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工商行政管理的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张婧靖,王婧,单晓明[1](2021)在《电子税务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政务一般是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公共组织大量使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一些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开展公共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方式向各大社会团体、企业和单位提供所需的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是融合公共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所衍生出的产物。对于电子政务而言,电子税务属于其中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化税收的发展,提升税收的管理效率,就要持续优化电子税收管理模式,促使其适应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等管理要求。
刘喆[2](2021)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职业风险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在法律教育持续普及、互联网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职业压力,在整个工作实践背景下也存在着较大的责任风险,面对基层执法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主要探究了工商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责任风险,以相应规避策略的提出,以期待促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更好的落实与组织。
李凤梅[3](2021)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经济建设目前已经开始取得成果,高新技术导向下的经济创新也初见成效,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其他国家达成了一带一路等多个经济合作协定,整体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现状进行了解,而后通过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构建完善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邓欢[4](2021)在《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商行政管理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变革。其中,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给我国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对此,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应适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财务管理,以便于更好地维护当下市场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当前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存在诸多弊端,严重制约着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其中,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工商管理中的财务管理进行分析,明确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人员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有效对策,进而提升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财务管理,为后续工商行政管理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吴泽[5](2021)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度量衡立法研究(1927-1937年)》文中研究指明度量衡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发展历史。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侵略的加剧、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国越来越需要统一的度量衡立法巩固中央的行政权力,结束度量衡使用混杂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为统一度量衡,加强集权统治,开展了度量衡立法活动,颁布了一系列度量衡法律法规,基本划一了中国的度量衡,使中国度量衡法律走向了近代化。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颁布了《度量衡法》,并以法规制定的形式确定了度量衡法律的实施部门和部门权限,对于度量衡法律活动中的度量衡器具制造、检查、执行等内容也进行了行政法规的制定,形成了完整的度量衡法律体系。这一时期度量衡立法以三民主义思想为立法指导思想,遵从符合实际的立法原则,并划分清楚不同度量衡立法部门的权限,形成了从中央到主管部门再到地方的上、中、下三层的度量衡立法体系,并根据立法主体的不同,实施不同的立法程序完成度量衡法律法规的制定。度量衡立法活动的开展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全国度量衡法律体系,初步统一了国内度量衡混乱局面,为度量衡行政部门和技术机构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属性,度量衡立法同时也加强了国民党的集权统治,在度量衡立法与法律实施中制造了间隙,影响了度量衡法律的实施效果。
程滨[6](2021)在《中部强镇行政改革问题研究 ——以黄梅县小池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百姓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乡镇作为最基层的政府,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作用越来越凸显。改革开放经过四十多年,很多镇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财税收入、人口规模等多项指标大幅增长,东部地区有些乡镇甚至超过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县,达到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但是这些经济比较活跃,发展质量高的乡镇还是按照普通乡镇来进行管理,用普通乡镇行政体制来管理这些经济发展强镇就出现了权责不对等、效率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强镇的持续发展。本文对以黄梅县小池镇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强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行政体制的制约是阻碍小池镇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小池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和效果的分析,指出其在行政管理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更为深入的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小池镇开展“强镇扩权”行政改革的时间不长,这些经济活跃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往往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方方面面,很难一步到位。我国东部发达省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率先在行政管理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值得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强镇在进行改革探索中学习和借鉴。综合国内外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科学理论和经验做法,提出符合小池镇实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更加合理的定位经济发展强镇的地位、依法赋权完成镇级政府功能、加大配套措施改革等。
宋晓娟[7](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黄典[8](2021)在《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根据地,享有模范敌后根据地的美誉,解放战争时期与晋冀鲁豫根据地合并为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从1937年11月至1948年5月,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存续十余年间,由不足三千人的队伍,发展成横跨北岳、冀中、冀察、冀热辽地区,辖108县,人口2500余万的根据地。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条例、指示和决议等法律性文件,这不仅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并且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史建设,对新中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建设具有现实意义。论文试图结合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领域的现存史料,探析其曲折的基本发展历程,具体分析财税法律制度、工商贸易法律制度和金融法律制度三个方面的建设情况,解析其在实践中的效果,为我国的财政制度改革和国家治理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全文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简单介绍研究的背景和选题意义,对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和分析,对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主要概念、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予以说明。第二章“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法律制度建设概况”。本章首先主要对抗战时期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困境、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根据地主要领导人的经济立法思想进行阐释。此处的重点在于从经济层面分析法制建设对于人民和政权建设的必要性。接下来探讨了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历程。主要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史料进行梳理,分别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正太路破袭战的展开、抗战胜利为时间节点,将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法律制度发展历程划分为探索阶段(1937.10—1940.8)、形成阶段(1940.8—1945.8)、发展阶段(1945.8—1948.5)三个阶段,此处重点在于突出不同阶段,因现实需求而变的经济法律制度划分阶段的现实依据和文本依据,突出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灵活性和独特性,为全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章“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财税法律制度”。本章以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法中比重最大的财税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根据地的预决算与会计法律制度、减租减息、统一累进税、救国公粮为研究视角,全面解析晋察冀根据地对于财税法律制度建设的成就。第四章“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工商贸易法律制度”。本章以晋察冀根据地的工商贸易法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工商贸易法律制度在保护商业、打击走私、促进流通上制定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依据现实需要在晋察冀根据地制定的工商贸易法,合理调节和掌控了商品流通,改善了群众生活,才赢得了民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于新民主主义时期展现群众路线成效的鲜活实例。第五章“晋察冀革命根据地金融法律制度”。本章以晋察冀根据地的金融法律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货币法规、银行法规、金库法律法规和公债法律法规方面的发展来显现中国共产党运用法律制度稳定物价和开展货币战争的智慧。第六章“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法制建设的特点与基本经验”。本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客观总结晋察冀根据地经济法制建设的特点,对财税法律制度、工商贸易法律制度和金融法律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进行评析。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研究视角上,首次大规模运用晋察冀边区政府文件、法律文献资料如《华北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等史料为支撑,从历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对晋察冀根据地经济法制建设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上,首次从宏观上对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法制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财税立法、工商贸易立法和金融立法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不可教条化,因时空各异因素,需要中国独立自主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道路。
侯恩宾[9](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王越[10](2021)在《汉代城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以往的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于唐宋明清时期的探讨,具体到两汉时期则更加侧重于城市和乡村的分别研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不仅可以补充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体系中相对薄弱的一环,还有助于打通汉代城市研究与乡村研究的关联。同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也有深化“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解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城乡关系作为研究主体,探究汉代城乡关系的历史实际,梳理两汉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和乡村从宗法血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城乡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动向。受到多国林立、社会动荡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城乡关系还展现出区域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历史特点。短暂的秦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下一统局面下城乡关系的发展。进入汉代以后,城乡关系得以继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汉代城乡关系中存在较多的同一性要素。这是城乡共同体时代的基因遗存和“大一统”王朝政治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同一性要素主要体现在政治治理和居民生活两方面。城市与乡村统一于地缘行政管理体系,拥有着相同的基层组织和管理人员设置。各种身份人群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广大城乡平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经济权益和文教机遇。此外,城乡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具有同一性表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城乡居民在主流思想文化上也有着相当多的一致想法与诉求。其二,汉代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有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城乡共同体色彩淡化,城乡分野明晰化的结果。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两方面。城市与乡村在空间规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发展趋势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与乡村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市场结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此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也存在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就汉代城乡关系的结构与发展趋势而言,城乡同一性要素的存在与城乡的差异化发展始终是并存的。其三,汉代城乡差异推动着城乡相互交流。城市和乡村通过政治互动,实现了治理功能的互补,乡村自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乡经济也因为经济结构的差异和区域差异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乡思想文化呈现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形态。汉代人口在城市和乡村中自由选择居住,造就了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流民在城市和乡村中祈求生存,造就了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其四,汉代城乡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汉代城乡转化规模十分可观,乡村向城市不断地演进,城市也在向乡村不停地回归。影响城乡转化的因素主要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单位城乡形态的变化。城乡转化的实现得益于汉代城乡的特定背景,是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城乡共同发展的“马太效应”推动了大都市和小型乡村的涌现,也为城乡转化提供了发展动力。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两汉城乡关系出现了较多变动,其结果是乡村的成长与城市的停滞,但是没有突破城乡关系的原有结构。这是汉代城乡关系有别于其他时期的显着特征。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在于农本,而欧洲古代城乡没有共同的基点,由此造就了中西古代城乡关系的结构差异。同时,官方政府统一主导着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这与西方古代的城乡分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二、试论工商行政管理的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工商行政管理的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税务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实施电子税务的意义 |
强化税收征管效率弱化税收征纳成本 |
电子税务有助于部门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
普及纳税知识改善税收环境 |
电子税务对工商行政管理带来的影响 |
经营范围的影响 |
组织结构规范的影响 |
电子税务条件下实施工商行政管理的有效策略 |
创建电子商务认证组织机构 |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管 |
培养高素质的工商行政管理人才 |
工商行政管理电子化 |
提升惩罚力度 |
创建完善的工商行政管理制度 |
结语 |
(2)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职业风险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 |
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的存在原因 |
工商管理部门职业风险应对措施 |
(一)正确认识职业风险 |
(二)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
(三)加强工作监督管理 |
结束语 |
(3)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现状 |
缺乏专业性的工商行政管理人才 |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相对不完善 |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思考 |
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
构建完善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
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
(4)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财务管理特点概述 |
1.1 财务管理技术要求更高 |
1.2 财务管理更为复杂 |
2 工商行政管理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2.1 对财务管理的认知度不足 |
2.2 财务管理缺乏连贯性 |
2.3 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
2.4 工商行政管理中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
2.5 工商行政管理中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
3 有效提升工商行政管理中财务管理的策略 |
3.1 加强工商行政管理中财务管理的认知度 |
3.2 加强财务管理的连贯性 |
3.3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
3.4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考评制度 |
3.5 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
4 结语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度量衡立法研究(1927-193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立法的背景 |
一 清末度量衡的法制变革 |
(一)海关法定权度的产生与变革 |
(二)清末度量衡立法的尝试和实施 |
二 北洋政府时期的度量衡立法 |
(一)民初立法活动的尝试 |
(二)《权度法》的制定与颁布 |
(三)北洋政府时期度量衡的立法特点 |
(四)《权度法》颁布的意义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度量衡立法 |
一 度量衡立法的主要内容 |
(一)《度量衡法》的制定和颁布 |
(二)度量衡机构的设置 |
(三)度量衡机构的职权 |
(四)度量衡行政、技术机构的人员安排 |
二 度量衡权力的运行和法律的修订 |
(一)度量衡权力的运行 |
(二)度量衡立法的修订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度量衡的立法制度 |
一 度量衡立法的指导思想 |
二 度量衡立法的原则 |
(一)行政强制原则 |
(二)效益主导原则 |
(三)中西兼顾原则 |
三 度量衡立法的权限 |
(一)国家度量衡立法权 |
(二)度量衡管理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度量衡立法权 |
(三)各地度量衡立法权限 |
四 度量衡立法的程序 |
(一)国家度量衡立法权的立法程序 |
(二)国家度量衡行政管理部门的立法程序 |
(三)地方度量衡行政管理部门的立法程序 |
五 度量衡立法的特点 |
(一)《度量衡法》与行政法规相互依存度高 |
(二)度量衡法律时效性强 |
(三)度量衡法律专业技术内容多 |
(四)度量衡立法多借鉴西方法律制度方法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度量衡立法评析 |
一 度量衡立法的实施效果 |
(一)公用度量衡方面 |
(二)民用度量衡方面 |
二 度量衡立法的成效 |
(一)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全国度量衡法律体系 |
(二)初步统一了国内度量衡混乱局面 |
(三)为度量衡行政部门和技术机构提供了法律依据 |
(四)为《商品检验法》和《标准法》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
(五)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提供了度量衡技术保障 |
三 度量衡立法的局限 |
(一)加强了国民党的集权统治 |
(二)行政机构与技术部门没有明确区分界限 |
(三)度量衡立法与法律实施存在脱节 |
四 度量衡立法对当代立法的启示 |
(一)加强法制计量管理 |
(二)做好民生计量工作 |
(三)加强计量法规的宣传 |
(四)加强计量处罚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部强镇行政改革问题研究 ——以黄梅县小池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治理与善治 |
1.3.2 关于治理能力与基层治理 |
1.3.3 关于行政扩权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
1.3.4 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半结构访谈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行政改革 |
2.1.2 强镇扩权 |
2.1.3 公共服务型政府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行政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章 黄梅县小池镇行政改革实践 |
3.1 小池镇基本概况 |
3.2 小池镇行政改革过程与举措 |
3.3 小池镇行政改革成效 |
3.3.1 权力下放增强了小池镇的自治能力 |
3.3.2 为小池镇拓展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
3.3.3 为小池镇建立了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 |
3.3.4 为小池镇的民生保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3.3.5 为小池镇推进城镇化发展激发了巨大热情 |
第4章 黄梅县小池镇行政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行政改革存在的问题 |
4.1.1 镇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相对滞后 |
4.1.2 权力下放与承接不畅 |
4.1.3 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4.1.4 乡镇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官本位”思想影响 |
4.2.2 权力运行机制未理顺 |
4.2.3 基层政府财力有限 |
第5章 促进黄梅县小池镇行政改革的若干建议 |
5.1 初步总结 |
5.2 促进黄梅县小池镇行政改革的若干建议 |
5.2.1 更加合理的定位经济发展强镇的地位 |
5.2.2 依法赋权完成镇级政府功能 |
5.2.3 加大配套措施改革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小池镇“强镇扩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满意度问卷调查 |
附录 B 小池镇“强镇扩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访谈提纲一 |
附录 C 县级审批许可类管理权限下放小池镇项目表 |
致谢 |
(7)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2 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法律制度建设概况 |
2.1 历史背景 |
2.2 基本历程 |
3 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财税法律制度 |
3.1 预决算与会计法律法规 |
3.2 减租减息法律法规 |
3.3 统一累进税法律法规 |
3.4 救国公粮法律法规 |
4 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工商贸易法律制度 |
4.1 保护商业法律法规 |
4.2 打击走私法律法规 |
4.3 促进流通法律法规 |
5 晋察冀革命根据地金融法律制度 |
5.1 货币银行法律法规 |
5.2 金库法律法规 |
5.3 公债发行法律法规 |
6 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法制建设的特点与基本经验 |
6.1 特点 |
6.2 基本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一战线 |
二、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政治吸纳功能 |
三、政党调适功能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
二、“看一看”方针 |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
二、首倡“两个健康” |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
二、“两个始终”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汉代城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政治关系 |
一、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特征 |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经济关系 |
一、城乡赋役关系的变化 |
二、城乡多向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文化关系 |
一、乡村文化的形成 |
二、城乡文化的交流互动 |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居民关系 |
一、城乡居民的流动 |
二、城乡居民关系的开放 |
第二章 汉代城乡的同一性要素 |
第一节 城乡政治治理的同一性要素 |
一、地缘行政体系下的城市与乡村 |
二、城乡基层组织设置的同一性表现 |
第二节 城乡产业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
一、农业的城乡分布 |
二、工商业的城乡分布 |
第三节 城乡居民生活的同一性要素 |
一、城乡居民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
二、城乡居民政治地位的同一性表现 |
三、城乡居民生活状态的同一性表现 |
第四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
一、城乡思想的同一性表现 |
二、城乡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
第三章 汉代城乡的差异化发展 |
第一节 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差异 |
一、城乡空间规模的差异 |
二、城乡空间形态的差异 |
三、城乡空间的不同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 |
一、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 |
二、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
三、城乡市场结构的差异 |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差异 |
一、城市文化的繁华与乡村文化的质朴 |
二、城市文化的官方性与乡村文化的民间化色彩 |
三、城市文化的兼容性与乡村文化的封闭性 |
第四章 汉代城乡的交流与交融 |
第一节 城乡治理功能的互补 |
一、乡里体系对郡县功能的补位 |
二、乡村民间自组织的功能补位 |
三、城市治理功能对乡村治理体系的补位 |
第二节 城乡经济的交融 |
一、社会再生产中的城乡经济交融 |
二、区域交流中的城乡物产交换 |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交互影响 |
一、城乡文化的交相互动 |
二、思想文化互动的影响 |
第四节 城乡人口的流动 |
一、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 |
二、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 |
第五章 汉代城乡的转化 |
第一节 汉代乡村向城市的演进 |
一、军事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二、政治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三、文化祭祀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四、经济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第二节 汉代城市向乡村的回归 |
一、“城—乡”回归的复杂性 |
二、上古邑国的衰落 |
三、“城—乡”回归的因素导向 |
第三节 城乡转化的历史逻辑 |
一、城乡关系的特定背景 |
二、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马太效应”下的城乡转化趋势 |
第六章 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 |
第一节 城乡关系的变动趋势 |
一、城乡关系的变动 |
二、变动后的城乡关系 |
三、乡村地位的上升 |
第二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 |
一、农本与汉代城乡关系 |
二、城乡关系发展基点的特色 |
第三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主导力量 |
一、官方对民间力量的引导 |
二、城乡关系的主导力量差异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考古与简牍资料 |
三、今人着作 |
四、学术论文 |
五、海外研究资料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试论工商行政管理的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税务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 张婧靖,王婧,单晓明. 商业文化, 2021(30)
- [2]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职业风险及其对策[J]. 刘喆. 营销界, 2021(37)
- [3]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 李凤梅. 商业文化, 2021(23)
- [4]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分析[J]. 邓欢. 中国商论, 2021(15)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度量衡立法研究(1927-1937年)[D]. 吴泽.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中部强镇行政改革问题研究 ——以黄梅县小池镇为例[D]. 程滨.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7]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8]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 黄典.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9]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10]汉代城乡关系研究[D]. 王越. 山东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