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极电泳漆彩色涂装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宫晟东[1](2013)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阴极电泳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丙烯酸环氧树脂阴极电泳漆是一种附着力强、耐侯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水溶性涂料。为了提高丙烯酸环氧树脂涂层的耐温、耐腐蚀等性能,本文分别采用丙烯酸羟丙脂(HPMA)-正硅酸乙酯(TEOS)接枝物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S)-TEOS缩合物对其进行改性。并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等分析技术以及漆膜性能测试对漆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环氧树脂经扩链后,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接枝共聚,经胺化、交联、中和,制备出稳定的半封闭丙烯酸环氧树脂。最佳合成条件为: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为0.15%,软硬单体比1:4,甲基丙烯酰胺用量为1%,溶剂与溶质比0.8:1,接枝温度110℃,反应时间2h;固化剂选用氰酸酯(HDI),并用乙二醇乙醚进行半封闭,反应温度80℃,时间2h;胺化反应温度60℃,时间1.5h;交联反应温度60℃,时间1h;体系pH6.5。HPMA-TEOS接枝物、丙烯酸酯类单体、环氧树脂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树脂。随着HPMA-TEOS接枝物添加量的增加,树脂的粘度增大、水溶性变差,漆膜的耐温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柔韧性提高,吸水率和硬度降低。当HPMA-TEOS接枝物的添加量为1.8%时,电泳涂料的各项性能达到最好。VTEOS-TEOS缩合物、丙烯酸酯类单体、环氧树脂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树脂。随着VTEOS-TEOS缩合物添加量的增加,树脂的水溶性、贮存稳定性变差,漆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解温度和耐腐蚀性能提高。VTEOS-TEOS缩合物的添加量为1.6%时,电泳涂料的综合性能最好,且耐温性能与耐腐蚀性能优于HPMA-TEOS改性的丙烯酸环氧树脂。以半封闭丙烯酸环氧树脂电泳涂料为例,研究分析电泳工艺参数对漆膜厚度及外观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电压60V,电泳时间1min,槽液温度25℃,pH为6.5,固含量为54%。
齐智远[2](2006)在《环氧树脂型阴极电泳漆漆膜生长动力学及涂装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电泳涂料具有涂料利用率高,操作简单、方便,涂装易实现自动化,环境污染小,漆膜厚度均匀、耐腐蚀性强,涂装工艺不受被涂对象形状的影响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涂装处理。其中环氧树脂型电泳漆具有很高的附着力和优异的防腐蚀性能,常用作底漆和防腐漆。本论文探讨了环氧树脂型阴极电泳漆在建筑型铝合金表面的涂膜生长的动力学及涂装工艺。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环氧树脂型涂膜增长动力学方程,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较吻合;确定了环氧树脂型阴极电泳涂装的最佳工艺条件:固体分17%~19%、电压75 V~85 V、pH值6.2~6.4、温度28℃~32℃、时间120 s~150 s。分别研究了pH值、固体分、温度、电压、时间等因素对环氧树脂涂膜外观和性能的影响,在电沉积过程中,初期涂膜增长速度很快,电流密度迅速减小;当时间超过150 s后,涂膜停止生长,电流密度则保持不变;确定了环氧树脂漆膜染色及环氧树脂电泳着色的工艺条件。采用铅笔测定法、划格法和弯曲试验测试了环氧树脂涂膜机械性能,涂膜硬度为3H,附着力1级,柔韧性好。采用电化学阻抗法测试了环氧树脂涂膜在3.5%NaCl的耐蚀性,其阻抗值较大的,耐蚀性较好;环氧树脂电泳着色中,颜料着色涂膜的耐蚀性最好,染料着色涂膜的耐蚀性较差。
阮济衡[3](2013)在《浅谈我国汽车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我国汽车涂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汽车涂料高固体分化、水性化、粉末化是降低汽车涂装过程中产生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主要发展方向。
耿耀宗,王云清[4](2006)在《环境友好工业涂料研发进展(Ⅰ)》文中提出详述了环境友好型涂料的分类、现状及发展。
刘成楼,谭勇,李淑芹,郑德荣,许思明[5](2017)在《汽车涂装线用水性配套涂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水性汽车涂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分别介绍了水性电泳底漆、水性中涂漆、水性本色面漆、金属闪光底色漆和水性罩光清漆的组分、特点、机理、性能、施工工艺等。该测试结果和应用实践证明,水性汽车配套涂料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溶剂型涂料。
顾云生,赵秀顾[6](1988)在《阴极电泳漆彩色涂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叙述了阴极电泳涂装的成膜机理,研究并确定了利用阴极电泳清漆作为防护装饰的彩色涂装工艺.讨论了影响电泳漆膜的质量因素,测定了漆膜的性能,提供了防护装饰性涂层的新途径.
周建民[7](2006)在《最新实用汽车涂料与涂装技术》文中提出介绍了目前在中国汽车漆O EM市场上最新使用的涂料产品(如无铅阴极电泳漆、耐石击性中涂层漆、无中涂面漆、3C1B湿碰湿体系金属光泽漆等)及涂装技术,指出了汽车用底、中、面漆时的最新涂装材料及技术。
胡耀红[8](1993)在《阴极电泳涂装在电镀工业上的应用》文中指出综述电泳涂装的发展概况,阐述阴极电泳涂装的原理和在电镀工业上的应用。介绍SB阴极电泳漆的使用,
昝丽娜,舒武炳,李芸芸[9](2007)在《汽车涂料的发展现状及方向》文中认为概述了我国汽车涂料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李田霞,陈峰[10](2008)在《阴极电泳涂装工艺的应用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详细介绍了现代汽车电泳漆的应用现状,电泳涂装技术的工艺参数、在涂装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国内外阴极电泳涂装的发展状况,并展望了阴极电泳漆的发展方向。
二、阴极电泳漆彩色涂装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阴极电泳漆彩色涂装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阴极电泳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泳涂装 |
1.1.1 电泳涂装的原理 |
1.1.2 电泳涂装系统组成 |
1.1.3 电泳的特点 |
1.2 阴极电泳涂料的种类和特点 |
1.2.1 环氧树脂阴极电泳漆 |
1.2.2 丙烯酸阴极电泳漆 |
1.2.3 聚氨酯类的阴极电泳漆 |
1.3 阴极电泳漆的发展动向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半封闭丙烯酸环氧树脂阴极电泳漆的制备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流程图 |
2.1.4 实验原理 |
2.1.5 丙烯酸环氧阴极电泳涂料的制备和固化 |
2.1.6 阴极电泳漆的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单体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2.2.1.1 接枝产物的玻璃化温度 |
2.2.1.2 软硬单体的配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2.2.1.3 甲基丙烯酰胺的用量对漆膜的影响 |
2.2.2 引发剂对丙烯酸环氧树脂的影响 |
2.2.3 接枝温度的影响 |
2.2.4 溶剂对产物粘度的影响 |
2.2.5 单体的滴加时间对合成树脂粘度的影响 |
2.2.6 温度对胺化反应的影响 |
2.2.7 固化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2.2.7.1 封闭剂的选择 |
2.2.7.2 温度对异氰酸酯基的影响 |
2.2.7.3 DSC 分析 |
2.2.8 中和剂的影响 |
2.2.9 红外分析 |
2.2.10 漆膜性能的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HPMA-TEOS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阴极极电泳漆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原理 |
3.1.4 合成工艺 |
3.1.4.1 HPMA-TEOS 接枝物的制备 |
3.1.4.2 HPMA-TEOS 接枝物改性改性丙烯酸环氧树脂的制备 |
3.1.4.3 固化剂的制备与电泳涂装 |
3.1.5 阴极电泳漆的测试与表征 |
3.1.5.1 漆膜性能的测定 |
3.1.5.2 阴极电泳漆耐碱性、耐酸性的测定 |
3.1.5.3 耐腐蚀性测定 |
3.1.5.4 TG 分析 |
3.1.5.5 红外分析和 DSC 的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HPMA-TEOS 接枝物的添加方式的影响 |
3.2.2 红外分析 |
3.2.3 HPMA-TEOS 接枝物的添加量对树脂粘度的影响 |
3.2.4 热性能分析 |
3.2.5 HPMA-TEOS 接枝物的含量对漆膜的吸水率的影响 |
3.2.6 HPMA-TEOS 接枝物对机械稳定性能的影响 |
3.2.7 HPMA-TEOS 接枝物对树脂的水溶性的影响 |
3.2.8 SEM 测试 |
3.2.9 HPMA-TEOS 接枝物对耐酸耐碱耐盐性能的影响 |
3.3 阴极电泳漆漆膜性能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VTEOS-TEOS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阴极极电泳漆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原理 |
4.1.4 实验工艺 |
4.1.4.1 VTEOS-TEOS 缩合物的制备 |
4.1.4.2 VTEOS-TEOS 缩合物改性改性丙烯酸环氧树脂的制备 |
4.1.4.3 固化剂的制备 |
4.1.4.4 电泳涂装 |
4.1.5 阴极电泳漆的测试与表征 |
4.1.5.1 漆膜性能的测定 |
4.1.5.2 光电子能谱(XPS)测定 |
4.1.5.3 粒度分析 |
4.1.5.4 漆膜的其他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红外分析 |
4.2.2 热性能分析 |
4.2.3 全扫描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4.2.4 VTEOS-TEOS 缩合物的添加量对粒径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
4.2.5 VTEOS-TEOS 缩合物的添加量对漆膜耐酸耐碱及耐盐水性能的影响 |
4.3 阴极电泳漆漆膜性能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泳涂装 |
5.1 电泳涂装实验 |
5.2 实验步骤 |
5.2.1 涂装前表面的处理 |
5.2.2 电泳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固含量的影响 |
5.3.2 电泳时间的影响 |
5.3.3 电泳电压的影响 |
5.3.4 槽液温度的影响 |
5.3.5 乳液 pH 值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环氧树脂型阴极电泳漆漆膜生长动力学及涂装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阴极电泳涂装简介 |
1.3 阴极电泳涂料的应用及发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环氧树脂型阴极电泳漆涂装工艺研究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原料和试剂 |
2.3 试验的准备 |
2.4 试验方法——正交试验 |
2.5 环氧树脂漆膜耐蚀性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氧树脂电泳涂装过程中的物理化学 |
3.1 金属底材的前处理 |
3.2 电沉积涂膜增长动力学 |
3.3 电泳涂装工艺参数对环氧树脂漆膜质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氧树脂彩色阴极电泳漆的涂装工艺 |
4.1 环氧树脂漆膜染色 |
4.2 环氧树脂电泳着色 |
4.3 环氧树脂漆膜的性能测试 |
4.4 环氧树脂彩色漆膜照片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浅谈我国汽车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汽车涂料现状 |
2 阴极电泳漆 |
2.1 阴极电泳漆的现状 |
2.2 阴极电泳漆的发展趋势 |
3 中涂漆 |
3.1 中涂漆的现状 |
3.2 中涂漆的发展趋势 |
4 面漆 |
4.1 面漆的现状 |
4.2 面漆的发展趋势 |
4.2.1 水性面漆 |
4.2.2 粉末清漆 |
4.2.3 高固体分面漆 |
5 涂装工艺的发展趋势 |
6 结语 |
(5)汽车涂装线用水性配套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性汽车涂料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2 水性电泳底漆 |
2.1 阴极电泳底漆的优点 |
2.2 环氧树脂型阴极电泳漆的组成 |
2.3 电泳漆施工参数 |
2.4 电泳涂装原理 |
2.5 阴极电泳漆的性能 |
3 水性中涂漆 |
3.1 水性中涂漆的特点 |
3.2 水性中涂漆的组成 |
3.3 水性中涂漆的制备 |
3.4 水性中涂漆的性能 |
3.5 水性中涂漆的施工工艺 |
4 水性面漆 |
4.1 汽车水性面漆的特点 |
4.2 水性本色漆的组成 |
4.3 水性本色漆的性能 |
5 水性金属闪光底色漆及罩光清漆 |
5.1 水性金属闪光底色漆的组分及其作用 |
5.2 水性罩光透明清漆的组成 |
5.3 水性金属闪光涂层的施工工艺 |
5.4 水性金属闪光涂层的性能 |
6 结语 |
(7)最新实用汽车涂料与涂装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第6代阴极电泳漆 |
2 新一代耐石击性中涂层漆 |
3 无中涂面漆 |
4 从中涂层漆开始的3C1B金属光泽漆 |
5 结束语 |
四、阴极电泳漆彩色涂装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阴极电泳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宫晟东. 合肥工业大学, 2013(S1)
- [2]环氧树脂型阴极电泳漆漆膜生长动力学及涂装工艺的研究[D]. 齐智远. 燕山大学, 2006(02)
- [3]浅谈我国汽车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阮济衡. 上海涂料, 2013(08)
- [4]环境友好工业涂料研发进展(Ⅰ)[J]. 耿耀宗,王云清.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6(01)
- [5]汽车涂装线用水性配套涂料的研究[J]. 刘成楼,谭勇,李淑芹,郑德荣,许思明.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7(04)
- [6]阴极电泳漆彩色涂装的研究[J]. 顾云生,赵秀顾. 电镀与精饰, 1988(03)
- [7]最新实用汽车涂料与涂装技术[J]. 周建民.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6(02)
- [8]阴极电泳涂装在电镀工业上的应用[J]. 胡耀红. 电镀与涂饰, 1993(04)
- [9]汽车涂料的发展现状及方向[J]. 昝丽娜,舒武炳,李芸芸.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7(06)
- [10]阴极电泳涂装工艺的应用及发展[J]. 李田霞,陈峰.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