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美国除冰雹研究动向

1970年代美国除冰雹研究动向

一、七十年代美国冰雹和消雹的研究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柯颖[1](2020)在《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济南市莱芜区北部山区为例》文中认为当今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构建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环境和相关的养老设施,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养老设施还不够完善,大部分老年人养老的居住环境存在各种问题和弊端。由此,通过分析老年人行为模式来研究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环境,为老年人构建良好的的生活环境,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养老环境建设提出有效的设计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了解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及相关政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患病和残障老年人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息”、“抓握”、“观看”四种行为模式,将老年人行为模式与居住环境设计进行关联性分析,从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分别总结出与老年人行为模式相适应的居住环境设计要点,进而将理论知识与当今乡村养老的趋势相结合,将山东莱芜乡村作为试点进行实践设计,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本文的研究。为今后社会中相关养老环境建设等问题提供建议和改善设计,帮助老年人营造亲切、适用、温馨的乡村居住环境,使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更加舒适。

李勇进[2](2019)在《明清民国河洮岷地区道教研究》文中指出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道教研究现已成为道教史、宗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学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的研究则显不足。河洮岷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过渡与交汇地带,特殊的地缘位置、多样的民族构成及多元的宗教文化是这一地区所呈现出的总体外部特征。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央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势力在河洮岷地区此消彼长,不断上演着民族迁徙、碰撞与交融的宏大史诗,成为多种宗教文化及民间信仰互动共生的华丽舞台。本文即在时间、空间的双重聚焦下,来考察以汉民族为信仰主体的道教在这一极具典型性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发展、变迁及其影响。正文部分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对河洮岷地区汉魏至宋元时期的道教发展史做了钩沉索稽,并具体分析探讨了明至民国时期道教的社会历史背景,阐释出道教的传播与发展随着不同政权、民族力量的此消彼长而有所进退。而将道教放置到具体的背景中去考量,将有益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明清民国时期道教演进变迁的相关情况。第二章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这一时期河洮岷地区的道教宫观及地域分布,并着重探讨了万寿观、莲花山、云山观及清虚观等重点道观的历史沿革及相关问题,揭示出它们在推动道教发展与道教文化传播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直观地呈现出在这一长时段内道观发展的沉浮兴衰,展现出道教在这一地区传播与发展所具有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域性特征。第三章以田野调查所获四部法脉传承系谱等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州全真龙门派的道脉渊源与法脉传承,揭示出明代以后,全真龙门派以万寿观为中心延伸到河州的大部分地区,形成区域宫观网络系统,而法脉传承中所形成的这种紧密的纽带关系,也使得河州道脉在艰难时期得以维系;通过对《于氏派衍家谱》、《王氏家谱》和《杨氏家谱》的辨析与解读,阐释出正是在诸如于氏、王氏及杨氏为代表的道士家族的世代坚守与传承,才使得道教在洮州、岷州法脉赓续,让道教文化深植于少数民族地区,加深了道教与民间社会的互动。第四章以在中国传统社会有广泛影响的关帝信仰、二郎神信仰,及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湫神信仰为研究对象,揭示出属于儒道文化的关帝信仰,经过了地域文化的再造和涵化而产生出“格萨尔”的宗教文化现象,以及与藏族民间信仰共同被崇奉的文化景象,反映了道教在远离汉族核心区域与其他宗教文化发生接触并做出了主动的调适。三种二郎神形象不仅在这一地区均有所流播,而且还保存了“李二郎”最初的造像形象,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地方化的神话叙事。同时,道教也全方位地参与了地域性湫神信仰的构建,使最终定型的湫神群体烙上了道教的印记,道教的斋醮科仪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向系统化、组织化发展的湫神信仰的祭祀活动与仪式之中。第五章梳理了道教在河洮岷地区丧葬习俗变迁历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表明,生活于地域文化特征迥异于内地的汉族群体,不同程度地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但正是有了道教文化的传播与参与,才使得汉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得以保存与延续。并以洮州“万盛西”藏族创始人的典型案列,探讨了道教在少数民族地区产生跨族际传播的史实,是藏、汉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真实写照,反映出道教对藏族社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表明,道教的存在、传播与发展,对团结汉族群体,守护和维系文化传统、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加强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道教与其他宗教间的交流、影响与融合,加深了不同民族间的了解与认知,对区域社会稳定、各民族和平交往与交融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区域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

龙盾[3](2017)在《身份、利益与大国合作 ——以哥本哈根和巴黎气候谈判中的中美关系为例》文中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的重要挑战之一,因为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出现的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在1992年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基础上,缔约国以谈判形式推动全球共同行动。而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如何分配温室气体的减排责任并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成为谈判中的核心问题与现实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和经济实体,中国和美国分别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立场,他们是否做出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的承诺并采取行动成为影响全球气候治理议程的关键。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这两次国际气候谈判中,中美如何实现从冲突走向合作?本文应用分析折中主义方法,以中国和美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从冲突走向合作这一现实问题为导向,从身份和利益两个机制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大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行为选择。本文认为,在哥本哈根和巴黎两次国际气候谈判中,影响中美从冲突走向合作的原因在于两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身份与利益机制判定变化下的行为选择差异。身份机制的判断影响了大国对于是否承认作为责任者的定位,利益机制的判断影响了大国就气候减排是否对国家利益产生损失或增加考虑下的选择。受到身份机制的影响,大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在责任者和非责任者的选择下表现不同:责任者选择合作,非责任者因为选择不合作而出现冲突。受到利益机制的影响,利益损失使国家不愿意承担责任而走向冲突,利益获得则促使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并选择合作。案例分析证明:在这两次谈判中,哥本哈根会议中的中美在身份定位上均为非责任者,并认为气候减排行动将造成国家利益损失,因此合作失败;在巴黎会议中的中美都承认大国在气候减排上的责任者身份,并以发展国内低碳经济为主导实现减排,从而实现了大国合作。

尹子祥[4](2017)在《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以湖南石堰坪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源的根基,但在目前城市化进程中面临内忧外患。内忧是传统村落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村落经济发展迟缓的矛盾,是村民思想意识受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想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替代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愿望,随之带来的是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村落的空心化和留守化现象,继而使村落衰败和消亡。外患是在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部分权力方视保护为发展的对立面,急于发展旅游业和商业,导致传统村落出现“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过度商业化”“千村一面”等村落破坏和异化现象。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村落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多部委一起保护传统村落,并初步形成了保护传统村落的管理体系。但由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尚在探索阶段,因此存在一些局限。本文对我国现行保护管理体系下的工作概况进行介绍,首先梳理了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管理体系,阐释了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并以石堰坪村为例,介绍了传统村落保护的调研与保护的常规工作流程,并通过对《石堰坪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和《石堰坪古建筑群环境整治方案》的编制过程和成果的简介、总结和评价,发现既有思路与方法的局限,最终探寻局限产生的原因,即以文物为保护核心,以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代表的本体价值为价值判定标准的保护思路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人地关系”、“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匹配。而在国际遗产保护领域,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关注基于“人地关系”的保护对象的发展演进过程。这种视角符合传统村落的“活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可以借鉴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来突破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所存在的局限。故本文通过引入文化景观视角,根据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实际,构建了从识别认知、调查研究到保护发展策略谋划和实施的整体性操作方法,并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理念、策略、方案和制度等方面给出优化完善建议。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石堰坪村应用文化景观保护方法进行一整套的保护发展实践,并对发展理念、发展制度和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以检验理论的实用性。最后回顾研究过程,总结相关收获和缺憾。

杜晓华[5](2016)在《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金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国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逐渐下降,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其他金融机构在社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随之而来,我国以广义货币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着巨大挑战。社会融资规模是人民银行创新性地提出的衡量我国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总额的指标,见于官方文件时间较短,因此学者在全面研究我国社会融资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数据的公布为社会融资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以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为基础,分析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提出了社会融资传导过程中的六个步骤,揭示了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二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信用具有生产力的理论,论证社会融资具有生产力,推动贸易、投资、消费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三是尝试建立社会融资供给与需求的数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相关变量的数量关系,分析社会融资不均衡的原因。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提出问题:在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梳理后,本文提出研究的主题是社会融资资金在传导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问题:首先,按照参与主体、所属市场和领域的不同,将社会融资资金的流动过程划分为社会融资的供给和社会融资的需求两部分。其次,从社会融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对社会融资的供给分析主要对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基本原理、社会融资的供给主体、供给渠道和影响融资供给的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融资供给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主要对我国社会融资需求的基本原理、社会融资的需求主体和融资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融资需求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在社会融资供给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融资均衡分析和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融资是生产力,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社会融资规模的各个组成都能直接或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论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在短时间内的增多,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水平实现长期稳定的提升。在对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中,分析了导致我国社会融资不均衡的原因。通过分析可知,我国社会融资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分析表明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非常敏感。通过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可以发现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社会融资过程中缺乏定价权,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融资的不均衡。其次,在社会融资供给和社会融资均衡分析中都能看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直接融资不足。再次,从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从社会融资的统计口径可以看出社会融资统计信息还存在缺口,这会降低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然后,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均衡分析以及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都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存在融资难题,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未充分发挥。最后,从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不能一直有效地调节社会融资的不均衡,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金融统计信息缺口的存在也表明金融监管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解决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关于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监测水平、促进直接融资快速增长、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常剑[6](2012)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节能激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处于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兴起的外部环境和能源形势严峻、单位GDP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及建设“两型社会”客观需要的内部环境中,节能工作势在必行、任重道远。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应运而出。“两型社会”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被赋予了新型社会的发展理念,节能工作及节能激励政策的成果必将被广泛借鉴。根据国家先试点后推广的政策路线,“两型社会”率先探索、完善节能激励政策,推进节能工作开展。本文对“两型社会”建设中节能激励制度政策进行研究,并选择“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之一的“长株潭”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代表意义。本文通过归纳改革开放后我国节能工作及激励政策的发展过程,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受社会普遍关注的节能工作及其激励政策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得出中国节能工作主要存在五个问题:(一)节能激励政策重心错位;(二)节能激励政策工具单调;(三)节能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四)节能激励政策操作不便;(五)节能激励政策的效果欠佳。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找出造成节能激励问题的六大原因:对节能工作重视不够、配套机制不完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激励政策标准模糊、宣传力度不足和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进行节能激励政策的实证分析,证实了以上中国节能激励政策已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不适合的激励政策、同时需要探索其它激励工具等建议。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参考国外节能激励政策,本文建议中国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通过以下途径完善节能激励政策:(一)充分把握建设“两型社会”的新形势;(二)科学设置节能激励政策,包括调整结构、发挥经济激励功能,统筹兼顾、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优化激励、提高节能激励效果;(三)优化节能激励政策环境,包括统一协调、建立领导监督机制,科学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依法节能、健全配套激励机制;(四)加大节能激励政策实施力度,包括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及时调整节能预算、加强资金监管工作,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加强节能监督执法,大力鼓励社会参与、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冯晨[7](2012)在《我欲仁,斯仁至矣—对孔子仁的解读》文中指出通过对孔子仁的分析发现,孔子之仁从结构上说分为道德动力和道德规则;从行仁的能力上说分为先天基础和后天因素。因此,仁无法仅仅用道德规则说明,行仁的能力也无法仅仅以后天的因素说明。为了充分解释孔子仁的这些特点之形成来源,本文从孔子“我欲仁,斯仁至矣”一语入手,对“我”进行分析,发现“我”作为道德发源,表现为两个方面:具有内在的规定性;为道德行为提供动力。针对“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德性生命”一说,既用来说明“我”的道德动力和内在规定性,也用来解释孔子仁的特点。“德性生命”即为道德根据的“我”,这种“德性生命”非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也不同于进化论意义上所遗传的道德倾向,它是人之为人的德性本质。同时,从“我”的表现可以分析出“德性生命”具有三个特点:一,它具有先天性;二、它是生机,有发展变化的内在力量;三、它的发展遵循一定的方向。三者共同构成德性生命的先天倾向。仁所含有的道德动力和道德规则是孔子“我欲仁”之“我”的表现。“我”是“德性生命”,因此,仁是“德性生命”的表现,据此可以根据此生命的特点解释仁的结构和行仁的能力。首先,从仁形成的结构上看,仁的道德动力来源于生命自身的生机,此为先天因素,仁的道德规则来源于“德性生命”的先天倾向对社会生活中道德规则和传统风俗的接受和认可,此为后天因素。其次,从行仁的角度来看,“德性生命”的倾向表现为人们行仁的先天能力,在其倾向上接受道德规则之后按照道德规则行仁则是后天形成的能力。进一步说,“德性生命”的存在的外在形式为生活方式,“德性生命”展现为生活方式的过程就是仁的道德动力和道德规则形成的过程。不仅如此,孔子的天命思想也与“德性生命”本身的倾向密切相关。天命是孔子一生中形式上的动力,但是,其动力的来源是其“德性生命”本身的先天倾向。此倾向赋予了天命以权威性和崇高性。同时,天命的内容是仁的结构中的道德规则。在这个意义上说,天命是仁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基于以上分析得出:孔子仁的内涵中既有“德性生命”的先天倾向,也有生活方式中的道德规则。

周振[8](2011)在《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与机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提高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为目标,以农业巨灾风险的属性界定为切入点,展开对农业巨灾风险成灾机理和经济社会效应的研究。同时,重点抓住农业巨灾风险主体——农户的行为选择和风险态度这一核心,描绘相关风险主体行为的进化博弈过程和优化路径,研究农业巨灾风险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变迁轨迹和思想演变过程,构建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测定目前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水平和层次,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因素。最后通过对先进国家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经验的比较和借鉴,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行设计,并从战略和政策层面提出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一、研究主要内容1、农业巨灾风险属性及效应分析。将研究农业巨灾风险特征及与普通自然灾害风险的属性差异,分析农业巨灾风险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特征及释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2、农业巨灾风险主体行为选择及优化。本部分研究是为提高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和机制设计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撑。借鉴预期效应理论、风险偏好理论、进化博弈模型等理论模型,通过建立具有微观基础、论证规范的分析框架,在对全国五省一市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巨灾风险主体行为特征和风险偏好做出规范意义上的推理和论证;3、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和借鉴。研究以描述统计分析和必要的数理推导为主,并引入案例分析手段,对各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和比较,从中总结出各自的共性和差异、经验和教训。4、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从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角度来设计分析框架,围绕减灾激励、公平和效率目标,构建了农业巨灾抗灾能力的建设、预防与减灾体系的构建、巨灾应急管理方法的完善、损失分担机制的完善和社会认同感的增强五个方面,共计3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和AHP法相结合的分析范式,对指标权重和现阶段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绩效进行全面测评。5、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设计。管理机制设计首先是建立在对风险主体行为选择和优化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提高这一最终目标的体现和保证。研究重点围绕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应急机制和损失分担补偿机制来展开。二、研究主要结论1、农业巨灾风险严重削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巨灾风险具有共生性、群发性和伴生性的自然属性,同时还具有厚尾统计属性和准公共产品经济属性。多重属性的农业巨灾风险表现出了不同于普通自然灾害的特性,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强度。通过对农业巨灾风险的成灾机理分析发现,由于致灾因子多重性、承灾体易损性和孕灾环境脆弱性,农业巨灾损失会呈现叠加扩大效应,并会通过风险载体的价值量进行传递,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农业巨灾风险影响下的农户风险偏好具有不稳定性。通过构建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农业巨灾风险影响下的农户风险偏好具有不稳定性,该结论通过实践调查数据进行了印证。即面对农业巨灾风险,农民有限理性实现程度较低,受非贝叶斯法则、代表性法则、锚定效应、从众行为、框架效应等的外界偏差性行为显着干扰的情况下,农民非理性选择很大程度上会主导个体的行为,农户风险偏好发生变化,由风险厌恶转向风险喜好。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在现有政府全能救灾模式的影响下,农户会继续采取面向农业巨灾风险的无有效作为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原本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意图相悖,这也是导致目前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3、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市场主体的进化博弈轨迹不存在稳定策略。通过借鉴进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假定市场仅存在农户群落和保险公司群落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保险公司与农户的博弈轨迹不存在使博弈双方共同稳定的进化稳定策略,只能实现农业巨灾管理市场上平均意义的较优策略。农户是否购买农业巨灾保险的关键取决于个体比较预期收益和其所要承担的选择成本的大小。同时,由于农业巨灾风险的特殊属性,仅凭保险公司群体来提高农业巨灾风险的保障范围和深度也是不现实的,而政府的有效参与能优化农民群体和保险公司群体的选择策略。4、农户的特征差异显着影响其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满意度评价。在统计调查数据提炼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模型对农户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以及农户的行为选择倾向等因素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满意度的变化具有显着影响。通过降维处理,将农户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行为倾向可分解为自主积极型、政府依赖型和社会关系型。发现自主积极型倾向越明显的农户,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越强,对满意度的正面影响程度也越大。其次则是政府依赖型和社会关系型的农户。5、我国现阶段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整体有效性水平偏低。通过构建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指标评价体系,结合专家打分法和AHP法的分析范式,对指标权重和现阶段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绩效进行全面测评。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得分仅为58.7分,处于划分的五个等级中的“一般”等级水平,这说明我国当前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效率还有待于提升。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五个组成部分中仅有巨灾应急管理和社会认同感两个方面处于“较好”水平,巨灾损失分担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几个方面,说明我国农业巨灾造成的损失无法进行有效分担。6、长效机制设计是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提高的关键。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包括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应急机制和巨灾损失分担补偿机制。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来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问题是运行机制的核心。但是分析发现政府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责任边界往往受多种因素制约,如政府财政的实力,预算安排、区域经济发达的程度,应急反映能力等。因此,建立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巨灾风险综合管理运行机制是必然选择。同时,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应急机制和损失分担补偿机制作为综合管理运行机制的体现和细分,共同组成了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应该说,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和运行是增强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三、可能的创新点1、基于多重理论视角研究农业巨灾风险主体的行为选择和博弈轨迹。与以往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研究视角和基点不同,本文的研究更注重农业巨灾风险主体的行为选择和风险偏好。因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对象和参与者是农户,农户实际行为的选择和如何认识看待农业巨灾风险,无疑对提高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统计调查,基于行为经济学、博弈理论等研究视角对农业巨灾风险主体的特征表现、风险偏好、行为选择影响因素、进化博弈轨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2、尝试构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指标评价体系。农业巨灾风险管理首先要解决衡量标准问题。就是说要对农业巨灾风险进行管理,那么管理的目标和价值标准是什么?本文在综合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公平、效率和减灾激励三原则,从农业巨灾抗灾能力评价、预防与减灾体系评价、巨灾应急管理评价、损失分担评价和社会认同感评价五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农业巨灾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层析分析法等对我国目前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水平进行了测定。3、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进行综合设计。在明确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农业巨灾风险主体的行为特征,构建了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在机制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强调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能动性。不仅体现了传统灾害研究视角下工程法管理机制的设计,更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元素的融入。从现有文献的掌握来看,本文设计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具有较为显着的创新性。

戴天放[9](2010)在《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紧紧围绕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这一核心,主要采用历史研究为主,结合生态学、农学和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探索农业开发与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传统生态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对策。考诸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变迁史,可以发现历史上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经历了一个由开发不足、到开发适度再到开发过度和环境治理的阶段。相应的,其生态环境也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平衡,再到开始失衡、逐步恶化,再到逐步改善的变迁过程。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在古代突出地表现为由于垦殖过度所致水土流失所带来的频繁的水旱灾害;到现代,除了上述历史时期存在的自然灾害以外,还有受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农业环境变迁史可以概括为:远古至秦汉时期,是生态环境由荒凉向开化发展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生态环境平衡发展阶段;宋元时期,是生态环境开始失衡阶段;明清时期,是生态环境逐渐破坏恶化的阶段;近代以来,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建国以来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恶化——治理——改善的过程。在此,我们可以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农业开发必须适应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只有全面地把握自然生态环境的总体,才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充分地持续地发挥作用,经济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掠夺性开发资源,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处理好农业开发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中“三才论”、“三宜说”、精耕细作、培肥地力、基塘农业、用养结合等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值得继承和发扬。自宋至清,鄱阳湖流域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符合生态农业原理的技术和模式。建国以来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经历了自发型生态农业阶段、资源型生态农业阶段、高产型生态农业阶段、优质型生态农业阶段和持续型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点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显着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基础,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的优势所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可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其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可设计为4大类、18小类;其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包括生态结构合理化技术体系及农业系统功能强化(集约化)技术体系。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离不开建立与健全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此外,还要突出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与主要障碍因素,对主要组织与制度(政策)安排进行研究、设计与创新。

刘宏杰[10](2010)在《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祸害和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加之三股势力在境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大肆破坏现有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着眼于边疆民族地区客观实际,试图分析各类突发事件爆发的根源及其特征,并对边疆民族地区当前应急机制进行剖析,并从总体上设计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构建的框架体系,分析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应对思路等。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本文全文共分六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并对文章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本文的写作框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基本概况及当前面临的安全隐患、突发事件表现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了解边疆民族地区概况是进行应急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应急机制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于各类突发事件的归纳汇总则有利于对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总体态势加以把握,进而从整体上提出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主要从应急预案编制实施、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防预测与预警机制建设、应急指挥与协调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应急参与机制等六个方面考察了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总体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建设的特殊性,阐明了可能遇到的困难。第四部分,根据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构建环境及任务的特殊性,本部分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大安全观下建构应急机制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对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从应急法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事后恢复重建等六大机制着手建构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观点。第五部分,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当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将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应急培训机制、外部介入引导机制列为当前发展的重点,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第六部分,即本文的结语部分,简单地回顾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总结了本文研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七十年代美国冰雹和消雹的研究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十年代美国冰雹和消雹的研究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济南市莱芜区北部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第一章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住宅发展状况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内涵与特征
        二、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与特征
    第二节 国内外养老模式发展
        一、国内养老现状分析
        二、国外养老模式与老年建筑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养老相关政策标准与老年住宅类型
        一、老年建筑标准规范发展动向
        二、中国老年住宅主要类型与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老年人特征及行为模式分析
    第一节 老年人生理特征分析
        一、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二、老年人生理变化
        三、基于老年人生理特征的环境设计需求
    第二节 老年人心理特征分析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二、老年人心理变化
        三、基于老年人心理特征的环境设计需求
    第三节 患病及残障老年人特征分析
        一、老年人患病及残障主要类别
        二、患病及残障老年人的身体特征
        三、患病及残障老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第四节 基于老年人特征的行为模式
        一、老年人的“行走”模式
        二、老年人的“坐息”模式
        三、老年人的“抓握”模式
        四、老年人的“观看”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行为模式与居住环境的关联性分析
    第一节 老年人住宅室内设计
        一、卫生间及浴室设计
        二、厨房及餐厅设计
        三、客厅及卧室设计
    第二节 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设计
        一、绿化空间设计
        二、道路及步行空间设计
        三、坐息空间设计
    第三节 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方法总结
        一、室内环境设计方法总结
        二、室外环境设计方法总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实践
    第一节 乡村地区的养老现状
        一、养老模式
        二、乡村养老的发展
    第二节 乡村居住环境设计案例
        一、项目背景
        二、前期分析
    第三节 乡村居住环境设计实践
        一、设计构思
        二、整体规划
        三、居住外环境空间设计
        四、民居建筑设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明清民国河洮岷地区道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本项研究的空间范围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明清民国河洮岷地区道教的背景
    第一节 汉魏至唐前期道教的初传与发展
        一、汉魏道教的初传
        二、唐前期道教的发展
    第二节 唐中期至宋元道教的流变与新发展
        一、唐中期至宋金道教的流变
        二、蒙元时期道教的新发展
    第三节 明至民国河洮岷道教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外来移民与道教发展
        二、管理机构与宗教政策
        三、时局变迁与道教兴衰
    小结
第二章 明清民国河洮岷地区道观考述
    第一节 河州地区的道观
        一、河州地区道观建修与发展情况
        二、万寿观
        三、清虚观
    第二节 洮州地区的道观
        一、洮州地区道观建修与发展情况
        二、莲花山
        三、云山观
    第三节 岷州地区的道观
        一、岷州地区道观建修与发展情况
    小结
第三章 明清民国河洮岷地区道教宗派与传承谱系
    第一节 河州全真龙门派法脉传承
        一、地方文献所见法脉传承
        二、《万寿观源流宗派》所见法脉传承
        三、地方文献与《万寿观源流宗派》之缀合
    第二节 洮州《于氏家谱》与全真龙门派在家道法脉传承
        一、《于氏家谱》概要
        二、《于氏家谱》内容考述
        三、少数民族地区道官的任职模式
        四、全真龙门派在家道的传承方式
    第三节 洮州《王氏家谱》与全真华山派在家道法脉传承
        一、《王氏家谱》概要
        二、一部完整的全真华山派在家道法脉传承史
        三、王氏道士家族的生存方式:道教与民间社会的互动
    第四节 岷州《杨氏家谱》与全真龙门派在家道法脉传承
        一、《杨氏家谱》概要
        二、《杨氏家谱》内容考述
        三、杨氏宗派归属与法脉传承
    小结
第四章 明清民国河洮岷地区道教与民间信仰
    第一节 关帝信仰
        一、河洮岷地区官修关帝庙考察
        二、关帝信仰的嬗变:“格萨尔王即关帝”
        三、道教与藏传佛教文化的互动与交融:夏河关帝庙
    第二节 二郎神信仰
        一、岷州二郎庙“赵二郎”
        二、河州大庙山“李二郎”
    第三节 湫神信仰
        一、洮岷湫神信仰形成之再认识
        二、湫神神灵群体的最终定型
        三、湫神与城隍并祀
        四、湫神祭祀活动与仪式中的道教元素
    小结
第五章 明清民国河洮岷地区道教的社会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道教对民俗及藏族社会的影响
        一、道教对河洮岷地区丧葬习俗的影响
        二、道教对河洮岷地区藏族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道教在河洮岷地区传播与发展的意义
        一、加强了汉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
        二、促进了区域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身份、利益与大国合作 ——以哥本哈根和巴黎气候谈判中的中美关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气候变化与大国行为
    第一节 研究问题: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大国冲突到大国合作何以实现?
    第二节 文献梳理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框架:全球治理中的大国行为选择
    第一节 全球治理中的大国行为困境与选择偏好
    第二节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大国行为选择困境
    第三节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中美行为选择:身份与利益的判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的中美冲突
    第一节 哥本哈根会议中的减排责任压力与分歧
    第二节 哥本哈根谈判中的大国冲突:利益损失与非责任者的选择
    第三节 哥本哈根谈判中的中美冲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巴黎气候谈判中的中美合作
    第一节 巴黎会议中的减排责任压力
    第二节 巴黎谈判中的大国合作:责任者与利益获得的选择
    第三节 巴黎谈判中的中美合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巴黎时代的合作可能
    第一节 巴黎会议中未尽的合作
    第二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4)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以湖南石堰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推进
        1.1.2 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
        1.1.3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兴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概况
        1.3.1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研究
        1.3.2 文化景观的研究及其对我国遗产保护的启发
    1.4 研究对象
        1.4.1 相关概念解释
        1.4.2 本文研究对象
        1.4.3 相关概念比较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归纳总结法
        1.5.4 学科交叉法
        1.5.5 系统研究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我国现行保护管理体系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概况
    2.1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管理体系概述
        2.1.1 文化遗产三级保护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2.1.2 我国传统村落评价与保护相关制度的建立
    2.2 现行保护管理体系下传统村落所面临的问题
        2.2.1 因“无力修缮”和“方法不当”而产生的“自然性损毁”
        2.2.2 因“劳力外流”和“撤村并村”而产生的“解体性影响”
        2.2.3 因“拆旧建新”和“不当改造”而产生的“建设性破坏”
        2.2.4 因“过度开发”和“搬迁村民”而产生的“开发性破坏”
    2.3 现行体系下传统村落的调研与保护:石堰坪村案例概况
        2.3.1 石堰坪村及石堰坪古建筑群概况介绍
        2.3.2 石堰坪古建筑群作为“国保单位”的调查研究与价值评价情况
        2.3.3 石堰坪古建筑群作为“国保单位”的保护区划和相关措施编制
        2.3.4 保护规划与环境整治方案反思
    2.4 现行保护管理体系下保护思路与方法存在的局限
        2.4.1 对传统村落的形成机制和特征认识不清
        2.4.2 对传统村落的综合价值的认知不全面
        2.4.3 仅以文保单位为核心保护对象的范围划定
        2.4.4 忽视村落系统要素联系的较孤立的保护手段
    2.5 本章小结
3 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景观视角的引入
    3.1 文化景观视角的引入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启发
        3.1.1 有利于保护工作经验的借鉴与学习
        3.1.2 有助于传统村落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3.1.3 有益于保护发展策略的谋划与实施
    3.2 文化景观视角下传统村落的调查与研究
        3.2.1 基本原则与预保护机制的确立
        3.2.2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系统的识别
        3.2.3 体现村落形成机制的特征分析
        3.2.4 基于传统村落系统的全面调查
        3.2.5 基于全面调查内容的现状评估
        3.2.6 基于现状评估结果的价值评价
    3.3 文化景观视角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3.3.1 基于演化规律明确的发展理念
        3.3.2 基于人地关系制定的发展方案
        3.3.3 基于统筹协调完善的保护制度
    3.4 世界遗产中以文化景观视角保护的国内外村落案例
        3.4.1 日本白川乡和五屹山历史村落
        3.4.2 韩国历史村落:河回村和良洞村
        3.4.3 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3.5 本章小结
4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石堰坪村遗产认识与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4.1 石堰坪村再调研与村落系统的识别
        4.1.1 石堰坪村历史的再研究
        4.1.2 石堰坪村形成与演化机制再梳理
        4.1.3 石堰坪村系统的识别
    4.2 石堰坪村系统现状评估与价值评价
        4.2.1 石堰坪村系统的现状评估
        4.2.2 石堰坪村系统真实性与完整性的评估
        4.2.3 石堰坪村系统价值的评价
    4.3 石堰坪村系统保护发展理念的完善
        4.3.1 以保护促进发展正确思路的构建
        4.3.2 以人为本的整体保护观念的树立
        4.3.3 以文化带动保护发展认识的提高
    4.4 石堰坪村系统保护技术手段的提高
        4.4.1 景观生态技术促进自然环境子系统的保育
        4.4.2 产业规划措施助力产业发展子系统的振兴
        4.4.3 改善村民生活推动村落文化子系统的延续
    4.5 石堰坪村系统保护管理制度的优化
        4.5.1 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地方法规的制定
        4.5.2 石堰坪村保护管理委员会的建立
        4.5.3 石堰坪传统村落保护基金会的成立
    4.6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缺憾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实践项目目录

(5)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
    1.3 基本概念辨析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第3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发展与现状
    3.1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迅猛增长
    3.2 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日趋多元化
    3.3 我国社会融资发展变化的原因
    3.4 我国社会融资资金的流动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分析
    4.1 社会融资供给的基本原理
    4.2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主体
    4.3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渠道
    4.4 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影响因素
    4.5 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模型建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
    5.1 社会融资需求的基本原理
    5.2 我国社会融资的需求主体
    5.3 我国社会融资的融资方式
    5.4 我国社会融资需求的模型建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6.1 社会融资的均衡分析
    6.2 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
    6.3 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
    6.4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7.1 我国经济增长指标体系构建
    7.2 经济增长影响因子提取
    7.3 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7.4 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7.5 实证分析结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
    8.1 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监测水平的建议
    8.2 促进直接融资快速增长的建议
    8.3 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建议
    8.4 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建议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6)“两型社会”建设中节能激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外部环境
        1.1.2 中国国情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2.3 小结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3.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国节能激励政策的发展
    2.1 节能激励政策概述
    2.2 经济体制转轨阶段(1978 年—1991 年)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 年—2000 年)
    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1 年—至今)
    2.5 中国节能激励政策的现状
第3章 “两型社会”建设对节能激励政策的新要求
    3.1 “两型社会”建设中节能激励政策的重要性
        3.1.1 节能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3.1.2 “两型社会”是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1.3 节能激励政策是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3.2 “两型社会”建设中节能激励政策面临的新要求
        3.2.1 建立完整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机制
        3.2.2 建立节能激励政策的公平执行机制
        3.2.3 建立节能激励政策实施的监督机制
        3.2.4 建立节能激励政策的适时调整机制
    3.3 现有节能激励政策与“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不符之处
        3.3.1 三种类型的节能激励政策比例不当
        3.3.2 节能激励政策工具单调
        3.3.3 节能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3.3.4 节能激励政策操作不便
        3.3.5 节能激励政策的效果欠佳
    3.4 节能激励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
        3.4.1 对节能工作重视不够
        3.4.2 配套机制不完善
        3.4.3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3.4.4 激励政策标准模糊
        3.4.5 宣传力度不足
        3.4.6 缺乏长效激励机制
第4章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节能激励政策实证分析
    4.1 长株潭现有的节能激励政策
        4.1.1 经济激励政策
        4.1.2 行政激励政策
        4.1.3 文化激励政策
    4.2 长株潭节能激励政策取得的成效
        4.2.1 长株潭 GDP 能耗大幅下降
        4.2.2 产业结构调整步履加快
        4.2.3 节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4.2.4 节能工作氛围逐渐形成
    4.3 长株潭节能激励政策的不足
        4.3.1 节能激励政策偏倚程度不科学
        4.3.2 节能激励政策的标准不完善
        4.3.3 激励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4.3.4 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有漏洞
第5章 国外节能激励政策对中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5.1 世界各国的能耗比较
    5.2 典型节能国家的节能激励政策
        5.2.1 日本的主要节能激励政策
        5.2.2 美国主要节能激励政策
        5.2.3 法国主要节能激励政策
        5.2.4 韩国主要节能激励政策
        5.2.5 印度主要节能激励政策
    5.3 中国与国外的节能激励政策比较
        5.3.1 中国和国外的节能激励政策特点
        5.3.2 国外节能激励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第6章 “两型社会”建设中完善节能激励政策的基本途径
    6.1 提高对中国“两型社会”建设新形势的认识
    6.2 科学设置节能激励政策
        6.2.1 调整结构,充分发挥经济激励的作用
        6.2.2 统筹兼顾,制定适用的激励政策
        6.2.3 优化激励,提高节能激励效果
    6.3 优化节能激励政策环境
        6.3.1 统一协调,建立领导监督机制
        6.3.2 立足长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6.3.3 依法节能,健全配套激励机制
    6.4 加大节能激励政策实施力度
        6.4.1 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加强行政能力建设
        6.4.2 及时调整节能预算,加强资金监管工作
        6.4.3 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加强节能监督执法
        6.4.4 大力鼓励社会参与,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 节能激励政策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7)我欲仁,斯仁至矣—对孔子仁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仁是什么?
    第二节 仁的根据?
    第三节 “德性生命”之说
    第四节 以“德性生命”对仁的解读
第一章 由德行到德性——“仁”字探源及其意义分析
    第一节 “仁”字探源
        一、“仁”字的出现
        二、“仁”字的演变
    第二节 “仁”字结构与意义
        一、仁与人
        二、“人”之意义分析
        三、仁与相人偶
        四、相人偶的意义分析
    第三节 仁的德行与情感内涵
        一、仁的德行内涵
        二、仁的情感内涵
    第四节 仁与人际之间
        一、仁为人际之间的联系方式
        二、仁何以成为人际交往之必须
    第五节 孔子对仁的意义的重新阐释
        一 德的内在化的转向
        二 仁的德性内核
第二章 释仁的困惑
    第一节 “为仁之方”释仁的困难
        一、情感与规范
        二、以伦理规范释仁的后果
        三、仁之难许与为仁之方
        四、仁的意义的两重性
    第二节 “一贯之道”释仁的困惑
        一、忠恕与爱人
        二、“爱人”与“一贯”
        三、“一贯”之说难以一贯
第三章 仁的“德性生命”内涵
    第一节 道之“生生”
        一、仁的显发——孔子之道
        二、道的“生命”内涵
        三、“人能弘道”与仁
        四、我欲仁,斯仁至矣
    第二节 孔子仁的自然特征
        一、仁与自然
        二、情感是仁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仁之“德性生命”意蕴
        一、仁与直感判断力
        二、仁之方向和动力
        三、仁的形式是“德性生命”
第四章 “德性生命”之说与仁的结构
    第一节 意义世界之说对于释仁的意义
        一、“意义世界”概述
        二、“意义世界”的先在性
        三、“意义世界”对于释仁的意义
    第二节 对仁的一种解构方法
        一、伦理心境与意义世界
        二、伦理心境对仁的解构作用
    第三节 仁的显发方式——情感与判断
        一、“至善”之说的误区
        二、自然情感是仁的呈现
        三、依自然情感说明仁的道德判断
    第四节 “德性生命”的先天倾向与仁的兴发力
        一、“德性生命”的“先天倾向”之说
        二、“德性生命”的“生生”之说
        三、以“德性生命”对仁的解读
第五章 我欲仁——孔子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 生活情态展现生活方式
        一、孔子的生活情态
        二、孔子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仁与以礼为架构的生活方式
        一、仁为礼的基础
        二、礼为生活方式的架构
第六章 天命——仁的一种存在形式
    第一节 天命是仁的表现
        一、命、天与道德的表现形式
        二、天命表达着仁的内涵
    第二节 天命为生活提供动力
        一、孔子对天命由“知”到“畏”的必然性
        二、天命作为生活动力存在的必然性
结语
本文征引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与机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1.2 研究的目标和假设
    1.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2.2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政府行为
    2.3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保险研究
    2.4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模式选择
第3章 农业巨灾风险属性及效应分析
    3.1 农业巨灾风险的再认识
        3.1.1 农业巨灾风险的界定
        3.1.2 农业巨灾风险的属性
    3.2 农业巨灾风险的成灾机理
        3.2.1 致灾因子的多重性
        3.2.2 承灾体的易损性
        3.2.3 孕灾环境的脆弱性
    3.3 农业巨灾风险的效应分析
        3.3.1 农业巨灾风险的经济效应
        3.3.2 农业巨灾风险的社会效应
第4章 农业巨灾风险主体行为选择及风险偏好
    4.1 农业巨灾风险主体行为描述:一个调查分析
        4.1.1 调查问卷设计及基本情况
        4.1.2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4.1.3 小结
    4.2 农业巨灾风险主体行为偏好及风险态度
        4.2.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4.2.2 推理诠释与调查佐证
        4.2.3 小结
    4.3 农业巨灾风险主体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
        4.3.1 风险主体的保险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
        4.3.2 风险主体行为选择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4.3.3 小结
    4.4 农业巨灾风险主体行为博弈及优化设计
        4.4.1 风险主体行为的进化博弈
        4.4.2 风险主体行为的优化设计
        4.4.3 小结
第5章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5.1 美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模式考察
        5.1.1 美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模式的完善
        5.1.2 美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组织支撑
        5.1.3 美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保障体系
        5.1.4 美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模式思考
    5.2 其他国家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模式
        5.2.1 日本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概况
        5.2.2 代表性国家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概况
    5.3 国外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比较和借鉴
        5.3.1 国外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经验总结
        5.3.2 国外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思考与启示
第6章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
    6.1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历史变迁轨迹
        6.1.1 中国古代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思想的萌芽
        6.1.2 中国近代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
        6.1.3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演进
        6.1.4 经济转型时期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重构
        6.1.5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变迁路径
    6.2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设计
        6.2.1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内涵界定
        6.2.2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6.2.3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的方法
    6.3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分析
        6.3.1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绩效的测评分析
        6.3.2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现状的问题诊断
        6.3.3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滞后的根源分析
第7章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设计
    7.1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
        7.1.1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市场机制
        7.1.2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政府机制
        7.1.3 农业巨灾风险的综合管理机制
    7.2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7.2.1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组织激励
        7.2.2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减灾激励
        7.2.3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财税激励
        7.2.4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文化激励
    7.3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应急机制
        7.3.1 农业巨灾风险的评估与预警
        7.3.2 农业巨灾应急管理制度体系
        7.3.3 农业巨灾应急资源储备及动员
        7.3.4 农业巨灾应急协调能力建设
    7.4 农业巨灾损失分担补偿机制
        7.4.1 农业巨灾风险的保险管理
        7.4.2 农业巨灾风险的再保险
        7.4.3 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7.4.4 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9)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目标
    四、写作框架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六、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业环境与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第一节 流域生态学理论
        一、流域生态学的基础
        二、流域的结构和功能
        三、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理论
        四、流域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农业环境理论
        一、农业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二、农业环境问题
    第三节 生态农业理论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研究区域的界定
        一、若干地理概念的解释
        二、研究区域说明
    第二节 鄱阳湖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一、鄱阳湖的形成
        二、鄱阳湖的演变过程
        三、鄱阳湖演变所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一、鄱阳湖流域的原始农业与生态环境(5万年前~前21世纪)
        二、夏商西周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1世纪~前771)
        三、春秋战国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770~前221)
        四、秦汉六朝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20年~589)
        五、隋唐五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581~959)
        六、宋元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960~1368)
        七、明及清前期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1380~1840)
        八、近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经济演变与生态环境(1840~1949)
        九、新中国鄱阳湖流域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动(1949~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考察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的必要性
        一、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历史沿袭性特点
        二、农业技术与特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特点
        三、农业技术具有民族性特点
    第二节 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启示
        一、"三才论"启示必须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二、"三宜说"启示生态农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
        三、精耕细作传统启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应以劳动集约型为主
        四、培肥地力传统启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土地资源
        五、基塘农业传统启示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循环生态系统
        六、用养结合思想传统启示保护农业生态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发展历史
        一、鄱阳湖流域"原始"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第四节 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二、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三、生态农业投资短缺
        四、生态农业建设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五、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构建
    第一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与发展框架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框架
    第二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分区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图及各区命名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结果分析
    第三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原则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模式设计
    第四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
        一、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主要内容
    第五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体系与制度创新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目标与发展策略选择
        二、建立与健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
        三、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组织制度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内涵
        (二) 应急管理与应急机制
    三、相关研究动态
        (一) 国内外有关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机制的研究
        (二) 边疆民族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
    四、论文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边疆民族地区概况及一般危机情境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一、行政区划及特点
        二、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状况
        三、人口、民族与宗教基本状况
    第二节 环境安全与自然灾害
        一、生态破坏严重,生存环境恶化
        二、自然灾害频发,危害严重
    第三节 经济发展现状与经济安全问题
        一、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二、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隐患与问题
        三、经济发展"铁三角"及金融安全问题
    第四节 社会发展现状与公共安全
        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状及不足
        二、当前边疆民族地区潜藏的其他社会安全隐患
    第五节 跨境犯罪问题严重,影响恶劣
        一、非法走私贸易问题
        二、毒品犯罪问题
        三、非法移民问题
第二章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现状及其特殊性分析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现状
        一、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情况
        二、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现状
        三、突发事件预防、预测与预警机制现状
        四、政府应急指挥协调机制现状
        五、应急保障机制现状
        六、应急参与机制现状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建设特殊性
        一、安全形势严峻,应急机制责任重大,意义特殊
        二、客观条件限制,创构应急机制难度大,任务艰巨
        三、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应急机制资源整合能力要求高
        四、宗教文化及民族风俗因素影响广泛,对应急机制创新性要求高
第三章 基于大安全观视角下的应急机制
    第一节 大安全观及其对应急机制诉求
        一、大安全观基本界定
        二、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大安全观对政府及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管理机制的诉求
    第二节 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应急体系及机制的建构
        一、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法制的完善
        二、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
        三、边疆民族地区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四、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建构
        五、边疆民族地区应急处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六、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恢复与重建体系的构建
第四章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关键环节及创构思路
    第一节 构建多系统应急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
        一、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的意义及当前存在问题
        二、多系统、网络化政府安全信息传播与疏导体系的构建
        三、高度重视对互联网信息监控体系的建设
        四、完善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连续一致
        五、注重宣传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建立健全政府应急信息科学疏导机制
    第二节 构建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联动机制
        一、应急救援中的联动机制的构建
        二、完善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
    第三节 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培训机制
        一、多元培训体系的构建
        二、政府对应急培训的支持与激励机制
    第四节 构建外部介入引导机制
        一、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中的外部环境介入
        二、边疆民族地区外部环境介入的处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七十年代美国冰雹和消雹的研究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济南市莱芜区北部山区为例[D]. 王柯颖. 苏州大学, 2020(03)
  • [2]明清民国河洮岷地区道教研究[D]. 李勇进. 兰州大学, 2019(08)
  • [3]身份、利益与大国合作 ——以哥本哈根和巴黎气候谈判中的中美关系为例[D]. 龙盾. 外交学院, 2017(09)
  • [4]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以湖南石堰坪村为例[D]. 尹子祥. 重庆大学, 2017(06)
  • [5]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 杜晓华. 吉林大学, 2016(08)
  • [6]“两型社会”建设中节能激励政策研究[D]. 常剑. 湘潭大学, 2012(01)
  • [7]我欲仁,斯仁至矣—对孔子仁的解读[D]. 冯晨. 复旦大学, 2012(03)
  • [8]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与机制设计[D]. 周振. 西南大学, 2011(09)
  • [9]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 戴天放.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10]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 刘宏杰.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1970年代美国除冰雹研究动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