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美组设计回顾讨论会会议记录(论文文献综述)
董柏林[1](2021)在《组织与使命:民国大学学生自治会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林沛然[3](2018)在《红树林下人工养殖拟穴青蟹养殖性状及营养成分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铁笼养殖技术比较研究在红树林和光滩两种样地人工养殖拟穴青蟹对养殖性状、营养成分及其基底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挑选平均体重为(11.78±2.40)g的拟穴青蟹作为种苗,共设置4个实验组,分别为:(1)光滩不投饵组、(2)光滩投饵组、(3)红树林林下不投饵组、(4)红树林林下投饵组,每个实验组设计三个平行重复,每个重复放养5只,以新鲜小杂鱼作为饵料。铁笼的规格(长×宽×高)为1 m×0.8 m×0.4 m,铁笼内部隔4个铁板,形成5个独立空间,每个空间大小为0.2 m×0.8 m×0.4 m,采用单养模式。养殖周期60 d,实验结束时进行存活个体计数和体重、甲壳宽、甲壳长等养殖性状的测量,并取肌肉进行营养成分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养殖性状:林下投饵组、光滩投饵组、林下不投饵组和光滩不投饵组终末平均体重分别为(83.36±7.14)g、(76.00±7.05)g、(42.99±9.39)g和(19.54±3.10)g,体重分别增长了6.87、6.25、3.32和1.32倍;出肉率分别为30%、29%、22%和20%;肥满度分别为0.64、0.64、0.63和0.60;成活率分别为40%、40%、33.3%和20%。4组中投饵养殖方式的各项养殖性状较好,以红树林下投饵养殖方式最优。2.营养成分:各组实验蟹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均较高(77.00%-80.14%),粗脂肪含量均较低(0.91%-1.73%),符合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红树林下养殖两组实验蟹肌肉的粗蛋白含量高于光滩养殖两组和池塘养殖组,粗脂肪低于光滩养殖两组和池塘养殖组,接近于林下野生组。各组实验蟹肌肉的氨基酸总量为68.03%-76.10%,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1.25%-35.53%,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6.80%-40.57%,必需氨基酸总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为45.22%-47.29%,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84.34%-89.77%,鲜味氨基酸的总量为33.59%-38.20%,占比高达48.35%-50.20%。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拟穴青蟹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草氨酸或蛋氨酸+胱氨酸;氨基酸支链/芳香比值在1.87-2.02,接近鸡蛋蛋白标准。各组实验蟹肌肉中氨基酸组成以林下野生组为最佳,红树林下养殖两组的氨基酸组成优于光滩养殖两组和池塘养殖组,其中红树林下投饵组接近于林下野生组。各组实验蟹肌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占8.80%-13.6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7.34%-41.14%,两者约占50%左右,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中EPA和DHA的相对含量较高,占30%左右;n-3/n-6的比值在2.5以上,说明脂肪酸营养均衡,并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各组实验蟹肌肉中PUFA含量以红树林下投饵最高,红树林下养殖两组高于光滩养殖两组。3.土壤理化性质:不同养殖方式对土层深度为0-10 cm和10-20 cm土壤理化性质都会产生影响,对土层深度0-10 cm的影响大于土层深度10-20 cm,各养殖实验组都能提高土壤的有机碳、总磷和总氮的含量,其中以红树林下投饵养殖组的影响最为显着;除了林下投饵组能显着提高土壤pH外,其他养殖组对pH值和盐度均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与光滩养殖拟穴青蟹相比,红树林下养殖拟穴青蟹在养殖性状和营养成分上更具有优势,且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红树树生长。研究结果可以解决红树林恢复种植和当地渔民滩涂养殖的矛盾,既可以增加当地渔民的经济收入,又可以更好地保护红树林,实现红树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赵亚敏[4](2017)在《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趋同化,使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越来越得到关注,当代本土建筑创作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重点关注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表达,选取福建具有代表性地域的当代本土建筑作品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深入解析。论文以建筑造型语言作为研究契机,从传统建筑形式、地理特征、地域文化出发,对建筑内在的秩序深入解析,探讨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的表达方法论意义。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研究目的、意义与相关理论研究等方面做了概述。第二部分对影响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的因素,以及在影响因素下的造型语言特征做了论述。第三部分对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创作进行分层次解析。分别从基于传统建筑形式的当代建筑造型语言表达、气候适应性的当代建筑造型语言表达、地理特性与材料的当代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这几个层次,对构思策略与手法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出其成功的经验,以期对未来福建本土化建筑研究发展有所裨益。同时,以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反思造型语言创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见解。第四部分理论结合实践,将总结出的策略与手法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解析。论文在大量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福建省当代本土建筑创作优秀案例。在当代复杂的学科语境下,重新审视建筑学科的根基,以造型语言表达生成为切入点,优化设计方法体系,深化学科内涵。综合运用了语言学、符号学、类型学、现象学、本土创作等相关理论,全面的对该课题进行研究。期望构建时代语境下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的创作思维,促进设计创新。
冯阳[5](2016)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历史阶段,于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向艺术设计转型。到1998年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的出台,学科发展完成了有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蜕变,进入综合型艺术设计时代。2012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后,艺术设计的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与艺术设计转型并行的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学分制改革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与学分制渊源颇深。在民国时期曾有过近三十年的全面的践行活动,新中国建立以后转为实行计划性较强的学时制;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学分制教学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新的教学制度。在学分制改革中,关于学分制的内涵认知分歧较大。其中关于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认知造了一定程度的视听混淆,从而产生了成众的多徒有学分制之表却无选修之质的学分制教学模式,是我国学分制改革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怪圈。学分制的核心内容是选修机制、开放的课程体系、目标性的学分管理方式等。基此,得以产生多样性的人才。选修机制、学分管理须以开放的课程体系为载体,通观学分制发展历程可见,学分制改革均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先行。基于学分制模式的大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的缺失,是我国学分制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艺术设计学科的转型是基于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与实现的。在此历程中,与学分制改革同行共舞,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完全学分制、不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学分学年制、分段式学分制(“1+3”制、工作室制等)、计划型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开放型学分制等。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分析,学分学年制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的改良型学年制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分布于二个领域,一是通识教育部分,一是专业教学部分。前者,综合类院校基于学校平台搭建文理兼顾、包含学校特色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则侧重于丰富基础理论教学和艺术常识的普及;后者,主要采取设置二、三年级集中选修时段,或增设平行课程等形式植入选修元素。这类教学模式践行群体众多,既有老牌艺术类院校如西安美术学院等,也有历史不足二十年的新建院校,因此,出于办学历史、以及局限于教学资源与能力等原因,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段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二类形式,一是“1+3”制,一是工作室制。前者施行一年的不分专业的共同基础教学。此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藩篱,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配合下,建立“大设计”概念,一改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本位思想,以及工艺美术教育阶段美术型基础教育的面貌。后者在引进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打破了传统的递进式、积累型的课程式教学模式,为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元化教学的格局。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方面,在学分制改革方面主要是顺应改革趋势,建立了学分制教学形制。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实践。南艺的学分制改革是艺术设计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它基于“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革新思路,通过课程平行化和自由选修的方式,形成了“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的完全学分制教学范式。虽然南艺的完全学分制实践止于2009年,但是,基于学分制实践的课程改革成果,以及锐意革新的精神成为南艺艺术设计教学的宝贵财富。三十年的学分制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多元化局面,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期间,随着上世纪末的大学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历经了一段爆发式的发展过程,整体教学规模发展过速。虽然教学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埋下了根基薄弱、简单复制等隐患,整个学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虚胖现象。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拼缀现象严重,致使整体的教学质量下滑。此外,由于课程体系建设不到位,在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各种形式的学分制虚假介入现象。基此,建议从明确培养目标,做好预设、铺陈,加强基础教学建议,打造精悍核心课程,开放终端课程,以及增加操作性能考量等方面入手,加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为深化学分制改革、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基础性工作。
刘培[6](2015)在《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文中认为放射化学是近代化学与核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始于1934年。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放射化学虽然随着国家需求的变化经历了蓬勃发展与停滞不前的不同阶段,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为国防安全、核能开发及核技术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以中国放射化学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内容,总结其发展特点及经验教训,为未来制订科学有效的放射化学学科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将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1934-1949)、初步发展阶段(1950-1960)、快速发展阶段(1960-1970)、常态化发展阶段(1970-1986)以及艰难调整阶段(1986-2000)。论文探讨的各阶段主要内容如下:(1)起步阶段。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放射化学的国际学术背景以及中国学者对于放射化学的早期探索工作。(2)初步发展阶段。详述了国家创建核工业前后放射化学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分析了高等院校放射化学专业建立初期的特点。(3)快速发展阶段。选取了铀钚燃料循环技术的两项杰出成果——中国首枚原子弹所用二氧化铀的制备和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自主研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前者,描述了科技人员完成二氧化铀生产任务的艰苦过程,重点分析了生产工艺流程。对于后者,再现了后处理技术的研发过程,考察了军用后处理厂建设中两种工艺路线抉择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因素,指出苏联并非有意向中国援助落后的后处理技术。对放射化学围绕核武器研制取得的其他成果也进行了概述。(4)常态化发展阶段。探讨了放射化学在寻求学科正常化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重点考察了《放射化学学科规划》的制订、修订及专业学会的成立过程。(5)艰难调整阶段。从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萎缩与科研机构研究水平的下滑两个方面,对放射化学发展遭遇的困境进行了论述,指出有关部门忽视放射化学对于核电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管理体制欠顺、对于放射性危害的不恰当夸大是导致放射化学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在对上述5个发展阶段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中国放射化学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任务带学科”、苏联援助对于放射化学的初期发展助力甚大、“任务”完成后“学科”没有真正建立。最后,本文总结了几点中国放射化学发展的经验教训。
赵军静[7](2015)在《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典型作品的分析,归纳总结齐康的建筑创作历程,并系统提炼其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教育思想。全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整个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全面梳理了齐康建筑创作实践的历程和脉络。将齐康的建筑创作划分为成长积累的前期、崭露头角的早期、深入探索的中期和多元表现的盛期四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典型作品和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地域化创作、审美构图、形式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对其建筑创作的脉络进行动态研究。通过对创作实践的分析,总结出齐康“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基础,并详细论述“人”和“本”的内涵。第三章系统归纳齐康的人性化设计美学思想。齐康的美学思想强调时空中的情理交织,将历史的要素和地域的要素合并起来考虑,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内涵,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即对建筑理性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建筑理性的追求体现在形式的和谐、功能的合理、技术的适宜、环境的适应和辩证求实的建筑观五个方面。情感的表达体现在建筑潜在意义的表达、建筑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建筑审美的怡情悦性三个部分。第四章系统论述齐康的设计伦理思想即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责任伦理思想。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总结了齐康设计伦理思想的丰富内涵。微观上为建筑师个体与职业责任的实现;中观上指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具体指城市规划的公益与正义、建筑的人性化表达和建筑对观者的品德教育;宏观上指建筑师的未来责任,即注重环境的持续发展、城市形态的宜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齐康的教育思想。文章首先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部分梳理了齐康教育实践活动轨迹,进而分析归纳出齐康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忠于教育的师德风范和终生学习的治学思想。最后提炼其教育思想的特点,并阐述了其教育思想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论文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齐康建筑设计思想的内涵,从建筑创作的政治化和文化民族主义两个方面对其设计思想进行反思,并探讨了其对设计师的职业素养、设计教育的教学体制、传统设计文化的继承、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齐康建筑创作实践进行历时性研究。在史料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将齐康的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概括各个阶段的动态发展脉络,剖析其建筑创作的连续性。第二,系统论述了齐康“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包括人性化的设计美学思想、对人民负责的责任伦理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提炼归纳了齐康美学、伦理、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第三,运用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齐康的设计思想进行反思,并结合当代设计现状分析了齐康设计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卓[8](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车守同[9](2013)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文中研究说明1944年1月成立的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中国抗战时期所成立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博物馆。成立的背景,与抗故时期「西北开发政策」、「(1942年)国军派驻河西走廊」、「(1942年)中央政府收复对新疆省行政权」,有绝对密切的关系。为了抵抗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及经济封锁,地处偏远的敦煌,交通运输获得大幅改善。加上菁英人才的参与、兰州市政的建设,以及于全国最重要的国营事业玉门油矿凿井出油,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当时在河西走廊与莫高窟从事公务访查及学术工作的人员虽然不多,但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晌,并且在1949年以后,分居海峡两岸,相关的史料也分布在两岸。本论文系以分布海峡两岸的史料,包括公文、信函、日记,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时代背景,作一时间的比对与全面性的讨论。
李蓺楠[10](2012)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从1986年开始至今,历届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所收录的论文为主要研究资料,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建筑期刊上所发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相关论文及出版的有关着作为辅助研究资料,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内容主要分为研究过程回顾和研究现状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过程回顾的部分,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所经历的第一时期(民国末期至1986年之前)以及第二时期(1986年至今)两个阶段的研究过程做了评述。论文的重点放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二时期,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式开展至今的发展历程。而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的情况,仅作简要论述。文章以两年一度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为基本脉络线索,同时兼顾其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其他会议。通过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规模、主题以及论文发表的基本情况的总结和纵向分析,描绘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再次逐渐开展、步入正轨至向着深化阶段发展的历程。同时,对一些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独特主题的研究发展做了梳理,包括: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分歧和统一、中国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思想发展和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等三个方面。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现状分析的部分,则以在历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上所发表的论文的各项信息及分类统计为主要数据来源,辅以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建筑期刊上所发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相关论文及出版的有关着作的数据统计,以阐述“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研究偏好”为主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解读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的特点。最后对未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深化阶段后所需注意和亟需改进的不足及弱项提出了建议。
二、集美组设计回顾讨论会会议记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美组设计回顾讨论会会议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红树林下人工养殖拟穴青蟹养殖性状及营养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红树林林下养殖研究 |
1.1.1 红树林下养殖优势研究 |
1.1.2 红树林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
1.1.3 红树林下养殖技术研究 |
1.1.4 红树林下养殖对红树林土壤影响的研究 |
1.2 拟穴青蟹的养殖研究 |
1.2.1 拟穴青蟹的生物学研究 |
1.2.2 拟穴青蟹养殖技术研究 |
1.2.3 蟹类肌肉营养成分的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目的意义 |
第2章 红树林下人工养殖拟穴青蟹养殖性状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样地的选择 |
2.1.2 实验时间 |
2.1.3 实验材料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和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不同养殖条件对拟穴青蟹养殖形状的影响 |
2.3.2 拟穴青蟹的饥饿胁迫反应 |
2.4 小结 |
第3章 不同养殖条件下拟穴青蟹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氨基酸的营养评价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不同养殖条件下拟穴青蟹肌肉的常规营养比较 |
3.2.2 不同养殖条件下拟穴青蟹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比较 |
3.2.3 不同养殖条件下拟穴青蟹肌肉的氨基酸组成比较 |
3.2.4 不同养殖条件下拟穴青蟹肌肉氨基酸评分及F值 |
3.3 讨论 |
3.3.1 不同养殖条件对拟穴青蟹一般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2 不同养殖条件下拟穴青蟹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差异 |
3.3.3 不同养殖条件对拟穴青蟹脂肪酸品质的影响 |
3.3.4 不同养殖条件对拟穴青蟹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不同养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不同养殖方式对土壤的总有机碳增量的影响 |
4.2.2 不同养殖方式对土壤的总磷增量的影响 |
4.2.3 不同养殖方式对土壤总氮增量的影响 |
4.2.4 不同养殖方式对土壤pH值和盐度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方法 |
1.4 “当代本土建筑”相关理论解析 |
1.4.1 “本土化”相关概念 |
1.4.2 中国本土已有实践经验 |
1.4.3 批判的地域主义 |
1.4.4 狭义地域性与广义地域性 |
1.5 “建筑造型语言”相关理论解析 |
1.5.1 建筑语言构成的三大系统 |
1.5.2 建筑造型语言构成要素解析 |
1.5.3 建筑形体语言设计要素及其形态构成 |
1.5.4 其他相关理论的应用 |
1.6 文章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多因素影响下的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解析 |
2.1 福建地域性要素概述 |
2.1.1 自然环境要素概述 |
2.1.2 传统建筑文化要素概述 |
2.2 福建当代建筑“本土化”构建历程 |
2.2.1 建筑行业的初步发展 |
2.2.2 地域形式的初步探索 |
2.2.3 当代本土建筑设计繁荣 |
2.2.4 多元的设计思维 |
2.3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建筑造型语言特征 |
2.3.1 气候环境的影响 |
2.3.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2.4 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造型语言特征 |
2.4.1 传统建筑元素的承袭 |
2.4.2 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2.5 建筑自身影响下的建筑造型语言特征 |
2.5.1 建筑类型的影响 |
2.5.2 空间形态与材料技艺的影响 |
2.6 整体风貌影响下的建筑造型语言特征 |
2.7 经济与科技因素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传统建筑形式的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3.1 形式的“原型”与“现行” |
3.1.1 “原型”与“现行”之关系——“同构” |
3.1.2 原型“同构”的三种策略 |
3.2 福建传统建筑原型的提取 |
3.2.1 原型语言分类 |
3.2.2 对原型“同构”的要点 |
3.3 基于原型“原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3.3.1 “原象处理”的设计策略 |
3.3.2 “原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3.4 基于原型“变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3.4.1 “变象处理”的设计策略 |
3.4.2 “变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3.5 基于原型“残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3.5.1 “残象处理”的设计策略 |
3.5.2 “残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3.6 策略与手法归纳总结 |
3.7 反思 |
第四章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4.1 建筑造型对气候的适应性表达 |
4.1.1 气候适应下的表达倾向 |
4.1.2 不同气候区的造型语言表达策略 |
4.2 福建传统建筑被动式气候策略与启示 |
4.3 以遮阳隔热、避雨为主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4.3.1 遮阳构件与造型语言结合 |
4.3.2 屋顶隔热与造型语言结合 |
4.3.3 防雨防潮与造型语言结合 |
4.3.4 中介空间的采用 |
4.3.5 热能影响下的建筑体形 |
4.4 注重微气候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4.4.1 利于通风的“底层架空”与造型语言结合 |
4.4.2 利于通风的“天井庭院”与造型语言结合 |
4.4.3 顺应海风的造型语言 |
4.5 策略与手法归纳总结 |
4.6 反思 |
第五章 基于地理特性以及材料的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5.1 地理特性与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的联系 |
5.2 基于地理特性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策略 |
5.3 “地域心理”主导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5.3.1 射影山水的象征表达 |
5.3.2 隐喻自然元素特色的表达 |
5.3.3 呼唤集体记忆的隐喻表达 |
5.4 “契合地形”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5.4.1 适应海滨的造型处理 |
5.4.2 因地制宜的山地庭院处理 |
5.4.3 多台地形的“筑台”处理 |
5.5 材料与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的联系 |
5.6 基于材料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策略 |
5.7 材料特性影响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5.7.1 传统材料表现地域特征 |
5.7.2 现代材料演绎传统形式 |
5.8 策略与手法归纳总结 |
5.9 反思 |
第六章 实践解读 |
6.1 地域、文化、隐喻——泉州植物园科普馆设计 |
6.1.1 文化解读 |
6.1.2 构思策略与设计手法 |
6.1.3 小结 |
6.2 地域、原型、同构——厦门大学海韵三期图书馆设计 |
6.2.1 广义理性的建筑创作思维 |
6.2.2 造型语言表达策略及手法——同构下的创新 |
6.2.3 小结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福建当代本土建筑(1980年后)重要作品导览表(按地域划分) |
附录二 福建当代本土建筑之本论文未收录作品(2000年起) |
附录三 论文所涉及之创作原则、策略、手法关系总览图(作者自绘) |
附录四 研究生参与的其他本土建筑设计实践概览(与造型语言表达相关项目) |
附录五 论文正文表格中插图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相关成果(论文、会议、获奖、基金项目) |
(5)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一章 学分制教学模式概述 |
第一节 学分制与选修制的渊源 |
一、“选修制”: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 |
二、“学分制”:美国高等教育对选修制的延展 |
三、兼容并蓄:学分制的完善与发展 |
第二节 学分制内涵与外延的解读 |
一、我国学分制内涵之争与原因分析 |
二、学分制的内涵:采用学分管理的选修制 |
三、学分制的外延:学习自由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
第三节 学分制教学模式及其特色 |
一、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与表现形式 |
二、学分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
第二章 我国学分制教学模式辨析 |
第一节学分制改革及其教学模式变迁 |
一、民国时期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
二、建国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摈弃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兴盛 |
第二节多元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辨析 |
一、从“六种模式论”到“两种模式论” |
二、“不完全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 |
第三节 现下学分制教学模式面面观 |
一、不完全学分制是逆水行舟的产物 |
二、定位相宜的计划型学分制体系 |
三、多头并举的深化学分制改革 |
第三章 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流变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源流 |
一、从“图案”起步的艺术设计教育 |
二、在“工艺美术”中彷徨的艺术设计教育 |
三、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变革 |
一、早期图案教学与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形成 |
二、艺术设计对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承袭与更新 |
三、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 |
一、学分制改革对教学制度改革的推动 |
二、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多元发展 |
第四章 不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践 |
第一节 学分型学年制: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 |
一、西安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南京林业大学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二节 分段式学分制:基础教学模式的建构 |
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三节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兴起 |
一、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四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主要特征的分析 |
一、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
三、集中切块的修选管理 |
四、固定学制的适形方案 |
五、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 |
第五章 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验 |
第一节 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改革概述 |
一、学分制改革的前奏 |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历程 |
三、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概貌 |
第二节 设计学院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呈现 |
一、一个屋檐下的两种教学模式 |
二、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运作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分析 |
一、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先进性 |
二、课程体系中的缺憾与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
三、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涟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关于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后的一些思考——以课程体系为例 |
附录 2: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情况一览表(2015 年) |
附录 3:本文所涉高等学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一览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
(6)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文献调研 |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放射化学的起步(1934-1949) |
2.1 十世纪上半叶国外放射化学发展概述 |
2.1.1 放射化学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
2.1.2 放射化学的蓬勃发展 |
2.2 国内放射化学的早期探索 |
2.2.1 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的研究工作 |
2.2.2 国民政府破产的核计划 |
2.3 中国学者在国外开展的放射化学研究工作 |
2.3.1 杨承宗在居里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
2.3.2 其他学者的研究工作 |
小结 |
第3章 放射化学的初步发展(1950-1960) |
3.1 建国初期的放射化学工作 |
3.1.1 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化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
3.1.2 人才队伍的形成 |
3.2 核工业创建之后的放射化学工作 |
3.2.1 创建核工业决策的制定及苏联的核技术援助 |
3.2.2 新设立的放射化学研究机构 |
3.2.3 相关研究工作的展开 |
3.3 高等院校中放射化学专业的建立 |
3.3.1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3.3.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3.3.3 其他几所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3.3.4 高校放射化学专业建立初期的特点分析 |
小结 |
第4章 在研制核武器的国家需求驱动下放射化学的快速发展(1960-1970) |
4.1 第一颗原子弹所用二氧化铀的制备 |
4.1.1 简法生产的工艺流程 |
4.1.2 二氧化铀的生产过程 |
4.1.3 五所顺利完成任务的原因探讨 |
4.2 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的研发 |
4.2.1 从沉淀法工艺起步 |
4.2.2 萃取工艺的先行探索 |
4.2.3 两种工艺路线的争论与抉择 |
4.2.4 萃取工艺的成功验证 |
4.2.5 苏联并非故意提供落后技术 |
4.3 其他方面的放射化学成果 |
4.3.1 完成原子弹攻关中的任务 |
4.3.2 为核燃料工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 |
4.3.3 放射性废液的处置与综合利用 |
小结 |
第5章 放射化学的常态化发展(1970-1986) |
5.1 “文革”对放射化学的冲击 |
5.2 改革开放初期放射化学回归正常化的努力 |
5.2.1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及其修订 |
5.2.2 放射化学学会的筹备与隶属问题 |
5.2.3 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
5.2.4 折中方案及遗留问题 |
5.3 放射化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
小结 |
第6章 放射化学的艰难调整(1986-2000) |
6.1 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调整及撤销 |
6.2 放射化学研究领域的收缩 |
6.3 研究机构科研水平的下滑 |
6.4 放射化学停滞不前的原因探讨 |
小结 |
结束语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
1. “任务带学科”的典型 |
2. 苏联援助对于放射化学的初期发展助力甚大 |
3. 完成“任务”后的“学科”未能真正建立 |
4. 几点经验教训 |
附录Ⅰ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制订) |
附录Ⅱ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修订)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 |
1.6 研究框架 |
2 齐康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基础 |
2.1 前期(1931-1979):成长积累 |
2.1.1 幼年教育:知识的启蒙 |
2.1.2 金陵中学:成长的摇篮 |
2.1.3 大学教育:专业的精进 |
2.1.4 进修访问:眼界的开阔 |
2.1.5 工程实践:创作的先声 |
2.2 早期(1980-1989):崭露头角 |
2.2.1 早期典型作品 |
2.2.2 早期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
2.3 中期(1990-1999):深入探索 |
2.3.1 中期典型作品 |
2.3.2 中期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
2.4 盛期(2000至今):多元表现 |
2.4.1 盛期典型作品 |
2.4.2 盛期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
2.5 建筑创作的发展脉络 |
2.5.1 地域化创作 |
2.5.2 审美构图 |
2.5.3 形式表现手法 |
2.6 齐康建筑设计的思想基础:以人为本 |
2.6.1 以人为本之“人” |
2.6.2 以人为本之“本” |
2.7 本章小结 |
3 审美之情:娱人 |
3.1 对建筑理性的追求 |
3.1.1 形式的和谐 |
3.1.2 功能的合理 |
3.1.3 技术的适宜 |
3.1.4 环境的适应 |
3.1.5 辩证求实的建筑观 |
3.2 情感的表达 |
3.2.1 建筑潜在意义的表达 |
3.2.2 建筑时代精神的体现 |
3.2.3 建筑审美的怡情悦性 |
3.3 本章小结 |
4 伦理之善:为人 |
4.1 建筑师个体与职业责任的实现 |
4.1.1“做老百姓的建筑师,对历史负责” |
4.1.2 职业道德和责任 |
4.2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4.2.1 城市规划的公益与正义 |
4.2.2 建筑:人性化的表达 |
4.2.3 建筑对观者的品德教育 |
4.3 建筑师的未来责任 |
4.3.1 注重环境的持续发展 |
4.3.2 城市形态的宜居 |
4.3.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4.4 齐康责任伦理与传统伦理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教育之法:化人 |
5.1 建筑教育实践活动 |
5.1.1 三尺讲台:忠于教育,孜孜矻矻 |
5.1.2 社会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
5.2 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5.2.1 教育就是为人民服务 |
5.2.2 尊师重教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保证 |
5.2.3 大力倡导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
5.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
5.3.1 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5.3.2 德智体美各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 |
5.4 忠于教育的师德风范 |
5.4.1 教师要爱国奉献,忠于教育 |
5.4.2 教师要持续学习,不断成长 |
5.4.3 教师要有教育艺术 |
5.5 终生学习的治学思想 |
5.5.1 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事业 |
5.5.2 坚持科学的终生治学之道 |
5.6 教育思想的特点 |
5.6.1 战略性 |
5.6.2 哲理性 |
5.6.3 持续性 |
5.6.4 实践性 |
5.6.5 榜样性 |
5.7 齐康教育思想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
5.7.1 对设计教育思想的启示 |
5.7.2 对设计教学方法的借鉴 |
5.7.3 对学习方法的探讨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关于齐康设计思想的再思考 |
6.1.1 理性务实 |
6.1.2 开放包容 |
6.1.3 人文关怀 |
6.1.4 整体和谐 |
6.2 齐康建筑设计思想的反思 |
6.2.1 建筑创作的政治化 |
6.2.2 文化民族主义 |
6.3 齐康建筑设计思想的启示 |
6.3.1 关于设计师的职业素养 |
6.3.2 关于设计教育的教学体制 |
6.3.3 关于传统设计文化的继承 |
6.3.4 关于可持续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齐康主要活动年表 |
附录2 齐康及其合作者主要建筑作品列表 |
附录3 齐康作品主要获奖一览表 |
附录4 齐康先生访谈记录 |
附录5 图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8)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前人研究状况 |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
2.2.1 初始环节 |
2.2.2 准备环节 |
2.2.3 实施环节 |
2.2.4 赛后反馈环节 |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3.1.1 题目的应用性 |
3.1.2 题目的综合性 |
3.1.3 题目的开放性 |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缘起 |
第一章 论文结构说明 |
第一节 所使用的原始档案介绍 |
第二节 各种文献的运用 |
第二章 回忆、研究与新史料的介绍 |
第一节 重新回忆与以往研究的成果 |
第二节 史料运用方法举例 |
第三节 介绍本论文的新史料 |
附件 |
第三章 从建设西北到建设甘肃 |
第一节 建设西北政策的形成 |
第二节 抗战前甘肃政局的发展 |
第三节 战时甘肃的建设 |
第四节 兰州是敦煌的中途岛 |
第四章 西北建设与各种考察团 |
第一节 建设甘肃的模式-「建设新西康」 |
第二节 各种考察团络绎於甘肃之途 |
第三节 朱家骅、于右任两次重大影响的考察 |
第四节 收复新疆 |
第五节 莫高窟第一次成功的官方专业考察系由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达成 |
第五章 交通建设 |
第一节 以往的交通困难 |
第二节 交通战略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 |
第三节 国防的大动脉甘新公路 |
第四节 安敦、南疆与莫高窟公路 |
第六章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经过与人事的安排 |
第七章 民国卅四年「改隶」的经过 |
第一节 由「裁撤」到「改隶」 |
第二节 同案遭到「裁撤」的单位 |
第八章 傅斯年支持敦煌学缘於他的理想 |
第九章 玉门油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
第一节 油矿对敦煌研究工作的支持 |
第二节 油人的雪泥鸿爪 |
第十章 莫高窟的摄影 兼谈有未竟之志的罗吉眉 |
第十一章 剡司长就是英千里 |
第十二章 重建史料 张治中的敦煌行 |
第十三章 痛苦的物价波动与米代金 |
第十四章 读书杂记 |
第一节 学者所看到散落在甘肃省内的敦煌卷子 |
第二节 对「敦煌」地名注解的新思维 |
第三节 莫高窟与宗教学的关连性 |
第四节 莫高窟的三寺 |
第十五章 结语 |
参考书目 |
(1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之对象 |
1.1.1 中国近代建筑史之概念——内涵和外延 |
1.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分期和简况 |
1.2 本论文研究之意义和目的 |
1.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特点及意义 |
1.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得阶段性成果 |
1.2.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
1.2.4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亦存在相当的不足和弱项 |
1.2.5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本论文研究之方法 |
1.3.1 针对 12 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会议论文集所做的分析 |
1.3.2 针对三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所做的分析 |
1.3.3 论文内容分类及具体说明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
1.4.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背景 |
1.4.2 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 |
1.5 基础资料和相关文献概述 |
第2章 “第一时期”(1986 年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
2.1 “第一时期”(1986 年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综述 |
2.1.1 1949 年之前,同时期人物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看法和表述 |
2.1.2 1949 年~1983 年之前中国建筑史中对于近代部分的研究 |
2.2 梁思成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论述与研究评述 |
2.3 1949 年~1986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对于近代部分的表述与研究 |
2.3.1 1958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 |
2.3.2 《中国建筑简史》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 |
2.4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及其局限 |
2.4.1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
2.4.2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局限及其成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二时期”(1986 年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
3.1 “第二时期”(1986 年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综述 |
3.1.1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正式开展的肇因 |
3.1.1.1 东亚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进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开展的国际环境 |
3.1.1.2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国内环境 |
3.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发展的过程 |
3.2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
3.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式展开的前期工作 |
3.2.1.1 中国社会和学术界发生的转变 |
3.2.1.2 日本方面所具备的条件 |
3.2.2 中日合作和《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
3.2.2.1 中日合作的开展《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策划 |
3.2.2.2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编制与出版 |
3.2.2.3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出版意义及成就 |
3.2.3 中日合作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意义及成果 |
3.3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 |
3.3.1 历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评述 |
3.3.1.1 1986 年北京研讨会 |
3.3.1.2 1988 年武汉研讨会 |
3.3.1.3 1990 年大连研讨会 |
3.3.1.4 1992 年重庆研讨会 |
3.3.2 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成果及意义 |
3.4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状况与成果简述 |
3.5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
3.5.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国际化与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 |
3.5.1.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国际化 |
3.5.1.2 中国近代建筑研讨会的国际化 |
3.5.2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 |
3.5.2.1 1996 年庐山研讨会 |
3.5.2.2 1998 年太原研讨会 |
3.5.2.3 2000 年广州·澳门研讨会 |
3.5.2.4 2002 年宁波研讨会 |
3.5.2.5 2004 年开平研讨会 |
3.5.2.6 2006 年北海研讨会 |
3.5.2.7 2008 年昆明研讨会 |
3.5.3 7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成果及意义 |
3.6 工业遗产研究的开展 |
3.6.1 “七·二五昆明商讨会”概况 |
3.6.2 2008 年中国工业遗产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概况及意义 |
3.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研究的概况及意义 |
3.7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状况与成果简述 |
3.8 “深化”阶段(2008 年以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展望 |
3.8.1 2010 年北京研讨会 |
3.8.2 当前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局面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些重要问题的分歧与讨论 |
4.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起止点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
4.1.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起止点问题的讨论 |
4.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
4.2 中国近代建筑的分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建筑保护 |
5.1 高校开设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概况 |
5.2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 |
5.2.1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简况及个人建议 |
5.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 |
5.2.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之策划 |
5.2.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之要素探讨 |
5.3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来对中国近代建筑的价值判定及保护研究的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我见 |
6.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正处在初级阶段 |
6.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已经全面开展并进入正轨 |
6.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作为学科已经建立 |
6.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基础资料的搜集完成和基本学术架构的建立 |
6.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目前尚不成熟 |
6.3.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发表论文的总体情况 |
6.3.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需要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不足 |
6.3.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
6.3.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存在明显的学科局限性 |
6.3.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存在不平衡性 |
6.3.3.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整体存在地域不平衡性 |
6.3.3.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研究队伍结构尚需调整 |
6.4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规模及稳定性 |
6.4.1 期刊选取的原因 |
6.4.2 三种期刊的近代建筑史论文发表情况及分析 |
6.5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未来深化之展望 |
6.5.1 与史学理论的突破和进步以及其他学科的新成果相结合 |
6.5.2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
6.5.3 研究领域的扩展 |
6.6 对研究者的更高要求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总结 |
7.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 |
7.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所处的阶段和特点 |
7.2.1 研究的深度广度均不足 |
7.2.2 研究存在明显的学科局限 |
7.2.3 研究的地域性差别和不平衡性明显 |
7.2.4 研究队伍缺乏层次,结构需调整 |
7.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梁思成全集》中有关近代建筑的文章目录 |
附录 B 1958 年编写《中国近代建筑史》遗留的 32 个问题 |
附录 C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大事记 |
附录 D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相关资料 |
附录 E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一览表 |
附录 F 访谈笔录 |
附录 G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发表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H 《华中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I 《建筑学报》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J 《建筑史》《/建筑史论文集》相关论文一览表(1999~2010) |
附录 K 《新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L 《南方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M 《建筑师》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N 近代建筑主要相关着作一览表(1986~2010)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集美组设计回顾讨论会会议记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与使命:民国大学学生自治会的历史演进研究[D]. 董柏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红树林下人工养殖拟穴青蟹养殖性状及营养成分研究[D]. 林沛然. 集美大学, 2018(01)
- [4]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表达研究[D]. 赵亚敏. 厦门大学, 2017(07)
- [5]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 冯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6]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D]. 刘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3)
- [7]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D]. 赵军静.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8]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9]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1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D]. 李蓺楠. 清华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