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闻《唐诗三百》开拍(论文文献综述)
尤国勋,祝敬东[1](1994)在《喜闻《唐诗三百》开拍》文中研究说明喜闻《唐诗三百》开拍尤国勋,祝敬东由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和合肥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手制作的电视系列剧《唐诗三百》日前开拍。编导称:该系列剧将以诗人的生平经历为主线,结合山川风物,囊括唐代诗歌的精品,以组成宏伟壮丽的唐诗画卷,再现中华民族文化之辉煌。闻此消...
张颖[2](2014)在《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文中研究表明文学经典的相关讨论自1980年代以来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逻辑出发就文学经典问题展开长期对话,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至今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仍有着巨大的话语容量和探讨空间。但在现有的讨论中,许多研究忽视了“文学经典”问题在国内出现的语境,同时缺乏对较长时段的文学经典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是由西方文化研究带来的伪问题还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节点、“文学经典”作为评价标准是否还具有适用性、当下文学研究是否进入了“后经典时代”以及文学经典的戏仿大话是经典的“终结”还是“新生”等问题至今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学经典理论建构亟待完善。近四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与其身处的媒介文化语境直接相关。以媒介体制、技术和传播内容等为主要因素的媒介文化是文学经典在当代传播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文学经典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对论争的发生及发展、论争方式与形态、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梳理,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文化语境和总体状况,系统分析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得失,进而阐明文学经典在当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描述和总结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论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动态和立体的分析。第一章,中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从中西“经典”词源流变分析入手,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对西方文学经典研究谱系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思考国内文学经典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国内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进行历史回溯,并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中媒介文化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出现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二章,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主要讨论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为中心的相关论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1980年代的报刊出版等活动共同决定了媒介文化的精英化和启蒙性的特征,并参与到了以启蒙话语为主要价值指向、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为中心、以作品重读和文学史重写为主要形式的文学经典论争过程。当代文学的写作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及理论的大量翻译都参与到了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的过程中,与潜滋暗长的大众文化一同构成了对经典建构的挑战。在官方/民间/精英、古代/现代/当代、中国/西方等多组力量的对比与互动中,19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以继承和颠覆的传统。第三章,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主要讨论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1990年代的文学经典研究在文学研究学院化和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以视觉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经典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文学经典在不断扩展其影响范围的同时,其标准和文本的权威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文学经典的合法地位已不再单纯地借由文学史来确立,文学批评的转型、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加剧,制约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变得多元而复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经典建构的努力。第四章,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本章在以社会文化的媒介化为总体特征的语境中分析2000年以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性力量,开启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电子媒介传播,推动社会文化走向了媒介化、全球化。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将关注点转向了当代文学,在媒介的推动下,以层出不穷“文学事件”为主要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关于文学经典认知的混乱。同时,带有总结性和建构性的文学经典研究活动以当代文学60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件为契机展开;另一方面,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展开了本土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探索,文学经典作为文学和文化价值判断的体系重获理论活力。结语,文学经典的理论重构。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价值意义及不足,强调了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重建是理解和解决文学经典论争的关键。对文学经典理论的重建应该充分考虑其本土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借鉴现有的理论资源,在社会媒介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从文学经典理论、文学经典秩序和文学经典阐释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经典理论和实践体系。
赖一郎[3](2013)在《钟肇政小说创作论》文中指出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建构开创者,光复后客家方言写作首倡者,光复后最早进行原住民书写、也是相关着述最丰富的作家之一,乡土派代表作家。出身于底层的钟肇政,秉持底层认同,坚持客家书写、女性书写和原住民书写。光复后钟肇政第一个提出客家方言写作,实践上主要是对词语进行纯化、提炼;他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客家民俗,把民俗与人物描写、故事情节有机结合起来;歌颂客家人的硬颈精神。钟肇政具有“双性同体”潜质,为台湾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做出历史贡献。其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1950年代处于蒙昧状态,1960年代有了萌芽,1980年代则得到张扬,并发生变异。钟肇政对原住民有深切的认同。在复杂的内在精神机制的自动调节下,钟肇政的最初原住民感性经验转换为浪漫想像,塑造了一系列富有野性的原住民女性形象和英雄形象。钟肇政早期曾为日本文化所蛊惑,把文化自卑化作一种审美趣味,化作爱情传奇。而后其小说文本中日本意识与中国意识曾产生强烈的对抗,其后似乎又出现文化杂糅的现象。《怒涛》则竭力鼓吹殖民现代化和“台独”意识形态。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创作开创者。经过《浊流三部曲》的先期训练,钟肇政推出了大气磅礴的《台湾人三部曲》。这是一部典型的家族小说,作者通过家族史来表现民族精神史,以家族史诗建构民族史诗。但是有些文学史家刻意加以解构,为台独文学史张目,必须引起我们警惕。从创作手法看,钟肇政1950年代的作品采用单一视角的顺叙,后来运用了儿童视角,学会“化身”。《鲁冰花》叙述视角的自然流转,使小说如一幅由散点透视法构成的中国画长卷;1960年代钟肇政小说采用聚焦透视法,深入潜意识层以表现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流;1970年代后的小说,则采用时空的重叠交错,营造唯美的意境。
罗执廷[4](2008)在《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在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当代性文学选刊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它们对当代小说发展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并分析总结了其运作的经验与作用的方式,揭示了其运行的逻辑根据。此外,本论文还分析反思了选刊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重构出较为理想的当代文选机制及运作模式,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当代文学选刊的产生与发展,选刊在当代文坛的角色和地位,提出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认为选刊兼具文学传播、文学评价、生产导引三重角色,是当代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一股重要的文学运作力量,对繁荣当代小说、促进其发展具有显着功绩。认为研究选刊可以对这种当代性文选(包括选刊、年选本、作品选等)的运作起到参考、指导作用。正文部分:第一章,考察了选刊在“扶植作家成长”、“推动创作潮流”、“文学导向”三个方面对当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起到的作用,认为选刊培植了一代中国作家的中坚,推动了“改革小说”、“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底层叙事”这些小说潮流,并引导了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第二章,归纳出了选刊作用于小说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发现模式、集结模式、倡导模式、炒作模式,认为选刊通过这些模式有效介入了当代小说的发展。第三章,分析了选刊运行及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根据——信任问题,分析了信任的生成(公信力)、转化(权威与权力)以及选刊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等问题。认为选刊运行和起作用的逻辑基础不是权力,而是信任及由此生成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信任主要产生于受众的需要和选刊自身品质、能力、表现的遇合,选刊应该从其内在品质入手维护和提升其公信力与权威性。余论:分析了选刊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及问题的根源,从“谁来办”、“为谁办”、“怎样办”等方面重构出了理想的当代文选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当代选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认为选刊的缺陷主要是文学性标准弱化、审美趣味单一,而这都是因选刊运作受制于政治场与经济场而缺乏文学自主性的结果;认为选刊应该加强其对严肃文学的身份认同,在功能定位上以选优为基础,适当注重发现、扶植、导向等功能。
二、喜闻《唐诗三百》开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喜闻《唐诗三百》开拍(论文提纲范文)
(2)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中心问题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溯源 |
第一节 什么是“经典” |
一、汉语中的“经典”流变 |
二、西方“经典”流变 |
第二节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 |
一、俗语文学:现代经典的建构 |
二、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 |
三、回归正统:经典的重评与重构 |
四、文化与社会:文学经典研究的范式转变 |
五、“拓宽”还是“扞卫”:文学经典的危机 |
第三节 国内“五四”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 |
一、颠覆与重构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
二、媒介文化:新时期新问题 |
第二章 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
第一节 文学经典论争:作为问题的凸显 |
一、“经典”一词在研究中的使用 |
二、作品“重印”、“重评”中渐次展开的文学经典研究 |
三、“重写文学史”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 |
第二节 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与文学经典论争场域的重建 |
一、1980年代社会分化中的媒介转型 |
二、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 |
三、出版活动的复苏与文学话语场域的重建 |
第三节 以出版为依托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
一、以史料挖掘重启文学经典研究 |
二、以“重评”展开的文学经典讨论 |
三、以“重写文学史”确立的现代文学经典 |
四、在“影响的焦虑”中被质疑的文学经典 |
五、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竞争 |
第四节 文学经典的解构性话语力量的潜滋暗长 |
一、“人民”话语中的大众 |
二、通俗文化中的大众话语权 |
三、文学期刊的分流与启蒙话语的分化 |
第三章 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介文化转型 |
一、媒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
二、媒介功能拓展与分化 |
三、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转变 |
四、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向 |
第二节 文学研究转型与文学经典论争的学术语境 |
一、“经典”作为研究话语使用的总体状况 |
二、文学经典论争主体的转变 |
三、不断重写的文学史中文学经典的变动 |
四、文学批评的转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 |
五、激活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西方理论话语 |
第三节 “百年文学经典”建构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
一、选本引发的经典论争 |
二、“文学大师”之争 |
三、“百年文学经典”之争 |
第四节 媒介文化大众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 |
一、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冲击:以金庸小说经典化为例 |
二、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文本的冲击: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之争 |
三、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价值的冲击 |
第四章 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
第一节 文化媒介化 |
一、信息网络化 |
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
三、媒介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境遇 |
第二节 关于当代文学经典的论争 |
一、“大师事件”引发的时代与经典关系论争 |
二、“伟大的中国小说”:作家参与下的当代文学经典论争 |
三、被“炮轰”的文学界:媒介对文学经典论争的策划和影响 |
四、当代文学60年回顾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反思 |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与理论探索 |
一、文学经典“危机” |
二、文化研究引发的文学经典理论反思 |
三、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
结语:文学经典理论的重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钟肇政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两岸钟肇政研究的消长及其问题 |
第一节 两岸钟肇政研究的消长交替 |
第二节 钟肇政在台湾文坛的地位 |
第三节 钟肇政小说研究的缺憾与再出发 |
第二章 钟肇政客家书写 |
第一节 客家方言书写 |
第二节 客家民俗书写 |
第三节 客家硬颈精神书写 |
第四节 钟肇政客家认同的变迁 |
第三章 钟肇政女性书写 |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蒙昧 |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萌芽 |
第三节 女性意识的张扬 |
第四节 钟肇政女性书写的时代意义 |
第四章 钟肇政原住民书写 |
第一节 力比多的撩拨、宣泄与升华:浪漫想像 |
第二节 历史地再现原住民历史:英雄崇拜 |
第三节 浪漫的失落与英雄的破灭:商业时代的必然 |
第五章 钟肇政殖民现代性书写批判 |
第一节 殖民同化 |
第二节 殖民弱化 |
第三节 殖民与被殖民杂糅 |
第四节 殖民现代性亡灵复活 |
第六章 钟肇政的台湾史诗建构 |
第一节 《浊流三部曲》:台湾史诗的先声 |
第二节 《台湾人三部曲》:从家族叙述到史诗建构 |
第三节 《台湾人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阐释之批判 |
第七章 钟肇政小说的叙述艺术 |
第一节 单一视角:从沉溺于自我之中逐步蜕变 |
第二节 散点透视法:《鲁冰花》的悲剧解读 |
第三节 聚焦透视法:从内视角向意识流深化、探索 |
第四节 时空交错、重叠:营造意境 |
第八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学选刊的出现与繁荣 |
第二节 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角色与地位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文学选刊作用下的当代小说发展 |
第一节 扶植:选刊与当代作家的成长 |
第二节 助推:选刊与小说创作潮流 |
第三节 导向:选刊与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选刊的作用模式 |
第一节 发现模式 |
第二节 倡导模式 |
第三节 集结模式 |
第四节 炒作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选刊运行的文化逻辑 |
第一节 信任的生成:公信力 |
第二节 公信力的转化:权威与权力 |
第三节 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 |
小结 |
余论 反思与重构:当代选学 |
一 反思:选刊的问题及其根源 |
二 重构:理想的选刊运行机制 |
三 “当代选学”:必要与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喜闻《唐诗三百》开拍(论文参考文献)
- [1]喜闻《唐诗三百》开拍[J]. 尤国勋,祝敬东. 山西教育, 1994(12)
- [2]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3]钟肇政小说创作论[D]. 赖一郎.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4]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D]. 罗执廷. 暨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