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粘结性差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代腾飞[1](2021)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及层间粘结性能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间脱粘和早期裂缝十分普遍,已影响到公路桥梁的正常使用。已有研究和实践主要将裂缝成因归结为干缩裂缝,对极早龄期的收缩裂缝及由此造成的层间脱粘重视不够。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以及实例应用等方法,研究了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与层间粘结性能提升措施。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裂缝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极早龄期的收缩和层间脱粘是桥面铺装层开裂的主要成因。(2)研究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收缩的来源构成,提出基于孔隙水饱和度的塑性收缩裂缝控制方法、基于水化反应程度的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和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温度梯度确定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供决策参考。(3)通过切槽方法控制结合界面粗糙度,采用沿结合面劈裂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切槽参数对层间粘结性能的影响,确认界面粗糙度是影响层间结合的主要因素,层间结合强度远低于完整混凝土的强度。建立主要切槽参数下粘结劈拉强度预测模型,供工程切槽处理效果评价参考。
陈国尧[2](2021)在《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是一种新型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以带横向凹槽及竖向孔洞的预制混凝土墙板为基本装配单元,具有易于生产、运输、安装便利等优点。本文采用试验、有限元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并对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进行了3片剪跨比为1.5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试件及1片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对比试件的拟静力试验,探究新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不同榫卯板构造、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对新型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刚度退化速率小于现浇剪力墙,累计耗能显着大于现浇剪力墙,延性系数均超过3.80,极限位移角大于1/60,满足规范要求。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破坏形态与现浇剪力墙不同,现浇剪力墙破坏区域集中于墙体根部,峰值荷载时墙体根部混凝土出现压溃现象;榫卯剪力墙墙体破坏区域主要集中于榫卯板横向凹槽底部及凸起部位根部,峰值荷载时墙体根部混凝土基本无压溃现象,且在峰值荷载后榫卯剪力墙中部竖缝形成两条通长裂缝,墙体进入墙柱组合体受力阶段,大大提升了榫卯剪力墙的变形性能。榫卯板纵向孔洞内缘与横向凹槽内侧平齐可延缓减少榫卯接缝的破坏,平齐试件产生裂缝更少,墙体根部混凝土压溃的面积及程度更小,纵向孔洞内缘与横向凹槽内侧是否平齐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影响不大。水平钢筋配筋率会影响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破坏程度,配筋率的提高会减小榫卯接缝在峰值荷载前的破坏程度,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大。(2)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及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接触受力属性的数值模型计算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有限元模型合理可靠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纵向孔洞尺寸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承载能力的影响较小,对接缝整体破坏程度影响显着,建议榫卯板纵向孔洞内缘与横向凹槽内侧平齐。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的提高,会提高墙体峰值承载力,对峰值位移角影响不大,延性在较高配筋率时表现较差,试件破坏提前;水平钢筋配筋率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不大;增加轴压比会提高试件的峰值承载力,但会降低试件的变形性能。(3)对影响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接缝抗剪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榫卯接缝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并与文献中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贺晓东[3](2021)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新旧界面抗剪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建筑的老龄化以及自然灾害造成混凝土建筑的损毁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为了缓解废弃混凝土对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造成的压力,可以采用废弃的混凝土对建筑进行加固和修复。目前,在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修复中,施工方常常根据工程经验对混凝土界面进行处理,从而修复损毁的混凝土建筑,但是在我国的北方寒冷地区依据工程经验修复的混凝土建筑很快出现了裂缝和剥落的情况,表明在冻融环境下依据工程经验对混凝土界面进行处理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因此,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新旧界面的剪切力学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针对常温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新旧界面的抗剪性能进行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常温下通过改变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界面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界面处理方式(切槽和涂抹界面剂),开展再生混凝土新旧界面的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界面的破坏荷载会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且每增大一个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级别,界面的破坏荷载值下降约10%;界面的破坏荷载会随着界面植筋率的增加而提高,且试件的整体性能也得到了显着的改善;界面的破坏荷载会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升而增大,且C40试件相对于C30试件破坏荷载提升约20%;改变混凝土试件的界面处理方式,混凝土界面切槽比混凝土界面凿毛的破坏荷载高,同时再生混凝土试件界面涂抹界面剂也可以有效的提高界面的破坏荷载,但是提高的幅度有限约3kN。(2)考虑冻融循环作用下通过改变混凝土试件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界面处理方式(切槽和涂抹界面剂),开展再生混凝土新旧界面的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混凝土试件界面的破坏荷载会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在冻融循环次数相同时,改变混凝土试件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界面的破坏荷载会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减小;改变混凝土试件的强度等级,界面的破坏荷载会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升而增大;改变混凝土试件的界面处理方式,界面的破坏荷载因涂抹了界面剂而有所增加,但是对界面的破坏荷载的提升很小。
吕世成[4](2021)在《缺陷铁路旧桥修复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旧桥从建成运营到现在,在外部环境、施工质量等众多条件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病害问题,从而从铁路旧桥发展成了缺陷铁路旧桥,在长时间伴随着病害作用的条件下,会对线路运营造成潜在危险。因此,对缺陷铁路旧桥的补强维修十分重要,而在铁路旧桥中使用的比较广泛的桥型为π形截面简支梁,所以对这种截面形式的梁体的病害特征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工作内容。在以往的铁路旧桥维护中,更多关注的是整桥的承载力情况及维护加固,而桥梁小构件(如内桥面板等)的承载力情况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小构件部位的病害同样对铁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对这些部位的病害分析及承载能力检算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西北地区某铁路局《铁路旧桥π形截面简支梁桥病害桥梁加固技术研究》为课题依托,以铁路π形梁为研究对象,对局部小构件病害成因、承载能力以及局部小构件的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剪切试验为主要内容,对桥梁结构加固维修进行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西北甘肃地区所覆盖管辖的铁路部分线路中的缺陷铁路旧桥π形截面简支梁进行了病害调查;总结了实地调查情况与桥检数据,从病害机理、典型病害特点、病害影响因素等方面重点分析了混凝土碳化与钢筋锈蚀两大病害;使用钢筋定位仪确定旧桥保护层厚度、使用钢筋锈蚀仪测定钢筋锈蚀性状。通过现场检测的试验数据表明保护层厚度与干湿交替环境都会加快钢筋锈蚀。(2)依据现行桥检规范,检算分析在正常状态与病害状态下,通过恒载、中-活荷载、重载,这三种布载情况对铁路旧桥π形截面简支梁内桥面板的承载储备能力。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内桥面板劣化后的界面受力状态,对π形截面简支梁桥面板的维修提出了安全维修界限。(3)采用室内试验静力加载的方法,对比植筋与非植筋的界面在不同混凝土标号、不同植筋根数、不同植筋规格、不同植筋率的情况下的修复效果。以植筋后的修复界面后的抗剪承载力作为评判指标,判断界面修复效果。通过试验数据提出标准试件新旧混凝土粘结结合面抗剪强度计算公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验证室内试验的准确性,找到试验偏差的原因。(4)讨论缺陷铁路旧桥π形截面简支梁内桥面板的修复方法,结合铁路旧桥补强修复特点,运用有限元建模的方式,分析无病害、劣化修复、与修复后状态下π形截面简支梁的受力情况。
刘新宇[5](2021)在《装配式混凝土梁板叠合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为了解决全预制结构整体性差和现浇结构模板消耗量大、施工工期长等问题,装配式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结构迅速发展。目前常用的梁边叠合板支座节点主要是带外伸钢筋的预制板、后浇混凝土层与梁整浇。板边出筋造成工厂生产效率低下、运输不便以及施工现场安装困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构件的推广应用,因此需要研发支座处不出筋的叠合板取代传统叠合板,解决在制作、施工、安装中的困难,规范叠合板在工厂标准化生产,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并且推动装配建筑快速发展。本文提出预制底板不出筋的梁板叠合(钢筋搭接)节点构造,并设计试件进行受力性能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共制作13个试件,其中6个受弯试件、4个面内受剪试件和3个面内受低周反复荷载试件,并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加载装置和加载方式进行试验。在受弯试验中,对比分析了试件的裂缝形态、破坏特征、荷载-挠度曲线、钢筋混凝土应变、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结果表明:预制底板不出筋的梁板叠合(钢筋搭接)节点相比现浇节点能有效改善裂缝发展形态和破坏位置,减少裂缝宽度,提高承载能力,并且具有较好的延性。同时考虑耦合作用,建立了短期刚度公式,该公式可以较好的反映试件的抗弯刚度。在面内受剪试验中,对比分析了试件的裂缝形态、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钢筋混凝土应变和承载能力,结果表明:预制底板不出筋的梁板叠合(钢筋搭接)节点可以增加试件的抗剪刚度,减小裂缝宽度,使裂缝分布更加均匀;钢筋搭接节点在承载力方面与直接伸入筋差别不大,具有良好的传递水平荷载的能力;基于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美国相关规范,获得面内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良好吻合,可为工程提供一定参考。在面内受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中,对比分析了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和能量耗散能力,结果表明:预制底板不出筋的梁板叠合(钢筋搭接)节点的性能在各方面均优于板边出筋节点,具有良好的传递地震荷载的能力。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预制底板不出筋的梁板叠合(钢筋搭接)节点数值模型,并将所得荷载-挠度曲线、破坏形态和试验所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有限元参考。
王昕[6](2020)在《空心板铰缝破坏机理及状态评估》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型桥梁在桥梁总数中所占比重较大,梁桥是中小型桥梁中重要组成部分,而铰缝损害又是这类桥梁发生破坏的重要原因。本文在查阅大量新旧混凝土结合面、铰缝结合面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室内模型试验与现场数据采集,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了空心板梁铰缝设置门型钢筋破坏机理及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1)制作模板,在室内浇筑8个铰缝模型,采用支座跨中加载模式开展破坏性试验。破坏性试验样本考虑混凝土强度、顶部抗剪钢筋、底部门型钢筋影响。试验过程中全过程采集铰缝底部的横向张开和竖向错位变形。对铰缝模型的破坏状态进行了描述,破坏性试验结果显示:铰缝的破坏为底部张开后,无明显破坏征兆的脆性破坏。试验结果同时显示:离加载位置较近的内侧铰缝更易破坏,并对该破坏现象开展了理论分析,揭示了铰缝的损伤破坏机理。(2)考虑铰缝顶部抗剪钢筋和底部门型钢筋,推导出极限状态下铰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将本文提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GB50010-2002、ACI318-08、AASHTO、CSA A23.3-04规范、已有文献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模型的计算值和试验测试值较为吻合。(3)考虑铰缝界面粘结单元,建立破坏性试验样本的精细化数值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有限元变形计算结果和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对比了试验样本和数值模型的破坏状态,同时揭示沿铰缝不同高度位置的滑移值和剪应力值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认为:铰缝顶部的剪应力较其余位置要大。(4)依托江苏新杨高速两座8m板梁桥,在板梁铰缝部位设置竖向和横向高精度位移计,采样频率500Hz,在高速公路车辆通行状态下,连续采集72小时,对测试数据进行数理统计,采用非参数假设检验方法,获得了样本的概率分布函数。基于概率分布统计特征值判别铰缝的服役安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车辆活载作用下,铰缝竖向变形并不显着。横向张开值较为明显,实际工程中建议采用铰缝底部横向张开量对铰缝安全状态进行评估。(5)建立了空间有限元精细化数值模型,基于数值模拟参数化分析结果,建立了铰缝部位等效弹性模量和铰缝底部张开值的关系,为板梁桥铰缝位置的安全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撑。进一步,考虑了在车辆活载作用下,梁高和跨径对铰缝的受力性能分析,提出了正常使用阶段铰缝使用限值的预测方法。
杨宁[7](2020)在《隧道管片冻结孔渗漏机理及止水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由研究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问题出发,结合ZEISS电子扫描电镜、压裂试验探究传统冻结孔封堵材料和冻结孔孔壁渗水通道的形成原因,然后从渗漏机理出发,提出3种不同的渗漏封堵配方,并进行相关的材料性能试验、模拟渗漏试验等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将成功的治理方案加以推广,进行现场的工业性试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传统封堵材料封堵水泥管片冻结孔时,冻结孔内壁和封堵材料由于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差异、现场复杂的施工环境、冻结孔孔壁的冷热交替和杂质干扰等原因使得交界面处空隙、气孔、微观裂缝等结构缺陷富集从而形成贯穿的渗水通道,实验室通过微观电镜扫描,发现界面处存在着明显的气孔和均匀的裂缝,裂缝宽度0.45-3.2μm。(2)试验通过在水泥砂浆中内掺HCSA膨胀剂和环氧树脂乳液配制改性水泥砂浆材料,并进行材料相关的基本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外加剂的加入对于减小材料收缩、提高材料抗渗性能具有显着效果。(3)试验选取双组份刚性环氧胶泥作为全新封堵材料和界面剂,与传统封堵材料相比,刚性环氧胶泥具有优异的粘结性和环境适应性,材料固化后与混凝土材料的粘结力可达到3-4Mpa,并且其柔性材质可对界面处混凝土的结构缺陷加以修补,使界面结构更加完善。(4)实验室进行模拟渗漏试验,利用传统封堵材料、改性水泥砂浆材料、刚性环氧胶泥及刚性环氧胶泥(界面剂)+传统封堵材料4种封堵方案模拟冻结孔的封堵,并在试块背部安装静水加压装置施加上0.33-0.36Mpa的静水压力,观察各组的渗水情况,结果传统封堵材料试验组和新型封堵配方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后0.5h、3.5h发生渗水情况,而刚性环氧胶泥全段封堵和用作界面剂的试验组,持续加压3个月时间均未发生渗漏现象。(5)进行刚性环氧胶泥全段封堵和用作界面剂的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显示,刚性环氧胶泥全段封堵试验组由于冻结孔壁的处理及工人操作水平的限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刚性环氧胶泥(界面剂)+传统封堵材料试验组依旧取得了与实验室相似的试验结果,并且其用做界面剂的情况下,能够节省约87.5%的材料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李元[8](2020)在《不同加载率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新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以及在既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修复中,经常存在混凝土在不同时间浇注的情况。这些不同龄期混凝土结合而形成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通常成为混凝土结构中的薄弱部位。由于在受剪状态下混凝土易开裂破坏,因此,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在受剪状态下的性能如何,是新、旧混凝土能否形成整体并共同承力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已有的研究都是针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静态力学性能的。混凝土结构在服役期间除承受静载作用,还可能会受到动载作用,如地震、爆炸、车辆或船舶碰撞等。为此,本文设计了95个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件。在准静载和动载下进行了斜剪试验。研究了应变率、结合面粗糙度、结合面龄期、结合面角度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破坏模式、斜剪强度、耗散能、准静态荷载-位移曲线、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和透射波波形的影响。试验后的试件呈现五种不同的破坏模式。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斜剪强度也随之增加。在动态加载中,耗散能同样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准静态试验中试件耗散能可以作为SHPB试验中的阈值。从准静态荷载-位移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结合面龄期的增加,试件的变形能力有明显的增强。此外,在应变率的影响下,由于结合面的存在,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在上升时存在着明显的过渡阶段。而在SHPB试验中,大致可将透射波波形分成四种类型。然后,利用ABAQUS建立了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件有限元模型。在根据试验结果验证所建立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破坏的机理。进而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应变率和结合面粗糙度变化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计算不同应变率和粗糙度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粘聚力和摩擦角的公式。
张涛[9](2019)在《在多因素影响下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增大截面法作为一种通用的混凝土加固技术,因其施工方便快捷性,其被广泛运用在在建建筑和旧建筑加固改造当中,然而增大截面法中往往会出现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研究,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处理方式、界面剂、新老混凝土本身强度等都会对新旧界面抗剪强度产生影响,而目前针对新老混凝土本身强度及混凝土老化效应对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受力性能研究还较少,并且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开展对混凝土老化对新旧混凝土粘结面性能影响研究,更能体现旧建筑物加固真实境况,提高加固的可靠性。本文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在冻融和氯盐侵蚀作用下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设计了不同混凝土材料加固及不同加固方位加固,分析各参数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性能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如下:(1)以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为新混凝土,考察了新老混凝土在不同混凝土材料加固下的粘结面抗剪强度。结果表明:侧面和底面加固条件下,自密实加固时极限抗剪强度分别比普通混凝土抗剪强度平均提高了 5.02%和9.21%。自密实混凝土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加固抗剪性能更好,底面加固更能体现自密实混凝土优越性。(2)介绍了植入钢筋和沟槽加固的作用机理,设计了不同加固方位下新老混凝土界面植筋加固和沟槽加固的抗剪实验,并采取了界面凿毛切槽、凿毛植筋两种粘接方式,结果表明:侧面加固、底面加固条件下,界面凿毛植筋试件极限抗剪强度比凿毛切槽试件平均提高了 21.97%、43.73%。界面采取植筋加固抗剪强度要远好于沟槽加固,底面加固下采用凿毛植筋涂刷界面剂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抗剪强度。(3)以冻融循环、氯盐侵蚀周期等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因素为变量,对4组Z形新老混凝土试件开展了粘结面抗剪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各因素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性能的影响。整理其他文献中新老混凝土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并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新老混凝土受不同因素影响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混凝土冻融和氯盐侵蚀后均会降低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效果,其老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损失是粘结面抗剪强度损失的主要原因,冻融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破坏程度相比氯盐侵蚀更大。粘结面凿毛植筋涂刷界面剂能较大地缓解老混凝土老化效应对新老混凝土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湛萌[10](2019)在《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的界面破坏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以及城镇化建设要求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节能复合墙板因其本身优良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本文所研究的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是新型装配式墙板的一种,具有安装施工方便、整体性好、工期短、造价低廉、节能、环保、保温隔热、轻质抗震等优点。因此,在装配式建筑中推行使用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结构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由混凝土浇筑的边框梁、边框柱与内部由泡沫混凝土浇筑的墙板在浇筑过程中存在二次浇筑界面,此界面是结构的一个薄弱环节,界面粘结质量对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的整体性能有关键的影响,而影响界面破坏机理的因素有混凝土强度、泡沫混凝土强度、界面粗糙度以及界面配筋情况等,对此本文利用试验的方法,设计了A、B、C三组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复合构件研究混凝土强度、泡沫混凝土强度、界面粗糙度、界面配筋情况对界面破坏机理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试件共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研究泡沫混凝土密度、界面粗糙率两个因素对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复合构件界面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B组研究混凝土强度、界面接触面积两个因素对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复合构件界面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C组是配有连接钢筋的情况下研究界面粘结力。2.通过观察和分析A组和B组试件的界面破坏形式,总结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复合构件的界面破坏规律。分析、处理A组和B组试件的试验数据,总结每个试件的初始化滑移粘结强度、极限粘结强度,特征值粘结强度。并使用Excel软件绘制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复合构件界面SP-曲线图、τ-S曲线图,得出各影响因素与复合构件界面特征值粘结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Origin9软件对A组试件的τ-S标准曲线进行多曲线拟合,得出不同泡沫混凝土密度下复合构件的界面粘结滑移本构方程。3.通过观察和分析C组试件的界面破坏形式,总结配有连接钢筋的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复合构件的界面破坏规律,对比A组和B组的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复合构件的破坏形式。分析、处理C组试件的试验数据,绘制C组各试件的SP-曲线图,并根据国内外优秀人员已得出的理论公式结合本试验提出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复合构件的界面力学公式。分析钢筋在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复合构件界面中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对比不同配筋率下复合构件的承载力。
二、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粘结性差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粘结性差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及层间粘结性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桥面铺装层相关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研究现状 |
1.2.3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层间粘结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损伤调查及病害分析 |
2.1 主要桥面铺装形式 |
2.2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调查 |
2.2.1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典型病害 |
2.2.2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及使用寿命统计 |
2.3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成因分析 |
2.3.1 桥梁结构形式 |
2.3.2 铺装层结构设计 |
2.3.3 铺装层早期裂缝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措施研究 |
3.1 塑性收缩变形及开裂控制 |
3.1.1 塑性收缩变形预估 |
3.1.2 塑性收缩开裂评价 |
3.2 温度收缩变形及开裂控制 |
3.3 干缩和化学减缩变形及开裂控制 |
3.4 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措施 |
3.4.1 防止塑性收缩开裂措施 |
3.4.2 防止温度收缩变形开裂措施 |
3.4.3 防止化学减缩变形开裂技术措施 |
3.5 桥面铺装层裂缝实例分析 |
3.5.1 工程概况 |
3.5.2 裂缝调查与检测 |
3.5.3 裂缝的类型 |
3.5.4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判断 |
3.5.5 裂缝的影响程度 |
3.5.6 裂缝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面铺装混凝土层间粘结性能提升措施研究 |
4.1 粘结性能提升措施分析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思路 |
4.2.2 试验原材料 |
4.2.3 试件制作 |
4.2.4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后浇混凝土强度影响 |
4.3.2 切槽法构造粗糙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4.3.3 切槽法构造粗糙度效果评价 |
4.3.4 主要切槽参数对粘结劈拉强度影响的显着性分析 |
4.4 主要切槽参数下劈拉性能数值模拟 |
4.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2 材料参数与本构关系 |
4.4.3 粘结面界面处理 |
4.4.4 边界约束条件建立与网格划分 |
4.4.5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切槽参数对粘结面劈拉强度影响预测模型 |
4.5.1 粘结劈拉强度神经网络模型 |
4.5.2 粘结劈拉强度多项式拟合模型 |
4.5.3 两种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水平接缝 |
1.2.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竖向接缝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件设计及制作 |
2.1.1 试件设计 |
2.1.2 试件制作 |
2.2 材性试验 |
2.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4 试验量测内容 |
2.5 试件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 |
2.5.1 试件CW-01 |
2.5.2 试件SPW-1 |
2.5.3 试件SPW-K |
2.5.4 试件SPW-H |
2.6 试验现象对比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试验结果分析 |
3.1 加载点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3.2 加载点水平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及承载力 |
3.3 延性分析 |
3.4 耗能能力 |
3.5 刚度退化 |
3.6 损伤指标 |
3.7 钢筋应变 |
3.7.1 水平分布筋钢筋应变 |
3.7.2 边缘构件纵筋应变 |
3.8 接缝相对变形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有限元分析 |
4.1 榫卯剪力墙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1 单元选择 |
4.1.2 材料属性定义 |
4.1.3 几何模型的建立、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4.1.4 结合面模拟 |
4.2 模型验证 |
4.2.1 荷载-位移曲线 |
4.2.2 破坏形态对比 |
4.3 参数扩展 |
4.3.1 纵向孔洞尺寸的确定 |
4.3.2 不同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的分析 |
4.3.3 不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的分析 |
4.3.4 不同轴压比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研究 |
5.1 竖向接缝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
5.2 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5.2.1 钢筋作用 |
5.2.2 混凝土作用 |
5.3 试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新旧界面抗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对废弃再生混凝土材料利用的研究 |
1.3.2 对混凝土新旧界面抗剪性能的研究现状 |
1.4 关于新旧混凝土的粘结机理研究分析 |
1.4.1 机械咬合作用 |
1.4.2 范德华力及化学反应作用 |
1.5 关于新旧混凝土薄弱层原因分析 |
1.5.1 新旧混凝土养护周期的影响 |
1.5.2 新旧混凝土界面粗糙度的影响 |
1.5.3 新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1.5.4 界面剂的影响 |
1.5.5 混凝土界面植筋的影响 |
1.5.6 新旧混凝土界面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影响 |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试验总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目的与原材料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件原材料的选用 |
2.3 试验配合比 |
2.3.1 旧混凝土配合比 |
2.3.2 新混凝土配合比 |
2.4 试验工况设计 |
2.4.1 试验分组 |
2.4.2 试验设计 |
2.5 试件制作 |
2.5.1 混凝土试件制作 |
2.5.2 界面处理 |
2.5.3 界面植筋 |
2.6 加载装置设计及加载过程 |
2.6.1 试验加载设备和装置 |
2.6.2 试验加载制度 |
2.6.3 试验观测内容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常温下再生混凝土新旧界面的抗剪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试验 |
3.2.1 钢筋和再生粗骨料 |
3.2.2 钻孔旧混凝土强度 |
3.3 试件试验现象及破坏形式 |
3.3.1 界面切槽未植筋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3.3.2 界面切槽植筋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3.3.3 界面切槽-涂抹隔离剂植筋试验现象及破坏形式 |
3.4 不同界面处理方式的新旧混凝土抗剪性能变化规律 |
3.4.1 切槽-凿毛处理结果分析 |
3.4.2 切槽涂抹-未涂抹界面剂处理结果分析 |
3.5 相同取代率下混凝土的抗剪性能变化规律 |
3.5.1 C30 不同植筋率下破坏荷载结果对比 |
3.5.2 C40 不同植筋率下破坏荷载结果对比 |
3.5.3 不同植筋率下试件破坏形式结果分析 |
3.6 相同植筋率下混凝土的抗剪性能变化规律 |
3.6.1 C30 不同取代率下破坏荷载结果对比 |
3.6.2 C40 不同取代率下破坏荷载结果对比 |
3.6.3 不同取代率下混凝土试件破坏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新旧界面的抗剪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方案 |
4.3 在冻融循环作用下试件力学性能结果分析 |
4.4 冻融循环作用下试件的破坏程度 |
4.4.1 C30 混凝土试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现象及破坏程度 |
4.4.2 C40 混凝土试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现象及破坏程度 |
4.5 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试件的抗剪性能变化规律 |
4.5.1 冻融循环 5 次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2 冻融循环 10 次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3 冻融循环 15 次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4 冻融循环 20 次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5 冻融循环 25 次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6 冻融循环 30 次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
4.6 相同取代率下界面处有无界面剂对试件的抗剪性能影响 |
4.6.1 取代率为30%时有无界面剂对试件抗剪性能的影响 |
4.6.2 取代率为50%时有无界面剂对试件抗剪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缺陷铁路旧桥修复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界面研究现状 |
1.3.1 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模型 |
1.3.2 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机理 |
1.3.3 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成果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缺陷铁路旧桥π形截面简支梁病害调查分析 |
2.1 引言 |
2.2 桥梁病害成因分析 |
2.2.1 混凝土碳化 |
2.2.2 钢筋 |
2.3 π形截面简支梁病害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铁路旧桥π形截面简支梁内桥面板检算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检算基本模型 |
3.3 内桥面板所受荷载统计 |
3.3.1 活载 |
3.3.2 恒载 |
3.3.3 荷载组合 |
3.4 材料及梁截面特性 |
3.4.1 材料 |
3.4.2 截面尺寸及特性 |
3.5 截面应力计算 |
3.5.1 计算依据 |
3.5.2 内桥面板的计算及分析 |
3.5.3 病害状态下内桥面板承载力分析 |
3.6 内桥面板有限元承载力分析 |
3.6.1 混凝土劣化模拟方法 |
3.6.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6.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新旧混凝土植筋界面剪切试验 |
4.1 新旧混凝土界面连接方法 |
4.1.1 影响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因素 |
4.1.2 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理连接的方法探讨 |
4.2 新旧混凝土植筋界面粘结抗剪试验方案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试验结果 |
4.2.3 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植筋抗剪试验结果分析 |
4.2.4 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承载力的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新旧混凝土植筋界面受力数值模拟 |
5.1 材料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的选定 |
5.1.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5.1.2 钢筋的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5.2 单元类型的选定 |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1 建模软件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择 |
5.3.2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5.4 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 |
5.4.1 混凝土应力计算结果 |
5.4.2 钢筋应力计算结果 |
5.5 有限元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缺陷铁路旧桥π形截面简支梁内桥面维修技术 |
6.1 引言 |
6.2 劣化铁路旧桥π形截面简支梁内桥面板的修复 |
6.3 劣化内桥面板修复的有限元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装配式混凝土梁板叠合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结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装配式梁板叠合节点试件设计及试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 |
2.2.1 受弯试件设计 |
2.2.2 面内受剪及面内受低周反复荷载试件设计 |
2.3 试件制作 |
2.4 材料选取 |
2.5 加载方案及测量内容 |
2.5.1 受弯性能试验及测量内容 |
2.5.2 面内受剪性能试验及测量内容 |
2.5.3 面内受低周反复荷载性能试验及测量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式梁板叠合节点受弯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裂缝形态及破坏特征 |
3.2.2 荷载-挠度曲线 |
3.2.3 钢筋应变分析 |
3.2.4 混凝土应变分析 |
3.3 受弯性能对比分析 |
3.3.1 承载能力对比分析 |
3.3.2 变形能力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梁板叠合节点面内受剪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裂缝形态与破坏特征 |
4.2.2 荷载-位移曲线 |
4.2.3 钢筋及混凝土应变分析 |
4.3 面内受剪性能对比分析 |
4.3.1 特征荷载及位移分析 |
4.3.2 面内受剪承载力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梁板叠合节点面内受低周反复荷载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裂缝形态与破坏特征 |
5.2.2 滞回曲线 |
5.2.3 骨架曲线 |
5.3 承载力及其变形分析 |
5.4 刚度退化 |
5.5 能量耗散能力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装配式梁板叠合节点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本构关系 |
6.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6.2.2 钢筋本构关系 |
6.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6.3.1 基本假定 |
6.3.2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6.3.3 模型接触设置 |
6.3.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法 |
6.4 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6.4.1 受弯性能分析 |
6.4.2 面内受剪性能分析 |
6.4.3 面内受低周反复荷载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空心板铰缝破坏机理及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 |
1.2.2 铰缝构造对性能的影响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空心板铰缝破坏性试验 |
2.1 模型试验目的 |
2.2 室内模型试验总体设计 |
2.2.1 试件尺寸构造 |
2.2.2 试件的混凝土材料 |
2.2.3 铰缝钢筋 |
2.3 模型试验梁制作 |
2.4 静载试验 |
2.4.1 试验加载装置 |
2.4.2 试验测点布置 |
2.4.3 试验加载程序 |
2.5 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破坏面位置 |
2.5.2 破坏模式分析 |
2.5.3 变形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铰缝计算方法 |
3.1 铰缝抗剪强度 |
3.2 相关文献对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规定 |
3.3 顶部设置钢筋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推导 |
3.3.1 仅考虑混凝土时抗剪强度 |
3.3.2 仅考虑铰缝顶部设置钢筋时抗剪强度 |
3.3.3 同时考虑混凝土与铰缝顶部钢筋抗剪强度 |
3.4 顶部设置钢筋承载能力计算公式验证 |
3.5 底部门型钢筋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验证 |
3.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界面受力性能影响参数分析 |
3.6.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6.2 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板梁桥铰缝正常使用阶段状态评估方法 |
4.1 引言 |
4.2 背景桥梁介绍 |
4.3 铰缝位移测试方案 |
4.4 铰缝位移的概率统计模型 |
4.4.1 测试结果分析 |
4.4.2 概率统计模型 |
4.5 数值模拟建模 |
4.6 铰缝混凝土弹性模量折减系数 |
4.6.1 横向张开量数值分析结果 |
4.6.2 铰缝混凝土弹性模量折减系数 |
4.7 正常使用阶段铰缝张开预测值 |
4.7.1 梁高折减系数 |
4.7.2 跨径折减系数 |
4.7.3 正常使用阶段铰缝张开量预测值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隧道管片冻结孔渗漏机理及止水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新旧混凝土界面概述 |
1.3 新旧混凝土界面研究现状 |
1.3.1 新旧混凝土界面微观结构分析 |
1.3.2 新旧混凝土粘结宏观力学性能 |
1.3.3 旧混凝土表面处理方式 |
1.3.4 粗糙度的评定 |
1.3.5 界面剂的种类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创新性 |
1.4.1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2 本课题创新性 |
2 隧道管片冻结孔渗漏机理研究 |
2.1 新旧混凝土粘结面性能研究 |
2.1.1 模型建立 |
2.1.2 新旧混凝土粘结力的形成 |
2.1.3 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较差原因分析 |
2.2 新旧混凝土粘结与冻结孔封堵的区别与联系 |
2.2.1 材料 |
2.2.2 施工工艺 |
2.3 冻结孔封堵渗漏的原因分析 |
2.4 冻结孔封堵材料-冻结孔微观结构观察 |
2.5 本章小结 |
3 改性水泥砂浆配方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
3.1 外加剂的选择 |
3.2 试验原材料 |
3.3 试验方案 |
3.4 试验方法 |
3.4.1 试验制备 |
3.4.2 试件养护 |
3.4.3 测试方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膨胀剂掺量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2 膨胀剂、环氧树脂掺量对水泥砂浆收缩的影响 |
3.5.3 膨胀剂、环氧树脂掺量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4 电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新型封堵材料配方及新工艺的模拟试验 |
4.1 隧道水泥管片的模拟 |
4.1.1 混凝土配制原材料 |
4.1.2 混凝土设计配合比 |
4.2 隧道管片冻结孔模拟 |
4.3 封堵材料的选取 |
4.3.1 微膨胀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
4.3.2 改性水泥砂浆配方 |
4.3.3 双组份刚性环氧胶泥 |
4.3.4 双组份刚性环氧胶泥+传统封堵材料 |
4.4 隧道管片冻结孔模拟封堵试验 |
4.5 静水压力的模拟施加 |
4.6 试验结果分析 |
4.6.1 试验结果 |
4.6.2 压裂试验 |
4.6.3 交界面处微观电镜扫描 |
4.6.4 X射线衍射试验 |
4.7 本章小结 |
5 冻结孔封堵施工工艺及现场的工业性试验 |
5.1 冻结孔封堵施工工艺 |
5.1.1 冻结孔的选择 |
5.1.2 冻结孔的前期处理 |
5.1.3 冻结孔的封堵过程 |
5.1.4 已完成封堵冻结孔的保护 |
5.2 上海14.4 标嘉怡路站~曹安公路站区间联络通道工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地层条件与地面环境 |
5.2.3 试验冻结孔的选择 |
5.2.4 现场工业性试验 |
5.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杭州SG5-15 标南星桥站~江南大道站区间联络通道工程 |
5.3.1 工程概况 |
5.3.2 地层条件与地面环境 |
5.3.3 试验孔位选择 |
5.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不同加载率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薄弱机理 |
1.3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剪切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1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剪切性能的试验研究 |
1.3.2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剪切性能的有限元模拟研究 |
1.4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动态剪切性能研究的必要性 |
1.5 已有研究中的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不同加载率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验研究 |
2.1 试验概况 |
2.1.1 试验设计 |
2.1.2 材料特性 |
2.1.3 试件制作与加工 |
2.2 试验装置和加载过程 |
2.3 SHPB实验原理 |
2.4 SHPB试验的应力平衡 |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1 破坏模式 |
2.5.2 准静态荷载-变形曲线 |
2.5.3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
2.5.4 斜剪强度 |
2.5.5 试件耗散能 |
2.5.6 SHPB试验中的透射波 |
2.5.7 结合面粘聚力和摩擦角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加载率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性能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1.1 加载装置 |
3.1.2 新、旧混凝土基体 |
3.1.3 混凝土材料的动力提高系数 |
3.1.4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滑移 |
3.1.5 有限元模型的接触、边界条件和加载 |
3.1.6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 |
3.1.7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3.2 对试验中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破坏机理的进一步分析 |
3.3 参数分析 |
3.3.1 粗糙度影响 |
3.3.2 应变率影响 |
3.4 不同应变率和粗糙度下结合面粘聚力和摩擦角的计算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在多因素影响下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处理方式 |
1.2.2 混凝土中氯盐侵蚀 |
1.2.3 混凝土冻融损伤 |
1.2.4 混凝土氯化和冻融试验方法 |
1.2.5 新老混凝土粘结机理 |
1.2.6 新老混凝土粘结面薄弱环节研究 |
1.2.7 其它有关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抗剪性能试验 |
2.1 试验概况 |
2.1.1 实验设计 |
2.1.2 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及性能 |
2.1.3 混凝土老化处理 |
2.1.4 混凝土结合面处理 |
2.1.5 试件制作 |
2.2 试验过程 |
2.3 剪切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老混凝土抗剪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1 不同加固方位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2 不同粘结面处理方式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3 不同材料加固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4 混凝土老化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5 混凝土强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6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3.6.1 切槽与植筋试件 |
3.6.2 不同加固材料 |
3.6.3 不同加固方位 |
3.6.4 不同混凝土标号 |
3.6.5 冻融和氯离子侵蚀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老混凝土极限抗剪承载力计算 |
4.1 切槽加固试件抗剪计算公式 |
4.2 植筋加固试件抗剪计算公式 |
4.3 不同因素对抗剪强度的影响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的界面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泡沫混凝土的特点 |
1.1.2 泡沫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1.3 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其界面的特点 |
1.1.4 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其界面粘结滑移的研究现状 |
1.1.5 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界面粘结滑移研究目的 |
1.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合构件界面粘结滑移的理论分析 |
2.1 复合构件交界面粘结机理分析 |
2.1.1 复合构件界面区的组成 |
2.1.2 复合构件界面区的结构 |
2.1.3 复合构件界面区受力分析 |
2.2 复合构件界面粘结滑移的状态下界面受力 |
2.3 影响复合构件界面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 |
2.4 复合构件界面粘结滑移试验研究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构件界面粘结滑移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验方案设计 |
3.1.2 试验试件设计 |
3.1.3 加载方案设计 |
3.2 试件制作 |
3.2.1 模具制作 |
3.2.2 混凝土浇筑与界面凿毛处理 |
3.2.3 泡沫混凝土浇筑 |
3.2.4 应变片粘贴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试件破坏形态分析 |
3.3.2 试验实测数据 |
3.4 粘结滑移影响因素分析 |
3.4.1 A组构件泡沫混凝土密度对界面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 |
3.4.2 A组构件粗糙率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 |
3.4.3 B组构件混凝土强度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 |
3.4.4 B组构件接触面积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 |
3.5 粘结滑移本构方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构件界面有连接钢筋措施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1.1 试验方案设计 |
4.1.2 试验试件设计 |
4.2 试件制作 |
4.2.1 模具制作 |
4.2.2 泡沫混凝土浇筑与界面凿毛处理 |
4.2.3 应变片粘贴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试件破坏形态分析 |
4.3.2 试验实测数据 |
4.4 连接钢筋措施的试验结果分析 |
4.4.1 有连接钢筋复合构件界面粘结机理分析 |
4.4.2 连接钢筋有效作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粘结性差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及层间粘结性能提升研究[D]. 代腾飞. 广西大学, 2021(12)
- [2]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陈国尧.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新旧界面抗剪性能研究[D]. 贺晓东. 西京学院, 2021(12)
- [4]缺陷铁路旧桥修复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技术研究[D]. 吕世成.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装配式混凝土梁板叠合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 刘新宇.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6]空心板铰缝破坏机理及状态评估[D]. 王昕.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 [7]隧道管片冻结孔渗漏机理及止水工艺研究[D]. 杨宁.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12)
- [8]不同加载率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性能研究[D]. 李元.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在多因素影响下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试验研究[D]. 张涛.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的界面破坏机理研究[D]. 湛萌.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