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心理挫败感调查研究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挫败感调查研究

一、高校体育教师心理挫折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花[1](2020)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幼儿挫折研究 ——以成都市某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体育活动为切入点,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成都市某幼儿园三个年龄段的幼儿挫折进行了剖析,主要对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发生的时间、幼儿挫折的主体关系、幼儿挫折起因、幼儿情绪与行为反应、挫折的结束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体育活动中幼儿出现挫折的时间主要集中于体育活动的进行阶段。2.幼儿挫折的主体关系主要为:(1)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的总体特征。以幼儿与幼儿互动引发的挫折最为突出(40.6%),其次是教师与幼儿互动(26.4%)。(2)体育活动中年龄段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幼儿与幼儿互动引发的挫折呈现递增的趋势,在大班的时候较为突出;幼儿自身原因引发的挫折在小班较为突出;体育活动本身的压力引发的挫折在中班最为突出;教师与幼儿互动的原因引发的挫折在小班最为突出。(3)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性别特征。女孩由于自身原因和体育活动本身引发的挫折事件比男孩多;男孩在教师与幼儿互动中遇到挫折的几率比女孩多一倍。3.研究还发现,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发生的直接原因(具体情境)可以分为17类,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规律。4.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挫折情绪与应对方面表现为:消极的情绪反应和消极的应对、积极的情绪反应和积极的应对。5.就幼儿挫折结束形式而言,幼儿自身原因、体育活动本身引发的挫折以积极结果较多;教师与幼儿互动、幼儿与幼儿互动引发的挫折以消极结果最为突出。另外,研究还发现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事件的三个特点,即幼儿的个人因素、教师的介入方式、班级氛围都会对幼儿的挫折情绪与反应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与分析,本研究对体育活动中关于幼儿挫折提出了具体建议:教师的介入应根据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事件的起因而有差异;教师应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特点来实施幼儿挫折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障幼儿挫折教育的成效性;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教育应遵循四项原则。

刘怀成[2](2019)在《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自我效能感及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运动动机对运动行为和表现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动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研究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的概念。本文将依据动机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从参加武术运动动机、自我效能感角度,问卷调查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研究大学生参与武术运动的现状,并加以分析。本研究以上海市部分大学参加武术公选课和社团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走访并发放了上海市6所高校的在读大学生,参照运动动机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通过专家访谈以及借鉴前人的资料基础上编写《武术运动动机调查问卷》、《武术运动动机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问卷共420份,回收问卷374份,有效问卷为316份,并运用SPSS22.0分析。由此得出:1.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目的选择上由多到少的顺序为:防身自卫、兴趣爱好、强身健体、人际交往、考试和比赛、受教师影响、受书籍媒体影响、了解传统文化。习武动机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缺少合适的练习项目、缺乏相应的指导、缺乏组织者、自身武术基础差、场地器械不足、对武术失去兴趣、缺乏训练意识、学业负担重等。2.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的内部动机水平较高,外部动机水平一般,无动机水平较低。并且上习武动机在总体和各个维度上,均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得分总体中上。3.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习武自我效能感与习武动机总体及各个维度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显着,具有一定线性关系,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用自我效能感得分可预测动机得分。建议:1.学校要加强传统武术文化上的建设,丰富武术教学内容,以实用武术教学为主,物质上给予学生参加武术运动的保障的同时大力推广高校武术交流。2.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让学生的兴趣高到没兴趣,武术理论和技能上,需要进一步拓展。保持住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养成坚持练武的习惯和培养终身习武的意识。3.适当给予武术的组织者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保证武术爱好者都能有机会,有组织、有规律的参加武术运动,尤其是在大一和大二的黄金时期。

王盼[3](2018)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民族教育的基本构成要件。本研究在了解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探析积极心理学与潜在课程的契合之处,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理念。为了解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新疆九所高校的大学生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重视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够规范、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课程缺乏社会支持。本研究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理念不够清晰;课程体系不够健全;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积极系统组织建设不完善。最后,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提出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途径。具体来说,一是树立积极的课程理念;二是建设积极高效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以积极人格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目标,以积极人格培养为核心建构课程目标,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目的建设课程内容、以积极情绪体验为重点整合课程教学实践;三是建立积极的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及对课程效果方面的评价;四是,加强积极的课程组织系统建设,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合力。本研究旨在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本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发展。

李景旭[4](2018)在《中职英语教师情绪智力影响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研究》文中提出教师是一个高情绪负荷的职业,教师的情绪智力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国内针对中职学校教师情绪智力的研究比较匮乏。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广东地区中职学校英语教师情绪智力的基本状况、英语教师情绪智力高低是否对课堂教学策略运用产生影响、以及教师情绪智力具体如何影响教学策略的运用,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为改善教师情绪智力促进课堂教学策略运用提出对策建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广东的186名中职英语教师的情绪智力整体情况及其对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分别对1名专家型教师和1名新手型教师进行了典型个案的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校英语教师的情绪智力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在情绪智力构成的六个维度中,辨别学生情绪和管理学生情绪差异较大(其余四个维度分别是自身情绪识别、自身情绪表达、自身情绪调节与同理心)。按照问卷调查的得分结果把被试分成低、中、高三组,再分别对课堂教学策略的四个维度(管理策略、动机策略、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进行对比发现,教师情绪智力对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呈正相关,即情绪智力越高,就越能够更好地运用课堂教学策略。个案研究分析显示,专家型教师的情绪智力比新手型教师的情绪智力要高。通过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对比发现,情绪智力高的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比较灵活,能更好地辨别学生情绪和管理学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新手型教师在辨别和管理学生情绪方面的能力较弱。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职教师情绪智力对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产生较大影响。学校和教师个人都应该重视培养教师的情绪智力,以改善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效果。

包双成[5](2017)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管理的社会工作研究 ——以内蒙古A大学为例》文中指出我国的大学校园历来是被广泛瞩目的高知社区,具有异常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更为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维持高校社区的生态多样性和主体安全是一项社会效益凸显、但难度很高的工作。近几年,涉及高校校园的行政诉讼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向,这表明新一代的大学生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都已明显增强。传统的“学校指挥、教师实施、学生被管”大学生管理模式和已有的高校社区生态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在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中,社会工作者是起着桥梁纽带作用的中间环节。辅导员可以在高校的多个教育领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大学生的生活导师、经世导师、励志导师、社会导师和拓展导师,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毋庸置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以学生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从业素质为基础的。辅导员需要具备马列主义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哲学、法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针对蒙古族学生群体还需要具备蒙古学知识。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群体的主体需求和主要问题。尝试从社会工作视角在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两个维度上论述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提升辅导员从业素质,强化社会责任感,建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法德相宜式新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可行机制。专家认为,辅导员的从业技能体系是有鲜明特点的,如要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共情能力和重建学生信念系统的能力等等。作为立志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除了要加强知识素养外,还需要掌握沟通交流、网络信息化技术应用、强身健体、疾病预防、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技能。才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承担起繁重的辅导员工作。总之,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具有共性也有独具性,搞好社会转型时期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使少数民族学生心身健康发展,需要制度层面、政策层面以及具体实践操作层面上充分考虑,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指导与倾听,交流与感受相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有必要接纳社会工作价值和理念,使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真正成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为使命的专门工作。首先是北京科技大学的田永诉案,紧接着有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于艳茹不服学校判其论文涉嫌严重抄袭的起诉。

方梦佳[6](2017)在《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效果调查研究 ——基于南京市四所高校军训效果的调研》文中提出军训是国家围绕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而军训效果则是军训结果的具体表现,如若不能对军训效果进行客观地审视与研究,将会降低对学生军训工作的调节和监督作用,导致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向的偏移,唯有认清高校军训效果的现状,才能找到"发力点"从而实现高校军训管理的动态调整。本文以南京四所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的方法,对各高校的军训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由调查分析可知,高校军训效果既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也有差强人意之处。一方面,高校军训在学生国防意识提升、生活体验丰富、人际关系拓展、良好作风习惯养成方面效果显着。另一方面却也显示出高校军训效果与办学层次并非绝对匹配、大学生军训心理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军训成果难以巩固、家庭社会对于高校军训价值难以认同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军训效果:首先,引导学生树立自觉参加军训的意识。意识先行,方能带动行为的转变;其次,淡化身体规训,加强军训心理疏导。身体与心理互为支撑,过于强调一方,必会失衡;再者,建立大学生军训成果长效机制。对于军训期间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们应该继续保持;最后,增强家庭社会对军训价值的认同。实现高校、家庭、社会的三方联动,从而全面保障大学生军训效果。

张春英[7](2016)在《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高中开展体育选项教学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实质性措施,既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亮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北京市丰台区高中实施体育选项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新《课标》的目的要求及学生体质健康是否达到和提高。因此本人以丰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市丰台区12所高中从多方面进行调查学校实施体育选项教学的开展情况,分析影响学校实施体育选项教学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第一,现阶段的师资力量基本可以满足开展体育选项教学的要求,但教师专项分布结构与学生选择项目仍存在较显着差异;第二,在体育设施和场地器材方面,整体不能较好的满足选项教学的开展,但示范学校明显好于非示范学校;第三,多数学校项目的开设与学生选择的喜欢项目存在较大的差异;第四,在教学组织与管理方面,分班授课形式、项目调整周期和选项分班前的宣传说明等多数学校都开展较好,但编排原则和选课方式仍有待提高;第五,选项教学的实施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多数师生对开展选项教学态度是赞成和认可的,但个别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第六,选项课的课程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有待提高,其中,老师的评价依据与学生喜欢的评价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应积极扭转传统的重结果评价形式,应进一步重视过程评价,以利于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并挖掘学生的潜能。

王春利[8](2015)在《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篮球运动通过100多年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参与人数众多,整体水平较高。纵观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篮球规则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在促进发展的同时,篮球规则的变化也使篮球运动更加规范、更加合理。篮球裁判工作是篮球运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篮球裁判员在比赛中充当执法官的角色,是篮球规则的执行者,对篮球比赛的完成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我国,篮球裁判员的培养体制下,在各高校里培养篮球裁判员成为我国篮球裁判员输出的重要后备人才基地。因此,对吉林省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论文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水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水平发展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前我国篮球裁判员的培养体制呈金字塔状分布,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是我国篮球裁判后备人才主要输出阵地。第二,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裁判教学体系不完善,课堂篮球裁判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第三,吉林省高校体育体育专业学生参加篮球临场执裁机会较少,整体执裁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第四,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培养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发展对策有主包括:利用体育专业优势,广泛开展篮球比赛,全面培养学生裁判员,夯实我国篮球裁判后备力量;重视篮球裁判教学,构建合理有效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裁判教学体系;临场实践和心理素质训练是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中关键;认真落实裁判员等级考核制度,严把晋级关。

于阳[9](2015)在《习武对大学生行为规范影响的研究 ——以长春在校大学生为例》文中指出在当今高校,虽然设置了各种机构以及为大学生制定了《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用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在行为规范上出现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高等院校教育中依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将武术教学当中的德育部分良好的融入到高校德育教育体制当中,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管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另外,高校应为大学生习练武术提供精良的师资队伍及良好的武术教育环境,在加强对大学生武术教育的同时,让大学生能够良好的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武术的再发展。本文以长春市五所高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人访谈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武术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习武对大学生人生目标的追求起到影响。2、习武对大学生道德礼仪的构建起到影响。3、习武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习惯的起到影响。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及问卷调查、个人访谈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持之以恒是习武对大学生行为规范影响的前提,长期的习练武术有助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调节精神面貌,改善情绪状态,消除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效应。2、习武既是实践过程也是受教育过程,武术课堂行为规范可直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产生影响。3、习武既具有攻防意义也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习练武术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人身安全感,习练过武术的学生,在对待事情的行为上不仅更加勇敢,更加自信,也能从心理上暗示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帮助他人,见义勇为甚至舍己为人的能力。4、武术教师的榜样风范是影响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物质基础。武术教师将武术当中约束习武者道德行为的精髓部分良好的作用在自己身上,从而为大学生做好模仿榜样,这会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起到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陈亚飞[10](2015)在《当代中学生人格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格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养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的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影响较大。学校教育占据青少年接受教育时间的大部分,青少年从对知识的掌握、社会环境的认知、自身个性的突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引导。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学生人格现状进行调查,剖析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缺陷得到结论,找出因人格缺陷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显现的问题。从促进学生消除学生学业学习上的障碍、调节不良情绪、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我认识等方面进行改善,体现出当代中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必要性。文章论述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教学特点,学校体育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的优势,总结出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价值: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提高情绪,发展人际关系,锻炼了意志,增强主动性,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最后,文章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时应遵循引导性,主体性,循序渐进性和时代性等四项原则,以灵活敏锐的思维方式,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态度,积极进取、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良好意志,集体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识,积极自我评价等为培养标准,提出学校体育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其一,学校从学校体育管理层方面进行塑造。注重学校体育课程开展中良好校园文化体育氛围的营造,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使体育教学内容合理化,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其二、从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方面进行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时,要尊重学生,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避免轻视、区分。采取民主型的教学管理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格魅力。放低姿态与学生融洽相处,用感情去帮助学生。其三、从学生自身方面进行塑造。学生自身在培养健康人格时,要从精神上,树立自信心、培养意志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思想上,激发创造力、提高思维能力。能力上,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意识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其四、找到适合的体育运动项目改善自身的性格缺陷。

二、高校体育教师心理挫折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体育教师心理挫折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幼儿挫折研究 ——以成都市某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体育活动对实施儿童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1.1.2 基于研究者自身的研究兴趣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挫折
        1.2.2 挫折与困难、阻碍、冲突的区分
        1.2.3 体育活动
        1.2.4 体育活动中的幼儿挫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价值
        1.3.2 实践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挫折的研究
        2.1.1 挫折的来源
        2.1.2 挫折的反应及应对研究
        2.1.3 儿童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和影响因素研究
    2.2 体育活动中的挫折研究
        2.2.1 体育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
        2.2.2 体育挫折的研究
    2.3 研究发展趋势
3 研究设计
    3.1 设计思路
        3.1.1 研究问题
        3.1.2 研究方法
        3.1.3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1.4 研究对象
        3.1.5 研究过程
    3.2 幼儿遇到挫折事件的判定
    3.3 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事件分析框架以及分析工具的操作性定义
        3.3.1 幼儿挫折事件分析框架
        3.3.2 分析工具的操作定义
4 体育活动的挫折研究与分析
    4.1 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事件的发生
        4.1.1 总体特征:幼儿挫折集中发生在体育活动的进行阶段
        4.1.2 年龄特征:各年龄段幼儿在体育活动进行阶段的挫折最多
        4.1.3 不同时间段的体育活动幼儿挫折分析
    4.2 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的事件主体关系
        4.2.1 总体特征:以幼儿与幼儿互动引发的挫折最为突出,其次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4.2.2 年龄特征:挫折主体随年龄增长,以幼儿与幼儿互动引发的挫折呈现递增的趋势
        4.2.3 性别特征:在教师与幼儿互动中,男孩遇到挫折的几率比女孩的多;因幼儿自身引起的挫折情境中,女孩发生的概率比男孩高
    4.3 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的起因
        4.3.1 幼儿自身原因产生挫折的情境
        4.3.2 体育活动本身的原因引发的挫折
        4.3.3 教师与幼儿互动中产生挫折的情境
        4.3.4 幼儿与幼儿互动中产生的挫折的情境
    4.4 体育活动中幼儿遇到挫折后情绪与行为应对方式
        4.4.1 消极情绪反应
        4.4.2 积极情绪反应
        4.4.3 消极的应对方式
        4.4.4 积极的应对方式
    4.5 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结果的规律
5 研究结果与反思
    5.1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的研究结论
    5.2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事件的特点
        5.2.1 幼儿的个人条件对其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5.2.2 教师的介入方式影响幼儿遇到挫折后的情绪反应
        5.2.3 班级氛围影响幼儿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挫折时的情绪反应
6.教育建议
    6.1 教师的介入应根据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事件的起因而有差异
        6.1.1 幼儿自身导致挫折时的教师介入
        6.1.2 体育活动本身产生挫折时的教师介入
        6.1.3 幼儿与幼儿互动中产生挫折时的教师介入
        6.1.4 教师与幼儿互动中产生挫折时的教师介入
    6.2 教师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特点来实施幼儿挫折教育
        6.2.1 基于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经历去体会挫折的客观存在
        6.2.2 .运用体育人物的榜样作用激励幼儿
        6.2.3 立足于体育活动的特色开展挫折教育
        6.2.4 运用恰当的体育活动教学方法
    6.3 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障幼儿挫折教育的成效性
        6.3.1 提升教师素养确保幼儿挫折教育的成效性
        6.3.2 发挥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核心作用
        6.3.3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关心幼儿遭遇挫折的情感状态
        6.3.4 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情绪理解及调节能力
    6.4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教育遵循的原则
        6.4.1 根据班级幼儿情况调整挫折教育计划的原则
        6.4.2 根据个人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原则
        6.4.3 根据体育活动的领域特色实施的原则
        6.4.4 根据幼儿发展性的原则
    6.5 本研究的反思
        6.5.1 创新
        6.5.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自我效能感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名词概述
        2.1.1 体育锻炼概念
        2.1.2 武术概念
        2.1.3 动机概述
        2.1.4 自我效能概述
        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2.2.1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大学生习武动机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2.4 关于大学生习武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
        4.1.1 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的性别情况的调查研究
        4.1.2 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的调查研究
        4.1.3 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习武途径的调查研究
        4.2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情况的调查研究
        4.2.1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因素调查研究
        4.2.2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认知途径的基本情况
        4.2.3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频率的调查研究
        4.2.4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持续时间的调查研究
        4.2.5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武术运动形式的调查研究
        4.2.6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武术运动项目调查研究
        4.2.7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武术攻防技术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
        4.2.8 影响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武术运动主要因素调查研究
        4.3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的相关研究
        4.3.1 动机量表的相关研究
        4.3.2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差异研究
        4.3.3 习武动机的强化方法
        4.4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4.4.1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4.4.2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研究
        4.4.3 增强习武自我效能感策略
        4.5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4.5.1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4.5.2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线性回归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一章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视角
    第一节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及其基本主张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及其基本主张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可行性
    第二节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主要原则
第二章 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审视
    第一节 研究过程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二、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评价调查
        三、大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及态度倾向调查
        四、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五、小结
第三章 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问题表现
        一、课程重视度有待提高
        二、课程体系有待于完善
        三、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
        四、课程缺乏社会支持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课程理念不够清晰
        二、课程体系有待系统的开发
        三、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四、积极系统组织建设不够健全
第四章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途径
    第一节 明晰积极的课程理念
        一、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念,树立积极的课程理念
        二、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积极的教师观
        三、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念
    第二节 建设积极高效的课程体系
        一、以积极人格培养为核心,建构课程目标
        二、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目的,建设课程内容
        三、以积极情绪体验为重点,整合课程实践
    第三节 建立积极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对课程目标的评价
        二、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三、对课程教学方法的评价
        四、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第四节 加强积极的课程组织系统建设
        一、优化新疆高校的校园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净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表
附录2 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中职英语教师情绪智力影响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教师情绪智力及其对英语教学策略运用影响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情绪智力理论
    第二节 教师情绪智力理论
    第三节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研究
    第四节 教师情绪智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第三章 中职英语教师情绪智力影响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调查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三节 调查的实施
    第四节 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第五节 问卷调查结果总体分析与启示
第四章 中职英语教师情绪智力对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个案选择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第四节 个案研究结果分析与启示
第五章 整体研究结果分析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整体结果分析
    第二节 以提升教师情绪智力改善课堂教学策略的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5)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管理的社会工作研究 ——以内蒙古A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地调查法
        (三)、归纳分析法
第一章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
        一、利他主义理论与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社会工作介入
        三、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与高校学生辅导员
    第二节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社会工作
        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借鉴学校社会工作的思考
第二章 内蒙古A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第一节 内蒙古A大学概况
        一、团结文化和守望相助理念传播的基本情况
        二、在人才培养中注重社会实践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情况
    第二节 内蒙古A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理念、模式及队伍
        二、辅导员工作
    第三节 内蒙古A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学校自身因素造成的学生管理问题
        二、制度与政策因素造成的学生管理问题
        三、学生环境适应困难造成的学生管理问题
        四、社会因素造成的学生管理问题
第三章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对策的社会工作研究
    第一节 应用社会工作理论优化学生管理机制
        一、应用相关社会工作理论的可能性
        二、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独特性需要社会工作方法
    第二节 扩展社会工作介入渠道优化素质和诚信教育
        一、加强诚信教育
        二、“思想育人”与“心理育人”相辅相成
        三、运用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提升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从业素质
    第三节 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帮扶需要帮助的学生
        一、完善勤工助学途径
        二、帮扶贫困学生
        三、治疗心理疾患引导网络沉迷者
    第四节 借鉴社会工作有效方法改善生涯设计和就业辅导
        一、改善职业生涯设计
        二、改善就业辅导
    第五节 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一、提高依法维权意识
        二、建立应对突发事件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效果调查研究 ——基于南京市四所高校军训效果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相关研究
        (二) 国外相关研究
    三、概念界定与创新点
        (一) 概念界定
        (二)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京四所高校军训效果的调查与基本情况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设计调查内容
        二、选择调查对象
        三、设计调查思路
    第二节 调查实施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过程
        三、调查内容整理
    第三节 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信度分析
        三、效度分析
第二章 南京四所高校军训效果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军训效果较好之处
        一、军训提升了学生的国防意识
        二、军训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三、军训增进了学生与周围人的友谊
        四、军训改善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第二节 军训效果不足之处
        一、大学生军训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二、军训效果短暂,难以长期维持
        三、学校办学层次与军训效果并非绝对匹配
        四、学生对于军训的价值褒贬不一
    第三节 影响军训效果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军训偏重学生的身体训练,忽视心理变化
        二、军训成果缺乏长效巩固机制
        三、高校内外发展环境影响军训效果
        四、家庭、社会对于军训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
第三章 提升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效果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参加军训的意识
        一、强化建设强大国防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强化军事素养与文化素养相统一的意识
        三、强化在军训中磨砺意志的意识
    第二节 淡化身体训练加强军训心理疏导
        一、开训前做好充分动员工作
        二、淡化身体训练
        三、设置心理咨询通道
        四、形成多元化的军训评价方式
    第三节 建立巩固高校军训成果的长效机制
        一、国家建立行政指导机制
        二、学校建立组织管理机制
        三、在学生层面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第四节 共建交流平台提升军训效果
        一、淡化高校办学层次限制,拓宽交流渠道
        二、在共性基础上谋得军训个性发展
        三、加强军地合作,探索多元化军训模式
    第五节 增强家庭、社会对于军训教育价值的认同
        一、加强与军训家长的交流与配合
        二、结合社会时事来宣扬高校军训价值
        三、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体育选项教学相关知识的概述
        1.4.2 国内对体育选项教学的相关研究
        1.4.3 国外对体育选项教学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3.1.1 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的管理现状与分析
        3.1.2 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课教学评价现状调查与分析
        3.1.3 北京市丰台区高中师生及领导对选项教学的态度及实施状况
        3.1.4 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师资的现状分析
        3.1.5 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设施与场地器材情况
    3.2 影响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开展的因素分析
        3.2.1 运动项目设置对体育选项教学的开展影响
        3.2.2 师资力量对体育选项教学开展的影响
        3.2.3 学校体育施设及器材对体育选项教学开展的影响
        3.2.4 校领导对体育选项教学开展的影响
        3.2.5 教学组织与管理对选项教学开展的影响
        3.2.6 评价方式对选项教学开展的影响
    3.3 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开展的对策研究
        3.3.1 扩充选项项目,满足学生选项需求
        3.3.2 合理配置师资力量,使其优势发挥最大化
        3.3.3 加大资金投入,整合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资源
        3.3.4 提高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
        3.3.5 加强监管、构建科学的体育选项教学网上数字平台
        3.3.6 完善评价体系
        3.3.7 重视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3 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当前我国篮球裁判员培养体制简述
    3.2 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裁判教学现状
    3.3 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实践现状
    3.4 制约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水平发展的因素分析
    3.5 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培养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发展对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习武对大学生行为规范影响的研究 ——以长春在校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于大学生行为规范方面的研究
        1.3.2 有关于武术教育功能方面的研究
        1.3.3 有关武术与大学生行为规范关系方面的研究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个人访谈法
        2.2.4 专家访谈法
3.当代大学生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当代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总体特点
    3.2 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所存在的问题
        3.2.1 “高学历、低规范”的问题
        3.2.2 人生目标模糊或缺失
        3.2.3 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3.2.4 感恩意识淡薄
        3.2.5 自律意识不够
    3.3 大学生在行为规范上出现问题的原因
        3.3.1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
        3.3.2 高校教育体制带来的时空间歇
        3.3.3 “独生子女”现象等家庭因素的影响
4. 武术对习练者的影响
    4.1 习武对习练者的影响
        4.1.1 武术技术对习练者的影响
        4.1.2 武德对习练者的影响
        4.1.3 习武环境对习练者的影响
    4.2 当代武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 系统的武术课教学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参考文献
附件

(10)当代中学生人格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对人格的研究
        1.2.2 青少年人格教育发展现状
        1.2.3 界定健康人格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的思路以及技术路线
        1.3.2 研究的主要观点
        1.3.3 研究的重点难点
        1.3.4 研究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第2章 当代中学生人格现状调查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逻辑分析法
        2.3.3 问卷调查法
        2.3.4 数理统计法
    2.4 当代中学生人格现状分析
    2.5 当代中学生表现出的优点和缺点
第3章 当代中学生人格现状与健康人格
    3.1 针对当代中学生人格缺陷,培养健康人格十分必要
        3.1.1 当代中学生人格缺陷导致的问题
        3.1.1.1 学业学习上形成障碍
        3.1.1.2 情绪上受到压抑
        3.1.1.3 生活上易形成不良意志品质
        3.1.1.4 社会适应能力差
        3.1.2 培养健康人格改善当代中学生人格缺陷
        3.1.2.1 健康人格者能消除学业学习上的障碍
        3.1.2.2 健康人格者能调解不良情绪
        3.1.2.3 健康人格者能培养良好意志品质
        3.1.2.4 健康人格者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1.2.5 健康人格者能提高自我认识
    3.2 正视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第4章 学校体育教育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4.1 学校体育教学
    4.2 学校体育课的重要性
    4.3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解决缺陷问题
        4.3.1 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4.3.2 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
        4.3.3 有助于情感发展,人际关系增强
        4.3.4 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
        4.3.5 培养正确地自我认识
    4.4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原则
        4.4.1 引导性原则
        4.4.2 主体性原则
        4.4.3 循序渐进原则
        4.4.4 时代性原则
    4.5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
        4.5.1 灵活敏锐的思维方式
        4.5.2 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态度
        4.5.3 竞争进取的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拼搏
        4.5.4 集体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识
        4.5.5 情绪状态稳定,身心和谐发展
        4.5.6 积极自我评价
    4.6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
        4.6.1 学校体育管理层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
        4.6.2 学校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4.6.3 学校体育中引导学生健康人格养成方向
        4.6.4 不同运动项目改善不同性格缺陷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中学生人格缺陷导致多种问题
        5.1.2 健康人格能够改善人格缺陷导致的问题
        5.1.3 应重视学校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5.1.4 学校体育能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5.1.5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标准
    5.2 建议
        5.2.1 学校体育管理层
        5.2.2 学校体育教师
        5.2.4 不同运动项目改善不同性格缺陷
附录 A:当代中学生人格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现状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高校体育教师心理挫折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幼儿挫折研究 ——以成都市某幼儿园为例[D]. 李花.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3)
  • [2]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习武动机、自我效能感及关系研究[D]. 刘怀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 王盼. 喀什大学, 2018(01)
  • [4]中职英语教师情绪智力影响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研究[D]. 李景旭.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8(01)
  • [5]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管理的社会工作研究 ——以内蒙古A大学为例[D]. 包双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6]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效果调查研究 ——基于南京市四所高校军训效果的调研[D]. 方梦佳. 东南大学, 2017(01)
  • [7]北京市丰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春英. 首都体育学院, 2016(01)
  • [8]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春利.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9]习武对大学生行为规范影响的研究 ——以长春在校大学生为例[D]. 于阳. 吉林大学, 2015(08)
  • [10]当代中学生人格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D]. 陈亚飞. 鲁东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挫败感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