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跌落式熔断器资料汇编(论文文献综述)
龙复为[1](1967)在《跌落式熔断器资料汇编》文中研究说明生产跌落式熔断器的工厂不少,使用的单位更多,而且在这两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然而,我们过去却很少介绍这方面的文章和资料。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们今后准备适当加强这方面的报导。这期先刊登一篇《国外跌落式熔断器资料汇编》,国内的情况将陆续介绍。 这个《汇编》,收集得很不全,而且取拾也不一定妥当,希望提出宝贵意见;大家有关这方面的要求,亦请函告。
梁伟朋[2](2017)在《一种用于熔断器节省的快速断路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熔断器作为配电网中人为设置的薄弱环节,一直以来并未受太多重视,市面上的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特性曲线不符合标准不利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上游重合器动作时间的整定配合。据统计,在配电网中瞬时故障占总的故障比例为80%左右,而因为瞬时故障所造成熔断器的开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为了别面这种情况,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快速断路器。选定单稳态永磁真空断路器作为主开关,以达到快速开断为目的,通过仿真与实验的配合研究,调整机构的参数,最终使断路器的刚分时间缩小到5ms左右,远低于同电压等级的其他断路器的50ms;在较小的短路电流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对熔断器进行快速开断,这时候适合利用熔体的安秒特性曲线,进行反时限开断。在现有的DSP控制板的基础上,设计了智能开断软件系统,程序中设计了数字滤波来减小杂波干扰,对输入的电压的信号进行大小判断,利用查表法,能够较快的得到不同倍数的短路电流的延时开断时间,并发出分闸信号;在发生较大程度的短路电流的情况下,基于DSP的控制系统有赖于一系列的电流检测处理滤波等分析判断,在弧前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尚有能力,但是在大短路电流故障的情况下,时间则显得过长。因此设计了一种微型的斥力机构,它在较大的短路电流情况下,能够快速动作,触发单稳态机构的分闸控制回路。从而在短路故障发生的一个周期之内便能开断线路;对熔断器的熔丝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在单一熔体的情况下,分别仿真了多组不同短路电流情况下的时间温度关系,得到相应的弧前时间,在此基础之上绘制该熔体的安秒特性曲线;在考虑熔体轴向拉应力的情况下,进行了电-热-结构场的耦合仿真,得到了不同大小轴向拉应力的对弧前时间的影响结果。本文设计的断路器通过与熔断器的串联,在故障发生的时候快于熔断器开断,通过一次重合对瞬时与永久故障分别处理。这样既可以减少熔断器因为瞬时故障造成的误动作,而达到节省或保护熔丝的目的,也可以减小瞬时故障停电所影响的范围,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符合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赵铁臣[3](2018)在《新民10kV高损线路改造对线损影响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电能损失率(通常可缩写为线损率),作为供电公司中较为关键的经济指标之一,其代表着区域电网的规划、运维以及管理的综合水准,电网内的能量为依靠后续的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程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在电能的传输活动中,电网体系内的各个元件以及设备的型号,均存在一定的电能消耗,而在当前的线损体系内,10k V配电网线损是全部线损的主要部分。供电公司在实际的营销活动中,有必要积极开展线损计算与研究等活动,开展此类工作的目的为控制其中的电量损耗问题,实现更为理想的能源节约效果,提升公司的整体效益。在进行线损计算工作过程中,应当以对应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依靠配套的理论分析程序,依据所收集整理的数据精准地分析理论线损参数,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有效推进后续工作。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线损分析方案的分析以及对比,探讨关于配电网线损的各个计算方案,比较得出契合新民区域的分析理论线损的新方案。本文在理论分析、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宏观对策,从电网升压改造、更换导线截面、变压器经济运行、配电网技术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新民地区高损线路精益化改造的具体措施。本研究对于新民供电公司以及其他农村电力企业控制实际的线损率参数,降低电能损耗,提升综合供电能力,提升农村电网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供电服务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江小军[4](2020)在《温州配电自动化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电网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是否合理对故障影响范围和停电时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面对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升和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传统的配电网馈线保护配置和整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温州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新型智能开关和智能终端设备开始大量应用于配电线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智能开关设备,建立一套适用于配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的原则,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首先,论文从配电网馈线保护面临的形势入手,介绍了配电线路开关保护原理和功能。传统配电线路开关设备由于技术和质量问题,上下级保护无法实现有效配合,用户供电可靠性往往得不到保证。针对传统的馈线开关设备,介绍了馈线出口保护的整定原则,分析了普通柱上真空开关保护、熔断器保护和智能开关保护的功能和特性,提出了智能开关保护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其次,论文分析了简单接线的架空配电线路和电缆配电线路保护的影响因素,简化了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依据分支线的接入位置,将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分支线划分为四类和两类,并按照上下级保护逐级配合的原则,提出了各类分支线保护整定计算原则。以单辐射单电源接线的架空和电缆典型接线为例,演示了简单接线的配电线路保护配置和整定。最后,论文分析了复杂配电网馈线保护的影响因素,提出退出馈线出口过流I段和主干线、联络线路分段开关保护,简化了分布式电源、线路联络等因素对馈线保护的影响。在简单接线的配电线路保护配置和整定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了单联络架空与电缆混合线路和双环网电缆线路两种复杂配电网典型接线的馈线保护配置和整定计算。本文提出的馈线保护配置和整定原则,可以实现配电线路上下级保护有效配合动作,最大程度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和减少故障停电时间,研究成果对配电网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李景顺[5](2020)在《G市市区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质量及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企业“重主网,轻配网”现象严重,导致配网建设滞后,配网规划不合理,网架基础薄弱,配电设备超期服役严重,新技术应用力度不够效果不佳,配网供电可靠性不高,供电可靠性提升处于“瓶颈期”,难以满足用户对高可靠供电的需求。为此,对配网供电可靠性开展研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供电可靠性评估及薄弱环节辨识分析,再据此给出切实可行的供电可靠性提升策略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在ETAP仿真平台上开展G市市区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首先介绍G市配网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然后研究基于ETAP的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并从网架结构水平、装备技术水平及运行管理水平三方面分析了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紧接着以G市市区配网实际系统为例开展供电可靠性现状评估及薄弱环节辨识分析,给出薄弱环节的改造方案及整个市区配网的供电可靠性提升策略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最后提出G市市区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工作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各地区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建设提供参考,缓解部分地区在未结合自身实际配网可靠性现状及薄弱环节的情况下,盲目开展供电可靠性提升工程建设并将有限的资金投入不恰当的提升策略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耿冲[6](2016)在《降低10千伏农村配网故障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打破电网公司在电力交易中对发电公司的单一买家地位和对电力用户的单一卖家地位,实现电力交易市场化,2014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电网企业面临着不改变就会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作为一家典型电网企业,国网开封市祥符供电公司必须尽早转变思想,抓紧时间提升供电质量、降低电网故障、提升优质服务,以避免在市场化的浪潮中被逐步淘汰。10kV配电网系统是整个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是整个电力系统与用户联系,向用户供应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配电设备数量大、分布面广,一旦发生故障停电损失和影响不容忽视,对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最大。农村电网缺乏规划,设备陈旧,故障率居高不下,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通过研究和探讨降低农村配网故障率的方法,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根据以往研究资料,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对祥符供电公司历史故障数据的详细分析,研究和探讨了降低10kV农村配网故障率的方法,从技术方面探讨了预防配网故障的措施,从管理方面提出了“集中消缺”等新颖的缺陷管理方式,总结了配网管理提升一年来的相关工作经验。希望能够给其他县级供电企业的配网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梁倩园[7](2020)在《配电网配电价格定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输配电价处于电力价格链的中间环节,合理的输配电定价有利于向电力交易主体传递准确的经济信号,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促使电网企业更高效地管理和使用输配电资源,同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经济性。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提出,要将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国家政策对增量配电网建设支持力度逐步增大,也吸引了各路投资者的目光。由于配电服务与输电服务具有不同的属性,配电定价应侧重于不同用户间的成本公平分摊,而现阶段我国输电网和配电网仍然统一定价,且传统的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定价方案没有考虑用户的负荷特性,无法反映不同用户对配网使用程度的差异性。因此,为了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和提高电网运营效率,迫切需要制定独立的配电价格定价方法。本文对输配电成本分摊方法、负荷特性电价定价方法和增量配电网定价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和分析了各类成本分摊方法和定价方法的特点。在研究英国一般配电定价法CDCM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及负荷特性的配电价格定价模型,详细介绍了用户类型的划分、用户的电费结构及各类电费的计算方法。首先将配电成本在不同电压等级之间进行分摊,按照系统峰荷值计算出对应的年单位容量成本,然后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确定固定成本通过电量电费和容量电费或固定电费回收的比例系数,在分析用户的负荷特性基础上对各类电费进行差异化定价。本文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峰、谷、平时段进行了划分,结合负荷率、同时率、系统日峰荷出现概率等因素对不同时段的电量电费进行了计算。模型还给出了增量配电网内用户配电价格的定价方法。最后以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方法计算简单、实用性强,而且能够较好地兼顾配电定价的有效价格信号和成本公平分摊的原则。
孙伟红,张志强,赵海林[8](2006)在《浅谈乌海电业局10kV配电变压器的选择与安装》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乌海电业局配网建设与改造中,配电变压器位置、型号及容量的选择方法,以及安装配电变压器台架时,各种电气设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与方法。
陈应豪[9](2014)在《佛山电网设备库存定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不仅能够逐步降低投资,而且能够逐步改善电网的技术性能,提高经济效益。无论是电网的建设,还是电网的运行、电力设备的维护、庞大资产的管理、复杂作业的调度,都需要采购大量的设备和物资。电力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且电力设备种类十分繁杂,缺乏专业性管理,传统的备品备件管理模式已不能与当前电力企业自身需要和发展形势相适应,迫切需要引入新型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模式。研究高效、有序、精益化的备品备件管理来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成为电网企业物资管理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1]。论文以佛山供电局为背景,分析电网企业的备品备件安全库存,着重进行备品备件安全库存模式建模方面的研究。目标是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立基于AHP专家评分筛选的合理的备品备件安全库存模型,通过备品备件安全库存模型,缩小备品备件的储备和采购种类,获得合理的备品备件储备数量,制定可靠的备品备件储备策略和储备方案。文中收集并分析了佛山供电局近几年来的一些基础数据,包括缺陷记录,应急物资领用记录及备品备件的储备方案等,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综合考虑专家经验、缺陷数据统计以及出库数据统计研究了备品备件类型集合预测算法、备品备件数量预测算法以及备品备件的备货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且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安全库存模型的验证,最后总结以及根据项目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对备品备件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叶凌[10](2017)在《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用电量也快速攀升。随着用电量的快速增加,各用户也对用电质量和供电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连续供电等供电可靠性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配网带电作业成为保证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次数的重要手段,其发展速度也随着供用电质量的不断提升变得越来越快,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而配网带电作业由于其直接接触l0kV高压电的性质,决定了这种作业方法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其对作业人员造成后果的严重性。随着配网带电作业作业项目、从业人员及带电作业数量的不断提高,对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进行原理分析、风险系统性评价及安全措施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表,使配网带电作业风险更加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本论文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第一、介绍了国内外配网带电作业及其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为本文进行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分析及对策研究提供研究背景;第二、对配网带电作业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运用事故树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第三、运用LECD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方法结合事故树,通过问卷调查、咨询技术专家人员等多种方法对配网带电作业各作业项目的危害程度、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为建立配网带电作业风险等级表提供数据支撑;第四、运用LECD等定性及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对配网带电作业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建立配网带电作业风险等级表,实现形成一个直观、清晰、系统的配网带电作业风险等级明细表;第五、基于配网带电作业风险等级表,提出相对应的“四险”预控卡等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为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及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二、跌落式熔断器资料汇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跌落式熔断器资料汇编(论文提纲范文)
(2)一种用于熔断器节省的快速断路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经济性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主开关的设计 |
2.1 单稳态永磁机构原理 |
2.1.1 单稳态永磁机构的介绍 |
2.1.2 单稳态永磁机构的工作原理 |
2.2 单稳态永磁机构参数的仿真研究 |
2.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2.2 铁芯形状对合闸保持力的影响 |
2.2.3 线圈参数对刚分时间的影响 |
2.2.4 线圈参数的确定 |
2.3 单稳态永磁机构的样机实验 |
2.3.1 样机制作 |
2.3.2 实验的基本原理 |
2.3.3 实验数据和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断路器控制系统设计 |
3.1 断路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1.1 主程序设计 |
3.1.2 AD采样程序设计 |
3.1.3 数字滤波器设计 |
3.1.4 保护算法的程序设计 |
3.2 断路器控制系统性能测试 |
3.2.1 数字滤波器效果分析 |
3.2.2 模拟保护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4 微型斥力机构设计 |
4.1 微型斥力机构的设计 |
4.1.1 原理分析 |
4.1.2 结构设计 |
4.2 微型斥力机构的特性分析 |
4.2.1 时间特性分析 |
4.2.2 不同的匝数对焦耳热的影响分析 |
4.2.3 线圈的温升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特性仿真 |
5.1 熔断器及其弧前数学模型 |
5.1.1 熔断器的介绍 |
5.1.2 熔断器的弧前数学模型分析 |
5.1.3 熔断器的弧前焦耳积分值分析 |
5.2 熔断器的仿真建模流程 |
5.2.1 有限元方法及ANSYS主要功能介绍 |
5.2.2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2.3 材料属性的设置 |
5.2.4 施加载荷、设置初始和边界条件 |
5.2.5 求解与后处理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3.1 电热耦合分析 |
5.3.2 施加轴向拉应力对弧前时间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新民10kV高损线路改造对线损影响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目的 |
1.2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意义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研究 |
2.1 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特点 |
2.2 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分析 |
2.3 均方根电流法 |
2.4 平均电流法 |
2.5 最大负荷电流法 |
2.6 等值电阻法 |
2.7 速算法 |
2.8 地方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民供电公司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
3.1 新民地区电网现状 |
3.1.1 10kV电网基本情况 |
3.1.2 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新民供电公司兴隆堡供电所10KV荒地线线损计算 |
3.2.1 基于容量法的理论线损计算 |
3.2.2 基于速算法的理论线损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损线路改造措施 |
4.1 电网升压改造 |
4.2 更换导线截面 |
4.3 变压器经济运行 |
4.3.1 双绕组单台变压器经济运行 |
4.3.2 多台同容量变压器经济运行 |
4.4 配电网的无功补偿 |
4.4.1 无功功率和电压以及线损之间的联系 |
4.4.2 无功补偿的基础准则 |
4.4.3 无功补偿的标准 |
4.4.4 根据功率因数进行补偿 |
4.4.5 根据无功经济当量进行无功补偿 |
4.4.6 各种供电方式的无功经济当量 |
4.5 配电网技术改造 |
4.5.1 新民地区10kV线路技改规划 |
4.5.2 筛选三条10KV线路做线损对比 |
4.6 配电网技术改造筛选线路对比分析 |
4.6.1 姜屯变电所10KV红岭线 |
4.6.2 胡台供电所10KV新城甲线 |
4.6.3 梁山变电所10kV梁山线干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 |
致谢 |
(4)温州配电自动化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配电自动化馈线保护基本知识 |
2.1 配电自动化馈线保护概述 |
2.2 变电站馈线出口保护 |
2.2.1 电流速断保护 |
2.2.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
2.2.3 过电流保护 |
2.2.4 重合闸保护 |
2.3 普通柱上真空开关保护 |
2.3.1 普通柱上真空开关保护工作原理 |
2.3.2 普通柱上真空开关保护特性 |
2.4 熔断器保护 |
2.4.1 熔断器保护工作原理 |
2.4.2 熔断器保护特性 |
2.5 智能开关保护 |
2.5.1 智能开关保护功能 |
2.5.2 智能开关保护特性 |
2.6 配电线路保护基本要求与各类开关适用性分析 |
2.6.1 配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基本要求 |
2.6.2 配电线路各类开关保护适用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简单架空配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3.1 配电网架空分支线保护的影响因素 |
3.2 配电网架空分支线分类及整定简化原则 |
3.2.1 架空分支线的分类和定义 |
3.2.2 架空分支线保护配置与整定简化计算原则 |
3.3 配电网架空分支线保护配置与整定 |
3.3.1 架空一级分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3.3.2 架空二级分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3.3.3 架空三级分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3.3.4 架空配变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3.4 简单架空配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简单配电网电缆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4.1 配电网电缆线路保护的影响因素 |
4.2 配电网电缆分支线分类及整定简化原则 |
4.2.1 电缆分支线的分类和定义 |
4.2.2 电缆分支线保护配置与整定简化计算原则 |
4.3 配电网电缆分支线保护配置与整定 |
4.3.1 电缆一级分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4.3.2 电缆配变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4.4 简单电缆配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配电网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5.1 复杂配电网线路保护的影响因素 |
5.2 复杂配电网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简化原则 |
5.3 复杂配电网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5.3.1 单联络架空与电缆混合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5.3.2 双环网电缆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G市市区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 |
1.2.2 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技术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G市配网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
2.1 配网基本概况 |
2.1.1 上级电源情况 |
2.1.2 网架结构水平 |
2.1.3 装备技术水平 |
2.1.4 用电负荷情况 |
2.1.5 配网综合评价 |
2.2 设备运行状况 |
2.3 中压故障分析 |
2.3.1 按区域属性分析 |
2.3.2 故障跳闸性质分析 |
2.3.3 故障跳闸开关分析 |
2.3.4 故障天气情况分析 |
2.3.5 按故障原因分析 |
2.4 设备缺陷分析 |
2.4.1 缺陷总体情况 |
2.4.2 缺陷原因分析 |
2.4.3 紧急重大缺陷分析 |
2.5 主要问题分析 |
2.5.1 网架结构方面 |
2.5.2 装备技术方面 |
2.5.3 运行管理方面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基于ETAP的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 |
3.1.1 架空(混合)线路典型接线评估模型 |
3.1.2 电缆线路典型接线评估模型 |
3.2 配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网架结构水平 |
3.2.2 装备技术水平 |
3.2.3 运行管理水平 |
3.3 评估参数与指标体系 |
3.3.1 评估参数 |
3.3.2 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市市区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薄弱环节辨识分析 |
4.1 停电时间分解 |
4.2 供电可靠性评估 |
4.3 薄弱环节辨识分析 |
4.4 薄弱环节可靠性提升策略及效果分析 |
4.4.1 南清风线可靠性提升策略及效果分析 |
4.4.2 北中北线可靠性提升策略及效果分析 |
4.4.3 南蔡家线可靠性提升策略及效果分析 |
4.4.4 北芦笛线可靠性提升策略及效果分析 |
4.4.5 北江东线可靠性提升策略及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市市区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策略及工作建议 |
5.1 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策略 |
5.1.1 网架结构方面 |
5.1.2 装备技术方面 |
5.1.3 运行管理方面 |
5.2 G市市区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策略及效果评估 |
5.2.1 提升配电线路可转供电率 |
5.2.2 提升配电线路绝缘化率及电缆化率 |
5.2.3 配电线路加装智能故障指示器 |
5.2.4 使用配电自动化智能开关或智能跌落式分段器 |
5.2.5 提升运维管理水平,降低配电线路故障率 |
5.2.6 加强综合停电管理,严控预安排停电计划 |
5.2.7 综合策略 |
5.3 实际应用效果分析 |
5.4 G市市区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工作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降低10千伏农村配网故障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做的工作 |
2 祥符供电公司配电网现状分析 |
2.1 电网规模 |
2.2 配网管理模式分析 |
2.3 配电线路运行状况及分析 |
2.4 配电变压器运行状况及分析 |
2.5 小结 |
3 祥符供电公司配电网故障统计分析 |
3.1 配网故障数据统计 |
3.2 按照故障发生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
3.3 按照故障线路管理单位统计分析 |
3.4 按照故障线路具体分析 |
3.5 按照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
3.6 小结 |
4 故障防范措施及实施成效 |
4.1 预防外力破坏 |
4.2 预防自然灾害 |
4.3 预防设备本体故障 |
4.4 预防管理原因造成线路故障 |
4.5 具体落实措施 |
4.6 取得的成效 |
4.7 成效总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1:祥符公司 10kV配网故障情况汇总表(2014年) |
附表 2:祥符公司 10kV配网故障情况汇总表(2015年) |
个人简介 |
(7)配电网配电价格定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业扩工程投资界面现状 |
1.2.1 现状分析 |
1.2.2 存在问题 |
1.3 输配电成本分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边际成本法 |
1.3.2 综合成本法 |
1.4 负荷特性电价理论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2章 增量配电网定价方法研究 |
2.1 增量配电网发展现状 |
2.2 增量配电网定价方法 |
2.3 英国配电网定价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计及负荷特性的配电价格定价模型 |
3.1 配电成本在各电压等级之间的分摊 |
3.1.1 分电压等级核算年费用成本 |
3.1.2 计算年容量单位成本 |
3.1.3 计算不同电压等级客户贡献占比 |
3.2 基于负荷特性的配电定价模型 |
3.2.1 影响配电成本的主要因素 |
3.2.2 不同用户类型的配电费结构 |
3.2.3 容量电费(或固定电费)分摊比例 |
3.2.4 电量电费的计算 |
3.2.5 SC费用的计算 |
3.2.6 电量电费的调整 |
3.2.7 超额无功电费的计算 |
3.2.8 根据核定的准许收入调整配电价格 |
3.3 增量配电网对标配电定价模型 |
3.3.1 配网区域划分 |
3.3.2 将准许收入分摊到各电压区段 |
3.3.3 每配送单位电量分摊的准许收入 |
3.3.4 对标配电价格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算例分析 |
4.1 算例数据 |
4.2 各电压等级年单位容量成本计算 |
4.3 峰谷时段划分结果 |
4.4 用户配电费计算 |
4.4.1 0.4kV用户配电费 |
4.4.2 10kV用户配电费 |
4.4.3 110kV及以上用户配电费 |
4.4.4 平衡配电费与准许收入的偏差 |
4.4.5 用户接入电压等级和负荷特性对配电费测算结果的影响 |
4.4.6 SC系数对配电费测算结果的影响 |
4.5 增量配电网对标配电价格计算 |
4.5.1 各电压区段准许收入分摊计算 |
4.5.2 对标价格调整系数计算 |
4.5.3 对标配电价格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下一步工作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浅谈乌海电业局10kV配电变压器的选择与安装(论文提纲范文)
1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 |
1.1 位置选择 |
1.2 容量选择 |
1.3 型号选择 |
2 配电变压器的安装 |
2.1 变压器的安装 |
2.2 避雷器的安装 |
2.3 跌落式熔断器、熔断开关的安装 |
2.4 引下线的安装 |
3 接地装置 |
(9)佛山电网设备库存定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管理模式现状及挑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数据分析 |
2.1 数据收集概述 |
2.2 数据分析概述 |
2.3 出库数据分析 |
2.3.1 出库物资总量分析 |
2.3.2 出库物资领用部门分析 |
2.3.3 各专业领用物资分析 |
2.3.4 出库物资类别分析 |
2.3.5 出库物资来源分析 |
2.4 抢修项目数据分析 |
2.4.1 抢修项目分析 |
2.5 缺陷数据分析 |
2.5.1 分析过程说明 |
2.5.2 分析结果 |
2.5.3 结论 |
2.6 数据分析总结 |
2.6.1 备品备件管理问题分析 |
2.6.2 备品备件管理建议 |
第三章 备品备件安全库存模型 |
3.1 模型总体框架 |
3.2 专家预测候选备品备件集处理 |
3.2.1 初始备品备件集 |
3.2.2 筛选初始备品备件集 |
3.3 最终备品备件候选集处理 |
3.3.1 抢修出库备品备件类型集C |
3.3.2 缺陷抢修所需备品备件类型集Q |
3.3.3 最终备品备件类型集D |
3.4 备品备件数量预测 |
3.4.1 需求模式 |
3.4.2 安全库存计算路线 |
3.4.3 定性定量选择策略 |
3.4.4 抢修出库备品备件定性算法 |
3.4.5 缺陷抢修所需备品备件定性算法 |
3.4.6 基于模糊的逻辑综合判断专家数据 |
3.4.7 定量预测方法 |
3.5 最小最大库存量计算 |
第四章 备品备件安全库存模型数据推演 |
4.1 数据模型简介 |
4.2 算法类型选择 |
4.3 定量算法推演结果 |
4.3.1 定量算法简介 |
4.3.2 定量算法预测结果 |
第五章 一级仓+急救包模式 |
5.1 急救包 |
5.1.1 急救包定义 |
5.1.2 急救包设置急救包设置要求 |
5.1.3 急救包存储范围 |
5.2. 佛山供电局急救包管理现状 |
5.2.1 急救包储备方案 |
5.2.2 急救包储备物资管理现状 |
5.2.3 急救包物资使用情况 |
5.3. 一级仓+急救包模式的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论文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配网带电作业风险分析 |
2.1 配网带电作业危险因素识别 |
2.1.1 配网带电作业方式 |
2.1.2 带电作业工序 |
2.1.3 带电作业危险因素识别 |
2.1.4 带电作业危险因素识别 |
2.2 配网带电作业伤害事故频率及后果 |
2.2.1 带电作业伤害事故分析 |
2.2.2 带电作业事故树分析结论 |
2.3 带电作业事故控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分析 |
3.1 LECD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法分析 |
3.1.1 运用LECD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方法分析的目的 |
3.1.2 半定量计算方法 |
3.1.3 制定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 |
3.1.4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方案 |
3.2 配网带电作业风险伤害分析 |
3.2.1 配网带电作业风险伤害分析 |
3.3 配网带电作业风险伤害分级 |
3.3.1 配网带电作业风险伤害后果分级 |
3.3.2 配网带电作业风险伤害可能性分级 |
3.3.3 配网带电作业暴露于各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系统 |
4.1 10kV配网带电作业风险危险性评价 |
4.2 10kV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系统 |
4.2.1 10kV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的意义 |
4.2.2 10kV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表 |
4.3 10kV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应用 |
4.3.1 在专业管理方面的应用 |
4.3.2 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
4.3.3 在培训工作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
5.1 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技术控制措施 |
5.1.1 现场作业安全技术控制措施 |
5.1.2 工器具及遮蔽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安全控制措施 |
5.2 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
5.2.1 作业计划管理 |
5.2.2 作业规范化管理 |
5.2.3 配网带电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管理 |
5.3 防控措施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跌落式熔断器资料汇编(论文参考文献)
- [1]跌落式熔断器资料汇编[J]. 龙复为. 高压电器, 1967(03)
- [2]一种用于熔断器节省的快速断路器研究[D]. 梁伟朋.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3]新民10kV高损线路改造对线损影响的分析研究[D]. 赵铁臣.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4]温州配电自动化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研究[D]. 江小军.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5]G市市区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D]. 李景顺. 广西大学, 2020(07)
- [6]降低10千伏农村配网故障率研究[D]. 耿冲. 郑州大学, 2016(02)
- [7]配电网配电价格定价方法研究[D]. 梁倩园.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浅谈乌海电业局10kV配电变压器的选择与安装[J]. 孙伟红,张志强,赵海林.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6(02)
- [9]佛山电网设备库存定额研究[D]. 陈应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10]配网带电作业风险评价分析及对策研究[D]. 叶凌. 福州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