暗角落 |
3.5 国家治理与乡村江湖的衰落 |
3.6 深嵌于熟人社会中的乡村江湖 |
4 乡村江湖复兴与熟人社会 |
4.1 江湖复兴与越轨行为 |
4.2 江湖机遇与乡村混混的转型 |
4.3 乡村江湖的联盟格局及其流动 |
4.4 乡村江湖的分层与非法利益 |
4.5 凌驾于熟人社会之上的乡村江湖 |
5 乡村治安工作的变迁及其困境 |
5.1 改革初期治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
5.2 “专门工作”的进展 |
5.3 新时期的“群众路线” |
5.4 治理方式变迁与乡村治安的困境 |
6 乡村混混与村庄社会秩序 |
6.1 本土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危害 |
6.2 本土混混的危害与村庄社会性质 |
6.3 外来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危害 |
6.4 本土混混对外来压力的抵制 |
6.5 村庄社会秩序与乡土逻辑变异 |
7 乡村混混与村庄人际关系 |
7.1 最有面子的人 |
7.2 本土混混与同村熟人的相处 |
7.3 乡村混混对村庄熟人间相处的影响 |
7.4 村庄人际关系变迁与乡土逻辑变异 |
8 乡村混混与村级治理 |
8.1 那些“有才无德”的村干部 |
8.2 乡村利益共同体与治理“钉子户” |
8.3 那些“好混混” |
8.4 公共品供给的困境与“私人执法” |
8.5 乡土逻辑变异背景下的村级治理 |
9 乡土逻辑变异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
9.1 脱嵌于熟人社会的乡村混混 |
9.2 乡村混混与村庄微观权力关系变迁 |
9.3 乡村混混与乡土逻辑变异 |
9.4 道德秩序瓦解与劳动伦理衰落 |
9.5 农村社会灰色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建设规律 |
一 |
二 |
三 |
第一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初民社会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与实践 |
一、波斯纳的"荷马版的最低限度国家" |
二、李斯特的三分"刑法史" |
三、梅因的"古代法" |
四、《汉穆拉比法典》与被害人补偿思想的萌芽 |
第二节 中世纪前后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与实践 |
一、大陆法系国家 |
二、英美法系国家 |
三、中华帝国的情境 |
第三节 近代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发展 |
一、边沁的"公费辅助补偿" |
二、加罗法洛的"刑罚体系" |
三、菲利的"犯罪社会学" |
四、被害人学的发展与刑事被害补偿 |
第四节 中西方刑事被害人补偿差异的文化解读 |
第二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学说和价值分析 |
第一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学说 |
一、国家责任一国家替代责任说 |
二、社会福利说 |
三、社会保险说 |
四、宿命—公共援助说 |
五、诉讼参与说 |
六、政治利益—司法改革说 |
七、各种学说评述 |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分析 |
一、法的价值概说 |
二、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 |
第三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例考察 |
第一节 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域外比较分析 |
一、刑事被害补偿制度的对象及犯罪类型 |
二、刑事被害补偿的范围及补偿标准 |
三、刑事被害补偿金的来源及运用 |
四、刑事被害补偿的裁定机构及裁定程序 |
第二节 我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的被害人补偿制度 |
一、香港特区《暴力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 |
二、我国台湾地区《犯罪被害人保护法》 |
第三节 国际及区域范围内被害人补偿制度的最新进展 |
第四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宪法基础 |
第一节 宪法原则的性质、功能与效力 |
第二节 国家补偿的基本类型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
一、国家合法侵害(行为)补偿 |
二、国家公务受益补偿 |
三、衡平补偿 |
四、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类型界定 |
第三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宪法基础 |
一、人权保障原则 |
二、社会保障原则 |
三、法治原则 |
四、社会转型之宪法规范与社会冲突之解决 |
第五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方法论的确立: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概说 |
二、立法的成本结构分析原理 |
三、立法的收益结构分析原理 |
第二节 国家补偿制度之成本收益分析 |
一、成本分析 |
二、预期收益 |
第六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设计 |
第一节 制定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的理念 |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的基本原则 |
一、弘扬公平正义原则 |
二、有条件取得补偿原则 |
三、以赔偿为主、以补偿为辅的原则 |
四、正当程序原则 |
第三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立法设计 |
一、补偿的范围、对象与条件 |
二、补偿方式、标准 |
三、补偿资金的来源与管理 |
四、补偿机构的设置 |
五、补偿程序 |
第四节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的评估 |
第七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国家补偿与刑事赔偿 |
第二节 国家补偿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第三节 恢复性司法与刑事损害赔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 |
附录2 2001年英国刑事伤害补偿方案 |
附录3 德国暴力行为被害人赔偿法 |
附录4 日本犯罪被害人等给付金支给法 |
附录5 荷兰暴力犯罪补偿基金会临时设置法 |
附录6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暴力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 |
附录7 我国台湾地区犯罪被害人保护法 |
附录8 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的议案 |
附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草案)(建议稿)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后记 |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一九九一年检察工作计划要点》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J].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兵团工运, 2019(10)
- [2]仫佬剧研究 ——重拾与探索[D]. 张凤辉. 广西大学, 2019(01)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 张瑞岚. 武汉大学, 2014(06)
- [4]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D]. 郭炜.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5]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研究[D]. 曹祯.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6]《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的文本变迁[J]. 刘辉,郭云忠.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05)
- [7]公民检举权研究[D]. 李志明. 武汉大学, 2011(05)
- [8]权利时代的迷思 ——一位老上访户的17年境遇透视[D]. 杨黎. 西南政法大学, 2009(10)
- [9]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两湖平原,1980-2008[D]. 陈柏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10]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 卢希起. 中国政法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