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锻炼效果分析

10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锻炼效果分析

一、103例慢性气管炎病人实施呼吸操的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气管炎防治小组[1](1976)在《103例慢性气管炎病人实施呼吸操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 要把防治慢性气管炎工作抓深抓细,抓到底,不仅要寻找和研究有效的药物,更要注意调动病人内因,采用综合性防治方法。组织病人做呼吸操锻炼,就是增强病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改善呼吸功能的一项积极防治措施。我们于1975年1~3月对103例病人开展了呼吸操锻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刘晓丹[2](2011)在《健身气功防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从系统文献的理论研究及临床研究两方面验证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防治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方法:本研究选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门诊及病房出院后符合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中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中Ⅰ级和Ⅱ级COPD稳定期患者118例作为实验对象,其中,Ⅰ级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17例,对照2组15例,实验组25例。三组均不服用药物,对照2组执行缩唇呼吸+步行处方,实验组执行健身气功养肺处方。Ⅱ级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18例,对照2组17例,实验组26例。三组均服用药物舒利迭,对照2组在服用药物基础上执行缩唇呼吸+步行处方,实验组在服用药物基础上,加练健身气功养肺处方。执行处方时间为6个月,观察经过6个月健身气功养肺处方治疗前后肺功能、运动耐力、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急性发作次数、疗效、用药量变化、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Ⅰ级患者:1)三组在实验前后FEV1(%)及FEV1/FVC(%)比较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无差异。2)对照1组在实验前后6min步行距离无差异;对照2组及实验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有明显差异,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3)对照1组在实验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无差异;对照2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咳嗽、咳痰、喘息、气短症状积分明显下降;自汗、易感冒、哮鸣音症状积分无差异;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喘息、气短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咳嗽症状积分有下降;咳痰、自汗、易感冒、哮鸣音症状积分无差异。实验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咳嗽、咳痰、喘息、易感冒、气短症状积分明显下降;自汗、哮鸣音症状积分无改变;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喘息、易感冒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咳嗽、气短症状积分有下降;咳痰、自汗、哮鸣音症状积分无差异;与对照2组组间比较易感冒症状积分明显下降。4)对照1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无差异。对照2组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心理症状评分与实验前比较评分有明显下降;抑郁心理症状与实验前比较评分有下降;社会活动项目评分与实验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焦虑心理症状评分有下降,其它无差异。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中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心理症状、抑郁心理症状与实验前比较评分有明显下降;社会活动项目评分与实验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后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焦虑心理症状有显着差异,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症状有差异;与对照2组组间比较无差异。三组实验前组间比较无差异。5)对照1组实验后PaO2、PaC02与实验前比较无差异;对照2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PaO2明显上升,PaCO2无差异;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PaO2上升,PaCO2无差异。实验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PaO2明显上升,PaCO2无差异;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PaO2上升,PaCO2无差异;与对照2组组间比较无差异。6)对照1组实验前后急性发作次数比较无差异;对照2组实验前后急性发作次数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实验前后急性发作次数比较有差异。7)综合疗效三组实验后比较无差异,中医症候疗效实验后比较:对照2组与对照1组有明显差异;实验组与对照1组有明显差异;实验组与对照2组无差异。8)三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指标变化比较无论是实验前后对比还是组间对比均无差异。Ⅱ级患者:1)三组在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FEV1(%)及FEV1/FVC(%)均明显上升,实验前后组间比较均无差异。2)对照1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6min步行距离有明显升高;对照2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6min步行距离有明显升高,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有升高;实验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6min步行距离有明显升高;与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有升高,与对照2组组间比较无差异。实验前各组组间比较无差异。3)对照1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咳嗽、气短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喘息、易感冒症状积分有下降。对照2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咳嗽、自汗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喘息、易感冒、气短症状积分有下降。实验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咳嗽、喘息、易感冒、气短症状积分明显下降。4)对照1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下降,其它无统计学意义。对照2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下降,其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心理症状评分明显下降,抑郁心理症状评分有下降;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下降,抑郁心理症状评分有下降,其它无变化。实验前组间比较无差异。5)对照1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PaO2无差异,PaCO2有下降。对照2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PaO2有升高,PaCO2有下降。实验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PaO2有升高,PaCO2有明显下降。实验前后组间比较无差异。6)三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急性发作次数均有差异。7)三组在实验后综合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均无差异。8)用药量实验后对照2组与对照1组比较有减少,实验组与对照1组比较有减少;实验组与对照2组比较无差异。9)对照1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均有下降,对照2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有明显下降,白细胞介素-6均有下降;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有明显下降,白细胞介素-6有下降;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肿瘤坏死因子有下降,其它无差异。实验前各组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早期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的咳嗽相似,随着病情的发展,肺功能损伤的进一步加重,临床表现与喘证类似,当疾病进一步发展,表现为严重肺气肿或肺心病时,临床表现即为中医肺胀的范畴。(2)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防治应以固本为主,即补益肺脾肾之虚衰以固其本。(3)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并适宜推广的肺康复方法;(4)健身气功养肺处方是通过调神、气功态呼吸方法、属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肺、脾、肾等脏的调节、“三调”合一等方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冯淬灵[3](2004)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理论、临床研究两方面对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理论研究 比较系统地归纳、总结了自《内经》以来络病学说的历史沿革,综述了络病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对 COPD 的研究概况从定义、危险因素、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防治方案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近二十年来中医药防治 COPD 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在临床研究的讨论部分,分析了络病理论与肺系疾病的联系,阐述了导师武维屏教授应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防治 COPD 的学术思想。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一:将 105 例 COPD 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含量与 14 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相应指标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将以上 8 种血清指标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PD 患者除了 TNF-α外,其余指标均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血清中 HA 含量分别与 LN、PⅢP 及 TGF-β之间有相关性。提示 COPD 患者即使在缓解期仍有炎性反应存在,COPD 患者细胞外基质成分及其调节因子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 临床研究二:选择符合纳入病例诊断标准的 COPD0~Ⅱ级稳定期患者 72 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 35 例、对照组 37 例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按照 GOLD方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的中药复方制剂。以生活质量评估判断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组对COPD 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可以明显降低 COPD 患者血清中 IL-8、HA、LN、PⅢP、TGF-β、b-FGF 的含量。推测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防治COPD 的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影响细胞因子的活性、调节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阻止细胞外基质的增生修复,从而达到干预 COPD 患者气道结构重塑,减缓 COPD 气流受限进展的作用。

段传皓[4](2010)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中医理论、临床研究两方面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的临床观察研究。研究方法:所有病人均门诊采集,病例来源于2009年6月-2009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患者。共纳入临床病历100例,采用治疗组及对照组,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共50例,对照组共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标准疗法,治疗组联合应用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总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项症状比较,咳嗽、咯痰、喘息单项症候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发现,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总分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小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相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积分对比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小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前后感冒情况比较,从感冒次数来说,治疗前两组感冒次数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感冒次数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感冒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感冒次数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感冒的等级分布来说,治疗前两组感冒次数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感冒等级分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尚不能认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感冒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情况比较,两组在治疗前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采用不同用药种类的患者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用药种类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采用不同用药种类的患者人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途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采取不同治疗途径的患者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采取不同治疗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采取不同治疗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采取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虚、脾虚、肾虚三组在治疗前中医证候总分比较不全相同,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无可比性(P<0.05)。三组在治疗前咳嗽积分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咯痰、喘息积分有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肺虚、肾虚组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组的咳嗽、咯痰症状于治疗前后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积分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在治疗后咳嗽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咳嗽、咯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同时可减少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及感冒次数。目前世界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尚缺乏特效的药物及方法,而中医中药秉承其五千年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髓,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徐丽英[5](2011)在《北京城区社区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社区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社区COPD的管理现状。方法采取不记名闭卷笔试的方法,随机抽取北京社区卫生协会2010年1-6月举办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四次,对参加学习班的952名社区医生进行COPD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COPD的定义、危险因素、确诊方法、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药物治疗(急救药物、长期治疗药物及吸入剂使用方法)、非药物治疗(呼吸操、家庭氧疗和戒烟)及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包括社区医生对将COPD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及目前状况和社区管理COPD能力自评,并征求社区医生对社区管理COPD及社区专业培训的意见和改进建议。结果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65份,有效回收率90.9%。调查865位社区医生,其中65.3%的社区医生知道COPD与哮喘有本质区别,只有34.0%的社区医生知道COPD是全身性疾病;77.2%的社区医生会建议慢性咳喘病人做肺功能检查,49.0%的社区医生知晓COPD的具体分级标准。仅有74位(8.6%)的社区医生认为自己熟悉了解目前常用的吸入剂并掌握使用方法。80.1%社区医生认为稳定期需要长期坚持治疗,但仅有24.0%的社区医生能为稳定期COPD患者提供规范治疗。60%的社区医生知道应该对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懂得戒烟、营养状况和心理辅导对COPD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但仅有约40%的社区医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72.9%的社区医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将COPD列入社区慢性病管理范畴,54.6%的社区医生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能管理好COPD患者,55.8%的社区医生没有参加过COPD专业知识培训。结论大部分社区医生知道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性,也愿意加强COPD患者的社区管理,但由于社区医生专业知识的欠缺、社区人力不足等原因,目前还不能很好地开展COPD患者社区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加强社区医生COPD相关知识培训,提高COPD认知及管理水平。

孟闫燕[6](2009)在《近五年北京地区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一种主要的慢性致残和致死性疾病,在我国一直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等疾病患病率明显下降的同时,COPD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我国每年由于COPD造成的死亡人数约达100万,在城市导致死亡的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COPD)居第四位,在农村则排第一位。由于COPD的致病因素较多,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且存在较大毒副作用,而中医在治疗上有独到的优势,尤其中医药干预COPD稳定期的临床研究已成近年研究热点,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初步得到临床认可。本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理念,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近5年北京地区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北京地区中医药干预COPD存在的问题,为中医药干预COPD的循证医学实践提供参考。本论文分为两部分:文献综述和系统评价。1.文献综述:首先,从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入手,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综合分析了COPD的中医研究现状、治疗特色及疗效优势。其次,从西医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入手,对COPD的定义、危险因素、发病机理、病理生理、诊断与分级分期、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COPD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2.系统评价:北京地区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目的:系统评价近5年北京地区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北京地区中医药干预COPD存在的问题。方法:①检索策略: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为主题词,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医学学会会议论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The CochraneLibrary、Pubmed、OVID;手工检索国内呼吸系统疾病会议论文集,同时鉴定相关文章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检索时限均为2003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②文献评价:由2位研究者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意见不同时通过第三方解决;获取文献的相关研究特征资料,对符合入选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和报告质量的评价,利用Revman4.2.9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061个文献,经排除重复报告文献后,实际检索到368篇文献,再对作者单位是“北京”的文献进行筛选,最后纳入3个试验,261例患者。所获得的文献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Meta-分析显示,在临床疗效方面,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补肺活血法干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辨证干预与西医常规治疗联用中医药干预比较,效果差异不明显。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辨证干预与西医常规治疗联用中医药干预比较,效果差异不明显,但在总有效率方面,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辨证干预有优于西医常规治疗联用中医药干预的趋势[RR:1.16,95%CI(0.98,1.38),P=0.09]。在FVC改善方面,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干预优于对照组[WMD:0.52,95%CI(0.49,0.55),P<0.01]。在FEV1改善方面,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辨证干预优于西医常规治疗联用中医药干预[WMD:0.49,95%CI(0.43,0.55),P<0.01],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补肺活血法干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似,但敏感性分析结果不一致。在FEV1%改善方面,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辨证干预优于西医常规治疗联用中医药干预[WMD:7.31,95%CI(6.77,7.85),P<0.01]。在MVV改善方面,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补肺活血法干预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WMD:7.00,95%CI(6.66,7.34),P<0.01]。在PO2、PCO2改善方面,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辨证干预优于西医常规治疗联用中医药干预[PO2,WMD:0.75,95%CI(0.63,0.87),P<0.01:PCO2,WMD:0.85,95%CI(0.78,0.92),P<0.01]。在IL-1改善方面,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补肺活血法干预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WMD:-0.12,95%CI(-0.15,-0.09),P<0.01]。在WBC改善方面,分析显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辨证干预与西医常规治疗联用中医药干预效果相似。全部研究均为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干预具有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改善肺功能指标,降低部分炎症介质水平的作用,短期应用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由于本系统评价所能鉴定的随机对照试验数量十分有限,测量指标不一致、预后因素分布不均、研究时间不统一、随访时间不够长、以及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加之纳入研究的文献对不良反应的检测和报告不规范,因此,有关使用中医药治疗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能得出确切结论,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来验证结果。

朱晓龙[7](2010)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肺肾气虚”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体重指数及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后冬春季节再次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COPD缓解期证属“肺肾气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治疗(白芥子30g、甘遂30g、细辛15g、生麻黄10g、冰片5g,研末,姜汁适量调稠)。穴位选择(肺俞、脾俞、肾俞、膻中、关元、气海、足三里、膏肓),据患者对外敷药膏的耐受程度,每次贴敷2—4小时。各于每年头伏、二伏、三伏第一天进行穴位敷贴药物灸治疗,观察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主要自患者做完贴敷后开始每一个季度收集患者疗效资料,共搜集3次,综合所搜集的疗效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体重指数及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后冬春季节再次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后,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自汗、易感冒、气短、腰膝酸软、耳鸣)方面,治疗组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改善肺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治疗前后比较,没有明显改善,无统计学意义。再次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两组患者再次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患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减少再次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体重指数方面没有明显的改善。

刘恺[8](2012)在《广东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证候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中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为“肺胀”、“喘证”范畴,治疗上有其独到的优势,但由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不规范和不统一,故中医常见证候确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同时由于广东地区偏湿偏热的地理气候环境,决定了该地区COPD证候有其自身规律性,但目前制定的证候诊断与当地气候、人群发病特点不相符合,进而导致不能很好指导疾病预防和临床辨证用药,阻碍对广东地区COPD中医诊疗进一步研究。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统计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证候(症状、体征及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中医药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广东地区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研究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论证,构建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调查表,分别在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分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中山市中医院、南海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等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调研。数据统计通过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运用描述性统计、样品聚类分析、正态性检验等统计方法,研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经过对597例广东地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分析后表明咳嗽、咯痰、气促为COPD急性加重其的主要症状,通过对证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组证候分型,分别为肺脾两虚、痰热壅肺证,肺脾肾虚、寒饮内停证,肺脾肾虚、痰浊阻肺证,肺脾肾虚、痰瘀阻肺证,肺脾肾虚、痰热瘀阻证,再对这5个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形成了广东地区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规律。结论:初步形成的广东地区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规律为:(1)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诊断主要为肺胀;(2)COPD急性加重期主症主要体现了肺脾肾虚;(3)COPD急性加重期聚类证型与专家诊断证型一致性较高,分别为:肺脾两虚、痰热壅肺证,肺脾肾虚、寒饮内停证,肺脾肾虚、痰浊阻肺证,肺脾肾虚、痰瘀阻肺证,肺脾肾虚,痰热瘀阻证。这些结论为COPD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依据。

陈宪海[9](2008)在《基于文献整理的肺胀治法评价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以文献整理为基本研究方法,对历代中医文献有关肺胀论治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进行肺胀病名的研究,认为,肺胀病名符合中医疾病命名原则,与现代医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高度相关性;第二,分析了春秋战国、西汉、三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和近现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肺胀证治规律特点,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分析思考,强调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提示关注中西医学的相通性,客观分析中医治疗肺胀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构建中医肺胀治法体系,实现从经验用药到规范用药飞跃的进一步研究目标。

赵玉飞[10](2010)在《COPD稳定期抗炎治疗的中医探讨》文中指出1.目的观察加味三拗芎葶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肾亏虚,痰瘀互结患者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对COPD稳定期抗炎治疗的机制。2.方法纳入61例COPD稳定期的病人,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三个月的临床试验观察。治疗组31例,口服导师经验方加味三拗芎葶合剂(麻黄、杏仁、川芎、葶苈子、巴戟天、淫羊藿等组成)治疗,对照组30例,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戒烟、吸氧和呼吸操锻炼。比较观察两组治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3.结果3.1加味三拗芎葶合剂可显着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P<0.05)。3.2加味三拗芎葶合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通气情况(P<0.05)。3.3加味三拗芎葶合剂与对照组具有相同的疗效(P>0.05)4.结论4.1加味三拗芎葶合剂能有效的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通气情况。4.2加味三拗芎葶合剂可能具有类似于COPD稳定期抗炎治疗中的ICS联合LABA的作用机制。

二、103例慢性气管炎病人实施呼吸操的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3例慢性气管炎病人实施呼吸操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健身气功防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名认识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1.2.1 感受外邪,邪客于肺
        1.2.2 肺脾肾虚
        1.2.3 痰瘀交阻
        1.2.4 现代中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则治法认识
        1.3.1 古代医家对治则治法的研究
        1.3.2 现代中医家对治则治法的研究
    2 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2.1 COPD定义
        2.2 COPD严重程度分级
        2.3 COPD危险因素
        2.4 COPD发病机制
        2.5 COPD病理
        2.6 COPD病理生理
        2.7 COPD治疗
        2.8 COPD与细胞因子关系
    3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制定的理论依据
        3.1 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源流及功法特点、功法作用
        3.2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源流及功法特点、功法作用
        3.3 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源流及功法特点、功法作用
        3.4 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源流及功法特点、功法作用
        3.5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的发展脉络及作用机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纳入、排除标准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病例剔除标准
        1.1.5 病例脱落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
        1.2.2 Ⅰ级COPD稳定期患者干预方案
        1.2.3 Ⅱ级COPD稳定期患者干预方案
        1.3 观察指标
        1.3.1 诊断指标
        1.3.2 疗效判定指标
        1.3.3 疗效判定标准
        1.3.4 免疫细胞因子指标观察
        1.3.5 随访
        1.4 统计与分析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Ⅰ级COPD患者各项指标的影响
        2.1.1 实验前三组间各项指标比较
        2.1.2 三组实验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
        2.1.3 三组实验前后运动耐力变化情况
        2.1.4 三组实验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
        2.1.5 三组在实验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2.1.6 三组在实验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情况
        2.1.7 两组在实验前后急性发作期次数比较
        2.1.8 三组实验前后疗效分析
        2.1.9 三组实验前后免疫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2.1.10 不良反应监测
        2.2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Ⅱ级COPD患者各项指标的影响
        2.2.1 实验前三组间各项指标比较
        2.2.2 三组实验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
        2.2.3 三组实验前后运动耐力变化情况
        2.2.4 三组实验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
        2.2.5 三组实验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2.2.6 三组实验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情况
        2.2.7 三组实验前后急性发作次数比较
        2.2.8 三组实验前后疗效分析
        2.2.9 三组实验后用药量变化情况
        2.2.10 三组实验前后免疫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2.2.11 不良反应监测
    3 讨论
        3.1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与舒利迭对COPD的影响作用
        3.1.1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的功效作用
        3.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肺康复治疗
        3.1.3 舒利迭的功效作用
        3.2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疗效的干预评价
        3.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情况及病例选择
        3.2.2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Ⅰ级及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疗效干预情况
        3.2.2.1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Ⅰ级、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3.2.2.2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Ⅰ级、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分析
        3.2.2.3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Ⅰ级、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的影响分析
        3.2.2.4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Ⅰ级、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分析
        3.2.2.5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Ⅰ级、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分析
        3.2.2.6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Ⅰ级、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发作次数的影响分析
        3.2.2.7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Ⅰ级、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分析
        3.2.2.8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3.2.2.9 健身气功养肺处方对Ⅰ级、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
    4 结论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络病的历史沿革
    文献综述二 络病现代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研究概况
    文献综述四 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临床研究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COPD 生活质量问卷

(4)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1 历代医家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2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现代研究概况
        3 慢性支气管炎辨证论治的现代研究概况
        4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冬病夏治与穴位贴敷的认识
        1 历代医家对冬病夏治的认识
        2 历代医家对穴位贴敷的认识
        3 冬病夏治与穴位贴敷的中医治疗现代研究概况
        4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慢性支气管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1 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
        2 慢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资料
        3 慢性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4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
        5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
        6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7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及进展
        8 慢性支气管炎的预后评价
        9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一般情况
        3 均衡性分析
    诊断标准
        1 西医诊断标准
        2 临床分期
        3 急性发作期病情程度划分
        4 中医病证证候分类
    研究方法
        1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
        2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侯积分之间的差异及总分之间的差异
        3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候积分之间的差异及总分之间的差异
        4 两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情况
        5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情况
        6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情况
        7 感冒情况
        8 用药情况
        9 治疗途径
        10 观察治疗组患者不同证型的中医症候积分
    讨论
        1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的理论依据
        2 方义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4 总结
        5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调查表1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调查表2(用来判断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型)

(5)北京城区社区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近五年北京地区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认识及研究概况
        1 病因病机研究
        1.1 病因病机阐释
        1.2 COPD 病机特点
        1.3 各家争鸣
        2 证候研究
        2.1 证候分布研究
        2.2 证候宏观研究
        3 治则治法研究
        3.1 COPD 急性期辨证治疗
        3.2 COPD 稳定期辨证治疗
        3.3 病证结合治疗
        4 述评
        4.1 中医药的优势
        4.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 定义
        2 危险因素
        2.1 个体易感因素
        2.2 环境因素
        3 发病机理
        3.1 炎症损伤
        3.2 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
        3.3 氧化应激
        3.4 肺表面活性物质学说
        4 病理生理
        5 诊断与分期分级
        5.1 诊断依据
        5.2 COPD 分期
        5.3 COPD 分级
        6 预防和治疗
        6.1 治疗原则
        6.2 药物治疗
        6.3 非药物治疗
        6.4 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 北京地区近五年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资料提取
        1.4 文献评价
        1.5 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和筛选结果
        2.2 文献质量评价
        2.3 结果分析
        2.4 意向性分析
        2.5 发表偏倚分析
        2.6 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纳入研究的特点及分析
        3.2 纳入研究的局限性
        3.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3.4 实用性提示
        3.5 中医药循证医学实践的探索
    4 结论
    5 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研究
2 临床研究
    2.1 研究内容和目的
    2.2 临床资料
    2.3 研究方法
    2.4 观察结果
3. 讨论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表
附录二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三 相关资料图片
附录四 致谢
附录五 个人简介

(8)广东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证候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证候研究现状和方法学
    第二节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一、中国古代文献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认识
        二、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
    第三节 问题及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调查表设计
        一、问卷设计
        二、初表制作
        三、专家咨询论证
    第二节 调查对象
    第三节 病例选择标准
        一、西医诊断标准
        二、中医辨证标准
        三、病例纳入标准
        四、病例排除标准
        五、样本含量估算
        六、临床病例观察
        七、质量控制
        八、数据整理和统计方法
        九、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一、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果概况
    第二节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文献整理的肺胀治法评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肺胀疾病的认识
    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原则
    二、《黄帝内经》对肺胀的认识
    三、《金匮要略》对肺胀的认识
    四、《诸病源候论》对肺胀的认识
    五、唐宋医家对肺胀的认识
    六、金元医家对肺胀的认识
    七、明清医家对肺胀的认识
    八、现代医家对肺胀的认识
第二部分 肺胀治法的研究
    一、春秋战国至三国时期
        (一) 重要着作
        (二) 《黄帝内经》论肺胀治法
        (三) 《伤寒杂病论》论肺胀治法
        (四) 治法评述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 重要着作
        (二) 《脉经》论肺胀治法
        (三) 《针灸甲乙经》论肺胀治法
        (四) 《肘后备急方》论肺胀治法
        (五) 《小品方》论肺胀治法
        (六) 治法评述
    三、隋唐五代时期
        (一) 重要着作
        (二) 《诸病源候论》论肺胀治法
        (三)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论肺胀治法
        (四) 《外台秘要》论肺胀治法
        (五) 治法评述
    四、宋金元时期
        (一) 重要着作
        (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论肺胀治法
        (三) 《太平圣惠方》论肺胀治法
        (四) 《圣济总录》论肺胀治法
        (五) 《仁斋直指方论》论肺胀治法
        (六)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肺胀治法
        (七) 金元医家论肺胀治法
        (八) 治法评述
    五、明代
        (一) 重要着作
        (二) 《普济方》论肺胀治法
        (三) 《明医杂着》论肺胀治法
        (四) 《医学正传》论肺胀治法
        (五) 《医宗必读》论肺胀治法
        (六) 《景岳全书》论肺胀治法
        (七) 治法评述
    六、清代
        (一) 重要着作
        (二) 《证治汇补》论肺胀治法
        (三) 《张氏医通》论肺胀治法
        (四) 《医林改错》亲见改正脏腑图
        (五) 《临证指南医案》论肺胀治法
        (六) 《杂病源流犀烛》论肺胀治法
        (七) 治法评述
    七、民国
    八、肺胀现代文献研究
        (一) 病因病机研究
        (二) 证治规律研究
        (三) 证候与客观指标关系研究
    九、现代着名中医辨治经验
        (一) 曹世宏教授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分型论治
        (二) 晁恩祥教授推崇喘胀相因理论,重视天人合一
        (三) 韩树人教授主张治分标本,治本重在补益肺脾肾,治标务在清肺化痰饮
        (四) 洪广祥教授主张治肺不远温,强调“痰瘀伏肺”为COPD 的标实
        (五) 吴银根教授治疗COPD 以咳、痰、喘、炎为要点
        (六) 武维屏教授重视益肺肾化痰瘀
        (七) 杨百茀教授强调分期论治
        (八) 周仲瑛教授治疗AECOPD 重视邪、痰、瘀
第三部分 肺胀治法研究的现代思考
    一、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二、关注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的相通性
        (一) 从两小儿辩日谈起
        (二) 肺脏解剖学的一致性
        (三) 肺脏功能学的相似性
        (四) 疾病认识的相同性
        (五) 治疗优势的互补性
    三、肺胀中医治法的优势
        (一) 强调整体,重视宏观调控
        (二) 以病因、体质、病位为主要内容的辨证方法
        (三) 丰富的治疗方法
        (四) “治未病”思想
    四、构建中医肺胀治法体系,实现从经验用药到规范用药的飞跃
        (一) 构建以辨病因、辨体质、辨病位为主要内容的肺胀辨病辨证体系
        (二) 确立肺胀分期治疗框架
        (三) 肺胀临床辨治初步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科研课题

(10)COPD稳定期抗炎治疗的中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部分
    1 研究目的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候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及脱落标准
        3.4 病例中止标准
        3.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4.1 分组研究
        4.2 试验药物与用法
    5 观测指标
        5.1 安全性指标
        5.2 症状评分标准
        5.3 疗效性指标
        5.4 疗效判定标准
        5.5 安全性评价标准
        5.6 统计分析
        5.7 安全性评价
    6 研究结果
        6.1 治疗前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6.2 疗效结果分析
    7 小结
第二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COPD病名的认识及症状概述
    2. 中医对COPD病机的认识
        2.1 COPD主要病机为肺肾亏虚
        2.2 COPD重要的病理因素为痰浊,水饮、癖血
        2.3 COPD疾病的演变过程及结果
    3. 导师治法的立法依据
    4. 加味三拗芎葶合剂介绍
    5. 临床疗效评价
    6. 加味三拗芎葶合剂抗炎作用位点假说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1 西医对COPD的研究
    2. 中医对COPD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4. 中医治疗COPD的相关机理研究
    5. 中医学对糖皮质激素的认识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103例慢性气管炎病人实施呼吸操的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03例慢性气管炎病人实施呼吸操的疗效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气管炎防治小组. 人民军医, 1976(01)
  • [2]健身气功防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的研究[D]. 刘晓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2)
  • [3]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D]. 冯淬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4]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D]. 段传皓.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1)
  • [5]北京城区社区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D]. 徐丽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6]近五年北京地区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D]. 孟闫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7]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D]. 朱晓龙. 贵阳中医学院, 2010(06)
  • [8]广东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证候规律研究[D]. 刘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9]基于文献整理的肺胀治法评价性研究[D]. 陈宪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11)
  • [10]COPD稳定期抗炎治疗的中医探讨[D]. 赵玉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10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锻炼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