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一种简化采牛奶样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薛白[1](2021)在《用于可卡因和ATP检测的新型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简便、高灵敏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关键作用,是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类以核酸适体为识别元素、通过电信号对目标分子进行定量的检测工具。因其具有设计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等优点,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小分子可卡因(Cocaine)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为检测对象,研究和设计对目标分子具有快速识别和高灵敏信号响应的核酸适体探针,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分别用于两种目标分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实验采用“碱基截短”的思路,设计了三条具有不同碱基长度的发卡型可卡因核酸适体探针H1、H2与H3。其中H1链为含有38个原始核酸适体碱基和一个间隔碱基t的识别探针,H2链含有30个适体碱基和一个间隔碱基t,H3链含有28个适体碱基和一个间隔碱基t。通过CV表征、SWV扫描比较三种探针对目标分子的响应信号,筛选出具有最高信号灵敏度的H2核酸适体链作为识别探针并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基于SWV测定信号增益,确定最优检测条件:频率设置50Hz、Na Cl添加浓度50 m M、H2探针固定浓度100 n M,检测稳定时间5 min。实验确定传感器的最佳检测条件为:频率50 Hz、Na Cl添加浓度50 m M、H2探针固定浓度100 n M、检测稳定时间5 min。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基于H2核酸适体修饰电极的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对可卡因检测线性范围为10~800μM,线性方程为SI/%=0.105×[cocaine]/μM+13.12,R2=0.9903。该类传感器特异性高、选择性好,对实际样品中可卡因的检测有较高的回收率。本实验提出的通过改变核酸适体碱基序列长度调节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信号灵敏度的思路,对于进一步发展简便、高灵敏的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第二部分实验提出了一种通过“溶液产生-电极收集”工作模式显着增强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信号灵敏度的新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一种用于目标分子三磷酸腺苷检测的“溶液产生-电极收集”型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在该传感器中,一条较短的、末端标记电信号分子亚甲基蓝(MB)的信号核酸探针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ATP的核酸适配体链杂交形成双链核酸适体探针。目标分子ATP在测试溶液中与双链核酸适体探针中的核酸适体结合将信号核酸探针置换出来,在溶液中产生游离的信号核酸探针。然后由捕捉核酸探针修饰电极收集并在电极表面产生电信号分子MB的电流信号。形成“溶液产生-电极收集”工作模式。该类传感器与传统的基于双链核酸适体探针修饰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相比,灵敏度提高了近5倍。通过优化修饰电极对信号核酸探针的收集时间、双链核酸适体探针在测试溶液中的浓度以及捕捉核酸探针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固定密度,获得了传感器对目标分子ATP的检测性能如下:线性范围1.0~400μM,线性方程为SI/%=1.5187×[ATP]/μM+0.0366,R2=0.9955。传感器对目标分子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选择性,用于人体尿液中加标ATP的检测,回收率良好。
唐袁袁[2](2021)在《基于智能微流芯片的自动化微纳传感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是由多门学科交叉的先进研究领域之一。该技术通过将医学、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包括的取样、混合、反应、样品分离、检测等基本实验操作集成至厘米级的芯片上,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生化检测实验室的功能。所以,微流控传感系统在生物检测、药物筛选、污染物监测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临床反应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常规的食品检测仪器既昂贵又耗时,还依赖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而且很多食品致病因素必须在早期阶段采用有效且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识别、检测和监视,所以常规仪器无法满足检测的快速、灵敏、真实性要求,远远无法实现自动化检测过程。而且对于微流控芯片,如何实现片上颗粒分选、单个捕获以及流体混合、检测功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微纳传感系统,研究系统中的自动混合、分离和检测等生化反应过程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首先,针对自动化混合、运输和分选的问题,建立了磁珠在微流通道内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微纳传感系统中的闭环控制方法。磁珠在快速检测系统的小型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微流通道中,以磁珠为作为自动化过程的传输载体,探究了微流通道中磁珠传输的基本规律。然后设计了一种特殊结构的电磁线圈,并求解出了磁场的解析模型。分析磁珠在微流通道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微流通道中磁场作用下的磁珠的运动学模型。设计了针对磁珠位置控制的自抗扰控制器,研究了磁珠在微流通道中的传输能力。然后,针对自动化检测的集成化问题,提出了微纳传感系统检测方案。基于三电极体系的电话学微纳传感器具有时间短、灵敏度高、定量准确且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等优点,可实现快速、低成本、在线检测。本文将微电极集成到微流控芯片中,构建微纳阻抗传感器,然后根据方案构建传感系统检测模块,并对设计的传感器建立了评价指标。然后基于已设计的传感检测方案,确定微流控芯片的通道构成与尺寸,再通过微加工工艺在玻璃基板上制作微电极,最后将芯片通过等离子键合设备封装成型。最后,对芯片的密闭性进行验证。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探究,针对本文提出的微纳传感系统,进行了若干实验:1)在微流控芯片混合区控制磁珠来验证微流控系统中的混合能力;2)使用磁珠作为被控对象来验证微流控系统中的运输能力;3)在多分岔通道处控制磁珠的流向性磁珠验证微流控系统中的分选能力;4)测量不同粒径的磁珠通过微电极的阻抗信号并进行结果分析来验证集成传感器的检测性能。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微纳传感系统的可行性。
侯爽[3](2021)在《新型针式萃取装置的制备及其在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由于其在工业上被广泛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巨大。因此,开发简单,高灵敏,高性能的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监测多氯联苯的污染现状是非常必要的。针式萃取装置具有富集因子高、萃取速率快、操作便捷且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本论文以多氯联苯为研究对象,围绕针式萃取装置的制备及应用开展工作,用Zylon纤维作为载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合成两种涂层材料,将纤维填充到不锈钢针内,制备出两种新型针式萃取装置。所制备的装置可以通过疏水作用和π-π作用实现环境水样和牛奶样品中多氯联苯的富集和检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萃取性能。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涂层纤维针式萃取装置,结合气相色谱建立了环境水样中5种PCBs的分析方法。将表面涂有溶胶凝胶溶液的耐高温Zylon纤维填充至不锈钢针制备针式萃取装置,通过疏水作用实现对PCBs的富集。用扫描电镜对涂层纤维进行表征,涂层后纤维表面粗糙,增大了比表面积。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并考察了针式萃取装置储存性能及使用寿命。经优化后PCB28、PCB52、PCB118的线性范围为0.02~500μg/L,PCB153和PCB180在0.05~500μg/L范围内呈现了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相关系数(r)在0.9937和0.9999之间,检出限(S/N=3)为0.0021~0.01μg/L,定量限(S/N=10)为0.0069~0.033μg/L。针式萃取装置对5种多氯联苯富集因子为1150~9537。将该方法用于松花江水中PCBs的富集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2.19%~98.56%,相对标准偏差为1.8~12.8%。二、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吸附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针式萃取装置,结合气相色谱,实现牛奶样品中PCBs的富集和检测。通过扫描电镜显示涂层纤维表面粗糙,有明显皱纹状结构,使比表面积增大。同时,实验优化了吸附剂质量、萃取时间和温度、解吸温度和时间等主要因素。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在0.02~500μg/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r>0.9908),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28~0.0058μg/L和0.0093~0.019μg/L。针间和针内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低于3.84%和5.54%。另外考察了装置的储存能力和使用寿命。将该方法用于牛奶样品中的5种PCBs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2.20%~98.93%,RSD低于9.0%。该针式萃取装置制备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且稳定性好,可用于牛奶样品中PCBs的分析检测。
孙伟[4](2021)在《奶牛种公牛培育及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针对我国奶牛养殖产业对优质种公牛培育和良种母牛快速扩繁的迫切需求,创新集成了奶牛育种关键技术体系、研制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新技术与新产品,为解决高产奶牛扩繁速度慢的技术瓶颈问题,加快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奶牛育种关键技术体系包括种用胚胎生产与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青年公牛全基因组检测与遗传评估、生长发育、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及精液受精与受胎能力相关性分析。奶牛性控冷冻精液生产新技术主要围绕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与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关键技术开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创新集成了高效的奶牛种用胚胎生产与ET关键技术流程,使每头供体牛平均生产体内胚胎6.6枚,比行业平均水平(5枚)高32.0%;冷冻胚胎移植受胎率为45.0-58.6%、产犊率为38.4-55.8%,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利用全基因组检测结合奶牛DHI技术,集成了种公牛遗传-生产性能对比育种评价体系。不同月龄青年公牛生长发育关键指标,与行业标准相比,体重和睾丸周径均高于行业标准平均水平,并筛选出遗传品质优秀的种公牛154头,其中育种综合指数GTPI(General Total Performance Index)≥2600指数的种公牛35头、占比22.7%;AI配种的种母牛一、二和三胎次305天产奶量与商品母牛相比分别提升了823.0 kg、1374.5 kg和976.7 kg,表明全基因组检测遗传评估与生产性能实际表型值的显着关联性。3、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与AI受胎率对比分析显示,同一头种公牛精液的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高度关联,证明IVF可作为新的繁殖性状评价指标纳入奶牛种公牛育种评价体系,据此把种公牛受精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正常受精率(Normal fertility bulls:45-60%)、较高受精率(Higher fertility bulls:61-80%)、高受精率(Highest fertility bulls:>80%)。4、探究异种动物的精子(山羊、绵羊和鹿)对于奶牛X精子的受精推流效果表明,选择山羊精液受精推流最佳,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奶牛性控冻精生产新技术,使奶牛性控冻精生产效率提升2倍以上、生产成本降低70%,并确定新产品的标准为:100万分离X精子混合100万山羊精子,该产品可以保持平均56.2%的AI情期受胎率和94.6%的性控准确率。5、添加抗氧化剂VE、SOD、CAT可以明显提升奶牛分离X精子的活力,特别是奶牛性控冻精的体外存活时间由原来的4-6 h延长到8-10 h,该产品的AI受胎率总体提升了5-10%,为奶牛性控冻精产业化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李静雅[5](2021)在《SERS活性基底的设计与构筑及其在污染物检测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可以提供待测物的物化组分以及结构特征等信息,作为一种有效的高灵敏度的分析工具,在污染物监测、食药安全等众多领域备受瞩目。SERS实现高灵敏度检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高活性拉曼基底;2、待测物本身拉曼散射截面较大;3、待测物与基底亲和力强。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待测物本身拉曼散射截面小、与基底亲和力弱,加上真实的样品检测面临成分复杂、背景信号干扰强等问题,都需要在拉曼基底设计、组装以及普适性(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本论文工作针对以上难题,从基底功能化设计,三维立体基底的构筑,以及非贵金属基底的开发三个角度出发,构筑了三种不同的SERS基底,希望以此解决SERS在实际样品检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采用简单的水热还原法,合成贝塔环糊精(β-CD)包裹的金纳米颗粒(AuNPs@β-CD),利用β-CD对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PAEs)之一)的捕获与富集,设计并构建了 SERS-UV双模式传感系统,可有效、特异性地检测酒中微量的BBP,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模拟了 BBP与β-CD相互作用的本质。实验表明,β-CD作为拉曼捕获探针和稳定剂锚定在AuNPs表面来捕获BBP,通过BBP的粘合以及桥联作用,AuNPs@β-CD组装成不同形貌的“团簇”,“团簇”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空隙从而提供了大量的热点,放大相应的SERS信号。BBP可以通过显着的比色反应和“簇”的LSPR进行量化。DFT计算揭示了 AuNPs@β-CD是通过BBP的不同疏水基团来进行自身组装。此双模式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灵敏度与重复性以及特异性,其中SERS法获得的最低检测限为0.01 μM。在检测BBP的比色分析中,使用AuNPs@β-CD团簇作为裸眼指示剂的紫外-可见光谱可以准确定量比色可分辨响应,检测限低至14.9 nM。此双模式传感检测策略为试验应用领域设计新颖有效的溶剂化比色和SERS传感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2)利用大面积电磁场“热点”和三维网筛碲线阵列的优势,将模板法与LB膜组装法相结合,通过连续的水热反应和金纳米粒子的后修饰过程,设计并构筑了一种结构可控的3D碲-金(Te-Au)纳米网筛SERS基底,直接检测了牛奶样品中的三聚氰胺(MM)。3D Te-Au纳米筛的优异SERS效应得益于其三维空间,在X-Y和Y-Z轴上提供了更多密度均匀的电磁热点。在特殊的网状SERS基底上组装层层的超薄纳米线,有助于保留粒子的有序性,粒子间隙处存在丰富的热点,保证了基底的可重复性,从而提高了 SERS效果。为了从理论上探讨纳米颗粒增强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分析方法进行计算模拟。由于存在高密度热点,此基底实现了对水溶性罗丹明6G(R6G)的超微检测,低至1 pM。在实际应用中,该3D SERS基底用于检测牛奶中的MM,其线性检测范围在1-100 nM。3D Te-Au纳米筛阵列具丰富的热点和较高灵敏度和重复性,是监测相关污染物的实用工具。(3)设计并开发了一种过渡金属碲化物碲化汞(HgTe)正四面体纳米颗粒作为SERS的高灵敏基底。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出其电子云密度,同时利用FDTD计算其电磁场值。实验结果表明,分析物与HgTe正四面体纳米颗粒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以及它在费米能级附近的丰富态密度结合产生了良好的SERS效果,促进了分析物与碲化物之间的电荷转移。其次HgTe特殊的正四面体结构存在尖端和尖端之间光耦合提供了更大的散射截面。也会有利于产生大量的热点增加待测物的拉曼散射效果。最后通过探针分子R6G的SERS检测信号证明了最大拉曼增强因子(EF)为4.24×106。此金属碲化物HgTe纳米颗粒可以作为SERS基底来检测痕量污染物。
雷小玲[6](2021)在《基于导电金属有机框架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用于环境激素的检测研究》文中提出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杂化的多孔晶体材料,主要由有机配体和无机金属离子单元通过配位作用而形成。MOFs被广泛应用于传感、药物传递、气体的储存和分离等领域,归因于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密度较低、孔径大小可调节和高孔隙率等优点。但是由于大部分MOFs固有较差的电子传递能力,限制了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发展。近年来,导电MOFs的发展大大促进了MOFs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但多数导电MOFs都不具有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因此,在MOFs上合成新的功能性材料提高其选择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导电MOFs与分子印迹聚合物构建选择性好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以导电MOFs为基底制备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高选择性检测环境激素,具体工作如下:1.制备了一种新型导电金属有机框架与分子印迹聚离子液体复合材料(CMOF-MIPIL),用于对双酚A(BPA)的高灵敏检测。首先合成了含有不同有机配体的Ni基CMOFs,研究了所制备的Ni基CMOFs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i3(HITP)2具有最高的导电性和有效表面积。因此,以Ni3(HITP)2为载体,BPA为模板,离子液体为单体和交联剂制备CMOF-MIPIL。在最佳条件下,CMOF-MIPIL传感器对BPA的检测限为4.0 nmol/L,在0.005-5.0μmol/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与基于MIPIL、Ni3(HITP)2的传感器和CMOF-NIPIL传感器相比,其检测BPA的性能更加优越,归因于该传感器具有优异的电导率和特定的识别位点。此外,CMOF-MIPIL传感器对BPA有很好的选择性。将该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塑料瓶和鲜牛奶样品中BPA的检测,回收率在95.3%-104.0%之间。2.研究了一种基于导电MOF与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适配体传感器用于多菌灵(CBZ)的检测研究。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导电MOF(Cu3(HHTP)2),Na BH4一步还原法将Au NPs合成到Cu3(HHTP)2上形成Cu3(HHTP)2-Au NPs复合材料。构建Cu3(HHTP)2-Au NPs适配体传感器时,通过Au-S键将修饰有-SH的多菌灵适配体固定在电极表面。Cu3(HHTP)2-Au NPs适配体传感器对CBZ的检测限为3.0×10-14 mol/L(S/N=3),在10-13-10-8 mol/L浓度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Cu3(HHTP)2-Au NPs适配体传感器对CBZ具有特异性,适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3.构建了一种基于双金属导电MOF的磁性分子印迹聚离子液体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二苯胺(DPA)的检测。在Fe3O4上合成Co Ni-MOF形成Fe3O4@Co Ni-MOF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为载体,DPA为模板分子,离子液体分别为单体和交联剂,合成磁性分子印迹聚离子液体Fe3O4@Co Ni-MOF-MIPIL。制备的Fe3O4@Co Ni-MOF-MIPIL传感器对DPA的检测限达到3.0×10-12 mol/L(S/N=3),在浓度范围为10-5-10.0μmol/L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对DPA检测具有选择性。将Fe3O4@Co Ni-MOF-MIPIL传感器应用实际样品检测,回收率为92.2%-103.1%。
张莹[7](2021)在《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类药物,自发现以来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其在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引起广泛关注。残留的抗生素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在体内积累,引起致病性伤害、产生抗药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于抗生素残留量较低,且样品基质复杂,目前抗生素残留的定量分析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固相萃取因其高效、省时、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已成为复杂基质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中,吸附剂材料的性能是决定固相萃取效率的核心。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是新一代的多孔材料,由轻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构成,具有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和孔径可控等优良特性,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吸附剂材料,在复杂样品痕量目标物的分离富集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三种高吸附性能的共价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将其用于固相萃取动物源食品和环境水样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对苯二甲醛和三聚氰胺的席夫碱反应,合成了席夫碱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SNW-1),并通过SEM,FT-IR,XRD等进行了表征。制备的SNW-1用作移液管尖端固相萃取吸附剂萃取磺胺类抗生素。研究了盐浓度、样品p H、吸附剂用量以及洗脱液的类型和体积对于磺胺类抗生素萃取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类抗生素的峰面积与浓度在5-500 ng m 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98。方法的LODs和LOQs分别低于0.25 ng m L-1和0.82 ng m L-1,日内和日间RSD(n=5)分别小于1.1%和1.9%。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牛奶和蜂蜜样品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5.8%-118.0%之间。该方法简单、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杂样品基质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残留分析。(2)建立了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磁性吸附剂(COF-LZU1@PEI@Fe3O4)磁性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SEM、BET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的COF-LZU1@PEI@Fe3O4是立方体形状,平均粒径约为40 nm,磁力强度为64.22 emu g-1,比表面积约为37.44 m2 g-1,平均孔径为30.38nm。研究了吸附剂用量、样品体积、萃取时间和温度、样品p H值以及洗脱液的类型和体积对三种抗生素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四环素类抗生素峰面积和浓度在5-500 ng m 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92。所建立方法的LODs和LOQs分别低于0.51 ng m L-1和1.71 ng m L-1,日内和日间RSD(n=5)均小于7.4%。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当地河水和水库水样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7.0%-113.8%之间。(3)基于1,3,5-三甲酰苯和联苯胺的反应,采用室温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Fe3O4@Tb Bd),并将其作为磁性吸附剂萃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SEM、BET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的Fe3O4@Tb Bd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00 nm,比表面积为33.48 m2 g-1,平均孔径为19.45 nm,磁力强度为35.16 emu g-1。研究了萃取条件对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萃取回收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峰面积与浓度在1-500 ng m L-1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91。所建立方法的LODs和LOQs分别低于0.13 ng m L-1和0.42 ng m L-1,日内和日间RSD(n=5)均小于5.8%。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河水和水库水样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3.7%-108.5%之间。
赵静[8](2021)在《毛细管电泳-电导-紫外检测器串联同时测定牛奶中重要金属离子和乳清蛋白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牛奶中含有许多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和蛋白质。牛奶中矿物质和乳清蛋白的含量往往直接决定其营养价值和质量并可以提供有关是否掺假,生产工艺和奶牛疾病等重要信息。随着各种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测定牛奶中的金属阳离子和乳清蛋白含量已成为食品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迄今,对于牛奶中金属阳离子和乳清蛋白的分离与测定,传统的分离检测技术面临了操作程序繁琐复杂和分析成本高两大主要缺陷,而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简便和成本低的分离检测方法测定牛奶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和乳清蛋白。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有效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成功地同时分离和检测了牛奶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和乳清蛋白,并对其展开了详细的讨论。首先,介绍了毛细管电泳(CE)的发展由来与基础理论,介绍了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C4D)的构造和检测原理。其次,介绍了牛奶中主要金属阳离子和乳清蛋白的对人体的作用、研究的意义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最后,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建立了一种可靠、简单的C4D和紫外(UV)检测器串联模式同时测定牛奶样品中主要金属阳离子(K+,Ca2+,Na+,Mg2+)的CE方法。样品预处理包括稀释、10 m M HAc酸化牛奶样品至p H 4.55和离心。开发和优化了一种1.0 M HAc(乙酸)和12 m M L-His(L-组氨酸)组成的简单BGE溶液,在10 min内可以实现金属阳离子(K+,Ca2+,Na+,Mg2+)的完全分离。样品的进样压力设置为50 mbar,优化的进样时间为5 s,优化的分离电压为+15 k V,温度为25℃,优化的C4D检测器的激发电压/频率为80 V/1000 k Hz,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设置为200 nm。在金属阳离子分析中,C4D检测器和UV检测器的检出限范围分别为0.05~0.10 mg/L和0.10~0.50 mg/L,两者都具有较低的定量限和良好的线性系数,四种阳离子的回归系数(R2)都优于0.995。四种目标阳离子的日内和日间分析的相对迁移时间(相对于Li+)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0.35~0.52%和0.47~0.69%,四种目标阳离子的日内和日间分析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RSD%,n=5)分别为2.42~4.16%和4.07~5.60%。最后,获得和比较了四种主要金属阳离子在各种不同品牌和价格的牛奶样品中的含量。运用上述BGE溶液、相同的电泳条件以及相同的样品预处理程序在20 min内成功的测定了牛奶中的两种乳清蛋白(α-Lac,β-Lg)。同时,也探索了最佳的BGE浓度和最优的电泳条件。在乳清蛋白分析中,两种乳清蛋白分析均获得了较好的线性结果,相关回归系数(R2)均优于0.995。两种乳清蛋白β-Lg和α-Lac的CE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5 mg/L和3 mg/L。日内和日间分析的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差(RSD%,n=5)分别为0.25~0.33%和0.42~0.45%,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RSD%,n=5)分别为2.88~3.22%和3.64~4.16%。最后,运用该CE方法获得了乳清蛋白β-Lg和α-Lac在各种不同热处理方式牛奶样品中的含量。此外,在巴氏杀菌奶和超瞬时杀菌(INF)牛奶分析中,该方法能实现金属阳离子和乳清蛋白通过单次进样分析同时测定。另外,建立了一种经济成本低,简单环保,快速的毛细管CE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测定牛奶中三种主要的乳清蛋白(α-Lac、β-Lg、BSA)的含量。研究了背景电解质的浓度以及缓冲液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对乳清蛋白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BGE为1.6 M HAC,20 m M L-His,0.1%HPMC,p H 2.70。样品的进样压力设置为50 mbar,优化的进样时间为5 s,优化的分离电压为+15 k V,温度为25℃,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设置为200 nm。三种乳清蛋白在30~1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4,方法的检出限的范围为5~15 mg/L,日内和日间分析的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差(RSD%,n=5)分别为0.34~0.47%和0.44~0.61%,日内和日间分析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RSD%,n=5)分别为2.67~4.28%和3.44~5.47%。该CE方法也已应用于不同热处理类型的牛奶中乳清蛋白含量测定。
李嘉元[9](2020)在《新型磁性亲和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多肽分离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生物体液或组织中,许多低丰度内源性的蛋白/多肽是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临床灵敏性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分子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及其病理的阐释可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由于这些蛋白/肽段在生物体内丰度低,基质干扰大,难以直接通过质谱检测其水平。磁性纳米材料因具有大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亲和位点以及独特的磁学特性,在低丰度蛋白/多肽的分离富集方面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目前蛋白质组学分离、富集和鉴定方面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针对低丰度的多肽/磷酸化肽在质谱分析中所面临的化学计量低、离子化效率低及信号易受高丰度蛋白/多肽抑制等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通过设计和发展多种新型的磁性亲和纳米材料,选择性地富集低丰度肽/磷酸化肽,建立了简单、快速和高效的磁分离萃取过程,并以生物质谱分析手段,将磁性亲和纳米探针应用于实际生物样品中低丰度蛋白/多肽的分离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简述了生物质谱技术,着重介绍生物质谱仪器的组成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和基质的选择,以及蛋白质组学/多肽组学的研究,并梳理了基于生物质谱的低丰度肽/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策略,归纳了近年来新型磁性亲和纳米探针在低丰度肽/磷酸化肽分离富集技术及方法中的应用,最后,简要地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其选题意义。(2)低丰度肽段对机生命体的生理状态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分析对象。我们首次将双金属有机骨架(MOF)为前驱体合成的磁性碳材料并应用到低丰度肽分离分析的预处理技术中。以Co/Ni双金属为中心离子,2-甲基咪唑(2-MIM)为有机配体,优化了反应条件,在水溶液中温和地反应生成了具有两种规则形貌的金属有机骨架Co/Ni-ZIF前驱体,并通过高温碳化,得到了磁性纳米孔碳基材料Co/Ni-MCN,通过SEM、TEM、XRD、EDS和SQUID等技术来进行各种表征,成功应用于低丰度肽的分离富集研究。(3)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将双金属Hf/Ti-MOF修饰到磁性Fe3O4表面,接着进一步后修饰将胍基键合到MOF亲和位点上,开发了一种新型亲水性的胍基功能化的磁性双金属骨架亲和探针Fe3O4@Hf/Ti-MOF-Gua,用于高选择性和高效地捕获磷酸化肽。MOF层有含有丰富的的Hf4+/Ti4+金属亲和位点,可与磷酸化肽中磷酸根基团进行亲和作用,而丰富的亲水性胍基官能团进一步促进亲水性磷酸化肽的吸附,进而建立了利用了Fe3O4@Hf/Ti-MOF-Gua高选择性富集人唾液磷酸化肽的新方法。(4)提出了从生物样品中分离富集单/全磷酸化肽的新策略,通过简便的溶剂热法制备两种磁性镍基氧化铁纳米复合物亲和探针,用于磷酸化肽的富集研究。讨论了镍源的剂量和反应时间对MNFOs的形貌和组成的影响,以及对生物样品中磷酸化肽选择性的影响。令人感兴趣的是,MNFO-S可以高效地富集全磷酸化肽(包括单/多磷酸化肽),而MNFO-L则可高选择性捕获单磷酸化肽。将HL7702细胞在暴露于大气细颗粒物PM2.1后,用这两种亲和探针分离和富集其裂解液中的磷酸化肽,发现经PM2.1刺激后,细胞中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显着上调。(5)提出了在水溶液中用有机分子辅助法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新方法,并提出了在2-MIM水溶液中Fe3O4纳米晶体的可能生长机制。然后,通过超声辅助方法将Fe3O4纳米颗粒负载到氧化石墨烯(GO)片上,由于GO片上的羟基和羧基,Fe3O4/GO探针表现出优异的富集低丰度肽的性能,而Fe3O4纳米颗粒对磷酸化肽具有特异性亲和能力。通过将制得的Fe3O4/GO纳米复合物用作多功能的亲和探针,用于低丰度肽和磷酸化肽的顺序分离富集,显示出有机分子辅助法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优越性。
魏薇[10](2020)在《新型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和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荧光硅纳米颗粒(Silicon nanoparticles,SiNPs)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学特性。与有机荧光分子和量子点相比较,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抗光漂白性强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细胞成像、分析检测和医学等领域。然而,已报道的SiNPs具有荧光发射波长较为单一、水溶性SiNPs的合成过程繁琐或发射波长多位于短波区的问题,不能较好满足分析检测的需求。因此,发展简便制备双发射或发射波长较长的SiNPs,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药物分析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中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本学位研究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的工作:(1)简要对近年来SiNP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展开介绍了SiNPs的性质、制备及其应用。(2)新型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与Eu3+离子构建比率荧光体系检测四环素的应用四环素(Tetracyclines,TCs)是一种广谱类抗生素,被广泛使用于治疗动物和人类的细菌感染,然而过度使用TCs会带来抗生素残留与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问题,所以利用简单而精确的方法进行TCs测定显得非常重要。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基于SiNPs的比率荧光传感器,以建立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TCs的新方法。该传感器通过水热法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低成本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作为前体合成蓝色荧光SiNPs,它被当作与Eu3+共价结合的共配体,同时也作为比率荧光的参比信号,在TCs存在下,Eu3+的荧光强度(λem=616nm,I616)显着增加,而SiNPs的发光强度(λem=450 nm,I450)降低,基于此现象构建了比率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荧光强度比值I616/I450在TCs浓度0.2-20μ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检测限为3 nM。该方法被成功地用于测定天然水样和牛奶样品中的TCs且具有良好的回收率。(3)一锅法制备荧光硅纳米颗粒及其在检测槲皮素中的应用槲皮素(Quercetin,QCT)是一种典型的黄酮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QCT的测定在药物化学中非常重要。SiNPs是通过对APTES和柠檬酸钠进行一锅水热处理而合成的,并对其形貌及性质进行了表征。所获得的水溶性SiNPs在发射波长为445 nm且良好的光稳定性。基于内过滤效应QCT会使SiNPs的荧光猝灭的现象,开发了一种检测QCT的荧光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60μM,检出限为26 nM。成功应用于葡萄酒和饮料样品中QCT的测定。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限低,选择性好,在药物分析化学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4)发射绿色荧光的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高选择性检测钴离子中的应用Co2+作为氰钴胺素(维生素B12)和含钴辅酶的主要成分,涉及到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反应,还可能对某些微量元素的代谢产生影响。此外,Co2+还被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但是,钴的广泛应用存在潜在的环境问题,因此,检测环境中的Co2+含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工作用APTES和酪氨酸为原料,一锅水热法制备发射绿色荧光的SiNPs并对其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SiNPs当激发波长为420 nm,发射波长为496 nm。当加入Co2+时,与SiNPs相互作用导致其荧光强度下降,建立了检测Co2+的新方法。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80μM,检测限为0.43μM。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河水和湖水中Co2+含量的测定。
二、介绍一种简化采牛奶样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一种简化采牛奶样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可卡因和ATP检测的新型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物传感器概述 |
1.1.1 生物传感器简介 |
1.1.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1.2 电化学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 |
1.2.1 适体简介及筛选方法 |
1.2.2 核酸适配体特点 |
1.2.3 核酸适配体修饰电化学传感器 |
1.2.4 核酸适体探针固定方法 |
1.2.5 电化学检测方法 |
1.2.6 电化学适体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基于“发夹”型可卡因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核酸适配体碱基序列 |
2.2.3 溶液配制方法 |
2.2.4 可卡因核酸适体修饰电极制备 |
2.2.5 电化学信号测定方法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
2.3.2 三种修饰电极对目标分子的信号响应 |
2.3.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2.3.4 检测性能分析 |
2.4 小结 |
3 基于“溶液产生-电极收集”型ATP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核酸适体链碱基序列 |
3.2.3 溶液配制 |
3.2.4 核酸储备溶液与修饰电极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传感器设计与检测原理 |
3.3.2 实验条件优化 |
3.3.3 传感器检测性能 |
3.4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智能微流芯片的自动化微纳传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结构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免疫磁珠微流传输建模与控制 |
2.1 概述 |
2.2 磁珠特性分析 |
2.3 电磁线圈设计与磁场建模 |
2.3.1 电磁线圈结构设计 |
2.3.2 电磁线圈磁场建模 |
2.3.3 电磁线圈磁场有限元仿真 |
2.3.4 电磁线圈磁场结果对比 |
2.4 微流通道中磁珠运动学分析 |
2.4.1 微流通道中磁珠受到的磁场力分析 |
2.4.2 微流通道中磁珠受到的流体力分析 |
2.4.3 微流通道中磁珠受到的重力分析 |
2.4.4 电磁线圈对磁珠捕获的理论计算 |
2.5 自抗扰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
2.5.1 控制器设计 |
2.5.2 稳定性分析 |
2.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流通道与传感检测方法设计 |
3.1 概述 |
3.2 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备 |
3.2.1 微流控芯片结构与尺寸设计 |
3.2.2 微流控芯片制备 |
3.2.3 键合强度与密闭性检测 |
3.3 微纳传感器设计 |
3.3.1 微纳传感检测模型 |
3.3.2 微流控传感检测模块设计 |
3.3.3 传感器测量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纳传感系统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4.1 概述 |
4.2 微纳传感系统实验平台设计 |
4.2.1 实验平台模块设计 |
4.2.2 实验软件环境 |
4.2.3 实验环境设置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微流通道中的混合控制 |
4.3.2 微流通道中的运输控制 |
4.3.3 通道内运动控制误差分析 |
4.3.4 微纳传感系统检测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新型针式萃取装置的制备及其在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氯联苯及其检测方法 |
1.2 样品前处理技术 |
1.2.1 分散液液微萃取 |
1.2.2 分散微固相萃取 |
1.2.3 固相微萃取 |
1.2.4 管内固相微萃取 |
1.2.5 针式萃取技术 |
1.3 不同萃取介质的针式萃取装置 |
1.3.1 纤维填充针 |
1.3.2 碳纳米管填充针 |
1.3.3 石墨烯填充针 |
1.4 溶胶凝胶技术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溶胶凝胶涂层纤维针式萃取装置的制备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2.2 色谱条件 |
2.2.3 针式萃取装置的制备 |
2.2.4 萃取和解吸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纤维涂层的表征 |
2.3.2 不同纤维种类的对比 |
2.3.3 萃取条件的优化 |
2.3.4 解吸条件的优化 |
2.3.5 纤维束数的影响 |
2.3.6 方法的性能验证 |
2.3.7 针式萃取装置重现性的考察 |
2.3.8 针式萃取装置使用寿命的考察 |
2.3.9 针式萃取装置储存性能的考察 |
2.4 实际水样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溶胶凝胶涂层纤维针式萃取装置的制备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3.2.2 色谱条件 |
3.2.3 针式萃取装置的制备 |
3.2.4 萃取和解吸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纤维涂层的表征 |
3.3.2 不同纤维涂层的对比 |
3.3.3 针式萃取装置制备条件的优化 |
3.3.4 萃取条件的优化 |
3.3.5 解吸条件的优化 |
3.3.6 方法的性能验证 |
3.3.7 针式萃取装置重现性的考察 |
3.3.8 针式萃取装置使用寿命的考察 |
3.3.9 针式萃取装置储存性能的考察 |
3.4 实际样品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参与项目基金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情况 |
致谢 |
(4)奶牛种公牛培育及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奶牛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
1.1.1 人工输精技术 |
1.1.2 MOET育种技术 |
1.1.2.1 胚胎移植国内外应用情况 |
1.1.2.2 胚胎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1.2.3 胚胎移植技术前景 |
1.1.3 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 |
1.1.3.1 体外受精技术的应用情况 |
1.1.3.2 体外受精技术存在的问题 |
1.1.3.3 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前景 |
1.1.4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
1.2 奶牛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分子辅助标记 |
1.2.2 全基因组选择 |
1.2.2.1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1.2.2.2 全基因组选择技术 |
1.2.2.3 基因组选择的应用 |
1.2.3 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 |
1.2.3.1 动物克隆操作技术 |
1.2.3.2 动物克隆研究的生物学意义 |
1.2.3.3 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影响种公牛培育的种用胚胎质量及受胎率相关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体母牛选择 |
2.2.2 实验材料 |
2.2.2.1 仪器与设备 |
2.2.2.2 主要试剂耗材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试剂配制 |
2.2.3.2 超数排卵处理 |
2.2.3.3 供体牛人工授精 |
2.2.3.4 牛胚胎采集和鉴定 |
2.2.3.5 牛胚胎冷冻保存 |
2.2.3.6 牛体外胚胎生产 |
2.2.3.7 牛胚胎解冻和移植 |
2.2.3.8 妊娠检查 |
2.2.4 实验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影响奶牛种用胚胎生产因素的研究 |
2.3.1.1 奶牛不同性别X/Y冷冻精子体内胚胎生产效率的比较 |
2.3.1.2 添加与未添加抗氧化剂性控冻精对体外性控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 |
2.3.1.3 添加与未添加抗氧化剂对奶牛体内性控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 |
2.3.2 奶牛种用胚胎移植效果的比较 |
2.3.2.1 不同季节对牛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
2.3.2.2 不同月龄受体母牛对胚胎移植效果比较 |
2.4 讨论 |
第三章 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及受精能力检测在奶牛育种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试剂的配制 |
3.2.3.2 青年种公牛生长发育测定 |
3.2.3.3 全基因组检测 |
3.2.3.4 DHI测定方法 |
3.2.4 实验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种公牛全基因组检测及生长发育研究 |
3.3.1.1 青年种公牛生长发育指标分析 |
3.3.1.2 青年种公牛全基因组检测及遗传评估 |
3.3.2 核心种母牛全基因组检测及其生产性能研究 |
3.3.3 种公牛精液AI受胎率与IVF受精率相关性研究 |
3.3.3.1 常规冷冻精液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的相关性分析 |
3.3.3.2 性控冷冻精液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的相关性分析 |
3.3.3.3 常规与性控冷冻精液AI受胎率与参配奶牛胎次的影响 |
3.3.3.4 常规和性控冷冻精液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添加异种动物精液及抗氧化剂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药品试剂及耗材 |
4.2.1.2 器材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原精的准备 |
4.2.2.2 染色处理 |
4.2.2.3 精子分离操作 |
4.2.2.4 精子分离平衡和冷冻保存 |
4.2.2.5 产品质量检测 |
4.2.2.6 输精时精液处理 |
4.2.3 实验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 |
4.3.1 添加异种动物精液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及品质影响 |
4.3.1.1 山羊、鹿和绵羊异种精子对牛精子辅助受精推流作用效果比较 |
4.3.1.2 奶牛高效性控冷冻精液新产品与常规性控冻精受胎率及性别比例研究 |
4.3.2 添加抗氧化剂对奶牛性控冻精品质的影响 |
4.3.2.1 添加V_E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 |
4.3.2.2 添加SOD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 |
4.3.2.3 添加CAT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 |
4.3.3 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关键技术指标与国内外育种同行企业比较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SERS活性基底的设计与构筑及其在污染物检测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概述 |
1.1.1 拉曼光谱的发现 |
1.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1.1.3 SERS的增强机理 |
1.1.4 SERS基底的发展 |
1.2 SERS基底的功能化修饰 |
1.2.1 环境污染物检测 |
1.2.2 蛋白质样品检测 |
1.2.3 血液样品检测 |
1.3 SERS三维基底的构筑 |
1.3.1 固体SERS基底 |
1.3.2 基于液体的3D SERS平台 |
1.4 新型SERS基底的构筑 |
1.4.1 双模式SERS基底 |
1.4.2 非金属SERS基底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β-环糊精稳定的金纳米粒子用于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2 仪器和表征 |
2.2.3 酒中BBP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uNPs@β-CD和SERS性能的表征 |
2.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3 SERS鉴别 |
2.3.4 BBP分子的SERS和比色传感 |
2.3.5 传感器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
2.3.6 实际样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Te-Au纳米网筛基底的三维热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高灵敏的分子检测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3.2.2 制备碲纳米线(TeNWs) |
3.2.3 基于Te纳米线(NWs)的SERS传感器的制备 |
3.2.4 样品的表征 |
3.2.5 利用Te-Au NWs网筛基底进行SERS检测 |
3.2.6 电磁场分布的模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e-Au网状传感器平台的表征 |
3.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3 SERS性能评估 |
3.3.4 与传统的SERS基底平台比较 |
3.3.5 电磁场分布的时域有限差分建模分析 |
3.3.6 实际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HgTe正四面体纳米颗粒的SERS效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4.2.2 HgTe正四面体颗粒的制备 |
4.2.3 样品表征 |
4.2.4 SERS效应评价 |
4.2.5 增强因子的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gTe正四面体纳米颗粒的合成以及表征 |
4.3.2 SERS效应研究 |
4.3.3 增强机制探讨 |
4.3.4 FDTD多物理场模拟程序 |
4.3.5 污染物分子检测 |
4.4 小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计划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基于导电金属有机框架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用于环境激素的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金属有机框架 |
1.1.1 金属有机框架的概述 |
1.1.2 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方法 |
1.1.3 金属有机框架的应用 |
1.2 分子印迹技术 |
1.2.1 分子印迹技术的概述 |
1.2.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3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
1.3 电化学传感器 |
1.3.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
1.3.2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基于导电MOF与分子印迹聚离子液体的新型复合材料用于双酚A的电化学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Ni_3(HITP)_2、Ni_3(HHTP)_2和Ni_3(HIB)_2的合成 |
2.2.3 CMOF-MIPIL的制备 |
2.2.4 CMOF-MIPIL传感器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i基 CMOFs的电化学行为(Ni_3(HITP)_2、Ni_3(HHTP)_2和Ni_3(HIB)_2) |
2.3.2 CMOF-MIPIL的表征 |
2.3.3 CMOF-MIPIL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2.3.4 条件优化 |
2.3.5 CMOF-MIPIL传感器的线性范围 |
2.3.6 CMOF-MIPIL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 |
2.3.7 实际样品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导电MOF与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超灵敏检测多菌灵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Cu_3(HHTP)_2和Cu_3(HHTP)_2-Au NPs的合成 |
3.2.3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u_3(HHTP)_2-Au NPs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其电化学检测原理 |
3.3.2 Cu_3(HHTP)_2-Au NPs的材料表征 |
3.3.3 条件优化 |
3.3.4 Cu_3(HHTP)_2-Au NPs适配体传感器的线性范围 |
3.3.5 Cu_3(HHTP)_2-Au NPs适配体传感器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 |
3.3.6 实际样品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双金属导电MOF的磁性分子印迹聚离子液体用于二苯胺的电化学灵敏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Fe_3O_4的合成 |
4.2.3 Fe_3O_4@CoNi-MOF的合成 |
4.2.4 Fe_3O_4@CoNi-MOF-MIPIL的合成 |
4.2.5 Fe_3O_4@CoNi-MOF-MIPIL传感器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e_3O_4@CoNi-MOF-MIPIL传感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检测原理 |
4.3.2 Fe_3O_4@CoNi-MOF-MIPIL的表征 |
4.3.3 Fe_3O_4@CoNi-MOF-MIPIL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4.3.4 条件优化 |
4.3.5 Fe_3O_4@CoNi-MOF-MIPIL传感器的线性范围 |
4.3.6 Fe_3O_4@CoNi-MOF-MIPIL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 |
4.3.7 实际样品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生素 |
1.1.1 抗生素分类及应用 |
1.1.2 抗生素的残留及危害 |
1.1.2.1 抗生素的残留现状 |
1.1.2.2 抗生素残留的危害 |
1.2 抗生素的检测方法 |
1.2.1 色谱法 |
1.2.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1.2 液质联用法 |
1.2.2 电化学分析法 |
1.2.3 分光光度法 |
1.2.3.1 荧光分光光度法 |
1.2.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1.2.4 免疫分析法 |
1.2.5 分子印迹法 |
1.3 抗生素的萃取技术 |
1.3.1 固相萃取 |
1.3.2 液-液萃取 |
1.3.3 固相微萃取 |
1.3.4 移液管尖端固相萃取 |
1.3.5 磁性固相萃取 |
1.4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
1.4.1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反应类型 |
1.4.3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
1.4.3.1 溶剂热合成法 |
1.4.3.2 微波合成法 |
1.4.3.3 离子热合成法 |
1.4.3.4 机械化学合成法 |
1.4.3.5 室温合成法 |
1.5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抗生素残留分析方面的应用 |
1.5.1 磺胺类 |
1.5.2 四环素类 |
1.5.3 氟喹诺酮类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席夫碱型共价有机框架SNW-1 移液管尖端固相萃取牛奶和蜂蜜中的磺胺类抗生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SNW-1 的制备 |
2.2.4 样品处理 |
2.2.5 PT-SPE程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表征 |
2.3.2 PT-SPE条件的优化 |
2.3.2.1 吸附剂的用量 |
2.3.2.2 盐浓度 |
2.3.2.3 样品pH |
2.3.2.4 洗脱条件 |
2.3.3 SNW-1 的可重用性 |
2.3.4 方法学考察 |
2.3.5 实际样品分析 |
2.3.6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磁性固相萃取用于环境水样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COF-LZU1@PEI@Fe_3O_4的制备 |
3.2.4 样品处理 |
3.2.5 基于COF-LZU1@PEI@Fe_3O_4的MSPE程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磁性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3.3.2.1 吸附剂用量 |
3.3.2.2 样品体积 |
3.3.2.3 萃取温度和时间 |
3.3.2.4 样品pH |
3.3.2.5 洗脱条件 |
3.3.3 方法学考察 |
3.3.4 重复利用性 |
3.3.5 吸附机理 |
3.3.6 实际样品分析 |
3.3.7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四氧化三铁核-壳材料的磁性固相萃取用于环境水样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Fe_3O_4@TbBd的制备 |
4.2.4 样品处理 |
4.2.5 磁性固相萃取程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 |
4.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2.1 吸附剂用量 |
4.3.2.2 样品体积 |
4.3.2.3 萃取温度和时间 |
4.3.2.4 样品pH |
4.3.2.5 洗脱条件 |
4.3.3 方法学考察 |
4.3.4 重复利用性 |
4.3.5 吸附机理 |
4.3.6 实际样品分析 |
4.3.7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在投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毛细管电泳-电导-紫外检测器串联同时测定牛奶中重要金属离子和乳清蛋白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毛细管电泳技术概述 |
1.1.1 毛细管电泳的发展历程 |
1.1.2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理论知识 |
1.1.3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
1.1.4 毛细管电泳常用检测方法 |
1.1.5 毛细管电泳仪结构 |
1.2 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 |
1.2.1 C~4D的组成和检测原理 |
1.3 牛奶中主要金属阳离子的研究现状 |
1.3.1 牛奶中金属阳离子检测的背景以及意义 |
1.3.2 牛奶中金属阳离子的检测分析方法 |
1.4 牛奶中乳清蛋白的研究现状 |
1.4.1 牛奶中乳清蛋白检测的背景以及意义 |
1.4.2 牛奶中乳清蛋白的检测分析方法 |
1.4.3 蛋白质在毛细管壁上的吸附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电导-紫外检测器串联对牛奶中四种主要的金属阳离子的分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BGE体系的选择及浓度的优化 |
2.3.2 分离电压的优化 |
2.3.3 进样时间的优化 |
2.3.4 C~4D激发电压和激发频率的优化 |
2.4 方法的验证 |
2.4.1 线性方程和线性范围 |
2.4.2 日内重现性和日间重现性 |
2.4.3 检出限 |
2.5 实际牛奶样品中四种金属阳离子电泳检测 |
2.5.1 样品预处理及其重要性 |
2.5.2 牛奶样品主要阳离子的定性考察 |
2.5.3 牛奶样品最佳电泳检测浓度的考察 |
2.5.4 实际牛奶样品中金属阳离子的含量的考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器对牛奶中两种主要的乳清蛋白(β-Lg和α-Lac)的分析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BGE体系的选择及浓度的优化 |
3.3.2 分离电压的优化 |
3.3.3 进样时间的优化 |
3.4 方法的验证 |
3.4.1 线性方程及线性范围 |
3.4.2 日内重现性和日间重现性 |
3.4.3 检出限 |
3.5 实际牛奶样品中两种乳清蛋白的电泳检测 |
3.5.1 HAc沉淀酪蛋白 |
3.5.2 样品预处理 |
3.5.3 实际牛奶样品中两个主要乳清蛋白的定性考察 |
3.5.4 不同类型热处理方式的实际牛奶中两种主要乳清蛋白含量的测定 |
3.5.5 C~4D/UV检测器串联同时测定牛奶中四种金属阳离子和两种乳清蛋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器对牛奶中三种主要的乳清蛋白(β-Lg,α-Lac和BSA)的分析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BGE体系的选择及浓度的优化 |
4.3.2 添加剂对分离三种乳清蛋白的影响 |
4.3.3 分离电压的优化 |
4.3.4 进样时间的优化 |
4.4 方法的验证 |
4.4.1 线性方程和线性范围 |
4.4.2 日内重现性和日间重现性 |
4.4.3 检出限 |
4.5 实际牛奶样品中三种乳清蛋白的电泳检测 |
4.5.1 样品预处理介质的选择 |
4.5.2 实际牛奶样品中三种乳清蛋白的定性考察 |
4.5.3 不同类型热处理方式的实际牛奶中三种乳清蛋白含量的测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英文缩写汇总表 |
附录二 所用药品英文缩写汇总表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新型磁性亲和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多肽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质谱技术 |
1.1.1 生物质谱仪的组成 |
1.1.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
1.2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2.1 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策略 |
1.2.2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相关技术 |
1.2.3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组学 |
1.3 多肽组学研究概述 |
1.3.1 多肽组学的研究路线 |
1.3.2 多肽的提取方式 |
1.4 磁性纳米材料用于蛋白质/多肽的分离富集 |
1.4.1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 |
1.4.2 磁性纳米材料的修饰 |
1.4.3 磁性纳米材料用于低丰度蛋白/肽段的分离富集 |
1.4.4 磁性纳米材料用于磷酸化蛋白/肽段的分离富集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以钴/镍双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合成磁性纳米孔碳基材料用于低丰度肽的分离富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Co/Ni-ZIF前驱体和Co/Ni-MCN材料的制备 |
2.2.3 样品的制备 |
2.2.4 低丰度肽的分离富集 |
2.2.5 MALDI-TOF MS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o/Ni-ZIF前驱体合成条件优化 |
2.3.2 Co/Ni-ZIF前驱体及Co/Ni-MCN材料的表征 |
2.3.3 低丰度肽的分离富集效果 |
2.3.4 实际样品中低丰度肽的分离富集 |
2.3.5 与已报道用于低丰度肽分离富集的同类材料的比较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溶剂热法合成铪/钛双金属有机骨架的胍基功能化磁性材料用于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Fe_3O_4@Hf/Ti-MOF-Gu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3.2.3 样品的制备 |
3.2.4 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 |
3.2.5 MALDI-TOF MS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e_3O_4@Hf/Ti-MOF-Gua纳米复合物的表征 |
3.3.2 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效果 |
3.3.3 实际样品中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 |
3.3.4 与已报道用于磷酸化肽分离富集的MOF基材料的比较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溶剂热法合成磁性镍基氧化铁纳米复合物用于大气细颗粒物刺激肝细胞中单/全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两种MNFOs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4.2.3 样品的制备 |
4.2.4 全/单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 |
4.2.5 MALDI-TOF MS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两种MNFOs纳米复合物的表征 |
4.3.2 MNFOs的合成机理解释 |
4.3.3 两种MNFOs对单/全磷酸化肽的选择性富集效果 |
4.3.4 实际样品中单/全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 |
4.3.5 HL7702 细胞暴露PM_(2.1)磷酸化蛋白差异表达的分析 |
4.3.6 与已报道同类材料的比较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有机分子辅助合成Fe_3O_4纳米粒子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用于低丰度肽和磷酸化肽的同时富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Fe_3O_4纳米粒子和Fe_3O_4/GO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5.2.3 样品的制备 |
5.2.4 低丰度肽的分离富集 |
5.2.5 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 |
5.2.6 低丰度肽/磷酸化肽的顺序分离富集 |
5.2.7 MALDI-TOF MS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e_3O_4/GO的表征 |
5.3.2 2-甲基咪唑辅助合成Fe_3O_4纳米粒子的机理解释 |
5.3.3 实际样品中低丰度肽的分离富集 |
5.3.4 实际样品中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 |
5.3.5 人血清中低丰度肽/磷酸化肽的顺序富集 |
5.3.6 与已报道双功能亲和材料的比较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10)新型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和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硅纳米颗粒(SiNPs) |
1.2.1 概述 |
1.2.2 SiNPs的性质 |
1.2.3 SiNPs的制备 |
1.2.4 SiNPs的应用 |
1.3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与Eu~(3+)离子构建比率荧光体系检测四环素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SiNPs和 SiNPs-Eu~(3+)的制备 |
2.2.4 荧光检测TCs |
2.2.5 实际样品处理与TCs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iNPs和 SiNPs-Eu~(3+)的表征 |
2.3.2 SiNPs-Eu~(3+)的稳定性 |
2.3.3 荧光检测TCs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2.3.4 检测机理 |
2.3.5 样品分析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锅法制备荧光硅纳米颗粒及其在检测槲皮素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SiNPs的制备 |
3.2.3 材料对QCT的检测 |
3.2.4 样品处理和QCT含量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条件优化 |
3.3.2 SiNPs的表征 |
3.3.3 荧光检测QCT |
3.3.4 检测机理 |
3.3.5 样品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发射绿色荧光的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高选择性检测钴离子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SiNPs的制备 |
4.2.4 荧光检测Co~(2+) |
4.2.5 样品处理和Co~(2+)含量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条件优化 |
4.3.2 表征SiNPs |
4.3.3 稳定性实验 |
4.3.4 灵敏度和选择性 |
4.3.5 检测机理 |
4.3.6 实际样品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介绍一种简化采牛奶样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可卡因和ATP检测的新型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D]. 薛白. 烟台大学, 2021(12)
- [2]基于智能微流芯片的自动化微纳传感系统研究[D]. 唐袁袁. 江南大学, 2021(01)
- [3]新型针式萃取装置的制备及其在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D]. 侯爽.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4]奶牛种公牛培育及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D]. 孙伟.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5]SERS活性基底的设计与构筑及其在污染物检测中的性能研究[D]. 李静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6]基于导电金属有机框架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用于环境激素的检测研究[D]. 雷小玲. 常州大学, 2021(01)
- [7]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D]. 张莹.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8]毛细管电泳-电导-紫外检测器串联同时测定牛奶中重要金属离子和乳清蛋白的方法研究[D]. 赵静. 东华大学, 2021(01)
- [9]新型磁性亲和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多肽分离分析中的应用[D]. 李嘉元. 南京大学, 2020(12)
- [10]新型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和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D]. 魏薇.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