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中低产田的土壤肥力对增强我国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颖[1](2021)在《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耕地土壤健康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而且与生态系统质量密切相关。开展耕地土壤健康状况评价,对于落实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当前国际上土壤健康评价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方法体系,强调基于土壤多功能性的土壤健康评价方法。然而我国目前土壤健康评价方面的工作大多围绕土壤生产功能,难以全面体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此亟需开展定量化评估土壤健康相关研究工作。本论文在梳理国际上成熟的土壤健康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构建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黄淮海平原的封丘、栾城、禹城、商丘和东台等5个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为例,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区的土壤及气候、生物等环境背景数据,构建适合案例区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从而综合评估各典型农田系统土壤健康状况和分析其变化趋势,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其土壤健康的对策和建议。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遵循“管理目标—土壤功能—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的程序,参考德国Müncheberg土壤评价系统,构建了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将土壤多功能性划分为作物生产、持水净水、养分运移与缓冲、碳固存和栖息地与多样性等5项功能。并针对每项功能,分别按照固有属性(I)和动态属性(D)选取对应的基础项指标,然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土壤健康基础评分I值和D值。在此基础上,考虑限制因子的影响程度,分别对I值和D值进行系数修正,并进行加和以获得土壤各功能的总评分。再对5项功能进行加权求和,从而获取土壤健康综合指数值。本论文对于土壤功能的评价不再局限于生产功能,而是针对土壤多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评价中将限制因子对固有属性和动态属性的影响进行了区分,不仅能体现土壤基础项指标的贡献,而且能反映不同限制因子的不同作用。(2)研究数据分析表明,案例区内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水热条件较好,土层深厚,表层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p H介于7.9~8.8之间,整体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处于中等水平,暂无污染风险,耕作潜力较大。通过对封丘、栾城和禹城生态站综合样地和辅助样地土壤指标数据分析发现,各台站综合样地土壤肥力较高,未施肥的01号辅助样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样地,而实施施肥和秸秆还田处理的禹城站02号辅助样地,其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地。由此可见,案例区内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存在一定差异。(3)从土壤物理、化学等指标的时间变化来看,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各站点土壤容重总体变化不大,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仅少数样地个别指标有所下降。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施肥、耕作等方式的改变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禹城站2015年NPP值与2000年相比提升了87.5%,增幅最大。总体而言,经过长期的土壤治理和保护性耕作,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4)土壤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案例区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健康水平整体较好,其中商丘站土壤健康状况相对最优,而东台滩涂地区土壤盐碱化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性,土壤健康综合评分偏低。封丘站土壤生产功能评分最高,生产力最大。从变化趋势来看,经过30多年的耕作和管理,各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商丘站土壤健康评分提升速度最快,2015年综合样地土壤健康评分相较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提升了72.3%。栾城站土壤健康较为稳定且处于较优水平。封丘和禹城地区历史上曾受盐碱化威胁,经过盐碱土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土壤健康水平也获得较大提升,增幅分别为24.9%和36.0%。东台地区水热条件较好,近年来土壤健康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其土壤健康综合指数仍偏低,盐碱化是其主要限制因子。进一步对土壤碳固存功能和生产功能进行验证,R2分别达到0.64和0.56,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较为合理。本论文对国际已有土壤评价框架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体系,并分析了案例区土壤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可为相近区域土壤健康管理提供一定支撑。
刘鹏[2](2020)在《孙吴县耕地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耕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也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然而,随着近年来人口的增长、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经营方式的粗放等人类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耕地土层日益变薄、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物理性状恶化、土壤侵蚀加剧等危机,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在孙吴县耕地质量条件、土地利用水平、社会经济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孙吴县耕地质量自身特点和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求取算数平均数,然后计算耕地质量综合分的分值,利用Arc GIS软件中的自然段点法将孙吴县耕地质量划分为5个区间段(即五个等级),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农业部标准,分析评估各类因素指标对耕地质量评价的作用,为孙吴县耕地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孙吴县土地面积为431327公顷,总耕地面积为11736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7.21%。其中一级地耕地面积为17604 hm2,占耕地资源的15.00%;二级地耕地面积为30513.6hm2,占耕地资源的26.0%;三级地耕地面积为37203 hm2,占耕地资源的31.70%;四级地耕地面积为23002.6 hm2,占耕地资源的19.60%;五级地耕地面积为9036.8 hm2,占耕地资源的7.70%;其中三等地所占耕地面积较大,五级地所占耕地面积较小。(2)按照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对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一、二级地属高产田土壤,耕地面积共48117.6 hm2,占耕地资源的41%;三、四级地为中产田土壤,耕地面积为60205.6hm2,占耕地资源51.30%;五级地为低产田土壤,耕地面积为9036.8 hm2,占耕地资源的7.70%,从耕地等级的分布特征来看,等级的高低土壤条件、养分状况、立地条件和土壤管理密切相关。高产田土壤主要以暗棕壤、沼泽土、草甸土为主,地势较缓,坡度一般不超过2°,其质地适宜、土质肥沃,保肥性能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属高肥、适应性强的土壤,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土地条件,适用于种植大豆、小麦、水稻、玉米、杂粮等作物,产量较高;中产田土壤主要是暗棕壤、草甸土、黑土为主,地势变化相对平缓,表层自然肥力较高、保肥性能、蓄水、抗旱、排涝能力中等偏下,属中低肥适应性土壤,适于种植麻类、薯类、油料等作物;低产田土壤主要以白浆土、草甸土、黑土为主,地势变化较大,坡度起伏变化大,保肥蓄水、抗旱和排涝能力较差,开垦之后容易流失,肥力下降的快,属于低肥适应性土壤,适用于种植耐瘠薄作物。
蒲罗曼[3](2020)在《气候与耕地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储备资源,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因素均可以影响粮食产量,而气候和耕地资源是决定区域粮食产量的两个基本条件。耕地变化是通过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改变来影响粮食产量,而气候变化改变了粮食作物生长发育中光、温、水条件,进而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耕地分布集中连片,气候资源丰富,粮食生产潜力巨大,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承担重要的任务。因此,本研究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研究区,通过输入气候、土壤、地形和耕地数据,利用GAEZ模型模拟了东北地区1990-2015年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大豆和水稻)的生产潜力,并与作物实际产量对比得到产量差距。接下来,采用“控制变量法”进一步单独且深入研究了1990-2015年气候和耕地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最后,通过模拟东北地区2050年气候和耕地情景,实现对东北地区未来粮食生产潜力的模拟。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的农业规划管理部门的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对保障未来粮食作物的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利用GAEZ模型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进行模拟,得到东北地区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1990-2015年,近一半耕地内的玉米和大豆生产潜力均有所提升,其中大部分耕地的玉米生产潜力提升1500kg/ha以上,大豆生产潜力提升500-1500kg/ha。水稻生产潜力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提升1500kg/ha,而在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东四盟大部分地区有所下降。通过比较三种粮食作物的实际单产与潜在单产,可知东北地区40个市中,玉米实际与潜在产量的比例大于80%的市有22个,大豆为19个,水稻高达30个,说明东北地区大部分市的旱地和水田的利用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人为投入与先进的管理措施。但仍有个别市的粮食产量差距较大。(2)通过将GAEZ模型估算的粮食生产潜力与农业遥感技术方法估算而来的作物产量进行相关性和空间差异性分析,计算得到玉米、大豆和水稻的两种产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6、0.64与0.72,两种产量结果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较强。通过空间差异性分析发现,由于2015年东北地区旱地中精确的作物种植布局是未知的,通过将2015年东北地区旱地中的NPP全部转化为玉米产量,则大部分地区YGAEZ高于YNPP;而将2015年东北地区旱地中的NPP全部转化为大豆产量,则大部分地区YGAEZ比YNPP低,尤其在三江平原区部分地区、松嫩平原区与辽河平原区,YGAEZ比YNPP低2000-4000kg/ha。将水田中的NPP转化为水稻产量后,大部分地区的YGAEZ比YNPP低2000kg/ha以内。(3)在研究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时发现,玉米和大豆生产潜力的变化与太阳辐射量、相对湿度、雨天频率和降雨量的变化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但与风速、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变化的相关系数约-0.30,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水稻生产潜力的变化在前一时段也与太阳辐射量、相对湿度、雨天频率和降雨量的变化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但后一时段与平均最高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变化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雨天频率呈负相关。(4)本研究分析了1990-2015年东北地区旱地和水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特征。1990-2000年,大规模的毁林毁草开垦的现象较为严重,水田和旱地的相互转化也较为剧烈。旱地面积净增加293.51万公顷,总增加431.28万公顷,其中林地与草地转化为旱地的面积占全部旱地总增加面积的77.05%。水田的面积净增加67.89万公顷,总增加138.77万公顷,主要由旱地、未利用地和草地转化而来。2000-2015年,退耕还林还草现象明显,但水田和旱地转化仍十分剧烈。旱地的面积净减少148.78万公顷。旱地总流失741.62万公顷,转化为林地、水田和草地的面积占据所有旱地流失面积的74.10%。水田的面积净增加104.38万公顷,总增加262.19万公顷,大部分水田仍由旱地转化而来。在研究耕地变化对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的影响时,发现前10年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潜在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开垦大量天然林地与草地资源,以及水田的转化导致的旱地面积的大量增加。后15年玉米和大豆潜在总产量仍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为水田、林地和草地转化成优质旱地。1990-2015年两个时段东北地区水稻潜在总产量的增加均主要归因于旱地和未利用地向水田的转化导致水田面积大量增加。(5)本研究将CMIP5中的12种大气环流模型的未来气候模拟数据利用多模式集合方法进行简单平均,得到东北地区2050年生长季内六种气候变量的模拟结果。然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了2050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情景。最后,利用GAEZ模型模拟了东北地区2050年气候和耕地条件下三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研究发现,东北地区三种粮食作物的潜在单产和潜在总产量均有所提升,且RCP4.5情景比RCP6.0情景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因此,未来需要尽量将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在RCP4.5情景范围内,同时注重提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这样才能在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之上,保证东北地区的粮食安全。
曾思燕[4](2020)在《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重速度、轻均衡”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被城市或工矿占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还进一步污染了水土资源,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持续性。2014年国家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告》显示中国有19.4%的土壤点位数据超过国家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全国9个主要稻米产区大米中镉超标占10.3%,这说明正视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为践行“青山绿水即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逐步解决耕地污染问题,国家倡导实施休耕战略。先前学者已对休耕的内涵及其自然-经济-社会效益、农民休耕的意愿与补偿标准、耕地休耕具体的实施模式与对策等政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休哪里?”、“休多少?”、“怎么休?”这三个最根本的问题未作明确回答,这不仅涉及到我国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问题,还涉及到耕地质量、生态脆弱性、土壤污染程度等自然条件。此外,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如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从土壤污染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地下水超采区空间分布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影响休耕的主控因素入手,采用空间统计与分析方法,依据不同农区休耕的主控因素的差异对中国休耕区域进行划分,定量化评估不同的休耕情景(食品安全优先、耕地质量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对粮食安全潜在的影响,最终探索在粮食安全约束下,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基于粮食安全优先的中国最优休耕方案。本文通过识别休耕主控因素、确定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实现“藏粮于地”、农业发展可持续转型和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可为国家层面上的休耕规划提供依据,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平衡新时代耕地利用矛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中国休耕的四个主控因素在空间上呈不同的等级分布。中国耕地土壤总体复合污染占比为22.10%,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中重度污染占比1.23%;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以中等地为主,低等地和劣等地共占总面积的17.69%;中国地下超采区主要集中于华北、东北地区,轻度、中度和重度区分别为3.66%、3.83%、0.68%;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内尚有耕地1961.6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4.52%,其中,一级生态保护红线内占3.57%。(2)不同情景概念模型评估了中国休耕的优先组合。基于食品安全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比例分别为4.94%、9.64%和15.30%;基于耕地质量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6.65%、9.83%和19.52%;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70%、10.01%和20.58%。(3)在不考虑国家粮食安全与财政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休耕总面积为4434.6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87%。依据不同区域休耕的主控因素差异,制定清洁去污型、地力提升型、节水保水型和生态保护型等休耕类别,并建议对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采取差异化的休耕治理措施。(4)不同休耕目标组合对粮食产能损失有着显着的差异。基于生态安全优先情景下高休耕目标组合造成我国粮食减产量为[17165.35,25386.62]万吨,远高于食品安全优先组合和耕地质量优先组合对粮食产能的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高度自给,中国最大可休耕规模为1818.27万hm2,并置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下综合制定了考虑粮食安全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休耕992.98、1732.32和2964.10万hm2。为切实保障农民生计,确保休耕补贴金额处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可接受范围内,且不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建议将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按1.7:5.1:3.2、3.9:2.4:3.7和2.3:3.6:4.5确定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的休耕规模。在中国不同地区实施休耕应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分时期实施推进休耕方案,以期实现国家农业转型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论文有图40幅,表25个,参考文献231篇。
陈展图[5](2020)在《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耕是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维持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安全的“双重高压”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但现代休耕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休耕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透支严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2016年6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正式开启耕地休耕制度的探索和建设,并于当年在全国开展休耕试点7.73×104 hm2(116万亩)。石漠化区的云南省砚山县是国家首批休耕制度试点县,2016年休耕试点面积666.67hm2(1万亩),2017年增至1333.33 hm2(2万亩),云南省则增至13333.33 hm2(20万亩)。随着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对于选择哪些耕地进行休耕、如何确定休耕规模、如何分区分类实施休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日益迫切。石漠化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矛盾突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得不到休养生息,且已有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并未有效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因此,石漠化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耕地保护转型。休耕使耕地暂时退出生产领域,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休耕结束后重新投入生产,是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石漠化区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平衡点。当前,我国休耕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县级尺度研究的不足,给“县级实施”的休耕机制造成很多障碍,石漠化区在“县级实施”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休耕耕地选择的科学性、休耕规模的确定性、休耕政策的精准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国家明确实行休耕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因此,休耕既要以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为前提,又不能威胁区域粮食保障。本研究以石漠化区国家休耕制度试点县——砚山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对砚山县25°以下的耕地地块进行休耕迫切度评价,以明确每块耕地休耕迫切情况;进而构建休耕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保障约束下研究区2020年的休耕规模;最后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从乡镇和村两个层面进行休耕空间分区,实现对砚山县休耕区域空间的优化,为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和制定休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基于脆弱性域图(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从生态脆弱性和人地协调性两个维度,从暴露度(E)、敏感度(S)、耕地压力(P)和休耕响应(R)四个方面构建砚山县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依托ArcGIS平台,对砚山县25°以下的36806个耕地图斑进行休耕迫切度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个等级。其中,综合得分在0.19660.2905为“不迫切”等级,面积9188.7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6%,图斑5818个,占图斑总个数的15.81%;综合得分在0.29050.3375为“一般迫切”等级,面积28725.1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图斑971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6.39%;综合得分在0.33750.3830为“比较迫切”等级,面积48786.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95%,图斑104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8.27%;综合得分在0.38300.4333为“非常迫切”等级,面积36456.3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61%,图斑776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1.09%;综合得分在0.43330.6214为“极度迫切”等级,面积886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71%,图斑31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8.44%。结果表明,比较迫切、非常迫切和极度迫切三个等级共计94105.6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71.28%。因此,砚山县耕地生态状况相对而言较为严峻,休耕迫切性较强,且应首先休耕生态脆弱、耕地本底条件差的耕地,同时兼顾农户休耕响应等社会经济因素。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能有效提高休耕地选择的客观性。(2)以县域粮食保障为约束,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播比、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需求量等因素,构建研究区目标年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和休耕规模预测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5种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一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分别对研究区目标年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播比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514882人、3988.20kg/hm2、234.83%和43.00%;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粮食自给率设置低自给率(80%)、中自给率(90%)和高自给率(100%)3档,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设置低需求(500 kg/人)、中需求(550 kg/人)和高需求(600 kg/人)3档,得到9种情景下研究区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和可休耕规模,其中,低自给率、低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26%;高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89%。综合来看,研究区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1.89%61.26%。因此,休耕试点不会对砚山县粮食保障造成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国家试点规模外,砚山县亦可安排较大规模的自主休耕。此外,结合耕地休耕迫切度,可得到各乡镇(村)的可休耕规模。休耕规模研究打破了休耕指标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局限性。(3)考虑在高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以乡镇和村为单元进行休耕区域空间分区,实现休耕区域空间优化。发展出综合休耕指数(Comprehensive fallow index,CFI)概念,建立综合休耕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乡镇(村)休耕迫切度总和、乡镇(村)可休耕面积、乡镇(村)可休耕面积占辖区耕地面积比重3个指标,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后备休耕区和不休耕区5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差异化的休耕策略。(1)在乡镇尺度,优先休耕区只有维摩乡,重点休耕区包括平远镇、阿猛镇和阿舍乡,有条件休耕区包括八嘎乡、蚌峨乡和稼依镇,后备休耕区包括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和江那镇。(2)在村级尺度,优先休耕区包括2个村,重点休耕区包括12个村,有条件休耕区包括41个村(社区),后备休耕区包括35个村(社区),不休耕区包括8个村(社区)。通过将砚山县2016、2017年休耕试点区域与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砚山县休耕规划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参考,可为县域实施分区分类休耕、实现精准管理提供方案和策略,提高休耕的空间效率。综合上述研究,休耕迫切度评价、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是一个逻辑渐进的技术体系。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视角评价了石漠化区地块尺度的耕地休耕迫切度,发展了石漠化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石漠化区选择哪些耕地休耕、如何确定地块休耕次序提供了可行方法,有效避免了休耕耕地选择的主观性;(2)预测了不同粮食保障情景下的县域可休耕规模,结合休耕迫切度评价结果,反演出各乡镇和村的可休耕规模及其可休耕耕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休耕规模“定量”与休耕耕地“定位”的统一,为进一步修正休耕空间布局提供了思路,为各乡镇和村进行休耕提供了规模依据和空间依据;(3)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双重约束,建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规则,从乡镇和村两级尺度划分不同类型的休耕区域,提出了不同类型休耕区域的休耕策略,解决了休耕地块空间分布与休耕规模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休耕区域的空间优化,为休耕空间分区,以及分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引。总的来说,本研究在县域范围内为休耕耕地选择(在哪休耕及其次序)、休耕规模调控(休耕多少)、休耕分区布局(如何分区休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发展了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方法,丰富了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亦可为县域休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周应慧[6](2020)在《基于耕地地力评价与农用地分等的产能核算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对耕地地力评价和农用地分等进行产能核算比较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部门、国土管理部门进一步探究更科学、合理的土地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其他农业生产者可以采用合适的生产管理技术,国家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从而达到精准提高耕地产能的目的。耕地产能核算方法和使用耕地产能核算的结果可以量化行政区域内的耕地数量目标,确保耕地的数量保护这一主要目标和质量保护这一终极目标之间的协调性,评价因子的分析可以为两个部门之间统筹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本文针对广南县农业测土数据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在耕地地力评价和农用地分等两个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下,对不同的土壤基础数据进行整理、编辑和存储,并对相关属性值进行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将土地质量的空间分布可视化。首先严格按照农业部门和国土部门的相关规程、评价指标、因子权重、基本参数和系数等标准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和农用地分等,并将国土部门的县级分等指数与标准粮产量的回归方程平衡转换为国家级等指数,从而对两种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在农业部门的耕地地力等级和国土部门的农用地分等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国际通用的迈阿密模型和标准样地线性拟合克里金插值估计分别进行产能核算,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在前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法分别进行统一聚类,将农业部门的耕地和国土部门的农用地统一分为五个等级,再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比分析出两种体系下各等级结果的评价因子贡献率,对比同一等级下相同部分和差异部分主因子分析结果。各研究结论如下:(1)对广南县耕地地力评价和农用的分等的评价,虽然两个部门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但是由于土地本身的条件是不变的,故所得的评定结果在大致趋势上也是极为相似的。二者都表现为土地质量较好或较差的土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少。从大致分布来看,中上等土地所占面积较大,将近占土地总面积的50%,这说明其中大部分土地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如:改善排灌条件、提高农用地交通便利度、加大农业生产经济投入等方式来提高土地质量。(2)对广南县土地基于耕地地力评价和农用的分等的产能核算分析研究,由于两个部门两种体系下所得评价结果和各自产能核算方式的差异,无法进行协调、统一的比较分析。整体对比而言,农业部门的粮食总产呈现质量较高和较低地类产量占比较少,中高等级地耕地标准粮产量较多的形式。耕地生产能力空间分布特征与气候生产潜力相似,耕地生产能力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中部区域,由于水热土条件较好,且多为平坦区域的水田,因此标准粮总产量相对较高。国土部门的农用地分等所得粮食总产量,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整体与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相似,呈现中上等土地产量较高,低等级产量较低,高等级土地较少相应的产量也较低的形式。(3)将二者进行系统聚类,统一划分为五个等级,再对各等级叠加后进行因子分析结论:从二者叠加整体空间分布状况来看,对于坡度较小,排灌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需要考虑轮作制度是否合理;而对于坡度较大区域,应考虑水土流失对土壤自然条件的影响。二者相同部分表现为共同影响主因子多为剖面构型、有机质和灌溉保证率,其中剖面构型为主因子的情况较多,说明两种评价体系对土壤条件的因子权重都是比较高的,同时也注重有机质含量和排灌条件对土地质量的衡量价值。此外,二者差异部分分析结果显示农业部门的评价主因子有高程、年降雨、年均温等,说明农业部门的评定体系更多的考虑了气候条件对土地质量的影响。而国土部门的评价主因子出现较多的有障碍层距地表深度、有效土层厚度、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等,说明国土部门对于农用地等级评价更多考虑的是土质条件。为今后土地质量评价综合考虑各评价因子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依据。
王驿[7](2019)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川南山区县域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以沐川县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面积的2/3,人地矛盾突出,粮食安全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发展,因此为了加强对耕地的管理,提高耕地利用水平,实现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耕地质量评价是摸清耕地土壤状况的有效手段,开展耕地质量评价,能充分了解区域耕地状况,合理高效的利用耕地资源;本文选择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山区的沐川县为研究区,结合“3S”等计算机技术,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了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拟摸清沐川县的耕地质量等级水平以及其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为复杂山地区的耕地土壤合理施肥以及有效保护耕地提供依据,同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建立了沐川山地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海拔、地貌类型、耕层厚度、成土母质、坡度、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质地、灌溉保证率、种植制度共12个评价因子作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通过以上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91、0.0861、0.0529、0.0639、0.0980、0.0709、0.0959、0.0586、0.0812、0.1033、0.1176、0.0624,从各指标的权重可以看出,沐川县山区的海拔、灌溉保证率两个指标对区域的耕地土壤的质量影响最大。(2)沐川山地区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但部分养分仍然较为缺乏,在种植相应作物时,应因地制宜,合理施肥,以补充土壤较缺乏的养分,保证作物生长及其品质。研究区土壤主要以酸性和弱酸性为主,没有强碱性的土壤,与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区域土壤p H值有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部分,是决定土壤肥力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10~30g/kg之间,也有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40g/kg之间,甚至大于40g/kg,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与二普相比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主要在1~1.5 g/kg和1.5~2 g/kg之间,比二普时期全氮含量略有增加;区域土壤碱解氮含量也相对较高,处于中上水平,主要分布在90~150mg/kg之间,相比二普时期有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低,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分布在5~10mg/kg之间,而土壤速效钾含量范围以在50~100mg/kg之间最多。(3)根据累计曲线法,研究区耕地可分为0.88≥IFI>0.83、0.83≥IFI>0.79、0.79≥IFI>0.70、0.70≥IFI>0.64、0.64≥IFI>0.57、0.57≥IFI>0.50六等(IFI: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耕地综合质量指数)。其中以三、四等地为最多,其耕地面积分别为51606.6、82141.8亩,分别占区域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为24.56%、39.09%,耕地面积分布最少的为一等地和六等地,其耕地面积分别仅为3530.7、16020.9亩,分别占区域耕地总面积的1.68%、7.62%。
吴倩[8](2019)在《黑龙江省耕地分等因素分级与质量提升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现阶段必须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先保护耕地资源。黑龙江是我国的粮食大省,为保障粮食安全,耕地质量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GIS对比分析法对黑龙江省耕地质量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分等因素汇总分析与耕地等别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分等因素进行分级并分析限制因素,运用综合分析和图层叠加方法进行省级、二级区两种尺度耕地质量提升分区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本文梳理了黑龙江省耕地分等因素、权重以及积分规则,并分析2015-2017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情况:2015-2017年黑龙江省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主要集中在11-13等,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大兴安岭山地区气温低,积温少,耕地等别在11-15等,属于耕地质量低值区;三江平原长白山地区地势平坦,机械化程度高,等别是10-14等;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条件好加上积温多,耕地等别涵盖7-13等,是全省耕地质量高值区。(2)对黑龙江省分等因素进行分级汇总,得到8个分等因素的分级图,分析得出省级耕地质量的限制因素为表层土壤质地、黑土层厚度、排水条件、障碍层距地表深度。黑龙江省二级区尺度上大小兴安岭山地区限制因素为黑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地形坡度、障碍层距地表深度;三江平原长白山地区的限制因素是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质地、地形坡度、障碍层距地表深度。松嫩平原区限制因素为黑土层厚度、排水条件、盐渍化程度,并提出分等因素调整建议。(3)在本文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分区。一是省级尺度的质量提升分区,以限制因素分析中的4个分等因素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分区;二是二级区尺度的耕地质量提升分区。得到图两种方法的分区图。分区体系为合理利用区、优先整治区、重点整治区,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方法一通过分等因素分级后的省级尺度上的耕地质量提升分区更加有效,全省统一标准,准确识别重要的限制因素,准确划分重点整治区域,更有利于提升耕地质量。(4)提出耕地质量建议:切实保护黑土地,增加农业资金支持与保护意识,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环境,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土地整治,有效保护耕地资源与提升耕地质量,为今后保护耕地与提升耕地质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赵瑞[9](2019)在《县域耕地健康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耕地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当代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耕地健康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基础,在维护可持续生产力、动植物和人类食物链安全健康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耕地资源面临质量下降、利用不合理和污染严重等健康问题,因此,开展耕地健康评价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在系统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温县为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界定“耕地健康”是耕地系统维持耕地、人、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共生、互生、再生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即耕地具有维持作物生产,保证自身净化,保持生态环境健康清洁,促进动物、植物和人体健康的能力。此外,采用DPSIR模型分析耕地系统健康运行的机理,对于耕地系统而言,驱动力是推动或阻碍耕地系统健康发展的的动力;压力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负荷;状态是耕地系统在压力负荷下所处的状态;影响是耕地系统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和价值;响应是人类为促进耕地系统健康发展所采取的对策。(2)参考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建立耕地健康判定的八项标准,根据耕地系统健康运行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结构——功能——过程——服务——质量——健康”和“活力——组织力——恢复力——贡献力”理论框架的耕地健康程度(静态)和耕地健康趋势(动态)评价指标体系。(3)提出采用修正系数法、最强限制因素法、加权求和法和综合算法分别计算耕地产能质量、环境质量、健康质量和生态质量指数,然后将4个维度的评价结果叠加的耕地健康程度(静态)评价方法,也提出采用综合指数法的耕地健康趋势(动态)评价方法。(4)耕地健康程度评价结果:温县2017年耕地健康等别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以青峰岭为界,北部耕地较南部更健康,县域内耕地亚健康等别最多,面积14867.19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7.31%。耕地健康趋势评价结果:2017年各乡镇耕地健康指数最低,平均值为0.4866,而2012年和2007年平均值分别为0.5731和0.5669。武德镇、赵堡镇、北冷乡等乡镇在2007年到2017年时间区段内农业从业人数下降较多,虽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但农业化肥和农药施用量较多、地膜覆盖率增加等因素极其严重的威胁着耕地健康。
赵占辉[10](2019)在《河南省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异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农田土壤固碳速率是评价土壤固碳效应和潜力的重要指标,精确估算区域农田土壤固碳速率对土壤地力及环境效应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典型农田土壤为研究区域,从点到面系统揭示了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机理与时空分异特征:分别在两种典型中低产田土壤砂质潮土(2010-2018年)、砂姜黑土(2012-2016年)中进行定位试验,并设计不施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有机肥、常规施肥+有机肥处理,揭示了土壤有机碳收支变化影响机理;选择河南省封丘县、禹州市、方城县和潢川县作为典型县,利用2011年获取的县域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农耕情况,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为参照,分析了省域农田有机碳时空分异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以此为理论基础,选取封丘县作为研究特例,通过集成实测数据、TM影像数据、DNDC模型模拟数据,模拟了2011-2017年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秸秆还田、化肥+秸秆还田+有机肥4种情景下县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分异特征,定量解析了不同管理措施情景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趋势。通过上述分析初步探明了研究区域内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影响机理与时空格局,并尝试采用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分析法解析时空尺度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异特征,旨在为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与估测方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定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变化具有显着影响,单施化肥处理农田土壤固碳效果不显着,秸秆还田与有机肥能大幅提升砂质潮土固碳能力与固碳速率。有机肥能显着提升砂姜黑土有机碳含量,并稳定水稳性团聚体,增强土壤固碳能力。省域典型县调查分析结果还显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河南省农田土壤固碳显着,部分区域固碳速率高达0.3-0.5 t C/ha,少数区域固碳速率为0-0.2 t C/ha,仅有少数区域呈现丢碳,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研究区域内普遍采用秸秆还田,并以750 kg/ha/yr为周年化肥投入量,分析结果还显示,土壤容重、pH、秸秆还田与施肥是影响农田土壤固碳速率的关键因素。(2)基于多源数据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不施肥(F0)与单施化肥(FR)情景下难以维持表层土壤本底碳,呈现出碳源效应,常规单施化肥基础上,秸秆还田(FRS)与有机氮替代20%化肥氮(FRSM)情景下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逐年显着上升,碳储量也呈线性上升趋势,碳汇效应显着。(3)通过对估测结果研究分析,文中提出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异特征与碳储量估测方法,其碳储量估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且能快速获取不同情景下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异特征,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等技术优势,在大尺度获取农田土壤碳时空变化研究中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
二、提高中低产田的土壤肥力对增强我国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中低产田的土壤肥力对增强我国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质量与土壤健康概念 |
1.2.2 土壤功能及分类 |
1.2.3 土壤健康评价指标 |
1.2.4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
1.2.5 国内外土壤健康评价系统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黄淮海平原 |
2.1.2 野外台站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样地 |
2.2 研究数据 |
2.2.1 动态监测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基础地理数据 |
2.2.4 其他资料和数据 |
2.3 基础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与方法 |
3.1 总体框架 |
3.2 评价指标选取 |
3.3 综合评价方法 |
3.4 限制因子乘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壤健康指标特征及其变化 |
4.1 土壤健康指标统计分析 |
4.1.1 自然地理特征 |
4.1.2 物理指标 |
4.1.3 化学指标 |
4.1.4 生物指标 |
4.1.5 污染指标特征 |
4.2 土壤健康指标变化特征 |
4.2.1 物理指标变化 |
4.2.2 化学指标变化 |
4.2.3 生物指标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 |
5.1 土壤健康评价 |
5.1.1 指标分级与权重确定 |
5.1.2 限制因子乘数的设定 |
5.2 土壤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 |
5.2.1 土壤健康及变化 |
5.2.2 评价结果验证 |
5.2.3 土壤健康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孙吴县耕地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 |
2.1.2 耕地质量 |
2.1.3 耕地质量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肥力理论 |
2.2.2 级差地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及耕地质量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貌特征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条件 |
3.1.5 水文地质 |
3.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耕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
3.4 数据来源 |
4 孙吴县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4.1 基本原则 |
4.2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评价指标量化 |
4.4.1 孙吴县土壤类型情况 |
4.4.2 孙吴县土壤养分情况 |
4.4.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4.5 耕地质量评价模型的确定 |
5 孙吴县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1 孙吴县耕地质量分布情况 |
5.2 孙吴县一级地分布情况 |
5.3 孙吴县二级地分布情况 |
5.4 孙吴县三级地分布情况 |
5.5 孙吴县四级地分布情况 |
5.6 孙吴县五级地分布情况 |
6 孙吴县提高耕地质量对策建议 |
7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气候与耕地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生产潜力估算研究进展 |
1.2.2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3 未来气候与土地利用分布情景模拟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人文环境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1 气候数据 |
2.2.2 地形数据 |
2.2.3 土壤数据 |
2.2.4 土地利用数据 |
2.2.5 社会经济数据 |
2.2.6 自然-人文数据库集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农业生态区划模型 |
3.1 GAEZ模型简介 |
3.2 GAEZ模型的计算过程 |
3.2.1 农业-气候数据分析 |
3.2.2 生物量和产量计算 |
3.2.3 农业-气候限制 |
3.2.4 农业-土壤地形适宜性 |
3.2.5 农业-气候与土壤评估集成 |
3.2.6 作物潜在生产力 |
3.3 GAEZ模型的输入与输出 |
3.3.1 GAEZ模型的输入 |
3.3.2 GAEZ模型的输出 |
3.4 GAEZ模型估算结果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粮食生产潜力变化及与实际产量的差距分析 |
4.1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 |
4.2 近25 年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变化 |
4.2.1 近25 年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时间变化特征 |
4.2.2 近25 年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空间变化特征 |
4.3 粮食生产潜力与实际产量的差距分析 |
4.3.1 粮食实际产量与生产潜力的差距 |
4.3.2 粮食实际产量与生产潜力的差距分析的局限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GAEZ模型与农业遥感估算作物产量的对比 |
5.1 农业遥感估算作物产量的原理 |
5.2 VPM模型介绍 |
5.3 耕地NPP及作物产量估算 |
5.4 GAEZ模型与农业遥感估算的作物产量结果对比 |
5.4.1 GAEZ模型与农业遥感估算的作物产量相关性分析 |
5.4.2 GAEZ模型与农业遥感估算的作物产量空间差异性分析 |
5.4.3 两种作物产量估算方法对比研究的局限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气候与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 |
6.1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 |
6.1.1 1990-2015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 |
6.1.2 1990-2015年气候变化条件下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变化 |
6.1.3 1990-2015年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 |
6.2 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 |
6.2.1 1990-2015年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及分布变化特征 |
6.2.2 1990-2015年耕地变化条件下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变化 |
6.2.3 1990-2015年耕地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未来气候与耕地情景下粮食生产潜力模拟 |
7.1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
7.1.1 未来气候模型模拟结果 |
7.1.2 东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模拟 |
7.2 未来耕地情景模拟 |
7.2.1 CA-Markov模型 |
7.2.2 基于CA-Markov模型的 2050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模拟. |
7.3 未来气候及耕地情景下粮食生产潜力模拟 |
7.3.1 2050年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模拟 |
7.3.2 2015- 2050年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变化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与逻辑框架 |
2.1 基本概念 |
2.2 逻辑框架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 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研究 |
3.1 中国耕地土壤污染状况 |
3.2 中国耕地质量特征 |
3.3 中国地下水超采对休耕的影响 |
3.4 生态保护红线对休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差别化休耕区的评判与区划研究 |
4.1 休耕空间综合评判 |
4.2 不同休耕区的划分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休耕多情景模拟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
5.1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空间特征分析 |
5.2 不同休耕情景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
5.3 粮食安全约束下的最优休耕方案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休耕耕地选择与准入 |
2.1.1 生态环境敏感土地休耕 |
2.1.2 边际土地与休耕 |
2.1.3 地块面积与休耕 |
2.1.4 耕地无差别式休耕 |
2.2 休耕规模测算与调控 |
2.2.1 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休耕规模 |
2.2.2 粮食需求变动影响休耕规模 |
2.2.3 休耕规模预测研究 |
2.3 休耕区域空间分布与优化 |
2.3.1 耕地资源与休耕区域分布 |
2.3.2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
2.4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和休耕研究 |
2.4.1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模式研究 |
2.4.2 石漠化区耕地休耕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支撑及研究框架 |
3.1 核心概念解析 |
3.1.1 历史文献对休耕的阐释 |
3.1.2 中国现代休耕制度的源起 |
3.1.3 本研究对休耕的界定 |
3.1.4 休耕类型划分 |
3.1.5 与休耕相近的其他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3.2.2 土地保护理论 |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4 土地伦理理论 |
3.3 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
4.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4.2 研究区休耕试点进展 |
4.2.1 休耕面积与补助标准 |
4.2.2 休耕组织方式 |
4.2.3 休耕技术路径 |
4.2.4 休耕地培肥模式 |
4.2.5 休耕社会经济效应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库建设 |
4.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
4.3.3 其他数据资料 |
第5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砚山县休耕迫切度及其空间分布 |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方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3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
5.3.1 评价对象 |
5.3.2 评价单元 |
5.4 休耕迫切度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 |
5.4.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4.2 不同等级休耕迫切度分析 |
5.4.3 各乡镇休耕迫切度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预测及空间分布 |
6.1 粮食保障与研究设定 |
6.1.1 粮食保障内涵 |
6.1.2 休耕的粮食保障前提 |
6.1.3 研究设定 |
6.2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 |
6.2.1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模型 |
6.2.2 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与方法 |
6.3 耕地保有量单因素预测 |
6.3.1 人口数量预测 |
6.3.2 粮食单产预测 |
6.3.3 复种指数预测 |
6.3.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
6.3.5 粮食自给率测定 |
6.3.6 人均粮食需求量测定 |
6.4 可休耕规模及空间分布 |
6.4.1 粮食保障约束下耕地保有量规模 |
6.4.2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 |
6.4.3 可休耕耕地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下休耕空间分区 |
7.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7.1.1 县级土地分区与空间优化 |
7.1.2 休耕空间分区思路 |
7.1.3 休耕空间分区单元 |
7.1.4 休耕空间分区方法 |
7.2 分区结果与分析 |
7.2.1 分区结果 |
7.2.2 分区结果分析 |
7.3 分区结果检验 |
7.4 分区休耕方案与策略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4 石漠化区休耕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关于使用yaahp辅助决策软件计算休耕迫切度指标权重的说明 |
附件二:附图 |
附件三: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耕地地力评价与农用地分等的产能核算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耕地资源保护 |
1.1.2 两种评价体系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
1.2.2 农用地分等研究进展 |
1.2.3 耕地产能核算研究进展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技术理论及研究区 |
2.1 基础理论 |
2.1.1 相关农业化理论 |
2.1.2 耕地与耕地地力评价 |
2.1.3 农用地与农用地分等 |
2.1.4 农用地产能相关理论 |
2.2 研究技术与方法 |
2.2.1 耕地地力等级评价技术方法 |
2.2.2 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法 |
2.2.3 基于地力评价的耕地产能核算 |
2.2.4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产能核算 |
2.2.5 离差平方和系统聚类 |
2.2.6 因子分析基本思想 |
2.3 研究区概况 |
2.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4.1 数据来源 |
2.4.2 数据筛选 |
2.4.3 格式转换 |
2.4.4 定义投影 |
2.4.5 空间校正 |
2.5 小结 |
第三章 耕地地力评价与农用地分等 |
3.1 耕地地力评价 |
3.1.1 确定评价因子 |
3.1.2 评价因子隶属度计算 |
3.1.3 指标权重确定 |
3.1.4 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
3.2 农用地分等 |
3.2.1 指标体系的确定 |
3.2.2 基本参数、系数的确定 |
3.2.3 农用地分等结果与分析 |
3.2.4 县级等转换为国家等 |
3.3 两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评价与农用地分等产能测算 |
4.1 基于耕地地力评价的产能测算 |
4.1.1 气候生产潜力计算 |
4.1.2 耕地产能测算 |
4.2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产能测算 |
4.2.1 协克里金插值估计 |
4.2.2 农用地产能测算 |
4.3 两种评价模型产能测算结果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聚类与因子分析 |
5.1 两种评价体系系统聚类对比结果 |
5.2 两种评价体系因子分析对比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川南山区县域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以沐川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 |
1.2.2 耕地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 |
1.2.2.1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2 主要评价方法 |
1.2.3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概况 |
1.2.4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土壤数据 |
2.2.2 其他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评价指标体系 |
2.3.2 评价指标权重 |
2.3.3 评价指标隶属度 |
2.3.4 评价单元的生成及赋值方法 |
2.3.5 基础数据库建立方法 |
2.3.6 综合质量指数的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区域土壤性质统计特征 |
3.1.1 土壤pH值 |
3.1.2 土壤有机质 |
3.1.3 土壤全氮 |
3.1.4 土壤碱解氮 |
3.1.5 土壤速效钾 |
3.1.6 土壤有效磷 |
3.2 空间分布 |
3.3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
3.3.1 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
3.3.2 耕地质量等级土种分布 |
4 对策与建议 |
4.1 耕地质量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 |
4.1.1 干旱灌溉型中低产土壤改良 |
4.1.2 渍涝潜育型中低产土壤改良 |
4.1.3 坡地梯改型中低产土壤改良 |
4.1.4 瘠薄培肥型中低产土壤改良 |
4.2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及种植业结构调整 |
4.3 耕地质量管理建议 |
4.3.1 加强耕地质量监督管理 |
4.3.2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
4.3.3 加强耕地质量保护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黑龙江省耕地分等因素分级与质量提升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耕地质量评价 |
1.3.2 土地整治 |
1.3.3 研究评述 |
1.4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 木桶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农用地分等情况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条件及行政区划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状况 |
3.1.4 土地利用状况 |
3.2 分等因素指标区以及权重 |
3.3 分等因素计分规则 |
3.4 耕地质量等别情况 |
3.4.1 国家自然等概况 |
3.4.2 国家利用等概况 |
3.4.3 国家经济等概况 |
3.4.4 耕地面积变化 |
3.4.5 二级区耕地质量分析 |
3.4.6 综合分析 |
4 分等因素分级与分析 |
4.1 分等因素分级 |
4.1.1 表层土壤质地 |
4.1.2 地形坡度 |
4.1.3 黑土层厚度 |
4.1.4 排水条件 |
4.1.5 土壤酸碱度 |
4.1.6 土壤有机质含量 |
4.1.7 盐渍化程度 |
4.1.8 障碍层距地表深度 |
4.2 限制因素分析 |
4.2.1 省级尺度限制因素分析 |
4.2.2 二级区尺度限制因素分析 |
4.3 分等因素调整建议 |
5 耕地质量提升分区 |
5.1 省级尺度的质量提升分区 |
5.2 二级区尺度的质量提升分区 |
5.2.1 大小兴安岭山地区 |
5.2.2 三江平原长白山地区 |
5.2.3 松嫩平原区 |
5.2.4 总体分析 |
5.3 分区方法比较 |
5.3.1 分区方法对比 |
5.3.2 分区结果对比 |
5.3.3 分区与前人研究对比 |
5.3.4 分区方法的优缺点 |
6 耕地质量提升建议 |
6.1 黑土地保护与质量培育 |
6.1.1 黑土地保护 |
6.1.2 黑土质量培育 |
6.2 低产田改造 |
6.3 提升土壤有机质 |
6.4 土地整治措施 |
6.4.1 表层土壤质地改良 |
6.4.2 地形坡度改良 |
6.4.3 黑土层厚度改良 |
6.4.4 排水条件改良 |
6.4.5 土壤酸碱度改良 |
6.4.6 有机质含量改良 |
6.4.7 盐渍化程度改良 |
6.4.8 障碍层距地表深度改良 |
7 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县域耕地健康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耕地健康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健康(质量)研究 |
1.2.2 土地健康(质量)研究 |
1.2.3 耕地质量(产能)研究 |
1.2.4 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土地肥力和生产力理论 |
2.1.2 木桶理论 |
2.1.3 资源环境生态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弹性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耕地 |
2.2.2 耕地产能 |
2.2.3 耕地健康 |
3 耕地系统健康运行机理 |
3.1 DPSIR模型梳理分析 |
3.2 DPSIR模型在耕地系统健康运行机理分析中的实现 |
3.2.1 耕地健康驱动力分析 |
3.2.2 耕地健康压力分析 |
3.2.3 耕地健康状态分析 |
3.2.4 耕地健康影响分析 |
3.2.5 耕地健康响应分析 |
4 耕地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
4.1 耕地健康的判定标准 |
4.2 耕地健康评价框架 |
4.2.1 耕地健康程度(静态)评价指标构建理论框架 |
4.2.2 耕地健康趋势(动态)评价指标构建理论框架 |
4.3 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4.3.1 指标选取原则与指标梳理 |
4.3.2 耕地健康程度(静态)评价指标 |
4.3.3 耕地健康趋势(动态)评价指标 |
5 耕地健康评价方法 |
5.1 耕地健康程度(静态)评价方法 |
5.1.1 计算耕地产能质量指数 |
5.1.2 评价耕地环境质量 |
5.1.3 计算耕地健康质量指数 |
5.1.4 计算耕地生态质量指数 |
5.1.5 耕地健康程度(静态)分级方法 |
5.2 耕地健康趋势(动态)评价方法 |
5.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2 权重确定 |
5.2.3 综合指数法 |
6 耕地健康评价实证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确定评价单元 |
6.2 (静态)评价指标分级和权重的确定 |
6.2.1 产能质量 |
6.2.2 环境质量 |
6.2.3 健康质量 |
6.2.4 生态质量 |
6.3 温县耕地健康程度(静态)评价结果 |
6.3.1 温县耕地产能质量分析 |
6.3.2 温县耕地环境质量分析 |
6.3.3 温县耕地健康质量分析 |
6.3.4 温县耕地生态质量分析 |
6.3.5 温县耕地健康程度(静态)结果分析 |
6.4 温县耕地健康趋势(动态)评价 |
6.4.1 耕地活力指数演变 |
6.4.2 耕地组织力指数演变 |
6.4.3 耕地恢复力指数演变 |
6.4.4 耕地贡献力指数演变 |
6.4.5 耕地健康指数演变 |
6.5 促进耕地系统健康运行的对策和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河南省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土壤碳储量与固碳潜力 |
1.2.2 农田土壤碳储量变化研究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位置 |
2.1.2 气候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植被与土壤 |
2.1.5 农业生产 |
2.1.6 定位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典型县土壤调查与取样处理 |
2.3.1 土壤调查设计 |
2.3.2 样点选择及采集方法 |
2.3.3 土壤性质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5 TM影像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2.6 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分异特征分析方法 |
3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收支变化影响 |
3.1 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固碳影响 |
3.1.1 不同管理措施对砂质潮土有机碳影响 |
3.1.2 不同管理措施对砂姜黑土有机碳及团聚体变化影响 |
3.2 不同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变化影响分析 |
3.2.1 不同管理措施对砂质潮土碳收支影响 |
3.2.2 不同施肥措施对砂姜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影响 |
3.3 小结 |
4 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特征及关键控制因子 |
4.1 农田土壤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1 土壤有机碳与有机碳密度统计分析 |
4.1.2 不同类型地理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分析 |
4.1.3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变化分析 |
4.1.4 农田土壤外源物料投入特征 |
4.2 典型县域农田土壤固碳速率与潜力分析 |
4.2.1 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速率与固碳潜力 |
4.2.2 不同地理特征要素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 |
4.2.3 土壤性质对有机碳密度变化影响 |
4.2.4 土壤有机碳密度关键影响因素 |
4.3 小结 |
5 基于TM数据的县域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格局反演分析 |
5.1 基于TM影像土壤有机碳密度反演结果与分析 |
5.1.1 遥感影像值与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关系 |
5.1.2 遥感影像值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回归分析与精度验证 |
5.1.3 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格局 |
5.1.4 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预测精度与模型检验 |
5.2 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与估测方法讨论分析 |
5.2.1 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碳储量估测方法对比分析 |
5.2.2 封丘县域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碳储量 |
5.3 小结 |
6 基于多源数据的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
6.1 基于多源数据土壤有机碳密度估测结果与分析 |
6.1.1 基于DNDC模拟不同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变化 |
6.1.2 基于模拟与TM数据反演不同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变化 |
6.1.3 基于多源数据碳储量估测结果对比分析 |
6.2 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分异特征影响分析 |
6.2.1 农田管理措施有助于增强农田土壤固碳 |
6.2.2 基于多源数据估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时空分异特征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提高中低产田的土壤肥力对增强我国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D]. 杨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孙吴县耕地质量评价[D]. 刘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3]气候与耕地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研究[D]. 蒲罗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 曾思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D]. 陈展图. 西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耕地地力评价与农用地分等的产能核算分析研究[D]. 周应慧.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7]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川南山区县域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以沐川县为例[D]. 王驿.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8]黑龙江省耕地分等因素分级与质量提升分区研究[D]. 吴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县域耕地健康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 赵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河南省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异特征研究[D]. 赵占辉.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