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88年和1989年国产小麦麦角污染水平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1](2021)在《益海嘉里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柳[2](2021)在《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文中认为审美追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人对美的塑造体现在面部修饰、服装配饰等多方面。尽管人类社会早期,“以白为美”的肤色追求早已出现,但其实践途径包括产品使用始终是局限的,“美”与“白”的关联也是非必要的。直到现代,“美白”作为营销概念被确立后,美白实践才愈演愈烈。如今,美白化妆品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销产品之一,并呈现出白肤色审美“同质化”的现象和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美白消费主体大众化、美白产品种类多样化以及美白理论常识化三方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和问题,即其背后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首先,探讨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一从社会和科学技术层面分析美白需求的建构过程,分析“美白”观念的演变过程及其对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作用;二从资本与科技的互动关系,分析资本驱动与现代科技手段在美白化妆品研发创新、生产中的互动与发展;三从科技与社会、资本的互动中分析资本增值目的下科学营销方式对社会“美白”观念的刺激和美白“内卷”的循环过程。其次,揭示美白化妆品普遍化产生的问题,从健康危害、审美同质化、异化消费和社会阶层与性别不平等、生态伦理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最后,对美白化妆品普遍化进行反思,包括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资本与科技关系、美与白的关联以及美的发展三个角度,并且提出浅层建议即倡导公众应该正确理解科学,遵循多元审美观,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反对盲目信任科学;提倡国家政府层面应该严格监管美白化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健全美白化妆品安全法律和条例,保障公众身心健康、社会有序发展。
张振江[3](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邴波[4](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杨永青[5](2020)在《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对甾醇脱甲基酶抑制剂(DMI)的抗药性及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胫病(Blackleg)是世界范围的油菜(Brassica napus)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为Leptosphaeria属的复合种,影响着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该病害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中国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制约着油菜产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目前,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育和栽培抗病油菜品种、科学的农艺管理,以及使用化学杀菌剂。甾醇脱甲基酶抑制剂(Sterol demethylation inhibitor,DMI)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杀菌剂,通过抑制靶标蛋白14?-脱甲基酶的生物活性,进而抑制病原菌细胞膜的合成,该靶标蛋白的编码基因为ERG11(亦称CYP51)。DMI单一作用位点的杀菌方式易造成病原真菌出现抗药性,已在众多植物病原菌中大量报道,包括2017年首次报道的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但L.maculans对DMI的抗药性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开展了油菜黑胫病菌L.maculans抗药性菌株的筛选和识别,并对田间抗药性菌株的抗药性水平、分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阐释了黑胫病菌L.maculans对DMI杀菌剂的抗药性分子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孢子浴”侵染油菜植株法(in planta),筛选并识别出6株具有DMI抗药性的L.maculans田间抗药性菌株,其能够侵染杀菌剂处理的油菜植株并产生显着性的叶面损伤,分别命名为18BL149-18BL154;与敏感菌株相比,抗药性菌株对4种DMI类杀菌剂的EC50值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对其中至少一种杀菌剂的EC50值显着性高于敏感菌株;同时5株抗药性菌株的环境适应性并未显着性下降,仅菌株18BL153的产孢量较敏感菌株降低,但其致病力未受影响;(2)测序并分析抗药性菌株的ERG11基因编码区,未发现任何基因多态性变化;进一步对其启动子区(编码区上游1000 bp区域)研究发现,在抗药性菌株18BL149、18BL150、18BL153的ERG11启动子区分别存在5267 bp、5248 bp、5263 bp的基因片段插入,且插入位点不同;而在抗药性菌株18BL151、18BL152的ERG11启动子区的相同位置(-102 bp)存在275 bp的基因片段插入;插入片段的GenBank登录号为MN331773-MN331776;在菌株18BL154的ERG11启动子中未发现任何序列改变;(3)对插入序列进一步比对分析得出,长度约为5000 bp的三种插入序列均属于I型转座子(retrotransposon)Zolly-2家族,尽管这三种转座子插入的位置和长度不同,但是其两侧的长末端重复序列相似度高,且序列中包含DNA重复序列突变(Repeat-induced point mutation,RIP),遵循C-T和G-A的碱基替换规律;菌株18BL151和18BL152中的插入片段的序列完全相同,且在L.maculans的基因组上存在多个拷贝(>400),属于转座子Pholy家族;(4)对靶标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得出,启动子中的275 bp、5263 bp转座子插入显着性增加了抗药性菌株中ERG11基因的诱导表达量(induced expression),且可在杂交子代中稳定遗传,分离比例符合单一基因控制的遗传分离,证明启动子中的转座子插入导致了L.maculans抗药性的产生;另外,田间抗药性菌株中ERG11的相对表达量与其对戊唑醇的敏感性(EC50)之间呈显着正相关;(5)克隆抗药性菌株的ERG11启动子、编码区及终止子区,并将其在敏感菌株中表达,使敏感菌株获得了DMI抗药性,且抗药性转化株的ERG11诱导表达量与其敏感性(EC50)之间呈显着正相关;(6)通过PCR法将突变碱基引入靶标基因ERG11中,并将含碱基突变组合(I381V、Y459/G460缺失、W461G)的靶标基因ERG11在敏感菌株中表达,结果发现含有突变点的靶标基因显着增加了敏感菌株的抗药性,其抗性因子达15.82,且含突变点的抗药性转化株的环境适合度和致病力均未下降。综上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油菜黑胫病菌L.maculans对DMI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分子机理为,靶标基因ERG11启动子区的转座子插入,上调ERG11的表达量,或者ERG11编码区存在I381V、Y459/G460缺失、W461G的碱基突变组合,均会导致L.maculans对DMI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
龚谨[6](2020)在《我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冲击及贸易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受中国大麦种植规模减少和啤酒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的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大麦市场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产需缺口。2004-2013年,中国大麦年均进口量为181.31万吨,进口量相对比较稳定。2014-2018年,大麦进口量出现大幅增长,年均进口量增加到736.24万吨,其中,2015年更是达到1073.23万吨的历史高点。受国内贸易政策干预的影响,大麦进口增长的同时年际波动明显加剧,这给国内大麦及其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给大麦替代品——玉米市场化改革带来不小的扰动因素;给政府调控国内大麦市场供求、稳定价格带来一定困难;给特定地区的农户增收及脱贫攻坚战带来一定挑战。因此,理清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对于完善大麦贸易和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梳理总结了贸易开放条件下的世界与中国大麦供需特征;其次,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玉米市场的替代效应,剖析大麦大量进口的原因;然后,重点分析大麦进口对大麦和关联产业贸易市场的影响,运用Armington模型分析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替代弹性,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分析中国大麦进口对其他大麦进口国进口来源的替代效应,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大麦进口价格对中国啤酒国际贸易的影响;再次,运用logit模型分析大麦相对价格变化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最后,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贸易政策对中国大麦进口的影响。论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大麦进口波动加剧并将趋于常态化。一方面,世界大麦市场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另一方面,中国大麦进口受饲料消费需求旺盛和贸易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大麦进口波动明显加剧,加之进口市场集中度过高,对中国大麦进口和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第二,进口大麦价格相对国内玉米和大麦价格更加低廉,导致大麦饲料消费需求剧增,是中国大麦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大麦价格优势能够显着降低国内玉米饲用消费量,当大麦价格优势每吨增加100元,国内玉米消费量将减少284.2万吨;当进口大麦相对国产玉米和国产大麦的价格优势扩大时,大麦进口量会显着增加。第三,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及关联产业贸易带来显着冲击。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大麦进口增长对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大麦出口国带来外溢影响;进口大麦价格提高对国内啤酒进出口形成一定的冲击。第四,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种植规模形成明显的挤压效应。从宏观层面看,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种植面积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当上一年度的大麦进口量增加1%时,本年度的国内大麦种植面积将减少2.418%,这一定程度上表明进口大麦对国内大麦种植规模形成了明显的挤压。从微观层面看,大麦相对价格的提高能够显着增强农户种植大麦意愿。当大麦价格相对其他竞争性作物价格提高时,农户种植大麦意愿也会更高。第五,非关税措施的使用对中国大麦进口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中,将大麦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对中国大麦进口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并未显着增加中国大麦进口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拓宽大麦进口渠道,降低进口市场集中度;二是强化应对大麦进口外溢冲击的政策储备;三是充分挖掘大麦优势产区的生产潜能;四是完善大麦进口监测预警和贸易救济制度。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从替代效应的视角对中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2.系统地阐明了大麦进口增长的外溢冲击,为大麦和相关行业顶层设计的政策协同提供现实依据;3.定量评价了中国大麦贸易政策的使用效果。
王瑞煌[7](2019)在《K酒业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K酒业公司竞争战略的研究。K酒业公司是广东省白酒行业的标杆,历史悠久,技术优势明显,近年却面临净利润下降、销售增长乏力的困境,为了帮助企业探寻问题的根源并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摆脱困境,本文首先采用PEST分析企业的宏观环境,通过五力模型分析行业的竞争结构以确定企业的市场位置和行业议价能力,由此发现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然后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利用企业资源和能力评价表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迫切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接着通过SWOT指标量表的结果确认ST战略最适合K酒厂目前的内外部环境,再借助QSPM矩阵比较“低成本战略”和“高差异战略”对于企业的吸引力,根据得分结果建议企业从现在的“低成本聚焦”转向“高差异聚焦”。为了保证高差异聚焦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提出了优化组织架构、重塑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差异化、多渠道策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通过高差异聚焦战略提升综合竞争力,企业才能摆脱当前面临的同质化竞争、消费断层和盈利能力下降的困境,实现新的增长和盈利。本次研究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对于K酒厂以及面临类似问题的白酒企业有现实参考意义。
房小捷[8](2019)在《新中国前30年氮肥工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意义——基于氮物质平衡法的考察》文中认为因生产手段落后,中国传统农业和农村日益陷入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危机。新中国前30年氮肥工业的发展为克服这种双重危机创造了历史前提。从氮物质平衡法估算结果来看,国产氮肥施用对中国农业单产的提高和粮食增产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这种贡献至少起到了三大历史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商品粮征购负担;保证了工业化进程对农业剩余的需求;为节约耕地、遏制滥垦,逐步恢复被破坏的农村生态环境创造了前提条件。如果新中国继续在传统农业的道路上徘徊下去,拒斥"农业化学化"的历史过程,势必难以突破国家现代化的农业瓶颈。
武志华[9](2018)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粘细菌分离及其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活性和成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粘细菌(Myxobacteria)是一类具有社会性行为的高等原核生物,具有复杂的多细胞行为和形态发生,在细胞分化、发育以及生物进化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代谢产物具有丰富、多样、新颖的生物活性,是筛选天然药物的良好资源,具有很大的研究开发应用价值。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第四主粮。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在云贵、华北、东北等气候相对较凉的地区种植。马铃薯最为严重的病害为晚疫病(Potato Late Bright),其病原菌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P.infestans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是一种能够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因此,研发高效无害的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农药迫在眉睫。本研究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共采集139份土壤样品,并对土样的含水量、pH、有机质、速效钾、水解氮、有效磷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土样基本为中性偏碱性,且土样的含水量很低,土壤肥力状况普遍较差。采用兔粪诱导、大肠杆菌划线诱导以及滤纸诱导三种方法对139份土壤样品中的粘细菌进行分离,通过将直接挑取子实体、抗生素处理以及二次诱导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纯化,发现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粘细菌优势种属包括6个属,分别为Myxococcus、Corallococcus、Pyxidicoccus、Cystobacter、Archangium、Melittangium。内蒙古中部包头地区的粘细菌资源最为丰富,乌兰察布地区的粘细菌资源丰富度较差。草地与耕地样品中粘细菌的种群较为丰富,而林地与未利用土地样品的种群较少。潮土、灰褐土、栗钙土和沼泽土的粘细菌表现出了较丰富的多样性,而风沙土、碱土、粗骨土与栗褐土样品中粘细菌的丰富度较差。通过分析粘细菌的分布与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可知土壤样品的环境参数与粘细菌的分布并未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目前分离到的菌株数不能代表土样中的实际菌株数或者是由其他未检测的环境因子的影响所造成的。以马铃薯晚疫病致病菌致病疫霉HQK8-3为供试病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已纯化的粘细菌菌株拮抗致病疫霉菌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内蒙古中部地区83%的粘细菌菌株具有抗致病疫霉活性,其中Myxococcus和Corallococcus属的抗病菌株比例较高,Cystobacter和Melittangium属的抗病菌株比例居中,Pyxidicoccus和Archangium属的抗病菌株比例较低。菌株B25-I-1、B25-I-3与X6-II-1对致病疫霉的拮抗活性较为显着。通过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一步确定菌株B25-I-1为黄色粘球菌(Myxococcus xanthus);B25-I-3为橙色粘球菌(Myxococcus fulvus);X6-II-1为叶柄粘球菌(Myxococcus stipitatus)。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表明,菌株B25-I-1与B25-I-3可以杀死和溶解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并对枯草芽孢杆菌(Bcicius subtilis)、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uhn)、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却并未表现出抑制活性;菌株X6-II-1也可以杀死和溶解大肠杆菌,并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尖孢镰刀菌表现出了抑制作用,对其它指示菌并未表现出抑制活性。促生能力的检测结果表明,菌株B25-I-1、B25-I-3以及X6-II-1在产氨、解磷、产脲酶、产吲哚乙酸、产氢氰酸和产几丁质酶等方面均未表现出促生作用,但却都显示出产铁载体的能力。采用称重法分别测定了粘细菌菌株B25-I-1、B25-I-3以及X6-II-1的生长曲线,发现菌株B25-I-1在接种第6天时,菌体重量达到最大值;菌株B25-I-3在接种第7天达到菌体重量的最大值;菌株X6-II-1在接种第7天时,菌体重量达到最大。采用滤纸片法对菌株B25-I-1、B25-I-3以及X6-II-1产生的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活性物质的分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菌株B25-I-1、B25-I-3以及X6-II-1产生的拮抗马铃薯晚疫病菌活性物质分布于胞外。通过单因素分析与正交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株菌的发酵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菌株B25-I-1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2℃、时间8 d,接种量10%;菌株B25-I-3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时间7 d,接种量10%;菌株X6-II-1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时间7 d,接种量10%。以马铃薯晚疫病致病菌致病疫霉HQK8-3为供试病菌,采用滤纸片法对菌株B25-I-1与B25-I-3的发酵浓缩液中的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活性物质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菌株B25-I-1与B25-I-3发酵产生的活性物质对温度有着极强的耐受性,还耐受蛋白酶K的处理以及紫外光照射和自然光照射,且易于在低温条件下长期保存。活性物质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表明,菌株B25-I-1与B25-I-3发酵产生的具有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对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真菌酿酒酵母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向日葵核盘菌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通过研究菌株B25-I-1与B25-I-3发酵产生的活性物质对致病疫霉的生防机制,发现两株菌发酵产生的活性物质对致病疫霉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可降低致病疫霉菌体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菌体保护酶(PPO、POD、PAL、SOD)的活性,增加细胞膜的氧化损伤与通透性,这些可能就是菌株B25-I-1与B25-I-3活性物质对致病疫霉的生防机制。对菌株B25-I-1与B25-I-3发酵产生的活性物质对马铃薯离体叶片的防病作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菌株B25-I-1与B25-I-3发酵产生的活性物质均具有明显抑制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叶片的活性且对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叶片无损伤作用。菌株B25-I-1与B25-I-3发酵产生的活性物质经TLC与HPLC等初步分离后,将具有抗致病疫霉活性的组分进行HPLC-MS检测,发现菌株B25-I-1与B25-I-3对致病疫霉的拮抗组分中均含有Methyl(2R)-2-azido-3-hydroxyl-2-methylpropanoate与N-(3-Amino-2-hydroxypropyl)-N-meth-ylsulfuric diamide两种物质。本研究为首次对内蒙古中部地区粘细菌资源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对致病疫霉生长具有显着抗性的菌株,并对其抗马铃薯晚疫病菌活性进行了分析,该工作的完成可能为丰富我国粘细菌资源以及研发源于粘细菌资源的抗马铃薯晚疫病等植物疫病的生物农药提供基础数据。
陈来[10](2018)在《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先导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植物激活剂作为一类新型的绿色农药,在生产实践中常与杀虫剂或杀菌剂复配使用。为寻找具有潜在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利用农药前药的原理,本论文将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活性亚结构单元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杂环与高活性的Strobilurins、丙烯酰胺吗啉、三唑及咪唑杀菌剂先导结构相结合,本论文设计合成了4个系列共99个新型目标分子。所有的目标分子化学结构均经过NMR、HRMS或元素分析表征,每个系列均培养了代表性化合物的单晶,并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证其化学结构。对所有目标分子均进行系统的杀菌活性筛选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评价。设计合成了47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和噻唑哌啶与Strobilurins相结合的系列Ⅰ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化合物I-1、I-4、I-6、I-7、I-10、I-12、I-27和I-29表现出广谱的杀菌活性,尤其是I-12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的EC50分别为0.07和0.49μg/mL,与对照药嘧菌酯相当;I-27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油菜菌核病菌(S.sclerotiorum)和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的EC50分别为2.68、0.44和0.01μg/mL,显着优于对照药嘧菌酯。田间实验验证,化合物I-12和I-27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防效显着高于嘧菌酯和肟菌酯;I-12和I-27对黄瓜霜霉病(Pseudoperponspora cubensis)的防效与吡唑醚菌酯相当,显着高于肟菌酯。诱导抗病活性评估发现:化合物I-12在100μg/mL时,展现79%的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与阳性对照宁南霉素和TDL相当。设计合成了14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及噻唑基与丙烯酰胺吗啉相结合的系列Ⅱ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发现:系列Ⅱ的抑菌活性相对较低。仅化合物II-1,在100μg/mL时,对黄瓜霜霉病菌(P.cubensis)的抑制活性达100%,与烯酰吗啉和丁吡吗啉活性相当;在相同浓度下,化合物II-1也显示了60%的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与阳性对照TDL相当。设计合成了9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基与三唑相结合的系列Ⅲ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发现:系列Ⅲ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很好的离体杀菌效果,尤其是III-2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禾谷丝核病菌(R.cerealis)和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的EC50值分别为6.98、2.73和3.07μg/mL,活性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粉唑醇。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评估发现:在100μg/mL下,III-2钝化TMV的活性达81%,与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相当;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达61%,与阳性对照药TDL和异噻菌胺相当。设计合成了15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环与咪唑相结合的系列Ⅳ化合物。系列Ⅳ分子采用新的分子设计和创制模式,首先以抑霉唑为先导确定目标分子骨架,运用分子对接优化设计,合成预期具有高活性的化合物,接着生物活性筛选及靶标验证。生物活性筛选发现:与阳性对照药噻康唑和抑霉唑相比,化合物IV-R-7、IV-R-11、IV-R-12和IV-S-11均表现出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其中,IV-R-7对禾谷丝核菌(R.cerealis)的EC50值低至0.02μg/mL;IV-S-11在100μg/mL下,完全抑制黄瓜灰霉病菌(B.cinerea),与抑霉唑和噻康唑相当;此外IV-S-1在1.56μg/mL时,抑制黄瓜霜霉病菌(P.cubensis)的活性高达90%,而抑霉唑和噻康唑仅为10%。初步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基于Q-PCR检测和电镜观察发现,IV-R-12通过抑制BcCYP51(反馈调节基因)基因表达系统干扰细胞壁形成,类似于噻康唑和抑霉唑的作用模式。所有的生物活性结果验证了系列Ⅳ的分子设计模式具有效率,为新农药的创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维。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设计合成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农药减量施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1988年和1989年国产小麦麦角污染水平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8年和1989年国产小麦麦角污染水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美白化妆品的历史与现状 |
2.1 美白化妆品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化妆品、护肤品 |
2.1.2 美白化妆品 |
2.2 美白化妆品的发展历程 |
2.2.1 早期物理遮盖类美白化妆品 |
2.2.2 近代洗白、漂白、防晒产品 |
2.2.3 现代美白化妆品 |
2.3 当代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特征及表现 |
2.3.1 消费主体大众化 |
2.3.2 产品种类多样化 |
2.3.3 美白理论常识化 |
第三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 |
3.1 美白化妆品的需求建构 |
3.1.1 历史上的“美”“白”需求 |
3.1.2 被重新建构的现代“美白”需求 |
3.2 美白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 |
3.2.1 需求拉引:资本增值 |
3.2.2 美白化妆品的研发生产 |
3.2.3 美白化妆品的科研团体及场所变化 |
3.3 美白化妆品的营销与宣传 |
3.3.1 营销的媒介——从杂志、电视、街道广告到互联网 |
3.3.2 营销的话语——从心理学话语到科学话语 |
3.3.3 营销的主体——从销售员到医生、专家/伪专家 |
第四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产生的问题 |
4.1 产生身体危害 |
4.2 导致审美问题 |
4.3 产生异化消费问题 |
4.4 加剧社会性别与阶层不平等问题 |
4.5 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与动物伦理问题 |
第五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反思 |
5.1 科学主义与公众理解科学 |
5.2 科技与资本的关系 |
5.3 美与白的关联及审美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画语 |
第二节 画语转向 |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
第七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
小结 |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
第二节 风格迷宫 |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
第四节 画语修辞 |
第五节 物性拓展 |
第六节 动态画语 |
小结——无界创造 |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
第二节 文化图像 |
第三节 人物形象 |
第四节 自然物像 |
小结 |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4)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对甾醇脱甲基酶抑制剂(DMI)的抗药性及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油菜黑胫病菌 |
1.2 油菜黑胫病的病原菌分布及入侵 |
1.3 黑胫病对油菜生产的影响 |
1.4 油菜黑胫病的防治措施概述 |
1.5 甾醇脱甲基酶抑制剂(DMI)类杀菌剂及其抗药性研究进展 |
1.5.1 甾醇脱甲基酶抑制剂(DMI)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
1.5.2 产生DMI类杀菌剂抗药性的植物病原菌简介 |
1.5.3 植物病原真菌抗药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DMI类杀菌剂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室内敏感性测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来源 |
2.2.2 试剂及培养基 |
2.2.3 室内培养法分离油菜黑胫病菌L.maculans |
2.2.4 室内分离株的ITS鉴定 |
2.2.5 室内分离株对戊唑醇的敏感性试验 |
2.2.6 病原菌“孢子浴”侵染油菜植株法筛选L.maculans抗药性菌株 |
2.2.7 抗药性菌株对DMI类杀菌剂的室内敏感性测定 |
2.2.8 抗药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能力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室内培养法分离得L.maculans菌株对戊唑醇均敏感 |
2.3.2 病原菌“孢子浴”侵染油菜植株法筛选出6株L.maculans抗药性菌株 |
2.3.3 抗药性菌株对DMI类杀菌剂的室内抗药性水平 |
2.3.4 抗药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L.maculans抗药性菌株对DMI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CTAB法提取黑胫病菌总DNA |
3.2.3 靶标基因ERG11编码区及启动子区的扩增和纯化 |
3.2.4 ERG11编码区及启动子区基因序列的测序及分析 |
3.2.5 RT-qPCR试验抗药性菌株中ERG11 的相对表达量 |
3.2.6 ERG11 启动子区中的插入序列在L.maculans菌株中的存在情况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L.maculans抗药性菌株中ERG11 基因启动子区发生基因片段插入 |
3.3.2 ERG11启动子区中插入序列的分析 |
3.3.3 启动子中插入序列增加抗药性菌株中ERG11基因的表达量 |
3.3.4 转座子只存在于抗药性菌株的ERG11启动子中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L.maculans菌株的抗药性遗传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 |
4.2.2 试剂及培养基 |
4.2.3 抗药性菌株与敏感菌株杂交及子代的分离 |
4.2.4 杂交子代的室内敏感性表型的判定 |
4.2.5 杂交子代DNA的提取 |
4.2.6 PCR法确认杂交子代中ERG11 启动子的遗传分离情况 |
4.2.7 杂交子代接种油菜子叶试验 |
4.2.8 Mating type PCR试验杂交子代的交配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杂交子代表型的确定 |
4.3.2 PCR确认抗药性子代的获得了抗药性亲本菌株的ERG11 启动子区 |
4.3.3 通过侵染油菜子叶验证杂交子代表型 |
4.3.4 杂交子代的交配型及其分布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ERG11 基因过表达对敏感菌株DMI抗药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菌株及试剂 |
5.2.2 供试培养基 |
5.2.3 ERG11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4 重组质粒电转化农杆菌 |
5.2.5 农杆菌介导的黑胫病菌(L.maculans)转化 |
5.2.6 阳性转化株对戊唑醇敏感性的试验 |
5.2.7 室内培养条件下抗药性转化株中ERG11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
5.2.8 转化株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力试验 |
5.2.9 ERG11 启动子驱动GFP基因转化敏感菌株 |
5.2.10 戊唑醇敏感性与ERG11相对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过表达载体的获得及验证 |
5.3.2 阳性转化株对戊唑醇的室内敏感性降低 |
5.3.3 抗药性转化株中ERG11基因的表达量增加 |
5.3.4 抗药性转化株的生物学特征及致病力 |
5.3.5 ERG11 启动子能驱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在敏感菌株中表达 |
5.3.6 L.maculans菌株EC_(50)值与ERG11 相对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靶标基因点突变对敏感菌株DMI抗药性的影响初探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菌株及试剂 |
6.2.2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6.2.3 农杆菌介导L.maculans敏感菌株遗传转化 |
6.2.4 抗药性转化株的筛选 |
6.2.5 抗药性转化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试验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过表达载体的获得及验证 |
6.3.2 ERG11 点突变基因(ERG11-PM)转化株的戊唑醇敏感性显着降低 |
6.3.3 抗药性转化株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无显着性变化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冲击及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产品进口原因研究 |
1.2.2 农产品进口影响研究 |
1.2.3 农产品进口需求研究 |
1.2.4 国际贸易措施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说明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替代效应 |
2.1.2 对外贸易政策 |
2.1.3 贸易救济措施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需求弹性理论 |
第三章 贸易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大麦供需特征 |
3.1 世界大麦供求基本情况 |
3.1.1 世界大麦生产 |
3.1.2 世界大麦消费 |
3.1.3 世界大麦贸易 |
3.2 中国大麦生产和消费 |
3.2.1 中国大麦生产 |
3.2.2 中国大麦消费 |
3.3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 |
3.3.1 中国大麦进口规模与进口价格特征 |
3.3.2 中国大麦进口的市场结构特征 |
3.3.3 中国大麦贸易竞争力指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麦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
4.1 玉米及其替代品消费概况 |
4.2 进口大麦替代国内玉米饲用消费的原因 |
4.2.1 大麦在玉米替代品中的功能和用途优势 |
4.2.2 大麦替代国内玉米的价格因素分析 |
4.2.3 不同替代品对国内玉米的实际替代量 |
4.3 中国大麦价格优势对玉米饲用消费的影响 |
4.3.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4.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麦进口增长对大麦及关联产业贸易的冲击 |
5.1 中国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的替代效应分析 |
5.1.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5.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3 中国大麦进口来源的可依赖性分析 |
5.2 中国大麦进口的“大国效应”分析 |
5.2.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5.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 中国大麦进口对国内啤酒进出口的冲击 |
5.3.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生产的冲击 |
6.1 中国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种植影响的宏观实证分析 |
6.1.1 理论基础 |
6.1.2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6.1.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 大麦相对价格对农户大麦种植意愿影响的微观实证分析 |
6.2.1 理论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和样本说明 |
6.2.3 变量设置和描述性统计 |
6.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政策及其影响 |
7.1 主要大麦贸易国的贸易政策 |
7.1.1 澳大利亚大麦贸易监管机构与贸易政策 |
7.1.2 加拿大大麦贸易监管机构与贸易政策 |
7.1.3 法国大麦贸易监管机构与贸易政策 |
7.2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政策演变 |
7.2.1 平稳运行期(2001-2014年) |
7.2.2 动态调整期(2015年-至今) |
7.3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政策调整的原因 |
7.3.1 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变化趋势 |
7.3.2 中国大麦产业损害的基本情况 |
7.3.3 澳大利亚大麦倾销与中国大麦产业损害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7.4 贸易政策干预对中国大麦进口的影响 |
7.4.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7.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中国大麦进口波动加剧并将趋于常态化 |
8.1.2 价格优势引起对玉米的替代是大麦进口增长的根源 |
8.1.3 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和啤酒产业贸易带来显着冲击 |
8.1.4 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生产形成一定的挤压效应 |
8.1.5 非关税措施能有效控制大麦进口的规模和节奏 |
8.2 政策建议 |
8.2.1 拓宽大麦进口渠道,降低进口市场集中度 |
8.2.2 强化应对大麦进口外溢冲击的政策储备 |
8.2.3 充分挖掘大麦优势产区的生产潜能 |
8.2.4 完善大麦进口监测预警和贸易救济制度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K酒业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理论与现状 |
1.2.1 企业战略理论 |
1.2.2 企业竞争战略 |
1.2.3 白酒行业竞争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基础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工作的基础 |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因素(Political) |
2.1.2 经济因素(Economic) |
2.1.3 社会因素(Social) |
2.1.4 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
2.1.5 自然环境因素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1 行业周期 |
2.2.2 行业发展趋势 |
2.2.3 供需平衡分析 |
2.2.4 白酒行业盈利分析 |
2.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2.3.1 行业现有竞争者 |
2.3.2 新进入者的威胁 |
2.3.3 替代品的威胁 |
2.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2.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2.4 市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 |
3.1 企业发展的历史 |
3.2 资源分析 |
3.2.1 品牌资源 |
3.2.2 技术资源 |
3.2.3 产品资源 |
3.2.4 渠道资源 |
3.2.5 设备资源 |
3.2.6 人力资源 |
3.3 能力分析 |
3.3.1 产品开发能力 |
3.3.2 采购和物流 |
3.3.3 生产能力 |
3.3.4 营销能力 |
3.3.5 .客户服务 |
3.4 核心竞争优势分析 |
3.4.1 品牌优势 |
3.4.2 技术优势 |
3.4.3 渠道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略选择 |
4.1 SWOT分析 |
4.1.1 SO战略 |
4.1.2 ST战略 |
4.1.3 WO战略 |
4.1.4 WT战略 |
4.2 战略目标 |
4.3 战略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实施 |
5.1 优化组织结构 |
5.2 重塑品牌形象 |
5.3 提升产品差异化 |
5.3.1 价格策略 |
5.3.2 产品策略 |
5.4 多渠道策略 |
5.4.1 多渠道多形式营销 |
5.4.2 多渠道销售 |
5.4.3 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
5.5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6 提升文化建设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实地调研和访谈人员列表 |
附录2:广东白酒消费情况调查问卷及结果 |
附录3:酒精密度与百分含量对照表(来自百度文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内蒙古中部地区粘细菌分离及其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活性和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粘细菌的发现 |
1.2 粘细菌的分布 |
1.3 粘细菌的分类地位 |
1.4 粘细菌的生物学特征 |
1.4.1 营养细胞 |
1.4.2 粘孢子 |
1.4.3 子实体 |
1.4.4 生活循环史 |
1.4.5 运动性和群集行为 |
1.4.6 基因组及其它特性 |
1.5 粘细菌的生物活性物质 |
1.6 粘细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 |
1.6.1 粘细菌的研究现状 |
1.6.2 粘细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3 粘细菌的发展前景 |
1.7 马铃薯晚疫病 |
1.7.1 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 |
1.7.2 发病症状 |
1.7.3 致病疫霉 |
1.7.4 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 |
1.8 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
1.9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2 粘细菌的分离纯化及抗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土壤样品参数的测定 |
2.1.4 粘细菌的分离 |
2.1.5 粘细菌的纯化 |
2.1.6 粘细菌的纯度检验 |
2.1.7 粘细菌的保存 |
2.1.8 粘细菌的鉴定 |
2.1.9 抗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的筛选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2 粘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3 粘细菌的分类鉴定 |
2.2.4 可培养粘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
2.2.5 粘细菌的分布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2.2.6 抗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的筛选 |
2.3 讨论 |
2.3.1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2 内蒙古中部地区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 |
2.3.3 粘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
2.3.4 粘细菌的分类鉴定 |
2.3.5 可培养粘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
2.3.6 粘细菌的分布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 |
2.3.7 粘细菌的抗致病疫霉活性 |
2.4 小结 |
3 高抗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抗细菌、抗真菌活性与促生能力的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三株粘细菌的进一步鉴定 |
3.1.3 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分析 |
3.1.4 促生能力的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株粘细菌的进一步鉴定 |
3.2.2 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分析 |
3.2.3 促生能力的检测 |
3.3 讨论 |
3.3.1 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 |
3.3.2 促生能力分析 |
3.4 小结 |
4 菌株B25-Ⅰ-1、B25-Ⅰ-3以及X6-Ⅱ-1发酵条件的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4.1.3 菌株活性物质的分布 |
4.1.4 菌株不同生长时期发酵液的活性检测 |
4.1.5 菌株抗菌活性发酵条件的优化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菌株的生长曲线 |
4.2.2 菌株活性物质的分布 |
4.2.3 菌株不同生长时期发酵液的活性检测 |
4.2.4 菌株抗菌活性发酵条件的优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菌株B25-Ⅰ-1与B25-Ⅰ-3抗致病疫霉活性物质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检测 |
5.1.3 活性物质的浓缩 |
5.1.4 活性物质的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 |
5.1.5 活性物质对致病疫霉生防机制的研究 |
5.1.6 活性物质对马铃薯离体叶片的防病作用 |
5.1.7 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与鉴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检测 |
5.2.2 活性物质的浓缩 |
5.2.3 活性物质的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 |
5.2.4 活性物质对致病疫霉生防机制的研究 |
5.2.5 活性物质对马铃薯离体叶片的防病作用 |
5.2.6 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与鉴定 |
5.3 讨论 |
5.3.1 活性物质的稳定性 |
5.3.2 活性物质抗细菌与抗真菌的活性 |
5.3.3 活性物质对致病疫霉生防机制的研究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先导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植物抗病激活剂 |
1.1.1 植物抗病激活剂的概述 |
1.1.2 植物抗病激活剂的作用机制 |
1.1.3 植物抗病激活剂开发及发展现状 |
第二节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 |
1.2.1 Strobilurins类概述 |
1.2.2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
1.2.3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吗啉类杀菌剂 |
1.3.1 吗啉类杀菌剂概述 |
1.3.2 丙烯酰胺吗啉类杀菌剂的合成 |
1.3.3 吗啉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四节 三唑类杀菌剂 |
1.4.1 三唑类杀菌剂概述 |
1.4.2 三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
第五节 2,4-二氯苯基咪唑类抗菌剂 |
1.5.1 2,4-二氯苯基咪唑类杀菌剂概述 |
1.5.2 杀菌剂抑霉唑的合成 |
第六节 课题依据、目的、设计思想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异噻唑,噻二唑及噻唑类的Strobilurins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2.1.1 系列Ⅰ中间体的合成 |
2.1.2 系列Ⅰ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1.3 系列Ⅰ生物活性测定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2.2.1 系列Ⅰ合成部分 |
2.2.2 系列Ⅰ结构表征 |
2.2.3 系列Ⅰ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
2.2.4 系列Ⅰ的3D-QSAR模型 |
2.2.5 系列Ⅰ的分子对接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噻唑,噻二唑及噻唑类的丙烯酰胺吗啉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3.1.1 系列Ⅱ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1.2 系列Ⅱ生物活性测定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3.2.1 系列Ⅱ合成部分 |
3.2.2 系列Ⅱ结构表征 |
3.2.3 系列Ⅱ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
3.2.4 系列Ⅱ的构效关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异噻唑和噻二唑的三唑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4.1.1 系列Ⅲ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4.1.2 系列Ⅲ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4.2.1 系列Ⅲ合成部分 |
4.2.2 系列Ⅲ的结构分析 |
4.2.3 系列Ⅲ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
4.2.4 系列Ⅲ的构效关系讨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3,4-二氯异噻唑的咪唑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5.1.1 系列Ⅳ的分子对接 |
5.1.2 系列Ⅳ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5.1.3 系列Ⅳ的生物活性测定 |
5.1.4 作用机制研究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5.2.1 系列Ⅳ的分子对接 |
5.2.2 系列Ⅳ合成部分 |
5.2.3 系列Ⅳ的结构分析 |
5.2.4 系列Ⅳ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
5.2.5 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仪器和试剂 |
附录B 化合物结构一览表 |
作者简介 |
四、1988年和1989年国产小麦麦角污染水平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海嘉里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研究[D]. 王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D]. 杨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4]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5]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对甾醇脱甲基酶抑制剂(DMI)的抗药性及分子机理研究[D]. 杨永青. 内蒙古大学, 2020
- [6]我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冲击及贸易政策研究[D]. 龚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K酒业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D]. 王瑞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新中国前30年氮肥工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意义——基于氮物质平衡法的考察[J]. 房小捷. 学术研究, 2019(08)
- [9]内蒙古中部地区粘细菌分离及其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活性和成分研究[D]. 武志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10]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先导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来. 南开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