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同步论(论文文献综述)
曹琦,袁孝亭[1](1993)在《谈谈地理引导法》文中提出 一、地理引导法的教学模式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尽管涉及到许多方面,但其核心是如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所谓要"变教为导",变"师传生授"为"师导生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解惑"的教学思想,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引导法。可见,所谓引导法,即教师
罗煜,冯玉军[2](2005)在《犯罪与现代化——法律经济分析的宏观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数量和种类的犯罪,现代化是犯罪问题发生的情境和解释维度。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尝试从一系列犯罪决定因素中概括一到两个关键性的变量,深入剖析犯罪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几个典型国家的实例和国际比较,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犯罪率与现代化进程关系的实证模型,得出:一个国家的犯罪状况的严重程度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结构协调与否有显着关联,总体水平和结构差异各自和交互地决定一国宏观的犯罪状况。长期而言,犯罪率与现代化的关系表现为Logistic曲线形状,即"两个稳态,一个转型";短期而言,经济发展速度与犯罪增长负相关,而贫富差距水平与犯罪率正相关;这些结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规划和刑事政策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皮艺军,翟英范[3](2016)在《倾力“C·C讲座” 心系“基委会”——肖剑鸣先生践行中国犯罪学之路》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5月2324日,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与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社区矫正论坛》在北京召开,并举办了《海峡两岸犯罪学者对话会》,肖剑鸣先生应邀主持这次《对话会》。在肖剑鸣先生的主持下,海峡两岸犯罪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大陆与台湾地区犯罪学的基本定位、功效、与国际犯罪学发展趋势的异同开怀畅谈。利用会议的间隙,本期主持人采访了肖剑鸣先生,以下是访谈内容,与诸君共享。犯罪学"基委会",柳暗花明,绝处逢生C·C系讲座班,鹭岛黄埔,精英荟萃
罗煜,冯玉军[4](2005)在《犯罪与现代化——法律经济分析的宏观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数量和种类的犯罪,现代化是犯罪问题发生的情境和解释维度。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尝试从一系列犯罪决定因素中概括一到两个关键性的变量,深入剖析犯罪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几个典型国家的实例和国际比较,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犯罪率与现代化进程关系的实证模型,得出:一个国家的犯罪状况的严重程度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结构协调与否有显着关联,总体水平和结构差异各自和交互地决定一国宏观的犯罪状况。长期而言,犯罪率与现代化的关系表现为Logistic曲线形状,即"两个稳态,一个转型";短期而言,经济发展速度与犯罪增长负相关,而贫富差距水平与犯罪率正相关;这些结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规划和刑事政策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陈凯平[5](2020)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我国商品出口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起步,是从深化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开始的。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建设好“一带一路”项目,需要坚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五通”原则。当中“设施联通”指的便是各国基础设施的完备和联通,“五通”原则的实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确保“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将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的全面开发,当前中国以沿线国家交通、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支点,加强各国的互联互通,形成了全面开发的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区域一体化倡议,追求的不是某个区域或者某个国家的单独发展而是成员国的齐头并进和共同发展。而基础设施由于其具有“乘数效应”和外部性,对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升级是倡议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准确的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对我国商品出口量的影响,需要将基础设施的外部性纳入考虑,即空间因素,近年来地理经济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快速发展,为研究空间和经济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同时考虑了距离因素和经济因素,构建了更加合理的嵌套权重矩阵,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一带一路”沿线36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我国商品出口量进行回归,并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发现,以基础设施为影响因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量受到第三国效应的显着影响,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商品出口不仅仅受到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影响,还与东道国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密切相关。模型中的六项基础设施情况均存在一定的外溢性。结果表示:(1)以能源和科技研发为主的基础设施对相邻国家的的溢出效应为负值,表现出空间竞争性,对这两项基础设施的投入会在本国产生一股吸引力,将邻国的资本、劳动等要素聚集起来,从而使我国的出口发生转移。因此在投资时应该充分考虑其负向外部效应,协调区域利益,促进贸易和政策的互联互通,合理布局投资自,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通讯、交通运输、金融基础设施具有正的空间外溢性,能够促进我国对其周边国家的出口,这三样基础设施都具有范围广、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地位高的特点。我国可以继续加大对这三项基础设施的投资,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其带来的空间溢出效应来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金融基础设施因为其直接、间接效应都显着为正并且系数较大,应该成为我国援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陈超群[6](2020)在《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6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脐内环穴对照组仅采用壮医脐内环穴调气法针刺治疗,常规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治疗。(1)观察组取穴:脐内环八穴,体穴:安眠三穴、内关、足三里、太冲、三阴交。操作:调气手法:进针前嘱患者做腹式吐纳运动,调整呼吸,稳定情绪,消除杂念;医者取脐内环八穴向外呈10°角放射状平刺约20mm,以无痛进针法进针。进针后不行针,不强求酸麻胀针感。针毕医者右手掌心对准患者脐部(距离约15-30cm),做顺时针缓慢旋转运动3-5min。然后针安眠三穴、内关、足三里、太冲、三阴交,以无痛进针法进针,过程不行针,留针30min后缓慢出针。(2)脐内环穴对照组取穴仅为脐内环八穴,操作手法同观察组针刺脐内环八穴的调气手法。(3)常规针刺对照组选用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随证配穴。操作:神门、印堂、四神聪用平补平泻法;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操作。三组均每3天治疗1次,共治疗1个疗程(30天)。治疗1个疗程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脐内环穴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常规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三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PSQI评分比较:(1)治疗前三组PSQI总分及其7个成分得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在PSQI总分及其7个成分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常规针刺对照组在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无差异(P>0.05),在总分及余下6个成分方面均有差异(P<0.05);(3)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总分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睡眠效率方面有差异(P<0.05);在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方面无差异(P>0.05)。两两比较,在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无差异(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总分方面,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有差异(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两个对照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在日间功能障碍、总分方面,两个对照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3)AIS评分比较:(1)治疗前,三组AI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差异(P>0.05);(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三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3)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两比较,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脐内环穴对照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1)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患者,在临床疗效、PSQI及AIS评分方面均优于单纯壮医脐内环穴调气法及常规取穴针刺手法。(2)壮医脐环穴调气法在AIS评分总分、PSQI评分总分及日间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常规取穴针刺手法。(3)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采用脐内环穴结合体穴的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及日间功能障碍,是失眠症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龙丽达[7](2011)在《青少年罪错行为分析与矫治对策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青少年罪错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罪错行为的矫治,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领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厘清“青少年罪错”的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青少年罪错与其他犯罪的本质区别,有利于开展青少年问题的解决与矫治,体现着现代法治理念。西方国家从19世纪开始就对青少年罪错行为的矫治进行了持续的探索,这其中对我国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有许多启示之处。在我国,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也在建国后历经了探索、初创、起步、调整、深化五个主要阶段。但是,我国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在法制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教育、心理咨询、疏导与矫治、实践活动中的改造、学术研究等方面依然一些亟待解决的的问题。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我国青少年罪错行为呈现出盲目性与模仿性、低龄化与多样性、犯罪化与严峻性、可控性和预防性的新特点。导致青少年罪错行为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在内因方面主要是青少年生理上的不成熟、心理上的不稳定、知识上的不完善和行为因素;外因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与熏染、家庭功能的弱化与缺失、学校教育的偏差与漏洞。青少年罪错行为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对青少年罪错行为的矫治有系统的理论依据和充分的现实依据,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共同构成了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理论依据。同时在现实依据方面,青少年自身的特点为矫治提供了可能性,已有矫治成果见证了矫治的有效性,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矫治提供了可行性。对青少年罪错行为进行矫治要依据心理矫治和行为矫治、强制矫治与自觉调整、个别矫治与集体矫治、“惩教结合、以教为主”、系统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探索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对策与路径,要构建多元化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体系,加强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立法与司法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在矫治中的功能和作用,针对青少年不同罪错行为分类采取针对性矫治措施目前,吉林省针对青少年罪错行为呈现出的新特点,对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与经验。吉林省今后将深入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积极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规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青少年罪错行为的矫治与预防工作。
刘磊[8](2010)在《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与应对 ——基于河南省Y县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农民是国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村未成年人是未来新农村建设者。农村未成年人更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力量。基于此,对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存在问题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深层原因以及如何应对显得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绊脚石、拦路虎。同时,它关系到农村未成年人的未来成长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实现,理应引起学术界和实践界的更多的关注。因此,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亟待深入研讨并积极应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同样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众多的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趋势,这既在预料之中,又使我们应接不暇,形势严峻逼人。因此,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成为了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在这个时候对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进行实证的调查,而且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对策略,在实践意义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从理论上也可以对社会学、法学、犯罪学、教育学等学科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如果能够将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并拿出一些应对此类犯罪的新方法,提出一些新思路,这样对于各学科本身的研究深入有一定裨益的,而且对社会学的对策理论研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人将试图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存在问题的现状,然后运用社会学理论方法深刻剖析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宏观与微观层次的影响因素,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应对策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和遏制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做出努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冯树梁[9](2016)在《我们的研究充满阳光——写作《中国犯罪学话语体系初探》的心路历程》文中研究说明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重在实效。根据这样的精神,在这里,我具体讲一下写作《中国犯罪学话语体系初探》一书的心路历程,即我当初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做的,一则便于同业内同仁进行学术交流,二则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一、我为什么选定"语话体系"这个主题?必然性经常寓于偶然性之中。写作本书并没有经过事先的充分思考,而是发轫于一个偶然性的机遇和顿悟:2012年6月11日的《光明日报》在头版同时刊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由国防大学
曾翠琼[10](2016)在《黄汉儒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壮医“湿毒”论治痛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是壮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资源丰富,成就了不少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民族医药大家。系统挖掘整理和传承广西名老壮医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不仅是为了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而且有利于培养具有学术特色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黄汉儒教授是我国壮医药学的主要创建者和学术带头人、壮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奠基人。在五十多年的临床诊疗和三十年的壮医药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术思想和独特的诊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承他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是壮民族医药薪火相传、创新发展的基石。本研究分为三大部分:黄汉儒教授学术思想渊源研究、黄汉儒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研究和壮医“湿毒”论治痛风的临床研究。一、学术思想渊源研究探析导师的学术渊源。主要对黄汉儒教授的成长经历、求学之路、事业成就、治学精神等人生历程以及祖国传统医学经典古籍、历代医家关于壮族医药的论述等方面进行溯源。探讨黄汉儒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形成的过程。通过分析导师学术渊源及成才之路,寻找继承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思路和方法。二、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研究目的:对黄汉儒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全面的整理与总结。方法:通过对黄汉儒教授临证医案、学术专着、公开发表论文等资料的整理,运用文献研究、回顾性分析等方法,对黄汉儒教授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进行系统的疏理和研究。1.对黄汉儒教授壮医理论的整体学术思想进行概括阐述;2.对黄汉儒教授在运用壮医理法方药诊疗疾病过程中形成的学术观点、学术特色进行归纳总结;3.结合典型医案分析,分别从“痧瘴蛊毒风湿”、“三道两路”等各类壮医常见病对黄汉儒教授诊疗疾病的具体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出黄汉儒教授运用壮医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方法特色和用药经验;4.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探讨黄汉儒教授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5.对自己独立临床工作中治疗隆芡(痛风)、滚克(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骆芡(多发性骨关节炎)等风湿性骨关节病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传承导师经验,创新发扬。结果:1.黄汉儒教授首次提出“毒虚致病”的壮医病因病机论。黄汉儒教授临床上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主;治疗上主张专病专方专药;提出“调气、解毒、补虚”的壮医治疗总则,提倡公母搭配的用药原则。2.分门别类的归纳总结了黄老诊治痧病、瘴病、湿病、气道病、谷道病、水道病、龙路、火路等壮医常见疾病的特色方法和经验用药。3.对118张痛风诊断处方的回顾性分析,筛选出黄老治疗痛风的核心药物,总结出黄老治疗痛风的基本方为:葫芦茶60g,金银花30g,见肿消15g,葛根20g,绞股蓝20g,薏苡仁15g,土茯苓10g,土牛膝15g,车前子10g,白术8g。4.在汲取黄汉儒教授风湿痹症的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从辩证分型、治则治法、用药等方面总结了本人在治疗隆芡(痛风)、滚克(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骆芡(多发性骨关节炎)3种风湿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经验。结论:黄汉儒教授有自己鲜明的学术观点和独特的诊疗技术,学生学以致用、继承发扬。三、壮医“湿毒”论治痛风的临床研究目的:以黄汉儒教授治疗痛风的经验为指导,从湿毒理论角度出发,自拟药方葫芦茶除湿解毒汤,并对该方治疗痛风进行临床研究,使黄汉儒教授治疗痛风的经验得以传承、创新。方法: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葫芦茶除湿解毒汤治疗,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安全性指标的检测、关节肿痛指数评价、关节疼痛VAS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等的变化,对葫芦茶除湿解毒汤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治疗组SUA治疗后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SUA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CRP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抗炎作用与对照组等效(P>0.05);治疗组ESR治疗后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降低红细胞沉降率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对症状体征的影响: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后比治疗显着前低(P<0.01),但在缓解疼痛方面作用稍逊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关节肿痛积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缓解关节炎症的作用与对照组等效(P>0.05);两组关节肿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说明两组在控制关节炎症方面效果相似;治疗组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在改善关节功能方面与对照组等效(P>O.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显着减低(P<0.01),改善中医证候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侯积分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1%,两组总有效率相似(P>0.05);经Ridict分析,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④药物安全性:治疗组药物对安全性指标影响不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在改善痛风的症状和体征方面能够达到对照组的效果,治疗组的降低尿酸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葫芦茶除湿解毒汤能够避免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又能有效提高痛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
二、“教”“学”同步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同步论(论文提纲范文)
(3)倾力“C·C讲座” 心系“基委会”——肖剑鸣先生践行中国犯罪学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犯罪学“基委会”,柳暗花明,绝处逢生C·C系讲座班,鹭岛黄埔,精英荟萃 |
链接 |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介评( 陈荣文2002 年作) |
一、“基委会”的创立 |
二、“基委会”的学术活动 |
三、对“基委会”工作的评价 |
经济与犯罪关系研究持久不懈犯罪与生态密码发掘开创新境 |
犯罪研究路崎岖,十年一度几变迁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
链接 |
肖剑鸣先生于2007 年对中国犯罪学高层论坛的点评 |
链接 |
肖剑鸣先生《附言》 |
(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我国商品出口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评述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评述 |
一、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
二、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分类 |
一、基础性和公共属性 |
二、外部性和不可分性 |
三、区域性和网络性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情况概述 |
一、东南亚国家 |
二、中东欧地区 |
三、中亚地区 |
四、南亚国家 |
五、蒙古和独联体七国 |
六、西亚北非 |
第四章 基础设施对贸易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概述 |
一、空间滞后模型(SLM) |
二、空间误差模型(SEM) |
三、空间杜宾模型(SDM) |
第二节 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 |
第三节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 |
一、邻接空间权重矩阵 |
二、临界值空间权重矩阵 |
三、反距离空间权重矩阵 |
四、嵌套空间权重矩阵 |
第四节 空间自相关性的检验 |
第五节 变量的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第六节 实证分析 |
一、实证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树立合作共赢理念 |
二、加强政策性金融支持 |
三、积极开展沿线能源合作 |
四、重点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
五、优化我国商品出口结构 |
六、谨慎选择重点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1.1 病名沿革 |
1.2 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
1.3.1 中药治疗失眠 |
1.3.2 针刺治疗失眠 |
2 壮医对失眠的认识 |
2.1 壮医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壮医对失眠的治疗 |
2.3.1 壮医内治法 |
2.3.2 壮医外治法 |
3 西医对失眠的认识 |
3.1 失眠的定义 |
3.2 对失眠发病因素的认识 |
3.3 对发病机制的研究 |
3.4 西医对失眠的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历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壮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实际收集病例数 |
2.3 治疗方法 |
2.3.1 观察组 |
2.3.2 脐内环穴对照组 |
2.3.3 常规针刺对照组 |
3 观察指标和临床疗效指标 |
3.1 观察指标 |
3.2 临床疗效评价 |
4 不良事件记录 |
5 数据统计学方法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一般资料比较 |
6.2 临床疗效比较 |
6.3 PSQI评分比较 |
6.4 AIS评分比较 |
7 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1 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 |
1.1 壮医对失眠病机的认识 |
1.2 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的突出作用 |
1.2.1 壮医脐环穴调气法 |
1.2.2 壮医脐环穴调气作用的理论依据 |
1.3 壮医脐环穴调气法治疗失眠的理论概述 |
1.4 具体选穴依据 |
2 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评价 |
2.1 对失眠患者PSQI的评价 |
2.2 对失眠患者AIS的评价 |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针灸与壮医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青少年罪错行为分析与矫治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尝试 |
第一章 青少年罪错的内涵与范畴 |
一、青少年的概念界定 |
(一) 生理学意义上的青少年 |
(二) 心理学意义上的青少年 |
(三) 法律意义上的青少年 |
(四) 国际惯例中的青少年 |
(五) 我国习惯中的青少年 |
二、青少年罪错的概念和范围 |
(一) 国内外关于"罪错"与"罪错青少年"的阐释 |
(二) 本文所界定的青少年罪错行为的内涵及范围 |
(三) 厘清"青少年罪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三、与青少年罪错有关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一) 青少年犯罪 |
(二) 未成年人犯罪 |
(三) 不良行为 |
(四) 青少年罪错与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中西方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发展进程 |
一、西方国家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发展进程及其启示 |
(一) 西方国家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发展进程 |
(二) 西方国家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启示 |
二、我国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历史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历史发展 |
(二) 我国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我国青少年罪错行为的特点、成因及危害 |
一、我国青少年罪错行为的新特点 |
(一) 青少年罪错行为的盲目性与模仿性 |
(二) 青少年罪错行为发生的低龄化与多样性 |
(三) 青少年罪错行为的犯罪化与严峻性 |
(四) 青少年罪错行为的可控性和预防性 |
二、青少年罪错行为的成因 |
(一) 青少年罪错行为的内因 |
(二) 青少年罪错行为的外因 |
(三) 学校教育的偏差与漏洞 |
三、青少年罪错行为的危害 |
(一) 青少年罪错行为对自身的危害 |
(二) 青少年罪错行为对家庭的危害 |
(三) 青少年罪错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
第四章 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与基本原则 |
一、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理论依据 |
(一) 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哲学理论依据 |
(二) 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
(三) 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教育学理论依据 |
(四) 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法学理论依据 |
(五) 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社会学理论依据 |
二、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现实依据 |
(一) 青少年自身的特点为矫治提供了可能性 |
(二) 已有矫治成果见证了矫治的有效性 |
(三) 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矫治提供了可行性 |
三、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原则 |
(一) 心理矫治和行为矫治相结合的原则 |
(二) 强制矫治与自觉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
(三) 个别矫治与集体矫治相结合的原则 |
(四) "惩教结合、以教为主"的原则 |
(五) 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 |
第五章 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对策与路径 |
一、构建多元化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体系 |
(一) 优化社会环境,依靠社会力量矫治 |
(二) 建设和谐家庭,依靠家庭教育矫治 |
(三) 改善学校功能,依靠学校教育矫治 |
(四) 加强自我调节,依靠自知自觉矫治 |
二、加强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立法与司法工作 |
(一) 我国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立法与司法工作的现状 |
(二) 加强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立法与司法工作的构想 |
三、充分发挥社区在矫治中的功能和作用 |
(一) 我国现阶段社区矫治的基本情况 |
(二) 加强我国社区矫治的对策思路 |
四、针对青少年不同罪错行为分类采取针对性矫治措施 |
(一) 青少年侵财型罪错行为及其矫治 |
(二) 青少年暴力型罪错行为及其矫治 |
(三) 性罪错行为及其矫治对策 |
(四) 青少年涉毒行为及其矫治对策 |
(五) 青少年网络罪错行为及其矫治 |
第六章 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
一、吉林省青少年罪错行为的基本情况 |
(一) 罪错行为低龄化 |
(二) “罪错青少年”多出自“问题家庭” |
(三) 学校法制教育欠缺导致青少年产生罪错行为 |
(四) 社会环境是青少年罪错行为的主要诱导因素 |
二、吉林省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
(一) 将重点青少年群体试点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相结合 |
(二) 创建吉林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考核机制 |
(三) 切实增强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 |
(四) 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社会环境 |
(五) 大力完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机制建设 |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吉林省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
(二) 加强重点青少年管理、预防和矫治工作 |
(三) 建立适合罪错青少年矫治的司法机制 |
(四) 加强罪错青少年的职业技能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8)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与应对 ——基于河南省Y县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本研究所依据的社会学理论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有关研究的概述 |
1.3.2 国内有关研究的概述 |
1.4 研究设计和方法 |
1.4.1 基本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假设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存在问题的现状描述及趋势—以Y县为例 |
2.1 犯罪主体方面的现状描述及发展趋势 |
2.2 犯罪类型方面的现状描述及发展趋势 |
2.3 犯罪组织结构的现状描述及发展趋势 |
2.4 犯罪地域空间的现状描述及发展趋势 |
3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以Y县为例 |
3.1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宏观方面的原因分析 |
3.1.1 社会环境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 |
3.1.2 大众传播媒介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 |
3.1.3 同龄群体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 |
3.1.4 农村社区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 |
3.2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微观方面的原因分析 |
3.2.1 家庭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 |
3.2.2 学校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 |
3.2.3 个体因素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 |
4 应对举措 |
4.1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预防策略 |
4.1.1 运用宏观社会政策,改善社会环境 |
4.1.2 提高全民道德水平,优化文化环境 |
4.1.3 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努力减少诱因 |
4.1.4 建立社工帮教机制,搞好社区矫正 |
4.2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策略 |
4.2.1 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
4.2.2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
4.2.3 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
4.2.4 增强家长责任意识 |
4.2.5 加强家庭法制教育 |
4.2.6 家庭社工有效介入 |
4.3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预防策略 |
4.3.1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
4.3.2 普及法制教育宣传 |
4.3.3 强化学校道德教育 |
4.3.4 整肃学校周边环境 |
4.3.5 加强学校规范管理 |
4.3.6 学校社工有效介入 |
4.4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预防策略 |
4.4.1 司法机关各负其责 维护合法权益 |
4.4.2 推行区别化管理 实行非监禁化司法处置 |
4.4.3 建立缓诉帮教制度 推行"社会服务令" |
4.4.4 矫治社会工作介入 提供福利服务 |
4.5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体预防策略 |
4.5.1 培养农村未成年人的自我规范意识 |
4.5.2 树立农村未成年人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 |
4.5.3 增强农村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 |
4.5.4 以个案辅导为主 青少年社工有效介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个案访谈提纲 |
附录B:个案资料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我们的研究充满阳光——写作《中国犯罪学话语体系初探》的心路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为什么选定“语话体系”这个主题? |
二、为什么选定现在这个写作框架,它的理论根据和相互支撑关系是什么? |
(一)“导论”是研究宗旨和主题的指导思想。 |
(二)为什么分为基础话语和专业话语?两者的支撑关系是什么? |
(三)为什么设定四章“基础话语”? |
(四)为什么设定六章“专业话语”? |
(五)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什么是此路不通? |
三、方法论问题 |
(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
(二)研究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 |
(三)计划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
(四)读与写的关系。 |
(五)专业与外语的关系。 |
四、深情的期盼 |
(10)黄汉儒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壮医“湿毒”论治痛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黄汉儒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第一节 黄汉儒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第二节 各家学说-历代医家关于壮族医药的论述 |
第二章 黄汉儒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 |
第一节 学术思想概述 |
一、壮医天人自然观 |
二、壮医生理病理观 |
三、毒虚致病学说 |
四、辨病为主,辨证为辅的治疗原则 |
五、调气、解毒、补虚的治疗大法 |
六、公母搭配的用药原则 |
第二节 临床诊疗经验总结 |
一、临证经验 |
(一) 痧病 |
(二) 湿病 |
(三) 气道病 |
(四) 谷道病 |
(五) 水道病 |
(六) 龙路病 |
(七) 火路病 |
二、外治疗法经验 |
(一) 壮医药线点灸 |
(二) 壮医穴位刺血 |
(三) 药物竹筒拔罐 |
第三节 黄汉儒教授治疗痛风用药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3.小结 |
第四节 跟师学习之我“承” |
第三章 壮医“湿毒”论治痛风的临床观察 |
第一节 近5年祖国传统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葫芦茶除湿解毒汤治疗痛风的临床观察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 |
结语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详细摘要 |
四、“教”“学”同步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谈谈地理引导法[J]. 曹琦,袁孝亭.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3(01)
- [2]犯罪与现代化——法律经济分析的宏观视角[J]. 罗煜,冯玉军.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5(03)
- [3]倾力“C·C讲座” 心系“基委会”——肖剑鸣先生践行中国犯罪学之路[J]. 皮艺军,翟英范.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03)
- [4]犯罪与现代化——法律经济分析的宏观视角[J]. 罗煜,冯玉军.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5(03)
- [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我国商品出口的空间效应研究[D]. 陈凯平.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D]. 陈超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青少年罪错行为分析与矫治对策探究[D]. 龙丽达.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与应对 ——基于河南省Y县的实证调查[D]. 刘磊. 郑州大学, 2010(05)
- [9]我们的研究充满阳光——写作《中国犯罪学话语体系初探》的心路历程[J]. 冯树梁.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6(11)
- [10]黄汉儒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壮医“湿毒”论治痛风的临床观察[D]. 曾翠琼.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