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复合结构的振动问题

人造卫星复合结构的振动问题

一、人造卫星复合材料结构的振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定慧[1](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刘欣[2](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张继栋[3](1983)在《人造卫星复合材料结构的振动问题》文中提出 人造地球卫星所经历的工作环境,包括发射环境、轨道运行以及再入大气层。在发射环境中,卫星受到很大的加速度过载和强烈的振动。因此,要求结构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了避免卫星和运载系统产生共振,应使二者的固有频率相差较大,要求卫星结构具有一定的刚度。由于人造卫星大多采用薄壁式结构,这就要求它的结构材料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为了尽量减小结构的动态响应,采用高阻尼材料更为有利。这些方面

三好一雄,叶晓峰[4](1987)在《用于人造卫星的复合材料》文中认为 一、前言宇宙开发正从使用航天飞机向建造太空基地逐步发展。日本也已经进入实用卫星时代,曾相继发射了哈雷慧星探测器和地球资源卫星(ERS-1)等各种卫星。人造卫星是一种在太空长期运转的电子系统,因而要求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还由于受日本国内火箭发射条件的限制,要求卫星的重量尽量小,但又要能经受发射过程中以及太空中恶劣环境条件的影

焦爱祥[5](2020)在《空间相机框架结构优化设计》文中认为空间相机是航天遥感器的重要核心之一,随着观测要求的提高,空间相机的口径也越来越大,相机的整体质量也随之增大。因此在保证相机成像质量的同时,高度轻量化的稳定支撑结构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某空间相机的支撑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航天遥感器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以及航天遥感器的作用,并且参考国内外各种经典航天遥感器的主支撑结构,介绍航天遥感器的结构组成,从理论分析、材料的选择、结构优化设计、仿真分析以及试验验证等方面对空间相机框架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从空间相机所处的环境以及空间相机实现成像功能两方面考虑,可知设计相机框架不但要满足各个光学器件的安装要求,还要保证光学器件在各种力学环境中都能够保持原有的位置精度,能够稳定的成像,例如在重力、振动、冲击、噪声等环境下,框架都能够为相机提供足够的刚度。根据设计要求,空间相机框架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密度,弹性模量,线胀系数等因素,降低质量的同时保证相机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框架的形状通常不规则,还要考虑加工因素,因此综合各方面性能,框架材料可以选择常用的低体积分数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以及材料性能优异,可以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低体积分数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设计某空间相机框架,需要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框架结构进行拓扑优化,优化框架的结构形式,保证结构稳定的同时降低框架的质量。并且需要对优化后的框架进行仿真分析,计算框架的力学性能。同样的光学系统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支撑结构,通常需要从探讨碳纤维材料的性能出发,包括碳纤维材料的刚度、强度等方面,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铺层方式及预埋件的联接方式对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并且同样需要利用有限元方式对碳纤维框架进行仿真分析,并且将计算结果与低体分框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力学试验是设计空间相机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是验证有限元仿真分析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了解振动试验的原理,准确模拟试验的环境条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空间相机框架进行正弦振动试验,通过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框架的稳定性满足使用要求,同时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分析的准确性。

郑小惠[6](2020)在《柔性帆板系统的边界振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对于太空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卫星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卫星的太阳能帆板在结构上属于柔性结构,因为其自身的特性,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外部干扰时,会产生持续振动的现象,这将会影响柔性帆板系统的运行性能甚至减少其使用寿命。所以,通过主动控制方法来抑制柔性帆板系统的振动是重要意义的。为了确保柔性帆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本文对柔性帆板系统的减振控制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对柔性帆板系统进行建模,基于欧拉-伯努利梁假设,结合哈密顿原理分析柔性帆板系统动力学特征,运用变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推导得到柔性帆板系统的控制方程及其边界条件。2、本文基于柔性帆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比例-微分边界控制方法抑制系统的振动,结合Lyapunov直接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3、本文考虑柔性帆板系统受到外部未知扰动,设计鲁棒边界控制方法,利用Lyapunov直接法分析和证明了控制作用下的柔性帆板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鲁棒边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4、本文考虑柔性帆板系统的结构参数存在不确定性、受到外部未知扰动以及具有输出约束条件的情况,设计具有输出限制的自适应边界控制方法,包括障碍自适应边界控制器和参数自适应律,结合障碍Lyapunov函数方法和Lyapunov直接法对控制作用下柔性帆板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证明,同时,数值仿真的结果说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谭陆洋[7](2017)在《卫星主承力构件与光学相机的共结构设计及动力学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微小卫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密度大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已成为空间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发射方式灵活,可进一步快速组网形成分布式星座,满足应急遥感任务对全球覆盖、快速重访、多源信息获取的需求。卫星结构为卫星及其各分系统提供支撑,承受和传递载荷,安装设备和保证卫星构型,并保持一定刚度和尺寸稳定性。卫星结构的集成化和轻量化设计有利于降低卫星重量和尺寸,使卫星朝小型化和微小型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吉林一号”灵巧视频卫星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采用“星载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对传统的中心承力筒构型进行改进设计与优化。对该卫星的主承力结构和光学相机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共结构形式。该共结构集载荷舱、服务舱于一体,同时兼具相机遮光罩功能,从而提高了卫星结构的功能密度,降低了卫星的体积和结构的重量。从结构功能上考虑,本文从两方面对共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优化设计:(1)整星主承力结构方面:共结构作为整星的中心承力筒,是整星主传力路径的一部分,为星上单机设备提供安装位置。为优化共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本文针对共结构的刚度和随机振动响应进行了动力学优化设计。从结构的灵敏度分析入手,结合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特点,对共结构进行了铺层厚度进行了动力学优化。根据优化结果获得了铺层数量,进而利用试验手段对铺层顺序进行了设计,得到共结构的铺层顺序为[45/0/-45/90]2S。(2)光学载荷方面:共结构也是光学相机的外遮光罩,是光学系统抑制杂散光的主要部件,为相机提供杂散光抑制的功能。本文对共结构进行了外遮光罩功能化设计,包括外遮光罩的结构设计、挡光环的分布优化设计以及杂散光分析,使光学系统的点源透过率(PST)优于10-5量级,满足了视频卫星成像的要求。根据以上设计优化的结果,建立整星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相关的力学分析。首先分析了共结构的动态响应力学特性,包括正弦振动响应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共结构的动态力学响应良好,能够满足星上设备对力学环境的要求。此外,从结构安全性考虑,结构强度是卫星结构的重要指标。本文充分考虑了卫星发射过程中的过载系数和结构安全系数,对整星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根据分析数据计算了卫星结构的安全裕度,结果表明整星结构具有较大的安全余量,能够满足强度设计要求。为验证以上结构优化设计的合理性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设计了整星力学环境试验,通过对整星在验收级和鉴定级条件下正弦和随机振动试验数据的采集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构建及分析的有效性,结构设计合理,满足要求。综合以上分析和试验结果,本文提出的共结构形式,能够满足灵巧视频卫星对相关结构功能及力学性能的要求,为同类型的光学遥感微小卫星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钱辉[8](2008)在《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构振动控制是已经被实际工程证明了的能够改善结构抗震性能、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的积极有效方法。其中,被动消能减震因其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易于维护且无需外部能源支持等优点,成为目前发展较为成熟且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振动控制技术。然而,目前开发的耗能器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材料的老化和耐久性、残余变形以及大震过后的更新替换等问题。近年来,智能材料和控制装置的研究和发展为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开辟了新的天地,为新一代高性能被动耗能器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基础。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因其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高阻尼和耐腐蚀特性,成为土木工程结构消能减震的理想材料。本文在超弹性SMA丝的力学性能、超弹性SMA的本构模型、新型SMA阻尼器的研制开发及性能测试、SMA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参数优化及非线性分析、SMA阻尼器进行结构震动控制的振动台试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试验研究了三种直径超弹性NiTi SMA丝的力学特性,考察了循环加载次数、加载速率、应变幅值和环境温度对其力学性能(相变应力、每循环耗散能量、割线刚度、等效阻尼比和残余应变等)的影响,揭示了加卸载过程中因潜热引起的SMA丝温度的变化规律,为SMA阻尼器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提供了试验基础。(2)提出了超弹性SMA的改进本构模型。在试验的基础上,针对Graesser &Cozzarelli模型不能描述马氏体硬化效应和应变率相关特性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Graesser & Cozzarelli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选取原则和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了的适用性。(3)开发研制了新型筒式自复位SMA阻尼器(TRSMAD)。采用超弹性SMA丝提出了一种筒式自复位SMA阻尼器,试验研究了SMA丝初始应变、位移幅值和加载频率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阻尼器一维理论模型,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4)开发研制了新型复合型SMA摩擦阻尼器(HSMAFD)。采用超弹性SMA丝自复位装置和摩擦耗能装置,提出了一种复合型SMA摩擦阻尼器,该阻尼器有效利用摩擦装置的高耗能和SMA的自复位功能,具有更强的耗能能力;试验测试了SMA丝初始应变、摩擦力、位移幅值及加载频率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阻尼器的理论模型,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5)研究了SMA阻尼器结构振动控制的参数优化及非线性分析问题。采用能量平衡分析方法对SMA消能减震结构体系阻尼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给出了阻尼器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建立了安装SMA阻尼器的对称结构和偏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并基于MATLAB语言编写了SMA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最后,分别以多层对称框架结构和偏心框架结构为算例,对SMA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验证了SMA阻尼器的减震效果。(6)进行了对称结构的振动台试验,以验证SMA阻尼器对结构平移震动反应的控制效果。设计了一个三层对称钢框架模型,分别将两种新型阻尼器安装在结构底层的质心位置,对无控条件下和安装阻尼器的有控条件下的结构反应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并通过能量分析方法对SMA阻尼器消能减震体系的能量分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SMA阻尼器可以有效抑制结构的平动反应。(7)进行了偏心结构的振动台试验,以验证SMA阻尼器对结构平-扭耦联震动反应的控制效果。设计了一个三层单向偏心的钢框架模型,分别将两种新型阻尼器安装在结构底层的一侧,并通过振动台试验,分别对无控条件下和安装阻尼器的有控条件下的结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MA阻尼器可以有效抑制结构的平-扭耦联震动反应。

沃西源[9](1994)在《国外先进复合材料发展及其在卫星结构中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叙述了先进复合材料在卫星结构上的应用与地位,通过对卫星结构使用材料综合分析,指出发展先进复合材料的重要性,特别指出碳/环氧复合材料将成为卫星结构中应用的主要材料。 本文还简述了我国卫星结构中应用复合材料概况,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发展复合材料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黄文虎,曹登庆,韩增尧[10](2012)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开展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发展有效的方法促使航天器在各阶段平稳可靠地运行.航天器技术发展迅速,其形式日趋多样化,功能与构造日趋复杂,已经向大型空间站、微小卫星、深空探测等方向发展.航天器结构表现出多耦合、非线性、极端外界环境,以及大尺度柔性结构等特征,由此激发起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领域各方向的深入研究.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方法覆盖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以及实验模拟等诸多方面,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本文概括介绍了近年来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方面的发展状况,综述了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系统级动力学与振动控制、航天器部件级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等航天领域中的若干基础问题.内容主要集中于航天领域中不同应用范围、不同层次结构的航天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动力学响应与振动控制的研究方法及已取得的成果.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中值得进一步考虑的科学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人造卫星复合材料结构的振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造卫星复合材料结构的振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语料来源
    1.5 研究方法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1.6.1 语言接触研究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3.2.3 特殊匹配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3.3.1 汉俄语音差异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4.2.3 音译形式独立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4.3.1 音义相兼
        4.3.2 词义变化
        4.3.3 语用意义变化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5.2.1 活力程度
        5.2.2 活力特征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空间相机框架结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航天遥感器的地位和作用
    1.2 航天遥感器的结构要求与材料选择
    1.3 航天遥感器框架的发展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空间相机框架设计要求
    2.1 空间相机框架功能要求
    2.2 空间相机框架环境要求
    2.3 空间相机框架结构材料选择
第3章 低体分框架结构优化设计
    3.1 低体分框架设计
    3.2 优化低体分框架
    3.3 有限元分析低体分框架
第4章 碳纤维框架结构优化设计
    4.1 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
    4.2 碳纤维复合材铺层
    4.3 预埋件结构联接设计
    4.4 有限元方法分析优化碳纤维框架
第5章 空间相机框架试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5.1 振动试验原理
    5.2 正弦振动试验
    5.3 试验结果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柔性帆板系统的边界振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柔性帆板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1.2.2 柔性帆板系统振动控制研究现状
    1.3 本文结构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引言
    2.2 模型基础
    2.3 基本原理
        2.3.1 变分法
        2.3.2 哈密顿原理
        2.3.3 控制方法
        2.3.4 Lyapunov理论
        2.3.5 输出约束
    2.4 柔性帆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2.4.1 建模过程
        2.4.2 相关性质、不等式及假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柔性帆板系统的PD边界控制设计
    3.1 引言
    3.2 控制器设计
    3.3 稳定性分析
    3.4 数值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帆板系统的鲁棒边界控制设计
    4.1 引言
    4.2 控制器设计
    4.3 稳定性分析
    4.4 数值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有输出限制的自适应边界控制设计
    5.1 引言
    5.2 控制器设计
    5.3 稳定性分析
    5.4 数值仿真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卫星主承力构件与光学相机的共结构设计及动力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3.1 星载一体化结构设计技术
        1.3.2 卫星结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技术
        1.3.3 复合材料层压板铺层优化设计技术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卫星主承力构件与光学相机的共结构设计
    2.1 引言
    2.2 卫星结构概述
        2.2.1 卫星结构的功能和分类
        2.2.2 卫星结构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2.3 星载一体化卫星构型设计
        2.3.1 卫星传统构型
        2.3.2 星载一体化卫星构型
        2.3.3 视频卫星构型设计
    2.4 视频卫星共结构方案设计
        2.4.1 共结构的功能分析
        2.4.2 共结构的载荷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共结构消杂光功能优化设计
    3.1 引言
    3.2 杂散光分析研究理论基础
        3.2.1 杂散辐射基础理论
        3.2.2 杂光水平评价方法
    3.3 遮光罩结构优化设计
        3.3.1 同轴光学系统遮光罩设计理论
        3.3.2 共结构遮光罩功能初步设计
    3.4 挡光环位置的初步设计
    3.5 视频卫星光学系统杂散光分析
    3.6 消杂光效果评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结构动力学优化基本理论
    4.3 灵敏度分析
        4.3.1 灵敏度分析理论
        4.3.2 共结构频率灵敏度分析
    4.4 复合材料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
        4.4.1 敏感参数识别
        4.4.2 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动特性分析
        4.4.3 复合材料层压板铺层厚度优化
        4.4.4 共结构铺层顺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共结构力学分析
    5.1 引言
    5.2 整星有限元模型建立
        5.2.1 卫星模型的简化
        5.2.2 材料参数
        5.2.3 整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 静力学分析
        5.3.1 结构静力学分析
        5.3.2 计算工况
        5.3.3 强度分析
    5.4 动力学分析
        5.4.1 模态分析
        5.4.2 正弦响应分析
        5.4.3 随机响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卫星动力学环境试验
    6.1 引言
    6.2 整星动力学试验设计
        6.2.1 试验目的
        6.2.2 试验条件
        6.2.3 试验方法
        6.2.4 试验要求
        6.2.5 测量点布置
    6.3 动力学试验结果分析
        6.3.1 扫频试验结果
        6.3.2 正弦振动试验共结构响应结果分析
        6.3.3 随机振动试验共结构响应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论文工作总结
        7.1.2 论文的创新性工作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8)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
        1.2.1 智能材料
        1.2.2 智能结构系统
    1.3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基本特性
        1.3.1 形状记忆合金工作机理
        1.3.2 形状记忆效应
        1.3.3 超弹性
        1.3.4 阻尼特性
        1.3.5 电阻特性
        1.3.6 杨式模量随温度变化特性
    1.4 形状记忆合金特性影响因素
        1.4.1 循环次数
        1.4.2 应变幅值
        1.4.3 加载频率
        1.4.4 环境温度
    1.5 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5.1 SMA用于结构被动控制
        1.5.2 SMA用于结构主动控制
        1.5.3 SMA用于结构半主动控制
        1.5.4 SMA用于结构智能控制
    1.6 形状记忆合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6.1 航空航天领域
        1.6.2 生物医学领域
        1.6.3 日常生活领域
    1.7 本文重要研究内容
2 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系统
        2.2.3 试验方案
        2.2.4 参数选取
    2.3 试验结果和分析
        2.3.1 循环次数
        2.3.2 应变幅值
        2.3.3 加载速率
        2.3.4 环境温度
    2.4 小结
3 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Tanaka-Liang-Brinson模型
        3.2.1 Tanaka模型
        3.2.2 Liang-Rogers模型
        3.2.3 Brinson模型
        3.2.4 数值模拟
    3.3 Graesser & Cozzarelli模型及其改进
        3.3.1 Graesser & Cozzarelli模型
        3.3.2 改进模型
        3.3.3 模型参数的确定
        3.3.4 数值模拟
    3.4 小结
4 新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设计、试验及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筒式自复位SMA阻尼器
        4.2.1 设计思想
        4.2.2 构造设计
        4.2.3 工作原理
        4.2.4 功能特点
        4.2.5 性能试验
        4.2.6 理论模型
        4.2.7 数值模拟
    4.3 复合型SMA摩擦阻尼器
        4.3.1 设计思想
        4.3.2 构造设计
        4.3.3 工作原理
        4.3.4 功能特点
        4.3.5 性能试验
        4.3.6 理论模型
        4.3.7 数值模拟
    4.4 小结
5 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结构震动控制的参数优化及非线性分析
    5.1 引言
    5.2 SMA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非线性时程分析模型
        5.2.1 分析模型的选取
        5.2.2 结构的恢复力模型
        5.2.3 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
        5.2.4 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
    5.3 SMA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参数分析和优化
    5.4 对称结构SMA阻尼器震动控制的非线性时程分析
        5.4.1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运动方程
        5.4.2 程序编制及说明
        5.4.3 数值算例
    5.5 偏心结构SMA阻尼器震动控制的非线性时程分析
        5.5.1 基本假定
        5.5.2 运动方程
        5.5.3 质量矩阵
        5.5.4 刚度矩阵
        5.5.5 阻尼矩阵
        5.5.6 控制力作用位置矩阵
        5.5.7 数值算例
    5.6 小结
6 对称结构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震动控制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概况
        6.2.1 结构模型
        6.2.2 SMA阻尼器及参数
        6.2.3 试验系统
        6.2.4 传感器及采集系统
        6.2.5 地震动输入
        6.2.6 试验方案
    6.3 振动台试验结果及分析
    6.4 SMA阻尼器控制结构地震反应的数值仿真分析
    6.5 能量分析
    6.6 小结
7 偏心结构SMA阻尼器平-扭耦联震动控制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试验概况
        7.2.1 结构模型
        7.2.2 试验方案
        7.2.3 传感器及采集系统
    7.3 振动台试验结果及分析
    7.4 偏心结构SMA阻尼器震动控制的数值仿真分析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10)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2.1 星箭耦合动力学
    2.2 空间分离动力学
    2.3 空间交会动力学与控制
    2.4 空间对接动力学与控制
    2.5 绳系卫星动力学与控制
3 航天器系统级动力学与控制
    3.1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
    3.2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
    3.3 轨道与姿态耦合动力学
    3.4 航天器结构动力学
    3.5 航天器多体系统动力学
    3.6 柔性航天器动力学
    3.7 航天器液体晃动动力学
    3.8 内外环境扰动动力学问题
    3.9 星体颤振动力学问题
    3.1 0 航天器隔振与减振
    3.1 1 气动力与气动热动力学
    3.1 2 着陆撞击动力学问题
    3.1 3 着陆缓冲阻尼动力学问题
    3.1 4 航天器力学环境预示
    3.1 5 航天器动力学参数辨识
4 航天器部件级动力学与控制
    4.1 部件结构动力学问题
    4.2 部件展开动力学
    4.3 部件锁定撞击动力学
    4.4 空间碎片超高声速撞击动力学
    4.5 贮箱晃动动力学
    4.6 贮箱液固耦合动力学
    4.7 部件隔振与振动控制
5 总结与展望

四、人造卫星复合材料结构的振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3]人造卫星复合材料结构的振动问题[J]. 张继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3(04)
  • [4]用于人造卫星的复合材料[J]. 三好一雄,叶晓峰. 国外纺织技术(纺织分册), 1987(09)
  • [5]空间相机框架结构优化设计[D]. 焦爱祥. 吉林大学, 2020(01)
  • [6]柔性帆板系统的边界振动控制研究[D]. 郑小惠.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卫星主承力构件与光学相机的共结构设计及动力学优化[D]. 谭陆洋.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7(08)
  • [8]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研究[D]. 钱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9]国外先进复合材料发展及其在卫星结构中应用[J]. 沃西源. 航天返回与遥感, 1994(03)
  • [10]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黄文虎,曹登庆,韩增尧. 力学进展, 2012(04)

标签:;  ;  ;  ;  ;  

人造卫星复合结构的振动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