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的诗篇与跃进的战歌——《再访延安》解析

壮丽的诗篇与跃进的战歌——《再访延安》解析

一、壮丽的诗篇 跃进的战歌——《重游延安》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寓真[1](2010)在《六十年史诗笔记》文中研究说明前言史诗,在辞典中通常释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的叙事长诗"。这种释义显然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为楷范,以为只有那种塑造英雄形象、充满神话色彩的长诗,才叫做史诗。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史诗的概念有别于西方,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向有史诗之称。史诗意识一直

李素红[2](2011)在《《绿洲》1957-2000研究》文中认为1954年10月,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一个特属群体——兵团人在西部中国逐渐壮大。半个世纪以来,这个特殊群体在屯垦戍边的实践过程中也创造了独特的兵团文化。《绿洲》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自1957年创刊迄今,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历了3个时期的发展,见证了新疆兵团政治经济在各时期的发展轨迹,也建构着兵团的文学史乃至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历史。本文首次对《绿洲》1957年创刊至2000年这一时间段所有文学现象、文学事件及涌现出的重要作家作品、代表性的文学评论等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探查了当代西部文学思潮的复杂演进及其时代文化语境演变给新疆兵团文学带来的复杂影响,为兵团及新疆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张晓亮[3](2014)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若干思想的诗化文本研究》文中提出毛泽东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诗人。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政治、军事着作,也在“马背”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源于革命实践体验的诗词作品。毛泽东政治家与诗人的身份是互动的,时而政治家的身份明显,时而诗人的特质浓厚,时而二者交融。即使在诗人特质浓厚的时候,诗词作品也同样寄予了其政治情怀。因此,同政论文章一样,诗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区别在于其政论作品是毛泽东革命思想的理性总结,而诗词则是其个人革命理想的感性刻画。毛泽东多次强调“诗言志”,不论是在阅读还是创作文学作品时,他都遵循这个古老的传统。“志”在这里具有多重内容,首先,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个人革命理想的集中体现,又是人民群众价值诉求的精神代言;其次,毛泽东诗词记述了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历程,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诗词中有所反映;最后,毛泽东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毛泽东将其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理解融铸在古典诗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中,深刻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研究毛泽东思想,不仅要研究其政论文章,诗词也应该成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文本。本文主要从毛泽东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三种身份来研究毛泽东思想以及毛泽东诗词,所以本文论题主要包含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哲学思想三个方面。由于研究的文本是毛泽东诗词,所以对于这三种思想的探究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诗词上是有所侧重的,或侧重政治思想,或侧重军事思想,或侧重哲学思想;毛泽东是多种身份的结合体,他的思想又不是单一的,政治、军事思想中充满辩证的哲学气息,军事、哲学思想又是政治理念,所以,文中的一些分析又是三种思想的融合。全文以毛泽东诗词为主线进行展开,由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段的很多重要思想与相应阶段的诗词在主题上是相呼应的,所以,全文的标题都是以各阶段毛泽东诗词中内涵的毛泽东思想即理性的表述为表现方式。由此,笔者设立的论述框架凸显,全文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分析了毛泽东自立志出乡关到1927年的《菩萨蛮·黄鹤楼》期间的作品,主要描述了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历程。这一时期,毛泽东处于艰辛探索救国方法的阶段,他笃信过尼采的超人哲学,迷恋过心物二元的世界改造观,但同时又注重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原则,在治学、革命方面十分注重社会实践的作用。《沁园春·长沙》与《菩萨蛮·黄鹤楼》是这一时期两首重要的作品,虽然毛泽东自认为1920年夏就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这两首作品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现实问题的初始标志;第二阶段描述了深具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革命道路模式。这一时期,毛泽东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仅仅掌握了理论还不能最终解决革命问题。理论不是万能的,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带领早期共产党人通过艰辛的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井冈山道路,即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与根据地依托下的游击战争相结合的新式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第三阶段的诗词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每首诗词背后宏大的历史背景使这些诗词的内涵更为深刻。随着中国革命道路的理性走向以及毛泽东思想的逐渐成熟,这一时期的几首诗词也包含了更为宏大的对中国革命的理论认知。它们组合起来反映了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总结:第四阶段主要分析了毛泽东诗词中的彻底革命思想。而这种彻底革命的价值根本在于对真正民主的追求。民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主,毛泽东这一时期的诗词囊括了中国共产党对政治民主(实现人民的真正自由、国家的彻底独立)、文化民主(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探索,而这两方面的实现为经济民主奠定了基础。学术界对毛泽东诗词中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哲学思想有一些论述,但还只是对一首、几首或者一个短暂时期的探讨。对毛泽东诗词就某一方面进行一次全面而整体的阅读无论对毛泽东诗词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都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这就是本文的最终目的。

郑翔[4](2005)在《《诗刊》(1957-1964)的意识形态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刊》是中国作家协会的“机关刊物”,也是中国当代最权威的诗歌刊物。但是国内对《诗刊》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试图通过对《诗刊》意识形态性的研究,分析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诗歌命运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诗歌刊物与意识形态及其与诗歌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基本构思是:一,对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梳理,这是本文的方法论基础。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是“阶级社会本身的客观结构”。意识形态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使人们相信,这是一种唯一正确的、可行的,并且是既合理又合法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关于这个世界、关于某个社会的正确认识。二,分析《诗刊》的创刊背景。因为十七年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合乎当代诗歌发展逻辑的整体,这样做以便把它放到当代诗歌发展的总体脉络中去进行研究。三,《诗刊》的刊物性质和编委的文化立场。《诗刊》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参与对主流意识形态配置工作,它的编委都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同一立场。四,《诗刊》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特征。这是从总体上对《诗刊》意识形态性的把握。《诗刊》总体特征最主要是它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主要表现在《诗刊》基本内容和总体风格上的阶段性变化与政策变化的阶段性相一致。五,从题材和主题、语言、批评、主体四个层面具体论述《诗刊》的意识形态性,这是对上一部分的深入。从题材和主题层面看,严格地说《诗刊》中的诗歌几乎全是政治诗。从诗歌的语言层面看,《诗刊》中诗歌的语言主要有这样三个特征:一,通俗易懂,内容贫乏;二,五色斑驳,

周裕昌[5](1977)在《壮丽的诗篇 跃进的战歌——《重游延安》浅析》文中研究表明我们敬爱的叶副主席,半个世纪以来,跟随伟大领袖毛主席南征北战,赴汤蹈火,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尤其是毛主席逝世后,叶副主席又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以

梁安琪[6](2014)在《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艺术歌曲集音乐和文学于一身,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整体而言,我国艺术歌曲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一,1920年-1949年(从引入与借鉴时期);二,1949年-1979年(从成熟到沉寂时期);三,1980至今(复苏后的繁荣时期)。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是主要聚焦于20-40年代的早期艺术歌曲。研究内容为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运用情况。本文在第一章着重阐述早期艺术歌曲形成的历史背景、代表性作曲家和歌曲作品。从第二章至第六章为本文的主体研究部分。主要从钢琴伴奏的织体写作方式入手,从技术层面分为三大部分展开详尽的分析。具体为:和声性伴奏织体的艺术歌曲作品、复调性伴奏织体的艺术歌曲作品、主复调结合的伴奏织体作品和现代和声在艺术歌曲中的运用。本文希望通过这种分析,对我国艺术歌曲发展教学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进而能够为钢琴伴奏者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诠释中国艺术歌曲提供帮助。本文的第六章站在哲学角度进一步对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做出评价与思考。

孙萌[7](2012)在《异化和归化策略在音乐文献翻译中的初步实践 ——以《文革文化史》的翻译为例》文中指出异化与归化的翻译处理方式在翻译工作中十分常见。两种翻译策略—经提出,就在翻译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音乐文献翻译中,这两种处理方式的选择也是译者需要反复推敲的问题。许多音乐学者在论着中,虽未直接提到“异化”和“归化”,但也或多或少对此内容有一定的涉及。异化的翻译方法是以尊重文化“异质性”为基础的,旨在体现各种文化自身的独特性,这也是音乐文献翻译专业中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而归化翻译策略的应用以译文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为导向,会牺牲原文在语言等方面的部分特色,但在不适合使用异化方法的情况下,也是可取的。本文选取了笔者对新西兰学者Paul Clark所着《文革文化史》一书的翻译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笔者对两种翻译策略的认识。在本文的第一章,笔者叙述了异化与归化翻译理论的内容和演变过程,以及相关学者的讨论。本文的第二章主要关注异化策略在音乐文献翻译中的应用。笔者以自己对新西兰学者康浩(Paul Clark)着作《文革文化史》(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A History)的翻译实践为例,从文化背景、立场、语境三个方面说明了异化策略的运用所面临的困难,并结合书中例子进行分析,对书中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用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的第三章主要阐述了音乐文献翻译中的适当归化,又从三个方面结合《文革文化史》翻译过程中的部分内容,举例说明了“归化”策略适用的条件。

李天程[8](2009)在《革命、历史、人道与文学——孙犁论》文中提出论文以孙犁的人本世界及其文本世界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为论述中心,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以传统的传记批评、以“知人论世”为特征的社会历史批评和文化批评为主要方法,来探求这双重复杂性和独特性的本源,以期走入孙犁的精神世界和文本世界。论文共六章,前有导言,后有结语。导言部分详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孙犁及其创作的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结语部分是对论文的小结。前四章是对孙犁的人本研究,其中前两章紧紧抓住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这两个社会历史事件对孙犁人生及其思想品格、精神气质、个性心理的影响展开论述。第三章则从孙犁的生平经历入手,在充分还原资料的基础上,寻绎出孙犁情感世界的内在线索,揭示出孙犁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分析其情感经历在文本上的表现和折射。第四章考察孙犁与“革命”的复杂关系,揭示出孙犁隐逸倾向的本源所在。最后两章论述孙犁的创作。第五章重点分析孙犁抗日小说的救亡和启蒙双重主题的展开和其小说中独特的风景民族主义描写。第六章从孙犁的历史意识切入,并以此为逻辑支点,全面论述孙犁的晚年创作,给予其新的解读和阐释。第一章抗日战争对孙犁人格的形塑。重点论述孙犁参与抗战之后平民意识的获得过程,探讨其民族国家意识产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平民意识的获得是促成其作品以现实主义为底子的根本因素,而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则是其作品带有浪漫主义因子的内部规约因素。孙犁走入抗战队伍,使其与底层人民有了深入的、广泛的接触,从思想和感情上拉近了他与草根平民的距离,而中国军民在抵抗外侮的民族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和乐观也深深影响了孙犁对底层人民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通过参加编纂《冀中一日》,孙犁很清楚地看到了侵略者的血腥暴行,也看到了抗日军民在战争状态下展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孙犁经由自己的抗战实践到对下层劳苦大众的苦难和反抗的理性认知之后,其平民意识和民族国家意识已成为制约其思想和创作的主导意识,从而规约着其抗日小说和其以后创作的基本风貌和审美旨归。第二章文化忧患和人格蜕变。本章从孙犁在“文革”中的经历为切入点,主要以《书衣文录》为中心,论述“文革”时期孙犁的文化忧患意识和人格蜕变的过程。“文革”后期,孙犁远离尘嚣,装书修书,并在包书皮上写下了日记式的片段文字,这些文本,在自伤自悼的情景下,寄寓着孙犁宏大的文化焦虑和政治焦虑。“书衣文”的写作是他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心态实录和精神镜像,也是其固守本真自我,保持独立人格,于文化荒漠之中艰苦跋涉,在漫漫长夜之时默默为文化守夜的真实记录。“文革”期间,孙犁由一位受人尊敬的革命作家成为被批斗、被凌辱的对象,成为革命的弃儿,其所见所闻,与其参加革命时所怀有的理想形成巨大的落差,这让孙犁陷入了灵魂的煎熬之中,甚至绝望到尝试自杀。在生命“轻”与“重”的选择上,孙犁选择了对生命痛苦的担当和承受,而在这自我担当中,因看清楚了“文革”的本质,但又看不到“文革”何时终结而更其痛苦和绝望。十年“文革”,孙犁的心灵遭到严重创伤,但也使孙犁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手抚目注式的亲近和接触,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历史意识,他思考社会、历史,思考文化、人生,并探究“文革”的性质和由来。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十年“文革”,造成了孙犁人格的蜕变,从原来的谨小慎微走向坦言无忌。孙犁复出后的文学业绩,是其十年痛苦沉淀的结果。第三章沉重的肉身与情意的飞扬。本章从孙犁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文本两个方面入手,在充分还原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其情感经历对其文本生产的影响。孙犁一生中发生了很多情感事件,但又对糟糠之妻不离不弃,这一复杂的情感现象到底对孙犁的创作有何影响,并在何种程度上制约了他的文本的选材及叙事方式,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孙犁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对爱情的行为反应方式和心理应对模式与他的婚姻现实密切相关。综观孙犁一生的情感起伏变化,如果说婚姻之形式束缚了孙犁沉重的肉身的话,那么孙犁情感的丰富和细腻则又是孙犁情意飞扬的源头和推力。孙犁终其一生在沉重的肉身和情意的飞扬这样一种矛盾、痛苦的两难境地困守、苦斗、挣扎、徘徊。故孙犁在情爱这一人生维度上是一个痛苦的灵魂,这就是孙犁在晚年所体认到的爱情的残破。第四章革命与隐逸。本章首次提出孙犁的隐逸倾向,并结合其人生经历和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一个侧面探讨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他们与革命及政治主流话语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具体从孙犁一生中的两次隐逸为切入点,分析孙犁1956年生病以来的病隐和1995年以后孙犁和外界基本隔绝的心隐。是中国20世纪最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复杂性的实践。中国现代文学和作家,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它的有机构成。中国现代作家呼唤革命、参与革命、试图建构革命,同时也被革命的逻辑所建构,从而形成他们与中国革命的复杂关系。考察孙犁与“革命”的关系,乃是孙犁研究的一个特定的视角与维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孙犁与革命的关系也同样随着历史、社会、政治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构成了或统一、或边缘、或疏离等复杂关系。而这些样态的差别决定了孙犁的行为和言说的不同表现方式。分析孙犁个案,有助于廓清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参与革命或疏离革命的本质所在及其在文本中复杂深微的体现。第五章双轮驱动与民族风景。第一节以孙犁的《正月》、《走出之后》等作品为研究中心,具体分析孙犁抗日小说创作在救亡与启蒙两个维度上的展开。孙犁抗日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完成救亡时代主题的前提下,并没有忽视五四文学所开拓的启蒙主题,而是在新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情境之下,对五四时期的启蒙主题进行了拓展,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塑造了具有全新意义的人物形象。在现代中国思想史领域,李泽厚的“救亡压倒启蒙”说似乎得到了学界许多人的认同且流布甚广。实际上,中国现代的启蒙运动是和救亡的主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相反,是救亡产生了启蒙。所谓救亡,就是以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为目标;而所谓启蒙,归根到底就是个人的再生和创造。以救亡为推动的启蒙,构成了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区别于西方启蒙运动的特点。现代民族国家和个人的双重建构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追求,也成为中国现代叙事的重要主题。孙犁的创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孙犁小说创作的忠实于历史和时代精神的品格。第二节首次理清了孙犁对俄苏文学资源的借鉴及其在文本中的表现,填补了孙犁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具体分析了孙犁文学中的风景描写,突破了以往孙犁研究中仅仅从修辞和意境角度对孙犁文学的风景描写的论述,把其提高到风景民族主义的高度来研究。这是对孙犁研究的推进和提升。孙犁抗日小说中的风景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国家的想象基础上的。他的风景描写充分显示了一种民族认同和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孙犁抗日小说的风格转换,具体分析孙犁后期抗日题材创作所具有的雄浑、沉郁、苍凉的格调,颠覆了以往研究中把孙犁小说的美学风格界定为阴柔的定论。第六章历史意识的出场。目前孙犁研究的薄弱环节之一是对孙犁的晚年创作缺乏整体观照和理论上的阐释。本章从孙犁的历史意识入手,解读孙犁的晚年创作。第一节紧紧抓住孙犁晚年的历史意识这个思想和创作的枢纽,分析其“芸斋小说”的创作,并指出其在新时期文学发展史的特殊意义,即从史的角度分析以往研究中所忽略的问题。第二节分析其晚年的散文创作。曾被研究界所指称的“朝花夕拾”式的童年漫忆和乡村旧闻,在某种意义上是孙犁在强大的历史意识的制导下,对民国至抗日战争前夕这一历史时期的书写。他回补了他创作中的一个历史缺口。第三节分析其晚年的读书札记等创作,探讨其独特的知识分子论。孙犁的序跋、读书札记,特别是孙犁的读史记明显地彰显了孙犁的历史意识。从他的读史范围看,从先秦一直延续到现代。他对中国历史的解读,特别是对中国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命运的探讨,达到了出神入化、入木三分的程度。至此,孙犁完成了书写中国历史的野心和企图。

江泰然[9](1994)在《论共和国三位无帅的诗作》文中研究表明朱德、陈毅、叶剑共既是中国现代着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才华横溢、留下了丰富诗作的共和国元帅诗人,。漫长的军旅生涯,是无帅创作诗歌的肥沃土壤;从事高级领导工作,使元帅诗蕴含极浓的政治因素;反映战争、怀念先烈、歌颂党和人民、讴歌社会主义祖国、领略异域风情为其诗作的基本题材;而以现实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色彩则构成了元帅诗歌的共同的艺术特色。

二、壮丽的诗篇 跃进的战歌——《重游延安》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壮丽的诗篇 跃进的战歌——《重游延安》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2)《绿洲》1957-2000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的《绿洲》
    第一节 特殊群体的诞生与“新文艺”模式的西部延展:《绿洲》创刊的历史语境
        (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
        (二) 新疆兵团独特的社会构成
        (三) 兵团创建之初的文艺发展状况
    第二节 旋生旋灭:《绿洲》的试刊与停刊(1957 年1-3 期)
        (一) 新疆解放初期的文学刊物
        (二) 张仲瀚:“要有生产精神食粮的绿洲”
        (三) 《绿洲》试刊与兵团作家队伍中的第一代
        (四) 头题小说与“铸剑为犁”
        (五) 《绿洲》的停刊
    第三节 “大跃进”变“东风”:《绿洲》第一次复刊(1959 年2 月—1961 年6 月)
        (一) 面向全国发行的《绿洲》
        (二) 新英雄人物的塑造
        (三) 洋雨早期的叙事诗
        (四) 《援朝.阿克列姆》
        (五) “跃进”声中的另一类讲述
        (六) 对赵斌“以质胜量”的批判
        (七) 对沈凯“牧场短调”的批判
        (八) 《绿洲》的二度停刊
    小结
第二章 “新时期前期”的《绿洲》
    第一节 “复出”于“新城”:1981 年——1983 年的《绿洲》
        (一) 石河子文艺圈的形成
        (二) 石河子的《绿洲》(1981 年-1983 年)
        (三) “复出作家”的创作:陈艰的“真实观”
        (四) “爱情小说”与《美的畅想》
        (五) “绿风”诗卷
    第二节 重整旗鼓:1984 年——1989 年的《绿洲》
        (一) 兵团文联体制的建立
        (二) 兵团文联的《绿洲》
        (三) “中国西部开发者文学”
        (四) “复出作家”的创作:朱定的“新闻眼”
        (五) 青年作者的培养与“三王一段”
        (六) 对“兵团文学”的讨论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后期”的《绿洲》
    第一节 开疆扩土:1990 年——1995 年的《绿洲》
        (一) 孟丁山:政治家办刊
        (二) 对《来自兵团内部报告》的批评
        (三) 来自上层的“文化焦虑”
        (四) “绿洲之星”
        (五) “寻找自己的绿洲”
    第二节 打造“名刊”:1995 年——2000 年《绿洲》
        (一) 虞翔鸣:荟萃名家提升品位
        (二) 乡土意识的引进与青年小说家的培养
        (三) 散文话语空间的多元化呈现
        (四) 兵团知青的兵团叙事
        (五) 兵团“土着”的兵团叙事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若干思想的诗化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重要的概念界定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诗词:诗化的政治文本
    第一节 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独特文本
        一、诗言志:中华民族求解放的政治心声
        二、诗述史: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忠实记录
        三、诗寓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形象表达
    第二节 毛泽东诗词研究的分期
        一、毛泽东诗词创作分期述评
        二、基于政治文本视角的尝试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价值观的初步确立
    第一节 绝对理性:青年时代的唯心史观
        一、尼采超人哲学的挥发
        二、心物二元的世界改造观
        三、探究佛理为人格而战
    第二节 实践理性:向唯物史观过渡
        一、经世致用反对封闭教育
        二、治学磨砺以待外敌入侵
        三、读无字书了解人民疾苦
        四、暂不留洋研究本国问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运用
        一、革命实践成立新民学会
        二、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社会
        三、抵制右倾倡导农民运动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井冈山模式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中国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论的汲取
        二、马克思主义正义战争的阐释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工农联盟
        一、争取革命领导权
        二、建立工农联盟
        三、着力改造农民
    第三节 根据地依托下的新式游击战争
        一、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与发展
        二、渐进扩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三、波浪式的“围剿”与反“围剿”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理论升华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官僚的革命
        一、对帝国主义与反动官僚的深刻认知
        二、倡导世界民族解放战争实现世界大同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封建的革命
        一、对中国传统“文治”、“武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
        二、对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全新定位
        三、终结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诗意坐标
    第三节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科学总结
        一、批判教条主义,提出思想路线
        二、创新工农联盟,完善统一战线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价值的彻底实现
    第一节 民主文化的延安塑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新文化
        二、改造知识分子建设新文化
    第二节 联合政府的重庆探寻
        一、文学作品引发的政治博弈
        二、以和平谈判探寻联合政府
        三、用自卫战争保卫人民利益
    第三节 彻底革命的价值实践
        一、彻底革命的理性实践
        二、彻底革命的理论分析
        三、彻底革命的哲学论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诗刊》(1957-1964)的意识形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何为意识形态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
    (二) 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1、转向贬义
        2、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3、几种有影响的意识形态理论
    (三) 本文所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
二、《诗刊》的创刊
    (一) 《诗刊》的创刊背景
        1、1949-1955年诗歌发展走向
        2、“百花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
    (二) 《诗刊》创刊、刊物性质、编委
        1、创刊
        2、刊物性质
        3、编委
三、《诗刊》的大致内容和总体特征
    (一) 《诗刊》的大致内容
        1、国内部分
        2、国外部分
    (二) 《诗刊》的总体特征
四、《诗刊》中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
    (一) 题材与主题
    (二) 语言
    (三) 批评
    (四) 主体
五、中国当代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
    (一) 极端一体化的政治意识形态
    (二) 封建意识形态的残留
结论
参考书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6)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名词释义
第一章:艺术歌曲的形成及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 追溯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艺术歌曲的历史分期
    第三节:早期艺术歌曲的作曲家群象
第二章: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和声性织体形态
    第一节 柱式和弦为主的伴奏织体形态
    第二节 半分解和弦为主的伴奏织体形态
    第三节 分解和弦为主的伴奏织体形态
第三章: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中的复调性织体形态
    第一节 模仿复调
    第二节 对比复调
    第三节 支声复调
第四章: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中主复调结合的织体形态
    第一节 主调与模仿复调结合的织体形态
    第二节 主调与支声复调结合的伴奏织体形态
第五章:钢琴伴奏中的现代技法运用
    第一节 谭小麟受兴德米特作曲技法的影响
    第二节 丁善德受法国现代作曲技法的影响
第六章:早期艺术歌曲的审美诠释
参考书目
附录
后记

(7)异化和归化策略在音乐文献翻译中的初步实践 ——以《文革文化史》的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归化”与“异化”理论
    第一节 “异化”与“归化”
        一、“顺化”与“异化”策略的来源
        二、韦努第的“归化”与“异化”理论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异化”与“归化”
        一、“异化”与“归化”之间的关系
        二、文本类型与策略的选择
        三、艺术文本翻译过程中“异化”面临的困难
        四、艺术文本翻译过程中“异化”与“归化”的结合
第二章 关于音乐文献翻译实践中的“异化”策略的探讨
    第一节 “异化”与文化“异质性”
        一、文化“异质性”
        二、文化“异质性”与动态对等
    第二节 音乐文献翻译实践中的“异化”
        一、文化背景不同造成对文化“异质性”的忽视
        二、立场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三、各自语境里的真空造成“异质性”的流失
        (一) “红卫兵”与“赤卫队”
        (二) “白剧”的表达方式
        (三) “秧歌”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 音乐文献翻译中“归化”的合理运用
    一、非“异质性”成分
    二、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歧义
    三、文本的目的和服务人群
结语
参考文献
译文部分

(8)革命、历史、人道与文学——孙犁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抗日战争对孙犁人格的形塑
    第一节 平民意识的获得
    第二节 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
第二章 文化忧患与人格蜕变
    第一节 青灯黄卷与文化守夜
    第二节 痛苦的灵魂
第三章 沉重的肉身与情意的飞扬
    第一节 初恋情结与“白皙”意象
    第二节 爱情抑或情欲
    第三节 情爱挣扎与女性想象
第四章 革命与隐逸
    第一节 革命与人道
    第二节 分裂的苦痛
    第三节 焦虑与疾病
    第四节 大隐于书
    第五节 大言无声
第五章 双轮驱动与民族风景
    第一节 救亡与启蒙
    第二节 国破山河在
第六章 历史意识的出场
    第一节 “芸斋”里的人性
    第二节 历史的回望与生命的展开
    第三节 用生命的烛光照彻历史的隧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壮丽的诗篇 跃进的战歌——《重游延安》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十年史诗笔记[J]. 寓真. 黄河, 2010(05)
  • [2]《绿洲》1957-2000研究[D]. 李素红. 新疆大学, 2011(12)
  •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若干思想的诗化文本研究[D]. 张晓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4]《诗刊》(1957-1964)的意识形态性研究[D]. 郑翔. 四川师范大学, 2005(08)
  • [5]壮丽的诗篇 跃进的战歌——《重游延安》浅析[J]. 周裕昌. 安徽教育, 1977(11)
  • [6]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D]. 梁安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7]异化和归化策略在音乐文献翻译中的初步实践 ——以《文革文化史》的翻译为例[D]. 孙萌. 中央音乐学院, 2012(07)
  • [8]革命、历史、人道与文学——孙犁论[D]. 李天程.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9]论共和国三位无帅的诗作[J]. 江泰然. 上饶师专学报, 1994(01)

标签:;  ;  ;  ;  ;  

壮丽的诗篇与跃进的战歌——《再访延安》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