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住宅建筑及建筑材料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胡占芳[1](2018)在《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自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近代化历程中,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针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展开的系列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笔者在查阅大量翔实历史文献资料和对现存近代住宅实地调研踏勘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准确地考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区)的发展特征。笔者在研究中翔实地考察每一历史阶段内住宅建筑本体特征、住宅区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住宅制度与规章策略等,并以住宅建筑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主线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发展演进形成整体性认识,即南京近代城市住宅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论文主体内容共由七个章节组成,各章节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其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第二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第三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第一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由第一章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第二章南京近代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两个章节组成;第二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等四个章节组成,分别是针对1840-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和1945-1949年等四个历史时段内近代城市住宅规划建设与发展变化的综合考察;第三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由第七章节构成。
施瑛[2](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指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王玉[3](2016)在《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文中认为建筑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造成沉重的环境负担为代价的,据统计:建筑活动使用了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预计2030年建筑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将占全社会排放量的25%。因此,建筑业的低碳减排迫在眉睫。而作为在改变生产方式上具有革新意义的技术创新——工业化生产方式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建筑工业化已然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然而,由于真正基于市场环境的、相对深入的工业化建筑实践才刚刚起步,因此有针对性地相关节能减排研究还不充分甚至空白。在此背景下,针对工业化建筑的碳排放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工业化建筑发展及其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碳排放基础研究、建筑碳排放研究、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低碳建筑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碳排放现状展开研究;其中,碳排放基础研究包括碳排放政策、标准、相关评估法,能源碳排放因子,建材、设备碳排放因子以及碳排放计算软件;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包括生命周期划分和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通过以上背景研究整理现有问题,并提出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针对本文的研究目标,从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和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两部分展开;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以及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而第二部分对传统建造方式下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汇总,构建碳排放时空矩阵核算模型,对碳排放来源进行盘查,明确各阶段碳排放测算方法和测算清单,汇总碳排放数据来源及减碳措施;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的建筑碳排放进行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整理。在对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碳排放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对比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区别,结合工业化预制装配模式的特点;通过确定目标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四个方面建立一套基于全流程控制的、系统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之后具体分两部分展开:碳排放核算模型和分析评估;碳排放核算模型包括基础数据库框架、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数据信息库以及各阶段的计算方法,并重新划分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分析评估针对具体碳源、影响因素提出关于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减碳措施。最后部分以轻型建造系统为例,对轻型可移动铝合金住宅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实证分析,包括碳排放核算、影响评价(LCIA)和针对具体碳源的低碳设计,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轻型建筑系统的低碳建筑碳排放评价指南及核算表格系统。本文构建了全新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实现了低碳建筑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和可操作化,不仅为轻型工业化预制装配住宅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也将为我国其他低碳建筑的健康、迅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叶青[4](2016)在《绿色建筑GPR-CN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中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整合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对能源、资源日益扩大的需求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随着人们对城市问题的深入反思,“可持续”、“绿色”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建筑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构建绿色生态街区、深化绿色城市等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内源性及建筑评价的外源性进行深入探究,并按照问题探源——分析提炼——方法引入——研究解决——实例论证的逻辑方式,期以将二者结合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问题探源,首先在分析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等各类相关定义的基础上,抽象出本研究对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内涵和基本特征总结,并通过对已经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签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现有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整合提升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共性研究和特性研究(分析提炼)。以国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英国BREEAM、美国LEED、SBTool、日本CASBEE、荷兰GPR Gebouw以及新老版本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研究对象,叙述各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数学模型、指标选项、指标基准、权重系统、评价方法等,提炼出典型评价体系共有的准则层指标以及子准则层指标,同时得出不同评价体系的特点和不足,并分析各评价体系在中国的适应性,为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的建立提供案例基础。第三部分为评价模型构建研究,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影响建筑生存和发展各类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和相关性提炼,将荷兰GPR评价体系中部分先进理论方法引入建筑评价,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立足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及综合性,融合具体指标项的全面性及代表性,搭建绿色建筑评价数学模型,创建了适合于中国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版,为绿色建筑评价构建科学操作平台。第四部分为实例引证,深入阐述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的应用方法,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建设项目为例对评价工具进行实践检验。即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将评价体系应用到具体的绿色建筑案例评价中,收集基础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论证GPR-CN评价工具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并为进一步优化GPR-CN评价体系提供反馈信息。
干申启[5](2019)在《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发展重点已发生转移扩大,从预制装配化、设计标准化、部品化建造等基础建设性方面扩大至信息化管理、建筑长寿化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由此,工业化住宅建筑的维护更新对于住宅产业化发展已越发凸显其重要意义,其不仅应成为工业化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会成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理念的较高层面追求。论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住宅建筑维护更新领域发展的一般概况,对西方早期工业化住宅的一些优秀更新案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论文对我国居住区更新改造的“有机更新”理论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现阶段我国住宅类建筑包括早期采用工业化手法建造的板式住宅更新改造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理念性建议。论文通过对《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工业化住宅产品可维护更新这一命题,还从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通过论证研究,论文提出建立工业化住宅设计、制造、装配、维护更新全生命周期和性能保障的产业链框架理念。这正是本文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必将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论文采用分析归纳方法对大量优秀SI住宅案例的可维护更新性质及其技术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归纳性提出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设计方法。论文根据笔者所在工作室先后建造的三个实际案例,着重研究各自其构件的连接构造技术和集成化装配技术,案例项目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分层级表系统、协同设计与协同建造技术、构件法协同设计以及新型工法装备系统,对全部构件进行集成化管理,形成了功能性的构件组大构件单元,实现了可逆的构件连接和集成化装配。通过研究,建立了可逆的构件连接构造技术和针对既有建筑构件易维护更新的关键技术系统,为工业化住宅产品日后维护更新的产业化运作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论文将BIM技术应用于工业化住宅的维护更新领域,将协同设计、计算机编码技术及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统一于BIM信息化模型框架内,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系统。目前以该技术应用系统为依托建立的监督管理平台现已初步投入使用,并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全文共160,000余字,图表共120余幅
牛禹潼[6](2020)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北方地区乡村住宅应用可行性探究 ——以济南市莱芜高新区长安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国在2018年推出“美丽乡村”计划推行乡村建设。近年来,社会发展飞速随之而来的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更多的农民不满足于原有住房的质量和功能,同时随着乡村建设提上日程,各个乡村对于村民住房的数量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砖混结构在我国乡村普及甚广,但是这种建筑结构在建造过程中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与破坏,由于建筑工期过长会很大程度上打乱村民的生活节奏,增加更多的非建筑施工支出成本。因此,在实践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为了在提高农村住宅的规划整治效率效率的同时满足村民对建筑品质的要求,需要与现阶段乡村更加契合的系统化体系化的施工建造体系。在如此大背景下,本文首先调查研究了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目前的发展现状,对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技术及建筑体系在我国实施发展的定位给予判断分析。同时着眼于我国乡村住宅发展现状,结合时事政策提出乡村住宅工业化的必要性。根据我国北方乡村的自然条件和实际需求对现有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各项属性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得到适合于我国北方乡村的装配式建筑体系为轻钢框架结构体系,并对系统材料进行优化分析以求与北方乡村更加契合。随后把该体系与传统砖混结构建筑体系的施工方式进行比对研究,分析得出该系统与我国北方地区乡村住宅的匹配度。最后,结合实际情况,着眼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高新区鹏泉街道长安村,根据相关政策提出对村庄整体整治规划意向以及住宅整治规划意向。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及调研表格数据统计,总结得出村民对于现状住宅的满意度以及其对新建住宅的各项期望。随后根据村民的意愿得出大多数村民所期望的住宅特点,提出村庄住宅整治意向。通过传统建筑方式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建筑造价,建筑工期,人力成本等各方面的数据模拟分析,总结其在长安村中推行的优劣势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推动、系统优势、长安村的典型性三个方面对该系统在乡村中推行进行普适性分析,最后提出我国乡村住宅建筑工业化策略为美丽乡村建设埋下基石。本文首先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出发,总结筛选出了适用于我国乡村的建筑体系;其次,对山东地区的传统农宅进行了细致的调研,总结了当地传统农宅在建筑品质与建造模式等方面的普遍问题,同时根据对长安村村民的调研采访对村民意愿进行了分析整理,然后,在施工方式、建筑质量、建筑成本、建筑工期等方面对传统建筑结构与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了对比参照与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对已建成的农村砖混结构自建房和轻钢框架预制轻质ALC板材建筑进行信息收集整理,通过控制变量法,计算分析建造相同建筑面积的农村住宅在建筑质量、建筑成本、建筑工期、人工支出等各方面的差异。通过总结数据及普适性分析得到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在长安村推行是可行的,并根据长安村村庄住宅现状及整治难点的典型性和广泛性,得出在我国北方地区乡村推行是可行的结论,并针对相关推行阻力及困难提出了解决方案。
张琼[7](2019)在《面向品质提升的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近几十年高速城市化推进带来了城市住宅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大批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区建筑功能品质严重滞后于时代需求,面临严峻的品质提升挑战。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综合的过程,既包含多学科多专业的参与协作,又需要结合实态和目标的科学方法。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既有住区建筑系统性强的品质提升是从前期调查、诊断评估、到方案决策、实施、以及后期跟进的完整流程,其中,前期研究的实态调查与评估尤为重要,在实践发展中形成了住区建筑改造前评估与策划的专门研究领域。我国既有住区建筑量大面广,住宅品质提升事业任重道远。“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政策、科技项目、示范工程等支持下,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规模较大的旧住区改造工作,在政策、技术、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然而,我国目前大规模的改造活动仍然是简易诊断和粗放维修的模式,经调查发现:1)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实态复杂,基础信息缺失严重,缺乏系统整合信息的途径与方法;2)改造前诊断评估缺乏实态数据指导,评估目标和操作简易盲目;3)评估方法缺乏科学规范的流程指导,改造评估缺失严重。另外,我国近些年在建筑行业前策划的研究领域,也同样指出了缺少前期实态与评估研究导致的缺乏设计依据问题,认为前期研究应该作为建筑师基本职业技能。因此,面向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科学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亟待构建适合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的“前评估”体系,本文提出了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首先,对既有住区建筑评估相关理论、国内外典型评估方法进行梳理和比较,论述了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前评估研究,是建立实态与评估的有效对应和关联体系。其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式的调研采集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信息,确立了实态构成要素,引入层级化的方法,建立了既有住区建筑层级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从评估项适应性、评估条件整合性、评估流程操作性三个方面进行实态与评估相结合的体系化建构,即:通过典型标准体系与实态要素的多方面对照分析,建立了适应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实态的评估项体系;发现复杂实态的层级联系,建立了评估项、评估条件与层级化的关联属性,形成以层级为基础的评估条件数据整合;借助信息化工具,构建实态评估的辅助知识库平台,促进科学规范的流程指导和应用。本文是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过程中前期阶段的基础研究,着眼于以实态调查为基础的、结合实态与评估的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科学流程建构,扩充和完善了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的实践方法和理论基础,为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精细化、科学化、体系化发展提供参考。
蔡天然[8](2016)在《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一直以来在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建筑活动,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营造,对于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伴随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居住品质,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然而,国内传统粗放的建筑方式已经不能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住宅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必须从观念和技术上予以革新,当下我国的住宅产业已经到了转型与升级的关键与必要时期,工业化的住宅建造模式已然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新型的工业化住宅建造方式不仅仅是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上的进步,也是人类所倡导的绿色营建技术的体现,更是住宅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整理、实地调研的方法,梳理了国内外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历程,总结各时期发展的特点,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了解其先进的建造体系与设计方法,对比分析得出国内外在住宅工业化发展上存在的差距。再采用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标准化与模块化的设计原理,以具有现时发展意义的套内关键部品——整体厨房与卫生间为代表,进行了模块设计方法的研究与设计;对适应本土发展的CSI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的起源、内涵、特点以及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合成功的CSI住宅项目实践,探索今后国内的住宅工业化发展策略,最终获得指导住宅产业实现绿色营建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设计启示。论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以时间进程为线索,梳理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通过各时期典型项目案例的研究总结出工业化发展各阶段的特点与规律;其次,以同样的方法,整理国内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过程,结合现阶段工业化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国内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对比国外,总结差距与不足,并提出影响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再次,作为发展工业化的核心环节,展开对标准体系与模块设计方法的研究,以套内关键部品为例,着重探讨了整体厨房与整体卫生间的模块设计原理与设计实践;然后,落实到国内的住宅产业现状,找到适应本土发展的CSI工业化住宅体系,研究其原理、特点与方法,结合实践案例,体会CSI住宅体系在生产过程上的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国内未来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相关策略与设计启示;最后,从两方面得出结论,提出走住宅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必要性以及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可行性,坚持以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理念,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张翩翩[9](2018)在《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发展中的探索》文中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的科学与技术和战争与灾难引发的住房需求推动了装配式建筑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时至今日,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形成了成熟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反观国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城镇化战略的加速推进,迫切需要通过发展装配式建筑来革新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目前,我国正积极学习借鉴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经验并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大城市中的应用。同时,乡村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需通过发展装配式建筑来解决乡村住宅建设数量巨大,住宅质量差的问题,如今中央也已经明确了在乡村发展装配式建筑。针对以上背景,首先,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概况,归纳了各个国家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异同点,为我国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建议。其次,对装配式木结构体系,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而又全面的介绍。紧接着,通过对三种结构形式的对比及我国当前发展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方针政策,探讨了在目前中国现有住宅建筑建造体系条件下,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发展方向的选择。同时着眼于我国乡村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乡村住宅的实际状况和乡村住宅建设的现实条件,对适合应用于我国乡村的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进行综合地比较分析,筛选并提出了适合在乡村应用的轻钢框架结构体系。最后,将轻钢框架结构体系用于浦江县新光村的新建民宅设计实践,实例论证该体系在乡村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希望能为今后的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张泽豪[10](2020)在《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西安市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的城市发展速度大幅提升,民众对于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在人们享受大城市智慧生活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面对这些需求与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的途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与解决,高层住宅建筑与立体绿化的结合就是其中一种途径。本文通过对建筑立体绿化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查阅,对先验经典案例的分析解读,以及对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并梳理了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1)生态及社会效应不显着;(2)对人工养护依赖性大;(3)空间体验不佳;(4)植物状态不佳。继而从功能、空间、构件三个由大到小、逐一递进的层面分析了现状问题的成因。根据现状问题成因并结合西安市住宅建筑朝向、结构类型、屋顶类型几方面特点与要求的分析,对功能、空间、构件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解决与回应。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以及人类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的一般要求综合考量,遵从立体绿化与建筑互利共生的原则,并以需求为导向,以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需求及人类使用者需求为出发点,反推出适合建筑立体绿化发展的建筑体块、空间、构件的设计策略:(1)建筑体块设计时应预留能容纳多种类型立体绿化的空间;(2)应根据类型需求匹配围合方式与视线通廊;(3)与建筑构件结合的、逐级串联的雨水利用收集系统的介入;(4)屋顶、阳台、屋面电梯间、种植槽等构件的设计优化;(5)适合各类型的建筑立体绿化的植物配植建议等。共同组成了符合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较完整且系统化的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理论研究策略能够在推进理想人居环境新模式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方法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日本住宅建筑及建筑材料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住宅建筑及建筑材料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以往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中国近现代住宅的相关研究 |
三、南京近代城市住宅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一、历史时期的界定 |
二、研究空间的界定 |
三、研究对象——南京近代城市住宅与居住形态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史料搜集与文献研究 |
二、实物调查与测绘 |
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 |
第四节 学术取向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一章 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产生的契机——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 |
一、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二、南京近代市政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发展 |
四、近代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市民居住生活形态的变革 |
一、社会结构的变革 |
二、生活方式的变迁 |
三、文化特征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 |
一、城市改良运动 |
二、都市分区制度 |
三、田园城市思想 |
第二节 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图景 |
一、《北城区发展计划》和《南京市政计划》中的住宅区 |
二、《首都大计划》中的住宅区 |
三、《首都计划》中的住宅区 |
四、《首都计划的调整计划》中的住宅区 |
五、《南京城都市计划要纲》和《南京都市计划大纲》中的住宅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肇始: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萌芽期(1840-1927)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出现 |
一、明清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形态 |
二、南京近代住宅的出现及推动性因素 |
三、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 |
第三节 天保里、天光里、天祥里:一个天主教会筑建的里弄式住区 |
一、天字号住区与天主教 |
二、天字号住区与下关商埠区 |
三、天字号住区的规划与建设 |
四、天字号住区的建筑形态与居住空间形态 |
五、天字号住宅建筑群在早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意义 |
第四节 华兴村(华侨村):一个华侨筹资自建的西式住区 |
一、华兴村概况 |
二、华兴村出现的社会背景 |
三、华兴村的选址 |
四、华兴村的规划建设与居住空间形态的形成 |
五、华兴村在南京近代早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兴盛: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重要时期(1927-1937) |
第一节 南京城的社会状况和住房需求 |
一、政权变更 |
二、城市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 政府推行的住区规划与住宅策略 |
一、政府推行的城市规划与住区规划 |
二、政府实施的住宅策略 |
第三节 近代城市住宅的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一、近代城市住宅的营建特征 |
二、近代住宅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形态 |
第四节 多种渠道的城市住宅供给 |
一、政府主导的高级住宅区建设 |
二、住宅房地产业的住宅开发 |
三、企事业单位的住宅建设 |
四、个人住宅建设活动 |
第五节 多样化的城市住宅类型 |
一、独立式住宅的规模化建造 |
二、毗连式住宅的出现与建造 |
三、联排式住宅的规模化建造 |
四、公寓式住宅的出现与建造 |
第六节 政府介入建造的平民住宅 |
一、平民住宅区的规划与实际建造 |
二、棚户住宅区的规划与实际建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式微: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停滞(1937-1945) |
第一节 战争对城市的破坏与居住状况恶化 |
一、城市破坏 |
二、城市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 战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概况 |
一、居住区与住宅建筑的破坏 |
二、原有住宅区规划的后续设计 |
三、住宅的日式化改造 |
第三节 原有住宅区规划的后续设计 |
一、清凉山公园住宅区 |
二、新住宅区第二、三住宅区 |
第四节 住宅的日式化改造 |
一、住宅日式化改造概述 |
二、住宅改造后的居住空间构成 |
三、住宅日式化改造对近代城市住宅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修复和再建: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恢复(1945-1949) |
第一节 抗战后城市重建与住宅问题 |
一、战后城市重建 |
二、战后城市住宅问题 |
第二节 抗战后的住区规划与住宅策略 |
一、战后的都市计划与住区规划 |
二、政府应对房荒的住宅政策 |
第三节 百废待兴:战后城市住宅的实际建造 |
一、战后住宅的营建特征 |
二、战后住宅的城市空间分布形态 |
第四节 独立式小住宅的再造 |
一、独立式小住宅的建造概况:经济合用、现代 |
二、建筑师自宅:杨廷宝住宅、童寯住宅 |
三、现代住宅的阐释者:延晖馆、宋子文住宅 |
第五节 集合住宅的设计与建造 |
一、集合住宅建造概述 |
二、集合住宅的典范:公教新村 |
三、现代式公寓:美军顾问团公寓AB大楼 |
第六节 政府公营住宅:平民住宅的规划与建设 |
一、平民住宅的再设计 |
二、住宅区的再规划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的机制、规律及启示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的机制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
第三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近代书籍期刊文献 |
地方史志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南京近代城市影像与地图资料 |
档案文献及近代报刊 |
图表目录与来源 |
绪论 |
第一章 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图景 |
第三章 肇始:南京近代住宅的萌芽(1840-1927) |
第四章 兴盛:南京近代住宅发展的重要时期(1927-1937) |
第五章 式微:南京近代住宅的停滞(1937-1945) |
第六章 修复和再建:南京近代住宅的恢复(1945-1949) |
第七章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机制、规律及启示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产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潜力 |
1.1.2 建筑工业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
1.2 工业化建筑发展及其碳排放现状研究 |
1.2.1 工业化建筑发展回顾及现状 |
1.2.2 工业化建筑碳排放现状研究 |
1.3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现状 |
1.3.1 碳排放基础研究 |
1.3.1.1 碳排放政策、标准、相关评估法 |
1.3.1.2 能源碳排放因子 |
1.3.1.3 建材、设备碳排放因子 |
1.3.1.4 碳排放计算软件 |
1.3.2 建筑(住宅、公建)碳排放研究 |
1.3.2.1 住宅 |
1.3.2.2 公建 |
1.3.3 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 |
1.3.3.1 碳排放生命周期划分 |
1.3.3.2 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 |
1.3.3.3 建筑碳排放核算 |
1.3.4 低碳建筑评价 |
1.3.5 问题整理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意义 |
1.7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建筑碳排放研究 |
2.1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2.1.1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概念和特点 |
2.1.2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框架(SETAC/ISO) |
2.1.3 全生命周期评价步骤与方法 |
2.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 |
2.2.1 建筑碳排放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必要性 |
2.2.2 建筑生命周期划分 |
2.2.3 建筑碳排放测算基本方法 |
2.2.4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框架 |
2.2.4.1 核算系统边界 |
2.2.4.2 评价功能单位 |
2.2.4.3 清单分析 |
2.3 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 |
2.3.1 建筑碳排放的CO_2当量计算方法 |
2.3.2 能源碳排放因子 |
2.3.2.1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碳排放因子 |
2.3.2.2 电力碳排放因子 |
2.3.2.3 化石、电力碳排放因子选择方法 |
2.3.2.4 蒸汽、热水的碳排放因子 |
2.3.2.5 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
2.3.3 建材碳排放因子 |
2.3.3.1 建材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
2.3.3.2 部分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第三章 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
3.1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时空矩阵模型 |
3.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 |
3.2.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
3.2.2 建筑施工阶段 |
3.2.3 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 |
3.2.4 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 |
3.2.5 小结: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汇总 |
3.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数据来源 |
3.4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减碳措施 |
3.4.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
3.4.2 建筑施工阶段 |
3.4.3 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 |
3.4.4 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 |
3.5 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建筑碳排放分析评价 |
3.6 传统建造方式建筑碳排放模型问题整理 |
问题一:准确性 |
问题二:透明性 |
问题三:可操作性 |
第四章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的构建 |
4.1 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区别 |
4.2 研究对象——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 |
4.3 工业化预制装配模式的特点 |
4.3.1 集成化(构件—组件—模块) |
4.3.2 工厂化(“现场—工厂”转移) |
4.3.3 循环的全生命周期 |
4.4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划分 |
4.5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 |
4.5.1 确定目标和范围 |
4.5.2 清单分析 |
4.5.3 影响评价 |
4.5.4 结果解释 |
4.5.5 建立评价模型 |
4.6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 |
4.6.1 基础数据库框架 |
4.6.1.1 数据库的基本功能与结构设计 |
4.6.1.2 生命周期清单的计算与数据库建立 |
4.6.1.3 基础数据库升级 |
4.6.2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数据信息库 |
4.6.2.1 参数库 |
4.6.2.2 清单库 |
4.6.2.3 运行数据库 |
4.6.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 |
4.6.3.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
4.6.3.2 工厂化生产阶段 |
4.6.3.3 物流阶段 |
4.6.3.4 装配阶段 |
4.6.3.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
4.6.3.6 拆卸和回收阶段 |
4.6.4 小结1:工业化建造方式与传统建造方式对比 |
4.6.4.1 建造环节对比 |
4.6.4.2 两种建造方式碳排放量对比 |
4.6.5 小结2: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汇总 |
4.6.6 小结3:各阶段碳排放核算模型 |
4.6.7 小结4: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建筑碳排放分析评价 |
4.7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 |
4.7.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
4.7.2 工厂化生产阶段 |
4.7.3 物流阶段 |
4.7.4 装配阶段 |
4.7.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
4.7.6 拆卸和回收阶段 |
第五章 轻型可移动铝合金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
5.1 轻型可移动铝合金预制装配建筑 |
5.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评价 |
5.2.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
5.2.1.1 碳排放核算 |
5.2.1.2 影响评价(LCIA) |
5.2.1.3 低碳设计 |
5.2.2 工厂化生产阶段 |
5.2.2.1 碳排放核算 |
5.2.2.2 影响评价(LCIA) |
5.2.2.3 低碳设计 |
5.2.3 物流阶段 |
5.2.3.1 碳排放核算 |
5.2.3.2 影响评价(LCIA) |
5.2.3.3 低碳设计 |
5.2.4 装配阶段 |
5.2.4.1 碳排放核算 |
5.2.4.2 影响评价(LCIA) |
5.2.4.3 低碳设计 |
5.2.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
5.2.5.1 碳排放核算 |
5.2.5.2 影响评价(LCIA) |
5.2.5.3 低碳设计 |
5.2.6 拆卸和回收阶段 |
5.2.6.1 碳排放核算 |
5.2.6.2 影响评价(LCIA) |
5.3 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 |
5.3.1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关系 |
5.3.2 组成部分碳排放量及比例关系 |
5.3.3 长寿命碳排放分析 |
5.4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碳排放模型正确性验证 |
5.4.1 数据来源 |
5.4.2 碳排放核算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和创新点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
2 工厂化生产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
3 物流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
4 装配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
5 拆卸回收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绿色建筑GPR-CN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中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环境持续恶化 |
1.1.2 我国城市快速城镇化 |
1.1.3 建筑行业问题严重化 |
1.1.4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全生命周期LCA评价方法研究 |
1.3.2 比较、优化、试建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
1.3.3 对荷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 |
1.3.4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
2.1 英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2.1.1 英国绿色建筑发展背景及评价体系演进过程 |
2.1.2 英国绿色建筑BREEAM评价体系研究 |
2.1.3 英国BREEAM评价体系特点与不足 |
2.2 美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
2.2.1 美国绿色建筑发展背景及评价体系演进过程 |
2.2.2 美国绿色建筑LEED评价体系研究 |
2.2.3 美国LEED评价体系特点与不足 |
2.3 日本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
2.3.1 日本绿色建筑产生背景及评价体系演进过程 |
2.3.2 日本绿色建筑CASBEE评价体系研究 |
2.3.3 日本CASBEE评价体系特点与不足 |
2.4 多国SBTool评价体系研究 |
2.4.1 多国SBTool评价体系产生背景及演进过程 |
2.4.2 多国SBTool评价体系研究 |
2.4.3 SBTool评价体系特点与不足 |
2.5 相关标准及其他评价体系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
3.1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
3.1.1 中国绿色建筑相关法规政策 |
3.1.2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 |
3.1.3 中国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研究 |
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演进 |
3.2.1 初步参照期(2001 年-2005 年) |
3.2.2 引入适应期(2006 年-2013 年) |
3.2.3 自主研发期(2014 年至今) |
3.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 |
3.3.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解析 |
3.3.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解析 |
3.3.3 新旧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
3.4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典型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
3.4.1 评价体系基本状况比较 |
3.4.2 指标分类及各级指标比较 |
3.4.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共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荷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
4.1 荷兰绿色建筑发展背景及评价体系演进过程 |
4.1.1 荷兰绿色建筑产生背景 |
4.1.2 荷兰绿色建筑发展历程 |
4.1.3 荷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概况 |
4.2 荷兰GPR Gebouw评价体系研究 |
4.2.1 GPR评估工具概述 |
4.2.2 可持续城市评价工具 |
4.2.3 特殊类型建筑评价工具 |
4.2.4 性能维护可持续性评价工具 |
4.2.5 其他GPR评价工具 |
4.3 GPR Gebouw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
4.3.1 GPR建筑评价体系框架 |
4.3.2 GPR建筑评价内容研究 |
4.3.3 GPR评价工具权重设置 |
4.3.4 GPR建筑评价流程解析 |
4.3.5 GPR建筑评价案例分析 |
4.4 GPR评价体系与《标准》比较与启示 |
4.4.1 GPR评价体系与《标准》比较分析 |
4.4.2 GPR评价体系的启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的构建 |
5.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想模型特征 |
5.1.1 正向引导建筑市场 |
5.1.2 建筑性能评价精准 |
5.1.3 评价体系适应性强 |
5.1.4 评价认证公开透明 |
5.2 GPR-CN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
5.2.1 GPR-CN评价体系技术路线 |
5.2.2 GPR-CN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5.2.3 GPR-CN评价体系框架结构 |
5.2.4 GPR-CN评价体系指标项选择 |
5.2.5 GPR-CN评价体系指标基准 |
5.2.6 GPR-CN评价体系权重设置 |
5.2.7 GPR-CN评价体系指标测评函数 |
5.3 GPR-CN评价体系的构建特点 |
5.3.1 环境、社会、经济相融合的评价体系 |
5.3.2 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
5.3.3 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法相结合遴选指标项 |
5.3.4 界面清晰、操作便捷、易于推广的线上评价方式 |
5.3.5 GPR-CN评价体系的构建总结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的实测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一期)为例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一期)概况 |
6.1.1 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综合片区概述 |
6.1.2 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综合片区建设条件分析 |
6.1.3 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综合片区居住用地规划 |
6.1.4 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一期)概述 |
6.2 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可持续目标及亮点 |
6.2.1 项目分项目标 |
6.2.2 技术措施亮点 |
6.2.3 节能节水估算 |
6.2.4 规划、建筑与景观技术策略 |
6.3 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一期)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
6.3.1 调查人群基本信息 |
6.3.2 评价体系相关信息 |
6.4 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一期)测评过程及结果分析 |
6.4.1 指标项量化赋值与测评 |
6.4.2 项目评价结果表达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创新点 |
7.2 后续工作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基础 |
1.8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
第二章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发展历程研究 |
2.1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有关概念 |
2.2 战后西方国家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2.1 战后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发展历程 |
2.2.2 当代住宅建筑维护更新案例分析 |
2.3 当代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3.1 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建设 |
2.3.2 新时期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3.3 住宅类建筑维护更新的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宏观策略研究 |
3.1 我国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
3.1.2 住宅产业化与百年住宅体系 |
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 |
3.2.1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问题的提出 |
3.2.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研究 |
3.2.3 关于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新型产业链的进一步研究 |
3.3 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可行性 |
3.3.1 我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 |
3.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 |
3.3.3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优势 |
3.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生产优势 |
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性质研究 |
4.1 SI住宅体系的概念和特色 |
4.2 国外部分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
4.2.1 荷兰工业化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
4.2.2 日本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
4.3 我国C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
4.3.1 CSI住宅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
4.3.2 CSI住宅体系的案例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设计研究 |
5.1 SI住宅体系的分类 |
5.2 SI住宅支撑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
5.2.1 结构选型的基本形式 |
5.2.2 结构施工方式 |
5.2.3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结构设计研究 |
5.2.4 结构的连接设计研究 |
5.2.5 支撑体的质量保证及其维护 |
5.3 SI住宅填充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
5.3.1 SI住宅填充体可维护更新的主要设计方法 |
5.3.2 SI住宅填充体的模数协调 |
5.3.3 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及其多样化拓展 |
5.3.4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定位 |
5.3.5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安装 |
5.4 CSI住宅可维护更新案例研究——以东南大学正工作室项目为例 |
5.4.1 “微排”未来屋 |
5.4.2 “梦想居”未来屋 |
5.4.3 “揽青斋”示范项目 |
5.5 SI住宅的日常维护及其策略 |
5.5.1 SI住宅的日常维护 |
5.5.2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政策性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研究 |
6.1 BIM技术简述 |
6.1.1 BIM的基本概念 |
6.1.2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用户参与过程中的应用 |
6.2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2.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6.2.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和目标 |
6.2.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
6.2.4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3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3.1 工业化建筑构件的分类系统 |
6.3.2 工业化建筑构件库及参数体系架构 |
6.3.3 构件编码规则与技术实现措施 |
6.3.4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4 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4.1 构件信息化技术 |
6.4.2 RFID对象标识技术 |
6.5 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系统建立 |
6.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技术应用系统 |
6.5.2 信息监管平台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拓展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6)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北方地区乡村住宅应用可行性探究 ——以济南市莱芜高新区长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
1.5.2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
1.5.3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体系发展 |
第2章 新农村建设背景及乡村住宅现状 |
2.1 新农村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2.1.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
2.1.2 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
2.2 乡村住宅工业化及其必要性 |
2.2.1 乡村住宅工业化背景 |
2.2.2 乡村住宅工业化必要性 |
2.2.3 乡村住宅工业化的优势 |
2.3 我国乡村建筑结构现状 |
2.3.1 生土结构 |
2.3.2 木结构 |
2.3.3 石结构 |
2.3.4 砖混结构 |
2.3.5 我国乡村现状住宅结构优缺点分析 |
2.4 现状乡村住宅存在问题 |
第3章 适用于北方地区乡村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 |
3.1 适合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乡村 |
3.2 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乡村住宅的匹配度分析 |
3.3 适用于乡村住宅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筛选 |
3.3.1 筛选标准 |
3.3.2 筛选结果 |
3.4 适用于乡村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优化 |
3.4.1 适用于乡村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 |
3.4.2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乡村住宅体系优化 |
3.4.3 既有ALC预制轻质板材乡村建筑实例现状评估 |
3.4.4 预制装配式建筑与北方乡村住宅建筑的适配性分析 |
3.4.5 小结 |
第4章 传统建筑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对比 |
4.1 对比二者施工方式的意义 |
4.2 传统建筑方式 |
4.2.1 砖混结构建筑施工特点 |
4.2.2 砖混结构建筑施工步骤 |
4.2.3 传统施工方式优缺点 |
4.3 预制装配式系统建筑方式 |
4.3.1 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施工特点 |
4.3.2 建筑施工步骤 |
4.3.3 施工方式优缺点分析 |
4.4 二者优缺点比对分析 |
第5章 长安村现状及整治意向 |
5.1 项目背景 |
5.1.1 政策背景 |
5.1.2 政策解析 |
5.1.3 规划整治依据 |
5.1.4 规划整治目标 |
5.2 基础调研 |
5.3 长安村现状 |
5.3.1 长安村整体现状 |
5.3.2 村庄住宅现状分析 |
5.4 村民意愿分析 |
5.4.1 村庄整体整治意愿 |
5.4.2 村庄住宅整治意愿 |
5.5 村庄规划整治意向 |
5.5.1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 |
5.5.2 村庄道路交通规划 |
5.5.3 村庄景观绿化规划 |
5.5.4 村庄产业布局及整体规划 |
5.6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住宅整治上的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在长安村的实施 |
6.1 长安村现状住宅建造难点分析 |
6.1.1 建筑质量与环境污染 |
6.1.2 造价成本与性价比 |
6.1.3 施工周期与劳动力 |
6.2 实例数据来源及计算依据 |
6.2.1 住房面积及层数 |
6.2.2 砖混结构住宅施工成本数据来源 |
6.2.3 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成本数据来源 |
6.3 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在长安村应用优势分析 |
6.3.1 建筑得房率 |
6.3.2 建筑质量 |
6.3.3 建筑成本与工期 |
6.3.4 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推行优势总结 |
6.4 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在长安村推行阻力分析与解决方案 |
6.4.1 阻力分析 |
6.4.2 解决方案 |
6.5 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在长安村推行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6.6 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在乡村推行普适性分析 |
6.7 乡村住宅装配式建筑发展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7)面向品质提升的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时代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巨大挑战 |
1.1.2 建立良好的诊断评估是保障品质提升的关键 |
1.1.3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实态分析与评估的必然性 |
1.2 实态与评估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建筑性能评估与使用后评估 |
1.2.2 建筑再生与诊断 |
1.2.3 建筑策划与预评估 |
1.2.4 本研究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的内涵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
1.3.1 既有住区建筑 |
1.3.2 品质提升内涵 |
1.3.3 研究范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实态评估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实态评估相关研究 |
1.4.3 信息辅助工具相关研究 |
1.4.4 研究动态述评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1.7 创新点 |
2 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的发展与演进 |
本章概述 |
2.1 品质提升发展与实态评估演进的概况 |
2.1.1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发展 |
2.1.2 国内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发展 |
2.1.3 国内外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的演进 |
2.2 国外典型既有住区建筑评估方法与体系 |
2.2.1 欧洲 |
2.2.2 美国 |
2.2.3 日本 |
2.2.4 启示与局限 |
2.3 国内典型既有住区建筑评估方法与体系 |
2.3.1 相关评估标准 |
2.3.2 相关前沿探索 |
2.3.3 相关实践做法 |
2.3.4 启示与局限 |
2.4 比较分析与总结 |
2.4.1 国内外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
2.4.2 对实态与评估体系化构建的指导 |
本章小结 |
3 既有住区建筑的实态要素采集与构成分析 |
本章概述 |
3.1 实态的影响因素 |
3.1.1 设计建造的影响 |
3.1.3 维护条件的影响 |
3.1.4 使用现状的影响 |
3.2 实态调研与信息采集 |
3.2.1 标准规范梳理 |
3.2.2 设计图纸统计 |
3.2.3 建筑履历变化 |
3.2.4 现场实地观察 |
3.2.5 信息深度访谈 |
3.3 实态要素的层级化与关联性分析 |
3.3.1 住区建筑层级化分析 |
3.3.2 主体建筑类型化分析 |
3.3.3 实态要素构成与层级的关联分析 |
3.4 实态评估的体系化构建 |
本章小结 |
4 既有住区建筑适应性的实态评估项建立 |
本章概述 |
4.1 建立实态评估项的原则与方法 |
4.1.1 建立实态评估项的原则 |
4.1.2 建立实态评估项的方法 |
4.2 基础评估项的筛选 |
4.2.1 评估标准体系的交叉对照 |
4.2.2 标准体系中基础评估项的提取 |
4.3 实态要素对基础评估项的调整 |
4.3.1 实态要素的品质属性 |
4.3.2 实态要素与基础评估项的关联 |
4.3.3 实态要素与基础评估项的差异 |
4.3.4 实态要素对基础评估项的调整 |
4.4 层级化对评估项的重组 |
4.4.1 品质属性的层级关联 |
4.4.2 层级化对实态评估项的重组 |
本章小结 |
5 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
本章概述 |
5.1 评估条件的构成与关联 |
5.1.1 评估条件的构成 |
5.1.2 评估条件的整合原则 |
5.1.3 评估条件与评估项的关联性 |
5.2 外装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
5.2.1 外装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
5.2.2 外装层评估条件整合 |
5.3 隔离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
5.3.1 隔离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
5.3.2 隔离层评估条件整合 |
5.4 中间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
5.4.1 中间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
5.4.2 中间层评估条件整合 |
5.5 周边环境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
5.5.1 周边环境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
5.5.2 周边环境层评估条件整合 |
本章小结 |
6 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辅助操作平台构建 |
本章概述 |
6.1 实态评估的流程与工具性 |
6.1.1 实态评估的流程 |
6.1.2 实态评估对品质提升的工具性 |
6.1.3 知识库在实态评估中的作用 |
6.2 实态评估辅助知识库的构建 |
6.2.1 知识库构建的基础 |
6.2.2 知识库构建的目标 |
6.2.3 知识库的整体架构 |
6.2.4 知识库的功能模块 |
6.2.5 知识库的运行设计 |
6.3 实态评估辅助知识库的应用机制 |
6.3.1 方案决策依据 |
6.3.2 政策标准支持 |
6.3.3 平台搭建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 |
7.3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相关政策列表 |
附录B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案例 |
附录C 我国北方各城市主要既改项目 |
附录D 我国相关住宅评估标准比较 |
附录E 劣化现象调研住宅基本信息 |
附录F 住宅基本信息整理模板 |
附录G 我国目前典型住宅加电梯案例 |
附录H 表面劣化现象部位特征图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概念界定 |
1.4.1 建筑工业化、住宅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 |
1.4.2 住宅部品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国外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研究 |
2.1 国外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与各时期特征 |
2.1.1 十九世纪末~二战前:思想萌芽 |
2.1.2 二战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批量建设 |
2.1.3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品质提升 |
2.1.4 二十世纪末~今:成熟发展 |
2.2 国外住宅工业化技术实践应用的典型案例分析 |
2.2.1 思想形成初期的住宅工业化实践 |
2.2.2 规模建设时期的住宅工业化实践 |
2.2.3 成熟发展时期的住宅工业化实践 |
2.3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住宅工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
2.3.1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住宅工业化发展现状 |
2.3.2 发达国家和地区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实践及差距 |
3.1 国内住宅工业化发展历程 |
3.1.1 1949年~1978年:创建时期 |
3.1.2 1978年~1990年:探索时期 |
3.1.3 1992年~1999年:转型时期 |
3.1.4 1999年~今:实验建设时期 |
3.2 国内典型住宅工业化技术实践应用的案例分析 |
3.2.1 上海地区的住宅工业化实践 |
3.2.2 万科集团的住宅工业化实践 |
3.2.3 国内工业化技术采用的装配式结构体系特点归纳 |
3.3 国内住宅工业化发展的总体现状及特征 |
3.3.1 国内住宅工业化发展的总体现状 |
3.3.2 国内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现状特征 |
3.4 国内住宅产业现状与问题以及传统与工业化建造方式存在的差异 |
3.4.1 国内住宅产业现状与问题 |
3.4.2 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建造方式的比较分析 |
3.5 国内住宅工业化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
3.6 影响我国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4 住宅工业化标准体系和套内关键部品的模块设计方法研究 |
4.1 住宅工业化标准体系研究 |
4.1.1 标准化设计是住宅工业化发展的基础 |
4.1.2 结构体系的标准化 |
4.1.3 技术体系的标准化 |
4.2 标准化与模块化以及模块设计方法 |
4.2.1 标准化与模块化 |
4.2.2 模块设计方法 |
4.3 整体厨房的模块设计方法研究 |
4.3.1 模块系统的建立 |
4.3.2 模块尺寸的设计及其依据 |
4.3.3 模数改进与模数网格建立 |
4.3.4 特定厨房空间(四平米)的家具模块尺寸设计实践 |
4.4 整体卫生间的模块设计方法研究 |
4.4.1 模块系统的分解和分类 |
4.4.2 模块的组织形式和模块尺寸设计 |
4.4.3 空间与部品的基本模数以及模数协调 |
4.5 本章小结 |
5 适应本土的工业化设计体系以及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策略和设计启示 |
5.1 适应本土的工业化设计体系——CSI住宅体系 |
5.2 CSI住宅体系的本源、内涵与特点 |
5.2.1 CSI之源:SAR理论、OB理论与日本KSI住宅体系 |
5.2.2 中国的“百年住居”与CSI住宅体系的内涵 |
5.2.3 CSI住宅体系的特点分析 |
5.3 CSI住宅体系的工业化设计方法 |
5.3.1“支撑体”与“填充体”的分离设计 |
5.3.2“预制”与“装配”的分离建造 |
5.4 CSI住宅体系在中国的本土实践 |
5.4.1 实践案例分析之:北京雅世合金公寓 |
5.4.2 项目概况与设计理念 |
5.4.3 基于住宅全寿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方法 |
5.4.4 实践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5.5 国内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和工业化住宅设计方法的启示 |
5.5.1 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层面的发展策略 |
5.5.2 企业远期成本层面的发展策略 |
5.5.3 生产方式与设计方法层面的发展策略 |
5.5.4 工业化发展标准体系层面的发展策略 |
5.5.5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工业化住宅设计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附录 |
致谢 |
(9)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发展中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3.3 概念辨析 |
1.3.4 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
1.4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
1.4.1 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
1.4.2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
1.4.3 未来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外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状况 |
2.1 木结构体系 |
2.1.1 发展概况 |
2.1.2 体系介绍 |
2.1.3 案例分析 |
2.2 钢结构体系 |
2.2.1 发展概况 |
2.2.2 体系介绍 |
2.2.3 案例分析 |
2.3 混凝土结构(PCA) |
2.3.1 发展概况 |
2.3.2 体系介绍 |
2.3.3 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状况 |
3.1 木结构体系 |
3.1.1 发展概况 |
3.1.2 体系介绍 |
3.1.3 案例分析 |
3.2 钢结构体系 |
3.2.1 发展概况 |
3.2.2 体系介绍 |
3.2.3 案例分析 |
3.3 混凝土结构体系 |
3.3.1 发展概况 |
3.3.2 体系介绍 |
3.3.3 案例分析 |
3.4 我国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探讨适合应用于乡村的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 |
4.1 我国乡村装配式住宅发展状况 |
4.1.1 乡村住宅建设总体情况及存在问题 |
4.1.2 乡村装配式住宅发展状况 |
4.1.3 发展乡村装配式住宅建筑的重要意义 |
4.2 适合应用装配式的乡村住宅建筑特点 |
4.3 适合应用于乡村的装配式住宅体系筛选 |
4.3.1 筛选条件 |
4.3.2 筛选标准 |
4.3.3 筛选结果 |
4.4 适合应用于乡村的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 |
第5章 装配式住宅建筑在浦江县新光村新建民宅中的应用探索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基地概况 |
5.2 装配式住宅建筑群体多样性 |
5.3 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应用 |
5.3.1 结构选型 |
5.3.2 结构分解 |
5.3.3 构件拆分 |
5.3.4 构件运输 |
5.3.5 现场施工 |
5.3.6 单体建筑装配率 |
5.4 问题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筒历 |
(10)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对环境问题提出的挑战 |
1.1.2 西安市经济、人口及城市定位 |
1.1.3 政策支持立体绿化但力度不足 |
1.1.4 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提出及阐释 |
2.1.1 共生关系 |
2.1.2 立体绿化 |
2.1.3 共生关系下的建筑立体绿化 |
2.2 共生关系下人类/建筑与立体绿化的相互作用 |
2.2.1 生态效应 |
2.2.2 社会效益 |
2.3 西安市发展建筑立体绿化的基础条件 |
2.3.1 西安市干湿状况 |
2.3.2 西安市风环境 |
2.3.3 西安市温度状况 |
2.3.4 西安市气候特征总结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 |
3.1 共生关系下屋顶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
3.1.1 日本“ACROS”福冈 |
3.1.2 设计原则与方法梳理 |
3.2 共生关系下阳台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
3.2.1 米兰垂直森林 |
3.2.2 成都七一城市森林花园 |
3.3 共生关系下建筑整体立体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
3.3.1 常州树立方 |
3.3.2 设计原则与方法梳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现状调研 |
4.1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背景概况 |
4.1.1 主管部门及政策概况 |
4.1.2 民众认知与态度 |
4.1.3 实施现状 |
4.2 西安市建筑绿化现状调研 |
4.2.1 屋顶绿化实例 |
4.2.2 阳台绿化实例—九座花园 |
4.2.3 垂直绿化实例 |
4.3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实例小结 |
4.3.1 对人工养护依赖性大 |
4.3.2 生态及社会效应不明显 |
4.3.3 空间感受不佳 |
4.3.4 立体绿化植物状态不佳 |
第5章 西安市住宅建筑立体绿化现状问题分析 |
5.1 西安市现状问题分层次分析 |
5.1.1 养护问题分析 |
5.1.2 生态及社会效应分析 |
5.1.3 空间感受分析 |
5.1.4 植物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
5.2 功能层面问题分析 |
5.2.1 景观功能未达标 |
5.2.2 生态及社会效应实现状况不理想 |
5.2.3 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受损 |
5.3 空间层面问题分析 |
5.3.1 建筑体块的影响 |
5.3.2 建筑空间限定的影响 |
5.3.3 空间异质性及其空间关联性分析 |
5.4 构件层面问题分析 |
5.4.1 屋面电梯间及机房的影响 |
5.4.2 阳台布局的影响 |
5.4.3 种植槽设计问题 |
5.4.4 植物选择问题 |
5.4.5 雨水收集系统的缺失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生关系下西安住宅建筑与立体绿化结合设计策略 |
6.1 西安市高层住宅建筑特点 |
6.1.1 建筑朝向 |
6.1.2 建筑结构类型 |
6.1.3 屋顶类型 |
6.2 基于功能策划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
6.2.1 满足景观功能 |
6.2.2 促进发挥共生关系下的生态及社会效应 |
6.2.3 保证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正常运转 |
6.3 基于空间需求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
6.3.1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体块生成策略 |
6.3.2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空间限定策略 |
6.3.3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空间异质性及关联性策略 |
6.4 基于构件特征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
6.4.1 屋面电梯间与阶梯式屋顶的结合设计 |
6.4.2 错动式/错层式布局的阳台设计 |
6.4.3 可蓄水式种植槽设计 |
6.4.4 不同尺寸种植槽的设计及匹配 |
6.4.5 植物类型的选择及种植方式 |
6.4.6 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以及对各模块的串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认知度调查问卷 |
附录2 :《西安市屋顶绿化技术规范》 |
附录3 :《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 |
附录4 :《植物材料平均荷载和种植荷载参考表》 |
附录5 :《基质理化性状要求》 |
附录6 :《植物基质厚度参考值》 |
附录7 :《植物材料平均荷载和种植荷载参考表》 |
附录8 :《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参考表》 |
附录9 :表目录 |
附录10 :图目录 |
四、日本住宅建筑及建筑材料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D]. 胡占芳. 东南大学, 2018(05)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3]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D]. 王玉. 东南大学, 2016(01)
- [4]绿色建筑GPR-CN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中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 叶青. 天津大学, 2016(07)
- [5]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D]. 干申启. 东南大学, 2019(05)
- [6]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北方地区乡村住宅应用可行性探究 ——以济南市莱芜高新区长安村为例[D]. 牛禹潼.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7]面向品质提升的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D]. 张琼.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8]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研究[D]. 蔡天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9]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发展中的探索[D]. 张翩翩. 浙江大学, 2018(12)
- [10]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D]. 张泽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