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柑桔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曲乘民[1](2021)在《不同种源蒙古莸形态学与抗寒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来自8个种源地的蒙古莸为试材,对不同种源蒙古莸进行了生长物候的观测,形态特征和抗寒生理特性以及寒冷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旨在探讨不同种源苗木生长形态特征差异,研究蒙古莸抗寒机理,评价不同种源苗木抗寒能力,找出蒙古莸抗寒性强的个体的形态特征,为蒙古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为日后品质优化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蒙古莸开花物候的始花期最多相差19d,可分为早花型与晚花型,XS、MHS、DQS、EL种源为早花型,BLG、SA、LJD、JB种源为晚花型,蒙古莸落叶期相对一致。2、可从形态特征上将本次实验选用的8个种源的蒙古莸分为3类:XS、EL两种源蒙古莸可分为一类,这一类叶片短粗、地上生物量小。LJD、JB两种源蒙古莸可分为一类,这一类叶片面积小、叶片短而粗、种子细长。MHS、SA、BLG、DQS四种源可分为一类,这一类种子较宽、叶片细而长、地上部分生物量大、株高较高。3、蒙古莸主要通过降低电子传递速率(ETR)并降低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的方式降低光能捕捉效率,减少过剩光能的积累,并以此减弱光抑制带来的伤害。4、相同光强度下随着温度的降低,蒙古莸光合作用PSⅡ反应中心功能下降,更易失活。5、实验选取的8种源蒙古莸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BLG、DQS、SA、MHS、XS、EL、LJD、JB。6、抗寒性强的蒙古莸个体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叶片细长、种子较宽。7、蒙古莸在3℃条件下,胁迫63d超过其所能承受的最大胁迫程度。
牛茹萱[2](2020)在《甘肃地方桃资源抗寒性评价及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文中指出桃(Prunus persica)原产中国,是我国主要栽培水果之一,目前,生产上所用品种80%以上为我国自主选育,但栽培品种在寒冷地区经常遭遇冬季低温冻害,温度成为制约桃树安全越冬的关键因子。甘肃省是桃的原产地之一,桃树资源丰富且种类繁多,是我国桃树种质资源保存、演化、栽培的重要地区。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土壤冻结时间长,平均绝对最低温度-30℃左右、最低温度-35℃;长期的自然选择与人工栽培形成了一批抗寒性强的桃资源类型,是桃品种改良、增强抗性育种的宝贵种质材料。本研究采用人工低温胁迫(-5℃对照、-10℃、-15℃、-20℃、-25℃、-30℃、-35℃和-40℃)条件下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明确桃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响应,结合对叶片、枝条的解剖结构进行切片和显微观察、分析建立了桃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对28份地方桃资源(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运用隶属函数法筛选出抗寒性极强的甘肃桃地方种质资源;利用高通量测序,在转录组水平分析了其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并利用qRT-PCR对候选差异基因进行验证和分析,深入解析甘肃地方桃资源的抗寒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不同生态栽培区的9个不同类型的桃品种为试材,低温胁迫条件下一年生枝条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呈“S”形曲线变化;测定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变化曲线拟合,求得各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可作为桃树抗寒性鉴定评价的重要指标。LT50与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和0.863;与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质(SP)和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0.721和-0.863;与CAT活性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29;但与POD和SOD活性相关性不显着。REC、SS、SP、MDA、Pro和CAT均可以作为抗寒性的评价的参考指标。2、28份桃资源(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28.22℃-17.22℃之间,其中LT50在-25-20℃之间的资源为20份、占71.43%。甘肃地方资源‘丁家坝李光桃’LT50最低,为-28.22℃。LT50测定结果与自然条件下田间调查各品种的抗寒性基本吻合。3、28份桃资源(品种)生长季(6月份)叶片和休眠期(1月份)一年生枝条切片观察表明:叶片解剖结构与资源的抗寒性无显着相关性;一年生枝条LT50与木质部厚度、木栓层厚、木栓层比率以及木皮比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4、-0.741、-0.822和-0.814;与木质部比率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78,与皮层比率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7。枝条结构组织中,木栓层比率和木皮比与抗寒性极显着相关并显着性最高,可以作为抗寒性评价的参考指标。4、通过对28份桃资源(品种)-25℃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和生态适应性指标测定,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平均隶属度介于0.170.61之间,甘肃地方资源‘丁家坝李光桃’平均隶属度为0.61,抗寒性最强。5、构建了不同低温处理下(-5℃、-15℃、-25℃和-35℃)丁家坝李光桃一年生枝条韧皮部的转录组文库,获得了89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693个,占总差异基因的77.9%,下调表达基因197个,占总差异基因的22.1%。通过比对分析,与信号转导相关、激素调控、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的DEGs显着富集;筛选获得的890个差异表达基因中有124个DEGs,为抗寒相关的转录因子,最大的基因家族为ERF基因家族(21个DEGs),其次为MYB(5个DEGs)和NAC(5个DEGs)。挑选1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qRT-PCR与RNA-Seq结果极显着相关,转录组数据可靠。明确了甘肃省地方桃资源“丁家坝李光桃”抗寒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低温逆境的生理响应之间的关系,解析了其低温胁迫响应和抗寒机制。
冯闯[3](2019)在《寒地苹果一年生枝条冰冻胁迫生理与抗寒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苹果(Malus pumila Mill)是我国栽培最广泛的水果之一。寒冷地区产出的苹果因其口味偏酸,风味浓郁,得到人们的喜欢。但在寒冷地区,由于冬季温度低,苹果栽培经常发生冻害,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开展苹果抗寒性研究是寒地苹果科研与生产重中之重。本研究利用4份苹果抗寒资源(金红、红太平、锦绣海棠、山丁子)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梯度人为控温方式,对其一年生休眠枝条开展了电解质渗出率、枝条可溶性糖、总含水量三个方面相进行测定,采用综合分析,开展苹果的抗寒性研究。其结果如下:1.首先研究完善了电导率测定方法。在枝条低温处理过程中,采用程序控温低温恒温槽+温度巡检仪(南京先欧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监测每分钟温度变化,确保枝条处理温度稳定和处理的精准性;通过增加浸提液摇动时间至20h和煮后静置时间2h时测定解质渗出率为宜;而真空增压方法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不显着。2.不同位置枝条或同一只条的不同部位其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及束缚水/自由水有明显差异。树冠外围抗寒性高于冠内;“外围枝”>“内膛枝”;同一枝条基部抗寒性最强,枝梢显着偏弱;3.温度与可溶性糖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显着相关。休眠枝条不同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可以反应其抗寒性。4.供试材料半致死温度为-40.63℃。在-38℃至-58℃,枝条可溶性糖和束缚水/自由水发生显着性变化,-48℃至-58℃,电解质渗出达到稳定,表明枝条因低温胁迫处于死亡状态。其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达到62%,可做为苹果枝条电解质渗出率极限值的参考。
罗丽[4](2019)在《甜橙NADPH氧化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抗寒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植物NADPH氧化酶是巨噬细胞NADPH氧化酶gp91phox的同源物,其一般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研究表明,植物NADPH氧化酶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的作用;但其在柑橘逆境响应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了甜橙NADPH氧化酶基因家族成员;采用qRT-PCR方法分析其在甜橙不同组织、不同逆境胁迫与激素处理下的基因表达特性;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方法初步分析NADPH氧化酶基因的抗寒功能;最后分析了甜橙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甜橙基因组中共发现14个NADPH氧化酶家族成员。这些NADPH氧化酶基因共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主要集中分布在5号、7号和8号染色体。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对比发现,14个基因成员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且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差异大,外显子的数目在5~14之间。启动子分析结果发现,NADPH氧化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大量顺式作用元件,如光响应元件、防御胁迫响应元件等;这表明柑橘NADPH氧化酶基因可能参与多种功能的调控,如生长和发育、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应激反应等。通过qRT-PCR方法分析NADPH氧化酶基因在甜橙不同组织中和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甜橙NADPH氧化酶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而且能够被多种激素和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这与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一致。2.挑选了一个低温处理下显着上调表达的NADPH氧化酶基因(Cs5g11890),使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利用农杆菌侵染方法获得多株Cs5g11890干涉植株。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在表型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在低温处理后转基因植株有较高的相对电导率,积累了更多的H202,表现为较弱的抗氧化能力。表明Cs5g11890表达被干涉后植株抗寒性显着下降。3.分析了甜橙叶片在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处理48h内的ROS含量变化;DPI和蒸馏水喷施12h后分别进行4℃低温条件下Oh、3h、6h、12h和24h处理甜橙叶片的MDA含量、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DPI处理导致甜橙叶片活性氧含量升高;低温处理后DPI处理遭受更严重的氧化胁迫,抗氧化酶活性总体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本研究旨在挖掘甜橙NADPH氧化酶基因家族成员及其表达特性,并分析其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以期为柑橘的遗传育种和抗逆性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王艳敏[5](2019)在《小黑杨PsnICE1转录因子应答低温胁迫调控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低温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已有研究表明,ICE1基因在低温条件下可以特异性结合CBF3启动子中的MYC顺式作用元件,进而诱导CBF3调控的一系列下游基因的表达,在植物低温胁迫应答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本研究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为研究对象,克隆PsnICE1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小黑杨PsnICE1保守结构域序列与其他物种同类的ICE1蛋白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小黑杨PsnICE 1蛋白与其他物种ICE1蛋白序列相比,bHLH功能域以及C端高度保守,但N端序列保守性较低。系统发育树研究发现,小黑杨PsnICE1基因与蓖麻、甜杨亲缘关系较近。克隆获得PsnICE1基因上游1247 bp启动子序列,通过PlantCARE数据库预测分析发现,该段序列中含有典型的真核生物核心启动子区域,除了包含TATA-box、CAAT-box等基本顺式作用元件外,还存在其它可能与逆境胁迫诱导反应相关的作用元件,如ABRE、DOFCOREZM、MYBCORE、W-box 和MYCCONSENSUSATHSE等,这些元件有些与逆境胁迫诱导相关,这表明PsnICE1基因可能与逆境胁迫相关,在小黑杨抵御逆境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构建pROK2-PsnICE1-GFP载体,利用基因枪技术,将PsnICE1和GFP融合表达载体通过瞬时转化法转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显示,PsnICE1转录因子定位在细胞核中。利用qRT-PCR研究小黑杨PsnICE1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snICE1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从胁迫1.5到72 h之间一直呈上调趋势,且在72 h时达到峰值,表明PsnICE1基因能够被低温胁迫诱导表达。PsnICE1转录因子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转录激活区在N端第66-137氨基酸内。为了分析PsnICE1基因是否具有抗寒功能,构建了PsnICE1基因过表达载体pROK2-PsnICE1及抑制表达载体pFGC5941-PsnICE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过表达与抑制表达小黑杨植株。分别利用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了低温胁迫下转基因小黑杨的H202、02-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并进一步测定了抗逆相关生理指标,包括MDA、H202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小黑杨的MDA、H202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最低,细胞膜完整性最好,而PsnICE1抑制表达植株的MDA、H2O2和02-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最高,细胞膜损伤最严重。此外,PsnICE1基因能够通过调控SOD和POD基因的表达,来提高SOD和POD的活性,从而降低ROS在低温胁迫下的积累。以上结果表明PsnICE1基因过表达能够提高转基因小黑杨的抗低温能力。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PsnICE 过表达小黑杨和对照小黑杨的基因表达谱,低温胁迫下,共获得194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48个为上调表达基因,993个为下调表达基因。差异基因涉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苯丙氨酸代谢等途径。在这些差异基因中,包括与植物逆境胁迫相关的转录因子如WRKY、NAC、bHLH等。利用以转录因子为中心的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确定PsnICE1转录因子能识别5个顺式作用元件,分别为 E-box、DRE-motif、C-box、ABRE-motif 和 Unknown1,其中Unknown1元件为未知功能的元件,确定其核心序列为:GATCA。酵母单杂交、瞬时转化和EMSA结果进一步表明PsnICE1能够与这5个顺式作用元件结合。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小黑杨PsnICE1转录因子应答低温胁迫调控的分子机理及开展小黑杨抗寒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何维弟[6](2018)在《从生物膜和MAPK级联途径解析大蕉和香牙蕉抗寒性差异分子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蕉起源于热带,是重要的的水果和粮食作物,主栽品种香牙蕉喜温不耐冷,低温是限制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植物对低温胁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涉及多方面调控,生物膜和MAPK级联途径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挖掘利用香蕉自身抗寒基因,采用膜蛋白质组学和脂质组学的方法在生物膜水平上解析冷敏感香牙蕉和耐冷大蕉抗寒性差异的分子机制,同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初步分析MAPK级联途径对下游的调控模式,并获得MaMKK2a香牙蕉超表达株系,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胁迫下,过氧化物酶(MaPOD P7和MaPOD 52)和水通道蛋白(MaPIP1;1、MaPIP2;4、MaPIP1;2和MaPIP2;6b)早期积累以调控体内活性氧(ROS)平衡和细胞水势可能是膜蛋白水平上大蕉抗寒性优于香牙蕉的主要原因之一。10℃低温处理6 h后,香牙蕉幼苗顶叶出现失水萎蔫、ROS积累、丙二醛积累和相对电导率升高等寒害生理表型,而大蕉变化不明显。随后,在香牙蕉和大蕉10℃低温处理0 h、3 h和6 h的膜蛋白质组中分别鉴定到了82和137个差异表达的膜蛋白,其中大蕉(80)在冷处理3 h上调表达的膜蛋白数是香牙蕉(11)的7倍多。GO分析发现两者差异膜蛋白的分子功能聚类几乎一样,都主要涉及水解酶活性、结合活性、转运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等方面。但是,每一类分子功能中大蕉差异表达的膜蛋白数量大约是香牙蕉的两倍,且主要是低温处理3 h上调表达的膜蛋白。结合生理表型,大蕉在3 h上调表达的过氧化物酶(MaPOD P7和MaPOD 52)和水通道蛋白(MaPIP1;1,MaPIP2;4,MaPIP1;2和MaPIP2;6b)被选为抗寒候选膜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aPOD P7定位于质膜和叶绿体上,qRT-PCR和MRM证明上述候选膜蛋白(基因)在大蕉中比香牙蕉中更早被低温诱导上调表达,这充分证明了膜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进一步分析发现,过氧化物酶抑制剂叠氮化钠(NaN3)预处理大蕉幼苗能降低其抗寒性,表现出叶片失水萎蔫和过氧化氢积累等寒害症状。此外,大蕉膜相关的POD活性受低温诱导在3 h上调,可溶性POD活性变化不显着,而香牙蕉中可溶性的POD活性受低温诱导显着上调,膜相关的POD活性到6 h才上调。与可溶性POD相比,膜相关的POD对大蕉抗寒性更为重要。因此,低温胁迫下大蕉通过早期积累过氧化物酶和水通道蛋白以平衡体内ROS和细胞水势,而香牙蕉反应相对迟缓并表现出失水萎蔫、ROS积累和膜损伤等寒害表型。2、低温胁迫下,生物膜的完整、叶绿体光合系统膜的相对稳定和线粒体内膜上抗氰呼吸途径的启动可能是膜脂质代谢水平上大蕉抗寒性优于香牙蕉的重要原因。香牙蕉和大蕉均属于18:3植物。结合膜蛋白质组和脂质组数据分析发现大蕉膜脂质对低温的应答模式如下:(1)脂质代谢相关酶的增加促进PA、DAG和TAG向PC转化,减少PC向PE、PI和PS转化,并促进不饱和度相对较高的磷脂积累。这些变化有利于提高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的自然弯曲能力、流动性和纳米结构域的稳定性;(2)MaPI-PLC对PI的降解有利于低温信号的传导;(3)脂质转运蛋白MaABCA7和3个MaTGD不同程度的增加有利于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向叶绿体转运,促进特殊的PG,MGDG和DGDG的增加,从而稳定光合膜系统;(4)线粒体CL的减少导致细胞色素呼吸途径受阻,同时MaAOX1的增加激活抗氰呼吸途径,减少ROS积累。由于上述膜蛋白和膜脂质在香牙蕉中的低温应答模式与大蕉存在显着差异,导致其表现出叶绿素减少、光合速率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和ROS积累等寒害表型。3、MaMKK2a-MaMAPK3a-MaICE1-MaPOD P7途径对大蕉抗寒性起正调控作用。大蕉中MaMKK2a、MaMAPK3a、MaICE1和MaPOD P7基因受低温诱导而显着上调表达,同时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它们可以依次相互作用。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aMKK2a和MaMAPK3a充斥着整个细胞,空间上存在互作的可能;BiFC证明MaMAPK3a和MaICE1在细胞核中互作。根据上述结果推测大蕉中MaMKK2a-MaMAPK3a-MaICE1-MaPOD P7途径对其抗寒性可能起正调控作用。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20个大蕉MAPKs中有10个能与MaICE1互作,包括MaMAPK2b/2c和MaMAPK3a/3b,其分别与拟南芥抗寒性起正、负调控作用的MAPK蛋白同源性最高,说明大蕉MAPK对低温的应答模式与拟南芥不同;此外,MaMKK2a和MaMKK7a能与多个MAPK互作,同时MaMAPK3a/3b也能与多个MKK互作,意味着大蕉中可能存在其它MAPK级联途径成员参与低温胁迫应答。最后,大蕉MaMKK2a基因在香牙蕉中超量表达会导致胚不能萌发,将MaMKK2a中T31替换成A31则能获得超量表达植株,为后续MaMKK2a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常梦恬[7](2018)在《葡萄种间杂交砧木F1代抗寒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关中地区葡萄栽植面积较大,而温度对于葡萄产业的发展有很大限制,尤其是冬季,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对于葡萄的越冬十分不利,目前生产中常通过越冬之前对枝条进行修剪,追肥等办法防寒越冬,而这些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因此种质资源非常丰富,选育抗寒的葡萄砧木对于解决葡萄抗寒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试验用测定低温处理之后泰山12×YH-3和83-4-85×43-22杂交后代的枝条的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这四项指标,对2个葡萄杂交组合的后代抗寒性进行鉴定。电导率是用电导仪进行测定,枝条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是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测定是运用酸性茚三酮显色的方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是在待测液中加入蒽酮试剂,通过比较低温处理后的泰山12×YH-3和83-4-85×43-22的杂交后代枝条的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的这三种物质的含量,可以对抗寒性的强弱进行分析比较。相同的低温处理后,通过测出的杂交后代的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来计算平均隶属度,得出的结果是山葡萄抗寒性特别强,属于抗寒1级,红地球不抗寒,属于抗寒5级,泰山12 X YH-3的杂交后代中A2的抗寒性属于高抗,抗寒等级1级,A6、A7、A8、A9、A13、A16、A17、A22、A23、A28、A30、A31属于中抗寒类型,抗寒等级为3级,A1、A4、A5、A15、A20、A25、A29属于低抗寒类型,抗寒等级4级,A3、A11、A12、A14、A19、A21、A24、A26、A27属于不抗寒类型,抗寒等级5级。83-4-85 X 43-2的杂交后代中B18、B19的抗寒性属于高抗,抗寒等级1级;杂交后代中B5、B16、B17的抗寒性属于抗,抗寒等级2级;杂交后代中B3、B4、B6、B7、B9、B10、B11、B12、B14、B15属于中抗寒类型,抗寒等级为3级;B1、B2、B8、B13这4个杂交后代属于低抗寒类型,抗寒等级4级。
杨番番[8](2018)在《葡萄种间杂交F1代抗寒性评价》文中提出葡萄是一种分布范围较广的植物,外界影响因子温度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我国北方,尤其是主要盛产葡萄的西北地区,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情况多发,植物常常受低温等逆境胁迫,这不仅使植物组织受到伤害,情况严重时还会使得树体伤亡,给葡萄生产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失。探究葡萄砧木品种和杂交组合及其后代对低温的抗性,培育抗寒葡萄品种,筛选出抗性强的杂种单株,对葡萄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通过对葡萄种间杂交1个组合的亲本及其208个单株杂交F1代的一年生休眠枝条,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处理温度是-24℃,抗寒对照(CK1)选用的是山葡萄株系左山75097,不抗寒对照(CK2)选用的是欧洲葡萄品种红地球,首先通过对一年生葡萄休眠枝条进行人为低温胁迫处理,然后测定了5项指标,分别是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观察其变化并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抗寒性综合评价。获得的结果如下:1、对葡萄1个砧木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其208个单株杂交后代的抗寒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砧木杂交组合的后代出现了抗寒性分离,抗寒能力总体上介于亲本之间,但是也有超亲现象存在,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特点,而且抗寒能力偏向于抗性弱的方向。2、筛选出4株(SY37、SY117、SY147和SY183)高抗寒单株、5株(SY5、SY7、SY58、SY72和SY105)抗寒单株和其它抗寒单株将用于进一步选育抗寒砧木新品种。
达清璟[9](2018)在《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休眠及幼苗抗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和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二者全草为重要的藏药。随着人们对绿绒蒿植物药用价值认识的不断增多与深入以及藏药的工业化生产,绿绒蒿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为野生绿绒蒿被人们过分采挖后,致使野生绿绒蒿资源逐年削减。面对与日俱增的社会用药需求,迫切需要对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进行人工栽培。而在实际生产中,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的休眠现象、种子的活力鉴定、种子的贮藏以及二者幼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栽培以及人工驯化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以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二者种子内源抑制物质、不同温度、不同化学试剂、不同层积条件处理的研究,探究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休眠原因,并为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检验与评价以及种子贮藏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依据,同时,为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的栽培与种植提供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吸水性测定,发现两种种子的吸水特性均满足一般种子的吸水规律,所以这两种材料种皮对种子的萌发不具有机械阻碍作用,不能引起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休眠。2.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中均存在生物活性较强的内源性抑制物,并且两者材料间抑制物的活性也达极显着差异(P<0.01)。通过对小麦和白菜种子生物活性测定,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水溶性性成分,且均对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具有极显着抑制作用(P<0.01)。经由本研究发现,致使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具备休眠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种子中含有一定量的内源抑制物质。3.经过不同温度对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的萌发实验发现,总状绿绒蒿种子在20℃条件下萌发状态最佳,多刺绿绒蒿种子在15℃条件下萌发状态最佳,并且生理特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呈现不同响应,其中SOD、POD、CAT、可溶性糖蛋白、丙二醛(MDA)、脯氨酸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高;不论培养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SOD、POD、CAT、可溶性蛋白质、MDA、脯氨酸均较CK组呈显着或者极显着程度地增高(P<0.05或P<0.01),说明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SOD、POD、CAT、可溶性蛋白质、MDA、脯氨酸等种子内生物活性物质会帮助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度过外界不适宜环境。4.经过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KH2PO4)、赤霉素(GA3)、聚乙二醇(PEG)、水杨酸(SA)以及吲哚乙酸(IAA)对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浸种后萌发试验发现,发现用600 mg/L GA3处理后,两种种子萌发率均达到最高,且较其他处理组达显着或者极显着差异(P<0.05或P<0.01)。但是经0.7 mmol/L SA处理后的总状绿绒蒿种子和0.5 mmol/L SA处理后的多刺绿绒蒿种子生理活性较GA3处理过后的种子强,说明通过SA处理的种子可以帮助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度过不良环境。5.经过对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不同条件的层积处理试验发现,总状绿绒蒿种子在20 cm深的湿沙和-10℃条件下混合层积60 d,种子萌发状态最佳;多刺绿绒蒿种子在30 cm深的湿沙和-15℃条件下混合层积75 d后,种子萌发状态最佳,这与两种种子野外生境完全吻合,说明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均具有生理后熟现象。所以在生产实践或者人工栽培过程中,对这两种种子进行低温层积处理,可以显着提高其萌发率以及萌发质量。6.经过对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幼苗低温胁迫处理发现,两种植物的幼苗对低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响应,5-20℃温度处理条件下,两种植物幼苗生理指标含量较其他处理呈现极显着差异(P<0.01),且多刺绿绒蒿幼苗较总状绿绒蒿在低温响应更强,说明多刺绿绒蒿幼苗更能适应低温条件,这两种材料其生境完全相符。
余珍,朱博,官泉明,杨建军,欧阳辉,丁国华[10](2017)在《柑桔防冻抗寒研究》文中指出防冻抗寒是柑桔生产的重要措施,是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常规技术手段。本文重点阐述冻害的机理和防冻机制,冻害与环境的关系,冻害的周期性、致冻天气、柑桔与冻害程度的因素、柑桔的主要防冻措施及柑桔冻害后的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指导柑桔生产。
二、柑桔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柑桔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种源蒙古莸形态学与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蒙古莸生物学特性 |
1.2 蒙古莸研究进展 |
1.2.1 蒙古莸的地理分布研究 |
1.2.2 蒙古莸的生殖生物学特征研究 |
1.2.3 蒙古莸化学成分研究 |
1.2.4 蒙古莸抗旱性研究 |
1.3 植物抗寒性研究概况 |
1.3.1 冷害对植物的影响 |
1.3.2 膜代谢产物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3.3 相对电导率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3.4 保护酶活性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3.5 叶绿素含量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3.6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3.7 叶绿素荧光特性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4 表观形态学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形态多样性实验 |
2.1.1 形态多样性实验材料处理 |
2.1.2 形态多样性实验方法 |
2.2 抗寒性实验 |
2.2.1 抗寒性实验材料 |
2.2.2 抗寒性实验方法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3 不同种源蒙古莸形态学分析 |
3.1 蒙古莸物候统计 |
3.2 蒙古莸种子形态性状差异分析 |
3.3 蒙古莸枝系构型差异分析 |
3.4 蒙古莸花朵与叶片形态性状差异分析 |
3.5 蒙古莸形态特征聚类分析 |
4 不同种源蒙古莸抗寒性分析 |
4.1 低温胁迫对不同种源蒙古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4.1.1 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下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变化 |
4.1.2 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下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变化 |
4.1.3 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下光化学淬灭系数(qp )变化 |
4.1.4 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下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变化 |
4.1.5 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下PSⅠ和PSⅡ光系统间激发能不平衡系数(β/α-1)变化 |
4.1.6 低温胁迫后各种源蒙古莸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 |
4.2 低温胁迫下不同种源蒙古莸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4.2.1 低温胁迫下MDA含 量的变化与分析 |
4.2.2 低温胁迫下SOD含 量的变化与分析 |
4.2.3 低温胁迫下POD活 性的变化与分析 |
4.2.4 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的变化与分析 |
4.2.5 低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分析 |
4.2.6 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4.2.7 抗寒性综合分析 |
4.2.8 蒙古莸抗寒性指标与形态学特征相关性 |
5 结论 |
6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甘肃地方桃资源抗寒性评价及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果树抗寒生理研究进展 |
1.2.1 形态结构和微观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2 含水量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3 细胞膜透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4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5 抗氧化系统与抗寒性的关系 |
1.3 果树抗寒性评价方法研究 |
1.3.1 直接鉴定法 |
1.3.2 间接鉴定法 |
1.3.3 综合鉴定法 |
1.4 果树抗寒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4.1 果树响应低温信号的主要转导途径 |
1.4.2 果树抗寒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5 转录组技术在果树抗寒研究中的应用 |
1.6 桃抗寒性研究进展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低温胁迫下桃生理生化响应 |
2.1 研究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处理方法 |
2.1.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不同低温诱导下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和LT50 |
2.2.2 不同低温诱导下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2.2.3 不同低温诱导下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2.2.4 不同低温诱导下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2.5 不同低温诱导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2.2.6 不同低温诱导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2.7 生理生化指标与LT50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电解质渗出率、LT50与桃的抗寒性 |
2.3.2 渗透调节物质在桃抗寒中的作用 |
2.3.3 低温胁迫下桃的氧化还原稳态 |
第三章 甘肃地方桃资源生态适应性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叶片解剖结构观测 |
3.1.3 枝条解剖结构观测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桃资源(品种)叶片结构组织 |
3.2.2 桃叶片解剖结构与枝条抗寒性的关系 |
3.2.3 不同桃资源(品种)枝条结构组织 |
3.2.4 桃枝条解剖结构与枝条抗寒性的关系 |
3.3 讨论 |
第四章 甘肃地方桃资源抗寒性的综合评价与筛选 |
4.1 研究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处理方法 |
4.1.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4.1.4 隶属函数法评价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桃资源(品种)不同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和LT50 |
4.2.2 桃资源(品种)平均隶属函数法抗寒性评价及分析 |
4.2.3 聚类分析 |
4.3 讨论 |
4.3.1 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桃的抗寒性 |
4.3.2 隶属函数法评价桃的抗寒性 |
第五章 丁家坝李光桃低温胁迫下的转录组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材料 |
5.1.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5.1.3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RNA-seq |
5.1.4 转录组数据分析流程 |
5.1.5 qRT-PCR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丁家坝李光桃一年生枝条低温诱导下生理和生化变化 |
5.2.2 转录组测序和定位 |
5.2.3 重复相关性评估 |
5.2.4 转录组测序数据库功能注释 |
5.2.5 差异表达基因比较 |
5.2.6 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分析 |
5.2.7 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5.2.8 低温迫下的差异表达转录因子(TFs) |
5.2.9 与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5.2.10 qRT-PCR验证和表达模式分析 |
5.3 讨论 |
5.3.1 丁家坝李光桃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
5.3.2 丁家坝李光桃低温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 |
5.3.3 丁家坝李光桃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 |
5.3.4 丁家坝李光桃响应低温胁迫代谢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1、全文结论 |
2、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3)寒地苹果一年生枝条冰冻胁迫生理与抗寒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材前处理 |
1.2.2 不同实验设计与处理 |
1.2.3 电导率的测定 |
1.2.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1.2.5 总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的测定与计算 |
1.2.6 试验相关气象数据确定 |
1.2.7 冻害半致死温度的确定 |
2.结果与分析 |
2.1 电导率法的优化探索 |
2.1.1 浸提液摇动时间优化结果 |
2.1.2 浸提液静止时间优化结果 |
2.1.3 枝条真空压力梯度优化结果 |
2.2 电导率测定结果 |
2.2.1 枝条不同部位电解质渗出率测定结果 |
2.3 不同生理指标与抗寒性关系 |
2.3.1 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 |
2.3.2 枝条总含水量测定结果 |
2.3.3 枝条束缚水和自由水含量测定结果 |
2.3.4 枝条不同部位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 |
2.3.5 枝条不同部位束缚水和自由水含量测定结果 |
2.3.6 生理指标的抗寒相关性分析 |
2.3.7 极端冰冻胁迫下各生理指标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可溶性糖标准曲线 |
(4)甜橙NADPH氧化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抗寒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NADPH氧化酶研究进展 |
1.1.1 概述 |
1.1.2 植物NADPH氧化酶结构特点 |
1.1.3 植物NADPH氧化酶的功能 |
1.1.4 植物NADPH氧化酶的活性调控 |
1.2 植物抗寒性生理研究进展 |
1.2.1 植物膜系统与植物抗寒性 |
1.2.2 植物体内ROS与植物抗寒性 |
1.2.3 保护酶系统与植物抗寒性 |
1.2.4 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
1.3 柑橘抗寒性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甜橙NADPH氧化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甜橙NADPH氧化酶家族全基因组鉴定 |
2.2.2 甜橙NADPH氧化酶基因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 |
2.2.3 甜橙NADPH氧化酶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分析 |
2.2.4 RNA-seq分析甜橙NADPH氧化酶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2.2.5 qRT-PCR分析甜橙NADPH基因组织表达情况 |
2.2.6 NADPH氧化酶基因响应ABA诱导的表达分析 |
2.2.7 NADPH氧化酶基因响应SA诱导的表达分析 |
2.2.8 NADPH氧化酶基因响应MeJA诱导的表达分析 |
2.2.9 NADPH氧化酶基因响应高温诱导的表达分析 |
2.2.10 NADPH氧化酶基因响应低温诱导的表达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甜橙NADPH氧化酶基因抗寒功能的初步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VIGS阳性材料鉴定 |
3.2.2 转基因材料的抗性分析 |
3.2.3 干涉植株中H_2O_2清除情况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甜橙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PI处理后甜橙叶片活性氧含量的变化 |
4.2.2 DPI处理后低温胁迫中甜橙叶片MDA含量的变化 |
4.2.3 DPI处理后低温胁迫中甜橙叶片活性氧含量的变化 |
4.2.4 DPI处理后低温胁迫中甜橙叶片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柑橘NADPH氧化酶多重序列比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小黑杨PsnICE1转录因子应答低温胁迫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应答 |
1.2.1 低温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
1.2.2 低温胁迫对酶活性的影响 |
1.2.3 低温胁迫对植物细胞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2.4 低温胁迫下植物基因表达响应 |
1.3 植物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1.3.1 转录因子分类 |
1.3.2 植物逆境相关转录因子研究现状 |
1.4 ICE1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1.5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小黑杨PsnICE1基因及启动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载体与菌株 |
2.1.3 试剂 |
2.1.4 溶液及培养基制备 |
2.1.5 引物合成与测序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黑杨PsnICE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2 小黑杨PsnICE1启动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黑杨PsnICE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2 小黑杨PsnICE1启动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3 小黑杨PsnICE1基因的表达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载体与菌株 |
3.1.3 试剂 |
3.1.4 溶液及培养基制备 |
3.1.5 引物合成与测序 |
3.2 实验方法 |
3.2.1 PsnICE1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 |
3.2.2 qRT-PCR分析PsnICE1的表达模式 |
3.2.3 小黑杨PsnICE1启动子表达分析 |
3.2.4 PsnICE1转录因子转录激活结构域的研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snICE1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 |
3.3.2 qRT-PCR分析PsnICE1的表达模式 |
3.3.3 小黑杨PsnICE1启动子表达分析 |
3.3.4 PsnICE1转录激活结构域的研究 |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4 小黑杨PsnICE1基因抗寒功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载体与菌株 |
4.1.3 试剂 |
4.1.4 溶液及培养基制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植物过表达载体pROK2-PsnICE1的构建 |
4.2.2 植物抑制表达载体pFGC5941-PsnICE1的构建 |
4.2.3 植物农杆菌工程菌株的制备 |
4.2.4 小黑杨抑制表达遗传转化中草丁膦筛选浓度测定 |
4.2.5 农杆菌介导的小黑杨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4.2.6 转基因小黑杨在低温胁迫下的抗逆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过表达载体pROK2-PsnICE1的构建 |
4.3.2 植物抑制表达载体pFGC5941-PsnICE1的构建 |
4.3.3 农杆菌转化 |
4.3.4 草丁膦筛选浓度的确定 |
4.3.5 转基因小黑杨的筛选及检测 |
4.3.6 低温胁迫下转基因小黑杨的抗逆分析 |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5 PsnICE1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常用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
5.2.2 转录组测序 |
5.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4 差异基因分析 |
5.2.5 qRT-PCT方法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5.3.2 差异基因分析 |
5.3.3 qRT-PCR验证转录组结果 |
5.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6 PsnICE1转录因子识别顺式作用元件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菌株与载体 |
6.1.2 主要试剂 |
6.1.3 药品及培养基制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PsnICE1识别顺式作用元件的研究 |
6.2.2 PsnICE1与顺式作用元件的互作验证 |
6.2.3 EMSA分析PsnICE1对元件的识别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PsnICE1识别顺式作用元件的研究 |
6.3.2 PsnICE1与顺式作用元件的互作验证 |
6.3.3 EMSA验证PsnICE1与顺式作用元件的互作 |
6.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7 讨论与展望 |
7.1 讨论 |
7.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从生物膜和MAPK级联途径解析大蕉和香牙蕉抗寒性差异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课题的提出 |
2 植物抗寒响应机制 |
2.1 生物膜与低温信号转导 |
2.2 活性氧与低温信号转导 |
3 脂质代谢与低温胁迫 |
3.1 叶绿体脂质代谢与低温胁迫的关系 |
3.2 内质网脂质代谢与低温胁迫的关系 |
3.3 线粒体脂质代谢与低温胁迫的关系 |
4 MAPK级联-ICE1 途径与低温胁迫 |
4.1 拟南芥ICE1 调控CBF/DREB1 的冷信号通路 |
4.2 拟南芥MAPK级联途径调控ICE1 |
5 香蕉抗寒研究进展 |
5.1 香蕉抗寒生理生化研究 |
5.2 香蕉抗寒分子机制研究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膜蛋白水平解析香牙蕉和大蕉抗寒分子机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膜蛋白质组实验设计 |
2.2 植物材料和低温处理方法 |
2.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4 膜蛋白的提取 |
2.5 膜蛋白质组测定 |
2.6 膜蛋白的预测 |
2.7 候选基因qRT-PCR验证 |
2.8 MaPOD P7 亚细胞定位 |
2.9 MRM(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验证 |
2.10 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低温胁迫香牙蕉和大蕉幼苗叶片生理表型 |
3.2 低温胁迫香牙蕉和大蕉膜蛋白数据分析 |
3.3 香牙蕉和大蕉抗寒性差异关键膜蛋白筛选 |
3.4 MaPOD P7 定位在生物膜和叶绿体上 |
3.5 低温诱导关键候选膜蛋白基因表达谱 |
3.6 低温诱导关键候选膜蛋白MRM验证 |
3.7 抑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大蕉的耐冷性 |
3.8 低温胁迫香牙蕉和大蕉POD酶活性的检测 |
4 讨论 |
4.1 实验设计和膜蛋白质组学分析 |
4.2 过氧化物酶在抗寒中的作用 |
4.3 水通道蛋白在抗寒中的作用 |
第三章 脂质水平解析香牙蕉和大蕉抗寒分子机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2.2 脂质提取 |
2.3 脂质分析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低温胁迫对植株叶绿体的影响 |
3.2 脂质概况 |
3.3 主成分分析(PCA) |
3.4 低温胁迫对香牙蕉和大蕉幼苗叶片中脂质组的影响 |
3.5 低温胁迫香牙蕉和大蕉中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差异膜蛋白 |
3.6 低温胁迫对香牙蕉和大蕉心磷脂和呼吸电子传递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低温胁迫香牙蕉和大蕉脂质组学概况 |
4.2 低温胁迫下膜蛋白对香牙蕉和大蕉脂质代谢调控 |
4.3 低温胁迫对香牙蕉和大蕉膜脂质及抗寒性的影响 |
第四章 MAPK级联-ICE1 途径导致香牙蕉和大蕉抗寒性差异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和低温处理方法 |
2.2 MAPK基因的挖掘和进化树的构建 |
2.3 MAPK级联途径相关基因低温应答表达谱 |
2.4 MAPK级联-ICE1 酵母双杂交 |
2.5 MaMAPK3a和 MaMKK2a亚细胞定位 |
2.6 MaMAPK3a和 MaICE1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验证 |
2.7 香牙蕉中超量表达大蕉MaMKK2a基因 |
3 实验结果 |
3.1 香牙蕉和大蕉MAPK和 MKK基因统计 |
3.2 香牙蕉和大蕉MAPK和 MKK基因低温应答表达谱 |
3.3 酵母双杂交检测大蕉MAPK和 MKK与 ICE1 互作关系 |
3.4 MaMAPK3a和 MaMKK2a亚细胞定位 |
3.5 MaMAPK3a和 MaICE1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验证 |
3.6 香牙蕉中超量表达大蕉MaMKK2a基因 |
4 讨论 |
4.1 大蕉MAPK相对于拟南芥具有功能保守性 |
4.2 大蕉MAPK级联-MaICE1 途径对其抗寒性的作用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1.1 膜蛋白水平解析香牙蕉和大蕉抗寒分子机制 |
5.1.2 脂质水平解析香牙蕉和大蕉抗寒分子机制 |
5.1.3 MAPK级联-ICE1 途径导致香牙蕉和大蕉抗寒性差异的研究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膜蛋白质组鉴定蛋白数量韦恩图 |
附录 Ⅱ 香牙蕉膜蛋白质组三个重复之间对数比值图 |
附录 Ⅲ 膜蛋白质组GO和 KEGG代谢过程聚类图 |
附录 Ⅳ 香蕉主要磷脂和半乳糖脂结构模式图 |
附录 Ⅴ 低温胁迫下香蕉转录组中与脂质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附录 Ⅵ 大蕉MAPKs和 MKKs基因进化树 |
致谢 |
(7)葡萄种间杂交砧木F1代抗寒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果树抗寒性研究 |
1.2.1 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与果树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
1.2.2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果树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
1.2.3 可溶性糖含量与果树抗寒性的研究 |
1.2.4 脯氨酸含量与果树抗寒性研究 |
1.2.5 基因工程与葡萄抗寒性 |
1.3 葡萄抗寒性研究 |
1.3.1 不同葡萄品种的抗寒性 |
1.3.2 我国葡萄砧木品种应用及抗寒性研究 |
1.3.3 国外葡萄砧木品种应用及研究 |
1.4 山葡萄与红地球品种特性 |
1.4.1 山葡萄品种特性 |
1.4.2 红地球品种特性 |
1.5 提高葡萄抗寒性的措施 |
1.5.1 防寒的时间 |
1.5.2 覆盖方式 |
1.5.3 越冬防寒栽培管理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处理 |
2.3 测定方法 |
2.3.1 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 |
2.3.2 渗透调节物质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低温胁迫对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 |
3.1.1 低温胁迫对泰山12与YH-3杂交后代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 |
3.1.2 低温胁迫对83-4-85与43-22的杂交后代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 |
3.2 低温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1 低温胁迫对泰山12与YH-3杂交后代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2 低温胁迫对83-4-85与43-22杂交后代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 低温胁迫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1 低温胁迫对泰山12与YH-3杂交后代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2 低温胁迫对83-4-85与43-22杂交后代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4 低温胁迫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4.1 低温胁迫对泰山12与YH-3杂交后代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4.2 低温胁迫对83-4-85与43-22杂交后代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5 泰山12×YH-3与83-4-85×43-2杂交后代抗寒性评价 |
3.5.1 泰山12与YH-3杂交后代抗寒性评价 |
3.5.2 83 -4-85与43-2杂交后代抗寒性评价 |
3.6 泰山12×YH-3与83-4-85×43-2杂交后代抗寒性比较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电导率与抗寒性的关系 |
4.2 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的关系 |
4.3 可溶性糖与抗寒性的关系 |
4.4 脯氨酸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葡萄种间杂交F1代抗寒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发展史及现状 |
1.1.1 世界葡萄发展史及现状 |
1.1.2 中国葡萄发展史及现状 |
1.2 果树的抗寒性研究 |
1.3 葡萄及其砧木的抗寒性研究 |
1.3.1 葡萄抗寒性与生物学特性 |
1.3.2 葡萄抗寒性与保护酶系统 |
1.3.3 葡萄抗寒性与生理生化指标 |
1.3.4 葡萄种质资源抗寒性研究进展 |
1.3.5 葡萄砧木抗寒性研究进展 |
1.3.6 葡萄抗寒性评价方法 |
1.4 毛葡萄基本特征特性观察 |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的准备 |
2.2.2 试验处理(最佳处理温度的选择) |
2.3 测定指标 |
2.3.1 田间调查(枝条萌芽率统计) |
2.3.2 电导率测定 |
2.3.3 脯氨酸含量测定 |
2.3.4 丙二醛含量测定 |
2.3.5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3.6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扦插枝条萌芽率统计 |
2.5.2 商24(♀)×YH56杂交后代的抗寒性表现 |
第三章 讨论 |
3.1 关于葡萄抗寒性评价 |
3.1.1 相对电导率与抗寒性 |
3.1.2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 |
3.1.3 丙二醛含量与抗寒性 |
3.1.4 抗寒性评价方法 |
3.2 关于抗寒葡萄砧木杂种后代单株的筛选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休眠及幼苗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种子和幼苗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 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
1.1.1 种子萌发 |
1.1.2 种子休眠 |
1.2 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进展 |
1.2.1 环境条件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1.2.2 种子自身的因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1.2.3 种子休眠的破除方法 |
1.3 植物代谢 |
1.3.1 可溶性蛋白质 |
1.3.2 脯氨酸 |
1.3.3 酶活性 |
1.3.4 丙二醛 |
1.4 温度胁迫对幼苗的研究进展 |
1.5 绿绒蒿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1.6 绿绒蒿属资源研究现状 |
1.6.1 总状绿绒蒿生物学特征 |
1.6.2 多刺绿绒蒿生物学特征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路线 |
第2章 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萌发特性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种子的大小和形状 |
2.2.2 种子净度的测定 |
2.2.3 种子千粒重测定 |
2.2.4 种子吸水测定 |
2.2.5 种子含水率测定 |
2.2.6 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7 种子生理活性的测定 |
2.2.8 种子萌发状态石蜡切片 |
2.3 实验结果 |
2.3.1 种子大小测定 |
2.3.2 种子净重、含水率和千粒重测定 |
2.3.3 种子萌发动态石蜡切片 |
2.3.4 种子吸水率测定 |
2.3.5 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6 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内源性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不同溶剂浸提液制备 |
3.2.2 不同浓度水提液制备及活性测定 |
3.2.3 不同浸提天数水提液制备及活性测定 |
3.2.4 水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不同溶剂提取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溶剂提取液对小麦根条数的影响 |
3.3.3 不同溶剂提取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4 不同浓度水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
3.3.5 不同浓度水提液对小麦根数的影响 |
3.3.6 不同浓度水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
3.3.7 不同浸提天数水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8 不同浓度水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不同试剂处理对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不同试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4.2 不同试剂处理对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层积处理对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不同时间层积对种子萌发的测定 |
5.2.2 不同深度和温度混合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测定 |
5.2.3 数据处理 |
5.3 实验结果 |
5.3.1 不同层积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5.3.2 不同层积深度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5.3.3 不同层积深度和温度对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4 不同层积深度和温度对种子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低温胁迫对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植物幼苗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数据处理 |
6.3 实验结果 |
6.3.1 低温胁迫处理对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3.2 低温胁迫处理对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
6.3.3 低温胁迫处理对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6.3.4 低温胁迫处理对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6.3.5 低温胁迫处理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分析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柑桔防冻抗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冻害机理和防冻机制 |
2 冻害与环境的关系 |
2.1 光照 |
2.2 温度 |
2.3 水分 |
2.4 通风 |
2.5 立地条件 |
3 柑桔冻害有周期性 |
4 柑桔致冻天气 |
5 柑桔与冻害程度有关的因素 |
5.1 柑桔品种与冻害 |
5.2 树势、树龄与冻害 |
5.3 栽植密度与冻害 |
5.4 施肥与冻害 |
5.5 适度结果 |
6 柑桔主要的防冻措施 |
6.1 建立防风林, 设置防风障 |
6.2 培土、包树干 |
6.3 树干刷白防冻 |
6.4 叶面喷抑蒸保温剂和防冻剂 |
6.5 用塑料袋罩树冠或束枝 |
6.6 用机油乳剂防病虫时结合防冻 |
7 柑桔冻害后的处理方法 |
7.1 摇雪扶枝 |
7.2 灌水或排涝 |
7.3 松土保温 |
7.4 施肥促恢复 |
7.5 适时修剪和锯干 |
7.6 病虫害防治 |
四、柑桔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种源蒙古莸形态学与抗寒性研究[D]. 曲乘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甘肃地方桃资源抗寒性评价及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D]. 牛茹萱.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3]寒地苹果一年生枝条冰冻胁迫生理与抗寒性评价研究[D]. 冯闯. 延边大学, 2019(01)
- [4]甜橙NADPH氧化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抗寒性分析[D]. 罗丽. 扬州大学, 2019(02)
- [5]小黑杨PsnICE1转录因子应答低温胁迫调控机理研究[D]. 王艳敏.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从生物膜和MAPK级联途径解析大蕉和香牙蕉抗寒性差异分子机制的研究[D]. 何维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7]葡萄种间杂交砧木F1代抗寒性评价[D]. 常梦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8]葡萄种间杂交F1代抗寒性评价[D]. 杨番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9]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种子休眠及幼苗抗寒性研究[D]. 达清璟.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10]柑桔防冻抗寒研究[J]. 余珍,朱博,官泉明,杨建军,欧阳辉,丁国华. 现代园艺, 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