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露天作业涌水钻孔用的粒状炸药(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1](1967)在《露天作业涌水钻孔用的粒状炸药》文中指出 对露天作业用抗水炸药的要求硬度和浸水程度不同的矿石决定了必须使用广泛品种的炸药来进行爆破作业。露天作业使用之炸药必须满足如下基本要求:很高的作功能力,此较不太高的成本,物
陈嘉生[2](2010)在《水域动载荷条件下复杂矿体开采安全技术》文中指出随着市场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复杂环境条件下矿体的开采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由于金属矿体赋存条件的复杂性、岩体变形的各向异性、开采方法的差异性,目前我国金属矿床的“三下”开采技术还不成熟,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和装备,对于特殊条件的“三下”开采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三下”开采涉及的危险因素复杂,如何预先评估开采布设工程、外部扰动要素对周边重要构筑物的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成为“三下”开采成功的关键。论文以我国第二大硫铁矿山——安徽新桥硫铁矿矶山东部矿体开采的复杂环境为对象展开研究,结合25年从事金属矿山工作的现场实践和理论基础,以水域动荷载限定条件下的复杂矿体安全开采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非线性系统为出发点,在理论分析、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帷幕注浆工程,借助数值计算模拟方法,针对复杂矿体开采的关键因素,对铁路线、河流和边坡的作用和影响进行重点研究。论文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自主开发了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改性粘土固化浆液,首次大规模在新桥矿区高含水区域的截流帷幕使用。固化浆液具有抗冲刷能力、材料费用低、结石率高(近似达100%)、堵水性能稳定等特点,与传统的水泥浆液相比,降低注浆材料费用81%;首创了高速高效粘土输料、自动粉碎、高速搅拌的粘土制浆工艺,制浆速度提高60%,工作效率提高80%,改善了浆液质量,彻底解决了设备经常损坏维修难题。(2)在现场详勘、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分区不等距大孔距布设注浆孔方式,利用改良性粘土固化浆液为主(90%)、粉煤灰固化浆液为辅(10%),形成封堵断层、溶洞的大规模、高强度注浆工艺。与传统的等距布孔相比,优化后的布设注浆孔的钻探工程量减少36.01%。帷幕注浆工程的堵水率达77.96%,减少了露天采坑的涌水量,塌陷区地表趋于稳定,公路、铁路及河流等敏感区域塌陷现象消除。(3)克服了3DEC等三维数值分析软件无法进行空间几何凹体运算的限制,根据边坡凹形台阶的坡顶和坡底坐标数据,利用三棱锥逼近法,通过编程自动形成了凹陷露天矿采坑的凹形几何边坡体,真实再现了露天矿边坡的几何形状,满足了节理划分、赋值和计算的需要,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可靠度和精确度。(4)基于3DEC离散元软件平台,建立了水域动荷载限定条件下的矿体复杂区域的3DEC实体三维模型,论证了开采主体设计的总体布局、开拓工程、采场结构参数等的合理性、安全性,最大限度真实模拟了工程体对外部开挖单因素、多因素激励的响应,评估了敏感区域的应力、位移、速度等特征指数。(5)提出了有效帷幕注浆防止外围水流渗透,定量评估铁路沉降、可靠预控工程灾害发生的“三下”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模式,减少开采的盲目性,确保地表构筑物(水体)的安全。
王立君[3](2012)在《露天转地下安全高效开采动态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的大量需求和浅表矿产资源的枯竭,许多露天矿山逐步转向地下开采。露天转地下过渡期间,存在着露天与地下生产开拓系统如何衔接、露天与地下采场矿石产量如何平稳供给、露天坑底与地下开采之间境界矿柱如何设置、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如何保证等问题,因此,开展露天转地下平稳过渡安全高效开采动态调控技术研究,寻找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合理方法和途径,是露天矿山生产方式、安全管理成功转型、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安全高效开采技术问题,通过对矿山工程地质、资源储量及开采现状的综合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露天转地下过渡期间挂帮矿和地下矿开采回收对边坡和境界矿柱稳定性的影响、境界矿柱设计优化及回采、地下开采回采顺序和首采分层选择、露天采场不扩帮延伸开采技术、挂帮矿回采技术、过渡期开拓工程与产能衔接以及防洪排水、井下通风等安全开采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为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产能衔接以及实现地下采场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现场调研,对归来庄金矿矿床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地质资源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基于强度折减法理论,采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对归来庄金矿露天采场延伸开采和挂帮矿开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数值分析结果基础上,结合归来庄金矿露天边坡节理统计调查及分区划分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边坡加固技术和方法。(2)提出了嵌入式复合结构人工境界矿柱新模式。采用人工假底和混凝土充填体复合结构,通过分区、分层、分步开挖,使充填体与上下盘围岩形成完整的嵌入式人工境界矿柱,提高了隔离矿柱的整体稳定性,有效防止了露天采场汇水的渗透和保证地下开采的安全生产,较好的解决了露天转地下境界矿柱形成的技术难题。(3)提出露天与地下相结合的高效采矿方法,在露天坑底不剥岩条件下,利用露天开拓系统,采用地下进路充填回采技术,实现了露天转地下境界矿柱的安全高效开采,矿石回收率达95%,有效缓解了过渡期产能衔接困难的问题。(4)通过优化回采工艺和结构参数,提出了露天转地下产能衔接与平稳过渡的技术方案。利用斜坡道作为过渡期产量衔接的主要运输系统,根据井下开拓现状及境界矿柱的形成过程,充分利用现有工程,确定了过渡期首采分段、地下开采方法和回采顺序、露天不扩帮开采方案及挂帮矿回收方案,最大程度适应了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开采过程的时空协调性,实现了归来庄金矿露天转地下开采产能的快速平稳过渡及安全高效生产。(5)针对归来庄金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通风和排水所存在的问题,对该矿通风和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改善了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安全作业条件。
南世卿[4](2008)在《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稳定性分析及采矿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矿山将面临由露天转入地下开采。由露天转入地下开采会遇到许多技术问题,尤其是转入地下开采后其地下首层采用空场法的矿山则有更多的技术难题,如:境界顶柱稳定性、防突涌突冒、过渡期产量衔接、地下开拓方案、采矿方法、露天边坡稳定性、过渡层管理与开采、矿柱回收及空区处理、覆盖岩层形成等等,所有这些技术问题,都必须在露天转入地下之前或者在其过程中经认真分析、研究论证、做出可行性方案。境界顶柱稳定性及防突涌突冒问题是露天转入地下开采的关键技术和安全问题。境界顶柱不稳定、突涌或突冒的发生,都会给地下开采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及灾害事故。本文即以唐钢石人沟铁矿境界顶柱稳定性及防突涌防突冒这一关键技术、现场实际安全问题为主要论题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一套分析研究方法和手段,制定可行方案指导矿山生产实践。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如果采矿区域内存在着断层、破碎带,会给地下开采带来安全问题,因地下开采的扰动和采空区的形成会使断层、破碎带产生大的错动位移、塌方或大量冒落现象。因此,矿区内有断层、破碎带的矿山在对该区域开采之前,必须预先研究安全采矿方案。本文针对唐钢石人沟铁矿断层、破碎带影响下的采矿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了一套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采矿技术方案。唐钢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是我国由露天转入地下开采较早的矿山。该矿的露天转地下开采遇到的技术问题多、问题复杂及难度大,且有些问题是其他类似矿山同样会遇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因此针对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问题的研究对类似矿山具有示范意义。本文研究课题已列入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境界顶柱稳定性、突涌防突冒、断层、破碎带影响下采矿技术问题都可归结为围岩稳定及变形破坏问题。关于围岩稳定问题研究方法较多,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不同,各具特点。而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具有因素多、问题复杂、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综合各类研究方法,各取所长,相互补充。本文的研究综合采用了现场物理力学性能测试与监测分析、工程类比分析、极限平衡解析、二维数值模拟和三维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确定了境界顶柱稳定性方案、防突涌涌突冒措施及断层下采矿方案,主要研究工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确定了石人沟铁矿岩石(体)结构特性及物理力学性质;(2)研究确定了石人沟铁矿不同开采条件下顶柱厚度方案并制定出防突涌防突冒措施;(3)研究确定了受大断层、大破碎带影响,易引起围岩变形破坏和易诱发境界顶柱冒落和突涌危害的部位;(4)对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区域进行了稳定性分区;(5)指导矿山按研究方案实施地下开采,进行现场跟踪调查和监测,在采矿过程中对方案及时调整,使研究更切合实际,注重应用。(6)对断层、破碎带影响下的矿体制定出了安全高效的采矿技术方案。本文研究、分析、总结出的解决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问题的研究方法,为我国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提出了一套科学的研究思路,形成的围岩稳定性分析及研究理论有利于补充岩体力学理论。提出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及分析方法,能够分析得到露天转地下开采围岩失稳机理的渐进动态破坏过程,为露天转地下围岩失稳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动态可视化的分析手段。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生产实践,3年来的采矿生产实践,验证了本文分析研究结果,有效地指导了矿山采矿安全,生产中未发生境界顶柱失稳及突涌突冒等安全事故,尽最大限度地回收了矿山资源,为矿山创造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张志[5](2010)在《平庄西露天矿露井协调开采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生产的任务是开采地下赋存的煤炭资源,按煤层赋存条件可分为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两类。由于露天和井工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应力变化和形成的开采空间等会对矿井的生产产生相互影响,当两种开采方法的开采区域临近时,露天开采与井工开采必然存在相互影响,因此,在空间上需要科学确定两种采法边界的安全距离,在时间上要控制开采顺序,如何协调两类矿井的开采计划,开采关系,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是采矿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本文在露井协调开采技术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露天与井工开采三维数字化模型,应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分析了露天矿开采与井工矿开采的相互影响,确定了露天开采与井工开采空间位置上的安全距离,提出了露井协调开采技术方案并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建立了地形地质、露天采场、井工巷道、采煤工作面三维模型,实现露天及井工开采数据集成,形象直观地描述露天采场与井工开拓开采系统空间位置关系。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分析了露井协调开采条件下露天矿与井工矿的相互影响,揭示了井工开采的开挖效应、影响区域内岩体应力状态、上覆岩层移动特征和规律;研究了露天开采对边坡岩体和下覆岩层应力分布状态、岩层移动的影响,揭示了露井联合开采条件下顶帮边坡的变形破坏规律,以及在露天和井工开采条件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确定了露井间安全距离。完成了露天矿边坡岩移和应力监测,分析地表位移监测和应力监测数据,制定了露井协调开采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延长露天矿和井工矿服务年限,提高资源回收率,为平庄西露天矿和五家四井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保障,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李蛟[6](2013)在《高村铁矿露天采场地下水疏干预测及疏干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矿坑涌水量预测研究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目前矿山防治水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展开了高村露天采场疏干及防排水工艺的研究。文中分析了高村铁矿矿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结合现场水文地质调查、节理统计、抽水试验及降雨资料的收集,将矿区的含水层概化为一个基岩裂隙含水介质系统,利用矿坑疏干涌水量资料和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建立了高村矿区地下水非承压水流数值模型。水流模型经过参数识别和验证,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模拟效果,这也保证了利用模型来预测未来矿坑疏干涌水量的可信度。在地下水水流模型的基础上,按照高村采场的开采计划,分别设计并建立了基于防渗帷幕截流、坑外井群排水和地下聚水廊道集中排水三种方法的地下水疏干预测模型,模拟了这三种方案在采场的疏干情况。从施工工艺及疏干效果的角度,论证并否定了井群排水与防渗帷幕截流这两种方案在高村采场的适用性。围绕聚水廊道排水疏干方法,对其在本矿区建设实施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聚水廊道系统的构筑设想最后,以聚水廊道疏干系统为参考,引入水平孔取水技术,提出了水平辐射井疏干的方案。对比了聚水廊道疏干方法和水平辐射井疏干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后者的优势。此外建议在高村采场开展必要的相关试验后,将水平辐射井疏干方案正式应用于矿坑疏干排水。
姜文富[7](2009)在《白象山富水铁矿深埋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与突水防治优化》文中提出复杂富水铁矿在开发的过程中,时常伴随着突水灾害的发生,其中,断层构造突水问题尤为显着。随着铁矿石消耗量的增大,有效防治日益突出的铁矿井巷突水灾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论文即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复杂富水矿床开采关键技术开发与研究”(编号:2006BAB02A01),对典型复杂富水铁矿区—白象山铁矿的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和断层构造突水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系统剖析了矿区的突水因素,探索了井巷遇导水断层突水的内在规律,将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服务于突水防治的实践。主要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分析整理白象山铁矿现有地质图件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绘制东西大巷纵剖面图,展示并剖析对大巷开挖有潜在威胁的突水因素。危害白象山铁矿基建工程和采矿生产最主要的水害问题涉及大断层突水、隐伏小断层涌水、裂隙节理涌水及封堵不良钻孔导水等。由此,结合白象山铁矿现阶段突水防治的需要,找出突水发生的主要诱因和关键区域。(2)基于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抽取白象山铁矿-495m东大巷与F5导水断层交汇处构造地质条件,建立“导水断层围岩系统”数值模型。探索出高地应力、高断层水头压力条件下,巷道开挖逼近并揭露断层时,“导水断层围岩系统”在开挖扰动条件下的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金属矿山底板闪长岩的良好隔水性能和围岩稳定性。且从大倾角(模型中为75°)断层上、下两盘开挖对比来看,二者上述的扰动变化规律基本相同。(3)在大巷开挖逼近断层围岩稳定性模拟结果的基础上,仍采用FLAC3D流固耦合数值分析,定量化地模拟了在矿压、渗流水压(水头)一定的条件下导水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方案的优化设计。根据注浆改造后断层加固区力学强度参数、直墙拱型巷道开挖面尺寸和注浆厚度的不同,合理设定并全部计算了24种注浆改造方案。模拟计算出以下四种情况的最小加固壳体厚度:“小巷道、低强度注浆改造”为1.4m;“小巷道、高强度注浆改造”为1.2m;“大巷道、低强度注浆改造”为1.8m;“大巷道、高强度注浆改造”为1.6m。并得到如下主要认识:导水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应强化注浆改造效果,尽可能使注浆后的改造壳体达到最大强度,而不是盲目扩大注浆厚度和范围;对比小巷道,大巷道的开挖更不稳定,对此,应扩大注浆改造范围、增加注浆改造的厚度,特别是在巷道底板区域。(4)运用FLAC3D流固耦合理论对白象山铁矿底板闪长岩发育的导水小断层交汇矩形巷道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综合考虑小断层的倾角、注浆厚度、垂向地压、侧压力系数、断层内静水压力五个因素,对每种因素在矩形巷道突水风险和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评价。模拟合理设置了60个试验方案,通过对这些实验的分组、搭配,以巷道开挖后塑性区和位移量为主要分析评价对象,逐一研究和探讨了上述五大因素的影响。模拟得出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规律和结论,为类似矿山深埋巷道遇小断层注浆封堵防治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和方法手段。(5)最后,针对白象山铁矿多种突水因素的现状,运用经验公式确定大巷交汇导水断层的探水警戒线,并对比分析了矿区井下巷道断层水超前预报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对封堵不良钻孔提出应根据其深度特征、分布状况及突水机理采取以井下为主、直接封堵和间接封堵相结合的防水方法;并对目前矿区地下水动态监测提出实施建议。
谢凤琴,柯人[8](1989)在《西班牙雷奥辛铅锌矿》文中认为 雷奥辛铅锌矿床埋藏在西班牙北部坎塔夫里亚自治区。矿山位于桑坦德港西南30公里,海拔100~200米。矿床属层状矿脉,开采的主要经济矿物为闪锌矿、白铁矿和方铅矿。矿体呈不规则的长方形(3500米×800米),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厚度2~40米。根据矿床规模、矿物形态和成矿作用的不同,从西到东分为四个矿化区。
A.J.普赖斯,田良灿[9](1986)在《澳大利亚黑水矿凿岩爆破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 地质情况黑水煤矿位于昆士兰州洛克汉普顿以西200公里,采用露天开采。地层向东平缓倾斜,平均3°~5°。矿区受一些小型断层(断距3~5米)相几条大型断层(断距20~30
徐磊[10](2015)在《平原浅埋岩溶大水矿床井下近矿体注浆帷幕层堵水加固效果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地下矿山的不断开发与利用,高应力、深井高温、矿坑涌水量大等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难采矿山不断增加。大水金属矿床防治水技术主要有疏干排水、矿区地面帷幕注浆截流和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堵水加固技术等,对于地处平原地区浅埋型的大水金属矿床,采用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堵水加固技术,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堵水加固方法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帷幕层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安全稳定性等方面的论证研究,大水矿山井下形成注浆帷幕层后,帷幕层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注浆帷幕层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和生存。论文以徐楼铁矿石楼矿床一矿带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地面沉降监测网和声发射监测网的监测结果,对注浆帷幕层的堵水加固效果进行分析论证,为该矿山全面实现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指导和重要保障。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通过分析岩石的变形机理和注浆加固理论,探讨矿山压力的显现形式以及岩体与浆液相互作用机理。(2)通过徐楼铁矿实施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堵水加固工程以及对堵水效果分析可知:矿床顶板及围岩最终形成了厚度不小于25m的堵水率高达94%的注浆帷幕层。(3)选取徐楼铁矿具有代表性的采场作为研究对象,设置合理的参数,运用数值计算软件MIDAS/GTS-FLAC3D耦合建立简化数值建模。将模型分帷幕前和帷幕后两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对帷幕层进行分析计算,从理论上验证了25m的帷幕层的合理性及其良好的注浆加固效果。(4)通过分析徐楼铁矿地面沉降监测网和声发射监测网的监测数据及结果,从实践方面验证了MIDAS/GTS-FLAC3D数值建模及其模拟计算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同时结合前后序钻孔涌水量及注浆量、已采矿房揭露情况、地面水位观测网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得出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堵水加固工程构成了堵水加固效果良好的注浆帷幕层。
二、露天作业涌水钻孔用的粒状炸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露天作业涌水钻孔用的粒状炸药(论文提纲范文)
(2)水域动载荷条件下复杂矿体开采安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三下"复杂难采矿体的研究现状 |
1.2.1 "三下"采煤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三下"硬岩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2.3 "三下"复杂难采矿体开采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桥矿"三下"开采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2.1 矿山概况 |
2.2 矿山地质概况 |
2.3 "三下"开采区域概况 |
2.4 "三下"开采技术条件 |
2.4.1 开采范围 |
2.4.2 矿体与地表构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关系 |
2.4.3 矿体赋存条件和矿石储量 |
2.5 地面沉降问题 |
第三章 "三下"开采相关理论分析研究 |
3.1 "三下"矿体开采的基本理论 |
3.1.1 覆岩移动与沉陷基本理论 |
3.1.2 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理论 |
3.2 裂隙岩体渗流理论 |
3.2.1 裂隙网络分布规律 |
3.2.2 裂隙岩体渗流定律 |
3.2.3 裂隙岩体渗流模型 |
3.3 动载荷作用原理 |
3.3.1 移动载荷作用原理 |
3.3.2 爆炸应力波作用基本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下"复杂环境下开采安全基础试验研究 |
4.1 砂砾层的粒度分析 |
4.2 岩体力学试验 |
4.2.1 抗压、抗剪试验 |
4.2.2 点载荷试验 |
4.3 动载荷测试 |
4.3.1 测试系统 |
4.3.2 测试位置 |
4.3.3 测试结果 |
4.3.4 结果分析 |
4.4 矿区地应力测试 |
4.5 试验数据整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工况条件下帷幕注浆工程技术研究 |
5.1 地下水文地质详勘 |
5.1.1 帷幕线地层含、导水性 |
5.1.2 CT探测帷幕线岩溶位置 |
5.1.3 探测结果 |
5.2 注浆材料的选择 |
5.2.1 改性粘土固化浆液 |
5.2.2 磷石膏固化浆液 |
5.2.3 粉煤灰固化浆液 |
5.2.4 尾砂固化浆液 |
5.2.5 注浆液遴选 |
5.3 帷幕注浆机理 |
5.3.1 改性粘土浆液的固结、堵水机理 |
5.3.2 磷石膏固化浆液凝固机理 |
5.3.3 粉煤灰固化浆的凝固机理 |
5.4 帷幕注浆工艺及参数优化 |
5.4.1 帷幕路线选择 |
5.4.2 帷幕参数 |
5.4.3 注浆孔布设优化 |
5.4.4 帷幕注浆工艺优化 |
5.5 注浆效果评价 |
5.5.1 结石体强度 |
5.5.2 截流效果分析 |
5.6 注浆材料经济效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杂工况条件下工程体布设可靠性分析 |
6.1 主体设计 |
6.2 模型选择 |
6.2.1 3DEC基本原理 |
6.2.2 基本假定 |
6.2.3 基本运动方程 |
6.2.4 边界选取 |
6.3 爆破载荷 |
6.3.1 安全振动速度 |
6.3.2 振动频率 |
6.3.3 爆破载荷波形 |
6.3.4 爆破响应步长 |
6.4 模型建立 |
6.4.1 模型区域 |
6.4.2 岩石力学参数选取 |
6.4.3 主要节理组 |
6.4.4 3DEC模型 |
6.5 主体设计合理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复杂工况条件下工程体开挖激励响应 |
7.1 关键记录单元位置选取 |
7.2 地下开采条件下稳定性分析 |
7.2.1 铁路位移沉降及应力分析 |
7.2.2 采坑边坡稳定性分析 |
7.3 爆破载荷稳定性分析 |
7.3.1 爆炸点源分布 |
7.3.2 铁路位移沉降及应力分析 |
7.3.3 露天边坡位移沉降及应力分析 |
7.4 渗流场条件下稳定性分析 |
7.4.1 渗流分析模型的选取 |
7.4.2 渗流场分布 |
7.4.3 铁路沉降分析 |
7.4.4 采坑边坡稳定性分析 |
7.5 复合条件下铁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工作 |
致谢 |
(3)露天转地下安全高效开采动态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露天转地下开采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露天转地下矿山发展现状 |
1.2.2 国内露天转地下矿山发展现状 |
1.2.3 露天转地下过程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4 露天转地下境界矿柱铺设研究现状 |
1.2.5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采矿方法研究现状 |
1.2.6 露天转地下防治水方法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体系结构 |
第2章 归来庄金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矿床赋存条件 |
2.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2.2.1 水文地质 |
2.2.2 工程地质 |
2.3 地质资源储量 |
2.4 矿山开采现状 |
2.4.1 露天开采现状 |
2.4.2 井下工程的现状 |
2.5 露天转地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边坡稳定性研究 |
3.1 露天矿现有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1 节理统计调查及破坏模式划分 |
3.1.2 归来庄露天矿结构面分级 |
3.1.3 边坡岩石力学特征试验 |
3.1.4 现有边坡安全系数计算 |
3.2 露天采场延伸开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
3.2.1 露天边坡稳定分析基本理论 |
3.2.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挂帮矿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3.3.1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
3.3.2 数值计算模拟计算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露天边坡局部加固与维护治理设计 |
3.4.1 锚索设计 |
3.4.2 锚拉抗滑桩设计 |
3.4.3 锚杆设计 |
3.4.4 挂网喷射混凝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露天转地下境界矿柱优化设计研究 |
4.1 预留境界矿柱 |
4.1.1 境界矿柱厚度理论计算 |
4.1.2 类国内外比矿山参数 |
4.1.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境界矿柱厚度 |
4.1.4 预留境界矿柱厚度 |
4.2 人工嵌入式境界矿柱 |
4.2.1 人工嵌入式境界矿柱方案设计 |
4.2.2 人工嵌入式复合矿柱稳定性分析 |
4.2.3 境界矿柱的回采技术及设计优化 |
4.3 露天转地下境界矿柱的施工布置 |
4.3.1 境界矿柱区域矿体的回采 |
4.3.2 钢筋混凝土人工假顶形成 |
4.3.3 狭窄矿体区域人工假顶结构 |
4.3.4 沟槽角砾岩坡面的临时支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开拓工程衔接 |
5.1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储量分析 |
5.1.1 盲矿体部分 |
5.1.2 西帮挂帮矿 |
5.1.3 露天采场剩余矿量 |
5.1.4 东帮挂帮矿矿石储量 |
5.1.5 地下-40m到-70m水平过渡期可采矿量 |
5.1.6 服务年限计算 |
5.2 露天转地下开拓工程衔接方案 |
5.2.1 -6m到-70m主斜坡道提升方案 |
5.2.2 主斜坡道措施口方案 |
5.2.3 下盘充填通风井 |
5.2.4 上盘技措井方案 |
5.2.5 开拓工程建设进度安排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安全高效采矿研究 |
6.1 地下开采采矿方法选择 |
6.2 首采分段的选择 |
6.2.1 首采分段选择方案一 |
6.2.2 首采分段选择方案二 |
6.3 回采顺序优化研究 |
6.4 露天坑底不扩帮延伸采矿方法 |
6.5 挂帮矿体采矿方法 |
6.5.1 挂帮矿体赋存条件 |
6.5.2 挂帮矿回收设计 |
6.5.3 边帮下矿体开采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通风与防水 |
7.1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井下通风 |
7.1.1 井下通风系统现状 |
7.1.2 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
7.1.3 通风系统计算 |
7.1.4 通风系统优化 |
7.2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防排水研究 |
7.2.1 露天转地下防排水的意义 |
7.2.2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防排水措施 |
7.2.3 露天转地下防排水方案 |
7.2.4 归来庄金矿露天转地下防排水方案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稳定性分析及采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稳定性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稳定性研究综述 |
1.2.1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特点 |
1.2.2 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的采矿方法研究 |
1.2.3 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回采、开拓方案以及回采顺序研究 |
1.2.4 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安全问题研究 |
1.2.5 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厚度研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开展工作 |
1.4 小结 |
第二章 岩石(体)结构特性、物理力学参数性质测定 |
2.1 石人沟铁矿地质条件及采矿条件 |
2.1.1 地理交通位置、隶属关系及矿山现状 |
2.1.2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
2.1.3 矿区水文地质 |
2.1.4 露天转地下主要采矿方案 |
2.1.5 矿柱名称介绍 |
2.1.6 矿山开采现状 |
2.2 石人沟铁矿岩体结构特征描述 |
2.3 石人沟铁矿岩体渗透特性 |
2.4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5 岩体力学参数确定 |
2.6 岩体长期强度的确定 |
2.7 小结 |
第三章 境界顶柱可能的破坏模式和稳定性解析评价 |
3.1 石人沟铁矿采空区围岩压力分布特点和潜在破坏模式 |
3.2 境界顶柱稳定性的工程类比研究 |
3.3 摩尔-库仑极限平衡解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顶柱稳定性及破坏机制的二维模拟分析 |
4.1 应用FLAC2D的变形破坏分析 |
4.1.1 FLAC2D基本原理 |
4.1.2 计算模型及研究方案 |
4.1.3 计算结果分析 |
4.1.4 FLAC2D分析小结 |
4.2 应用RFPA2D的变形破坏分析 |
4.2.1 RFPA2D基本原理 |
4.2.2 计算模型及研究方案 |
4.2.3 计算结果分析 |
4.2.4 RFPA2D分析小结 |
4.3 考虑水弱化作用和长期强度的稳定性分析 |
4.3.1 分析结果 |
4.3.2 分析结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采矿方案情况下顶柱围岩三维稳定性分析 |
5.1 数值计算软件介绍-MSC.Patran和MSC.Nastran |
5.1.1 MSC.Patran简介 |
5.1.2 MSC.Nastran简介 |
5.2 计算模型及方案 |
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1 方案一研究结果 |
5.3.2 方案二研究结果 |
5.3.3 方案三研究结果 |
5.3.4 方案四研究结果 |
5.3.5 方案五研究结果 |
5.3.6 方案六研究结果 |
5.3.7 方案七研究结果 |
5.3.8 方案八研究结果 |
5.3.9 方案九研究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境界顶柱稳定性监测与分区研究 |
6.1 各种分析结果的分析对比与境界顶柱厚度的确定 |
6.2 露天转地下稳定性分区研究 |
6.3 露天转地下稳定性分区的监测 |
第七章 含水破碎带及断层下采矿技术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F18、F19断层区域地质条件概述 |
7.3 南区-60m中段F18-F19破碎及断层区域目前开采现状 |
7.4 存在的问题 |
7.5 F18-F19破碎断层区域稳定性分析力学参数确定 |
7.6 二维稳定性及破坏机制模拟分析 |
7.6.1 计算模型及方案 |
7.6.2 计算结果 |
7.6.3 考虑水弱化作用和长期强度时稳定性分析 |
7.7 三维背景应力场计算分析 |
7.7.1 计算模型及方案 |
7.7.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7.8 矿石储量及可采出矿石量 |
7.9 建议采矿方案及支护方案 |
7.10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平庄西露天矿露井协调开采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露井协调开采技术与方法研究 |
2.1 露井协调开采及其主要特征 |
2.2 露井协调开采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
2.3 露井协调开采主要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露井协调开采三维数字矿山研究 |
3.1 井田开采条件 |
3.2 矿床地质模型构模方法 |
3.3 地质数据采集及处理 |
3.4 露天开采矿床地质模型的建立 |
3.5 井工开采巷道三维模型的建立 |
3.6 露井协调开采数字矿山 |
3.7 本章小结 |
4 露井协调开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
4.1 西露天矿与井工开采保护煤柱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 |
4.2 露天矿开采对五家矿四井的影响分析 |
4.3 露天开采与井工开采走向上的安全距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露井协调开采模拟试验研究 |
5.1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内容 |
5.2 模型设计 |
5.3 五家四井煤层开采模拟分析 |
5.4 西露天矿开采模拟分析 |
5.5 露井间煤柱开采模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露天矿边坡岩移和应力监测 |
6.1 岩移监测数据分析 |
6.2 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6.3 典型滑坡实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露井协调开采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7.1 露井协调开采方案及优化 |
7.2 露天矿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
7.3 井工矿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高村铁矿露天采场地下水疏干预测及疏干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矿坑涌水量预测 |
1.2.2 露天矿防治水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位置与交通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气象条件 |
2.4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4.1 地层 |
2.4.2 构造 |
2.4.3 岩浆岩 |
2.4.4 矿产 |
2.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5.1 第四系孔隙水 |
2.5.2 基岩裂隙水 |
第三章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3.2.1 概况 |
3.2.2 矿区主要含水层及隔水层 |
3.2.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3.2.4 地下水动态 |
3.3 构造应力场对矿区地下水运动的影响 |
3.3.1 节理统计 |
3.3.2 构造应力场特征 |
3.3.3 构造应力场对渗透系数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四章 地下水水流模型 |
4.1 矿区地下水系统 |
4.1.1 水文地质边界划分 |
4.1.2 地下水水动力子系统 |
4.1.3 大气降雨补给 |
4.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3 地下水数学模型 |
4.4 地下水数值模型 |
4.4.1 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 |
4.4.2 模型识别 |
4.4.3 模型检验 |
第五章 矿坑疏干涌水量预测 |
5.1 未来研究区降雨量的设定 |
5.1.1 引用历史资料中的平水年降雨量 |
5.1.2 采用概率分析预测未来降雨量 |
5.2 基于井群排水方案的疏干预测 |
5.2.1 井群排水工程部署 |
5.2.2 基于井群疏干方案的预测模型 |
5.2.3 疏干涌水量分析 |
5.2.4 流场演化 |
5.3 基于防渗帷幕截流方案的疏干预测 |
5.3.1 防渗帷幕的布置原则 |
5.3.2 基于防渗帷幕方案的井点辅助疏干预测 |
5.3.3 流场演化 |
5.4 基于边坡内地下聚水廊道的疏干预测 |
5.4.1 聚水廊道疏干工程 |
5.4.2 基于聚水廊道方案的疏干预测 |
5.4.3 流场演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坑疏干方法分析和工艺研究 |
6.1 矿坑疏干方法分析 |
6.1.1 含水层系统特征对疏干工艺的影响 |
6.1.2 疏干效果分析 |
6.2 聚水廊道构筑设想 |
6.2.1 聚水廊道疏干系统 |
6.2.2 建设工程量 |
6.3 水平辐射井疏干方法的讨论 |
6.3.1 水平辐射井疏干工程的基本组成 |
6.3.2 水平辐射井疏干系统的组成 |
6.3.3 高村矿坑水平辐射井疏干总系统 |
6.3.4 水平辐射井疏干方案的优点 |
6.4 投资分析对比 |
6.4.1 基本建设工程量 |
6.4.2 基本建设工程费用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技术创新 |
7.3 存在问题及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白象山富水铁矿深埋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与突水防治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矿区突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白象山铁矿水文地质条件与东西大巷突水因素分析 |
2.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2 突涌水情况分析 |
2.3 东西大巷水文地质条件剖析 |
2.3.1 东西大巷纵剖面图的绘制 |
2.3.2 含水层的掘进条件分析 |
2.3.3 巷道与主要断层交汇状况分析 |
2.4 东西大巷断层突水因素分析 |
2.5 封堵不良钻孔的分布及危害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FLAC3D数值方法的多孔介质渗流与流固耦合理论 |
3.1 地下水对岩体的作用 |
3.1.1 地下水对岩体的力学作用 |
3.1.2 地下水对岩体的化学作用 |
3.1.3 地下水对岩体的物理作用 |
3.2 裂隙岩体中渗流场与应力场的影响关系 |
3.2.1 裂隙岩体中渗流对应力场的影响 |
3.2.2 裂隙岩体中应力对渗流场的影响 |
3.3 渗流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概述 |
3.3.1 渗流连续性方程 |
3.3.2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
3.3.3 渗流的平衡方程 |
3.3.4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 |
3.4 多孔介质的渗流与应力(流固)耦合 |
3.4.1 多孔介质的定义 |
3.4.2 多孔介质的流固耦合理论 |
3.5 多孔介质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FLAC)流固耦合原理 |
3.6 FLAC3D流固耦合计算方法 |
3.6.1 FLAC3D简介 |
3.6.2 FLAC3D流固耦合分析特点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导水断层开挖条件下深埋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
4.1 矿井导水断层围岩系统的提出 |
4.2 地质模型的抽取和概化 |
4.2.1 地质模型的抽取 |
4.2.2 地质模型的概化 |
4.3 数值模型的模拟方法与思路 |
4.3.1 渗流岩体模拟的假设条件 |
4.3.2力学边界条件及初始地应力场 |
4.3.3 渗流边界条件 |
4.3.4 本构模型 |
4.3.5 材料参数 |
4.4 初始渗流场分析 |
4.5 开挖揭露断层前位移场分析 |
4.5.1 上盘开挖揭露断层前位移场分析 |
4.5.2 下盘开挖揭露断层前位移场分析 |
4.6 开挖揭露断层突水时位移场分析 |
4.6.1 上盘开挖揭露断层突水时位移场分析 |
4.6.2 下盘开挖揭露断层突水时位移场分析 |
4.7 开挖揭露断层前应力场分析 |
4.7.1 上盘开挖揭露断层前应力场分析 |
4.7.2 下盘开挖揭露断层前应力场分析 |
4.8 开挖揭露断层突水时应力场分析 |
4.8.1 上盘开挖揭露断层突水时应力场分析 |
4.8.2 下盘开挖揭露断层突水时应力场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埋巷道导水断层破碎带预注浆改造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
5.1 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机理与技术 |
5.2 导水断层破碎带注浆改造的数值模型 |
5.2.1 断层破碎岩体模型的建立 |
5.2.2 模拟方法与实现 |
5.2.3 断层注浆加固后的材料力学特性 |
5.3 注浆优化计算方案设计 |
5.3.1 断层材料力学参数的选取 |
5.3.2 注浆改造范围的设计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注浆加固断层的开挖后塑性破坏分析 |
5.4.2 注浆加固断层的开挖后位移分析 |
5.4.3 注浆加固断层的开挖前、后应力场分析 |
5.4.4 注浆加固断层的开挖对渗流条件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导水小断层对巷道突水风险和围岩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巷道开挖交汇小断层注浆封堵模型的建立与方案设计 |
6.2.1 模型简化和主要假设条件 |
6.2.2 本构模型和参数选取 |
6.2.3 方案设计 |
6.3 模拟结果分析 |
6.3.1 侧压力系数0.5时,小断层倾角的影响 |
6.3.2 侧压力系数大于0.5时,小断层倾角对开挖后塑性区的影响 |
6.3.3 侧压力系数为0.5时,埋深增大的影响 |
6.3.4 侧压力系数的影响 |
6.3.5 侧压力系数为0.5时,小断层内部静水压力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白象山铁矿突水的有效防治方法与措施 |
7.1 断层探防水方法 |
7.1.1 导水断层探水线的确定 |
7.1.2 导水断层物理探测技术 |
7.2 封堵不良钻孔的井下防水方法 |
7.3 白象山铁矿地下水动态监测方法初探 |
7.3.1 矿区地下水动态监测技术概述 |
7.3.2 地下水监测方法与注意事项 |
7.3.3 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 |
7.4 白象山铁矿地下水动态监测的重点对象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项目 |
致谢 |
(10)平原浅埋岩溶大水矿床井下近矿体注浆帷幕层堵水加固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水矿山注浆堵水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采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3 矿山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降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注浆加固理论及矿山岩石变形机理应用与探讨 |
2.1 注浆加固理论 |
2.1.1 注浆理论的应用 |
2.1.2 注浆材料流变性及粘时变效应 |
2.1.3 岩体与浆液相互作用的探讨 |
2.2 矿山岩石变形机理 |
2.2.1 矿山压力的显现 |
2.2.2 岩层下沉机理与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堵水效果研究 |
3.1 水文地质概况 |
3.1.1 地层 |
3.1.2 矿区含水层、隔水层特征 |
3.1.3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和排泄 |
3.2 矿床水文、工程地质 特征 |
3.2.1 矿床概况 |
3.2.2 构造岩溶裂隙发育特征 |
3.2.3 地下水分布规律 |
3.2.4 顶板围岩富水性分区 |
3.2.5 围岩工程地质特征 |
3.3 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堵水加固工程 |
3.3.1 注浆帷幕参数设计 |
3.3.2 前期工程 |
3.3.3 后期工程 |
3.4 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工程堵水注浆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下近矿体注浆帷幕层加固效果研究 |
4.1 采矿方法及采场布置 |
4.2 模型的构建 |
4.2.1 数值计算模拟软件及方法介绍 |
4.2.2 构建模型 |
4.3 模型的力学分析 |
4.3.1 帷幕前模型力学分析 |
4.3.2 帷幕后模型力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堵水加固可靠性分析研究 |
5.1 地面沉降监测网研究 |
5.1.1 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
5.1.2 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布设 |
5.1.3 监测结果分析 |
5.2 声发射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
5.2.1 工作原理及监测网布设 |
5.2.2 监测结果分析 |
5.3 堵水与加固效果综合分析 |
5.4 其他情况分析与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四、露天作业涌水钻孔用的粒状炸药(论文参考文献)
- [1]露天作业涌水钻孔用的粒状炸药[J]. 张军. 爆破材料, 1967(03)
- [2]水域动载荷条件下复杂矿体开采安全技术[D]. 陈嘉生. 中南大学, 2010(11)
- [3]露天转地下安全高效开采动态调控技术研究[D]. 王立君. 东北大学, 2012(07)
- [4]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稳定性分析及采矿技术研究[D]. 南世卿. 东北大学, 2008(05)
- [5]平庄西露天矿露井协调开采控制技术研究[D]. 张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05)
- [6]高村铁矿露天采场地下水疏干预测及疏干工艺研究[D]. 李蛟. 南京大学, 2013(08)
- [7]白象山富水铁矿深埋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与突水防治优化[D]. 姜文富. 青岛理工大学, 2009(03)
- [8]西班牙雷奥辛铅锌矿[J]. 谢凤琴,柯人. 世界采矿快报, 1989(36)
- [9]澳大利亚黑水矿凿岩爆破的改进[J]. A.J.普赖斯,田良灿. 国外采矿技术快报, 1986(21)
- [10]平原浅埋岩溶大水矿床井下近矿体注浆帷幕层堵水加固效果研究[D]. 徐磊. 长沙矿山研究院, 2015(02)
标签:采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