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公路紧急停车带设置的工效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有,徐舸,韩万里,谢伟国,李斌[1](2021)在《基于事故分析的公路限高门架警告标志优化设置》文中研究表明为优化设置公路限高门架警告标志,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工效学及人因工程学角度剖析事故原因,基于大型车辆驾驶员视认特征与道路交通环境特点,提出警告标志前置设置最低要求,构建考虑大型车辆驾驶员视认角度标志前置距离模型,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表明:限高门架高度警示标志设置不规范,导致停车安全距离不足,标志视认能力下降;根据模型得出公路限高门架警告标志前置参考距离,验证模型有效性,并有针对性提出限高门架警示标志优化设置意见。研究结果可为公路限高门架警告标志设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董君曼[2](2021)在《不同线形条件下高等级公路防眩设施设置》文中指出在交通行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交通事故数量及事故致死率也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其中,对向来车车灯照设所造成的眩光现象是夜间行车交通安全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防眩设施多为统一设置标准,在不同地形、地貌及道路线形条件下存在交通隐患。为了使防眩设施能够更好地适应道路线形,本文通过分析眩光影响机理,基于道路线形条件、设计速度和道路宽度对防眩设施设置的影响分析,建立了防眩板和植物防眩遮光角计算模型、间距计算模型、高度计算模型;在视距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平曲线路段防眩设施偏置设置模型和高度计算模型。综合考虑现有规范、道路线形组合、设计速度等因素后,提出了符合实际道路环境的防眩设施设置参考值。结果表明,不同道路线形条件、设计速度、车道组合情况等条件下,防眩设施设置间距及高度计算方法不同,平曲线路段防眩设施间距比直线路段防眩设施间距要求更严格:直线段防眩板间距推荐取66.80cm-77.97cm,植物防眩间距推荐取9.95m-32.28m,极限最小半径下平曲线路段防眩板间距推荐取52.16-86.51cm,植物防眩间距推荐取3.40m-12.81m。凹型竖曲线路段比直坡路段防眩板高度要求更严格:直坡路段防眩设施高度推荐最小为1.82m,凹型竖曲线路段防眩设施高度推荐≥1.90m。平曲线路段考虑视距检验后,极限最小半径条件下防眩设施间距偏置设置推荐取0.2m-0.73m,高度设置推荐≤1.98m。最后,以黑大公路(青冈-兰西)改扩建工程为例,对该项目的防眩设施按照上述结论及设计参考值进行优化,验证了本论文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能够在实际防眩设施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提供参考。
曹永臣[3](2020)在《快速路交通提示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及其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路网的发展,交通标志需要表达的信息越来越多,同时驾驶人的视认能力有限,致使其没有足够时间识别、理解这些信息,从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同时在标志标线的数量上只是一味增加,而忽略与已有标志标线的协同,导致标志之间、标线之间、标志与标线之间出现表达信息相互矛盾的情况,驾驶人在驶入或即将驶入这些路段或交叉口时会产生不必要的疑问而影响驾驶操作,可能引发交通事故。且现有道路标志标线规范虽在交通标志与标线协调设置方面已有相关规定,但皆为对各种路段和交叉口情况下,标志和标线协调设置的定性说明,缺乏定量描述。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标志标线协同设置方法和协同距离概念。以对交通提示标志提示效果的改善为目标,分析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有关的规范规定,并进一步分析提示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的影响因素,总结城市快速路上比较凸显的提示标志设置问题。选取城市快速路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遴选出口指路标志标线协同设置、急转弯路段减速标志标线协同设置、入口合流标志标线协同设置、连接主辅道减速标志标线协同设置,以上四类快速路路段条件作为研究范围,研究所需设置的提示标志与标线的种类、尺寸等特点,并分析了各条件下驾驶人的视认过程。使用E-prime、Smart Eye Pro、Adobe Premiere等软件进行了模拟驾驶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检验,分析驾驶人的性别、有无近视、有无驾龄、年龄和学历等因素对提示标志和标线视认效果的影响,以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和无关因素。建立了快速路出口、入口、急弯路段和连接主辅道入口的交通提示标志与标线的设置模型,并提出设置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设计速度、标志与标线设置间距、标志信息量等情况下,对驾驶人视认效果的影响。进一步计算得到视认时间最少时,标志与标线的设置间距,作为协同设置的最佳间距,即协同距离,以此作为城市快速路交通提示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的参考数值。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的理念,建立了城市快速路交通提示标志与标线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评价模型,及提示标志标线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用以评价交通提示标志与提示标线之间的协同程度,并将模拟驾驶的试验结果作为实际案例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应用分析。
王首硕[4](2017)在《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进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方式之一,其他各个行业的繁荣发展又与交通行业休戚与共,因此公路行业的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可是目前,我国现存有关公路的相关标准规范众多,而关于涉路工程的有些部分条文规定存在着不统一的冲突,并且十分庞杂,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涉路工程规范。这给地区省市的行政管理部门对涉路工程项目的监管工作带来困难,也给评价机构对涉路工程项目的安全评价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也可能会余留涉路项目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保证涉路工程项目的安全,有必要对涉路工程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以此来满足涉路工程安全评价及管理的需求。本文首先梳理了公路安全评价以及各类涉路工程的应用与安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涉路工程的定义与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分析了涉路工程的跨越式涉路、穿越式涉路、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并行式涉路的安全特性及安全影响因素;其次,根据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与依据,确定了设置要求、技术要求、防护要求为三个子系统,对每个子系统选取若干相关评价指标,建立了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对每一个评价指标做出规定并进行了打分量化处理;再次,在比较分析国内外现有公路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之上,选取可拓学物元法作为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模型方法,并构造了涉路工程安全评价分析模型;另外,将模型方法运用于涉路工程安全评价实例分析,并验证了可拓物元分析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对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的流程做出了详细分析,提出涉路工程动态规划决策模型,并基于本质安全化理论,提出了涉路工程安全的防控措施。本文在可拓学物元模型理论的基础上,以涉路工程的实际项目情况与指标规定的内容的符合等级作为评分依据,通过专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判所得分值作为模型基础数据。运用上述方法对云南某处涉路工程进行安全分析表明:通过基于可拓学物元分析法的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法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比分析,验证其具有有效性,并对评价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及建议,可为相关行政部门提供参考性依据,对涉路工程安全评价工作具有可观的指导意义与实际参考价值。
刘世新[5](2017)在《港湾式停车带在东青高速公路中的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依据东青高速公路港湾式停车带改造工程,从公路技术规范本身、公路运营诱发事故的因素,以及港湾式停车区扩建工程规模设置和应用效果研究,为相关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李浩,向昕[6](2014)在《高速公路港湾式停车带扩建工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合京珠北高速公路及沈海高速公路宁德段港湾式停车带改造工程,对港湾式停车带扩建工程中其规模控制、间距选址、路面结构及交安设施等设计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潘兵宏,周智涛,曾志刚[7](2013)在《高速公路港湾式停车带布置形式及设计参数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分析中国高速公路港湾式停车带设置形式和参数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速公路车辆运行速度特点、车辆驶入和驶出港湾式停车带的轨迹特点和驾驶人心理特征,以港湾式停车带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为基础,提出了带变速车道的港湾式停车带设置形式、港湾式停车带变速车道和停车区长度计算模型,并给出了不同设计速度、纵坡和硬路肩宽度情况下港湾式停车带的设计参数建议值。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港湾式停车带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王佐,潘兵宏,曾志刚,杨少伟,吴明先[8](2013)在《基于紧急停车功能的高速公路右侧硬路肩宽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合中国高速公路发展趋势及右侧硬路肩事故情况,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右侧硬路肩临时紧急停车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紧急停车功能的右侧硬路肩宽度试验及计算模型,并采用现场试验及回归分析,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做了深入研究,确定了参数的合理取值,并提出了不同设计速度下满足车辆紧急临时停靠功能的右侧硬路肩宽度最小建议值及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右侧硬路肩宽度为2.5m时无法满足车辆紧急停靠需求,停靠车辆类型对满足紧急停靠功能的右侧硬路肩宽度值有较大影响。
曾志刚[9](2012)在《高速公路硬路肩的功能与宽度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和对基础建设的大力投入,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交通事故高发态势得到了有力遏制,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硬路肩作为高速公路横断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安全和功能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经济、环境及设计理念等因素,我国部分高速公路采用了较窄的硬路肩或未设置硬路肩,引起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高速公路硬路肩的核心功能是供故障车辆临时紧急停靠和提供侧向安全距离。我国交通组成中大型货车约占50%,因其车身较宽、动力性能较差,在硬路肩停靠时对交通流和交通安全影响较大,且由大型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危害程度往往更大,硬路肩的宽度应充分考虑这些影响。本文对国内外高速公路硬路肩功能和宽度值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硬路肩的主要功能和机理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不同功能与宽度值的定位关系,同时总结了防止硬路肩行车的工程措施,保证硬路肩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重点研究核心功能下的硬路肩宽度值,通过现场实验调查等采集了大量数据,结合高速公路交通组织管理方式、驾驶员生心理特性、两侧硬路肩的不同特性等,对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核心功能下的左、右侧硬路肩宽度计算模型,并提出满足不同功能时硬路肩的宽度建议值的一般值和最小值。
林煌[10](2012)在《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山区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占相当大比例,使车辆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因制动器失效而引发交通事故,给公路的正常运营及行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均带来了严重影响。改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平纵断面线形可很好地防治车辆制动失控,然而,由于地形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不可避免。为改善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状况,目前主要通过实施管理措施、交通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以保障失控车辆安全。研究通过对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事故特性、驾驶员行驶及车辆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结合驾驶员行车过程中道路条件、交通管理、保障设施等多方面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建立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设计整体思路,并由此提出道路线形改善、超载超速的管理及主动与被动防护措施的设置需求,分析了平纵组合路段失控车辆安全保障设施设置需求,同时,结合动力学仿真工具ADAMS/Car构建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仿真评价系统,从而对不同纵坡、超高及行驶速度条件下车辆行车安全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纵坡条件下连续长大下坡曲线路段安全行驶评价及路段行车安全限速建议。最后,针对保腾高速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设施的设计,提出适合其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危险地段识别及限速判定、交通设施设置、防护措施设置等安全保障实施系统。
二、高速公路紧急停车带设置的工效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紧急停车带设置的工效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事故分析的公路限高门架警告标志优化设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及分析 |
1.1 数据来源 |
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 限高门架碰撞事故致因分析 |
2.1 事故影响因素 |
2.2 不同车型驾驶员观测角度差异影响 |
2.3 限高警告标志设置位置影响 |
2.4 不良天气条件对警告标志视认影响 |
2.5 复杂交通环境对警告标志视认影响 |
3 限高门架警告标志优化设置 |
3.1 限高门架警告标志路侧前置设置 |
3.2 限高门架警告标志优化设置其他优化建议 |
1)重复设置限高门架警告标志 |
2)道路双侧设置限高门架警告标志 |
3)提高限高门架警告标志显现性(增加标志逆反射值) |
4)综合限速等其他警告预防设施设置 |
4 结论 |
(2)不同线形条件下高等级公路防眩设施设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眩光作用的研究 |
1.2.2 防眩设施间距设置研究 |
1.2.3 防眩设施高度设置研究 |
1.2.4 植物防眩研究 |
1.2.5 国内外规范 |
1.2.6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现有防眩设施类型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驾驶员眩目影响分析 |
2.1 眩目影响原理 |
2.1.1 眩光形成原理 |
2.1.2 眩光影响程度 |
2.2 眩光对驾驶行为影响研究 |
2.2.1 驾驶员反应模型 |
2.2.2 眩光对驾驶员生理的影响 |
2.2.3 眩光对驾驶员心理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不同线形条件下防眩设施间距设置研究 |
3.1 遮光角 |
3.1.1 防眩板遮光角 |
3.1.2 防眩网遮光角 |
3.1.3 植物防眩遮光角 |
3.2 防眩板间距设置 |
3.2.1 直线段上防眩板间距设置 |
3.2.2 曲线段上防眩板间距设置 |
3.3 植物防眩间距设置 |
3.3.1 直线段上植物防眩间距设置 |
3.3.2 曲线段上植物防眩间距设置 |
3.4 驾驶员视距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线形条件下防眩设施高度设置研究 |
4.1 平直路段防眩设施高度设置 |
4.2 直坡路段 |
4.3 平曲线-直坡路段 |
4.4 凸形竖曲线路段 |
4.5 凹型竖曲线路段 |
4.5.1 直线型-凹型竖曲线路段 |
4.5.2 曲线型-凹型竖曲线路段 |
4.6 驾驶员视距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5 黑大公路(青冈-兰西)改扩建工程安全设施优化实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项目防眩设施优化 |
5.2.1 项目防眩设施现状 |
5.2.2 防眩设施间距优化 |
5.2.3 防眩设施高度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快速路交通提示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提示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影响因素与适用条件分析 |
2.1 提示标识协同设置的相关规范规定 |
2.2 提示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影响因素分析 |
2.2.1 视觉特性对提示标志标线设置的影响 |
2.2.2 道路环境特性对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的影响 |
2.3 提示标识协同设置的适用条件 |
2.3.1 快速路出口指路标识协同设置 |
2.3.2 快速路急弯路标识协同设置 |
2.3.3 快速路入口合流标识协同设置 |
2.3.4 快速路连接主辅道标识协同设置 |
2.4 本章小结 |
3 模拟驾驶与仿真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仿真试验流程设计 |
3.3 模拟驾驶场景设计 |
3.3.1 提示标识设计方案 |
3.3.2 道路线形设计方案 |
3.4 被试人员选取 |
3.5 E-prime试验过程 |
3.5.1 试验干扰因素的控制 |
3.5.2 Smart Eye Pro的使用 |
3.5.3 E-prime的使用 |
3.6 驾驶人视认结果数据采集 |
3.6.1 采集参数 |
3.6.2 指标选取 |
3.6.3 试验数据检验 |
3.7 本章小结 |
4 快速路交通提示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模型及方法 |
4.1 快速路出口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研究 |
4.1.1 快速路出口协同设置模型 |
4.1.2 快速路出口协同设置方法 |
4.2 快速路急弯路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研究 |
4.2.1 快速路急弯路协同设置模型 |
4.2.2 快速路急弯路协同设置方法 |
4.3 快速路入口合流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研究 |
4.3.1 快速路入口合流协同设置模型 |
4.3.2 快速路入口合流协同设置方法 |
4.4 快速路连接主辅道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研究 |
4.4.1 快速路连接主辅道协同设置模型 |
4.4.2 快速路连接主辅道协同设置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快速路交通提示标志与标线协同度评价模型研究 |
5.1 交通提示标志标线协同系统评价模型理论分析 |
5.1.1 交通提示标志系统的有序度模型 |
5.1.2 交通提示标线系统的有序度模型 |
5.1.3 交通提示标志标线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模型 |
5.2 提示标志标线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实例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第二章 涉路工程安全影响分析 |
2.1 涉路工程基本概念 |
2.1.1 涉路工程定义 |
2.1.2 涉路工程分类 |
2.2 涉路工程特性分析 |
2.2.1 涉路工程特性 |
2.2.2 涉路工程安全影响因素 |
2.2.3 涉路工程安全事故的特点 |
2.3 小结 |
第三章 涉路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和原则 |
3.1.1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3.1.2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跨越式涉路工程 |
3.2.2 穿越式涉路工程 |
3.2.3 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 |
3.2.4 并行式涉路工程 |
3.3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指标定量化分析 |
3.3.1 跨越式涉路工程指标定量确定 |
3.3.2 穿越式涉路工程指标定量确定 |
3.3.3 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指标定量确定 |
3.3.4 并行式涉路工程指标定量确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
4.1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原则 |
4.2 安全评价方法比选 |
4.3 物元分析模型理论 |
4.3.1 物元分析理论的概念分析 |
4.3.2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物元分析模型 |
4.3.3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与验证 |
5.1 概况分析 |
5.2 模型应用 |
5.2.1 确定物元矩阵 |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计算关联函数 |
5.2.5 综合评价 |
5.2.6 评价结果分析 |
5.3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验证 |
5.3.1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 |
5.3.2 建立AHP-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
5.3.3 评价指标权重 |
5.3.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
5.3.5 计算评价结果 |
5.4 评价结果分析及建议 |
5.5 小结 |
第六章 涉路工程评价流程及安全保障策略 |
6.1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流程 |
6.1.1 评价前准备阶段 |
6.1.2 评价阶段 |
6.2 涉路工程评价决策 |
6.3 涉路工程安全保障措施 |
6.3.1 本质安全理论 |
6.3.2 基于本质安全的涉路工程安全防控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在校期间参加研究课题情况 |
(5)港湾式停车带在东青高速公路中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青高速公路停车带现状 |
二、东青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性 |
(一) 事故类型特性 |
(二) 事故空间分布特性 |
三、路肩停车引发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四、港湾式停车带设置理论支撑 |
五、港湾式停车带建设组织实施 |
(一) 路基加宽施工 |
(二) 路面施工 |
(三) 交通安全设施施工 |
六、港湾式停车带设置实施效果 |
七、结语 |
(6)高速公路港湾式停车带扩建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停车带现状分析 |
2 港湾式停车带扩建设计 |
2.1 港湾式停车带规模设计 |
2.1.1 港湾式停车带有效宽度 |
2.1.2 港湾式停车带有效长度 |
2.1.3 港湾式停车带渐变段 |
2.2 港湾式停车带间距设计 |
2.3 港湾式停车带路面设计 |
2.4 港湾式停车带交安设计 |
2.4.1 标志设计 |
2.4.2 标线改造设计 |
3 港湾式停车带实施效果 |
4 结论 |
(7)高速公路港湾式停车带布置形式及设计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设置港湾式停车带的必要性 |
3 港湾式停车带设置形式 |
3.1 车辆进、出港湾式停车带的运动特点 |
3.2 港湾式停车带布置形式 |
4 港湾式停车带设计参数 |
4.1 变速车道宽度 |
4.2 减速车道长度 |
4.3 减速渐变段长度 |
4.4 加速车道长度 |
4.5 加速渐变段长度 |
4.6 停车区长度 |
4.7 停车区宽度 |
5 结语 |
(8)基于紧急停车功能的高速公路右侧硬路肩宽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国外右侧硬路肩的设置分析 |
3 右侧硬路肩紧急停车功能和宽度影响分析 |
3.1 右侧硬路肩紧急停车功能分析 |
3.2 右侧硬路肩宽度计算模型 |
4 基于停车功能的高速公路右侧硬路肩宽度分析 |
4.1 车身宽度统计分析(1)小客车 |
4.2 外侧净距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研究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数据分析 |
4.3 外侧余宽 |
4.4 K值 |
4.5 右侧硬路肩宽度 |
5 结论 |
(9)高速公路硬路肩的功能与宽度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提出 |
1.2.1 我国交通组成及硬路肩交通事故现状 |
1.2.2 课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硬路肩设置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硬路肩交通事故分析 |
2.1 硬路肩交通事故统计 |
2.1.1 未设置硬路肩时交通事故 |
2.1.2 硬路肩宽度过窄时交通事故 |
2.2 硬路肩交通事故机理分析 |
第三章 高速公路硬路肩的功能及机理分析 |
3.1 硬路肩的分类 |
3.2 硬路肩主要功能分析 |
3.3 硬路肩停车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右侧硬路肩 |
3.3.2 左侧硬路肩 |
3.4 硬路肩宽度设置与功能定位 |
3.5 防止硬路肩行车的措施 |
3.5.1 路肩振动带的设置 |
3.5.2 其它措施 |
第四章 实验和调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
4.1 实验和调查的内容和意义 |
4.2 实验地点和时间 |
4.3 实验仪器 |
4.4 实验数据的采集 |
4.5 车辆宽度尺寸调查 |
4.5.1 小汽车 |
4.5.2 大型车 |
4.6 最内、外侧车道车型车速调查 |
4.6.1 最内侧车道 |
4.6.2 最外侧车道 |
4.7 交通事故资料调查 |
4.8 驾驶人生心理特性及驾驶行为调查 |
第五章 高速公路硬路肩的宽度值分析 |
5.1 右侧硬路肩宽度值计算模型 |
5.1.1 外侧净距 |
5.1.2 外侧余宽折减值 |
5.1.3 外侧余宽计算模型 |
5.1.4 K 值 |
5.1.5 右侧硬路肩宽度 |
5.2 考虑其它功能时右侧硬路肩的最小宽度 |
5.3 左侧硬路肩宽度值计算模型 |
5.3.1 车间净距 |
5.3.2 K 值 |
5.3.3 左侧硬路肩宽度值 |
5.4 设置港湾式紧急停车带与硬路肩比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6.1 论文主要成果 |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A 驾驶员交通安全信息调查表 |
致谢 |
(10)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长大下坡的界定 |
1.1.2 我国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形势 |
1.1.3 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综合处治技术 |
1.1.4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特性分析 |
2.1 事故致因理论及因素分析 |
2.1.1 事故致因理论 |
2.1.2 事故致因因素 |
2.2 驾驶员驾驶特性分析 |
2.2.1 驾驶员信息处理的阶段划分及处理过程 |
2.2.2 驾驶特性分析 |
2.3 事故安全特性分析 |
2.3.1 典型事故形态与成因 |
2.3.2 目前的安全治理措施 |
2.3.3 超载安全影响分析 |
2.3.4 制动失效时速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ADAMS/Car 的长大下坡路段道路安全评价 |
3.1 ADAMS/Car 软件简介 |
3.2 仿真系统构建 |
3.3 安全仿真实验 |
3.3.1 车辆安全行驶状态参数 |
3.3.2 仿真评价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技术 |
4.1 安全保障设计整体思路 |
4.2 道路线形改善 |
4.2.1 纵坡设计 |
4.2.3 道路线形视觉辅助改善措施 |
4.3 基于 ADAMS/Car 的路段安全评价及限速建议 |
4.3.1 评价路段选择及其运行速度预测 |
4.3.2 基于预测运行速度的安全仿真 |
4.3.3 仿真结果实例分析 |
4.3.4 安全评价及限速模型建立 |
4.4 超载及超速管理 |
4.4.1 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
4.4.2 超载超限控制 |
4.4.3 超速控制 |
4.4.4 服务设施 |
4.5 平纵组合路段横向稳定安全保障技术 |
4.5.1 平纵组合路段车辆横向受力分析 |
4.5.2 满足规范要求的曲线超高设置分析 |
4.5.3 平纵组合路段失控车辆横向稳定性超高设置需求 |
4.6 避险车道设置 |
4.6.1 设置原则及方法 |
4.6.2 基于平均纵坡理念的避险车道位置确定 |
4.6.3 避险车道与主线夹角的确定 |
4.6.4 引道设计 |
4.6.5 避险车道入口与主线的衔接设计 |
4.6.6 避险车道配套交通工程设施的设置 |
4.7 其他被动防护设施设置 |
4.7.1 强制减速设施 |
4.7.2 护栏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应用 |
5.1 云南保腾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
5.2 连续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实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高速公路紧急停车带设置的工效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事故分析的公路限高门架警告标志优化设置[J]. 赵建有,徐舸,韩万里,谢伟国,李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06)
- [2]不同线形条件下高等级公路防眩设施设置[D]. 董君曼.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快速路交通提示标志与标线协同设置及其评价研究[D]. 曹永臣.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4]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技术研究[D]. 王首硕.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3)
- [5]港湾式停车带在东青高速公路中的建设研究[A]. 刘世新. 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6]高速公路港湾式停车带扩建工程设计研究[J]. 李浩,向昕.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05)
- [7]高速公路港湾式停车带布置形式及设计参数研究[J]. 潘兵宏,周智涛,曾志刚. 中外公路, 2013(06)
- [8]基于紧急停车功能的高速公路右侧硬路肩宽度研究[J]. 王佐,潘兵宏,曾志刚,杨少伟,吴明先. 中外公路, 2013(03)
- [9]高速公路硬路肩的功能与宽度值研究[D]. 曾志刚. 长安大学, 2012(07)
- [10]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研究[D]. 林煌.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