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兴飞,董华林,郭英,殷得所,王红波,胡建林,查中萍,曹鹏,徐得泽[1](2021)在《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展望》文中提出杂种优势利用是有效应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两系法杂交水稻是基于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建立的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其不育系育性受核基因控制,不受恢保关系制约,与三系法相比,配组更加自由,稻种资源利用率更高,制种程序相对简单。回顾了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利用历程,总结了两系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对两系法杂交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就如何进一步发展两系法杂交水稻提出了展望。
王辉[2](2021)在《粳型亲籼恢复系及其杂种的育性和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籼粳交后代的育性是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难点与关键。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衍生的后代粳型亲籼恢复系为供试材料,在考察与5个不育系配组的258个杂种结实率基础上,筛选出10个育性亲和力好的株系,分析亲本和杂种的产量性状配合力,评价育种价值。结果表明:57个恢复株系及其杂种的主要产量性状存在明显差异,57个父本及其杂种的主要产量性状的频次分布图均呈正态分布,但杂种结实率明显偏低,受非加性影响大,双亲互作起主要作用。筛选出的10个株系结实率均值变幅为73.18%~82.49%。不同亲本在产量性状间的GCA存在明显差异,R9、R47、R52和R57的GCA较好,育种价值高。亲本GCA与杂代SCA无明显相关,根据性状特性的大量筛选可以获得所需的优势组合。产量性状狭义遗传率低,性状难以稳定,须在高世代选择。
韦新宇,张受刚,许旭明,卓伟,马彬林[3](2022)在《5份粳型亲籼种质的生物学特性及育种利用》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5份自主选育的粳型亲籼种质明恢413、明恢1616、明恢1707、明恢512和明恢509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育种利用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期为今后开展粳型亲籼种质资源的选育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份粳型亲籼种质的播始历期偏长,株高适中,直立穗型,穗子小,着粒密,单株有效穗数多,结实率均在75%以上,千粒重中等。程式指数判定表明,明恢413、明恢1616、明恢1707、明恢512的籼粳属性为偏粳;明恢509的籼粳属性为粳。5份粳型亲籼种质均具有良好的亲籼性,与籼型两系不育系测交F1的结实率均在75%以上,最高可达89.80%;同时能够恢复野败型、印水型、K型等籼型三系不育系,测交F1的结实率均在80%以上,其恢复谱广、恢复力强。光合特性分析表明,其剑叶在生育后期能够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利于籽粒的充实饱满。5份粳型亲籼种质的杂种优势表现:除播始历期、株高和千粒重外,在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等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中,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每穗总粒数所表现出的竞争优势均超过10%。利用明恢1616、明恢1707与籼型两系不育系华1037S配组,育成了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华两优3716和华两优3707,区试表现较好,较对照增产明显,相继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因此,本研究中5份粳型亲籼种质具有良好的亲籼性且恢复谱广,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符辰建,胡小淳,秦鹏,符星学,孙振彪,杨广,王凯,杨远柱[4](2021)在《抗病优质高配合力中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晶4155S的选育及应用》文中指出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传统系谱法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成功培育出株型理想、不育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5℃、育性稳定、异交性好、配合力强的两用核不育系晶4155S,2014年该不育系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晶4155S含有51.0%的早籼遗传背景和8.7%的粳稻遗传背景,为充分利用"早晚生态型间和籼粳亚种间"双重杂种优势奠定了遗传基础。依据分子设计和杂种优势群理论,按"双亲抗性基因互补"和"双亲品质基因一致性"配组原则,高效培育出集抗病、优质、广适与高产协调的晶两优系列杂交组合,该系列组合也迅速成为中国南方稻区的杂交稻主要种植品种,推动了长江流域杂交中籼品种的更新换代。
邢运高,王宝祥,陈庭木,杨波,刘艳,徐波,孙志广,迟铭,李健,李景芳,方兆伟,卢百关,徐大勇[5](2021)在《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明确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广亲和两系不育系9311S的40个中熟中粳稻及由其配置的40个杂交F1为材料,分析播始天数、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糙米率、长宽比、粒长、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等18个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生育期存在正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而结实率与千粒质量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品质性状中长宽比、粒长和垩白粒率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而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度表现出负向超优亲优势。长宽比、粒长存在正向竞争优势,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表现出负向竞争优势。与父本相比,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以及穗粒数明显增加,但是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明显降低,提高父本千粒质量是恢复系产量性状改良的重点。杂交组合品质优于父本是因为杂种的粒型变长,粒宽变窄,长宽比增加,有利于提升稻米的品质。
祁飞翔[6](2020)在《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文中指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亚洲栽培稻有籼稻和粳稻之分,而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往往要强于亚种内的杂种优势,具有很强的增产潜力。研究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形成机理不仅对水稻杂交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其他禾谷类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对3个甬优系列杂种(甬优4953,甬优4949和甬优4149)和2个春优系列杂种(春优295和春优2915)衍生的5个F2分离群体进行籼粳成分分析以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剖析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由于无法获得亲本材料,我们通过F2群体的测序数据,推断出五个组合的F1基因型,并根据已有的甬粳49A的测序数据,得到甬优杂种的父母本基因组。由于春优品种缺失两亲本的信息,我们采用基因连锁区段合并的方法获得两个春优品种的亲本基因组信息。利用1000份水稻品种的亚群关系来推断亲本的亲缘矩阵,明确这5个杂种的母本均属于粳稻亚群,父本均属于籼稻亚群。2.利用1000份水稻品种的亚群信息以及基因型对5个杂交组合进行籼粳成分分析,杂种F1基因组不仅含有杂合片段,而且还存在偏籼和偏粳的纯合片段,表明这些父母本并不是典型的籼稻和粳稻,其中甬优品种的母本约有20%的籼稻基因组片段渗入,父本有近25%的粳稻基因组片段渗入,杂种F1的纯合籼稻基因组、纯合粳稻基因组的组分各占10%;春优品种的母本有约10%的籼稻基因组片段渗入,父本有约10%的粳稻基因组片段渗入,杂种F1的纯籼、纯粳组分各约占5%。3.通过对5个F2合成群体的每穗颖花数(SPP)、千粒重(TGW)和穗长(PL)进行GWAS分析,分别定位到42、11和17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其中Gn1a、Os SPL14、GW5和DEP1等多个已克隆基因与关联位点共定位。在3个甬优系列的F2合成群体中分别定位到6、3和4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在2个春优系列的F2合成群体分别定位到5、1和1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甬优群体关联到的位点显着多于春优群体关联到的位点。4.构建了三个甬优F2群体的bin图,并以bin为遗传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对这三个群体进行QTL分析,一共定位到17个与SPP相关的QTL、22个与TGW相关的QTL、10个与PL相关的QTL和15个与TN相关的QTL。其中7个QTL(qSpp1、qSpp8.2、qTgw8.1、qTgw2.2、qPL6.3、qTn3、qTn8)在三个群体中共同检测到。它们既有加性,也有显性效应,对不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不同。5.对甬优群体的结实率进行GWAS和QTL定位分析,没有定位到主效QTL。对已克隆的籼粳育性主效基因在F2群体中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育性基因在亲本间的基因型是相同的。6.通过对F2群体中定位到的QTL的优良等位基因型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优良等位基因积累的数目与产量性状正相关。结论:籼粳亚种间杂种的主效育性基因为纯合基因型,确保了杂种的育性正常;检测到的显性效应产量基因数目较多,并且有些主效产量基因在双亲均为纯合优良等位基因。因此,主效产量基因的加性效应保证了群体的较高均值,较多数目的显性基因互补提供了较大的杂种优势值,从而使亚种间杂种具有高产表现,得到推广。
韩亚丽,林春晶,赵丽梅,张春宝[7](2020)在《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杂种优势是一种天然现象,即杂交后代在产量、适应性和对生物胁迫及非生物胁迫方面表现出超过双亲的特点。由于杂种优势能够使农作物产量和抗性等方面显着提升,故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植物学家们已经初步解释了作物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和遗传机制,但是杂种优势的形成原因复杂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阐述了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及主要农作物对杂种优势的应用进展,可以预见未来的研究会通过先进的测序技术结合多组学研究来逐步阐明杂种优势的复杂机理。同时更多地挖掘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基因、分子标记;创新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从而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准确的方向。
高海林[8](2020)在《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文中认为目前,三系杂交稻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广泛。鉴于三系杂交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做了大量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恢复系中的主效恢复基因发掘,对微效恢复基因及不育系/保持系中存在的恢复基因研究还较少,这就使得研究结果还不足以解决三系杂交稻育种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不育系不稳定、保持系选育效率低及同一不育胞质籼、粳稻不育系可恢复性之间存在差异等。因此,加强保持系材料中恢复基因的研究对于三系杂交稻的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为发掘HL型籼粳保持系中的恢复基因,我们选用红莲(HL)型粤泰B与BT型、HL型广亲和粳稻不育系苏秋A进行配组,根据F1株系的育性表现来鉴定HL型籼、粳保持系(不育系)中是否携带恢复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同质恢群体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并构建同质恢近等基因系进行恢复基因的恢复力评价。结果如下:(1)不育系与F1育性鉴定表明,BT型苏秋A、HL型苏秋A及HL型粤泰A自然小穗育性均为0,BT型苏秋A/粤泰BF1与HL型粤泰A/苏秋B F1的自然小穗育性分别为34.32%与30.04%。该结果表明,粤泰B携带有BT型、HL型的恢复基因,苏秋B携带有HL型恢复基因,恢复基因均为显性基因,HL型苏秋A/粤泰B F1植株可育的表型是粤泰B与苏秋B恢复基因间互补作用形成的。(2)利用BT型苏秋A/粤泰B F2群体内作为120个单株初定位群体,根据BT型不育系具有配子体不育的遗传特征,将恢复基因定位于第10染色体上,标记STSh-7、STS10-16与该恢复基因连锁;进一步利用BT型苏秋A/粤泰B F2、F3群体内580株单株将恢复基因定位于标记RM25613与STSh-7之间约461.29 Kb物理区间内。根据基因定位结果可知,粤泰B携带的BT型恢复基因为新基因,暂定名为Rf1c。(3)本研究中采用构建HL型苏秋A/粤泰B//粤泰B同质恢株系的策略来定位苏秋B中的HL型恢复基因。利用HL苏秋A/粤泰B//粤泰B BC5F1、BC5F2群体明确了苏秋B在第3号染色体上携带一个新的HL型恢复基因,将该基因暂定名为Rf23(t),标记STS-3-10.9与Rf23(t)连锁;进一步利用BC5F3群体中共计1000单株将Rf23(t)定位于标记RM22与STS-3-10.9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5 cM和0.4 cM。(4)同质恢近等基因系NILRf5,NILRf6与NILRf23(t)自然小穗育性考查结果表明,在HL型粤泰A背景下,Rf23(t)、Rf5与Rf6都能使不育系育性恢复正常,且基因存在剂量效应。
姚红琳[9](2020)在《近年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稻及其亲本的群体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过去的六十年里,水稻的育种和生产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突破,一是矮杆品种的培育和应用,二是杂交水稻的创制与利用。这两次突破使水稻的单产水平增加了两倍以上。目前,杂交稻的培育已经十分普遍,然而杂交稻亲本选择却往往依靠大规模随机测配,如何提高配组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已经投入使用的杂交稻中找出普遍规律有望帮助解答该问题。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种植的165份杂交稻品种,并对谷壳测序获得了其亲本的基因型。从杂交稻亲本的群体结构、受选择位点、与表型关联的位点及其在杂种中的效应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期为杂交稻选育提供宏观的基因组学角度的参考信息。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利用创新的方式获得了杂交稻的双亲基因型数据。对2011-2015年推广面积较大的165份杂交稻品种进行测序获得基因组数据,从谷壳中提取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进行测序获得母本基因组数据。根据F1和母本的对应关系,制定推断规则,获得了父本基因型。用12份人工构建的测试杂交种数据对提取、补缺、推断步骤进行评估,获得推断正确率约为97%,推断父本的缺失率均值在5%以下,在全基因组共获得6,684,955基因组变异位点,全基因组标记密度约为17.9个/kb。2. 对杂交稻亲本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父本群体与Indica II群体相似性较高,母本群体与Indica I群体相似性较高。三系和两系父本群体没有明显的群间界限,而三系两系母本群体则明显聚为两类,其中三系母本与Indica I群体距离更近。用XP-CLR和固定系数的方法鉴定了父母本群体间差异位点,其中包括TMS5和Rf4等与不育系、恢复系特性相关的基因。3. 对杂交稻群体穗部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到与穗部性状相关的163个非重复关联位点,并对这些关联位点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超显性效应均对杂种优势有所贡献。显着区间内包括IPA1、Ghd7等已克隆基因,分析了部分已克隆基因区段对穗部表型的影响。用关联位点计算获得材料的特异杂合性。相较于一般杂合性,特异杂合性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更强。4. 将关联分析结果与父母本群体结合分析。在父母本群体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大于0.4且与穗部表型显着相关的位点中,72.2%的位点优良等位基因型在父本群体中频率更高,说明了恢复系的基因型对杂交稻的表型有着重要的作用。5. 对不同育种时期的优良等位基因受选择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前人发表的核心种质资源,将研究材料划分为矮化育种前、矮杆育种后以及现代杂交稻亲本三个育种时期。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的关联位点在三个育种时期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发现有30%的优良等位基因在育种过程中受到正向选择。另外也发现父母本间有明显的优良等位基因聚合现象。6. 对3对籼粳交亲本进行分析。获得了籼粳交亲本的亚种间渗入片段,并与典型籼稻和典型粳稻进行了对比。发现籼粳交亲本的渗入片段占全基因组的比例高于典型籼稻和典型粳稻,且不同材料的渗入片段位置有一定重叠,或与籼粳交可育原因有关。
汤剑豪[10](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提出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二、水稻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发现 |
2 两系不育系的发展历程 |
3 两系不育系育性基因定位 |
4 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成就 |
5 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
(2)粳型亲籼恢复系及其杂种的育性和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性状考察 |
1.2.3 配合力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亲本及杂种一代的主要产量性状表现 |
2.2 杂交组合后代的结实率分析 |
2.3 10个优良恢复株系主要产量性状方差及配合力分析 |
2.3.1 双亲GCA效应分析 |
2.3.2 SCA效应分析 |
2.3.3 九个产量性状的遗传率分析 |
3讨论 |
(3)5份粳型亲籼种质的生物学特性及育种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试验材料种植及主要农艺性状测定 |
1.2.2 籼粳属性判定 |
1.2.3 亲籼性鉴定 |
1.2.4 恢复谱测定 |
1.2.5 光合特性测定 |
1.2.6 育种利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粳型亲籼种质的生物学特性 |
2.1.1 主要农艺性状 |
2.1.2 籼粳属性 |
2.1.3 亲籼性 |
2.1.4 恢复谱 |
2.1.5 光合特性 |
2.2 粳型亲籼种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2.3 粳型亲籼种质的育种利用 |
3 讨论 |
3.1 粳型亲籼种质的选育 |
3.2“籼不粳恢”籼粳亚种间杂交配组方式的选择与应用 |
(4)抗病优质高配合力中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晶4155S的选育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2 特征特性 |
2.1 植物学特征 |
2.2 生育期 |
2.3 育性表现 |
2.4 异交特性 |
2.5 稻米品质 |
2.6 抗性 |
2.7 配合力 |
3 配组表现 |
3.1 产量高 |
3.2 品质优 |
3.3 稻瘟病抗性好 |
3.4 氮高效 |
4 推广应用 |
5 繁殖技术要点 |
6 制种技术要点 |
7 讨论 |
(5)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田间种植 |
1.3 试验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农艺、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表现 |
2.2 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超优亲优势与竞争优势 |
2.3 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品质性状的超优亲优势与竞争优势 |
2.4 F1与父本相应性状的相关与回归 |
3 讨论与结论 |
(6)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1.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与利用 |
1.1 杂种优势的经典理论 |
1.1.1 显性假说 |
1.1.2 超显性假说 |
1.1.3 上位性假说 |
1.2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
1.2.1 水稻杂种优势的发展 |
1.2.2 水稻籼粳亚种及遗传变异 |
1.2.3 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
1.3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3.1 广亲和基因的发现及其利用 |
1.3.2 双亲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1.3.3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3.4 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障碍及对策 |
1.3.5 亚种间杂种育性的遗传基础 |
1.3.6 杂种不育的遗传机制 |
1.4 连锁分析 |
1.5 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5.1 关联分析 |
1.5.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1.5.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
1.5.4 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流程 |
1.5.5 GWAS的优点与不足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与表型考察 |
2.2.1 田间试验 |
2.2.2 表型考察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的提取 |
2.3.2 DNA质量的检测 |
2.4 测序数据的处理 |
2.5 基因型提取及筛选 |
2.6 亲本基因型推定方法 |
2.7 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父母本基因型的推断 |
3.2 籼粳成分分析 |
3.3 F2群体性状表型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
3.4 对总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3.4.1 每穗颖花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2 千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3 穗长关联分析 |
3.4.4 单个F2群体的性状关联分析 |
3.5 甬优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连锁分析 |
3.5.1 甬优群体的bin图构建 |
3.5.2 甬优群体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
3.5.3 甬优群体的QTL定位 |
3.6 优良等位基因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
3.7 与产量相关的QTL的遗传效应 |
3.8 结实率QTL分析 |
4.讨论 |
4.1 亲本材料的缺位影响了杂种优势评估和遗传基础解析 |
4.2 确保杂种正常育性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最大难点 |
4.3 产量基因的互补或优良等位基因的纯合是进一步提高杂种表现的条件 |
4.4 籼粳杂交稻未来育种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部分结果 |
附录 Ⅱ 个人简介 |
致谢 |
(7)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
1.1 配合力法 |
1.2 生理生化法 |
1.3 分子标记法 |
2 杂种优势预测在主要农作物中的应用 |
2.1 杂种优势预测在玉米上的应用 |
2.2 杂种优势预测在水稻上的应用 |
2.3 杂种优势预测在小麦上的应用 |
2.4 杂种优势预测在大豆上的应用 |
2.5 杂种优势预测在油菜上的应用 |
2.6 杂种优势预测在其它作物上的应用 |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8)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 |
1.2 三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 |
1.3 三种不育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机理 |
1.3.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 |
1.3.2 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和定位研究 |
1.3.3 HL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和定位研究 |
1.3.4 WA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和定位研究 |
1.3.5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 |
1.4 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 |
2.0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
2.1.3 育性鉴定 |
2.1.4 DNA的提取与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
2.1.5 标记开发 |
2.1.6 基因测序及载体构建 |
2.1.7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粤泰B对BT型苏秋A、HL型苏秋A恢复力鉴定 |
2.2.2 粤泰B中BT型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
2.2.3 Rf1c候选基因的分析 |
2.2.4 Rf1c的定位 |
2.2.5 Rf1c的验证 |
2.2.6 苏秋B中HL型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 |
2.2.7 Rf23(t)遗传效应分析 |
2.3 讨论 |
2.3.1 HL型籼稻保持系粤泰B中的BT型恢复基因 |
2.3.2 HL型粳稻保持系苏秋中的恢复基因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近年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稻及其亲本的群体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稻生产及育种历史 |
1.2 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 |
1.2.1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 |
1.2.2 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群理论 |
1.2.3 农作物中的杂种优势群研究进展 |
1.2.4 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 |
1.3 基因组学发展及相关研究 |
1.3.1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
1.3.2 基因型补缺方法 |
1.3.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与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材料来源 |
2.1.2 测序数据概况 |
2.1.3 表型数据概况 |
2.2 方法 |
2.2.1 测序数据的比对、变异提取、质控及补缺 |
2.2.2 父本基因型的推断及评估 |
2.2.3 父母本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2.4 父母本群间受选择区段的鉴定 |
2.2.5 杂交稻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特异杂合性计算 |
2.2.6 育种过程中基因受选择分析 |
2.2.7 籼粳交亲本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型数据概况及表型数据概况 |
3.2 杂交稻父本基因型推断结果 |
3.3 杂交稻亲本群体遗传结构 |
3.4 杂交稻群体各性状GWAS结果 |
3.5 一般杂合性与特异杂合性与杂交稻表型的相关性 |
3.6 父母本群体受选择分析 |
3.7 育种过程中优良等位基因受选择分析 |
3.8 籼粳交亲本分析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4.1 亲本推断策略 |
4.2 杂交稻表型与杂种优势 |
4.3 杂交稻亲本基因型的后续应用 |
4.4 关联位点和受选择位点的进一步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4 讨论 |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
2.1.3 供试的褐飞虱 |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
4 讨论 |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
4.3.1 华8049S |
4.3.2 华8050S |
4.3.3 华8051S |
4.3.4 华8053S |
4.3.5 华8054S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水稻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展望[J]. 郑兴飞,董华林,郭英,殷得所,王红波,胡建林,查中萍,曹鹏,徐得泽. 作物研究, 2021(05)
- [2]粳型亲籼恢复系及其杂种的育性和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 王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21(07)
- [3]5份粳型亲籼种质的生物学特性及育种利用[J]. 韦新宇,张受刚,许旭明,卓伟,马彬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 [4]抗病优质高配合力中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晶4155S的选育及应用[J]. 符辰建,胡小淳,秦鹏,符星学,孙振彪,杨广,王凯,杨远柱. 杂交水稻, 2021(04)
- [5]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J]. 邢运高,王宝祥,陈庭木,杨波,刘艳,徐波,孙志广,迟铭,李健,李景芳,方兆伟,卢百关,徐大勇. 江苏农业科学, 2021(01)
- [6]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D]. 祁飞翔.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J]. 韩亚丽,林春晶,赵丽梅,张春宝.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3)
- [8]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D]. 高海林. 扬州大学, 2020(04)
- [9]近年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稻及其亲本的群体遗传分析[D]. 姚红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10]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