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脂腺痣合并大汗腺囊腺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符红阳,何丹华,蔡博宇[1](2020)在《皮脂腺痣并发毛母细胞瘤》文中提出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毛母细胞瘤。患者女,39岁。出生即发现右侧耳周芝麻至粟粒大褐色丘疹。皮肤科检查:右侧耳前部可见条带状斑块,呈蜡样光泽,其上有结节,局部糜烂及结痂;右侧耳后部可见密集分布的蜡黄或棕褐色角化性丘疹或斑块,边界清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突延伸,区域表皮长出多个原始的毛乳头样结构,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真皮层可见结节状的毛母细胞瘤以及大量皮脂腺结构,下方无毛囊。诊断:皮脂腺痣并发毛母细胞瘤。治疗:予手术切除。
吴学优[2](2020)在《674例皮肤附属器肿瘤临床与病理分析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1.调查、了解云南省皮肤附属器肿瘤(CAT)的流行病学趋势;2.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皮肤附属器肿瘤的临床与组织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达到早期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 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经临床、组织病理确诊为皮肤附属器肿瘤并符合一定筛选标准的67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结合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及总结不同类型皮肤附属器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结 果]1.一般资料:入选皮肤附属器肿瘤共674例,男性291例(43.18%),女性383例(56.82%),男女之比为1:1.32,女性占比大。发病年龄范围0-82岁,平均发病年龄23.13±19.711岁,中位年龄19岁,男性和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其中,男性发病年龄范围0-82岁,平均22.76±20.042岁,中位年龄19岁;女性发病年龄范围0-78岁,平均23.41±19.476岁,中位年龄19岁。病程25天-58年,平均8.06±9.020年。皮损分布于面部264例(39.16%),头皮118 例(17.51%),躯干 93 例(13.80%),颈部 69 例(10.24%),下肢 51 例(7.57%),上肢48例(7.12%),全身泛发21例(3.12%),会阴10例(1.48%)。其中,曝光部位(头、面、颈、上肢)499例(74.03%),非曝光部位175例(25.97%)。2.临床表现:原发皮损类型包含斑片、斑疹、丘疹、斑块、水疱、结节、囊肿,继发性皮损包含结痂、糜烂。以丘疹为主要表现301例(44.65%),斑块199例(29.53%),结节 73 例(10.83%),囊肿 48 例(7.12%),斑片 21 例(3.12%),斑疹18例(2.67%),水疱14例(2.08%)。其中41例表面出现糜烂、结痂。自觉症状包括瘙痒、疼痛、痒痛、无自觉症状。其中,无自觉症状361例(53.57%),瘙痒 187 例(27.74%),疼痛 91 例(13.50%),痒痛 35 例(5.19%)。3.病理分类:根据分化方向分为3类:向皮脂腺分化的有340例(50.45%):皮脂腺痣214例(31.75%)、多发性脂囊瘤117例(17.36%)、皮脂腺癌2例(0.30%)、皮脂腺腺瘤2例(0.30%)、皮脂腺瘤5例(0.74%);向毛囊分化的有213例(31.60%):外毛根鞘瘤40例(5.93%)、毛母质瘤136例(20.17%)、扩张孔4例(0.59%)、倒置性毛囊角化病6例(0.89%)、毛鞘棘皮瘤4例(0.59%)、毛发腺瘤2例(0.30%)、外毛根鞘癌2例(0.30%)、毛囊瘤3例(0.45%)、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3例(0.45%)、毛母细胞瘤13例(1.93%);向汗腺分化的121例(17.95%):汗管瘤87例(12.90%)、大汗腺汗囊瘤7例(1.04%)、乳头状汗管囊腺瘤9例(1.33%)、乳头状小汗腺腺瘤2例(0.30%)、皮肤混合瘤6例(0.89%)、小汗腺汗囊瘤5例(0.74%)、小汗腺汗孔瘤2例(0.30%)、小汗腺汗孔癌1例(0.15%)、汗管样小汗腺癌1例(0.15%)、原发性皮肤黏液癌1例(0.15%)。4.良恶性分类:良性肿瘤共667例(98.96%);恶性肿瘤共7例(1.04%):外毛根鞘癌2例、皮脂腺癌2例、小汗腺汗孔癌1例、汗管样小汗腺癌1例、原发性皮肤黏液癌1例。[结 论]1.2008年至2018年每年于我科确诊的皮肤附属器肿瘤(CAT)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男女之比为1:1.32,女性构成比>男性。CA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23.13± 19.711岁,中位年龄19岁,男性和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3.皮损分布位于面部264例(39.16%)>头皮118例(17.51%)>躯干93例(13.80%)>颈部 69 例(10.24%)>下肢 51 例(7.57%)>上肢 48 例(7.12%)>泛发21例(3.12%)>会阴10例(1.48%)。其中,曝光部位(头、面、颈、上肢)499例(74.03%),非曝光部位175例(25.97%),曝光部位构成比明显高于非曝光部位,提示部分CAT的发病可能与日晒、紫外线辐射有一定关系。4.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表现为丘疹301例(44.65%)>斑块199例(29.53%)>结节 73 例(10.83%)>囊肿 48 例(7.12%)>斑片 21 例(3.12%)>斑疹 18例(2.67%)>水疱14例(2.08%)。自觉症状:无自觉症状361例(53.57%)>瘙痒 187 例(27.74%)>疼痛 91 例(13.50%)>痒痛 35 例(5.19%)。可见,CA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自觉症状不明显。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检查结合,对正确诊断CAT至关重要。5.按分化方向CAT可分为向毛囊分化、向皮脂腺分化、向汗腺分化,向皮脂腺方向分化的占比(50.45%)>向毛囊方向分化的占比(31.60%)>向汗腺方向分化的占比(17.95%)。6.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排序:多发性脂囊瘤87例(74.36%)>皮脂腺痣134例(62.62%)>汗管瘤41例(47.13%)>毛母质瘤45例(33.09%)>皮肤混合瘤1例(16.67%)>毛母细胞瘤2例(15.38%)。其余病种均误诊为其他疾病,即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0%。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7.大部分常见的皮肤附属器肿瘤具有良性肿瘤生物学行为,部分可能发生恶变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王英,蔡绥勍[3](2020)在《管状顶泌汗腺腺瘤1例》文中指出1病历摘要患者男,55岁。因左大腿结节20余年、出血1d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出现绿豆大紫红色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后结节逐渐增大,1d前无明显诱因出血,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全身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大腿根部可见一约2cm×1.5cm紫红色结节,境界清楚,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可见破溃出血(图1)。
洪小洁[4](2020)在《中国疣状表皮痣患者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本病于1863年由Von Baerensprung首先描述,称之为单侧痣,又名线状表皮痣、疣状痣、疣状线状痣等,同病异名达数十种之多。表皮痣(Epidermal nevi,EN)是一组异质性良性皮肤错构瘤,通常发生在出生时或儿童早期,尤其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发病率较高,成人发病的EN非常罕见。主要为散发,但是也有家族报道。EN起源于外胚层且通常沿着Blaschko线分布。通过对单侧假性毛囊角化不良病(Darier’s疾病)和表皮溶解性角化过度的患者皮损分子学研究发现,现认为EN是皮肤基因镶嵌突变的表现。表皮痣中以疣状表皮痣(Verrucous Epidermal Nevus,VEN)最常见,发病率大约为千分之一。VEN的具体分型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依据其临床表现及皮损范围,目前临床上主要分为3型,即局限型VEN、泛发型或系统型VEN及炎性线状疣状表皮痣。局限型VEN损害常排列为单侧连续或断续性束状、带状或斑片状。头部皮损常呈斑片状。四肢皮损往往沿肢体分布,到达肢端,在躯干则横行排列如线状。如仅位于身体一侧,也称之为单侧痣。泛发型或系统型VEN可呈双侧性,呈多发或泛发性甚至广泛分布于全身,呈漩涡状或弧线型条纹,其严重者称之为豪猪状鱼鳞病。炎性线状表皮痣(Inflammatory linear verrucous epidermal nevus,ILVEN)表现比较特殊,是疣状表皮痣的一种临床和病理变体,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发病率比为1:4。主要累及左侧身体,尤其是左下肢,皮损常伴瘙痒。若EN伴有神经系统、眼、骨骼发育异常或者其他,如心脏、肾脏发育异常等,则称为表皮痣综合征(epidermal nevus syndrome,ENS),EN的治疗比较困难,外用药物治疗,例如外用维A酸类药物;破坏疗法,例如电凝固或冷冻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复发是必然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皮肤全层切除,但是对于泛发型的患者比较困难,CO2激光治疗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瘢痕和色素沉着是潜在的永久性并发症,尤其是对于肤色较深的患者。由于目前国内外有关疣状表皮痣的研究较少,一方面,为了了解我国疣状表痣患者的临床特征、伴发疾病以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了解疣状表皮痣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另一方面考虑到疣状表皮痣发病概率并不是特别高,且我国公立医院门诊量大,患者由于时间或地域等就医困难等问题,我们决定通过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应用“疣状表皮痣流行病学调查表”,对全国各地疣状表皮痣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希望通过本研究对目前中国疣状表皮痣患者的临床特征、伴发疾病等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为疣状表皮痣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疾病宣教、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调查中国疣状表皮痣患者的临床特征、伴发疾病以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了解疣状表皮痣患者的需求。方法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应用“疣状表皮痣流行病学调查表”,对全国各地疣状痣表皮痣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530名疣状表皮痣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刚出生1个月,最大的58周岁。男女之比1:1.04,无明显差异。各型表皮痣所占比分别为局限型54.34%,泛发型或系统型25.66%,炎性型9.05%,不清楚分型10.94%。有家族史的患者仅占3.39%。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74.91%的患者及家属表示该疾病影响心理健康。患者或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度较高,有88.49%的患者或家属表示对该疾病有一定的认识。结论本调查中,中国疣状表皮痣患者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表皮痣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1.04,炎性线状疣状表皮痣男女性别比为1.53:1。我国表皮痣中以局限型疣状表皮痣多见,其次是泛发型疣状表皮痣,炎性线状表皮痣仅占10.17%(排除调查中不知道分型的患者)。表皮痣常见的发病年龄段为出生至出生后第1年。患者确诊的主要方式是医生告知以及病理检查。非ILVEN患者的皮损通常无感觉或感觉干燥,而ILVEN患者的皮损感觉瘙痒的占绝大多数。非ILVEN患者皮损初发部位以下肢、躯干、上肢以及颈部多见,ILVEN皮损初发部位以臀部、上肢、下肢以及躯干部多见。ILVEN患者伴发疾病的概率要高于非ILVEN,且ILVEN患者皮损更易受到季节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患者及家属亟待解决皮损不断扩大和皮损外观问题。而且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及患者家属对该疾病有一定的认知度,但是该疾病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张高磊,王建才,陈见友,张升,刘晓雁[5](2019)在《儿童项部乳头状汗管囊腺瘤1例》文中研究表明患儿女,6岁,项部皮色、淡红色皮疹4年余,伴有结痂。4年前发现项部正中皮色、淡黄色斑片,随年龄皮损渐长大增多,逐渐凸起于皮肤,呈串珠状排列的丘疹,中央略凹陷,伴渗出、角化及结痂,皮损长3 cm,单个丘疹直径约3~4 mm,无明显不适,曾给予激光及冷冻治疗,皮损仍复发。行皮肤活检术,皮肤病理示,见图1、2:部分表皮缺如伴外生性或内生性增生,皮肤浅中层内乳头状囊性增生物,囊内柱状上皮细胞乳头状增生,核椭圆形,胞浆红染嗜酸性,可见断头分泌现象,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少见,病理诊断为乳头状汗管囊腺瘤(Syringgocystadenoma papilliferum,SCAP)。
张秀君,顾安康,张理涛,聂振华,王琨,肖尹,纪华安[6](2018)在《头皮肿物920例临床特征与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920例头皮肿物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分布。方法收集1990-2013年在本院皮肤外科收治的920例头皮肿物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头皮肿物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结果良性病变797例(86. 63%),癌前或交界性病变28例(3. 04%),恶性肿瘤95例(10. 32%)。良性病变前5位为脂溢性角化病、皮脂腺痣、黑素细胞痣、寻常疣、小叶性毛细血管瘤。交界性病变前3位的病变分别是日光性角化病、皮角、增生性外毛根鞘瘤。恶性病变前4位为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外毛根鞘癌及鲍温病。结论对头皮肿物的病理分类有助于临床医生掌握最新的疾病谱系,为病因学研究和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邓维,于瑞星,张晓艳[7](2018)在《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并发管状汗腺腺瘤一例》文中指出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左侧头皮浅黄色丘疹44年,破溃、糜烂6个月。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左侧头皮一浅黄色丘疹,周围无毛发生长,随年龄逐渐增大,无疼痒,30年前曾于外院做冷冻一次,丘疹未脱落。6个月前丘疹出现反复破溃伴渗出、结痂。患者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左侧头皮可见一1 cm×1 cm红色丘疹,表面糜烂结痂,中
孔令红,刘晓刚,王丽宁,焦阳,张新鹏,薛慧忠,韩冬,张新朵[8](2018)在《乳头状汗管囊腺瘤5例报道》文中提出皮肤乳头状汗管囊腺瘤(syringocystadenoma papilliferum,SCAP)由Peterson于1892年首先提出,是一种向汗腺导管或腺体方向分化的的皮肤附属器肿瘤。临床比较少见,这种损害通常由头面部皮脂腺痣发展而来。本病常在出生后或幼年发病,大约一半患者出生时即存在,约25%的患者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发生在躯干、外生殖器和腹股沟区域,无
唐正喜[9](2018)在《571例皮肤囊肿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各种皮肤囊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加强对表皮囊肿、脂囊瘤、外毛根鞘囊肿及毳毛囊肿的再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经过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皮肤囊肿的病例571例,主要分析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皮损部位、临床诊断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将临床和病理资料分类、统计,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入选囊肿病例共571例,共发现皮肤囊肿11种,根据囊壁的存在与否、囊壁的结构及囊腔内容物主要分为复层鳞状上皮的皮肤囊肿和非复层鳞状上皮的皮肤囊肿及无上皮囊肿。具有复层鳞状上皮的皮肤囊肿有表皮囊肿348例(60.94%)、外毛根鞘囊肿35例(6.13%)、粟丘疹12例(2.10%)、毳毛囊肿8例(1.40%)、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1例(0.18%)、色素性毛囊囊肿1例(0.18%)、脂囊瘤159例(27.83%)。非复层鳞状上皮的皮肤囊肿有小汗腺汗囊瘤3例(0.53%)、外阴纤毛性囊肿2例(0.35%)、阴茎中缝囊肿1例(0.18%),无上皮囊肿有粘液囊肿1例(0.18%)。(2)性别分布:男性357例(62.35%),女性214例(37.65%),男女比率为1.66:1。其中表皮囊肿组男性221例、女性127例,脂囊瘤组男性105例、女性54例,外毛根鞘囊肿组男性16例、女性19例。(3)年龄分布:平均发病年龄35.03±21.67岁,其中男性33.90±23.58岁,女性为36.89±19.44岁,年龄最大为87岁,最小8岁。青少年组(020岁)中表皮囊肿、脂囊瘤、外毛根鞘囊肿所占比例分别为11.5%、16.4%、5.7%;青年组(2140岁)为44.8%、66.0%、34.3%;中年组(4160岁)为34.8%、16.4%、42.9%;老年组(60岁以上)为8.9%、1.2%、17.1%。经χ2检验:表皮囊肿和外毛根鞘囊肿组发病年龄在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脂囊瘤组发病年龄在不同性别间有显着差异(χ2=12.705,P=0.005<0.05)。(4)发病部位:头部30例,面部104例,颈部73例,躯干220例,四肢53例,会阴部84例。经χ2检验:表皮囊肿、脂囊瘤、外毛根鞘囊肿三组疾病发病部位在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5)皮肤囊肿合并其他疾病:表皮囊肿合并色素痣12例(均为皮内痣)、瘢痕疙瘩2例、寻常疣1例、结节性痒疹1例、皮肤纤维瘤1例、外毛根鞘囊肿1例;毳毛囊肿合并脂囊瘤2例;粟丘疹合并汗管瘤2例。(6)临床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表皮囊肿44.26%(20072008年35.25%、20092010年40.74%、20112012年42.65%、20132014年45.58%、20152017年49.39%);脂囊瘤79.87%(按照两年统计分别为74.75%、78.74%、82.95%、89.67、90.58%)。外毛根鞘囊肿组由于人数较少,不分组计算,其总的符合率为5.76%(其中临床诊断为皮脂腺囊肿则计入不符合诊断)。结论:(1)皮肤囊肿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但其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低(特别是单发皮损),所以临床上应尽可能切除皮损并行病理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出血、结痂且疼痛的囊肿或结节。(2)青年期脂囊瘤发病率明显高于表皮囊肿,青少年期的脂囊瘤常发生在男性,可能与雄激素分泌有关。(3)囊肿内容物见到毳毛断面不能作为诊断毳毛囊肿的金标准。(4)色素痣、皮肤纤维瘤、结节性痒疹等疾病合并表皮囊肿(粟丘疹)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源性搔抓刺激进而引起外伤性表皮囊肿(粟丘疹)。(5)皮脂腺囊肿在临床上应该避免使用,因为病理与之对应的是表皮囊肿或外毛根鞘囊肿。
严建娜[10](2017)在《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EMP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认为起源于表皮内向顶泌汗腺分化的多潜能干细胞或起源于顶泌汗腺导管开口处细胞,甚至是多灶性起源。故肿瘤细胞往往呈多灶性或指状生长,且肿瘤好发于阴囊、阴茎、外阴等部位,皮损面积常常广泛,手术大范围切除后修复困难,容易引起局部器官的变形,甚至功能的影响,且EMPD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皮肤恶性肿瘤。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增高,故而治疗方式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也力求在寻找一些新的治疗方式,治愈率高,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副反应少等。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非黑素细胞肿瘤的治疗手段,具有选择性好,安全性好,不受肿瘤面积、位置的限制,不引起耐药反应,无瘢痕等副作用。目前已成为日光性角化病、鲍恩病、浅表性基底细胞癌等皮肤肿瘤的标准疗法之一。对于EMPD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位置、侵袭程度、面积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外科手术虽然是皮肤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日益更新的非手术治疗,如光动力等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目的探讨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及外科手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对乳房外Paget病预后的影响。并对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对照研究,将病理确诊的38例原发性且无转移的乳房外Paget病患者,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手术治疗组21例,均在局麻下沿肿瘤边缘外1cm行传统扩大手术切除术;手术联合ALA-PDT治疗组17例,手术治疗同单纯手术治疗组,手术切口拆线且切口愈合良好后行光动力治疗,2周1次ALA-PDT治疗,共3次。所有患者3个月随访1次,随访≥12个月。结果38例患者中男32例,女6例,男女比例5.33:1;平均发病年龄65.76±6.12(5480)岁,病程1个月至15年,中位病程18个月。①平均随访时间(35.45±16.98)个月(1258个月),单纯手术治疗组7例复发,中位复发时间9个月(618个月);手术联合ALA-PDT治疗组1例复发,复发时间为治疗结束后18个月。手术联合ALA-PDT治疗组较单纯手术组复发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治疗组复发时间较单纯手术组有所延长。③患者在手术后行光动力治疗对疼痛等耐受性好。结论乳房外Paget病早期诊断困难,复发率高,治疗后需长期随访。手术联合ALA-PDT治疗能降低乳房外Paget病的术后复发,并延长复发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手术切除并切口拆线后行光动力治疗,患者能很好的耐受光动力治疗时的疼痛,故患者的依从性增加,疗效增强。
二、皮脂腺痣合并大汗腺囊腺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脂腺痣合并大汗腺囊腺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皮脂腺痣并发毛母细胞瘤(论文提纲范文)
1病历摘要 |
2讨论 |
(2)674例皮肤附属器肿瘤临床与病理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皮肤黏液癌的研宄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管状顶泌汗腺腺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
2 讨论 |
(4)中国疣状表皮痣患者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结果 |
3.1 疣状表皮痣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 |
3.2 临床信息 |
3.2.1 现病史 |
3.2.2 家族史 |
3.2.3 疾病治疗 |
3.2.4 其他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课题综述 疣状表皮痣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5)儿童项部乳头状汗管囊腺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6)头皮肿物920例临床特征与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分布情况 |
2.2组织病理学分类及构成 |
2.3 NS伴发肿瘤情况 |
3 讨论 |
(8)乳头状汗管囊腺瘤5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巨检 |
2.2 镜检 |
2.3 免疫组化 |
3 讨论 |
3.1 诊断 |
3.2 鉴别诊断 |
3.3 治疗与预后 |
(9)571例皮肤囊肿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主要实验试剂、仪器及耗材 |
2.3 术前准备 |
2.3.1 术前病理诊断 |
2.3.2 术前检查 |
2.4 治疗方法 |
2.5 疗效评估及随访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病例临床特征 |
3.2 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 |
3.3 临床疗效 |
3.4 不良反应及满意度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个人简历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综述 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皮脂腺痣合并大汗腺囊腺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脂腺痣并发毛母细胞瘤[J]. 符红阳,何丹华,蔡博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06)
- [2]674例皮肤附属器肿瘤临床与病理分析及研究[D]. 吴学优.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3]管状顶泌汗腺腺瘤1例[J]. 王英,蔡绥勍.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05)
- [4]中国疣状表皮痣患者的调查分析[D]. 洪小洁.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儿童项部乳头状汗管囊腺瘤1例[J]. 张高磊,王建才,陈见友,张升,刘晓雁.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01)
- [6]头皮肿物920例临床特征与病理分析[J]. 张秀君,顾安康,张理涛,聂振华,王琨,肖尹,纪华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12)
- [7]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并发管状汗腺腺瘤一例[J]. 邓维,于瑞星,张晓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09)
- [8]乳头状汗管囊腺瘤5例报道[J]. 孔令红,刘晓刚,王丽宁,焦阳,张新鹏,薛慧忠,韩冬,张新朵.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05)
- [9]571例皮肤囊肿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D]. 唐正喜. 遵义医学院, 2018(01)
- [10]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研究[D]. 严建娜.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