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用直流基础电源电压标准的建议

通信用直流基础电源电压标准的建议

一、关于通信用直流基础电源电压标准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黄彬彬[1](2021)在《双通信电源系统的自动母联开关设计》文中指出阐述双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结构与设计场景,通过优选母联开关配件、完善在线监测模块、优化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负载保护模块等策略,维护双通信电源系统良性运作。

豆敏娜,刘彬,赵树仁,左宝峰,徐磊[2](2021)在《分布式免维护站用超级电容直流后备电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变电站集中式直流电源固有的缺陷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分布式免维护站用直流后备电源的方法。通过对超级电容的特性和直流电源所供负荷的特性的分析,设计了双向DC-DC变换器及控制单元,给出了关键元件的参数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分布式直流后备电源的安全接入方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直流电源模块满足了变电站事故处理的要求,并且免维护,可有效提高直流系统供电可靠性。

李娜[3](2021)在《站用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内阻在线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薛琴,谢文强[4](2021)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矿用电源自动检测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矿用直流电源是实现交直流转换或者电压等级转换的基础部件,其安全性能指标对整个系统有着重要影响。针对矿用电源检测设备离散、测试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矿用直流电源自动检测系统。系统硬件设计采用统一打包封装,并进行电气化改造;系统软件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进行模块化设计,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及软件的可移植性与可维护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矿用直流电源的自动检测,检测数据可靠,结论正确,提高了检测效率。

巫江涛[5](2021)在《空间颗粒物共振凝并测控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环境领域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电凝并技术是降低细微颗粒物浓度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关于低频脉冲电源作用下颗粒物凝并特性分析的研究报道较多。实验发现在高频交变电场下颗粒物会出现共振凝并富集区,在此区域内凝并效果较好,因此研究高频交变脉冲电场对细微颗粒物的共振凝并特性意义重大。目前常用测试平台无法满足高频共振测试需要,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套空间颗粒物高频共振凝并测控系统。论文首先对颗粒物的荷电凝并机理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一种共振凝并测控方法,即荷电后的颗粒物,在脉冲电场的作用下做高强度的相对运动,改变调制器驱动信号的基波频率,使其和共振腔颗粒物的固有频率相同,形成强烈的共振,在此状态下颗粒物急剧凝并。针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测控系统方案设计,重点介绍了共振控制单元、主功率电源、辅助电源、系统监控方案、结构方案五部分。共振控制单元包括高压电源、高压脉冲调制器,其中高压脉冲调制器又包括脉冲调制器、驱动电源、共振电流检测。论文前期对系统每个部分进行方案论证,确保可行性。依据系统方案,对各部分进行具体的软硬件实现。系统硬件方面,论文详细阐述了电源关键器件的参数选型、调制器的系统实现、传感器与颗粒物标定装置的搭建。系统软件方面,论文详细阐述了基于Lab VIEW的上位机软件设计、基于状态机的程序框架、基于时间片轮询法的任务框架、基于状态机的多路AD采集与通信机制、颗粒物检测软件、通信协议设计。最后论文详细阐述了系统制作实现过程,在绘制原理图、PCB制板以及完成机械结构搭建后进行硬件测试,调试辅助电源、驱动电源、主功率电源、高压电源、高压脉冲调制器等电源模块,对多个关键波形进行分析,并解决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调试出可任意调节输出电压幅值的高压电源以及可任意调节脉宽、频率的高压脉冲电源,软硬联调后测控系统工作正常,达到预期目标。

王放达[6](2021)在《基于加权多指标的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综合评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早日实现直流技术的应用,合理选择直流配电网的电压等级,本文依托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关键技术》(20181102028),围绕电压等级的设定规律和约束条件、提取影响电压等级设定的因素、影响因素的分层分析、研究和计算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指标、结合案例提出综合评价电压等级的方法、建立特色直流场景并对电压进行评价选择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文章分析了“几何均值”和“舍三求二”原则的内在的原理并用案例加以佐证。从未来负荷需求、现阶段直流设备技术的发展、直流配电网供电方式和结构等方面研究了直流电压选择的约束条件。在遵循以上原则与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将直流配电网电压选择问题转换为两个层次的综合评价系统,其中第一层的指标为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第二层分为建设费用、运行费用、换流站可靠性、直流断路器可靠性、直流变压器可靠性等因素。为经济性计算建立了相关的供电模型并计算了中压场景年等值下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为计算可靠性分别研究了直流换流站、直流断路器、直流变压器的物理模型,得到了相关的可靠性参数;利用Vague集中变量语言与数值的转换关系为无法量化的指标确定数据。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多指标的直流电压等级综合评价方法,根据不同场景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分析指标的权重大小,对已计算得到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同向化处理。将获得的权重赋予处理后的数据得到加权的判断矩阵,利用理想解距离法推导得到每个方案与理想解在欧几里得空间中相对距离,并根据相对距离的大小得到改评价体系下的最优电压方案。最后,从发电用电侧、储能、接入需求、配电网构成等方面分析并建立了住宅光储充一体场景;从煤矿配电发展现状、设备负载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煤矿场景建立的可行性结果,给出了煤矿矿井下的直流配电场景方案。最后通过基于加权多指标的直流电压等级综合评价方法对两个场景的初选电压进行了评估并最终得到了综合最优的电压方案。

谢文强[7](2021)在《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直流系统具有低惯性、弱阻尼的特征,加之恒功率负荷的负阻尼特性使得直流微电网的阻尼进一步弱化,因此稳定性问题成为了直流微电网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题主要针对于孤岛运行时采用下垂控制运行的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微电网通过储能换流器形成正常运行时所需要的母线电压,故研究中一般称储能换流器为GC(Grid-Forming Converter)。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需要多GC并联运行实现电压的稳定控制,其运行模式分为两种。在模式一中,各个GC均采用下垂控制;模式二为限幅运行方式,一台GC采用定电压控制,其余GC采用定电流控制。因此,文章中首先针对两种模式的暂稳态特性展开了研究,在保证良好的暂稳态特性的基础上,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进行了大信号稳定性分析与稳定运行控制策略设计。在模式一中,其稳态响应问题主要为GC之间的均流控制。GC之间的均流控制受GC端口至负荷之间电阻的影响,导致各个GC不能够严格按照下垂系数分配电流,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电压的均流控制策略。为获取虚拟电压,基于自律分散控制的思想,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动态一致性算法,使得各个GC在仅与相邻GC通信的情况下获取虚拟电压、实现均流控制。此外,虚拟电压最终收敛至GC端口电压的平均值,可以反映母线电压水平,为母线电压水平的改善也提供了依据。模式一中的暂态响应聚焦于下垂控制在受到功率扰动时如何加快暂态过程。本文首先分析引起暂态过程的原因,并最初采用了 DOB(Disturbance Observer)的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该方案虽然能够加速暂态响应过程,但是由于其反馈环节作用于电流内环时,使得电压外环传递到电流内环的参考值强制为零,从而旁路了下垂环节,使得虚拟电阻失去了作用,导致并联运行的GC系统无法实现均流控制。因此,文章提出了 WDOB(Weakened Disturbance Observer)的改善方案,通过弱化反馈环节以重新使能虚拟电阻,在不影响均流控制的前提下改善系统的暂态响应过程。由于模式二中采用定电压控制策略,其稳态问题并不突出,因此主要关注其暂态响应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 GC受扰动后的暂态过程,给出了暂态响应受限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基于电压偏差的前馈控制策略,在同等电压偏差下加快电流内环的暂态响应。但是,由于滞环比较环节的存在,电流内环的超调量容易引起暂态过程中前馈环的反复投入与退出,因此文章又提出了前馈保持器的解决方案,并阐述了保持时间的设计方法。在直流微电网具有良好的暂稳态特性的基础上,文章基于合理假设对直流微电网进行大信号建模,从电源、负荷两个层面分别建立了其分析模型。由于考虑到恒功率负荷的存在使得系统呈现非线性,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不再适用。文章采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和混合势函数法相互佐证,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大信号稳定性分析,并求取了稳定判据。然后利用稳定判据对于从数学意义上存在的多个稳态解进行了甄别,选出了可稳定运行的一类运行点,并给出了其大信号稳定的约束条件。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需要同时考虑稳定性约束与电压偏差约束,因此文章在运行控制策略制定时取两种约束条件的交集。由两约束条件可知,系统的稳定运行主要受到恒功率负荷和虚拟电阻的影响,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系统稳定运行的功率极限曲线,然后在功率极限曲线约束下分析了虚拟电阻设计的可行域,提出了基于包含性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根据功率极限分析与虚拟电阻的优化设计提出了分层稳定控制策略。

邢骏[8](2021)在《电力通信机房动环设备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认为对于电力系统来说,通信机房非常关键,其动力供应与环境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针对各通信站点遍布广、管理人员少、机器设备多的难题,通常采用电力通信机房动环监控系统(Power an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PEMS)予以解决。动环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各设备的运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相关数据供运维人员阅读。当现场机房设备发生故障时会导致PEMS监测数据异常从而引发一系列告警,由于设备间的关联性和需要监测设备数量的增加,告警序列的分析愈加复杂,给故障的定位排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设计一种能够对电力机房动环设备告警进行有效处理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通信机房中的直流电源及部分环境参数为对象,在对动环设备常见的故障进行逻辑分析后,建立了基于告警间基本逻辑关系的故障诊断模型,最后利用C#语言和SQL Sever数据库软件完成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开发。该系统能够完成对多数异常告警进行诊断分析,及时查找出主要故障原因并且提供相应的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了解和掌握电力通信机房常见动环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关联关系,了解了PEMS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方式,整理了大量的现场告警数据。然后通过已掌握资料分析了动环设备告警特点和规则结构,最后设计了封装逻辑层、规则逻辑层,采用层层递进的诊断模式,完成了故障分析模型的设计并将其作为专家系统的知识库。(2)在原有PEMS的服务器数据库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字段以适应故障诊断系统的调用,改进服务器后台数据的处理流程,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方便自由的编辑自定义的计算量。设计故障分析所需的知识表示形式。设计查询历史量、告警量数据与匹配故障模型的算法,将其作为故障诊断系统推理机的理论基础,提高系统运行效率。(3)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下利用C#语言和SQL Sever数据库完成对故障诊断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设计开发了用户权限管理、历史量查询、告警量查询、故障诊断、知识库管理等模块,同时在故障诊断报告界面实现了对系统故障推理过程的解释说明。

田鑫娜[9](2021)在《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网源侧功率协调控制及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国际能源、环境和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各国聚焦于建立多能互补机制,推动全球能源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变,风、光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登上能源消费舞台,获得了大量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作为分布式发电的有效利用形式,直流微网高效可靠、稳定易控、可扩展性强、电能质量高,迅速成为研究热点。微源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并联接入直流母线,通过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电压和电流的稳定输出从而向负荷提供电能。探究如何实现并联微源单元之间的协调控制对系统的高效、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下垂控制建立电压、电流的直接耦合关系,通过向本地控制器反馈本地输出电流,不需额外通信即可实现源变换器间的协调控制。但是,下垂系数的引入会引起直流母线电压的跌落,而且当传输线路电阻不匹配时,负荷电流无法合理分配。针对传统下垂控制的不足,本文提出两种改进下垂控制策略。所提出的第一种改进策略是基于直流母线电压通信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在非线性下垂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在系统级引入低带宽通信,实现直流母线电压信息的共享,由此抵消传输线路电阻不匹配对负荷电流分配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复用该电压信息形成直流母线电压恢复控制器,使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地恢复到额定参考值水平。所提的第二种是基于源变换器间通信的自适应改进下垂控制,在下垂系数中引入与输出电流相关的一次项,在相邻变换器之间交换输出电流信息,通过本地电流信息和相邻变换器电流信息动态更新下垂调节系数,抵消传输线路电阻不匹配的部分,实现负荷电流的精确分配,当动态下垂系数为正值时,等效下垂系数减小,直流母线电压有所恢复。为探究直流微网的小信号稳定性,分别建立直流微网的小信号模型和控制器输入输出闭环传递函数,通过状态矩阵的特征值分布和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分布分别判断直流微网和控制器的小信号稳定性;改变某一元件参数或控制参数,观察特征值或闭环极点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而探究电路元件参数和控制参数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为了初步验证所提控制策略,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初步验证了本文所提两种控制策略在负荷电流分配和直流母线电压提升两方面的优越性能。进行相应的软、硬件设计,采用TMS320F28335的eCAN模块作为低带宽通信网络,以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为基础,对所提两种改进控制策略进行硬件在环实验。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余斌,于海滨,杨世忠,王超[10](2021)在《标准先行——引领和推动绿色安全的HVDC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技术是信息通信行业绿色、安全、节能供电的发展趋势。高压直流系列标准的制定引领并推动了该项技术与产品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系统地总结了HVDC技术形成系列标准的过程,分析了HVDC技术的应用优势、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关于通信用直流基础电源电压标准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通信用直流基础电源电压标准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双通信电源系统的自动母联开关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双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结构
2 双通信电源系统自动母联开关设计因素
3 双通信电源系统自动母联开关设计策略
4 结语

(2)分布式免维护站用超级电容直流后备电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变电站就地设备负荷特性分析
2 超级电容器容量设计
    2.1 超级电容器特性比较
    2.2 超级电容器模组容量设计
3 直流后备电源单元设计
    3.1 电源单元组成
    3.2 DC-DC电路基本原理
    3.3 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模式切换及控制
    3.4 关键元件参数设计
        3.4.1 Buck工作模式下的电感设计
        3.4.2 Boost工作模式下的电感及电容设计
        3.4.3 双向变换器电感设计
    3.5 安全可靠性设计
4 安全接入方式
    4.1 分布式直流电源后备模式与安全接入
    4.2 雷击浪涌与工作地电位反击措施
5 试验和现场试验
    5.1 主要技术性能试验
    5.2 现场试运行
6 结语

(4)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矿用电源自动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总体设计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程控交流电源模块选型设计
    2.2 可编程电子负载选型设计
    2.3 数字示波器选型设计
    2.4 串口通讯卡选型设计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系统软件结构
    3.2 系统测试流程设计
4 结语

(5)空间颗粒物共振凝并测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空间颗粒物凝并技术分类
    1.3 电凝并测试平台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工作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荷电颗粒物共振凝并的机理分析
    2.1 高压脉冲电场中颗粒物荷电的机理
    2.2 高频交变电场中颗粒物凝并的机理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
    3.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2 共振控制单元方案设计
        3.2.1 高压电源方案设计
        3.2.2 高压脉冲调制器方案设计
    3.3 主功率电源方案设计
    3.4 辅助电源方案设计
    3.5 系统监控方案设计
    3.6 结构方案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
    4.1 高压电源设计
        4.1.1 主逆变回路
        4.1.2 驱动控制电路
    4.2 高压脉冲调制器设计
        4.2.1 驱动耦合技术
        4.2.2 驱动电源
        4.2.3 栅极驱动电路
        4.2.4 开关组件
        4.2.5 均压电路
        4.2.6 共振电流检测
    4.3 主功率电源设计
        4.3.1 开关管与整流二极管
        4.3.2 变压器参数
    4.4 辅助电源设计
        4.4.1 驱动控制电路
        4.4.2 主逆变回路
        4.4.3 二次稳压电路
    4.5 颗粒物检测模块设计
        4.5.1 传感器及外围电路
        4.5.2 颗粒物标定装置
    4.6 结构设计
        4.6.1 电源装置
        4.6.2 共振凝并装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上位机软件设计
        5.1.1 上位机界面设计
        5.1.2 程序框架设计
        5.1.3 部分程序设计
    5.2 主控制器软件设计
        5.2.1 基于时间片轮询法的任务框架
        5.2.2 基于状态机的多路AD采集
        5.2.3 基于状态机的通信机制
    5.3 颗粒物检测软件设计
    5.4 通信协议设计
        5.4.1 通信协议基本格式
        5.4.2 通信码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实验与测试
    6.1 辅助电源调试
    6.2 驱动电源调试
    6.3 主功率电源调试
    6.4 高压电源调试
    6.5 高压脉冲调制器调试
    6.6 整体实验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加权多指标的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综合评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1.1 未来能源结构的改变与直流的应用发展
        1.1.2 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研究意义
    1.2 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以及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配置的选择
    2.1 电压等级配置的原则与标准
        2.1.1 “几何均值”规律
        2.1.2 “舍二求三”原则
    2.2 电压等级选择约束条件
        2.2.1 负荷需求约束
        2.2.2 相关设备发展水平约束
        2.2.3 电网拓扑结构约束
        2.2.4 接线方式约束
        2.2.5 现有电网改造需求约束
        2.2.6 供电安全约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流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3.1 直流配电电压等级的评价指标分析
    3.2 经济性指标
        3.2.1 计算建设成本
        3.2.2 计算运行成本
    3.3 可靠性指标
    3.4 适应性指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综合评价方法
    4.1 直流电压等级综合评价方法的提出
    4.2 层次分析法
    4.3 数据的建立和处理
        4.3.1 数据建立
        4.3.2 数据处理
    4.4 理想解距离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直流场景建立以及电压等级综合评价
    5.1 住宅小区光储充一体化场景电压等级评价
        5.1.1 住宅小区光储充一体化场景的分析与建立
        5.1.2 住宅小区光储充一体化场景主要电压等级评价
    5.2 煤矿场景的电压等级评价
        5.2.1 煤矿场景的分析与建立
        5.2.2 煤矿场景直流配电主要电压等级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直流微电网稳定控制的研究现状
        1.2.1 直流微电网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1.2.2 直流微电网的暂态控制策略研究
        1.2.3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依下垂特性运行时的稳态响应
    2.1 引言
    2.2 基于虚拟电压的均流控制策略
        2.2.1 线路电阻对均流控制的影响
        2.2.2 均流控制策略设计
    2.3 动态一致性算法
        2.3.1 一致性基本原理
        2.3.2 动态一致性改进
        2.3.3 动态一致性算法收敛性能比较
    2.4 基于虚拟电压的电压补偿
    2.5 仿真验证
        2.5.1 动态一致性算法收敛性能验证
        2.5.2 补偿策略有效性验证
    2.6 实验验证
        2.6.1 均流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2.6.2 电压补偿策略实验验证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依下垂特性运行时的暂态响应
    3.1 引言
    3.2 DOB应用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3.2.1 DOB的基本原理
        3.2.2 引起电压暂态过程的原因分析
        3.2.3 电流环的补偿设计
        3.2.4 电流内环补偿前后的动态特性比较
        3.2.5 实验验证
    3.3 下垂控制系统的DOB设计
        3.3.1 控制系统的等效模型
        3.3.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3.3.3 实验验证
    3.4 DOB应用的缺陷分析及WDOB改进方案
        3.4.1 DOB应用于下垂控制的缺陷分析
        3.4.2 基于WDOB的改善方案
        3.4.3 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定电压运行时的暂态响应
    4.1 引言
    4.2 动态过程分析
    4.3 前馈策略设计与改善
        4.3.1 前馈策略的初步设计
        4.3.2 前馈策略缺陷分析及改善方案
    4.4 实验验证
        4.4.1 基本前馈策略
        4.4.2 前馈策略改善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
    5.1 引言
    5.2 直流微电网的等效建模
        5.2.1 储能系统的等效建模
        5.2.2 负荷的等效建模
        5.2.3 直流微电网的等效模型
    5.3 大信号稳定的充要条件
        5.3.1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分析
        5.3.2 与混合势函数法比较
    5.4 稳定运行点的甄别
        5.4.1 第一类运行点的稳定性分析
        5.4.2 第二类运行点的稳定性分析
        5.4.3 运行点受扰动后物理过程分析
    5.5 稳定判据的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策略
    6.1 引言
    6.2 系统稳定运行的功率极限分析
        6.2.1 稳定性约束
        6.2.2 电压偏差约束
        6.2.3 功率极限曲线
    6.3 虚拟电阻的优化设计
        6.3.1 虚拟电阻的可行域分析
        6.3.2 系统的稳定裕度
        6.3.3 基于包含性算法的优化设计
    6.4 稳定运行控制策略设计
    6.5 实验验证
        6.5.1 功率极限曲线及负荷调整的有效性验证
        6.5.2 包含性算法及虚拟电阻调整的有效性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8)电力通信机房动环设备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动环监控系统的发展
        1.2.2 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主要工作
第2章 通信机房动环设备分析
    2.1 机房动力系统分析
    2.2 变电站直流电源接线分析
    2.3 机房环境系统分析
    2.4 监控数据特征分析
        2.4.1 监控数据概况
        2.4.2 告警特征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故障诊断模型研究
    3.1 预处理
    3.2 封装逻辑模型
    3.3 规则逻辑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系统体系结构
        4.1.2 系统运行方式
        4.1.3 系统功能设计
    4.2 数据库设计
        4.2.1 历史量与告警记录的产生
        4.2.2 诊断知识表示
    4.3 表达式编写规范及解析
        4.3.1 计算量表达式
        4.3.2 逻辑知识表达式
    4.4 软件界面及功能实现
        4.4.1 登录窗体
        4.4.2 主界面
        4.4.3 用户管理
        4.4.4 参数设置
        4.4.5 知识库管理
        4.4.6 历史量查询
        4.4.7 告警量查询及故障诊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网源侧功率协调控制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直流微网研究现状
        1.2.1 直流微网特点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2.3 国内研究动态
    1.3 功率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1.3.1 直流微网控制体系
        1.3.2 下垂控制研究现状
    1.4 小信号稳定性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直流微网建模
    2.1 直流微网源变换器建模
    2.2 恒功率负载建模
    2.3 控制器建模
        2.3.1 源侧下垂控制器建模
        2.3.2 CPL双闭环控制器建模
    2.4 基于传统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网小信号建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流微网传统下垂控制分析
    3.1 工作原理
    3.2 仿真分析
    3.3 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直流母线电压通信的改进下垂控制
    4.1 工作原理
    4.2 输入输出特性分析
    4.3 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源变换器间通信的自适应改进下垂控制
    5.1 工作原理
    5.2 输入输出特性分析
    5.3 仿真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RTLAB硬件在环的软硬件设计及实验验证
    6.1 RTLAB实时仿真平台简介
        6.1.1 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组成及特点
        6.1.2 RTLAB仿真上位机简介
        6.1.3 RTLAB目标机简介
    6.2 RTLAB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开发流程
    6.3 基于RTLAB硬件在环的主电路模型建立
        6.3.1 SM子系统的模块设计
        6.3.2 SC子系统的模块设计
    6.4 硬件电路设计
        6.4.1 控制芯片简介
        6.4.2 调理电路设计
        6.4.3 转换板电路设计
        6.4.4 eCAN总线通信设计
        6.4.5 硬件电路展示
    6.5 软件设计
        6.5.1 控制器离散化
        6.5.2 程序设计流程
    6.6 基于RTLAB硬件在环的实验验证
        6.6.1 传统下垂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6.6.2 基于直流母线电压通信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6.6.3 基于源变换器通信的自适应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6.6.4 对比实验验证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一. 参与项目
    二. 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标准先行——引领和推动绿色安全的HVDC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HVDC相关通信行业标准化推进历程
    1.1 发展之初,标准推动技术路线确立
        1.1.1 240 V直流供电系统标准首次制定
        1.1.2 336 V直流供电系统行业标准立项原因与关键技术指标的确定过程
    1.2 标准引领HVDC应用关键技术的规范发展
        1.2.1 240 V直流供电系统配电设备行业标准的编制
        1.2.2 240 V/336 V直流供电的通信设备电源输入接口通信行业标准立项
        1.2.3 通信用240 V/336 V输入的直流-直流电源模块标准立项原因
        1.2.4 通信240 V/336 V供电系统用直流断路器标准立项目的
    1.3 维护、运行评估标准的建立使HVDC技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3.1 通信用240 V直流供电系统维护技术要求的行标立项原因
        1.3.2 240 V/336 V直流供电系统运行后评估要求与方法的行标立项起因
2 HVDC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成果
    2.1 HVDC技术应用情况
    2.2 促进配套产业发展
    2.3 系统运行维护成本低
3 结束语

四、关于通信用直流基础电源电压标准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通信电源系统的自动母联开关设计[J]. 黄彬彬. 集成电路应用, 2021(12)
  • [2]分布式免维护站用超级电容直流后备电源的研究[J]. 豆敏娜,刘彬,赵树仁,左宝峰,徐磊. 供用电, 2021(12)
  • [3]站用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内阻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 李娜.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矿用电源自动检测系统设计[J]. 薛琴,谢文强. 自动化与仪表, 2021(06)
  • [5]空间颗粒物共振凝并测控系统设计[D]. 巫江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基于加权多指标的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综合评定方法研究[D]. 王放达.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 谢文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8]电力通信机房动环设备故障诊断研究[D]. 邢骏. 华北电力大学, 2021
  • [9]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网源侧功率协调控制及稳定性分析[D]. 田鑫娜. 山东大学, 2021(12)
  • [10]标准先行——引领和推动绿色安全的HVDC技术应用[J]. 余斌,于海滨,杨世忠,王超.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04)

标签:;  ;  ;  ;  ;  

通信用直流基础电源电压标准的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