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地层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1](2017)在《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文中研究指明以古生物学和沉积学资料为主,结合地球化学和植物化石气孔器参数等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侏罗纪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区及其演变过程。侏罗纪时期的气温明显比现代为高,但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化,可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气候分区特征明显。其中,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可划分为5个气候区,自北而南依次为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以及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最大,占据了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总体升温并趋于干旱化,依然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区,但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由于南界的大幅度向北移而大为缩小,范围最广的是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气温较早侏罗世晚期明显下降,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南界向南推移,基本恢复到了早侏罗世早中期的范围,东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卡洛维期)又复升温趋干,气候区界线再度北移,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再次大幅度缩小到燕辽及东北地区,热带-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扩大至整个华北与西北地区,南方则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晚侏罗世气温进一步升高,暖温带潮湿气候区退缩至东北一隅,除滇、藏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外,其他广大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且多地出现荒漠化。
申震[2](2020)在《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7条剖面、300余件孢粉样品进行处理,识别出西准噶尔和华南法门期疑源类30属55种、孢子35属54种,并对西准噶尔地区1个联合种进行修订和多个属种在该地区进行首次报道;新疆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部孢子组合可与东欧Cyrtospora cristifer–Diaphanospora zadonica(CZ)孢子组合带和西欧Knoxisporites dedaleus–Diducites versabilis(DV)孢子组合带进行对比,这两个孢子组合带分别对应早法门期地层。基于孢粉带,对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孢粉学证据表明洪古勒楞组下段底部可能缺失法门期最早期沉积;弗拉期末期-法门期最早期的全球大海退事件可能造成了该区域部分地区下伏朱鲁木特组顶部弗拉阶最顶部和洪古勒楞组最底部的地层缺失,因此,F-F事件在该区域某些地区可能没有沉积记录的保存;孢粉相分析认为洪古勒楞组下段经历了滨海-浅海-深浅海-浅海的沉积环境演变;本文建立了中国泥盆纪孢粉和疑源类数据库,据此重建了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变化模式。分析认为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与全球同期孢子与植物大化石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一致,该模型可代表全球植物孢子多样性演替过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孢子多样性的增加与全球大氧化事件的协同性,并分析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基于数据库,本文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生物古地理分区(分别为西冈瓦纳大区、东冈瓦纳大区、北方大区),论证了纬度和洋流控制下的表层古海水温度和洋流循环模式可能是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的主控因素。
王燕[3](2020)在《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文中指出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发育了良好的陆相早白垩世沉积,构成了中国北方白垩系陆相层序的下部单元,识别其地层序列,对建立可与海相地层对比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陆相沉积的不连续性,给该地区的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盆地间的地层单元命名不统一,地层发育时代先后关系不明确,尤其是该地区的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存有争议,长期以来制约了陆相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建立系统的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带来了不便。本次研究主要围绕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附近的地层展开。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野外工作,梳理了研究区白垩纪中期的地层序列,进一步讨论了“半拉山组”的归属。以阜新组所含的孢粉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阜新组中、上部建立了4个孢粉化石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阜新组中间层段上部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阜新组孙家湾层段Deltoidospora-Appendicisporites-Concentrisporite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下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上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佐以介形虫、轮藻化石,进行生物地层研究,并分别将阜新组下部与松辽盆地的营城组、阜新组上部与登娄库组进行对比。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认为阜新组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Aptian晚期-Albian期。首次在阜新组上部发现了轮藻化石: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和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二者均为白垩纪常见的轮藻类型。以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前人资料,从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沉积演化阶段、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孙家湾组的沉积背景进行综合论述,并将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进行地层对比,认为孙家湾组的地史时期应归入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并将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的分界线置于孙家湾组的底界面。
林妙琴[4](2020)在《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发育有广泛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包括以北方为主的陆相和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海相-海陆交互相。然而,这一时段地层的划分对比存在诸多争议,有关中国东部当时的区域古地理格局亦有各种不同看法。古植被是研究揭示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良好手段,目前关于中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植被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是我国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代表性发育地区,为本论文通过孢粉化石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7个剖面的168块孢粉样品,其中71块含化石。共鉴定、统计14211粒标本,它们分属97属144种及若干未定种。根据组合中主要成分的丰度变化、关键分子的首现和末现等特征,在上述研究剖面共建立了 8个孢粉组合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地层序列。其中冀北-辽西地区包括4个孢粉组合: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建昌盆地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崔杖子、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滦平盆地Valanginian 中期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一段)、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榆树下、下营剖面,大北沟组二段至大店子组一段下部)和 Hauterivian 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下营剖面,大店子组一段上部)。拉萨地块由老到新依次产出晚侏罗世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邱桑剖面,多底沟组)、Berriasian 期-Hauterivian期Classopollis-Cooksonites 组合(邱桑剖面,林布宗组)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 组合(瓦达剖面,多尼组)、Hauterivian 晚期-Barremian早期Dicheiropolto-peak组合(拉龙剖面,多尼组)。本研究通过对金岭寺-羊山盆地、滦平盆地和建昌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土城子组从一段中上部开始Classopollis逐渐减少,伴随着两气囊花粉的繁盛,至土城子组三段两气囊花粉代替Classopollis成为主要成分。同时,在土城子组一段中上部发现了早白垩世特征分子Fixispor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表明中国东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可能位于其中。建昌盆地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三段的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与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的Bisaccates组合相似,二者产出层位相当。此外,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店子组以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目前该类型的组合未见于义县组下部。通过对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的孢粉组合对比,揭示了中国东部南、北方孢粉植物区系之间不存在过渡带。结合该时期孢粉组合不呈现东西差异的特征,表明当时孢粉植物群交流广泛。因此,没有确凿的古植被证据支持早白垩世时期存在“中国东部高原”。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与其相邻羌塘地块同时段的孢粉组合对比发现,二者同属于一个孢粉植物群,表明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拼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发现掌鳞杉科植物从大陆边缘的拉萨地块至内陆的羌塘地块和塔里木盆地均增加,表明降水量向内陆有所减少。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表明,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的古植被类型主要是喜温凉、中生的松柏类针叶植物,整体反映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凉型气候。但是,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发育时期相较于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发育时期植被类群更加单调,分异度明显降低,气候存在阶段性变干、变热。Hauterivian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发育时期喜暖湿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显着增加且成为优势类群,指示这一时期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反映了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气候,其间伴有温度和湿度的小幅起伏。拉萨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Barremian早期,植被经历了从以喜暖湿的蕨类植物为主转变为以喜干旱、炎热的掌鳞杉科针叶类植物为主的变化,气候总体上从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的温暖-炎热型。
李星学,周志炎,宋之琛,欧阳舒,曹瑞骥[5](1989)在《中国古植物学十年来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我国自泥盆纪以后,陆相沉积颇为发育,植物化石和煤炭、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具有称着于石炭、二叠纪的四大植物区系(即冈瓦纳或舌羊齿植物群、欧美植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的唯一国家。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科学的重视,是我国古植物学事业与研究蓬勃发展和具有美好前景的基础。建国后前三十年我国古植物学的迅速发展
邓胜徽,卢远征,罗忠,樊茹,李鑫,赵怡,马雪莹,朱如凯,崔景伟[6](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划分、时代及中-上三叠统界线》文中指出广泛发育于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的延长组是我国最重要的陆相三叠纪地层之一,也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力含油气层系之一,其时代意见对相关的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均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延长组的时代被归于晚三叠世,视为中国北方陆相上三叠统的典型代表,尽管在20世纪中后期已有学者提出延长组的下部应为中三叠统.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以及新获得的长7中下部凝灰岩锆高精度测年结果,认为延长组的中下部(相当于长7及以下地层)的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底部不能排除属于安尼期晚期的可能性;主力烃源岩长7油页岩、泥岩的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延长组的上部,即长6及以上地层的时代属于晚三叠世,在鄂尔多斯盆地的主体部分普遍缺失晚三叠世晚期地层;中/上三叠统的界线位于延长组的内部,大致与长7和长6之间的界线相当;中三叠世拉丁期是鄂尔多斯盆地古环境的重要转折时期,古环境的转变与秦岭的主构造活动期以及四川盆地的重大环境转折期基本等时,说明上述构造活动和环境的重大转变可能是相互关联的,是处于拉丁期同一大地构造背景之下,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
蒲荣干,吴洪章[7](1985)在《兴安岭地区兴安岭群和扎赉诺尔群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孢粉研究的范围,大致在北纬43度至51度线间,黑河——通辽连线以西至国境线内,包括了着名的大兴安岭山脉和小兴安岭西部,在行政区划上大部属内蒙古自治区,小部属黑龙江省(图1)
尹磊明[8](1995)在《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地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群》文中认为前寒武纪一寒武纪界线地层在扬子地台发育良好、分布广泛,并有包括微体植物群、海藻、瓶形原生物、具硬体动物及‘澄江动物群’等化石的发现。因而,扬子地台成为研究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生物地层的代表地区之一。基于对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地层已知微体植物化石记录的回顾和论定,总结概括了下寒武统微体植物化石组合:寒武系最底部硅质磷块岩中的Micrhystridium-Paracymatiosphaera-Megathrix组合和较高层位页岩的Skiagia-Annulum-Archaeodiscina组合。它们分别与Anabarites-Circotheca-Protohertzina小壳动物化石带和Parabadiella及Eoredlichia三叶虫带相对应。与东欧地台疑源类生物地层相对照,扬子地台Micrhystridium-Paracymatiosphaera-Megathrix组合的纵向分布大体和东欧地台Asteridiumtornatum-Comasphaeridiumvelvetum组合带相一致,而以上两地台的化石组合产出层位可能都略高于纽芬兰东部剖面,依据Phycodespedum所厘定的寒武系底界?
刘欢,孙淑芬,朱士兴[9](2015)在《华北燕山地区雾迷山组疑源类化石组合及其特征》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系统采样,利用化学浸泡法,对冀北坳陷凌源地区和宣龙坳陷北京延庆地区的雾迷山组疑源类进行了研究,并划分出四个化石组合,自下而上分别为:罗庄组合(Asperatopsophosphaera umishanensis-Oscillatoriopsis luozhuangensis)、磨盘峪组合(Stictosphaeridium pectinale-Micrhystridium pallidum)、二十里堡组合(Paleamorpha punctulata-Orygmatosphaeridium rubignosum)和闪坡岭组合(Microconcentrica cymata-Baltisphaeridium cerinum)。通过两个地区疑源类组合特征的对比,认为凌源地区和延庆地区雾迷山组微疑源类化石组合及特征具有可对比性。
余汶[10](1977)在《华南白垩纪和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文中提出本文记述了华南地区白垩纪和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化石群,共32属、40种,其中8新属、32新种。根据化石群分布的特点,将本区白垩纪至始新世的腹足类分为七个化石组合,并对化石组合的面貌及其地层时代进行了讨论,对研究华南红层具有重要意义。
二、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地层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地层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层对比 |
2 本文应用的主要资料 |
2.1 古生物资料 |
2.1.1 植物 |
2.1.2 孢粉 |
2.1.3 非海相双壳类 |
2.1.4 非海相介形类 |
2.1.5 海相生物 |
2.2 气候敏感沉积物 |
3 中国侏罗纪气候演化阶段与气候分区 |
3.1 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 |
3.1.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1.2 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 |
3.1.3 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1.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2 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 |
3.2.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2.2 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2.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2.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3 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 |
3.3.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3.2 东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3.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3.4 西藏—滇西热带-亚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4 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Bathonian)—卡洛维期(Callovian)) |
3.4.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4.2 北方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4.3 南方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4.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5 晚侏罗世 |
3.5.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5.2 中部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5.3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4 问题讨论及主要结论 |
(2)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国泥盆纪孢粉学研究现状 |
1.1.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研究现状 |
1.1.2 中国泥盆纪疑源类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2.1 西准噶尔和华南广西上泥盆统孢粉学研究薄弱 |
1.2.2 泥盆纪植物、孢粉多样性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鲜有关注 |
1.2.3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不尽人意 |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与工作量 |
1.3.1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孢子和疑源类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西准噶尔 |
2.1.2 华南 |
2.2 地层剖面 |
2.2.1 布龙果尔剖面 |
2.2.2 根那仁剖面 |
2.2.3 乌兰柯顺剖面 |
2.2.4 查王陶盖勒剖面 |
2.2.5 广西宜州拉利剖面 |
2.2.6 广西桂林杨堤剖面 |
2.2.7 广西武宣南峒剖面 |
2.3 微体植物化石的实验处理流程 |
2.4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孢粉生物地层和地质时代 |
2.4.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孢子组合特征 |
2.4.2 洪古勒楞组的地质时代 |
2.5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和华南上泥盆统微体植物及意义 |
2.5.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古环境 |
2.5.2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疑源类与同期全球其他古地理单元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及其与生物-环境事件的关系 |
3.1 泥盆纪环境背景 |
3.2 方法和数据 |
3.2.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微体化石新数据库 |
3.2.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中国泥盆纪陆生微体植物演替与多样性模式 |
3.4 讨论 |
3.4.1 基于多指标下的泥盆纪孢粉植物多样性模式 |
3.4.2 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分异度与F-F事件的关系 |
3.4.3 泥盆纪植物多样性与海洋氧化事件的关系 |
3.4.4 泥盆纪陆生植物多样性与海洋动物多样性和古气候的关系 |
3.4.5 植物孢子多样性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泥盆世疑源类组成与生物古地理 |
4.1 疑源类的概念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聚类分析 |
4.3.2 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 |
4.4 讨论 |
4.4.1 劳伦大陆和冈瓦纳大陆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 |
4.4.2 葡萄牙和比利时 |
4.4.3 玻利维亚和加纳 |
4.4.4 东冈瓦纳大区 |
4.4.5 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成果与认识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微体古生物学方法 |
1.4.2.2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1.7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阜新-义县盆地构造概况 |
2.2.2 内蒙古平庄盆地构造概况 |
2.3 研究区地层序列特征 |
2.4 研究区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
2.5 研究区白垩纪岩浆活动 |
第三章 研究现状 |
3.1 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
3.2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孙家湾组的时代归属 |
3.2.1 孙家湾组与阜新组、“半拉山组” |
3.2.2 孙家湾组与辽北泉头组 |
3.2.3 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 |
3.2.4 孙家湾组与大兴庄组 |
3.2.5 孙家湾组与张老公屯组 |
3.2.6 孙家湾组与大峪组 |
3.3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白垩纪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3.3.1 热河生物群 |
3.3.2 阜新生物群 |
3.3.3 孙家湾生物群 |
3.4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地层研究现状 |
3.5 辽西白垩纪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四章 研究剖面描述 |
4.1 阜新-义县盆地 |
4.1.1 海州露天矿剖面 |
4.1.2 半拉山剖面 |
4.1.3 阜新宫官营子-上玍木营子剖面 |
4.1.4 阜新-义县盆地其它剖面 |
4.2 辽西地区其它代表性剖面 |
4.2.1 于寺北剖面 |
4.2.2 黑水三家东北剖面 |
4.3 内蒙古平庄盆地朝阳沟北沟剖面 |
第五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生物地层 |
5.1.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孢粉化石组合及特征 |
5.1.2 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5.1.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孢粉组合时代及与邻区对比 |
5.2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介形类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轮藻生物地层 |
5.3.1 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 |
5.3.2 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 |
5.3.3 轮藻化石系统描述 |
5.4 阜新组同位素测年结果 |
5.5 阜新组地质时代讨论 |
第六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探讨 |
6.1 孙家湾组生物地层及其时代指示 |
6.1.1 孙家湾组孢粉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1.2 孙家湾组介形类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
6.3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沉积演化特征 |
6.4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古气候演化特征 |
6.5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 |
(4)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晚中生代研究区地层相关问题 |
1.1.2 晚中生代中国古地理格局 |
1.2 研究区孢粉学现状和选题意义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金岭寺-羊山盆地 |
2.1.2 建昌盆地 |
2.1.3 滦平盆地 |
2.1.4 西藏拉萨地块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
3.1 辽西土城子组孢粉组合 |
3.2 冀北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孢粉组合 |
3.2.1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 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 |
3.2.2 Bisaccates组合 |
3.2.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3.3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 |
3.3.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3.3.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3.3.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 |
3.3.4 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4章 孢粉组合时代 |
4.1 冀北、辽西孢粉组合时代 |
4.1.1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 (S.)组合 |
4.1.2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和Bisaccates组合 |
4.1.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4.2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时代 |
4.2.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4.2.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4.2.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和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5章 研究区孢粉组合对比讨论 |
5.1 土城子组时代 |
5.2 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时代 |
5.3 土城子组与大北沟组的横向对比 |
5.4 拉萨和羌塘地块孢粉组合对比 |
第6章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 |
6.1 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分区 |
6.2 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东西分异 |
6.2.1 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6.2.2 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第7章 古植被和古气候 |
7.1 冀北-辽西地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 |
7.1.1 辽西Berriasian-Valanginian中期 |
7.1.2 冀北Valanginian中期-Hauterivian早期 |
7.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Barremian早期 |
第8章 系统描述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崔杖子剖面、南石门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2 榆树下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3 下营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4 西藏拉萨地块研究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5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孢粉植物群信息表 |
附表6 化石孢粉-母体植物亲缘关系 |
附表7 化石孢粉-古气候关系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Plates and plate captions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划分、时代及中-上三叠统界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延长组的岩石地层划分 |
2.1 延长组的定义及其细分 |
2.2 关于安口组 |
3 延长组古生物化石及生物地层划分 |
3.1 延长组植物群及其组合划分 |
3.1.1 Symopteris-Danaeopsis magnifolia组合及时代 |
3.1.2 Thinnfeldia-Danaeopsis fecunda组合及时代 |
3.2 延长组孢粉植物群组合划分及时代 |
3.2.1 Punctatisporites-Aratrisporites-Verrucosisporites组合 |
3.2.2 Asseretospora-Apiculatisporis-Chordasporites组合 |
3.3 延长组其他古生物门类概述 |
3.3.1 双壳类 |
3.3.2 叶肢介 |
3.3.3 介形类 |
4 延长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 |
5 延长组的时代及中上三叠统界线 |
6 鄂尔多斯、四川盆地中三叠世重大环境转换及与秦岭造山运动的关系 |
7 主要结论 |
(9)华北燕山地区雾迷山组疑源类化石组合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
2疑源类组合特征 |
2.1罗庄亚组的疑源类组合 |
(1)主要化石类型 |
(2)组合代表分子 |
2.2磨盘峪亚组的疑源类组合 |
2.3二十里堡亚组的疑源类组合 |
2.4闪坡岭亚组的疑源类组合 |
(1)主要化石类型 |
(2)特征性分子 |
3疑源类组合特征对比 |
3.1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基本面貌的对比 |
3.2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各组合间的对比 |
(1)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罗庄组合间的对比 |
(2)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磨盘峪组合间的对比 |
(3)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二十里堡组合间的对比 |
(4)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闪坡岭组合间的对比 |
4结论 |
四、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地层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J].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 地学前缘, 2017(01)
- [2]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D]. 申震.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3]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D]. 王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林妙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5]中国古植物学十年来研究的新进展[J]. 李星学,周志炎,宋之琛,欧阳舒,曹瑞骥. 古生物学报, 1989(02)
- [6]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划分、时代及中-上三叠统界线[J]. 邓胜徽,卢远征,罗忠,樊茹,李鑫,赵怡,马雪莹,朱如凯,崔景伟.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10)
- [7]兴安岭地区兴安岭群和扎赉诺尔群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A]. 蒲荣干,吴洪章.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1), 1985
- [8]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地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群[J]. 尹磊明. 地层学杂志, 1995(04)
- [9]华北燕山地区雾迷山组疑源类化石组合及其特征[J]. 刘欢,孙淑芬,朱士兴.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5(03)
- [10]华南白垩纪和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J]. 余汶. 古生物学报, 19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