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铸铁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高伟杰,刘敏,张连杰,姜爱龙,房夺[1](2021)在《铸铁件石墨组织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浅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了超声波声速法检测铸铁件石墨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使用超声波测速测厚仪对具有不同石墨组织铸铁件进行了检测,确定了不同石墨组织铸铁件与超声波声速的对应关系。应用超声波声速法可判断铸铁件材质种类,并能够实现对球化率和蠕化率水平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显着的工程应用意义。
贾哲[2](2021)在《高碳当量高强度钝化片墨灰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灰铸铁因其良好的导热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动系统中,但随着制动系统部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中低碳当量灰铸铁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急需研发高碳当量灰铸铁制动件,但是碳当量的升高会使铸铁的强度下降,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高碳当量灰铸铁的强度。本文通过向铁液中添加钝化元素(硫、氮、稀土)的方法来改善灰铸铁组织与性能。采用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合金元素对高碳当量灰铸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钝化处理后的高碳当量灰铸铁的显微组织由片状石墨、珠光体基体和少量夹杂物组成。当硫、氮、稀土共同添加且各元素分别为:Ws=0.10%,WN=80ppm,WRE=0.10%时,组织中石墨钝化率达到了18%,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48MPa,硬度为212HBW,奥氏体枝晶析出数量较多,形态十分发达,共晶团尺寸较小。对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极差与方差分析发现,氮元素是影响灰铸铁综合性能的显着性因子。在其它工艺条件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当氮元素含量由99ppm增加到135ppm时,石墨片厚度略有增加,长度变短,弯曲程度增加,两端变得圆钝,应力集中作用减小,枝晶数量较多,存在少量E型石墨;钝化率由22%提升到27%;珠光体的数量增多,层片间距减小;合金强度由404MPa降低到360.3MPa,硬度由245HBW增加到260HBW,弹性模量在115GPa~121GPa之间;断口形貌为典型的解理断裂,即脆性断裂。在热疲劳测试过程中,三种材料表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黑色氧化层,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氧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裂纹的扩展速率随着氧化程度的加剧而加快;裂纹萌生于石墨尖端或夹杂物处;石墨形态对裂纹的影响作用大于基体组织对裂纹的影响作用;在相同次数的循环条件下,蠕墨铸铁的裂纹最短,HT250次之,钝化灰铁的裂纹最长。
李慧[3](2021)在《形态、结构耦元及特征量对40Cr合金钢抗磨损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40Cr合金钢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和塑性而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轴类部件。制动凸轮轴的表面磨损失效限制了挂车高速重载的需求,直接关系到挂车的行车安全。因此,为了增强40Cr合金钢制动凸轮轴的抗磨损性能,通常采用传统的感应淬火(Induction Quenching)技术,但是该技术由于需要将整个表面加热,能耗较多、生产成本高,存在加工效率低、热处理变形难以控制等缺点。因此,寻求一种简单、环保、高效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感应淬火技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仿生学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把打开自然、学习自然的钥匙,很多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问题都在自然界中寻求答案。通过对自然界具有良好耐磨性生物体表特征的模仿来再现其功能,提高机械部件表面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受此启示,本课题组致力于研究利用激光加工的方法在材料上制备出具有不同形态、结构耦元的仿生表面,进而改善材料的性能。基于激光表面纹理技术和仿生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激光仿生纹理技术,其可能替代感应淬火技术以改善制动凸轮轴的抗磨损性能。在激光仿生纹理强化过程中,基体材料的微观组织发生转变,硬度提高,类似自然界耐磨生物原型体表独立分布的硬质强化相,与部件基体共同形成“软”-“硬”相间、“刚”-“柔”相济的仿生纹理表面。首先,通过形态仿生设计,研究不同形态耦元下试样的磨损情况,并且与传统的感应淬火试样进行比较,来验证最佳仿生纹理试样的优异性。其次,研究耦元特征量(分布间距和分布角度)对新型仿生耦合40Cr合金钢抗磨损性能的影响。再次,研究了分布角度对仿生40Cr合金钢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仿生纹理试样拉伸性能关于分布角度的关系方程。探讨了分布角度对仿生纹理强化效果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调整激光加工参数控制能量密度,对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下仿生纹理横截面的宽度、深度和面积进行拟合,得到在一定参数范围内仿生纹理特征参量与激光能量密度之间的关系方程,进一步对其抗磨损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且探讨了其影响规律。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了形态耦元对仿生纹理试样抗磨损性能的影响。仿生纹理内部的组织由原来的珠光体+铁素体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转变成马氏体。其显微硬度是未处理试样的三倍。与感应淬火试样相比,条纹形和网纹形仿生纹理试样的平均显微硬度值分别提高了 28.57%和33.93%。仿生纹理试样的优良性能取决于激光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晶粒细化和相变强化。网纹形仿生纹理试样的磨损失重量最小,抗磨损性能的改善效果最好,与未处理试样相比,其抗磨损性能改善程度达73.83%;其次是条纹形仿生纹理试样,其抗磨损性能改善程度达70.22%;第三是感应淬火试样,其抗磨损性能改善程度达62.47%。与感应淬火试样相比,网纹形仿生纹理试样的抗磨损性能提高了 30.28%,其在磨损方向上形成明显“软”-“硬”相间的仿生模型,同时起到连续支撑作用,获得了最佳的抗磨损性能。2.阐述了耦元的分布间距对仿生纹理试样抗磨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仿生纹理试样抗磨损性能与分布间距之间的关系方程:yWL=15.88571-5.01143d+1.64286d2;当分布间距在2 mm≤d≤4 mm范围内时,此时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和激光仿生纹理的强化区域面积有关,其占主导优势,随着分布间距的减小,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呈现增大的趋势;当分布间距在0 mm ≤ d ≤ 2 mm范围内时,“硬”质相和“软”质相间的不一致变形则起主导作用,随着分布间距的减小,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呈现减小的趋势。因此,当分布间距d=2 mm时,仿生纹理强化40Cr合金钢的抗磨损性能最优。3.揭示了耦元的分布角度对仿生纹理试样抗磨损性能的作用机理。当仿生纹理与磨损方向相交排列时,能将其在表面所产生的应力分散到无限个切应力平面,从而使应力集中现象得到缓解,此外,相交的仿生纹理还能在磨损过程中为滚柱提供连续的支撑,消除滚柱和基体直接接触的可能性,显着地提高40Cr合金钢的使用寿命。4.阐明了激光仿生纹理技术能够同时提高40Cr合金钢的强度与塑性的规律。揭示了分布角度与40Cr合金钢拉伸性能的关系。相比于未处理试样,当仿生纹理平行于拉伸方向,即α为0°时,仿生纹理试样T1的屈服强度(YS)和抗拉强度(TS)分别提高了 24.77%和20.73%,其强化效果最好。然而随着分布角度的逐渐增大,仿生纹理试样的屈服强度(YS)和抗拉强度(TS)则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延伸率不断提高。当仿生纹理垂直于拉伸方向,即α为90°时,T5试样的塑性变形抗力明显增加,延伸率(EL)达到最大值,与未处理试样相比增加了 48.98%。此外,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仿生纹理试样拉伸性能关于分布角度的关系方程:关于仿生纹理试样的屈服强度和分布角度的线性关系:yYS=679.69672-0.69754α关于仿生纹理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分布角度的线性关系:yTS=792.82787-0.7959α关于仿生纹理试样的延伸率和分布角度的定量关系:yEL=18.48187+0.07372α-0.000393444α2显着性检验表明,回归方程的置信度可达99%。5.探讨了不同能量密度对仿生纹理试样抗磨损性能的影响。能量密度是影响表面成形质量的主要因素。当能量密度为18.00-3 +3 J/mm2时,激光仿生纹理强化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得更好的表面成形质量,其表面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值为1046.81 nm。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仿生纹理横截面的宽度、深度和面积增大;通过能量密度分别对横截面的宽度、深度和面积的影响规律进行拟合,并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横截面的宽度随能量密度变化的线性方程表达式:ywidth=2.01854+0.0743x;横截面的深度随能量密度变化的线性方程表达式:ydepth=0.26422+0.02609x;横截面的面积随能量密度变化的线性方程表达式:yarea=-0.0974+0.1013x。与此同时,硬度逐渐增加,仿生纹理试样S1到S5的显微硬度平均值分别比基体的硬度提高了 194.55%、205.45%、220.45%、228.64%和239.09%。晶粒细化和马氏体相变的复合强化作用使仿生纹理试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大,试样的磨损失重量呈下降趋势。与未处理试样相比,S1至S5仿生纹理试样的磨损失重减少率分别下降了 64.71%、67.97%、71.90%、73.20%和73.86%。同时表明仿生纹理能够有效提升试样表面的抗磨损性能。此外,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不断增大,其抗磨损性能也随之增加。
陶善泽[4](2021)在《不同磁场中铁磁矩形板的磁弹性振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处于电磁场环境中的铁磁材料构件会产生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矩形板及其组合结构作为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的一类构件,在建筑、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占有着重要地位。因此,研究电磁场环境下矩形板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本文针对常磁场和交变磁场中铁磁矩形板的磁弹性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薄板弹性理论给出了铁磁矩形板的动能和势能表达式,通过电磁理论推导出了铁磁矩形板在磁场环境下所受磁体力和洛伦兹力,应用哈密顿变分原理,得到了磁场环境中铁磁矩形板的非线性磁弹性耦合振动方程。研究铁磁矩形薄板在常磁场下的非线性固有振动问题。根据得到的矩形板振动方程,应用伽辽金法分离时间与空间变量,推导出四边简支边界条件下的振动微分方程,然后用多尺度法求解非线性固有振动问题,得出其固有频率的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了板厚、磁场、初值、边长比对矩形板固有频率的影响,并对比讨论了三种材料固有振动特性的不同。研究处于交变磁场中受横向简谐激励力作用铁磁矩形板的非线性主共振问题。基于得到的矩形板振动方程,利用伽辽金法对变量进行离散,推得了矩形板强迫振动微分方程。应用多尺度法得到了系统主共振的幅频响应方程,根据李雅普诺夫理论,对解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了调谐参数、板厚、磁场、板宽、激励力对系统主共振的影响。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下常磁场环境中铁磁矩形板的强迫振动问题。通过伽辽金法离散,得出振动微分方程。求出方程的特解并给出放大因子、频率比和响应与激励的相位差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了磁场强度、板厚和板宽对放大因子及矩形板振幅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边界条件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孟祥东[5](2021)在《蠕墨铸铁批量化加工工艺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蠕墨铸铁作为新一代柴油发动机材料,因其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导热性、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等性质,被汽车制造领域广泛关注,许多企业也已陆续开展了柴油发动机材料的升级革新。蠕墨铸铁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相比于传统材料灰铸铁,蠕墨铸铁的可加工性大幅降低,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严重,导致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增高,严重阻碍了蠕墨铸铁在汽车制造业领域的大批量生产与应用。企业在蠕墨铸铁批量化加工中,没有明确的刀具选用规范和相对应的加工参数加剧了刀具磨损,进一步降低了加工效率。刀具类型、加工工艺、材料性能以及加工方式之间的匹配性对刀具寿命、加工质量以及加工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大量的车削、铣削和钻削试验,结合切削仿真模拟和企业现场加工验证,确定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刀具选型及相对应的加工参数组合,优化企业的蠕墨铸铁批量化加工工艺,保证蠕墨铸铁生产加工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行。通过材料和力学试验,确定企业铸造的蠕墨铸铁的材料参数和材料性能,结合Power-law本构方程,建立蠕墨铸铁材料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对不同加工条件下的蠕墨铸铁切削进行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等的模拟和预测。进行不同涂层刀具车削蠕墨铸铁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硬度高、耐磨性较好的化学气相沉积(CVD)厚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在进给量f=0.1 mm/r,切削深度ap=0.1 mm,线速度Vc=190 m/min的加工参数组合下进行切削,能够获得最好的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试验结果得到了企业现场小批量车削加工的生产验证,减小了实际加工中的换刀频率,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使用企业生产现场卧式加工中心进行蠕墨铸铁铣削试验,结果表明,选用整体韧性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的物理气相沉积(PVD)薄涂层硬质合金刀具,配合大前角槽型,能够在获得良好的铣削加工质量的同时,保证流水线加工的稳定运行。设计蠕墨铸铁钻削加工正交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中的刀具磨损、钻削轴向力以及加工效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最优的加工参数组合。使用PVD涂层硬质合金钻头,在低线速度(Vc=60 m/min)和高进给量(f=0.25 mm/r)的加工参数可以保证在加工稳定的情况下,减小刀具磨损,提升加工效率。本文研究成果在企业批量化加工蠕墨铸铁中得到了验证,并且已经应用于小批量加工蠕墨铸铁过程中,推动了蠕墨铸铁在汽车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宋洪达[6](2021)在《蠕墨铸铁力学性能的热分析预测》文中提出蠕墨铸铁具有强度高、耐热疲劳及加工性能好等特点,使其在发动机缸体及缸盖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对发动机功率的要求逐渐增加,蠕墨铸铁的各项性能指标也必须进一步提升,而传统的力学性能检测费时费力,无法满足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需求,故对蠕铁零件力学性能的准确快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热分析技术对蠕墨铸铁熔体状态检测是蠕墨铸铁大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故热分析技术的大力发展为实现力学性能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本论文结合潍柴重机铸造厂蠕墨铸铁零部件的生产开展试验,运用热分析方法结合该厂的原铁水,蠕化剂,孕育剂等原材料,进行大量的研究试验,通过线性或非线性回归的方法来预测蠕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实现快速准确测评蠕铁的力学性能的目的。此外通过实验分别探究了碳、铜和残留镁含量对热分析曲线特征值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同种牌号蠕墨铸铁,碳含量从3.50%增加到3.80%且硅含量保持在2.20%时,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液相线温度TL先减小后增大,共晶最低温度TEU和共晶最高温度TER呈现上升趋势,共晶再辉温度ΔTr逐渐减小;并且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硬度略有增大,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变化无明显规律,蠕化率略有升高。(2)随着铜含量从0.18%增加到0.39%,液相线温度TL下降,共晶最低温度TEU和共晶最高温度TER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珠光体含量增加,抗拉强度、硬度以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加强;随着残留镁含量从0.012%增加到0.018%,液相线温度TL上升,再辉温度ΔTr呈下降趋势,共晶最高温度TER和共晶最低温度TEU无明显规律,而抗拉强度和硬度都略有升高,弹性模量无明显变化,蠕化率降低。(3)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基于热分析曲线特征值建立了预测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及硬度的数学模型,并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实际检验,预测数学模型符合预测精度的要求,能达到快速预测蠕墨铸铁零部件力学性能的目的。
李苏洋,唐梓敏,丁峰,王成勇,隋建波,梁清延[7](2020)在《蠕墨铸铁加工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蠕墨铸铁兼具有高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优异的综合性能促使其不断在汽车领域获得应用。但同时优异的力学性能严重削弱了其可加工性能,提高蠕墨铸铁的可加工性能成为突破其应用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从提高蠕墨铸铁加工性能角度分析,着力于蠕墨铸铁加工性能的影响因素,综述了蠕墨铸铁加工机理、材料组分和微结构、刀具结构材质涂层和工艺参数对其加工性能的影响,指出了蠕墨铸铁加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刀具技术、新型冷却方式等辅助方式的使用、特种加工技术、复合加工的介入等,以进一步提升蠕墨铸铁加工性能,促进蠕墨铸铁的高质高效加工。
张子鹏[8](2020)在《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的设计与充型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铸造中,金属液充型流动的高温性、动态性、瞬时性以及砂型的不透明性,使得不能直接观察金属液在型腔中的充型与流动情况。同时,目前所使用水模拟实验台上的激振装置振动方式和轨迹单一、自由度少,难以满足中大型、结构复杂铸件的成型要求。为解决铸件成型过程中金属液充型流动的不透明、激振装置轨迹单一及自由度少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通过阐述相似原理及水模拟技术的机理,从理论上分析了水模拟技术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原型与模型满足几何相似,且流动均处于自模区时,只要满足Fr数相等,原型和模型中的流体即满足热力学相似。基于TRIZ理论,以机构拓扑结构原理、相似原理、多维振动铸造理论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种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并对所设计实验台的主体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选用三自由度电磁振动实验台作为多维振动实验台,用以优化铸造充型过程。最后,以轴套类零件、盘盖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了三种典型零件的浇注系统。以汽车曲轴为研究对象,运用ProCAST软件研究了曲轴铸件底注式、中注式和顶注式三种方案的充型与凝固过程,模拟结果显示中注式浇注系统的成型质量较好,但中注式浇注方案铸件的孔隙率超标。然后,通过添加外冷铁和在缺陷位置增设倒锥形排气孔的方式对所设计的浇注系统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方案铸件的缩松缩孔体积下降了 4.512382cc。最后,利用优化方案探究浇注温度和浇注时间对铸件成型质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浇注温度在1400~1420℃、浇注时间为8s时,曲轴的成型质量最佳。运用离散单元软件,采用控制变量法,以细小颗粒流动模拟金属液在铸件型腔中的充型流动,分析了不同振动参数对铸件充型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振动自由度DOF=3、振动频率f=50Hz、振动幅度A=0.75mm时,铸件的充型流动性能最好。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不同振动参数对曲轴充型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振动幅度对颗粒在型腔中的充型距离影响最大。当采用最佳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后,得出颗粒在型腔内的充型距离为505.55mm。与未施加振动方案的充型距离相比,施加振动方案的充型距离增加了 242.38mm,进一步验证了模拟实验最佳工艺参数的合理性。最后,基于相似原理搭建了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介绍实验台各零部件的选型。然后,以曲轴模型为实验研究对象,利用搭建的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完成了曲轴铸件三种浇注方案的物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似模拟实验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模拟实验的准确性与所搭建实验台的可行性。图[60]表[27]参[120]
于法冒[9](2020)在《蠕墨铸铁的本构方程建立和铣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蠕墨铸铁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于灰铸铁的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对蠕墨铸铁的动态力学行为和切削仿真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蠕墨铸铁GJV450材料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行为,建立了 GJV450的J-C本构方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了 PCBN刀具高速铣削蠕墨铸铁时的刀具磨损和已加工表面完整性:利用蚁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优化了蠕墨铸铁的铣削参数。通过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获取了 GJV450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行为,发现GJV450存在明显热软化效应,并且与应变率无关;GJV450在不同温度下存在着应变率强化效应和应变率弱化效应,说明材料不同应变率下的流动应力受温度影响。采用J-C本构方程对GJV450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拟合,建立了GJV450高温高应变率下的J-C本构方程,实验验证了该本构方程的有效性,并进行了切削仿真研究。研究了 PCBN刀具铣削蠕墨铸铁时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和表面完整性。结果表明,切削力随进给量变化明显,与切削温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小进给量条件下,切削力和切削温度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大进给量条件下则变化不明显。PCBN高速铣削蠕墨铸铁的刀具失效形式为后刀面磨损,刀具寿命随着进给量的增大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在大进给量条件下的材料去除体积大于小进给量条件下的去除体积。PCBN刀具高速铣削蠕墨铸铁的刀具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结磨损和扩散磨损。切削速度对已加工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进给量对已加工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大。显微硬度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加,在小进给条件下显微硬度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持续增大,在大进给条件下则由于热软化效应的抵抗和刀具磨损的影响,导致显微硬度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设计了 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课题组的实验数据分别训练了 BP神经网络和蚁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发现蚁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运算效率高于BP神经网络。最后进行了实例优化。
杨立佳[10](2020)在《高强度灰铸铁拉-压疲劳性能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灰铸铁以其优异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最为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汽油机和柴油机发动机缸体和缸盖一般都采用灰铸铁来制造。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推广,高强度灰铸铁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汽车发动机国六排放标准的发布,将作为发动机材料的高强度灰铸铁的拉-压疲劳性能作为考察标准,因此研究灰铸铁的拉-压疲劳性能,为发动机选材提供科学依据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以三种牌号灰铸铁为研究对象,测定室温下三种牌号灰铸铁的拉伸性能,研究加载频率和表面粗糙度对灰铸铁拉-压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升降法测定室温下三种牌号灰铸铁的拉-压疲劳极限,绘制疲劳寿命曲线。用ZEISS型金相显微镜检测三种牌号灰铸铁金相组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三种牌号灰铸铁拉伸断口和疲劳断口形貌,初步探究了灰铸铁中合金元素的作用和疲劳失效机理。结果表明:三种牌号灰铸铁中的片状石墨均为A型石墨,基体均为珠光体基体,合金元素Cr和Mn的加入细化了灰铸铁中的片状石墨,提高了灰铸铁基体中的珠光体比例。添加了合金元素的低合金HT250相对于普通HT250室温下抗拉强度提升了17.3%,拉-压疲劳强度提升了13.1%。试样表面粗糙度和加载频率对灰铸铁的拉-压疲劳性能没有明显影响。灰铸铁疲劳断口主要由疲劳裂纹萌生区、裂纹扩展区、最终瞬断区组成,灰铸铁拉-压疲劳断口存在大量的准解理面和沿着晶界扩展的裂纹,表明高强度灰铸铁拉-压疲劳断裂机制属于准解理和沿晶断裂的复合断裂机制。初步探究的灰铸铁拉-压疲劳失效机理为:灰铸铁疲劳裂纹主要起源于位于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铸造孔洞和片状石墨尖端,裂纹形核萌生后开始向周围扩展,当超过应力极限时便发生突然断裂。合金化合物的存在阻碍了疲劳裂纹的进一步扩展,改变了裂纹的前进方向,产生了大量二次裂纹,延长了高强度灰铸铁材料的疲劳寿命。
二、灰铸铁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铸铁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铸铁件石墨组织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浅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波检测铸铁组织原理 |
1.1 基本原理 |
1.2 超声横波和超声纵波 |
1.2.1 超声横波 |
1.2.2 超声纵波 |
1.2.3 超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 |
1.3 超声波测速测厚仪的原理 |
2 超声波检测的基本方法 |
2.1 透射法 |
2.2 反射法 |
3 超声波检测应用 |
3.1 超声波频率和探头尺寸的选择 |
3.2 超声波检测方法的选择 |
3.2.1 发动机缸盖类铸件检测方法的确定 |
3.2.2 发动机缸体类铸件检测方法的确定 |
3.3 试验验证情况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 |
4 结论 |
(2)高碳当量高强度钝化片墨灰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灰铸铁材质简介 |
1.2.1 灰铸铁的材质牌号 |
1.2.2 灰铸铁的凝固特性 |
1.2.3 灰铸铁的冶金质量指标 |
1.3 高碳当量高强度灰铸铁的研究进展 |
1.3.1 影响灰铸铁强度的组织因素 |
1.3.2 合金元素的低合金化作用 |
1.3.3 冶金因素的作用 |
1.4 石墨片头部钝化处理研究现状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2.1 实验方案设计 |
2.1.1 基础化学成分的确定 |
2.1.2 钝化元素的选择 |
2.1.3 正交试验设计 |
2.2 试样制备 |
2.2.1 原材料的选择 |
2.2.2 熔炼过程控制 |
2.2.3 T-t热分析 |
2.2.4 浇注工艺 |
2.3 微观组织分析 |
2.3.1 光谱分析 |
2.3.2 气体含量分析 |
2.3.3 常规金相分析 |
2.3.4 着色腐蚀金相观察 |
2.3.5 SEM观察 |
2.3.6 EDS分析 |
2.4 合金性能测试 |
2.4.1 硬度测试 |
2.4.2 抗拉强度测试 |
2.4.3 热疲劳性能测试 |
2.5 技术路线 |
3 合金元素对灰铸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灰铸铁的化学成分 |
3.2 合金元素对灰铸铁凝固过程的影响 |
3.3 钝化片墨的定义及钝化率的确定 |
3.4 合金元素对灰铸铁微观组织的作用规律 |
3.4.1 合金元素对石墨形态及钝化率的影响 |
3.4.2 合金元素对初生奥氏体组织的影响 |
3.4.3 合金元素对基体组织的影响 |
3.5 合金元素对灰铸铁力学性能的作用规律 |
3.5.1 合金元素对抗拉强度及硬度的影响 |
3.5.2 合金元素对断口形貌的影响 |
3.6 灰铸铁中片状石墨三维形貌 |
3.7 本章小结 |
4 氮含量对高碳当量灰铸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4.1 含氮灰铸铁的化学成分 |
4.2 氮元素对灰铸铁凝固过程的影响 |
4.3 氮含量对高碳当量灰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
4.3.1 氮含量对石墨形态及钝化率的影响 |
4.3.2 氮含量对初生奥氏体组织的影响 |
4.3.3 氮含量对基体组织的影响 |
4.3.4 基体组织中元素的分布 |
4.4 氮含量对高碳当量灰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1 氮含量对灰铸铁抗拉强度、硬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 |
4.4.2 氮含量对灰铸铁断口形貌的影响 |
4.5 氮元素的吸收率 |
4.6 本章小结 |
5 HT250、钝化灰铁、蠕墨铸铁热疲劳性能对比研究 |
5.1 概述 |
5.2 热疲劳试样宏观形貌 |
5.3 热疲劳裂纹的形成与扩展 |
5.4 HT250、钝化灰铁、蠕墨铸铁热疲劳性能对比研究 |
5.4.1 石墨形态对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
5.4.2 基体组织对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
5.5 氧化作用对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形态、结构耦元及特征量对40Cr合金钢抗磨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表面抗磨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表面形变强化 |
1.2.2 表面感应淬火强化 |
1.2.3 表面化学热处理强化 |
1.3 激光表面强化技术 |
1.3.1 激光与材料表面的交互作用 |
1.3.2 激光表面淬火 |
1.3.3 激光表面熔凝 |
1.3.4 激光表面熔覆 |
1.3.5 激光表面合金化 |
1.3.6 激光冲击硬化 |
1.3.7 激光上釉 |
1.3.8 激光表面纹理技术 |
1.4 仿生耦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1.4.1 仿生学概述 |
1.4.2 单元仿生 |
1.4.3 仿生耦合理论 |
1.4.4 仿生耦合在工程上的应用 |
1.5 激光仿生耦合技术及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思路 |
2.2 实验材料 |
2.3 仿生纹理试样的制备 |
2.4 实验表征 |
2.4.1 仿生纹理横截面结构尺寸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 |
2.5 磨损试验 |
2.6 表面形貌及粗糙度分析 |
2.7 拉伸性能测试 |
2.8 有限元模拟受力分析 |
第三章 40Cr合金钢凸轮轴的失效形式及抗磨损性能改善的可行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制动凸轮轴的失效形式 |
3.2.1 现场调研 |
3.2.2 主要磨损失效形式 |
3.3 理论最大切应力深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形态耦元对40Cr合金钢抗磨损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不同形态仿生纹理试样的制备 |
4.3 仿生纹理试样的微观特征分析 |
4.3.1 微观显微形貌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显微硬度分析 |
4.4 不同形态仿生纹理试样的磨损结果及分析 |
4.4.1 磨损试验结果 |
4.4.2 磨损形貌 |
4.5 不同条件下仿生纹理试样的磨损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元特征量对40Cr合金钢抗磨损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不同分布间距对仿生纹理试样抗磨损性能的影响 |
5.2.1 不同分布间距的仿生纹理试样的制备 |
5.2.2 磨损试验结果 |
5.2.3 显微硬度分析 |
5.2.4 抗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 |
5.2.5 有限元结果分析 |
5.3 不同分布角度对仿生纹理试样抗磨损性能的影响 |
5.3.1 不同分布角度的仿生纹理试样的制备 |
5.3.2 磨损试验结果 |
5.3.3 抗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 |
5.4 分布角度与仿生纹理试样拉伸性能的关系 |
5.4.1 不同分布角度仿生纹理拉伸试样的制备 |
5.4.2 不同分布角度仿生纹理试样的拉伸性能 |
5.4.3 断口形貌分析 |
5.4.4 仿生纹理试样的强化作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构耦元对40Cr合金钢抗磨损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不同激光能量密度的仿生纹理试样的制备 |
6.3 仿生纹理试样的表面成形质量 |
6.4 仿生纹理试样的横截面形貌及尺寸 |
6.5 物相分析 |
6.6 显微组织分析 |
6.7 显微硬度分析 |
6.8 磨损试验结果 |
6.8.1 磨损失重量分析 |
6.8.2 磨损形貌 |
6.8.3 抗磨损性能机理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不同磁场中铁磁矩形板的磁弹性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板结构振动问题研究现状 |
1.2.2 导电材料磁弹性问题研究现状 |
1.2.3 铁磁材料磁弹性问题研究现状 |
1.2.4 非线性振动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铁磁矩形板的非线性磁弹性基本方程 |
2.1 引言 |
2.2 矩形薄板的基本理论 |
2.2.1 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
2.2.2 动能 |
2.2.3 势能 |
2.3 磁场基本理论 |
2.3.1 磁体力 |
2.3.2 涡流电磁力 |
2.4 虚功 |
2.5 磁弹性振动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磁场下铁磁矩形板的固有振动及静载效应 |
3.1 引言 |
3.2 静磁力作用下矩形板扰动微分方程 |
3.3 多尺度法求解微分方程 |
3.4 算例分析 |
3.4.1 固有频率随时间变化规律 |
3.4.2 固有频率随初值变化规律 |
3.4.3 固有频率随边长比变化规律 |
3.4.4 固有频率随磁场强度变化规律 |
3.4.5 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变磁场中铁磁矩形板的主共振 |
4.1 引言 |
4.2 变磁力作用下矩形板磁弹性振动微分方程 |
4.3 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的求解 |
4.4 稳定性分析 |
4.5 算例分析 |
4.5.1 幅频特性曲线 |
4.5.2 振幅随磁场强度变化曲线 |
4.5.3 振幅随激励力变化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边界条件下铁磁矩形板的强迫振动 |
5.1 引言 |
5.2 铁磁矩形板的强迫振动方程 |
5.3 强迫振动方程求解 |
5.4 算例分析 |
5.4.1 幅频特性曲线 |
5.4.2 放大因子-磁场强度特性曲线 |
5.4.3 响应图和相图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蠕墨铸铁批量化加工工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蠕墨铸铁材料特点及其发展应用 |
1.2.1 蠕墨铸铁材料 |
1.2.2 蠕墨铸铁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1.3 蠕墨铸铁材料的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
1.3.1 蠕墨铸铁的加工性能 |
1.3.2 蠕墨铸铁的刀具选用及加工参数研究现状 |
1.4 蠕墨铸铁批量化加工工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蠕墨铸铁材料性能试验与研究 |
2.1 蠕墨铸铁材料 |
2.2 拉伸试验 |
2.3 压缩试验 |
2.4 布氏硬度试验 |
2.5 材料热导系数试验 |
2.6 材料金相试验 |
2.7 元素含量分析 |
2.8 蠕墨铸铁切削仿真模型建立 |
2.8.1 蠕墨铸铁材料模型本构方程 |
2.8.2 模型建立 |
2.8.3 蠕墨铸铁和灰铸铁仿真对比 |
2.9 本章小结 |
3 蠕墨铸铁的车削加工研究 |
3.1 不同涂层的硬质合金刀具车削蠕墨铸铁试验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验刀具 |
3.1.3 进给量选择试验 |
3.1.4 不同刀具试验结果 |
3.2 蠕墨铸铁精车加工参数选择试验 |
3.2.1 切削深度选择分析 |
3.2.2 线速度选择分析 |
3.2.3 切削温度分析 |
3.2.4 刀具磨损分析 |
3.3 涂层刀具不同线速度模拟仿真对比 |
3.4 蠕墨铸铁流水线现场验证 |
3.5 蠕墨铸铁的切削液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蠕墨铸铁的铣削加工研究 |
4.1 试验设备和加工材料 |
4.2 试验刀具 |
4.3 粗铣试验 |
4.4 结果分析 |
4.5 刀具失效形式及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蠕墨铸铁的钻削加工研究 |
5.1 试验设备和加工材料 |
5.2 试验刀具和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刀具磨损试验结果 |
5.3.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5.3.3 钻孔轴向力分析 |
5.4 攻丝试验研究 |
5.4.1 试验实施过程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5.4.3 丝锥扭矩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蠕墨铸铁力学性能的热分析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蠕墨铸铁国内外发展及应用 |
1.2.1 蠕墨铸铁国内发展状况 |
1.2.2 蠕墨铸铁国外发展状况 |
1.3 蠕墨铸铁的性能及制备工艺 |
1.3.1 蠕墨铸铁的特性 |
1.3.2 蠕墨铸铁的制备 |
1.4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热分析冷却曲线及特征值意义简介 |
2.3 实验方案 |
2.3.1 合金元素对蠕铁凝固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方案 |
2.3.2 特征值与力学性能相关性分析及模型建立实验方案 |
2.4 分析方法 |
2.4.1 硬度测试 |
2.4.2 抗拉强度测试 |
2.4.3 弹性模量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铜和残留镁含量对凝固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碳对凝固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1 碳含量对特征值T_L的影响 |
3.1.2 碳含量对特征值T_(EU)、T_(ER)以及ΔTr的影响 |
3.1.3 碳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 铜对凝固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铜含量对特征值T_L的影响 |
3.2.2 铜含量对特征值T_(EU)、T_(ER)的影响 |
3.2.3 铜含量对特征值ΔTr的影响 |
3.2.4 铜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残留镁含量对凝固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残留镁含量对特征温度的影响 |
3.3.2 残留镁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蠕墨铸铁力学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 SPSS应用介绍 |
4.2 建立预测力学性能数学模型过程 |
4.3 预测抗拉强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1 特征参数与抗拉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
4.3.2 抗拉强度相关变量的曲线估计 |
4.3.3 抗拉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4 预测弹性模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1 特征参数与弹性模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2 弹性模量相关变量的曲线估计 |
4.4.3 弹性模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5 预测硬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
4.5.1 特征参数与硬度的相关性分析 |
4.5.2 硬度相关变量的曲线估计 |
4.5.3 硬度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蠕墨铸铁加工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蠕墨铸铁加工机理 |
2 材料组分和微结构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
3 刀具结构、材质和涂层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
4 加工工艺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
5 结束语 |
(8)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的设计与充型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数值模拟技术在铸件充型与凝固中的应用与研究 |
1.3 振动技术在铸件充型与凝固中的应用与研究 |
1.4 水模拟实验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水模拟技术及其实验机理的研究 |
2.1 水模拟技术的概述 |
2.2 水模拟相似理论的推导 |
2.3 基于水模拟技术的理论模型可行性分析 |
2.4 水模拟技术模型比例尺的确定与转换 |
2.4.1 模型比例尺的确定 |
2.4.2 常用物理量比例尺的转换 |
2.5 本章小结 |
3 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主体结构的设计 |
3.1 基于TRIZ理论的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主体结构的设计 |
3.1.1 TRIZ理论的概述 |
3.1.2 问题描述 |
3.1.3 九屏法分析 |
3.1.4 金鱼法分析 |
3.1.5 技术方案的整理与评价 |
3.2 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3.3 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主体结构的设计与选型 |
3.3.1 浇包及浇包嘴的设计 |
3.3.2 浇包升降装置的设计 |
3.3.3 倾倒装置的设计 |
3.3.4 测量与控制装置的设计与选型 |
3.3.5 多维振动实验台的选型 |
3.4 水模拟实验台的静力学分析 |
3.4.1 方案一的静力学分析 |
3.4.2 方案二的静力学分析 |
3.5 典型实验零件浇注系统的设计 |
3.5.1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
3.5.2 浇注系统的基本类型 |
3.5.3 不同种类零件浇注系统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铸件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 |
4.1 金属液充型与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1 充型过程的数学模型 |
4.1.2 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 |
4.1.3 凝固过程结晶潜热的处理 |
4.1.4 铸件缩松、缩孔缺陷的预测 |
4.2 铸件数值模拟的前处理技术 |
4.2.1 网格划分 |
4.2.2 模拟参数的设置 |
4.3 铸件充型与凝固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
4.3.1 充型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
4.3.2 凝固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
4.4 铸件浇注工艺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
4.4.1 铸件浇注工艺的优化方案 |
4.4.2 优化方案模拟参数的设置 |
4.4.3 优化方案充型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
4.4.4 优化方案充型过程型腔内气体流动情况分析 |
4.4.5 优化方案凝固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
4.5 铸造工艺参数的优化 |
4.5.1 浇注温度的影响 |
4.5.2 浇注时间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多维振动铸件充型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离散单元法的概述 |
5.2.1 离散单元法的概述与应用 |
5.2.2 离散单元软件的概述 |
5.3 离散单元法在铸件充型过程中的应用 |
5.3.1 模拟参数的设置 |
5.3.2 不同振动参数对铸件充型能力的影响 |
5.3.3 不同振动参数对铸件充型能力敏感程度的研究 |
5.3.4 最佳工艺参数的模拟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 |
6.1 引言 |
6.2 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的搭建 |
6.3 多维振动水模拟相似实验 |
6.3.1 实验材料 |
6.3.2 实验流程 |
6.3.3 实验注意事项 |
6.3.4 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蠕墨铸铁的本构方程建立和铣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蠕墨铸铁材料及其切削加工研究现状 |
1.2.1 蠕墨铸铁切削性能 |
1.2.2 蠕墨铸铁成屑机理研究 |
1.2.3 国内蠕墨铸铁切削加工研究现状 |
1.2.4 国外蠕墨铸铁切削加工研究现状 |
1.3 金属有限元切削仿真研究现状 |
1.3.1 切削加工有限元仿真 |
1.3.2 金属切削加工仿真中的材料本构方程 |
1.3.3 蠕墨铸铁有限元仿真研究现状 |
1.4 其它相关仿真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1 蚁群算法的研究进展 |
1.4.2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
1.5 蠕墨铸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蠕墨铸铁GJV450本构方程的建立 |
2.1 实验设计 |
2.1.1 静态拉伸实验 |
2.1.2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原理 |
2.1.3 实验方案 |
2.2 实验数据处理 |
2.2.1 静态拉伸实验数据处理 |
2.2.2 霍普金森压杆实验数据处理 |
2.3 GJV450本构方程的建立 |
2.4 蠕墨铸铁本构方程的验证 |
2.4.1 正交车削实验验证 |
2.4.2 正交铣削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铣削蠕墨铸铁时刀具磨损和表面完整性研究 |
3.1 实验条件 |
3.2 PCBN刀具铣削蠕墨铸铁时的铣削力和铣削温度 |
3.2.1 铣削力 |
3.2.2 铣削温度 |
3.3 PCBN刀具铣削蠕墨铸铁时的刀具磨损研究 |
3.3.1 刀具寿命 |
3.3.2 刀具磨损机理 |
3.4 PCBN刀具铣削蠕墨铸铁时的表面完整性研究 |
3.4.1 表面形貌 |
3.4.2 表面粗糙度 |
3.4.3 表面显微硬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蠕墨铸铁铣削数据优化 |
4.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4.2 BP神经网络设计 |
4.2.1 需求分析 |
4.2.2 样本数据 |
4.2.3 网络训练次数 |
4.2.4 BP神经网络的局限性 |
4.3 基于蚁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 |
4.3.1 蚁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算法 |
4.3.2 蚁群神经网络在切削参数推荐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高强度灰铸铁拉-压疲劳性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灰铸铁简介及发展现状 |
1.2.1 灰铸铁金相组织 |
1.2.2 灰铸铁性能 |
1.2.3 灰铸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金属疲劳性能简介 |
1.3.1 金属疲劳的研究历史 |
1.3.2 金属疲劳断裂分类 |
1.3.3 疲劳失效过程及机理 |
1.3.4 合金元素的作用 |
1.4 金属材料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
1.4.1 升降法疲劳试验 |
1.4.2 单点疲劳试验法 |
1.4.3 红外热像技术疲劳试验方法 |
1.5 铸铁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
1.5.1 蠕墨铸铁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
1.5.2 球墨铸铁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
1.5.3 灰铸铁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拉伸试验 |
2.3 灰铸铁拉-压疲劳试验 |
2.3.1 拉-压疲劳试样 |
2.3.2 低频拉-压疲劳试验 |
2.3.3 高频拉-压疲劳试验 |
2.3.4 不同表面粗糙度拉-压疲劳试验 |
2.3.5 升降法拉-压疲劳试验 |
2.4 组织检测及断口分析 |
2.4.1 金相组织观察 |
2.4.2 断口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金相组织分析 |
3.1.1 石墨形态 |
3.1.2 基体组织 |
3.1.3 共晶团形态 |
3.2 灰铸铁拉伸试验 |
3.2.1 灰铸铁拉伸试验结果 |
3.2.2 三种牌号灰铸铁拉伸断口形貌 |
3.3 加载频率对灰铸铁拉-压疲劳强度的影响 |
3.3.1 低频灰铸铁拉-压疲劳试验结果 |
3.3.2 高频灰铸铁拉-压疲劳试验结果 |
3.3.3 不同加载频率灰铸铁拉-压疲劳断口形貌 |
3.4 表面粗糙度对灰铸铁拉-压疲劳强度的影响 |
3.4.1 灰铸铁试样表面粗糙度检测结果 |
3.4.2 不同表面粗糙度灰铸铁拉-压疲劳试验结果 |
3.4.3 不同表面粗糙度拉-压疲劳断口形貌 |
3.5 升降法拉-压疲劳试验 |
3.5.1 三种牌号灰铸铁拉-压疲劳试验结果 |
3.5.2 三种牌号灰铸铁疲劳寿命曲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灰铸铁疲劳断裂过程 |
4.1.1 疲劳裂纹起源区 |
4.1.2 疲劳裂纹扩展区 |
4.1.3 疲劳裂纹瞬断区 |
4.2 灰铸铁疲劳失效机理 |
4.2.1 石墨对灰铸铁拉伸和拉-压疲劳性能的影响 |
4.2.2 石墨对灰铸铁拉-压疲劳裂纹萌生及发展的影响 |
4.2.3 铸造孔洞对灰铸铁拉-压疲劳性能的影响 |
4.2.4 化合物对灰铸铁拉-压疲劳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灰铸铁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铸铁件石墨组织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浅论与应用[J]. 高伟杰,刘敏,张连杰,姜爱龙,房夺.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1(04)
- [2]高碳当量高强度钝化片墨灰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 贾哲.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形态、结构耦元及特征量对40Cr合金钢抗磨损性能的研究[D]. 李慧. 吉林大学, 2021
- [4]不同磁场中铁磁矩形板的磁弹性振动研究[D]. 陶善泽. 燕山大学, 2021(01)
- [5]蠕墨铸铁批量化加工工艺研究与应用[D]. 孟祥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蠕墨铸铁力学性能的热分析预测[D]. 宋洪达.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7]蠕墨铸铁加工研究综述[J]. 李苏洋,唐梓敏,丁峰,王成勇,隋建波,梁清延. 机电工程技术, 2020(12)
- [8]多维振动水模拟实验台的设计与充型机理研究[D]. 张子鹏. 安徽理工大学, 2020
- [9]蠕墨铸铁的本构方程建立和铣削性能研究[D]. 于法冒. 山东大学, 2020(02)
- [10]高强度灰铸铁拉-压疲劳性能探究[D]. 杨立佳.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