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H37合金取消一次固溶热处理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友刚,柴小东[1](2021)在《浅谈对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标准的理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国内外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主要标准做了浅显的分析比较,并对今后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的质量控制提出笔者的看法。
刘九龙[2](2021)在《“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文中认为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控制和保护系统的伺服机构,其密封壳是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的一部分。"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与二代加堆型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在结构上有所不同。本文通过首台"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的制造,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分析了密封壳原材料、焊接、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难点及影响质量的因素,总结提出了"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在原材料、焊接、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康永林[3](2021)在《“十三五”中国轧钢技术进步及展望》文中提出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推动下,中国轧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进步、成就显着,呈现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大数据、互联网、数字化与智能化等现代科技为高质量、高性能钢材研发生产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先进高效的手段,钢材产量从2016年10.48亿t增加到2020年13.25亿t,高性能钢材自给率超过98.5%,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了关键基础材料支撑。仅就"十三五"期间中国轧钢技术的发展进步情况和代表性科技成果作简要介绍分析,重点介绍了中国轧钢产品生产总体情况和轧钢技术取得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并从轧制工艺基础与组织调控,绿色化轧制,数字化与智能化轧制,高强度、高性能热轧产品开发及先进热轧技术,高性能、高强度、高精度冷轧产品及先进冷轧技术等方面对代表性科技成果的关键技术点及应用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最后,对未来轧钢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张新,刘鸿羽,车昶,谢华生,赵军,刘时兵,刘宏宇,张爱博[4](2021)在《钛合金低成本成形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钛合金作为一种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已得到了大量应用,目前,钛合金材料低成本化以及钛合金成形的低成本化已成为国内外钛工业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文中首先介绍了低成本合金化的新型钛合金材料,然后介绍了钛合金低成本熔炼及精密铸造技术,最后介绍了钛合金短流程制备成形技术,为钛合金材料及成形技术的低成本化提供了发展思路。
李忠义[5](2021)在《X70和X90管线钢强韧性能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X70和X90的优化以及对管线钢显微组织、工艺和性能的研究,本文认识到在更高强度管线钢的开发和优化中需要充分发挥铌和其他合金元素的晶界强化作用,合理地设计晶界强化、晶内第二相强化和显微组织组成。理解关键合金元素的作用机制,充分地发挥各合金元素的作用、最有效率地使用合金元素是本文的目标。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同时提升对促进更高强度等级管线钢更快进入实际应用非常有帮助。首先,本文以X70M管线钢为研究对象,从9.5 mm规格逐步到20.6 mm厚度规格,化学成分设计基本不变,但是随着厚度的增加,板卷和钢管的强韧性能尽量提高或保持相近的水平。精简化学成分设计的17.5 mm厚度规格X70获得了 535 MPa的屈服强度、663 MPa的抗拉强度,-60℃冲击功KV8大于350 J;因为成分简单、强韧性能优异,使X70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分析解剖对象,便于在成分、显微组织、轧制和冷却工艺等方面找出对提高管线钢强韧性能最有效的因素并应用于X90的开发和优化。其次,本文在X90的开发过程中实践了上述减量化的设计方法。增加铬钼镍铜等合金元素的含量来开发X90,虽然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但也会降低材料韧性。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轧制变形期间的奥氏体亚动态再结晶使实际变形量减小了,这制约X90性能的提升。通过降低合金含量,优化轧制规程设计,采用快速冷却低温卷取工艺,开发出了符合技术要求的高韧性X90板卷。第三,本文将X70、X80和X90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研究了管线钢的显微组织特征:它们的相同点是显微组织类型相近,通过不同取向针状铁素体的分割作用以及丰富的位错胞状结构有效地细化了晶粒;不同点在于针状铁素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含量的相对比例、晶粒大小、位错密度等。管线钢中除了 10~100nm尺寸不等的TiN、Nb(C,N)复合析出物外还存在10 nm及以下尺度的圆形析出物。在X70钢中观察到的尺寸约5 nm的椭圆形析出物确认是碳化铌。通过三维原子探针试验在X70钢中发现碳、铌和磷元素在晶界的偏聚,铌元素的偏聚程度最大,磷、碳次之。晶界处铌的最大原子百分含量达到0.29和0.47at.%,是基体中铌含量0.039at.%的7.5~11.9倍。电子能量损失谱测试结果表明,铁在晶界处的3d电子占据数比在晶界内的高,表明晶界结合得到了增强。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铁的3d轨道和铌的4d轨道的相互作用,晶界系统的电子态密度分布向低能区域移动,晶界处铁的3d电荷增加,这为晶界结合提供了更多的电子,从而增强了晶界结合,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甘洪岩[6](2020)在《GH4169合金航空叶片楔横轧制坯心部缺陷及组织调控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温合金叶片是航空、航天、舰船、能源等领域动力装备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锻坯的微观组织及性能是保证叶片质量的关键。目前,高温合金叶片类零件少无余量精密塑性成形制坯工艺复杂。锻坯通常采用热挤压、热锻成形和机械加工等多道次加工,效率和精度低、组织性能与成形精度难以协同控制。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叶片类复杂曲面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发展一种代替热挤压工序,实现高效、高精度、成形控性一体化的制坯方法成为叶片类零件高效精密成形的关键。楔横轧是一种高效、近净成形技术,已在黑色金属轴类件制坯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镍基高温合金这种典型的航空难变形材料零件,楔横轧成形的研究很少,尤其在心部缺陷控制及微观组织演化规律的研究方面缺乏理论上的认识,制约了楔横轧技术在叶片类复杂锻件制坯中的工程应用。本文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GH4169合金楔横轧加工过程的心部缺陷形成机理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为GH4169合金叶片类零件楔横轧制坯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采用等温压缩试验定量研究热变形工艺对GH4169合金微观组织及δ相演变规律的影响,探索GH4169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及片层状δ相的溶解断裂行为。通过对变形后GH4169合金试样的微观组织,δ相形貌及位错分布进行表征,建立片层状δ相的球化过程模型,揭示片层状δ相在热变形过程中的球化机理。通过对GH4169合金楔横轧过程进行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轧制工艺及模具结构对楔横轧成形的影响,研究轧制过程中应力应变状态、金属流动、损伤等的演化规律,探讨第二相及动态再结晶对心部缺陷的影响,揭示GH4169合金楔横轧心部缺陷形成机理。研究发现:轧件心部金属有径向异常流动的趋势,是导致心部疏松的重要原因;且异常流动区域存在临界半径,可以通过控制轧制速度、展宽角和断面收缩率来减小异常流动的临界半径;片层状δ相易导致轧件心部出现微裂纹,楔横轧成形使片层状δ相发生变形,转变成短棒状或颗粒状,促进动态再结晶,对心部疏松缺陷起到愈合作用。采用金相显微镜(O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扫描电镜(SEM)和定量X射线扫描(XRD)技术对不同热处理状态GH4169合金楔横轧件微观组织及δ相形貌、含量等进行表征。研究GH4169合金楔横轧件晶粒取向、孪晶、取向差分布以及织构类型,探讨GH4169合金楔横轧制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及动态再结晶机制,为精确调控轧件微观组织及δ相演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楔横轧成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由轧件表层逐渐向心部扩展,楔横轧GH4169合金动态再结晶晶粒中存在不同变体类型的孪晶;动态再结晶机制为非连续动态再结晶;在相同的轧制工艺条件下,预析出δ相GH4169合金轧件表层δ相在轧制过程中完全球化,以颗粒状分布在晶界上,为动态再结晶提供了更多的形核质点,促进了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有利于获得细小的再结晶晶粒;预析出δ相使GH4169合金的变形激活能增加,抑制了变形向心部扩展。研究GH4169合金楔横轧过程中δ相演变规律,分析楔横轧成形对δ相形貌、含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探讨楔横轧成形过程中δ相与动态再结晶的相互作用机制;阐述楔横轧成形对GH4169合金δ相析出规律的影响及其析出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楔横轧成形过程中δ相以扭转断裂为主,楔横轧变形促进了 δ相的析出。通过改变楔横轧成形断面收缩率可以调控GH4169合金中δ相的析出形貌、含量及分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针对某型号GH4169合金叶片进行楔横轧制坯试验,对轧件的微观组织、δ相形貌以及轧件力学性能进行观测。对比分析不同轧制工艺参数下GH4169合金楔横轧件的室温拉伸性能及轧件硬度分布规律,探讨楔横轧成形对GH4169合金屈服强度的影响;采用SEM观测了拉伸件断口形貌,分析了拉伸断裂类型。试验结果表明:轧制后轧件的硬度提高,室温抗拉强度明显升高,轧件断口形貌呈均匀等轴韧窝状,为韧性断裂。
李勇[7](2019)在《新型低合金耐热钢T23再热裂纹产生机理及成分改良的研究》文中指出T23钢是一种新型蠕变强度增强型铁素体耐热钢,具有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等特点,还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优异的高温蠕变性能,是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部件的理想材料。然而,在电厂的应用中发生过多起再热裂纹引起的T23接头开裂导致水冷壁或再热器的爆管和泄漏事故,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T23钢再热裂纹形成机理尚不清楚,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T23钢再热裂纹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化学成分对其再热裂纹的影响,探讨抗再热裂纹T23钢的成分改良设计。本文先研究T23钢再热裂纹形成机理。采用插销试验和模拟粗晶区短时蠕变破断试验,对商用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进行评估,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对断口微观形貌、裂纹特征、析出相和晶界附近合金元素的贫化进行表征和分析,确定导致再热裂纹的关键因素,揭示再热裂纹形成机理。随后进一步研究T23钢粗晶区在650°C、0240 h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评价粗晶区时效前后的再热裂纹敏感性,分析组织状态对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对T23钢再热裂纹机理的认识,并建立预测在役T23接头再热裂纹敏感性的硬度判据。在确认晶界M23C6析出弱化晶界是导致T23钢再热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之后,研究碳、硼和钛等元素对M23C6析出行为及再热裂纹的影响,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分析硼元素在粗晶区组织转变过程中的偏聚行为,揭示碳、硼和钛等元素影响再热裂纹的机理。最后,对多组不同含碳量和含硼量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进行评估,构建了碳和硼含量与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关系,提出改良型抗再热裂纹T23钢的合金设计,并提出了预测T23钢再热裂纹的成分判据。研究结果表明:(1)高温拉伸过程中晶界析出的M23C6型碳化物弱化晶界是导致再热裂纹的主要原因,晶内析出的M23C6和M7C3型碳化物强化晶内是导致再热裂纹的次要原因,晶内MX型碳化物在高温拉伸过程中析出很少,不是导致T23钢再热裂纹的直接原因。晶界M23C6从两个方面弱化晶界,一是促进孔洞形核,二是造成附近基体合金元素贫化。(2)在再热过程中,粗晶区组织发生回复及再结晶,位错密度下降,亚晶粒(板条)尺寸增大;在较短时间(24h)内晶内析出M3C、M7C3和少量的M23C6,晶界析出大量M23C6,在较长时间(2448 h)后MX在晶内大量析出;组织转变使硬度逐渐下降,再热裂纹敏感性也逐渐降低。时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使晶内强度下降,晶界附近合金元素均匀化,组织也渐趋稳定。在高温拉伸过程中,组织不会发生明显的转变,有效避免了晶界弱化和晶内强化,缩小了晶内和晶界的强度差,因而塑性变形能力提升,再热裂纹敏感性下降。当粗晶区的硬度低于250 HB,对再热裂纹不再敏感,250 HB是粗晶区组织对再热裂纹不敏感的临界硬度值。(3)降低碳含量可以降低粗晶区晶内强度,减少晶界M23C6相的析出,减轻晶界的弱化,从而降低晶内和晶界的强度差,降低再热裂纹敏感性。(4)硼元素在焊后偏聚于粗晶区晶界,一方面起到直接强化晶界的作用,另一方面抑制了再热过程中晶界M23C6的析出长大,使得晶界强度得以保持,缩小晶内与晶界的强度差。因而,塑性变形也在晶内产生,使得整体塑性得到提升,再热裂纹敏感性降低。(5)钛对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直接影响较小,远低于碳和硼的影响。虽然钛与碳的结合力强于铬、钒和钨,但其在短时间内难于形成MX相,不会造成晶内强化,且对M23C6相的析出没有影响,这是适当增加钛对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影响不大的主要原因。(6)碳和硼对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最为显着,调整硼和碳的含量满足:[%B]>-1.4×[%C]2+0.35×[%C]-0.0115关系时,得到对再热裂纹不敏感的改良型T23钢。综合各元素的影响,提出以下预测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判据:FS=10C+0.47Cr+0.14Mo+0.038W-58.9B-1.45,当FS≥0,敏感;当FS<0,不敏感。本论文丰富和发展了低合金钢焊接性理论,解决了制约新型低合金耐热钢T23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对于高参数火电机组的材料应用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方烽[8](2019)在《薄带连铸流程制备电工钢的组织演变与织构调控》文中指出电工钢主要用作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转化设备的导磁铁芯,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功能材料,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制备水平的标志之一。“中国制造2025”、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计划对电工钢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薄带连铸工艺亚快速凝固和近终成形特点在电工钢组织、织构和抑制剂控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围绕薄带连铸制备高品质电工钢的关键工艺和机理,系统研究了薄带连铸电工钢化学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取向硅钢抑制剂控制难度大且种类受限问题,利用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在析出物调控方面的优势,设计以MnS和AlN为基础抑制剂,分别添加Nb和Bi作为辅助抑制剂的取向硅钢成分,显着增强了抑制力并提高了磁性能。结果表明,在凝固-冷却阶段,常规抑制剂铸带中抑制剂元素多处于固溶状态,少量MnS在晶界析出,AlN析出被抑制。含Nb铸带中部分NbN在晶内细小析出。含Bi铸带中MnS和AlN在晶内弥散析出。在冷轧-退火阶段,新型抑制剂取向硅钢中析出物分布密度提高且平均尺寸减小,在初次再结晶退火板中了形成了细小弥散的抑制剂。含Nb钢中高密度的细小NbN析出可明显细化组织并提高γ织构强度。含Bi钢中大量的MnS和AlN析出物促进冷轧剪切变形和再结晶Goss织构的形成。最终含Bi和含Nb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组织完善,磁感值B8分别达到1.91和1.88 T,而常规抑制剂取向硅钢B8为1.84 T。(2)研究了热处理和轧制工艺对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薄带连铸抑制剂元素过饱和固溶的特性可拓宽后续析出调控的工艺窗口,结合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的工艺特点,提出了取消常化工序、中间退火过程采用低温罩式退火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热处理工艺。研究表明,缓慢加热(60℃/h)至低温(850~950℃)的模拟罩式退火工艺,抑制剂尺寸细小且析出充分,有效阻碍组织粗化,降低了析出调控对常化工序的依赖性,磁感值B8达到1.93 T。快速加热(20℃/s)的连续退火工艺最优温度为950~1050℃,磁感值B8为1.87 T。针对铸态组织冷轧变形易导致初次再结晶组织不均匀的问题,采用温轧替代冷轧,利用动态应变时效效应实现了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组织优化和磁性能提升。结果表明薄带连铸取向硅钢在200~400℃温轧变形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动态应变时效,可破碎粗大铸态组织并提高基体变形储能,不同取向晶粒内均形成了高密度剪切带,有利于Goss和γ织构的形成。初次再结晶组织细小均匀,二次再结晶组织完善,其中300℃温轧工艺磁感值B8达到1.88 T,较冷轧工艺提高0.1 T。(3)针对薄规格取向硅钢中表面效应导致的抑制剂易过早失效的问题,设计MnS、(Nb,V)N和AlN析出物“接力”提供全程稳定抑制力,实现了抑制剂诱发极薄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成功制备了 0.08~0.15 mm厚度规格的高磁感极薄取向硅钢。对比实验中,取向硅钢成品板(B8=1.88 T)经冷轧和初次再结晶退火后形成了较强的Goss和α*织构。高温退火过程中,正常长大的{210}<001>和{411}<148>取向晶粒会阻碍发达Goss织构的形成,0.08 mm高温退火板磁感B8为1.88 T。区别于常规利用织构遗传方法,基于复合抑制剂设计的薄带连铸流程可实现抑制剂诱发极薄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高温退火过程中,MnS、(Nb,V)N和AlN在950~1050℃温度区间“接力”提供全程稳定抑制力,这种协同作用的复合抑制剂设计,可有效避免表面效应导致的抑制剂过早失效而稳定基体组织,最终确保极薄取向硅钢中准确Goss晶粒发生完善二次再结晶。0.08 mm极薄取向硅钢磁感B8高达1.97 T,较常规工艺提高0.09 T。(4)研究了薄带连铸取向硅钢Goss织构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明确了冷轧过程剪切变形行为对再结晶形核的影响,并阐明了高能晶界和抑制剂对Goss晶粒选择性长大的作用机理,为二次再结晶调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薄带连铸硅钢冷轧过程中发生剧烈剪切变形,剪切带区域晶体倾向于以弹性模量最小的<0.01>方向平行于轧向。再结晶初期,这种η取向的剪切带使其优先形成Goss和Cube等取向晶核。其中,在{111}<112>变形基体内部的剪切带上形成的Goss晶核取向度高,可作为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的有效“种子”,而非传统认为的Goss织构只能起源于热轧板次表层。二次再结晶过程中,Goss晶粒具有较高比例的高能晶界,这一特性使其能够较早脱钉并快速迁移长大。高能晶界机制起作用的前提是抑制剂提供持续抑制力,从而确保异常长大的Goss晶粒能够完全吞并细小基体组织。抑制剂过早失效,其他取向晶粒长大明显,无法形成统一的Goss织构。(5)发现了铸带中{100}取向晶粒受控异常长大的特殊现象,利用其遗传性实现了高磁感强{100}织构无取向硅钢制备,并阐明了薄带连铸无取向硅钢中Cube晶粒的形核机制。结果表明,薄带连铸Fe-1.5%Si铸带在铁素体区上限温度进行等温氢气退火过程中,中间层粗大{100}柱状晶通过亚晶聚合和吞并表层细小晶粒而快速获得尺寸优势,并在表面能效应影响下发生了 {100}取向晶粒的异常长大。冷轧过程中,基体取向沿λ和α*取向线向{115}<120>和α织构({118}<110>~{113}<110>)转动。冷轧板中剪切带等变形剧烈区域会保留部分Cube取向且没有形成明显的γ织构。Cube晶粒形核位置主要有三种:①{411}<148>变形基体晶界和剪切带;②{114}<110>变形基体晶界;③{112}<110>~{111}<110>变形基体内部γ取向剪切带。最终退火板中形成了发达的Cube织构,轧向和横向磁感B50分别达到1.87和1.86 T,对应铁损值P1.5/50分别为4.1和4.2 W/kg。与现有同级别高磁感无取向硅钢产品相比,磁感提高0.11 T。
张琰斌[9](2018)在《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固溶处理研究及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因其优异的高温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的关键热端部件。随着对合金承温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合金中难熔元素含量不断提高,发展到第三代单晶时难熔元素含量已超过20 wt.%,同时Re元素含量提高到46 wt.%。虽然难熔元素的增加能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但同时也给固溶处理带来严峻考验:首先,难熔元素特别是Re元素的扩散系数比其他元素低几个数量级,均匀化困难;其次,难熔元素会加重合金的枝晶偏析,导致共晶含量增多,增加固溶处理难度;最后,偏析加重的同时,合金的初熔温度降低,而γ′的溶解温度则升高,导致热处理窗口大幅度减小。虽然,分步固溶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但仍存在耗时长、残余偏析严重等问题,因此,高代次单晶高温合金的固溶处理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以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斜坡固溶处理、重熔固溶处理、短时固溶处理等方法,从固溶时间、固溶温度和枝晶组织尺度三方面优化固溶处理工艺,逐步提高固溶效果;通过对热处理组织的系统分析,阐明固溶效果对蠕变性能的影响机制,建立固溶工艺-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基准对比法,根据固溶处理过程中共晶的溶解动力学过程建立基准,准确判别合金在固溶处理中是否发生初熔,并获得初熔温度区间。进一步提出微区成分模拟方法,获得合金的初熔温度为1265℃,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了该初熔温度的准确性。(2)采用点阵法和DICTRA动力学模拟软件研究固溶处理过程中残余偏析的变化情况,发现在最高温度1330℃下进行固溶处理,随着固溶时间从30h延长到35h,残余偏析减轻,其中Re元素的偏析比从2.15降低到1.93。随着残余偏析降低,时效处理后γ′的平均尺寸和体积分数都略微减少,γ′尺寸分布更均匀。(3)提出了斜坡固溶处理方法代替传统分步固溶处理,使固溶处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固溶温度升高-均匀化速度提高-偏析降低-初熔温度提高-固溶温度进一步升高。斜坡固溶处理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在更高的温度上以提高固溶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初熔,可使固溶处理温度从1330℃提高到1337℃,降低合金的残余偏析,其中Re的偏析比从2.15降低到1.89。(4)提出重熔固溶处理方法,在固相线以上进行固溶处理,通过后续固溶处理消除初熔组织。重熔固溶处理的温度从常规固溶处理温度的1330℃提高到1360℃,固溶处理时间从30h缩短到28.6h,残余偏析有所降低,其中Re的偏析比从2.15降低到1.87。(5)研究了组织尺度对固溶处理的影响,开发了短时固溶处理工艺。采用LMC高梯度定向凝固技术,将合金的一次枝晶间距从260μm细化到83μm,固溶温度从1330℃提高到1340℃,固溶时间从30h缩短到25h。由于固溶温度提高且扩散距离缩短,经过短时固溶处理后残余偏析显着降低,其中Re的偏析比从2.15降低到1.17。(6)根据固溶处理过程中的扩散通量差计算固溶微孔孔隙率,发现随着固溶处理时间延长,固溶微孔孔隙率先增加后减小。当枝晶的一次枝晶间距从260μm细化到83μm,元素均匀化程度增加,因此固溶微孔的孔隙率从0.41%减少到0.12%。(7)不同固溶处理工艺减轻合金的残余偏析作用有所不同。其中通过细化枝晶间距来优化固溶处理的优化效果最佳,其次是通过提高固溶温度,而延长固溶时间的优化效果最差。(8)优化固溶处理工艺可显着提高合金力学性能。随着合金的残余偏析降低,γ′尺寸均匀性和γ基体通道尺寸的均匀性均增加,合金的性能得到优化,在1100℃/150 MPa下蠕变寿命从经过常规分步固溶处理的105.5h最高提高到141.1h。
郭海锋[10](2013)在《含碲镍基合金粉末材料的等温时效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主要研究等温时效对含碲镍基合金粉末材料性能的影响。镍基合金硬度较高,属于脆性材料。对碲镍铬合金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可以稳定合金的相组织、细化晶粒,改善其机械性能,使其适用于更广的工况环境。通过比较合金固溶时效前后显微组织变化,对合金进行物相分析、机械性能测试、物化性能测试等,探讨碲镍铬合金的等温时效机制。针对上面的情况,本论文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分析、显微硬度检测,通过压缩实验、耐腐蚀实验和热处理等实验,确定合适的碲镍铬粉末烧结工艺,研究固溶时效处理对碲镍铬合金显微组织结构变化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样尺寸为Ф6mm×15mm时,碲镍铬合金的烧结工艺为1200℃/4h/炉冷时,合金组织规则,致密。合金的固溶时效机制为1000℃/3h/水淬+700℃/2h/炉冷。碲镍铬合金热处理后成分更加均匀,晶粒细密,析出相(黑色小点状物)数量增多且更加细小弥散。硬度和抗压强度略微降低,但其相对压缩率增加,塑性性能变好,综合力学性能提高。将固溶时效后碲镍铬合金试样置于750℃熔融盐做高温熔盐腐蚀试验,等温加热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在熔盐腐蚀实验初期,固溶处理后由于碳化物的析出,合金耐蚀性较强,属于耐蚀的。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合金晶界贫铬区点蚀加剧,材料的腐蚀较严重,属不耐蚀。碲镍铬合金在熔盐中开始腐蚀阶段,腐蚀产物在合金表面形成一次氧化膜,与基体连接在一起,延缓合金的腐蚀速率;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产物从合金表面脱落,腐蚀速率加快。电化学腐蚀,腐蚀介质为H2SO4溶液。固溶时效热处理后合金相成分变化不大,但晶粒尺寸长大、晶内MC大量回溶,而在晶界处MC析出,组织结构均匀致密,所以碲镍铬合金耐腐蚀性能提高。时效热处理后晶界处Cr23C6析出引起晶界附近贫Cr,所以在晶界处容易发生晶间腐蚀。经过固溶时效热处理的碲镍铬合金和原始试样相比,极化曲线特征值各参数发生显着变化,Icrit和钝化电流显着增大,击穿电位Eb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说明固溶时效热处理可以提高碲镍铬合金整体的耐腐蚀性能。
二、GH37合金取消一次固溶热处理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H37合金取消一次固溶热处理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2)“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特点 |
1.1 主要技术要求 |
1.2 与二代加堆型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区别 |
2 “华龙一号”密封壳制造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要点 |
2.1 密封壳制造流程 |
2.2 原材料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 |
2.2.1 密封壳上段、贯穿件及焊材原材料 |
2.2.2 影响密封壳原材料质量的因素 |
2.2.3 密封壳原材料质量监督控制要点 |
2.3 密封壳焊接过程质量控制重点 |
2.3.1 密封壳异种金属对接焊技术要求 |
2.3.2 密封壳异种金属对接焊的难点 |
2.3.3 “华龙一号”密封壳对接焊的改进。 |
2.3.4 密封壳对接焊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
(1)密封壳对接焊质量影响因素 |
(2)密封壳对接焊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
2.3.5 密封壳焊接射线检查“黑线”显示 |
2.4 密封壳机加工质量控制重点 |
2.4.1 密封壳加工难点 |
2.4.2 密封壳加工质量控制要点 |
3 总结 |
(3)“十三五”中国轧钢技术进步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三五”期间中国轧钢产品生产总体情况 |
1.1钢材总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
1.2板带材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
1.3长材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
1.4无缝钢管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
2“十三五”期间中国轧钢技术取得的代表性科技成果情况 |
3 轧制工艺基础与组织调控技术 |
3.1 轧制塑性变形理论与数值模拟分析 |
3.1.1 全轧程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优化,多场、多尺度模拟计算分析 |
3.1.2 高强钢轧材中的残余应力预测分析 |
3.1.3 热轧、冷轧板形分析与控制理论 |
3.2 基于M3组织调控的钢铁材料基础理论与高性能钢技术 |
3.3 新一代控轧控冷理论与技术 |
3.4 薄板坯连铸连轧钢中纳米粒子析出强化与控制理论 |
3.5 钢材组织性能精确预报、监测与控制理论技术 |
4 绿色化轧制生产工艺技术 |
4.1 热带无头轧制及超薄带钢生产技术 |
4.2 热轧板带材表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 |
4.3 长型材绿色化低能耗铸轧衔接技术 |
4.4 薄带铸轧技术 |
4.5 高鲜映性免中涂汽车外板制造技术 |
4.6 铁素体轧制技术 |
4.7 多线切分轧制技术 |
5 数字化、智能化轧制技术 |
5.1 大型复杂断面型钢数字化高质量轧制理论与技术 |
5.2 柔性化45m/s高速棒材关键技术与装备 |
5.3 基于大数据全流程一体化管控的钢铁智能制造技术 |
5.4 基于深度学习的热轧带钢表面在线检测与质量评级 |
5.5 轧机颤振智能监控与抑制提速技术 |
5.6 数字化、智能化轧制工厂建设 |
6 高强度、高性能热轧产品开发及先进热轧技术 |
6.1 超细贝氏体钢制造技术 |
6.2 热连轧超高强钢组织性能控制技术 |
6.3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取向及无取向)技术 |
6.4 高寒地区结构用热轧H型钢工艺技术 |
6.5 高品质系列低合金耐磨钢板工艺技术 |
6.6 高速车轮制造技术 |
6.7 高端装备用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系列工艺技术 |
7 高性能、高强度、高精度冷轧产品及先进冷轧技术 |
7.1 宽幅超薄精密不锈钢带钢工艺技术及产品 |
7.2 汽车轻量化吉帕级钢板稳定制造技术 |
7.3 冷轧硅钢边部减薄控制技术 |
7.4 高效环保变压器用高性能取向硅钢制备技术 |
7.5 面向多品规高精度轧制的CSP过程控制系统及技术 |
7.6 超薄宽幅高品质冷轧板带工业化生产技术 |
8 展望 |
(4)钛合金低成本成形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低成本钛合金材料的发展 |
1.1?Timetal?62S合金 |
1.2?Timetal?LCB合金 |
1.3?ATI425合金 |
1.4?Ti-Fe-O-N系列合金 |
1.5?SP700合金 |
1.6?Ti8LC和Ti12LC合金 |
1.7?Ti-5322合金 |
1.8?Ti-35421合金 |
2?钛合金低成本熔炼技术 |
2.1?冷床炉熔炼技术 |
2.2?冷坩埚感应熔炼技术 |
3?钛合金低成本铸造技术 |
3.1?石墨铸型工艺 |
3.2?陶瓷铸型工艺 |
4?钛合金短流程制备成形技术 |
4.1?连铸连轧技术 |
4.2?粉末近净成形技术 |
5?展望 |
(5)X70和X90管线钢强韧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管线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2 国内管线钢的最新进展 |
1.2.1 X80管线钢 |
1.2.2 X90和X100管线钢 |
1.2.3 大应变管线钢 |
1.3 管线钢的显微组织 |
1.3.1 贝氏体 |
1.3.2 针状铁素体 |
1.3.3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
1.4 管线钢的化学成分 |
1.4.1 碳锰元素 |
1.4.2 微合金元素铌钒钛 |
1.4.3 合金元素铬钼镍铜 |
1.4.4 其他元素磷硫氧氮 |
1.5 管线钢的热轧工艺 |
1.5.1 控制轧制 |
1.5.2 再结晶和激活能 |
1.5.3 未再结晶温度和终轧温度 |
1.5.4 控制冷却 |
1.6 材料的强韧化机制 |
1.6.1 细晶强化 |
1.6.2 固溶强化 |
1.6.3 析出强化 |
1.6.4 位错强化 |
1.6.5 韧化措施 |
1.7 性能控制的难点 |
1.7.1 落锤性能 |
1.7.2 屈强比 |
1.7.3 包辛格效应和应变时效 |
1.8 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测定 |
2.3 变形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试验 |
2.4 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检测 |
2.5 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 |
2.6 TEM透射电镜 |
2.7 三维原子探针 |
2.8 电子能量损失谱 |
3 X70的强韧性能和优化 |
3.1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优化路径 |
3.2 X70优化思路的试验验证 |
3.2.1 X70试验钢的TTT和CCT曲线计算 |
3.2.2 X70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试验 |
3.2.3 X70变形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试验 |
3.3 9.5和14.7mm厚度规格X70管线钢工业试制 |
3.3.1 热轧工艺要点 |
3.3.2 力学和冲击性能 |
3.3.3 显微组织 |
3.4 17.5×1550mm规格X70管线钢工业试制 |
3.4.1 成品卷化学成分 |
3.4.2 强韧性能和显微组织 |
3.5 X70的工业试制结果分析 |
3.5.1 板卷的力学和冲击性能 |
3.5.2 钢管的力学性能 |
3.5.3 显微组织 |
3.5.4 抗氢致裂纹和抗硫化物应力腐蚀性能 |
3.5.5 屈强比 |
3.5.6 包辛格效应 |
3.5.7 韧性 |
3.5.8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X90的强韧性能和优化 |
4.1 X90的试制 |
4.1.1 X90试验钢的TTT和CCT曲线 |
4.1.2 X90双道次变形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试验 |
4.1.3 X90的轧制和冷却工艺 |
4.1.4 试制板卷性能 |
4.1.5 试制钢管性能 |
4.1.6 X90板卷和钢管拉伸性能特点 |
4.1.7 X90板卷和钢管的韧性性能特点 |
4.2 X90管线钢强韧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4.2.1 强韧性能和显微组织 |
4.2.2 影响强度性能的轧制因素 |
4.2.3 影响强韧性能的冷却因素 |
4.2.4 影响制管前后强度变化的因素 |
4.2.5 优化措施 |
4.3 X90的优化 |
4.3.1 X90化学成分和轧制工艺参数调整 |
4.3.2 显微组织 |
4.3.3 试制钢管性能 |
4.4 X90的轧后冷却工艺分析 |
4.4.1 试验方法 |
4.4.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4.3 工业试制结果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X70、X80和X9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分析 |
5.1 晶界特征分析 |
5.1.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1.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2 铌钒微合金化X80中的析出物 |
5.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3 铌微合金化X70、X80和X90中的析出物 |
5.4 X70钢中铌的晶界偏聚 |
5.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微量铌对X70管线钢铁素体晶界的强化作用研究 |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6.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6.2.1 显微组织和晶界特征 |
6.2.2 铌的晶界偏聚 |
6.2.3 能量损失谱和3d电子占据数 |
6.2.4 晶界偏聚 |
6.2.5 电荷分布 |
6.2.6 电子态密度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GH4169合金航空叶片楔横轧制坯心部缺陷及组织调控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GH4169合金的微观组织及δ相调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H4169合金的热变形行为 |
1.2.2 GH4169合金晶粒调控研究 |
1.2.3 GH4169合金中δ相调控研究 |
1.3 高温合金叶片成形技术现状 |
1.3.1 叶片挤压成形研究 |
1.3.2 叶片锻造成形研究 |
1.3.3 叶片制坯技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楔横轧成形技术及应用现状 |
1.4.1 楔横轧模具结构及设备 |
1.4.2 楔横轧制坯技术研究 |
1.4.3 楔横轧成形过程中心部缺陷形成机理研究 |
1.4.4 楔横轧成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研究 |
1.4.5 GH4169合金叶片类零件楔横轧制坯技术研究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GH4169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 |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与设备 |
2.2 固溶态GH4169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规律 |
2.3 影响时效态GH4169合金热变形微观组织演变的主要因素 |
2.3.1 变形温度 |
2.3.2 变形量 |
2.3.3 应变速率 |
2.4 GH4169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δ相演化规律 |
2.4.1 热压缩变形过程中δ相形貌演化行为 |
2.4.2 热压缩变形过程中GH4169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 |
2.4.3 热压缩变形过程中δ相断裂行为 |
2.5 GH4169合金热变形过程中δ相球化机理 |
2.6 小结 |
第3章 GH4169合金楔横轧成形心部缺陷形成机理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与设备 |
3.1.3 有限元模拟方法 |
3.2 楔横轧成形受力分析及应力应变演变规律 |
3.2.1 楔横轧过程轧件受力特点 |
3.2.2 GH4169合金楔横轧件应力应变变化规律 |
3.3 GH4169合金楔横轧成形金属流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
3.3.1 轧制温度 |
3.3.2 轧制速度 |
3.3.3 成形角 |
3.3.4 展宽角 |
3.3.5 断面收缩率 |
3.3.6 坯料直径 |
3.4 影响GH4169合金楔横轧成形损伤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
3.4.1 轧制温度 |
3.4.2 轧制速度 |
3.4.3 成形角 |
3.4.4 展宽角 |
3.4.5 断面收缩率 |
3.4.6 坯料直径 |
3.5 GH4169合金楔横轧成形心部缺陷形成机理 |
3.5.1 微观组织对楔横轧心部缺陷形成的影响 |
3.5.2 第二相对楔横轧心部缺陷形成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GH4169合金楔横轧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 |
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及设备 |
4.2 固溶态GH4169合金楔横轧件微观组织演变规律 |
4.2.1 动态再结晶 |
4.2.2 孪晶 |
4.2.3 晶粒取向 |
4.2.4 织构 |
4.3 时效态GH4169合金楔横轧微观组织演变规律 |
4.3.1 时效态GH4169合金楔横轧微观组织 |
4.3.2 δ相与动态再结晶的相互作用机制 |
4.4 GH4169合金楔横轧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
4.4.1 固溶态GH4169合金楔横轧过程中动态再结晶 |
4.4.2 时效态GH4169合金楔横轧过程中动态再结晶 |
4.4.3 楔横轧成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演变过程 |
4.4.4 动态再结晶对楔横轧件心部缺陷的愈合作用 |
4.5 小结 |
第5章 楔横轧成形对GH4169合金δ相演变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及设备 |
5.2 楔横轧过程中的δ相演化规律 |
5.3 影响楔横轧GH4169合金δ相析出的主要因素 |
5.3.1 取向差对δ相析出的影响 |
5.3.2 断面收缩率对δ相析出的影响 |
5.3.3 时效温度对δ相析出的影响 |
5.4 楔横轧成形条件下δ相析出动力学 |
5.5 小结 |
第6章 楔横轧成形对GH4169合金性能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及设备 |
6.2 GH4169合金楔横轧件力学性能 |
6.2.1 室温拉伸性能 |
6.2.2 拉伸断口形貌 |
6.2.3 硬度 |
6.3 楔横轧GH4169合金性能的影响因素 |
6.3.1 晶粒尺寸对GH4169合金屈服强度的影响 |
6.3.2 δ相对GH4169合金屈服强度的影响 |
6.4 GH4169合金板式楔横轧试验 |
6.4.1 轧件外形尺寸 |
6.4.2 轧件显微组织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7)新型低合金耐热钢T23再热裂纹产生机理及成分改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T23 钢简介 |
1.2.1 T23 钢的研发背景 |
1.2.2 T23 钢化学成分 |
1.2.3 T23 钢的性能 |
1.2.4 T23 钢的焊接 |
1.3 再热裂纹 |
1.3.1 再热裂纹特征 |
1.3.2 低合金钢再热裂纹产生机理研究现状 |
1.3.3 T23 钢再热裂纹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用T23 的化学成分 |
2.1.2 T23 钢棒的制备 |
2.2 再热裂纹敏感性评价方法 |
2.2.1 模拟粗晶区短时蠕变破断试验 |
2.2.2 插销试验 |
2.3 模拟粗晶区时效试验 |
2.4 微观表征方法 |
第三章 T23钢粗晶区再热裂纹形成机理 |
3.1 引言 |
3.2 再热裂纹敏感性试验结果 |
3.2.1 插销试验结果 |
3.2.2 模拟粗晶区短时蠕变破断试验结果 |
3.3 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分析 |
3.3.1 断口形貌观察 |
3.3.2 显微组织观察 |
3.4 粗晶区晶界附近溶质原子贫化分析 |
3.4.1 晶界附近溶质原子贫化观察 |
3.4.2 晶界附近溶质原子贫化计算 |
3.5 T23 钢再热裂纹形成机理的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织状态对粗晶区再热裂纹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时效后粗晶区的显微组织变化 |
4.2.1 显微组织及亚结构的变化 |
4.2.2 时效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顺序 |
4.3 粗晶区时效后的再热裂纹敏感性评价 |
4.3.1 再热裂纹敏感性试验结果 |
4.3.2 断口形貌观察 |
4.3.3 断口附近微观组织观察 |
4.3.4 时效对粗晶区合金元素贫化的影响 |
4.4 不同组织状态粗晶区再热开裂机理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含量对T23钢再热裂纹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碳含量对粗晶区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 |
5.3 不同碳含量T23 钢粗晶区显微组织 |
5.4 碳对粗晶区碳化物析出及晶界合金元素贫化的影响 |
5.4.1 碳含量对碳化物析出的影响 |
5.4.2 晶界附近合金元素贫化 |
5.5 碳影响T23 再热裂纹的机理 |
5.5.1 碳化物尺寸对孔洞形核的影响 |
5.5.2 不同碳含量T23 钢粗晶区开裂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硼含量对T23钢再热裂纹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硼含量对粗晶区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 |
6.3 不同硼含量T23 钢粗晶区显微组织 |
6.4 硼影响T23 钢再热裂纹的机理讨论 |
6.4.1 硼含量对粗晶区碳化物析出的影响 |
6.4.2 粗晶区晶界硼元素偏聚行为 |
6.4.3 硼化物、碳化物生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 |
6.4.4 硼对粗晶区晶界附近金属元素贫化的影响 |
6.4.5 硼抑制再热裂纹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钛含量对T23 钢再热裂纹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钛含量对粗晶区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 |
7.3 钛含量对T23 钢粗晶区碳化物析出的影响 |
7.3.1 钛对T23 钢中碳化物析出影响的热力学计算 |
7.3.2 晶内碳化物TEM观察 |
7.4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改良型T23 钢的成分设计 |
8.1 显着影响T23 钢再热裂纹的化学元素 |
8.2 碳、硼含量的优化设计 |
8.3 改良型T23 钢的力学性能 |
8.4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薄带连铸流程制备电工钢的组织演变与织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电工钢发展概述及控制原理 |
1.2.1 电工钢分类与性能指标 |
1.2.2 电工钢织构及其分析方法 |
1.3 电工钢发展概述及主要技术控制思路和局限性 |
1.3.1 电工钢发展概述 |
1.3.2 常规无取向硅钢工艺控制思路、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
1.3.3 常规取向硅钢工艺控制思路、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
1.4 薄带连铸制备电工钢的优势与研究现状 |
1.4.1 薄带连铸技术特点及制备电工钢优势 |
1.4.2 薄带连铸制备电工钢的研究现状 |
1.4.3 薄带连铸制备电工钢技术发展的着力点 |
1.5 薄带连铸取向硅钢尚需解决的工艺与机理问题 |
1.5.1 极薄取向硅钢制备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
1.5.2 薄带连铸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控制难题 |
1.6 强{100}织构无取向硅钢制备技术与研究现状 |
1.7 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1.7.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薄带连铸取向硅钢抑制剂设计与组织调控 |
2.1 前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过程 |
2.2.3 样品检测 |
2.3 不同抑制剂取向硅钢析出物和组织-织构演变 |
2.3.1 取向硅钢铸带的组织、织构和析出物 |
2.3.2 析出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
2.3.3 薄带连铸过程析出物行为 |
2.3.4 抑制剂演变及其对组织织构的影响 |
2.4 基于抑制剂演变行为的工艺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处理与轧制工艺对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热处理工艺优化实验材料与工艺 |
3.2.2 轧制工艺优化实验材料与工艺 |
3.3 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析出物的影响 |
3.3.1 铸带和常化板的组织与析出物 |
3.3.2 中间退火板组织、织构和析出物 |
3.3.3 初次再结晶组织及磁性能 |
3.4 轧制工艺对组织和织构演变的影响 |
3.4.1 薄带连铸取向硅钢初始组织和织构及其遗传性 |
3.4.2 温轧变形组织和织构及动态应变时效效应 |
3.4.3 轧制温度对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3.4.4 二次再结晶组织及磁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磁感极薄取向硅钢抑制剂演变与织构调控 |
4.1 前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常规流程的实验材料与工艺 |
4.2.2 薄带连铸流程的实验材料与工艺 |
4.3 利用织构遗传制备极薄取向硅钢 |
4.3.1 初始组织及冷轧织构 |
4.3.2 初次再结晶过程组织和织构演变 |
4.3.3 二次再结晶过程组织和织构演变 |
4.3.4 极薄取向硅钢磁性能与工艺可行性分析 |
4.4 利用抑制剂诱发二次再结晶制备极薄取向硅钢 |
4.4.1 薄带连铸极薄取向硅钢成分与工艺设计 |
4.4.2 成形过程中组织和织构演变 |
4.4.3 抑制剂诱发二次再结晶原理分析 |
4.4.4 高磁感极薄取向硅钢磁性能 |
4.5 极薄取向硅钢高效制备工艺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薄带连铸取向硅钢中Goss织构起源与异常长大行为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纳米压痕实验 |
5.2.2 不完全再结晶退火实验 |
5.2.3 高温退火实验 |
5.3 薄带连铸流程中的剪切变形行为与Goss织构起源 |
5.3.1 冷轧变形基体中的剪切变形行为 |
5.3.2 冷轧-再结晶过程中Goss晶粒形核机制 |
5.4 高温退火过程中Goss异常长大行为讨论 |
5.5 抑制剂干预条件下的二次再结晶行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薄带连铸流程制备强{100}织构无取向硅钢的工艺与机理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2 样品检测 |
6.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铸带的凝固组织和织构 |
6.3.2 铸带晶粒受控异常长大行为 |
6.3.3 成形过程中织构演变 |
6.3.4 Cube晶粒再结晶形核及长大机制 |
6.3.5 强{100}织构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特性 |
6.4 薄带连铸流程制备电工钢中关键共性问题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固溶处理研究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镍基高温合金的发展 |
1.1.1 制备技术发展 |
1.1.2 合金成分发展 |
1.2 镍基高温合金的热处理 |
1.2.1 固溶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时效处理研究现状 |
1.3 固溶处理工艺优化 |
1.3.1 通过固溶温度和固溶时间优化 |
1.3.2 通过组织尺度优化 |
1.4 固溶处理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1.4.1 强化相 |
1.4.2 固溶微孔 |
1.4.3 TCP相 |
1.5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单晶的制备 |
2.2.1 HRS定向凝固 |
2.2.2 LMC定向凝固 |
2.3 相变特征温度 |
2.3.1 DSC差热分析 |
2.3.2 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 |
2.3.3 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2.4 热处理 |
2.4.1热处理实验 |
2.4.2 扩散动力学计算软件DICTRA计算模型及参数选择 |
2.5 组织分析与成分测定 |
2.6 蠕变和持久性能测试 |
第3章 合金初熔及常规分步固溶处理研究 |
3.1 特征相变温度 |
3.2 初熔的常规判别方法 |
3.3 分步固溶处理过程中共晶的溶解动力学 |
3.4 基于共晶的溶解过程判别初熔 |
3.5 初熔温度的计算及实验验证 |
3.6 小结 |
第4章 γ′长大动力学及时效处理研究 |
4.1 一次时效处理对γ′相的影响 |
4.1.1 γ′相形貌 |
4.1.2 γ′尺寸和体积分数 |
4.1.3 γ′生长过程 |
4.2 二次时效处理对γ'相的影响 |
4.3 固溶后冷却速率对γ′相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固溶时间优化的固溶处理 |
5.1 固溶时间对残余偏析的影响 |
5.1.1 残余偏析的实验表征 |
5.1.2 残余偏析的模拟计算 |
5.1.3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
5.2 残余偏析对γ′组织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固溶温度优化的固溶处理 |
6.1 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
6.2 斜坡固溶处理 |
6.2.1 斜坡固溶处理对组织的优化 |
6.2.2 斜坡固溶处理对残余偏析的优化 |
6.3 重熔固溶处理 |
6.3.1 重熔固溶处理工艺设计 |
6.3.2 重熔固溶处理对残余偏析的优化 |
6.4 优化固溶处理对蠕变性能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基于枝晶组织尺度优化的固溶处理 |
7.1 枝晶组织尺度的控制 |
7.2 枝晶组织尺度对铸态偏析的影响 |
7.3 枝晶组织尺度对固溶微孔的影响 |
7.4 基于枝晶组织尺度优化的短时固溶处理 |
7.4.1 短时固溶处理工艺设计 |
7.4.2 短时固溶处理对组织优化 |
7.4.3 短时固溶处理对残余偏析的影响 |
7.4.4 短时固溶处理对持久寿命的影响 |
7.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10)含碲镍基合金粉末材料的等温时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碲的资源与用途 |
1.2.1 碲的资源 |
1.2.2 碲的用途 |
1.3 镍基合金 |
1.3.1 镍基耐热合金 |
1.3.2 镍基耐蚀合金 |
1.3.3 镍基耐磨合金 |
1.3.4 镍基精密合金 |
1.3.5 镍基形状记忆合金 |
1.4 含碲镍基合金粉末的研究现状 |
1.5 热处理 |
1.5.1 热处理工艺 |
1.5.2 镍基耐热合金的热处理 |
1.5.3 镍基变形耐热合金热处理 |
1.5.4 镍基铸造耐热合金热处理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合金的制备及实验方法 |
2.1 总体工艺设计 |
2.2 合金的制备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样制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合金组织及性能分析 |
2.3.2 热处理工艺 |
2.3.3 合金压缩实验 |
2.3.4 合金腐蚀实验 |
第三章 含碲镍基合金的烧结及组织性能 |
3.1 烧结工艺 |
3.1.1 气孔 |
3.1.2 未熔透 |
3.1.3 烧结温度 |
3.1.4 粉末烧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
3.2 合金组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碲镍铬合金的固溶时效处理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结果 |
4.2.1 金相组织分析 |
4.2.2 SEM分析 |
4.2.3 合金硬度测试 |
4.2.4 压缩实验 |
4.2.5 能谱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热处理对碲镍铬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5.1 熔盐腐蚀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结果 |
5.1.3 分析讨论 |
5.2 电化学腐蚀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结果 |
5.3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四、GH37合金取消一次固溶热处理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对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标准的理解[A]. 王友刚,柴小东. 膨胀节技术进展:第十六届全国膨胀节学术会议论文集, 2021
- [2]“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制造过程质量控制[J]. 刘九龙. 中国核电, 2021(05)
- [3]“十三五”中国轧钢技术进步及展望[J]. 康永林. 钢铁, 2021(10)
- [4]钛合金低成本成形技术研究进展[J]. 张新,刘鸿羽,车昶,谢华生,赵军,刘时兵,刘宏宇,张爱博. 铸造, 2021(10)
- [5]X70和X90管线钢强韧性能优化研究[D]. 李忠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GH4169合金航空叶片楔横轧制坯心部缺陷及组织调控机理[D]. 甘洪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7]新型低合金耐热钢T23再热裂纹产生机理及成分改良的研究[D]. 李勇. 武汉大学, 2019(06)
- [8]薄带连铸流程制备电工钢的组织演变与织构调控[D]. 方烽. 东北大学, 2019(01)
- [9]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固溶处理研究及工艺优化[D]. 张琰斌. 西北工业大学, 2018
- [10]含碲镍基合金粉末材料的等温时效机制[D]. 郭海锋. 兰州理工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